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01801)

搜索文档
半年盘点|国产减重药加速出海,为何看重美国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26 10:39
国产GLP-1减重药海外布局 - 多家国内GLP-1类减重药开发商瞄准海外市场,与跨国企业达成多项对外授权交易,竞争延伸至全球市场[1] - 恒瑞医药、诚益生物、华东医药、甘李药业、翰森制药等已布局GLP-1类减重药,包括下一代口服小分子药物[1] - 大部分药物已通过对外授权方式与阿斯利康、默沙东等跨国巨头签署合作协议,助力国产减重药输出海外[1] 先为达生物海外合作进展 - 先为达生物正在与美国公司洽谈,拟将埃诺格鲁肽推向美国市场,目前谈判尚未进入详细合同讨论阶段[3] - 埃诺格鲁肽在48周治疗中使患者平均减重15.4%,疗效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相当[3] - 先为达已与Verdiva Bio达成合作协议,获得近70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24亿美元[4] 国内企业对外授权交易 - 翰森制药与再生元达成协议,授予HS-20094大中华区以外全球独占许可权利[5] - 联邦制药将UBT251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授权给诺和诺德,交易规模达20亿美元[5]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国内唯一与礼来和诺和诺德竞争的国产GLP-1类减重药[3] 临床进展与市场动态 - 恒瑞医药HRS9531注射液在中国三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计划递交上市申请[4] - 先为达埃诺格鲁肽已递交国家药监局上市申请,但尚未获批[4] - 礼来替尔泊肽注射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5] 美国市场机遇与挑战 - 2025年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28%[6] - 美国GLP-1类减重药一个月治疗费用可高达近2000美元,诺和诺德和礼来降价至约600美元[6] - 63%的美国患者一年后仍在用司美格鲁肽,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将进一步扩大患者人群[7]
信达生物(01801.HK):二代IO重磅潜力凸显 全球化BIOPHARMA扬帆起航
格隆汇· 2025-07-25 08:46
核心观点 - 公司创新药布局以肿瘤领域为核心,代谢、自免、眼科三大领域为补充,形成丰厚研发管线 [1] - 两大核心产品PD-1/IL-2α双抗IBI363和玛仕度肽逐步进入兑现阶段,未来IO+ADC、自免&代谢早期FIC管线值得关注 [1] - 公司正处于从中国Biopharma向全球化Biopharma转型的关键阶段,海外授权和产品放量是核心驱动力 [3] 重磅出海潜力产品 - PD-1/IL-2α双抗IBI363是公司肿瘤领域核心产品,有望成为IO治疗新基石药物,海外授权潜力大 [2] - 全球竞争格局良好,公司领先,早期治疗数据优异,未来有望从IO耐药领域向一线治疗迈进 [2] - 基于庞大市场规模预期、良好竞争格局、优异临床数据和MNC需求,IBI363有望成为公司全球化转型核心动力 [2] 国内市场重磅产品 - 玛仕度肽减重适应症已在国内获批上市,降糖适应症即将获批,具备国产先发优势 [2] - 基于优异减重降糖数据和国产首发地位,玛仕度肽国内销售放量值得期待 [2] 未来核心关注点 - PD-1/IL-2α双抗IBI363海外授权有望奠定转型基础,2027年产品销售收入目标200亿元 [3] - 新一代IO+ADC布局、自免&代谢领域早研FIC产品有望成为下一个海外市场突破点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0亿元、157.5亿元、204.0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7.0亿元、18.4亿元、29.2亿元 [3] - DCF估值公司价值约1687亿元,对应1846亿港元(汇率1.09) [3]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生物医药ETF(159859)实时成交额居同标的第一,医疗设备ETF(159873)换手率超8%,创新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3:04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医药板块早盘走强,生物医药ETF(159859)换手率超3.5%,成交额超1.11亿元居同标的首位,成分股康龙化成、健帆生物、泰格医药涨幅居前 [1] -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覆盖A股创新药、CXO、疫苗、血制品多个方向,是同标的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产品 [1] - 医疗设备ETF(159873)涨0.82%,换手率超8.1%,成分股康泰医学涨停,天智航-U、南微医学、安杰思等多股跟涨 [1]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涨0.79%,换手率超1.8%,溢折率0.16%,盘中现溢价交易,成分股康龙化成、博腾股份、药明生物等涨幅居前 [1] 创新药ETF产品特点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的创新药ETF,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覆盖A股+港股、创新药+CXO [2] - 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近60%,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 [2] 行业政策与事件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10余家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药类投资公司和新闻媒体单位代表参与讨论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投资等情况 [2] -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爆发 [2] 机构观点 - 建议关注具有丰富研发管线的创新药企业,以及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管线布局的企业 [3] - 建议布局创新药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创新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推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3] - 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创新药板块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当前是把握估值修复机会的关键时期 [3] - 建议重点关注在集采中持续中选、具备质量与成本双重优势的仿制药及器械龙头,以及研发管线丰富、核心产品已进入医保或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的创新药企 [3]
信达生物20250724
2025-07-25 00:52
纪要涉及的公司 信达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目标与增长预期** - 预计 2025 年实现 IFRS 盈利,设定 2027 年国内销售额达 200 亿元人民币目标(不包括授权和海外收入)[2][3] - 2025 - 2027 年收入复合增速超 30%,利润快速增长,2025 年利润数亿元,2026 年 20 多亿元,2027 年 30 多亿元(未考虑对外授权收入)[2][8] - 2025 年上市品种到 2027 年销售收入可达 200 亿元,对应 600 亿市值贡献[30] 2. **全球市场发展计划** - 到 2030 年推动五款产品进入全球多中心注册研究,目前 IBI363 和克劳丁 18.2 ADC 已进入全球三期临床试验[2][4] - 目标 2030 年成为国际一流企业,至少两款产品在美国上市,峰值销售额达 20 亿美元[2][5] 3. **慢病领域进展** - 减肥药玛氏多泰(GLP - 1/GCGR 双靶点)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人民币[2][6] - 托来昔单抗(PCSK9 抑制剂)等产品 2025 年实现商业化,助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6] 4. **出海战略** - 核心产品 IBI363(PD - 1/白介素 - 2 双抗)获美国 FDA 认证,启动多项注册临床试验,预计 2025 年底完成初步结果并与 FDA 沟通海外注册方案[2][7] 5. **股价表现** - 今年以来股价强劲,受玛氏杜泰上市获批确定性提高和 RBI363 临床二期数据驱动,虽受生物类似物集采传言和关税政策影响,但 RBI363 数据驱动作用明显[10] 6. **产品管线进展** - **肿瘤管线**:集中于新一代 IO 疗法和 ABC 产品及平台,IBI363 等进入注册临床阶段,布局 TCE 品种[14][15] - **ADC 领域**:建立 Citek e 等三个平台,支持多个产品进入临床开发阶段[16] 7. **市场前景** - 全球 IO 疗法市场预计达千亿美元级别,2028 年全球 PD - 1 单抗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美元级别[17] - 减肥药市场国内规模可达千亿人民币,海外规模有望达千亿美元[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基本情况** - 约 7000 名员工,与 30 家全球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拥有 14 万升生产能力,占全国总产能 20%[11] - 管理层包括创始人兼 CEO 余博等核心成员,在各自领域为公司发展做贡献[12] - 股权相对分散,最大股东 TRS 大美西控股 5.46%,CEO 余博持股 5.31%等[13] 2. **产品临床数据** - IDS363 在结直肠癌后线治疗中单药总生存期达 16.1 个月,远超当前标准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后数据可能提高[4][23] - IBI363 在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中 MPFS 数据达 9.3 个月,为最优数据;非鳞组 3 毫克剂量组为 5.6 个月[21] - 艾 363 在黑色素瘤中多数三线以上患者 PFS 约 6 个月,总体生存期 13 - 19 个月[25] - 胃癌海外项目进入三期临床试验,胰腺癌国内启动三期临床试验,目标剂量 6 毫克组 ORR 达 36.7%,中位 PFS 为 6.8 个月[26] 3. **新药开发进展** - 核心产品 IPS363 已获批适应症,糖尿病适应症在 NBA 中,年底前公布头对头司美格鲁肽注册三期结果[27] - 降尿酸 XOI 抑制剂 128 计划今年读出二期中国人数据[27] - 自免类药物如 23P19 等在临床开发中[27] 4. **小分子口服减肥药情况** - 全球尚无 GRNA 小分子口服减肥药上市,礼来 RNA 小分子获积极三期数据,诚意生物等进入一期临床,新拿 3032 获 IND 批件并推进临床[29]
大摩:未来医药在创新升级、制造升级及消费升级方面均有较大发展潜力 医药长期投资逻辑稳固
智通财经· 2025-07-24 13:15
医药行业投资观点 - 摩根士丹利基金研究管理部总监王大鹏在2025年二季报中继续看好医药行业,认为其在创新升级、制造升级及消费升级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长期投资逻辑稳固 [1] - 医药行业预计长期维持稳健较快增长,增速有望持续超过GDP,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提升 [3] 大摩沪港深精选混合基金持仓分析 - 2025年二季度该基金持仓集中在A股和港股创新药方向,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79 90%,较一季度提高超过11个百分点 [2]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等,其中5只为新进个股,港股医药占比39 73%、A股医药占比40 17% [2] - 创新药持仓表现较好,主要受代表性公司商务拓展超预期影响 [2] 医药行业基本面与政策环境 - 医保重回平稳增长趋势,商保等政策可能为创新药支付带来增量,板块回归内生增长 [3] - 财政部提出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集采及行业整顿影响持续减弱 [3] - 全方面支持创新药发展、商业保险助力药品支付等政策有望落地,利好创新药产业 [3] 外部环境对医药行业影响 - 美国处于降息通道趋势,对港股及创新药等成长板块的压制有望缓解 [3] - 中国药品直接对美敞口较小,创新药主要以授权服务贸易形式出海,药品关税影响有限 [3] - 中国CDMO尤其是小分子具备稀缺性,有一定议价能力 [3]
信达生物(01801):IO及ADC在研管线具备较大潜力,期待玛仕度肽上量
群益证券· 2025-07-24 08: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信达生物 (01801.HK) 投资评级为买进(Buy)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是国内领先创新药龙头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生物制药公司,商业化已取得成绩,2024 年产品销售营收 82 亿元,YOY + 44%,首次实现 Non - IFRS 利润和 EBITDA 转正,25Q1 产品销售营收超 24 亿元,YOY 增长超 40%,目标 2025 年 EBITDA 连续第二年转正,2027 年实现 20 款商业化产品上市,产品收入达 200 亿人民币 [7] - IO 及 ADC 类药物具备全球竞争力,PD - 1/IL - 2 双抗 IBI363 采用双靶点激活及扩增 T 细胞,可减弱系统毒性,在癌症临床进展中有较好长期获益趋势;公司 ADC 产品管线丰富,约 10 余款进入临床,IBI3009 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获首付 8000 万美金及最高 10 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 [7] - 重磅减肥产品玛仕度肽于 6 月底在国内上市,48 周减重 - 18.6%,好于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还可在肝脏脂肪代谢方面获益,预计为公司贡献较大业绩增速 [7]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净利 3.7/14.3/24.0 亿元,分别实现扭亏、YOY + 282%、YOY + 68.4%,折合 EPS 分别为 0.22/0.84/1.41 元,目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 367X、96X 和 57X,看好未来增长,维持“买进”投资建议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别为医药生物,2025 年 7 月 23 日 H 股价 88.00,恒生指数 25,538.1,股价 12 个月高/低为 89.1/30,总发行股数 1709.43 百万,H 股数 1709.43 百万,H 市值 653.50 亿元,主要股东为 Temasek Holdings (Private) Limited,持股 7.93%,每股净值 8.01 元,股价/账面净值 10.99 [4] - 一个月、三个月、一年股价涨跌分别为 7.19%、71.04%、125.06% [4] 近期评等 - 产品组合中,药品销售占比 87%,企业授权产品占比 12%,研发收入占比 1% [5] 盈利预测 |年度|纯利(百万元)|同比增减(%)|每股盈余(元)|同比增减(%)|H 股市盈率(X)|股利(元)|股息率(%)| | ---- | ---- | ---- | ---- | ---- | ---- | ---- | ---- | |2023|-1028|/|-0.66|/|/|0.00|0.00%| |2024|-95|/|-0.06|/|/|0.00|0.00%| |2025F|373|/|0.22|/|367|0.00|0.00%| |2026F|1427|282.23%|0.84|282.23%|96|0.00|0.00%| |2027F|2404|68.41%|1.41|68.41%|57|0.00|0.00%|[9] 合并损益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206|9422|12156|15223|20063| |营业总支出(百万元)|1136|1510|1815|2285|2825| |营业利润(百万元)|-1046|30|446|1579|2751| |除税前利润(百万元)|-1144|-79|373|1503|2671| |持续经营净利润(百万元)|-1028|-95|373|1427|2404|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028|-95|373|1427|2404|[11] 合并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10052|7508|11520|13042|18860| |存货(百万元)|968|822|1233|1418|1702|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1006|1184|1540|1694|2032|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3428|10273|14382|15820|18193| |固定资产(百万元)|4290|5280|5332|5386|5440|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7199|11330|12236|13093|13747| |资产总计(百万元)|20627|21603|26618|28913|31941|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477|4369|4806|5046|5298|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3623|4116|6727|7876|9692| |负债合计(百万元)|8100|8485|11533|12922|1499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0|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12528|13118|15085|15991|16950|[12] 合并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148|3015|365|2283|642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999|-5539|-1216|-1218|-120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2587|-20|4862|457|60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1736|-2544|4011|1522|5818|[13]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1.95%,成交额25.0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24 07:14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表现 - 7月24日收盘涨1.95%,成交额25.04亿元 [1] - 成立于2024年1月3日,管理费率0.50%/年,托管费率0.10%/年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规模与流动性 - 截至7月23日最新份额21.66亿份,规模38.63亿元 [1] - 较2023年底份额增长447.94%,规模增长922.49%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418.89亿元,日均20.94亿元 [1] - 今年以来135个交易日累计成交1250.21亿元,日均9.26亿元 [1] 基金经理与持仓 - 基金经理马君自2024年1月3日管理,任职收益78.32% [2] -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合计69.25% [2] - 主要持仓包括:信达生物(9.52%)、药明生物(9.47%)、百济神州(8.73%)、康方生物(7.62%)、中国生物制药(7.17%) [2] - 其他持仓:石药集团(6.34%)、三生制药(5.83%)、翰森制药(4.54%)、再鼎医药(2.86%) [2]
信达生物(01801):二代IO重磅潜力凸显,全球化Biopharma扬帆起航报
国投证券· 2025-07-23 06: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对应 6 个月目标价 108.0 港元 [3][5][9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重磅二代 IO 基石药物 PD - 1/IL - 2α双抗海外授权潜力大,有望驱动公司从中国 Biopharma 向全球化 Biopharma 转型 [1] - 公司创新药布局形成以肿瘤领域为核心,代谢、自免、眼科三大领域为补充的丰厚研发管线,两大核心产品 PD - 1/IL - 2α双抗 IBI363、玛仕度肽进入兑现阶段,未来 IO + ADC、自免&代谢早期 FIC 管线推进值得关注 [1] 各目录总结 二代 IO 重磅潜力凸显,全球化 Biopharma 扬帆起航 - 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创新药物,截止 2025 年 7 月有 16 个产品获批上市,2 个品种在 NMPA 审评,4 个新药分子进入 3 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15 个新药品种进入临床研究 [10] - 公司与多家国际合作方达成 30 多项战略合作 [10] - 核心管理团队汇聚跨学科顶尖人才,背景覆盖多领域,为公司创新与全球化战略提供驱动力 [11] - 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约 16.52%,创始人俞德超持股 7.71%,机构股东为国际知名投资机构 [14] - 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4 年营收增至 94.22 亿,同比增长 51.8%,有望实现 2027 年 200 亿元销售指引 [16] - 公司利润呈亏损收窄态势,2024 年 Non - IFRS 利润和 EBITDA 转正,预计 2025 年实现盈利 [19] - 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 26.81 亿元,同比增长 20.3%,投入产出效果显著 [21] 创新药布局 - 公司创新药布局覆盖肿瘤、代谢、自免、眼科 4 大板块,形成以肿瘤为核心,其他三大领域为补充的研发管线 [22] - 肿瘤领域已有 12 款药物获批上市,包括信迪利单抗等,还有 CTLA - 4 单抗、PD - 1/IL - 2 双抗等 2 个产品在 3 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 [23] - 代谢领域 GLP - 1R/GCGR 双靶产品玛仕度肽已获批上市,降血脂产品托莱西单抗已获批并纳入医保,痛风、高血压领域产品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32] - 自免领域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已获批上市,IL - 23p19 单抗匹康奇拜单抗有望 2025 年获批上市,还布局了 CD40L、OX40L 等靶点 [36] - 眼科领域 IGF - 1R 单抗替妥尤单抗获批上市,有资格参加 2025 年医保谈判,IBI302 等产品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38] 重磅出海潜力产品 - PD - 1/IL - 2α双抗 IBI363 已在关键 2 期临床,2025 年有望启动多个 3 期临床,具有同时阻断 PD - 1/PD - L1 通路和激活 IL - 2 通路功能,在多种模型中展现良好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39] - IBI363 是α偏向性设计,能更精确有效地靶向和激活肿瘤特异性 T 细胞,降低毒性,具有更优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47] - 当前全球范围内 PD - 1/IL - 2 双抗主要为βγ偏向性,IBI363 是唯一已在关键 2 期临床的α偏向性双抗,竞争格局良好 [50] - IBI363 有望以 IO 耐药领域为基本盘向一线治疗迈进,在 IO 耐药的 NSCLC、黑色素瘤、结直肠癌等瘤种读出早期优异数据 [53] - 从全球开发进度、竞争格局、早期临床数据、MNC 需求程度、潜在海外市场空间等维度看,IBI363 海外授权潜力大 [63] 国内市场重磅产品 - 玛仕度肽超重/肥胖适应症已获批上市,2 型糖尿病适应症已在 NDA 阶段,有望 2025 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具有多重代谢获益 [65] - 国内多靶点 GLP - 1 开发热度高,玛仕度肽占据国产首发领先位置,未来有望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67] - 玛仕度肽减重效果优异,48 周安慰剂校正后相对基线减重 14 - 15%,还能降低多个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 [70] 未来核心关注点 - IBI363 海外授权潜力大,是公司向全球化 Biopharma 转型的关键节点,有望驱动公司转型 [74] - 分析已获批和即将获批上市管线放量节奏,2027 年产品销售收入 200 亿元指引有较大可能性完成,国内市场基本盘稳固 [77] - 公司在研的自研肿瘤创新药管线聚焦 IO 多抗、ADC 领域,未来两类药物联用开发值得期待,有望成为肿瘤领域海外市场下一个突破点 [79] - 自免和代谢领域布局多个高潜力早期产品,均为具备 FIC 或者 BIC 潜力的分子,后续推进值得关注 [8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9.0 亿元、157.5 亿元、204.0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7.0 亿元、18.4 亿元、29.2 亿元 [3][91] - 采取 DCF 法估值,公司价值约为 1687 亿元,对应 1846 亿港元(汇率 1.09),核心假设包括总收入增长、毛利率、WACC、永续增长率等 [92]
外资公募最新持仓出炉 深挖A股结构性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7-22 18:16
外资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与策略 核心观点 - 外资公募权益类产品二季度业绩突出,路博迈中国医疗健康股票型发起A净值涨幅达28.51%,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A和富达悦享红利优选混合A分别上涨21.83%和13.64% [1] - 外资公募普遍看好中国市场的结构性机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创新药、高股息资产等领域 [1][2] - A股估值吸引力显著,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三季度将继续挖掘科技、医药、消费等行业机会 [2][3] 业绩表现 - 路博迈中国医疗健康股票型发起A二季度净值涨幅28.51%,在外资公募权益类产品中领先 [1] - 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A净值涨幅21.83%,富达悦享红利优选混合A涨幅13.64% [1] 持仓配置 - 路博迈中国医疗健康股票型重仓港股欧康维视生物-B、信达生物和益方生物,重点布局创新药、器械及AI应用领域 [1] - 贝莱德先进制造混合新易盛取代比亚迪成为第一大重仓股,中际旭创和立讯精密分列第二、第三,聚焦人工智能与科技自主可控 [2] - 富达悦享红利优选混合前三大重仓股为建设银行、宇通客车和江苏银行,采用"高股息底仓+成长红利"的哑铃策略 [2] 行业展望 - 人工智能仍是下半年重点方向,关注数据中心建设、应用场景及科技自主可控、高端装备材料等产业链机会 [3] - 医药行业全球化竞争趋势明确,创新药与器械出海值得持续关注 [3] - TMT、机械、医药、化工等科技资产集中行业及新消费领域存在盈利超预期机会 [3]
二季报点评:华安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基金季度涨幅-1.31%
证券之星· 2025-07-22 18:07
基金业绩表现 - 华安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基金2025年二季度净值涨幅为-1.3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02% [1][7] - 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44.2%,在同类基金中排名76/371,同类中位数为18.07% [1] - 近3月涨幅11.36%,显著高于同类中位数-5.97%,排名94/319 [2] -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6.2%,最大回撤达-40.32% [1][2] 基金规模与配置 - 2025年二季度规模8.05亿元,环比增长0.56%(增加449.04万元) [4] - 股票仓位90.58%,现金占比7.1%,无债券持仓 [4] - 前十大股票仓位78.12%,重仓股包括快手-W(11.92%)、网易-S(11.04%)、腾讯控股(10.29%) [4][5] 持仓变动 - 主要增仓标的:网易-S(11.04%)、京东集团-SW(10.27%)、阿里巴巴-SW(9.95%)、美团-W(9.47%)、百度集团-SW(6.63%) [5] - 主要减仓标的:快手-W(11.92%)、腾讯控股(10.29%)、哔哩哔哩-W(3.06%)、金蝶国际(2.91%) [5] 基金经理管理情况 - 基金经理倪斌从业6年317天,管理29只基金产品 [5] - 本季度表现最佳管理基金为华安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发起式(QDII)A,净值涨幅17.42% [5] - 任职期间累计回报5.78%,当前基金跟踪误差控制在-0.29% [5][7] 市场环境与操作策略 - 二季度中国经济展现韧性,港股营业利润增速改善,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7] - 美联储降息周期利好港股,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曾造成短期冲击 [7] - 基金管理策略聚焦降低跟踪偏离,保持90%以上股票仓位以拟合指数表现 [4][7] 同业产品对比 - 华安纳斯达克100ETF(QDII)规模98.86亿元,季度涨幅16.43%,重仓英伟达(8.53%) [6] - 华安恒生科技ETF(QDII)规模23.35亿元,季度跌幅2.79%,重仓小米集团-W(8.07%) [6] - 华安德国(DAX)ETF规模13.62亿元,季度涨幅14.75%,重仓SAP公司(12.8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