Workflow
光伏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贵金属专家交流
2025-09-28 14:5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贵金属行业(主要涉及白银和黄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白银市场分析 - **属性与需求结构**:白银兼具工业金属和贵金属双重属性,需求结构中工业用途占比超 60%甚至 70%以上,如光伏产业等[2][4] - **价格上涨现象**:近期白银价格大幅上涨,创下 2012 年以来新高,是与贵金属整体市场联动的结果[3] - **分析框架**:从工业金属角度需关注光伏、导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及供给情况;从贵金属角度需考虑宏观经济因素,两种框架可兼容[4][5] - **大周期驱动因素**:过去五到十年,光伏产业对白银行业影响显著,整体贵金属牛市背景下,白银行情呈上升趋势[6] - **未来走势展望**:需综合考虑光伏产业发展、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其他贵金属市场动态等因素[7] - **投资者失望原因**:中短期波动性大于黄金,长期涨幅低于黄金,光伏需求增速放缓且存在材料替代问题,引发对白银价格走势担忧[8] - **与黄金价格联动**:白银和黄金价格联动关系未发生根本变化,“金银不分家”有数据基础,尚未出现与黄金趋势完全背离的独立行情[9] - **光伏需求影响**:若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可能损害白银涨幅,但白银上涨主要驱动力取决于黄金牛市延续时间[10] - **技术指标分析**:近期 4%涨幅后急转直下至 2%,后续走势可归为三种模式,当前市场对白银行情存在不确定性[11] - **价格历史表现**:过去几年白银价格从 18 - 20 美元涨至 36 美元,但未达投资者按历史比例推算的预期[12] - **飙涨条件与现状**:美国经济硬着陆及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是白银飙涨触发点,当前美国经济未硬着陆,不具备飙涨条件[13] - **牛市表现不佳原因**:缺乏美国经济硬着陆及量化宽松政策这一关键事件,美国经济自 2020 年以来处于软着陆状态[14] - **价格上涨阶段判断**:当前白银价格上涨不意味着贵金属牛市进入最后阶段,目前处于补涨阶段[17] - **补涨与普涨区别**:补涨发生在贵金属牛市前中期,间歇性出现白银相对于黄金的补涨,当前市场处于补涨阶段[18] - **顺涨模式与单日涨幅**:顺涨模式是大趋势到头前的一次性大幅上涨,目前单日 4%涨幅属中游水平,表明牛市仍在延续[19] - **期货投资建议**:关注贵金属整体趋势而非短期波动,结合更长时间周期判断,对未来走势保持乐观[20] - **实物投资影响**:实物白银投资起到助长杀跌作用,投资需求与价格关联明显,加剧市场波动[23] - **与黄金投资需求异同**:白银和黄金在牛市时投资需求上升,熊市时下降;白银波动性大,受工业用途影响,黄金受金融因素影响更多[27][28] - **隐性库存影响**:白银隐性库存较高但流动性弱,与价格走势无直接关联,未来白银价格波动及上升持久性需关注黄金牛市延续[29][31] - **印度需求影响**:印度对白银首饰及器皿需求对整体银价影响有限,工业需求在白银行业占主导[32] 黄金市场分析 - **价格变化及逻辑**:2025 年以来黄金价格超预期上涨,已涨超 30%,受各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美元中心国际体系风险等因素推动[24] - **长期趋势与宏观叙事**:黄金长期趋势与货币供给超发、央行储备增加、美元中心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等宏观因素相关,当前价格中枢达 2500 美元附近[25] - **牛市延续环境**:若特朗普政策使美国经济软着陆且未引发通胀飙升,美联储降息犹豫,黄金优势延续;若美国经济软着陆但 CPI 快速上升,美联储加息则对黄金牛市不利[26] - **突破 3500 美元情景**:短期内需特朗普关税进展不顺利、暂停期未达成协议甚至恶化,或美国经济数据变坏、美联储提前降息,推动美元实际利率下行[36] 其他相关分析 - **美国经济软着陆影响**:若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传统基于经济周期规律的数据参考价值下降,大宗商品市场面临新动态和不确定性[15][16] - **稳定币影响**:稳定币、美债收益率和美联储政策关系复杂,若美债崩溃,美联储可能退出量化宽松,短暂推高黄金回报率,未来情景预测需谨慎[33] - **投资框架选择**:投资框架是次优选择,回归金本位可能性不大,替代美元的信用货币关键在于是否形成趋势性变化[34][3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白银隐性库存是业内长期存在争议的话题,权威数据与国内数据常有差异,反映了统计标准和实际情况的背离[29] - 统计 2000 年以来国际白银收盘价日变化数据,单日最高上涨 20%,第 20 名单日上涨 7%,显著单日波动多发生在牛市中[19] - 2024 年 3 月至 11 月期间,黄金市场上扬,初期白银涨幅不突出,5 月白银补涨,国际金银比值从 90 左右一度跌至 80 以下,年底临近美国大选时,金银上涨幅度有所修复[18]
A股策略周报20250928:为牛市换挡-20250928
国金证券· 2025-09-28 11:38
实物资产与供给扰动 - 印尼Grasberg铜矿因不可抗力停产,该矿2024年产量占全球3.5%,引发铜价快速上涨[3] - 美国关税政策锁定大量铜库存,导致非美地区铜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3][12] - Grasberg停产预计导致2025年Q4减产20万吨,2026年减产50万吨,加剧供给侧收缩[12] - 2025年8月全球挖掘机开工小时数达近五年同期高位,表明全球基建活动同步回升[3][15] - 2025年8月中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速达5.5%,反映外需韧性和实物消耗恢复[3][24] 企业盈利与政策影响 - 2025年1-8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制造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抬升2.6个百分点至7.4%[4][33] - 中国制造业营收利润率修复至4.53%,接近2023年水平[4][33] -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针对钢铁、建材等行业明确产能规划与技术升级路径[4][30] - 自2025年7月"反内卷"政策加强后,光伏、锂电、钢铁等多品种价格出现上涨[4][33] 金融资产与市场风险 - 全球金融资产/GDP比值突破2倍标准差,表明金融扩张进入均值回归临界点[5][14] - 科技龙头企业资本开支占经营现金流净值比重接近50%,依赖外部融资支撑扩张[5][38][44] - 甲骨文发行80亿美元债券,反映经营现金流无法支撑资本开支,需依赖估值叙事[5][39] - 大宗商品相对于股票市场处于历史低位,可能成为金融波动中的稳定剂[5][51] - 中国TMT板块与美股联动性较强,但耐用消费品行业受益于降息周期仍具韧性[5][55][59] 配置建议与风险提示 - 推荐配置上游资源(铜、铝、油、金)、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及原材料(钢铁、化工品)[6][61] - 盈利修复后内需领域(如食品饮料、生猪)将出现机会[6][61] - 保险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6][61] - 风险包括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及海外经济大幅下行[7][59]
1-8月浙江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网站· 2025-09-28 06:43
三是"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亮眼。1-8月,浙江出口机电产品1.31万亿元,同比增长9%,占全省出口总 值的46.7%。其中,8月出口电动汽车4.1万辆,同比增长1.4倍,占同期浙江出口汽车总量的57.4%。出 口光伏产品51.1亿元,同比增长0.3%,结束连续22个月下降态势;出口锂离子蓄电池32.9亿元,同比增 长43.7%。 四是能源产品、高技术产品进口保持增长。1-8月,浙江进口能源产品6473.2万吨,同比增长4.1%。进 口高技术产品723.6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进口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产品332.8亿元、180.5亿 元,同比分别增长40.5%、44.8%。同期,进口消费品1015.1亿元,同比增长9.1%;进口农产品786.8亿 元,同比增长8.7%。 二是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贡献率超九成。1-8月,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1.7万家,同比增长7%。 其中,民营企业10.9万家,同比增长7.4%。前8个月浙江民营企业进出口3.02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其中,有超过1000家有外贸业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产品在国际 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1-8月, ...
今年前8个月青海新能源产品出口值达20.9亿元 同比增长8倍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05:04
中新网西宁9月27日电 西宁海关26日下午发布消息称,今年前8个月,青海省新能源产品出口持续"领 跑",合计出口值达20.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倍。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9.7亿元,增长 9.7倍;光伏产品出口1.2亿元,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较去年同期实现出口"破零"。 作为青海省重点光伏企业,今年前8个月,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分公司累计 出口光伏组件1827万元,产品远销欧盟、日韩等市场。"西宁海关在标准对接、质量提升、通关便利等 方面提供了全链条帮扶,极大增强了我们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该公司总经理高鹏说。 据了解,针对新能源产品出口"急、特、新"的特点,西宁海关实施锂离子蓄电池等重点商品专题监测与 风险预警,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开通锂离子蓄电池、光伏组件"绿色通道",创新实施"集中申报 +分证发运"模式,提升通关效率。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西宁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企业所需"与"海关所能"精准对接,强化与相关国家合作,拓展 国际新能源市场空间,助力企业降低合规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完) ...
中环新能源(01735.HK):9月26日南向资金增持25.8万股
搜狐财经· 2025-09-26 19:38
南向资金持股变动 - 9月26日南向资金增持中环新能源25.8万股 持股总数达7029.5万股 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65% [1] - 近5个交易日中南向资金4天增持 累计净增持562.2万股 [1] - 近20个交易日中南向资金14天增持 累计净增持1356.7万股 [1] 近期持股数据明细 - 9月24日持股变动幅度最大 单日增持486.9万股 变动幅度达7.33% [2] - 9月25日出现减持 持股减少129.7万股 变动幅度-1.82% [2] - 9月22日至9月23日持续增持 分别增持138.9万股和40.3万股 变动幅度2.15%和0.61% [2]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及工程、采购与建筑业务 通过五大业务部门运营 [2] - 新能源及EPC部门涉及光伏产品生产销售与工程承包业务 [2] - 其他业务包括绿色建筑、健康医疗、餐饮供应链及智慧能源管理服务 [2]
中国的高储蓄模式,是奇迹还是陷阱?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9-26 07:30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故事就是一部" 储蓄的奇迹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到如 今成为世界制造业和出口大国,中国靠的是一种"高储蓄—高投资"的发展模式【1】。道理不复杂:老百姓少消费、多存钱,政府和企业就能拿到足够的资 金搞投资。修路、建桥、盖厂房,GDP自然飞速增长。 这个模式在头二十年确实管用。从九十年代到2000年代,中国GDP年均增速超过10%,而居民收入也以每年6-7%的速度上涨。虽然收入增速比不上 GDP,但在老百姓眼里,口袋确实鼓了不少【1】。就像一个家庭,父母拼命加班挣钱,把大部分钱拿去买房子、装修,孩子的零花钱增加虽然是小头,但 还是比过去多很多,所以短期内也能接受。 问题是,这种模式一旦走到尽头,副作用就会慢慢显现。 储蓄率过高,意味着消费不足,结果是产能必须靠出口来消化 。2007年前后,中国的经常账户 顺差一度达到GDP的10%【1】。这在经济史上非常少见。换句话说,中国生产得比消费得多得多,于是把多余的产能卖到海外。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成 了"平衡器",买下了中国的货,也承担了由此带来 ...
时评:3.5%!外贸稳增长彰显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9-26 05:41
9月8日,在 作者:文悦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静静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一艘装载外贸集装箱的货轮驶离泊位(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俞方平 摄) 海关总署9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29.57万 亿元,同比增长3.5%,与前7个月增长水平保持一致。其中8月当月出口、进口均增长,这也是继6、7 月后连续第三个月实现"双增长"。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外贸韧性持续彰显、活力不断释放。 多元支撑铸就外贸韧性。我国外贸能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保持平稳增长,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撑。从贸 易主体看,民营企业保持第一大进出口主体地位,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据最新的海关统计数据显 示,前8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6.89万亿元,增长7.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1%。民营企业凭 借其灵活的市场机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从 贸易伙伴看,多元化的贸易格局为外贸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数据显示,东盟、欧盟、美国为我国前三 大贸易伙伴。前8个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93万亿元,增长9. ...
前8个月张家港外贸进出口1832.6亿元 连续20个月出口正增长
苏州日报· 2025-09-26 00:37
外贸总体表现 - 前8个月张家港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832.6亿元,其中出口1043.7亿元,同比增长10.1% [1] - 出口已连续20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1] 区域贸易结构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305.8亿元,同比增长19%,占外贸总额16.7% [1] 传统产业出口表现 - 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23.6亿元,占出口总值11.8%,同比增长0.6% [1] - 家具出口增速达11.6%,家电出口增速达22.9% [1] 新兴产品出口动能 - "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合计出口83.7亿元,占出口总值8%,同比增长3.7% [1] 机电产品出口态势 - 机电产品出口338.4亿元,增长17.3%,占出口总值32.4% [2] - 电工器材出口18.4亿元(同比增长39.3%),通用机械设备出口11.2亿元(同比增长46.3%),包装机械出口10.3亿元(同比增长42.8%) [2]
21社论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3:56
近日,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了 更多正能量,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节点,全球气候治理 进入关键阶段。在过去10年,中国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截至目前,我国绿色 低碳产业产值规模约为11万亿元,拥有相关企业超过200万家,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环保 产业蓬勃发展,并为全球市场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可负担的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同时我国的电 动汽车也正在走向世界。 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9亿千瓦,均位 居世界前列。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包括: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 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 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 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等。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但是,目前一些国家 逆流而动,可能会动摇全球合作进行低碳转型的信心。中国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2:48
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9亿千瓦,均位居世界前 列。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包括: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 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 的主流等。 近日,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了更多正能 量,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节点,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 段。在过去10年,中国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截至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规模约为 11万亿元,拥有相关企业超过200万家,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并为全球市场提 供了绝大多数的可负担的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同时我国的电动汽车也正在走向世界。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大国责任。近些年来,中国积 极推进"双碳"目标,促进《巴黎协定》有效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