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巴巴(09988)
icon
搜索文档
纳指高开0.6%,英伟达涨超2%,阿里巴巴涨超4%
格隆汇· 2025-09-29 13:41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纳指涨0.6%,标普500指数涨0.39%,道指涨0.24%。 英伟达涨超2%,消息称其可能会在CES上发布RTX 50 Super系列显卡。 阿里巴巴涨超4%,获大摩上调目标价至200美元并重申"增持"评级。 京东涨2.7%,官宣双11购物节将于10月9日晚8点正式启动,较去年再提前2天。 艺电涨超5%,宣布与PIF、银湖等组成的财团达成收购协议,交易估值约550亿美元。 (格隆汇)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盘初涨2.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3:40
每经AI快讯,9月29日,热门中概股盘初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4%,阿里巴巴涨超4%。 ...
通义大模型霸榜全球开源前十,阿里云CTO:模型拼迭代速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13:09
模型技术突破 - 阿里通义7款模型入选全球前十开源模型榜单 其中全模态大模型Qwen3-Omni实现登顶[1][4] - Qwen3-Omni可处理文本 图片 语音和视频四种数据类型 音视频能力狂揽32项开源最佳性能SOTA[6] - Qwen3-Max总参数超过万亿 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在Chatbot Arena排行榜上位列第三[6] - Qwen3-Next模型架构实现计算效率突破 总参数80B仅激活3B即可媲美235B模型性能[6] 产品发布与迭代 - 阿里云在2025云栖大会发布7款大模型 覆盖语言 语音 视觉 多模态 代码等领域[2][4] - 发布模型包括Qwen3-VL视觉理解模型 Qwen-Image-Edit-2509图像编辑模型 Wan2.2-Animate动作生成模型及DeepResearch深度研究Agent模型[4] - 公司加快模型迭代节奏 从单模态向多模态演进成为行业必然趋势[7] 战略规划与投入 - 阿里巴巴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1][9] - 阿里云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坚持通义千问开源开放路线 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8] - 公司计划构建超级AI云作为下一代计算机 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8] 全球基础设施扩展 - 阿里云宣布在巴西 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 并扩建墨西哥 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9] - 为迎接ASI时代 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9] - 阿里云成为全球少数在大模型和云计算领域实现全栈自研与联合创新的云计算公司[9] 技术演进路径 - 公司提出通往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智能涌现 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阶段[8] - 当前行业处于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的自主行动阶段[8] - 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 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8]
大模型、硬件厂商共进,2026年有望成为端侧AI大年
天风证券· 2025-09-29 12:3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12] 核心观点 - 大模型与硬件厂商协同发展 2026年有望成为端侧AI大年[1] - 端侧AI受益于政策支持、巨头新品创新及供应链表现超预期[1] - 云侧AI国产算力催化强劲 推理侧与存储产业链供需共进[7] AI端侧发展 - Meta智能眼镜销量超预期 全年出货量有望达400-500万副 同比翻倍增长[2][18] - Meta向高通加单20% AR1芯片全年提货量增至1200万+颗[2][18] - 政策推动AI终端创新 商务部等八部门提出加速人工智能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创新[3][20][22] - 京东发布AI全景图 推出京犀、他她它、JoyInside三大产品 覆盖物流、工业等超500仓库及超万家企业[3][23][26] - OpenAI计划2026年底至2027年初发布无屏智能音箱、眼镜等端侧AI新设备[4][29] - 立讯精密展示AR眼镜、CPO/CPC光连接方案 包括1.6T光模块等数据中心互连技术[4][30][36] - 苹果iPhone 17系列预售火热 发货需等待3-4周 供应链加单趋势明显[5][52] - 苹果产品全面升级 iPhone 17标准版首次支持120Hz ProMotion Air系列厚度仅5.6mm Pro系列采用VC均热板散热[5][46][48] - 苹果计划2026年进入折叠屏市场 或成新增长催化剂[5][51]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 投资50亿美元购入英特尔普通股[6][73][74] AI云侧进展 - OpenAI推出ChatGPT Pulse 可基于聊天记录主动提供个性化更新[7][53] - 阿里云栖大会提出大模型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超级AI云为下一代计算机[8][56] - 阿里通义大模型7连发 Qwen3-Max性能跻身全球前三[8][57] - 阿里云AI算力增长超5倍 存力增长4倍多 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增15倍[8][58]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过会 拟募资8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2亿元超前三年总和 毛利率达69.14%[7][59][61] -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路线图 2026年Q1推出首款自研HBM技术芯片950PR[9][63][65] - 华为发布灵衢互联协议 可构建超50万卡算力集群[9][71] - 阿里巴巴发行32亿美元可转债 80%投入云基础设施建设[9][76] 产业链关注公司 - 消费电子零组件及组装建议关注工业富联、立讯精密、舜宇光学科技等20余家企业[10] - 材料、连接器、被动元件、面板、PCB及设备等细分领域多公司被列入关注名单[10]
木头姐为何时隔四年买回阿里?
格隆汇· 2025-09-29 11:49
如果说,前两年中概股的低谷期,让阿里巴巴的投资者们经历了一场漫长的"信仰考验",那么最近,这艘巨轮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王者归来"。 短短几天,阿里股价起飞,不仅创下近四年来新高,甚至引得曾一度抛售中概股的"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的ARK基金,时隔四年重新买入,并 且连续加仓。 要知道,这位以激进投资科技股闻名的"女版巴菲特",每一次的重大持仓变动,都被视为市场风向标。 那么问题来了,四年前她为什么离开,四年后又为何突然回来了?这背后究竟是简单的市场情绪反转,还是阿里巴巴真的完成了从"大而全"到"精 而尖"的绝地反击?答案,或许藏在阿里正在推进的三条核心战线里。 第一战线:AI——阿里在下一盘大棋 在今天的科技世界里,谈到增长,就离不开AI。 在这两天正在举行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与英伟达在具身智能(Physical AI)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这次合作,也是股价飙升最直接的催化剂之 一。 简单来说,具身智能就是让AI从代码和服务器里走出来,能够进入现实世界,拥有像人一样的感知和行动能力。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工业 机器人,甚至能与人交流的虚拟助理,都属于这个范畴。 这意味着,未来企业想开发具身智能应用 ...
“AI不会让软件消失”,SAP与阿里合作破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1:19
(原标题:"AI不会让软件消失",SAP与阿里合作破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吴佳芸 北京报道 AI到底会不会取代软件,从而颠覆企业服务市场,一直是行业里颇有争议的议题。 企业既期待AI带来的效率革命,又担忧技术迭代与业务适配的衔接难题。 今年5月,两家全球科技巨头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合作。全球企业应用与商业AI领域的领军公司SAP, 与亚洲超级云基建服务商阿里巴巴宣布,将在企业云转型领域有一系列动作。 当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与SAP的合作,增强了阿里巴巴"用世界级技术赋能全球 企业的决心"。 外界也好奇,"世界级企业软件+本土化超大规模云基建"组合,会是什么样的推进方式。 而对那些坚决转型的企业来说,现有的IT资产也是转型道路上的沉重包袱。 9月,阿里云栖大会上,双方合作有了实际落地。SAP四款核心云解决方案将分批落地阿里云,向中国 企业提供服务。 其中,SAP BTP 业务技术云平台已正式落地;SAP Cloud ERP(ERP云)、SAP IBP 集成业务计划云计 划于2026年一季度上线;SAP Cloud ERP Private(ERP 私有云)则预计在2026年三季 ...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2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1:06
| 公司名称 | 成交金额 | 净买入额 | | --- | --- | --- | | 阿里巴巴-W(09988) | 52.11 亿元 | +18.96 亿元 | | 小米集团-W(01810) | 36.91 亿元 | +5.73 亿元 | | 中芯国际(00981) | 30.22 亿元 | +3.62 亿元 | | 腾讯控股(00700) | 24.53 亿元 | +2.30 亿元 | | 盈富基金(02800) | 18.12 亿元 | -18.07 亿元 | | 华虹半导体(01347) | 12.93 亿元 | -8412.65 万元 | | 美团-W(03690) | 9.89 亿元 | +821.61 万元 | | 理想汽车-W(02015) | 8.99 亿元 | +1.25 亿元 | | 晶泰控股(02228) | 8.29 亿元 | -8819.96 万元 | | 快手-W(01024) | 8.22 亿元 | +3.71 亿元 |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 | 公司名称 | 成交金额 | 净买入额 | | --- | --- | --- | | 阿里巴巴-W(09988) | ...
AI产业跟踪:通义Qwen3-Max正式发布,引领“参数革命”,持续关注大模型商业化进展
长江证券· 2025-09-29 10:56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维持[8] 核心观点 - 通义千问Qwen3-Max正式发布 总参数超万亿 较上一代提升300% 综合性能宣布超过GPT-5和Claude Opus 4 跻身全球大模型前三阵营[2][5][11] - 模型主推Coding能力和Agent工具调用能力 HumanEval测评通过率89.7% Agent工具调用响应速度提升至0.8秒 超越GPT5的1.2秒基准线[11] - 长上下文训练支持1M长度 为金融、法律等垂直场景提供直接支撑 加速行业适配深化[11] - 验证Scaling Law仍然成立 国内模型厂商训练范式不断成熟 掌握规模化训练工程体系的核心know-how[11] - 标志国产大模型从跟跑到并跑、局部领跑的拐点 有望成功切入海外打开增长空间[11] - 持续关注国内AI Infra厂商业务进展与投入 看好Agent商业化元年及其投资机遇[2][11] 模型技术突破 - 数据与参数突破:36T tokens预训练数据量 万亿级参数规模较上一代提升300%[11] - Coding能力增强:SWE-Bench Verified测试得分69.6分 位列全球第一梯队[11] - Agent能力提升:Tau2-Bench测试得分74.8分 超过Claude Opus4和DeepSeek-V3.1[11] - 数学推理突破:Thinking版本通过集成代码解释器 AIME 25和HMMT均取得满分[11] - 训练稳定性提升:使用global-batchload实现预训练过程无loss尖刺和balancing loss[11] - 训练效率显著提升:Base版本MFU相比Qwen2.5-Max-Base提升30% 硬件故障时间损失下降为上一代的五分之一[11] 商业化应用前景 - 长序列训练采用ChunkFlow策略 获得相比序列并行方案提升3倍的吞吐收益[11] - 阿里强调AI、云基础设施、Agent平台、模型应用与算力支撑的协同路线 Qwen3-Max是重要底座角色[11] - 开源战略下行业生态整合有望加速 AI Agent落地进一步推进[11] 投资关注方向 - AI Infra龙头有望核心受益[11] - AI Agent相关厂商[11] - 中国推理算力产业链[11] - CSP厂商推理需求推动[11] - 与头部大厂合作的IDC[11]
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36氪· 2025-09-29 10:23
AI发展趋势与公司战略 - AI是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后的新跃迁起点 将放大人类智力并最终走向能够自我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1] - 通用人工智能(AGI)并非AI发展终点 而是全新起点 AI将迈向超越人类 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1] - 企业运营中越来越多Agent替代人工环节 79%受访公司已在某些业务应用AI Agent 其中66%表示生产力提升 57%看到成本下降 55%感受到决策效率加快 54%提升客户体验 [1] 行业竞争格局 - 科技巨头纷纷布局Agent领域 包括OpenAI的Agent Mode 微软的Copilot 谷歌的Jules Agent 字节跳动的Coze 百度的全平台智能Agent [2] - 阿里云百炼Agent开发平台定位为企业级AI Agent搭建土壤 系统化打包模型调用 框架搭建 资源调度 合规运维等全部环节 [2] - 阿里云构建完整产业链路 从通义系列基础模型到百炼企业级开发平台 再到算力 存储 数据库等底层基础设施 [2] 公司战略定位 - 阿里云升级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提出大模型是新的操作系统 超级AI云是新的计算机 [5] - 战略重点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底座模型打磨 为企业客户提供长期价值保障 [5] - 采用既能解决当前痛点又能押注下一轮智能化跃迁的双重策略 [3] 技术能力体系 - 通义千问系列在中文理解 工具调用 多模态任务上具备竞争力 在MMLU CMMLU AGIEval等基准测试中多次超过GPT-4-turbo Claude 3 Sonnet等国际对手 [9] - 云栖大会发布6个模型更新 包括万亿参数Qwen3-MAX 新一代原生全模态大模型Qwen3-Omni 多模态模型Qwen3-VL 图像模型Qwen-Image 代码模型Qwen3-Coder 视频生成模型Wan2.5-Preview 企业级语音基座大模型通义百聆 [10] - 基础设施具备四大特点:大规模弹性 ACS GPU serverless弹性架构秒级拉起百亿参数模型实例 高可用与稳定性 对象存储OSS千亿级数据量下保持低成本高并发 长短期记忆与检索 Tablestore和Lindorm支撑多模数据统一管理 推理优化与加速 PAI平台提升Qwen3训练加速比3倍 推理服务吞吐率提升超过70% [11][12][13] 产品开发体系 - 提出"1+2+7"企业级Agent体系:一套模型服务 两种开发模式 七大关键能力 [17] - 双轨开发模式:低代码ADP快速验证原型 高代码ADK支持深度定制和大规模部署 [17] - 七大关键能力包括记忆管理 工具连接 安全沙箱 日志追踪与评测 动态推理 支付与交易入口 文件与数据管理 [19] 商业化成果 - 网商银行用百炼接管风控流程 自动识别26种凭证和400多类细粒度物体 准确率超过95% 任务处理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5分钟 流转效率提升50%-300% [20] - 鱼泡网通过10多个数据处理Agent自动清洗上百万条职位和简历信息 人岗匹配效率提高80% [20] - 听力熊在百炼上衍生出50多种交互技能 覆盖百万青少年用户 日均交互量居同类产品首位 [20] - 超20万开发者在百炼平台构建超过80万个Agent 模型调用量同比增长超15倍 [2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连续多年在国内云计算+AI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2025年上半年商业体量超过第二到第四名总和 [23] - 十万级企业客户在阿里云上运行业务 成为国内最被验证的AI+云平台 [23] - 通过全栈能力体系建设 让中国企业不必完全依赖海外方案就能完成从研发到应用的闭环 [30]
一名A股“老登”的自我修养
水皮More· 2025-09-29 10:18
A股市场近期表现 - 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A股市场转势向上,成为全球市场中最亮点,代表中国资产的主要指数如创业板、科创板、沪深市场及北交所均处于全球遥遥领先地位[5] AI产业投资热点 - 当前A股市场中,人工智能AI产业相关赛道是最热点,其中"易中天"和"纪连海"概念组合备受瞩目,分别代表AI算力产业链的"出海链"和"国产链"[8] - "易中天"组合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覆盖光模块与通信设备,直接受益于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需求[9] - "纪连海"组合包括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覆盖AI芯片与服务器,聚焦芯片自主可控和国内AI生态崛起[9] - 相关龙头股涨幅巨大,寒武纪股价短期内显著上涨,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9] 市场资金流向与估值 - 资金高度集中在AI主线上,形成"强者恒强"的抱团效应,而传统绩优价值公司如消费赛道白酒、酱油、牛奶、家电等表现低迷[9] - 市场每日交易总金额一度超3万亿,融资融券余额高达2万多亿,均创历史新高[16] - 科创板平均市盈率为67.16倍,创业板为43.40倍,北交所约53.7倍,均处于极高估值水平[17] - 主板(沪深300)平均市盈率为13.96倍,估值相对较低[17] 消费行业投资逻辑 - 消费行业优质公司如龙头白酒在2015年估值具备吸引力,市盈率10-20倍,毛利率7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20%左右,股息回报率约4%[13] - 龙头白酒股价在不到十年内上涨十倍,且十年间现金分红已让投资人回本[13] - 当前消费赛道公司估值再度回到低位,具备长期投资性价比[27] 全球AI投资机会 - 纳斯达克100指数平均市盈率约40倍,而A股人工智能相关板块估值显著更高[16] - 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如腾讯、阿里在港股上市,截至9月25日,腾讯股价上涨58%,市盈率26倍,阿里股价上涨119%,市盈率21倍[22] - 比亚迪案例显示,长期投资真正有实力的科技公司可分享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回报,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2008年以每股8港元认购比亚迪2.25亿股,投资价值增长数十倍[23] - 阿里巴巴在2025年股价表现强劲,创近四年新高,市场认可其AI驱动新战略[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