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官

搜索文档
降价的高端火锅:海底捞拓圈,巴奴慢慢来丨餐饮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3:01
餐饮市场现状 - 2024年用户人均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15.4%,但堂食平均单价同比下滑10.2% [1] - 47.8%的持续经营餐饮商户降低人均价位,其中百元以上餐厅降价比例超80% [1] - 2024年闭店数攀升至409万家,闭店率61.2%,均超2023年 [5] - 2025年1至5月全国餐饮总收入同比增长5%至2.28万亿元,但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仅4.5% [6] 上市公司表现 - 海底捞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1%至427.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至47.08亿元 [8] - 2024年海底捞整体店均客单价97.5元,同比下滑1.6% [1] - 2025年一季度九毛九旗下太二/怂火锅/九毛九客单价同比下滑1.37%/13.79%/1.75% [1] - 百胜中国旗下肯德基/必胜客客单价同比下滑4%/14% [1] - 呷哺呷哺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9.7%至47.55亿元,净亏损扩大至4亿元 [7] - 全聚德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2.09%至14.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3.15%至3413.09万元 [7] 海底捞战略 - 推出"红石榴计划"孵化11个新品牌共74家门店,2024年新品牌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 [8] - 对旗舰项目"焰请烤肉铺子"提供贷款额度上限提升至5亿元 [9] - 新品牌战略旨在整合供应链资源并拓展员工晋升空间 [8][11] - 截至2024年底海底捞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中国大陆自营餐厅1332家 [16] 巴奴战略 - 定位客单价120元以上品质火锅市场,与海底捞形成差异化 [1] - 坚持稳健拓展节奏,优先在一线城市建立品牌认知再向周边扩展 [12] - 2024年底在河南省拥有56家门店,实现郑州主要商圈全覆盖 [13] - 2025年一季度一线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20.7%,二线及以下城市达24.5% [14] - 河南省门店经营利润率最高达26.2% [15] - 截至2024年底餐厅数144家,营收23.07亿元,归母净利润1.23亿元 [16] 行业竞争格局 - 高端火锅市场分化,巴奴暗示与海底捞不在同一细分赛道 [1] - 海底捞客单价跌破百元,巴奴坚守120元以上价位 [1] - 巴奴现金及等价物从2023年2.69亿元收缩至2024年2.23亿元 [17] - 北京实地调研显示巴奴与海底捞上座率优于其他火锅品牌 [18]
每经品牌100指数新入选成分股海底捞:持续提升品牌价值,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0:37
指数样本调整 - 每经品牌100指数进行第四次样本定期调整 新纳入9家上市公司 包括海底捞(HK06862) [1] - 新成分股从"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中选取 共计99只成分股 [1] 公司品牌价值认可 - 海底捞入选指数成分股被视为对31年品牌积淀的认可 将激励公司持续提升品牌价值并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1] - 公司认为品牌价值与投资价值相辅相成 过去一年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品牌建设 [1] 品牌创新战略 - 推进"不一样的海底捞"战略 赋予运营一线更多主动权 使门店能根据商圈变化灵活调整 实现差异化运营 [2] - 2024年启动"红石榴计划" 已在集团内部成功创立10多个餐饮品牌 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 [2] - 引入特许经营模式时建立三轮筛选机制 采用强托管模式确保加盟店与直营店保持统一高标准 [2] 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一手抓顾客 一手抓员工"管理理念 持续创新产品/场景等服务体验 [2] - 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顾客/员工及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2]
22元自助餐!海底捞开始卖盒饭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14 07:02
海底捞业务多元化探索 - 部分门店推出22元工作日自助午餐 包含3款热菜 3款凉菜 1款水果 2款饮料和2款主食 [1] - 此前已推出"小份菜"等适合一人食产品 价格区间4-25元 [4] - 部分城市门店员工将早餐 盒饭和冒菜餐车推至街头售卖 茶叶蛋1 5元/个 盒饭15元左右 [7] 外卖业务布局 - 与饿了么合作推出"下饭火锅菜"活动 美团外卖平台设有专门店铺 套餐价格30-40元 [11] - 火锅外卖套餐价格区间118-399元 [11] 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型 - 2024年总营收427 55亿元 净利润47 08亿元 翻台率4 1次/天 接待顾客4 15亿人次 [13] - 2023年收入414 53亿元(同比+33 6%) 净利润44 95亿元(同比+174 6%) 创30年最佳业绩 [13] - 启动"红石榴计划"孵化11个子品牌 包括焰请烤肉铺子 小嗨火锅等 覆盖不同消费场景 开设74家门店 [13]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2024年达4 83亿元(同比+39 6%) [13] 商标注册动态 - 2025年申请注册"小嗨火锅" "小嗨拌饭"等商标 涉及方便食品 啤酒饮料 广告销售等类别 [14] - 主体公司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 注册资本1 25亿元 [14]
海底捞上线22元工作日自助午餐
第一财经· 2025-06-12 13:26
海底捞产品策略调整 - 部分门店推出单价22元的工作日自助午餐 包含3款热菜 3款凉菜 1款水果 2款饮料和2款主食 [1] - 此前已推出"小份菜"等适合一人食产品 价格区间4-25元 [3] - 2023年末部分门店推出20元价位的工作日自助餐 包含水果 主食 饮料和炒菜 [4] - 部分城市门店员工在街头售卖早餐 盒饭和冒菜 茶叶蛋1 5元/个 盒饭约15元/份 [7] 外卖业务拓展 - 2023年12月与饿了么合作推出"下饭火锅菜"活动 套餐价格30-40元 [10] - 美团外卖设有专门火锅外卖店铺 套餐售价118-399元 [10] 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型 - 2024年总营收427 55亿元 净利润47 08亿元 翻台率4 1次/天 接待顾客4 15亿人次 [13] - 2023年收入414 53亿元(同比+33 6%) 净利润44 95亿元(同比+174 6%) 创30年最佳业绩 [13] - 2024年启动"红石榴计划" 孵化11个子品牌 覆盖正餐 简餐 快餐场景 新开74家门店 [14]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2024年达4 83亿元(同比+39 6%) [14] - 2025年申请注册"小嗨火锅""小嗨拌饭"等商标 涉及方便食品 啤酒饮料等类别 [14]
顾客拿蘸料时触电受伤?海底捞最新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1 09:11
海底捞触电事件处理 - 3月30日陈女士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料时疑似触电受伤,公司立即陪同就医检查并安排返回用餐[1] - 门店安全员使用专业设备检测小料台未发现漏电异常,3月1日、4月1日检查记录显示漏电保护装置正常[1] - 公司已启动全国范围小料台、冰柜等设备用电安全专项排查,结果显示均正常运行[2] - 双方就3000多元医药费和误工费存在分歧,公司认为不排除顾客衣物静电导致[3] 海底捞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27.5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增长4.7%[5] - 下半年营收212.64亿元同比下滑5.8%,但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19.3%[8] - 核心经营利润62.3亿元,较2023年52.46亿元增长18.7%[8]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总数1368家(自营1355家+加盟3家),较2023年1374家略有减少[8] 海底捞经营策略调整 - 2024年新开自营门店59家同时关闭低效门店70家,2025年将延续质量优先的开店策略[9] - 加盟模式新增13家门店,70%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公司保持审慎扩张态度[11] - 推出"红石榴计划"孵化新品牌,截至2024年末在营创业项目11个包括烤肉、炸鸡等品类[11] - 2025年初推出重庆砂锅菜品牌并探索烘焙领域,SHUA Bakery首店亮相杭州[11] 市场表现 - 截至4月17日港股股价17.4港元/股,总市值970亿港元[12]
海底捞(06862):2024全年业绩点评:客单价企稳回升,红石榴计划开启二次成长曲线
浙商证券· 2025-03-30 13: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海底捞“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海底捞业绩增长超预期,核心经营质量提升,客单价企稳回升,翻台率持续向上,红石榴计划打开二次成长天花板,未来数年核心经营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1][2] - 考虑公司开店前景广阔,内部管理提升初现成效,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13%/10%,对应PE估值分别为18/16/14倍,应享受估值溢价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收入428亿元(yoy+3%),归母净利润47亿元(yoy+5%),核心经营利润62亿元(yoy+19%),业绩增长源于翻台率同比提升 [1] - 2024全年分红率约95%,为上市以来最高,当前动态年化股息率约5% [1] 客单价与翻台率 - 2023H2客单价下探至约95元,2024年以来逐步回升,2024全年翻台率4.1,高于2023年的3.8 [1] - 品牌定位契合“精神消费”需求,展望2025年,客单价有望继续企稳抬升,翻台率有望持平或超越2024年 [1] 开店情况 - 主品牌翻台率维持高位,长期开店空间广阔,预计2025年全年有望实现至少中单位数增速的新开店 [1] - “红石榴计划”推出,鼓励孵化新品牌,截止24年末新品牌已合计拥有74家门店,可与多管店模式形成协同效应,打开公司长期成长性 [1] 核心经营质量 - 2024年公司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2pcts,毛利率同比提升约3pcts,折旧摊销及财务相关费用占比同比大幅改善约1pcts [2] - 展望2024H2及未来数年,折旧摊销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优化,核心经营质量有望继续提升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2/59/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3%/10%,对应PE估值分别为18/16/14倍 [3] 财务摘要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755|45538|49811|54079| |(+/-) (%)|3%|7%|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708|5209|5873|6490| |(+/-) (%)|5%|11%|13%|10%| |每股收益(元)|0.87|0.93|1.05|1.16| |P/E|19|18|16|14|[11]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及票据等多项内容 [12]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指标预测 [12]
剥开海底捞“红石榴计划”:开启一场内部人才选拔赛,子品牌的发展遵循市场选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30 07:2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海底捞推出“红石榴计划”,希望内部创业孵化独立品牌,该计划是内部人才选拔赛,市场决定子品牌发展[1][2] 分组1:“红石榴计划”推出背景与目标 - 2024年海底捞迈入“三十而立”之年,在“啄木鸟计划”“硬骨头计划”带来复苏后,于8月推出“红石榴计划”,旨在将多个餐饮新品牌培养成独立且具广泛市场潜力的子品牌[1][3] 分组2:“红石榴计划”解决的问题与模式 - 计划推动“管双店”和“管多店”模式落地,让店经理管理原门店及主品牌门店和创业品牌,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3] - 公司内部选项目注重可复制性和符合经济趋势的高质价比品类,因可复制门店能覆盖更广泛市场并提供晋升机会[3] 分组3:“红石榴计划”旗下子品牌情况 - 财报显示海底捞旗下已有“焰请烤肉铺子”等11个子品牌,累计开设74家门店[7] 分组4:“红石榴计划”项目评估与标准 - 创业委员会负责评估新项目可行性,考量项目需具备高度可复制性、符合经济趋势、具备高质价比、融入数字化运营、产品研发过关、保障食品安全等[8] 分组5:“红石榴计划”激励与责任机制 - 激励机制分为股权激励、分红激励和薪酬保障,符合要求的创业团队可获股权,创始人和管理团队能享受分红[9] - 创始人权责利统一,享受收益同时承担项目失败责任,按比例承担损失,比例与股权激励阶段性挂钩[9] 分组6:“红石榴计划”项目关停机制 - 触发特定条件项目可能被叫停,创始人可主动关停,公司也会根据数据评估,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综合复盘机制[9]
海底捞回过神了
虎嗅· 2025-03-26 07:09
文章核心观点 海底捞2024年财报展现战略调整阶段性成果,通过门店优化等稳住基本盘并探索新增长曲线,但未来“主品牌+副牌+加盟”三轮驱动能否开辟新增量、加盟业务能否复制直营标准、副牌能否突围等仍待市场验证 [2][3][4]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2023年放缓,或与餐饮市场复苏趋缓及消费分层加剧有关 [2] -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8.7%至62.3亿元,反映盈利能力提升 [2]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全球门店总数1368家,含自营餐厅1355家、加盟门店13家,超70%加盟商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或为下沉市场渗透提供新路径 [4] - 门店总数较上一年度减少6家,新开餐厅62家,重启2家,关闭或搬迁餐厅70家,更注重单店质量,延续收缩调整策略 [4] 收入结构 - 2024年餐厅经营收入403.98亿元,同比增长3%;外卖服务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20.4%,外卖增长源于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 [5] - “其他餐厅收入”同比增长39.6%至4.83亿元,得益于副牌“红石榴计划” [8] 顾客数据 - 2024年接待顾客4.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平均翻台率达4.1次/天,时隔三年达及格线,但较2019年仍有差距 [7] - 2024年顾客人均消费97.5元,较上年下降1.6元,延续下行趋势,主因菜品结构变化,以价换量策略有效 [7] - 截至2024年末会员人数超1.8亿人,活跃会员数超5200万人,较去年提升8.8% [7] 副牌战略 - 截至2024年末通过内部创业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74家门店,加快多品牌布局覆盖细分市场 [8] - 与双管店、多管店模式结合,鼓励骨干投身“红石榴计划”,优化考核机制并赋予大区经理产品决策权 [8] 未来布局 - 持续提升就餐体验,探索多元化经营策略,实施“红石榴计划”,探索加盟业务 [9] - 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9]
海底捞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6%,翻台率持续提升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3-25 13:26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同比增长3.1%至427.5亿元人民币,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8.7%至62.3亿元人民币,全年溢利同比增长4.6%至47亿元人民币 [1][2] - 每股基本盈利为0.87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0.83元人民币有所提升 [3] - 公司宣布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507港元 [3] 经营效率 - 平均翻台率从2023年的3.8次/天提升至2024年的4.1次/天,全年接待顾客4.15亿人次,同比增长4.5% [1][2] - 同店销售额从2023年的363.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376.3亿元人民币,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从81.8万元人民币增至84.4万元人民币 [5] - 三线及以下城市翻台率提升最为明显,从3.6次/天提升至4.0次/天 [5] 成本结构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从2023年的169.5亿元人民币减少4.3%至2024年的162.1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从40.9%降至37.9% [7] - 员工成本从2023年的130.4亿元人民币增加8.2%至2024年的141.1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从31.5%增至33.0% [7] - 折旧及摊销费用从2023年的29.5亿元人民币下降13.1%至2024年的25.6亿元人民币 [7] 业务多元化 - 餐厅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94.5%,外卖业务收入增长20.4%至12.5亿元人民币 [4]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大幅增长39.6%至4.83亿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红石榴计划"下推出的创新餐饮品牌 [2][4] - "红石榴计划"已孵化11个子品牌,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场景,共计74家门店 [2][8] 加盟业务拓展 - 截至2024年末已落地13家加盟餐厅,超70%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2][8] - 加盟业务初步验证了在规模化布局中的可行性 [8] 差异化经营策略 - 公司提出打造"不一样的海底捞"理念,将更多主动权交予一线餐厅,鼓励差异化经营 [5] - 在产品、场景、价格三个方面做出灵活调整,包括根据地区饮食习惯调整菜品、推出特色场景店、执行差异化定价策略 [5] - 差异化策略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三线及以下城市翻台率提升至4.0次/天 [5][6]
海底捞2024营收利润双增
北京商报· 2025-03-25 12:58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427.55亿元 同比增长3.1% [1] - 净利润47.00亿元 同比增长4.6% [1] - 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 同比上升18.7% [1] - 收入与净利润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1] 门店网络 - 截至2024年底共经营1368家餐厅 [1] - 包括自营餐厅中国内地1332家 港澳台地区23家 [1] - 加盟餐厅数量达13家 [1] 运营策略 - 在制定基础红线前提下赋予一线餐厅更多自主权 [1] - 鼓励餐厅差异化经营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1] - 采取"绝对好、相对便宜"的定价思路 [2] - 门店根据自身情况执行差异化定价策略 [2] 产品创新 - 根据地区饮食习惯调整上架菜品和小料台调料 [1] - 2024年推出超20款全国新品和超200款区域特色菜品 [1] 场景拓展 - 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等特色场景店 [2] - 与大型企业合作开设企业店 [2] - 外送业务推出"一人食"精品快餐 [2] - 外卖收入增加20.4%至12.54亿元 [2] 业务创新 - 实施"红石榴计划"鼓励孵化餐饮新品牌 [2] - 截至2024年末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 [2] - 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 [2] - 正式启动加盟业务 完成13家加盟门店落地 [2] 市场拓展 - 加盟模式在下沉市场展现强劲需求 [2] - 超70%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2] - 包括大量县级城市申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