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06862)

搜索文档
海底捞(06862)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溢利47.08亿元 同比增加4.65% 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50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25 12:44
文章核心观点 海底捞发布2024年度业绩,收入、溢利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增长,保持拓店速度并调整门店,启动新计划孵化新餐饮品牌 [1][2] 业绩表现 - 集团2024年取得收入427.55亿元,同比增加3.1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7.08亿元,同比增加4.65% [1] - 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62.3亿元,同比增加18.74% [1] - 每股基本盈利0.87元,拟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507港元 [1] - 2024年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 [1] - 全年共接待顾客4.15亿人次,较上年增加4.5% [1] 门店情况 - 2024年海底捞品牌新开62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59家,加盟餐厅3家,重启2家前期关停餐厅,全年关闭或搬迁70家餐厅 [2] - 截至年底,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1332家,港澳台地区23家,加盟餐厅13家 [2] 新品牌发展 - 集团启动“红石榴计划”,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餐饮新品牌 [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通过内部创业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 [2] - 2024年其他餐厅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 [2]
政策引领市场活力 海底捞(06862)去年客流超4亿
智通财经网· 2025-03-25 12:44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底捞2024年业绩良好,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两年增长,通过多种经营策略提升顾客体验、拓展业务边界,未来将持续探索多元化经营 [2][4][8]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核心经营利润为62.30亿元,同比上升18.7% [2] - 2024年其他餐厅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 [7] - 2024年外卖收入增加20.4%至12.54亿元 [4]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年底,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1332家,港澳台地区共23家,加盟餐厅共13家 [2] - 2024年正式启动加盟业务,超70%的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8] 顾客流量 - 2024年全年共接待顾客4.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平均翻台率达到4.1次/天 [4] - 截至2024年年末,会员人数已超过1.8亿人,活跃会员数超过5200万人,较去年提升8.8% [5] 经营策略 产品与场景 - 根据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和食材供应调整菜品和调料搭配,2024年推出超20款全国新品和超200款区域特色菜品 [4] - 2024年陆续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等不同形式特色场景店,外卖业务推出“一人食”精品快餐 [4] 精细化管理 - 优化大区经理和店经理考核机制,赋予大区经理产品决策权,实行双管店、多管店模式 [5] - 2024年年末推行专属客户经理工作 [5] 业务拓展 - 2024年8月实施“红石榴计划”,截至年末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 [6] - 优化创业机制,鼓励骨干投身红石榴计划,实现优秀人才共享 [6]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3个、1.8个百分点,全国餐饮收入55718亿元,增长5.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5298亿元,增长3% [3] - 各地政府出台多项刺激消费政策,促进餐饮消费,同行积极创新,推动餐饮业整体复苏和高质量发展 [2]
海底捞去年核心经营利润上升18.7%,翻台率达到4.1次/天,将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产
财经网· 2025-03-25 12:4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27.55亿元,同比增长3.1% [1] - 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 [1] - 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同比上升18.7% [1] 门店运营 - 截至2024年底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1332家、港澳台23家,加盟餐厅13家 [1] - 全年接待顾客4.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 [1] - 平均翻台率达到4.1次/天 [1] 产品创新 - 2024年推出超20款全国新品和超200款区域特色菜品,包括北京鲜切山羊肉、陕西油泼辣子锅底、湖北藕汤锅底等个性化产品 [1] - 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及企业店等特色场景店 [1] 业务拓展 - 外卖收入增加20.4%至12.54亿元,外送业务推出"一人食"精品快餐 [2] - 其他餐厅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受益于创新餐饮品牌及多种餐饮场景贡献 [2] - 通过内部创业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74家门店,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消费场景 [2] 管理优化 - 优化大区经理和店经理考核机制,赋予大区经理产品决策权 [2] - 实行双管店、多管店模式,鼓励优秀店经理和员工多劳多得 [2] - 推行专属客户经理工作,提升顾客满意率 [2] 会员体系 - 截至2024年末会员人数超过1.8亿人 [2] - 活跃会员数超过5200万人,较去年提升8.8% [2] 加盟业务 - 完成13家加盟门店审核与落地,初步验证加盟模式在规模化布局中的可行性 [3] - 超70%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沉市场展现强劲需求 [3] 未来战略 - 持续提升就餐体验,探索多元化经营策略,实施红石榴计划 [3] - 持续对加盟业务进行探索 [3] - 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进一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3]
海底捞(0686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2:16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整体收入为42754.7百万元,同比上升3.1%[6] - 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为6229.9百万元,同比上升18.7%[6] - 2024年年内溢利为4700.3百万元,较上年增加4.6%[6] - 集团收入从2023年的414.533亿元增加3.1%至2024年的427.547亿元[1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2,754,68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453,348千元人民币增长3.14%[5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624,05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833,072千元人民币增长13.56%[56]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4,700,27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495,399千元人民币增长4.56%[56]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87元人民币,2023年均为0.83元人民币[5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9,757,09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769,959千元人民币下降0.13%[58]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2,874,18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4,907,039千元人民币下降13.63%[58] - 2024年流动负债为7,021,0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241,812千元人民币下降3.05%[59] - 2024年流动净资产值为5,920,3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665,227千元人民币下降22.76%[5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5,259,94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918,246千元人民币下降11.12%[59]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0,417,49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516,940千元人民币下降9.55%[59] - 2024年集团收入为42,754,687千元,2023年为41,453,348千元,其中餐厅经营2024年为40,880,951千元,2023年为39,612,779千元[6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635,651千元,2023年为940,781千元,其中利息收入2024年为382,926千元,2023年为326,889千元[69] - 2024年(确认)拨回的减值亏损净额为 - 16,974千元,2023年为12,116千元[70] - 2024年财务成本为274,678千元,2023年为351,430千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213,345千元,2023年为244,697千元[71] - 2024年即期税项为2,013,413千元,2023年为1,301,010千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2024年为1,672,953千元,2023年为1,061,687千元[72] - 2024年递延税项为 - 89,636千元,2023年为36,663千元[72] - 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为41,254,963千元,2023年为39,980,748千元;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5,973,857千元,2023年为7,113,534千元[68] - 2024年中国内地以外收入为1,499,724千元,2023年为1,472,600千元;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681,692千元,2023年为730,959千元[68] - 2024年公司按5%税率确认递延税项负债1.0265亿元,2023年为1.9亿元[7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66.24055亿元,按25%计算的税项为16.56014亿元;2023年除税前溢利58.33072亿元,按25%计算的税项为14.58268亿元[75]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额25.58496亿元,2023年为29.45399亿元[76]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141.13263亿元,2023年为130.39844亿元[76] - 2024年已分派股息总额59.95766亿元,2023年为5.53798亿元[77]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47.08084亿元,2023年为44.9908亿元[80] 海底捞餐厅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5][6] - 2024年共接待顾客415.0百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6] - 2024年海底捞品牌新开62家餐厅,关闭或搬迁70家餐厅,年底共经营1368家餐厅[7] - 2024年自营海底捞餐厅数量为1355家,加盟餐厅数量为13家[5] - 2024年自营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4.1次/天,顾客人均消费为97.5元[5]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94.5%,从2023年的392.666亿元增加2.9%至403.976亿元,翻台率达4.1次/天,人均消费从99.1元降至97.5元[11] - 2024年自营海底捞餐厅整体人均消费97.5元,翻台率4.1次/天[14] - 2024年自营海底捞餐厅同店数量为1222家,同店销售额为37.629341亿元,平均日销售额为84.4万元,平均翻台率为4.1次/天[16]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3.0%[21] - 2024年餐厅总收入404.81亿元,2023年为393.37亿元,其中中国大陆三线及以下城市2024年收入161.78亿元占比40.0%,2023年收入151.60亿元占比38.5%[20] 其他餐厅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74家门店,其他餐厅收入483.3百万元,同比增长39.6%[7]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从2023年的3.462亿元增加39.6%至2024年的4.833亿元[12] 外卖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外卖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10.415亿元增加20.4%至2024年的12.539亿元[12] 成本及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从2023年的169.46亿元减少4.3%至2024年的162.1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0.9%降至37.9%[22] - 员工成本从2023年的130.40亿元增加8.2%至2024年的141.13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1.5%增至33.0%[23] - 租金及相关支出从2023年的3.62亿元增加17.6%至2024年的4.26亿元,占收入百分比2023年及2024年分别为0.9%及1.0%[24] - 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的29.45亿元减少13.1%至2024年的25.5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1%降至6.0%[27]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16.11亿元增加15.7%至2024年的18.6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9%增至4.4%[28]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3.51亿元减少21.8%至2024年的2.75亿元[31] 资产及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64.755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64.069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合计为74.748亿元[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0.188亿元[39]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746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60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2023年为23.9天,2024年为24.0天[4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4.12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3.463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2023年和2024年均为3.2天[4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8.594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964亿元;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34.3天增加至2024年的41.2天[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0.975亿元;2024年新增银行借款0.971亿元,偿还银行借款6.197亿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其他借款均已偿清[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0.8%[48] - 2024年末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30.18798亿元,2023年末为34.61284亿元[81] - 2024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10.17894亿元,2023年为11.55367亿元[82] - 2024年末租赁负债为39.97522亿元,使用权资产为28.69365亿元,较2023年有所下降[87] - 2024年末已就若干餐厅订立新租赁,不可撤销期间未来未贴现现金流量总额为1909.1万元,2023年无此项[88] - 2024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总额为15.17431亿元,较2023年的20.28657亿元有所下降[89]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17.96362亿元,较2023年的18.59438亿元略有下降[90] - 2024年末其他应付款项为22.46186亿元,较2023年的21.34231亿元有所增加[91] 股息分配相关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507港元(相当于人民币0.468元),共计约2534.2百万元[7]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507港元(相当于人民币0.468元),须待股东于2025年5月19日股东大会批准[103] - 2024年建议宣派末期股息约25.3422亿元,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78] 会员及业务发展相关 - 2024年末海底捞会员人数超1.887亿人,活跃会员数超5200万人,较上年提升8.8%[9] - 2024年公司启动加盟业务,年末已完成13家加盟餐厅审核与落地,超70%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9] - 公司全年筛选出超340万条回访数据,门店跟进回访率超88%[9] - 2024年末“红石榴计划”已孵化和发展11个子品牌[9] 财务报告审核相关 - 审计委员会认为2024年度财务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规则和条例,并已适当披露[96] - 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确认初步公告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相符[97]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18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299.3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7272.2百万港元,占比约99.6%,预计2025年末前动用结余约27.1百万港元[98]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扩张计划占比60.0%,金额4379.5百万港元;开发及使用新技术占比20.0%,金额1459.9百万港元;偿还贷款融资及信贷融资占比15.0%,金额1094.9百万港元;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占比5.0%,金额365.0百万港元[99]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337.0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1691.5百万港元,占比约72.4%,预计2026年末前动用结余约645.5百万港元[101]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中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开发占比30.0%,金额701.1百万港元;偿还信贷融资占比30.0%,金额701.1百万港元;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占比40.0%,金额934.8百万港元[101] 股份相关安排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14日至5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过户文件须于5月17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送达[104]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3日至5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收取末期股息股东,过户文件须于5月22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送达[105] 公告及报告相关 - 本公告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出,公司2024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两网站刊出[106] 上市及配售相关 - 公司股份于20
一线新中产,正在悄悄抛弃「火锅刺客」
创业邦· 2025-03-22 03:10
火锅行业定价与消费者需求矛盾 - 高端火锅品牌定价与消费者价值感知严重脱节 如巴奴毛肚平均每片10元 5片土豆售价18元 [12][14][16]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月工资性收入约3000元 月薪5000元已远超平均值 高端火锅定价偏离主流消费能力 [4][7][8] - 消费者对"贵价=高质"认知瓦解 出现强烈不信任感 [24][32] 高端火锅品牌经营困境 - 2023年起餐饮行业进入成本上涨周期 2024Q3营业成本同比大幅抬升近50% [25][26] - 高端火锅关店率达30%-35% 单店平均亏损额超过200万元 [28] - 高端粤式火锅品牌辉哥火锅负债率高达520% 门店从上百家萎缩至7家 [28][29] 食品安全与品质问题 - 贵价火锅存在缺斤少两现象 如凑凑和牛标重200克实际缺22克价值32元 [19][20] - 楠火锅出现顾客舌头乌黑问题 品牌解释为铁锅养护问题 [21][22] - 平价火锅食品安全问题更严重 包括鸡肉含量不足10%的鸡肉丸 回收油勾兑锅底 亚硝酸盐超标3倍等 [39][40] 替代品类分流市场 - 冒菜麻辣烫人均消费30-50元 去年连锁门店总数同比增长8%-10% [45][46][47] - 山姆盒马等商超及锅圈食汇提供居家火锅解决方案 价格仅为外食一半 [43][44] - 冒菜被称作"i人的火锅" 满足一人食需求且消费场景更灵活 [48] 品牌战略调整 - 多个品牌下调价格:怂火锅锅底8元起 楠火锅人均从过百元降至70-80元 巴奴客单价从180元降至154-163元 [60][61] - 海底捞凑凑怂火锅等推出冒菜烫捞杯等一人食产品 [63] - 品牌创新"火锅+"体验:海底捞增设洗头服务 凑凑推出KTV主题门店 [71][7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小火锅企业生存艰难 成立1-2年的企业超2600家 其中已注销超1200家 存活率仅一半 [51] - 消费者从单纯追求"好吃"转向"好玩" 体验感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70][74]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质价比竞争 需精准匹配客群需求与价值感知 [55][56][68]
海底捞“小便门”十倍赔偿到账,请客者被朋友要求平分:大家一起吃的……律师解读
中国经济网· 2025-03-19 06:08
文章核心观点 陈晨因海底捞“小便门”获5600元补偿,同吃朋友要求平分,陈晨纠结后决定不分,律师称其无分钱义务 [1][2][3] 事件背景 - 两男子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包间用餐后在火锅锅底中小便,海底捞对2月24日00:00至3月8日24:00期间该店堂食4109单顾客全额退还餐费并提供订单付款10倍现金补偿 [2] 各方观点 同吃朋友 - 认为大家一起吃饭都面临食品安全风险,都有资格分补偿款,且请客与平分是两码事 [2] 陈晨 - 认为自己是请客者,补偿打到自己账户且协议和自己签,补偿应归自己 [2] - 原计划分给朋友每人1000元,后决定不分,称朋友只是饭搭子和麻将搭子,关系一般 [2] 网友 - 认为海底捞补偿是对所有人的歉意,应平分 [2] - 认为谁付钱谁拿钱,付钱时没AA,拿补偿金时不应AA [2] - 建议看和朋友关系,关系好分点维系感情,关系一般就算了 [2] 律师 - 收到补偿的顾客无义务给同吃朋友分钱,不分不违法,补偿款应由请客者收取 [3] - 海底捞补偿基于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请客者是订单支付主体,有权获取补偿并自主处置 [3] - 若其他人因吃饭损害身体健康权,请客者有重大过错时可用补偿金作相应补偿 [3]
海底捞(06862):预计2024营收与利润端低单位数增长,1Q25经营承压
华兴证券· 2025-03-16 0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 25%至 19.45 港元,对应 19 倍 2026 年 P/E,较目前股价有 15%的上升空间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 2024 年营收与利润端均为低单位数增长,1Q25 经营承压,海底捞市值大概率继续宽幅震荡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海底捞当前股价 16.96 港元,市值 945 亿港元,发行数量 5574 百万股,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额 4700 万美元,流通盘占比 100% [1] - 主要股东包括 NP United Holding Ltd(32%)、ZY NP Ltd.(21%)、SP NP Ltd.(7%) [1] 业绩预测 - 2024 年预计营收同比增长 4.0%至 431.1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1%至 45.9 亿元,全年翻台率同比提升 4.5%至 3.9 次/天,毛利率同比提升 2.4pcts 至 61.5%,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 0.2pct 至 10.7% [3] - 1Q25 经营或面临较大压力,受错期、舆情赔偿和高基数影响,1Q/1H25 营收与利润端有下滑可能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 2024 - 26 年营收预测 6.5%/9.2%/10.5%至 431.1/448.8/468.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0%/4.1%/4.4% [5][7] - 小幅调整归母净利润+2.1%/ +1.6%/ -0.4%至 45.9/50.5/53.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1%/10.0%/6.1% [5][7] - 基于 2026 年直营店数量、翻台率与客单价假设计算 EPS,结合 10 - 20 倍 P/E,中性假设下市值大概率介于 570 - 1141 亿港元,平均值 856 亿港元 [5] 财务数据摘要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039|41453|43106|44880|46859| |息税前利润(百万元)|2592|6185|6435|7054|747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74|4499|4594|5052|5362| |每股收益(元)|0.25|0.81|0.82|0.91|0.96| |市盈率(x)|59.8|22.5|17.4|17.6|16.6| [6] 可比公司相对估值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现价|市值(百万)|归母净利润 YoY(2023A - 2026E)|P/E(2023A - 2026E)| |----|----|----|----|----|----| |9922.HK|九毛九|3.16 港元|4417|N/A, - 46%,58%,21%|N/A,17.2,10.9,9.0| |9987.HK|百胜中国|383.80 港元|144336|87%,10%,5%,9%|53.3,20.9,14.9,13.6| |9658.HK|特海国际|18.76 港元|12200|N/A,49%,33%,27%|N/A,32.1,28.1,18.7| |2150.HK|奈雪的茶|1.24 港元|2117|N/A,N/A,N/A,N/A|N/A,N/A,15.6,8.7| |9869.HK|海伦司|1.65 港元|2088|N/A, - 26%,21%,48%|N/A,24.2,9.7,7.5| |平均|-|-|-|87%, - 3%,29%,26%|53.3,23.6,15.9,11.5| |6862.HK|海底捞|16.96 港元|94535|N/A,2%,10%,6%|19.8,19.3,17.6,16.6| [11] 财务报表 利润表 |项目(百万元)|2023A|2024E|2025E|2026E| |----|----|----|----|----| |海底捞餐饮营收|39267|40560|41844|43286| |其他餐厅营收|346|450|675|945| |其他营收|1841|2096|2361|2628| |营业收入|41453|43106|44880|46859| |营业成本|(16946)|(16596)|(17234)|(17947)| |毛利润|24507|26510|27646|28912| |管理及销售费用|(19537)|(20795)|(21345)|(22241)| |息税前利润|6185|6435|7054|7475|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9130|9176|9693|10232| |利息收入|0|0|0|0| |利息支出|(351)|(280)|(286)|(291)| |税前利润|5833|6155|6768|7184| |所得税|(1338)|(1557)|(1712)|(1817)| |净利润|4499|4594|5052|5362| |基本每股收益(元)|0.81|0.82|0.91|0.96| [13] 资产负债表 |项目(百万元)|2023A|2024E|2025E|2026E| |----|----|----|----|----| |流动资产|14907|17915|18578|18909| |货币资金|9330|12285|12889|13152| |应收账款|2426|2525|2567|2616| |存货|1075|1030|1046|1064| |其他流动资产|2076|2076|2076|2076| |非流动资产|9770|10269|10908|11462| |固定资产|3921|4613|5327|5908| |无形资产|74|74|74|74| |商誉|85|85|85|85| |其他|4778|4586|4510|4483| |资产|24677|28185|29486|30370| |流动负债|7242|6625|6858|7115| |短期借款|619|0|0|0| |预收账款|0|0|0|0| |应付账款|1859|1821|1891|1969| |长期借款|0|0|0|0| |非流动负债|5708|5889|5965|6042| |负债|13160|12724|13033|13367| |股份|0|0|0|0| |资本公积|0|0|0|0| |未分配利润|11526|15467|16455|17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527|15467|16455|17001| |少数股东权益|(10)|(6)|(2)|3|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24677|28185|29486|30370| [14] 现金流量表 |项目(百万元)|2023A|2024E|2025E|2026E| |----|----|----|----|----| |净利润|4499|4594|5052|5362| |折旧摊销|2945|2742|2639|2757| |利息(收入)/支出|0|0|0|0| |其他非现金科目|(1338)|(1557)|(1712)|(1817)| |其他|338|135|128|124| |营运资本变动|1512|(22)|175|19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9000|7170|7715|8156| |资本支出|(575)|(2500)|(2500)|(2500)| |收购及投资|0|0|0|0| |处置固定资产及投资|0|0|0|0| |其他|(4366)|(86)|(37)|(49)|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5311)|(2586)|(2537)|(2549)| |股利支出|(550)|(554)|(4050)|(4803)| |债务筹集(偿还)|(1924)|(619)|0|0| |发行(回购)股份|0|0|0|0| |其他|(1074)|(443)|(510)|(528)|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502)|(1616)|(4560)|(533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75|2955|604|263| |自由现金流|8378|4817|5369|5814| [16] 关键假设与财务比率 关键假设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中国大陆门店数量|1351|1340|1393|1442| |其他地区门店数量|23|24|25|26| [16] 财务比率 |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YoY(%)| | | | | |营业收入|33.6|4.0|4.1|4.4| |毛利润|35.2|8.2|4.3|4.6|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54.4|0.5|5.6|5.6| |净利润|227.3|2.1|10.0|6.1| |稀释每股调整收益|227.4|2.3|10.0|6.1| |盈利率(%)| | | | | |毛利率|59.1|61.5|61.6|61.7|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22.0|21.3|21.6|21.8| |息税前利润率|14.9|14.9|15.7|16.0| |净利率|10.9|10.7|11.3|11.4| |净资产收益率|39.0|29.7|30.7|31.5| |总资产收益率|18.2|16.3|17.1|17.7| |流动资产比率(x)| | | | | |流动比率|2.1|2.7|2.7|2.7| |速动比率|1.9|2.5|2.6|2.5| |估值比率(x)| | | | | |市盈率|22.5|17.4|17.6|16.6| |市净率|8.8|5.2|5.4|5.2| |市销率|2.1|2.1|2.0|1.9| [16]
海底捞:预计2024营收与利润端低单位数增长;1Q25经营承压-20250316
华兴证券· 2025-03-16 03: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底捞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19.45港元,较当前股价有15%的上升空间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4年海底捞营收与利润端均为低单位数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承压,维持买入评级并上调目标价25%至19.45港元,对应19倍2026年P/E [3][4][5] 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海底捞当前股价16.96港元,市值121.63亿美元,发行数量55.74亿股,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额4700万美元,流通盘占比100% [1] - 主要股东包括NP United Holding Ltd(32%)、ZY NP Ltd.(21%)、SP NP Ltd.(7%) [1] 业绩预测 - 预计2024年海底捞全年翻台率同比提升4.5%至3.9次/天,营收同比增长4.0%至431.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至45.9亿元 [3] - 预计2025年1月翻台率环比小幅提升但同比持平,2月环比上升但同比下降,1 - 2月整体翻台率同比低单位数下滑,受高基数影响,1Q/1H25营收与利润端或面临压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4 - 26年营收预测6.5%/9.2%/10.5%至431.1/448.8/46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4.1%/4.4% [5][7] - 小幅调整归母净利润+2.1%/ +1.6%/ -0.4%至45.9/50.5/5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10.0%/6.1% [5][7] - 基于2026年直营店数量、翻台率与客单价假设计算EPS,结合10 - 20倍P/E,预计中性假下市值大概率介于570 - 1141亿港元,平均值856亿港元 [5] 财务数据摘要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039|41453|43106|44880|46859|[6]| |息税前利润(百万元)|2592|6185|6435|7054|7475|[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74|4499|4594|5052|5362|[6]| |每股收益(元)|0.25|0.81|0.82|0.91|0.96|[6]| |市盈率(倍)|59.8|22.5|17.4|17.6|16.6|[6]| 可比公司相对估值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现价|市值(百万)|归母净利润YoY(2023A - 2026E)|P/E(2023A - 2026E)| | ---- | ---- | ---- | ---- | ---- | ---- | |9922.HK|九毛九|3.16港元|4417|N/A, - 46%,58%,21%|N/A,17.2,10.9,9.0|[11]| |9987.HK|百胜中国|383.80港元|144336|87%,10%,5%,9%|53.3,20.9,14.9,13.6|[11]| |9658.HK|特海国际|18.76港元|12200|N/A,49%,33%,27%|N/A,32.1,28.1,18.7|[11]| |2150.HK|奈雪的茶|1.24港元|2117|N/A,N/A,N/A,N/A|N/A,N/A,15.6,8.7|[11]| |9869.HK|海伦司|1.65港元|2088|N/A, - 26%,21%,48%|N/A,24.2,9.7,7.5|[11]| |平均| - | - | - |87%, - 3%,29%,26%|53.3,23.6,15.9,11.5|[11]| |6862.HK|海底捞|16.96港元|94535|N/A,2%,10%,6%|19.8,19.3,17.6,16.6|[11]| 财务报表 利润表 |项目(百万元)|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海底捞餐饮营收|39267|40560|41844|43286|[13]| |其他餐厅营收|346|450|675|945|[13]| |其他营收|1841|2096|2361|2628|[13]| |营业收入|41453|43106|44880|46859|[13]| |营业成本|(16946)|(16596)|(17234)|(17947)|[13]| |毛利润|24507|26510|27646|28912|[13]| |管理及销售费用|(19537)|(20795)|(21345)|(22241)|[13]| |息税前利润|6185|6435|7054|7475|[13]|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9130|9176|9693|10232|[13]| |利息收入|0|0|0|0|[13]| |利息支出|(351)|(280)|(286)|(291)|[13]| |税前利润|5833|6155|6768|7184|[13]| |所得税|(1338)|(1557)|(1712)|(1817)|[13]| |净利润|4499|4594|5052|5362|[13]| |基本每股收益(元)|0.81|0.82|0.91|0.96|[13]| 资产负债表 |项目(百万元)|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14907|17915|18578|18909|[14]| |货币资金|9330|12285|12889|13152|[14]| |应收账款|2426|2525|2567|2616|[14]| |存货|1075|1030|1046|1064|[14]| |其他流动资产|2076|2076|2076|2076|[14]| |非流动资产|9770|10269|10908|11462|[14]| |固定资产|3921|4613|5327|5908|[14]| |无形资产|74|74|74|74|[14]| |商誉|85|85|85|85|[14]| |其他|4778|4586|4510|4483|[14]| |资产|24677|28185|29486|30370|[14]| |流动负债|7242|6625|6858|7115|[14]| |短期借款|619|0|0|0|[14]| |预收账款|0|0|0|0|[14]| |应付账款|1859|1821|1891|1969|[14]| |长期借款|0|0|0|0|[14]| |非流动负债|5708|5889|5965|6042|[14]| |负债|13160|12724|13033|13367|[14]| |股份|0|0|0|0|[14]| |资本公积|0|0|0|0|[14]| |未分配利润|11526|15467|16455|17000|[1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527|15467|16455|17001|[14]| |少数股东权益|(10)|(6)|(2)|3|[14]|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24677|28185|29486|30370|[14]| 现金流量表 |项目(百万元)|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净利润|4499|4594|5052|5362|[16]| |折旧摊销|2945|2742|2639|2757|[16]| |利息(收入)/支出|0|0|0|0|[16]| |其他非现金科目|(1338)|(1557)|(1712)|(1817)|[16]| |其他|338|135|128|124|[16]| |营运资本变动|1512|(22)|175|191|[1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9000|7170|7715|8156|[16]| |资本支出|(575)|(2500)|(2500)|(2500)|[16]| |收购及投资|0|0|0|0|[16]| |处置固定资产及投资|0|0|0|0|[16]| |其他|(4366)|(86)|(37)|(49)|[1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5311)|(2586)|(2537)|(2549)|[16]| |股利支出|(550)|(554)|(4050)|(4803)|[16]| |债务筹集(偿还)|(1924)|(619)|0|0|[16]| |发行(回购)股份|0|0|0|0|[16]| |其他|(1074)|(443)|(510)|(528)|[1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502)|(1616)|(4560)|(5331)|[1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75|2955|604|263|[16]| |自由现金流|8378|4817|5369|5814|[16]| 关键假设与财务比率 关键假设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中国大陆门店数量|1351|1340|1393|1442|[16]| |其他地区门店数量|23|24|25|26|[16]| 财务比率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YoY(%)| | | | | |营业收入|33.6|4.0|4.1|4.4|[16]| |毛利润|35.2|8.2|4.3|4.6|[16]|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54.4|0.5|5.6|5.6|[16]| |净利润|227.3|2.1|10.0|6.1|[16]| |稀释每股调整收益|227.4|2.3|10.0|6.1|[16]| |盈利率(%)| | | | | |毛利率|59.1|61.5|61.6|61.7|[16]|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22.0|21.3|21.6|21.8|[16]| |息税前利润率|14.9|14.9|15.7|16.0|[16]| |净利率|10.9|10.7|11.3|11.4|[16]| |净资产收益率|39.0|29.7|30.7|31.5|[16]| |总资产收益率|18.2|16.3|17.1|17.7|[16]| |流动资产比率(x)| | | | | |流动比率|2.1|2.7|2.7|2.7|[16]| |速动比率|1.9|2.5|2.6|2.5|[16]| |估值比率(x)| | | | | |市盈率|22.5|17.4|17.6|16.6|[16]| |市净率|8.8|5.2|5.4|5.2|[16]| |市销率|2.1|2.1|2.0|1.9|[16]|
商场B1的“穷鬼火锅”,开始暴击海底捞们
商业洞察· 2025-03-15 04:29
核心观点 - 火锅行业正经历价格战与品质战的白热化阶段,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而非单纯高价 [8][10][12] - 品质火锅品牌面临降价压力但可感知度低,需通过供应链优化和用户体验提升竞争力 [24][27][67] - 小火锅和鲜切牛肉自助等低价模式崛起,挤压传统品质火锅市场空间 [18][21][28] 行业趋势 价格战加剧 - 火锅市场主流价位从2023年人均90元降至2024年60-65元,60-90元价位占比达56.2%同比增13.2% [18] - 海底捞一线城市人均消费从110.3元降至104.1元,推出59-69元工作日套餐 [25] - 巴奴北京客单价从175元下调至160元,但降价感知度仍不足 [27] 新兴模式冲击 - 小火锅从商场负一层转向高层密集开店,鲜切牛肉自助因牛肉价格跌至5年新低而爆火 [19][22] - 许府牛等性价比品牌崛起,2025年火锅门店数量前三中性价比品牌占两席 [28] 品质火锅困境 成本结构问题 - 巴奴利润率仅9%,供应链成本高昂(如新西兰毛肚需0-4℃冷链运输) [45][55] - 行业平均净利率不足5%,低于蜜雪冰城等饮品品牌 [49] 用户价值感知不足 - 68%消费者认为高端火锅不值定价,因成本投入不可见(如应季菜冷链、进口牛肉) [36][39][49] - 品质品牌需平衡"产品主义"与成本优化,参考小米的国产替代策略 [53][58] 破局路径 供应链革新 - 许府牛通过现款现货锁定低价牛肉,单次海外采购达1-2亿元 [56] - 需从技术投入转向规模化连锁运营降低成本 [55][58] 体验差异化 - 海底捞通过超预期服务(如美甲延伸服务)维持溢价 [62][64] - 怂火锅以"废墟风"装修和蹦迪社交场景强化品牌个性 [65]
海底捞,栽在两个17岁男孩身上
盐财经· 2025-03-14 09:23
公关危机处理 - 公司因17岁男孩在火锅内小便事件陷入舆论危机,初期采取保护未成年人立场引发公众不满[6][8] - 公关策略失误表现为:共情对象错误、反应速度慢(事发10天才启动消毒)、赔偿决策滞后(3月12日才公布补偿方案)[12][15] - 最终采取10倍赔偿措施,涉及4109单顾客,按客单价300-500元估算总赔偿金额达1000-2000万元[13][14] 经营数据表现 - 2024年中期财报显示总营收214.91亿元,同比增长13.79%,接待顾客超2.09亿人次[17][18] - 门店翻台率从上年同期3.3次/天提升至4.2次/天,接近2019年4.8次/天的水平[18] - 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5.28%至196.06亿元,全球门店数为2019年的1.75倍[18] 行业竞争格局 - 火锅行业集中度低、门槛不高,公司以极致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7] - 行业存在诸多失败案例:小肥羊因加盟管理失控丧失领先地位,小龙坎因食品安全问题失去信任[19] - 明星餐饮贤合庄加盟纠纷频发,杨铭宇黄焖鸡米饭近期曝出后厨安全问题[20] 品牌管理挑战 - 事件暴露公司在食品安全保障和店内秩序维护方面存在重大漏洞[13] - 公众对头部企业有更高期待,危机应对能力直接影响品牌价值[18][22] - 公司2017年食品安全危机处理曾获好评,但本次事件严重冲击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