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

搜索文档
中矿资源(002738):中报点评报告:铜冶炼拖累业绩,铜矿业务稳步推进
浙商证券· 2025-08-31 08:03
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铯铷业务龙头地位稳固 铜矿业务持续推进 成长性明显 [5] - 铜冶炼业务拖累上半年业绩 但下半年压力有望缓解 [3] - 铜矿和镓锗冶炼项目稳步推进 有望逐步贡献利润 [4]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2.7亿元 同比+34.9% 归母净利0.9亿元 同比-81.2% 扣非归母净利0.1亿元 同比-98.3% [1] - 单季度看 25Q2营收17.3亿元 同比+33.6% 环比+12.6% 归母净利-0.5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0.4亿元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亿元 13.2亿元 19.8亿元 EPS分别为0.73元/股 1.83元/股 2.74元/股 对应PE分别为57倍 23倍 15倍 [5][12] 业务板块分析 - 铯铷业务收入与毛利保持高速增长 2025H1铯铷板块营业收入7.1亿元 同比+50.4% 毛利5.1亿元 同比+50.2% [1] - 铯铷精细化工营收4.1亿元 同比+24.9% 毛利3.1亿元 同比+26.6% 甲酸铯营收3.0亿元 同比+107.6% 毛利2.0亿元 同比+110.6% [1] - 锂盐产销小幅增长 2025H1自供原料实现锂盐销量1.8万吨 同比+6.4% 对外销售锂辉石精矿3.5万吨 [2] - 锂业务受价格下跌影响显著 25H1国内碳酸锂均价约7.0万元/吨 同比-32.5% 锂业务毛利率仅为10.9% 同比下滑24.7个百分点 [2] - 铜冶炼业务严重亏损 25H1纳米比亚冶炼业务亏损约2.0亿元 [3] 项目进展 - 赞比亚Kitumba铜矿资源量2790万吨 含铜61.4万吨 平均品位2.2% 设计规模350万吨/年原矿处理 6万吨/年阴极铜 [4] - 采矿 选矿工程分别于25年3月 7月开工建设 330KV输变电线路已完成EPC招标 规划26年投产并达产 [4] - 纳米比亚Tsumeb项目2024年8月启动20万吨/年多金属综合循环回收项目 设计产能为锗锭33吨/年 工业镓11吨/年 锌锭1.09万吨/年 [4] - 中报期间火法首条回转窑安装顺利推进 [4] 战略措施 - 公司通过优化锂辉石原料结构等措施持续降本 [2] - 已制定相应降本措施尽快关停铜冶炼产线 [3] - 通过释放锗业务产能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力争尽早实现纳米比亚Tsumeb子公司扭亏为盈 [3]
耐普矿机(300818):点评报告:短期业绩承压,长期增长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8-31 03: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增长可期 2025H1营收4.1亿元同比下滑34% 归母净利润1699万元同比下滑80% 主因去年同期含EPC总包业务 [1] - 出海战略实现关键突破 签订2份5年期供货合同 客户为哈萨克斯坦头部铜生产商 2023年铜产量超40万吨 [1][2] - 通过参股瑞士维理达资源22.5%股权锁定Alacran铜金银矿开发权益 强化产业链协同 [3] - 受益于行业耐磨备件消耗量提升与橡胶渗透率提升 业务延伸至筒体市场 [4][11] 财务表现 - 2025H1分业务收入:橡胶耐磨制品2.9亿元(-3%) 矿用金属备件5805万元(-3%) 选矿设备及备件4315万元(-9%) 矿用管道1526万元(+5%) [1]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9.8亿元(-12%) 12.8亿元(+30%) 15.8亿元(+24%) 三年CAGR为12% [5][1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9亿元(-26%) 1.3亿元(+48%) 1.9亿元(+48%) 三年CAGR为17% [5][13] - 对应PE估值:52X 35X 24X [5][13] 海外业务布局 - 近5年海外收入平均占比57% CAGR达30% [2] - 紧随紫金矿业、江西铜业等核心客户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2] - 哈萨克斯坦订单标志出海战略重大突破 [1][2] 行业驱动因素 - 全球铜矿产量2018-2027年CAGR预计2.7% 铜矿品位从2000年0.79%下降至2021年0.43% 推动耐磨备件消耗量提升 [11] - 橡胶耐磨备件渗透率持续提升 受益于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质量轻等优势 [11] - 磨机大型化趋势进一步强化橡胶替代金属备件的需求 [11] 战略拓展 - 切入上游矿产开发 通过参股维理达资源获取Alacran铜金银矿权益 [3] - 延伸至筒体市场 已与多家客户就锻造工艺复合衬板达成试用合作 [11] - 业务向选矿运营服务延伸 积累运营管理经验及新技术开发能力 [3]
存款搬家系列报告(三):居民存款搬家跟踪新视角:关注“信息杠杆”
浙商证券· 2025-08-29 13:07
信息杠杆概念与观测 - 信息杠杆通过熟人社交强化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区别于资金杠杆[2][14] - 微信月活跃账户达14.11亿,为2012年24倍;微博月活5.88亿,为2011年8倍[15] - "牛市"百度搜索指数与上证综指相关系数为0.33(2011年至今)[3][20] - "开户"百度搜索指数与股市相关系数为0.25(2014年至今),资讯指数波动微弱[3][24] - "基金"百度搜索指数与股市相关系数为0.48(2014年至今)[29][33] 存款搬家直接指标 - 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2025年2-5月净流入7448.5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4][38] - 2025年7月A股新增开户数同比增长70.5%,1-7月累计开户1456万户(+37%)[4][43] 市场活跃度与间接入市 - 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于2025年8月18日达11.6%,逼近2024年10月高位11.9%[4][45] - 2024年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公募基金规模分别增长57%/29%/21%[5][50] - 2025年7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规模环比增164.4%(792.8亿元),同比增407.1%[5][50] 风险提示 - 外资流入受阻或抑制赚钱效应;调结构政策可能抑制居民储蓄释放[8][57]
招商蛇口(001979):更新报告:城市更新机遇带来长期Alpha
浙商证券· 2025-08-29 11: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2.5元 [13] 核心观点 - 城市更新战略推动有望带给招商蛇口长期Alpha [1] - 城市更新是房地产长期发展重要战略 2025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正式印发 7月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1] - 城市更新领域门槛高竞争少 参与城市更新的开发商需要较强的资金实力 截止2024年年报 账面现金超过1000亿元的只有四家公司——A股:招商蛇口、保利发展;H股: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 [3] - 招商蛇口"地产+商业"的模式类似港股华润置地 短期综合开发实力有助于公司在城市更新中精准卡位优质项目 长期持有型物业则有助于稳定公司利润率和现金流 [10] 公司表现 - 2025年1-7月招商蛇口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393.41万平方米 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045.53亿元 位列克而瑞Top5 [5] - 2024年公司在"核心10城"的投资金额占比达90% 其中在一线城市的投资占公司全部投资额的59% [5] - 公司标杆项目亮点纷呈 20余个全国新作首开去化率领先竞品25% 其中10个项目入选2024年全国十大高端/轻奢/品质作品榜单 [5] - 公司主要持有物业全口径收入2024年达74.64亿元 同比上涨12% EBITDA实现36.67亿元 同比上涨11% [5] - 通过各REITs平台打通资产退出通道 公司成功构建了持有物业"开发-运营-资本化-再投资"的良性循环体系 [10]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42、46、51亿元 对应EPS为0.47、0.51、0.56元 [13] - 预计20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149、188,366、199,329百万元 同比增长1.23%、3.98%、5.82% [14] - 预计2025-27年毛利率分别为14.24%、14.14%、14.21% 净利率分别为2.33%、2.45%、2.56% [17] 估值分析 - 给予招商蛇口1倍PB估值 对应目标价12.5元 [13] - 当前收盘价¥9.06 总市值82,091.18百万元 总股本9,060.84百万股 [6] - 预计2025-27年P/E分别为19.45、17.76、16.09倍 P/B分别为0.73、0.71、0.69倍 [17]
流水不争先:ESG视角看本轮市场三大投资主线
浙商证券· 2025-08-29 09: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2][3][5][7] 核心观点 - 本轮牛市蕴含三条ESG投资主线: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导向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撬动估值抬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孕育的长线机遇、能源转型下短期反内卷供给优化和长期结构性转变 [1]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公司治理撬动估值抬升 - "新国九条"后资本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规则,以公司治理为抓手提升A股估值 [1][10] - 日本和韩国资本市场发展经验显示公司治理提升有望提升市场市净率 [1][11] - 日本公司治理准则强调保障股东权利、平等对待股东并提升董事会独立性,尽责管理准则采取"不遵守就解释"原则 [14][17] - 韩国2024年2月启动"企业价值提升计划",包括信息披露框架和价值提升指数,截至2025年3月26日有126家上市公司发布价值提升计划,市值合计占KOSPI总市值45% [14][16] - 中国证监会2024年11月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市值管理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重点对象为主要成份股公司和长期破净公司 [21][22] - 截至2025年8月24日,A股上市公司共披露545份市值管理制度和223份估值提升计划,基础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披露较为积极 [24] - 银行(0.61x)、基础化工(0.80x)、房地产(0.80x)等行业深度破净,估值显著低于市场整体水平 [29] - 建设银行等39家银行披露估值提升计划,通过服务实体经济、实施中期分红、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提升投资价值 [32][33]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孕育长线机遇 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行业提质转型 - 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精准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34]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从2018年末的8.23万亿元扩张至2025年中的42.39万亿元 [35][37] - 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2023年三季度末余额达到3456亿元,普惠金融领域支农再贷款余额0.67万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1.75万亿元 [35] -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余额2024年第三季度末达21亿元,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逐年上升 [35][39]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金融机构积极实践五篇大文章 [47] 科技引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受益板块 - 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占GDP比重42.8%,对GDP增长贡献率66.5% [49][50] - 2023-2028年中国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预计保持15.6%的年均复合增速 [50] - 2025年全部A股算数平均涨跌幅33.5%,战略新兴产业中除新能源外算术平均涨跌幅均高于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算数平均涨跌幅47.0% [57] - 2023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近5年平均增速近30%,2025年中国总算力将超300 EFLOPS [59][62] -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 [62] - 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IT设备负载将从2023年33GW增长到100GW,年平均增长率17%,AI工作负载年平均增长率43% [62] 绿色引领: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投资机遇 - "十四五"期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50.8%,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12.5亿千瓦占全球36% [70] - 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45%,钙钛矿/晶硅叠层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30%,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增至15万亿元 [75] - 电解铝、钢铁、水泥、多晶硅等行业2025年绿电使用比例需达25.2%-70%,数据中心须实现80% [77] -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至2030年中国零碳园区相关产业规模超5万亿元 [77] - 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2025年初扩展至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纳入企业数量预计超1万家,年配额总量超120亿吨,年交易额预计突破5000亿元 [82] 能源转型:长期关注结构转变机会,短期关注反内卷供给优化 - 能源转型是我国长期确定战略路径,2020年9月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 [83] - "反内卷"政策自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25年3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提反内卷 [84] - 光伏、新能源车、锂、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出台反内卷相关政策或行业自律措施 [86] - 多晶硅料和碳酸锂价格年初以来呈现回升走势 [86][88] - 长期看好能源系统革新带来的全链条投资机会,包括供能、传输、用能、储能等环节 [89]
仙乐健康(300791):25年中报点评:中国新渠道拓展卓有成效,关注BF经营动态
浙商证券· 2025-08-29 08: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25H1业绩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2.6%) 归母净利润1.6亿元(+4.3%) 毛利率33.2%(+1.1pct) [1] - 中国区新消费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近50% 结构优化带来盈利稳定性 [2] - 欧洲区收入超预期增长22% 美洲出口业务在关税干扰下仍增长7.4% [2][3] - BF业务PC板块拖累业绩 若成功剥离将显著增厚业绩弹性 [3][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8.5% [11][13] 分地区表现 - 中国区:25H1收入8.2亿元(-1.6%) 但订单连续两季度双位数增长 H1合计超+10% [2] - 欧洲区:25H1收入3.6亿元(+22.0%) 得益于标准化产品和新品推出 [2][3] - 美洲区:25H1收入7.6亿元(+4.3%) 其中BF业务4.6亿元(+2.4%) 出口业务3.0亿元(+7.4%) [2] - 其他地区:收入1.0亿元(-22.9%) [2] 盈利能力分析 - 25H1毛利率33.2%(+1.1pct) 净利率6.7%(-0.2pct) [1][4] - 25Q2毛利率33.3%(-0.1pct) 净利率7.3%(-0.6pct) [1][4] - 费用率控制: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7%/11.5%/3.0%/2.1% [4] 业务发展亮点 - 大单品策略成功落地10个产品 另有25个处于储备阶段 [3] - 新消费渠道(MCN/跨境/私域/新零售)营收占比提升 线上渗透率增长 [2] - ReadyToGo标准化产品加速欧洲市场订单转化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6.4亿元(+10.3%) 2026年52.5亿元(+13.1%) 2027年59.2亿元(+12.8%) [11][1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5亿元(+7.9%) 2026年4.7亿元(+33.4%) 2027年5.4亿元(+15.5%) [11][13] - 预计每股收益2025年1.14元 2026年1.52元 2027年1.76元 [13]
济川药业(600566):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拐点将至,高股息+BD催化
浙商证券· 2025-08-29 07: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对应2025-2027年PE为13.18x/11.96x/10.28x [3][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49亿元(同比-31.87%) 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45.87%) [7] - 单Q2营收12.23亿元(同比-25.03%) 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42.39%)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8.03/19.86/23.11亿元 同比增速-28.79%/+10.17%/+16.38% [3][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63.71/67.10/75.51亿元 同比增速-20.53%/+5.32%/+12.53% [3] - 销售费用2025H1同比下降39.33%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7]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79.25%逐步恢复至2027年77.19% [8] 业务运营分析 - 呼吸领域药品受终端需求变化影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销售收入减少 [7] -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受集采降价影响 [7] - 渠道库存清理已近完成 预计下半年业绩将逐季环比改善 [7] - 2023年达成4项产品引进协议 包括流感治疗药ZX-7101A及医疗器械 [7] - 2024年引进4个创新药 涵盖呼吸、疼痛、耳鼻喉科及消化领域1类新药 [7] 股东回报 - 2024年现金分红率达75.90% 连续4年提升 [7] - 账面货币资金充裕 无重大并购前提下预计维持高比例分红 [7] - 2025年预计每股经营现金流2.38元 [8] 估值指标 - 当前收盘价25.80元 总市值237.53亿元 [3] - 每股收益预计从2024年2.76元恢复至2027年2.51元 [3][8] - ROE预计从2025年11.93%回升至2027年14.57% [8] - 净负债比率维持在22%左右 [8]
利率量化择时系列三:跨资产维度下的利率交易择时策略
浙商证券· 2025-08-29 05:07
核心观点 - 报告系统性地回测了跨资产维度下的利率交易择时策略,聚焦于股票、大宗商品与债券市场的轮动关系,并在利率期货品种T上开展策略验证 [1] - 跨资产择时策略通过"交叉检验信号触发法"整合多资产信号,旨在提升利率交易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减少回撤并控制风险 [4][80] - 策略在权益和大宗商品市场呈现高赔率、低胜率的特征,而在利率期货应用中,股债跷跷板和商品债券轮动效应显著,超额收益存在收敛但回撤控制效果突出 [3][4][85] 跨资产轮动效应 - 股债跷跷板效应源于风险偏好切换:经济预期走强时资金流向权益市场,债券承压收益率上行;避险需求上升时资金回流债市,股市受抑制 [2][14][18] - 商品债券轮动与通胀预期紧密相关:商品价格上涨推高通胀预期和利率水平,压制债券估值;通缩或需求收缩期债市因利率下行获益 [2][14][26] - 历史典型阶段包括2015年股灾后避险资金涌入债市、2018年去杠杆周期债市走强、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初期债市上涨,以及2023年经济波动期债市强势 [27] 交易性择时在权益市场的应用 - 以上证指数、恒生指数、万得全A为标的,回测区间为2013/01/07至2025/08/22,多信号策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1.06%、3.58%和14.75%,累计收益率达258.56%、51.47%和434.65% [35] - 策略呈现高赔率、低胜率特征,胜率(天)分别为53.18%、51.40%和55.27%,平均盈亏比(天)为1.14、1.06和1.24 [35] - 以波动结构为核心的阶矩择时策略在权益市场超额收益明显,尤其在趋势反转阶段表现优于传统均线策略 [34] 交易性择时在商品市场的应用 - 大宗商品策略回测显示,伦敦金、布伦特油、焦煤年化收益率分别为9.14%、11.77%和12.85%,累计收益率达188.79%、279.64%和325.58% [52] - 策略整体呈现高赔率、低胜率特性,胜率(天)在49.66%至52.68%之间,最大回撤介于23.53%至53.16% [52] - 黄金等趋势性品种适合趋势识别策略,而周期性品种如伦敦铜、螺纹钢受供需和地缘政治影响,多信号策略占优且能有效控制下行风险 [3][51] 跨资产利率择时策略 - 采用"交叉检验信号触发法"整合股、商品与债市信号:股市多头削弱债市信号,黄金多头同步确认债市多头,商品多头反向削弱债市信号 [80][81] - 回测结果显示,"看股做债"(以上证指数为例)年化收益率4.19%,夏普比2.31,最大回撤1.79%,胜率(次)52.63%;"看玻璃做债"年化收益率4.39%,夏普比2.21,最大回撤1.63%,胜率(次)59.83% [85][89][90] - 策略在2025年成功规避债市大幅回撤(如2月和7月),但超额收益收敛,波段交易捕捉能力较弱 [89][90] 优化展望 - 动态权重机制可根据宏观环境调整资产信号权重,例如通胀阶段突出商品指引,经济下行阶段强化股债跷跷板作用 [5][91] - 引入机器学习框架集成多资产信号,避免固定规则局限,提升债市仓位决策灵活性 [91] - 拓展至外汇、信用债等资产类别,构建覆盖更广的跨市场择时体系,增强利率走势把握能力 [91]
伊利股份(600887):25年中报点评:25Q2收入稳中有进,盈利弹性如期兑现
浙商证券· 2025-08-29 04: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25Q2收入稳中有进 盈利弹性如期兑现 25H1营业总收入619.3亿元(同比+3.4%) 归母净利润72.0亿元(-4.4%) 扣非净利润70.2亿元(+31.8%) 25Q2营业总收入289.1亿元(+5.8%)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44.6%) 扣非净利润23.9亿元(+49.5%) [1] - 冰淇淋和奶粉奶酪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冷饮产品25Q2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8.0% 奶粉及奶制品25H1收入同比增长14.3% [2]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5Q2毛利率34.2%(+0.6pct) 净利率7.9%(+2.0pct) 毛销差同比提升 喷粉减少 信用减值下降共同推动净利率增长 [4] - 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 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 跃居全国第一 成人粉业务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3] 财务表现 - 25H1分业务收入表现:液体乳361.3亿元(-2.1%) 奶粉及奶制品165.8亿元(+14.3%) 冷饮产品82.3亿元(+12.4%) 其他产品3.9亿元(-5.1%) [2] - 25Q2分业务收入表现:液体乳164.9亿元(-0.8%) 奶粉及奶制品77.6亿元(+9.7%) 冷饮产品41.2亿元(+38.0%) 其他产品2.0亿元(-3.1%) [2]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25H1销售费用率18.3%(-1.1pct) 管理费用率3.8%(-0.1pct) 财务费用率-0.7%(-0.2pct)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0.1亿元(+2.8%) 1222.9亿元(+2.8%) 1248.9亿元(+2.1%)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3亿元(+32.9%) 120.5亿元(+7.3%) 129.9亿元(+7.8%) [5] - 每股收益预测:2025年1.78元 2026年1.91元 2027年2.05元 [7]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金典4.0鲜牛奶带动低温白奶品类营收增长超20% [2] - 畅轻品牌通过品质与口感创新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嚼柠檬焕活优酸乳品牌 驱动优酸乳营收双位数增长 [2] - 巧乐兹芋泥糯兹兹雪糕成为爆款产品 [2] - 与山姆共创的生牛乳绿豆雪糕斩获山姆上半年冰品品类销售冠军 [2]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出口突围、军贸爆发-20250829
浙商证券· 2025-08-29 04:13
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大制造领域的四大投资主线: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出口突围和军贸爆发 [1] - 重点看好工程机械龙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出海链及国防军工领域的投资机会 [4] - 消费电子创新周期、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将驱动上游设备需求超预期增长 [11][13] 行业表现与市场数据 - 上周(2025/08/18-2025/08/22)通信(申万)指数涨幅达11%,电子(申万)指数涨幅9%,综合和计算机指数均涨8% [5][20] - 大制造板块中科创50指数周涨幅13%,申万半导体指数涨12%,创业板指数涨6% [5][21] - 核心跟踪公司中际联合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净利率提升7.39个百分点 [8] 重点公司业绩与业务进展 - 中际联合2025H1销售毛利率50.15%(同比+1.51pct),期间费用率15.96%(同比-7.39pct),海外市场及多领域拓展驱动增长 [8] - 金沃股份2025H1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94%),定增募资9.5亿元投入墨西哥生产基地及智能化改造 [9] - 创世纪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47%,净利率环比提升0.13pct,受益3C景气度及低空经济需求 [13] 细分领域增长前景 - 风电领域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预计105-115GW,陆风/海风CAGR分别为6%和41%,后市场需求广阔 [8]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750亿元,2035年达3000亿元,拉动高精度数控机床需求 [13] - 低空经济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5800亿元,其中低空制造占比88%(约5104亿元) [13] 核心标的估值与预测 - 三一重工预计2025年PE 21倍,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提升 [18] - 中国船舶2025年PE 23倍,业绩弹性较大 [18] - 华大九天2025年PE 348倍,反映高成长预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