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

搜索文档
十个吴邪,与徐磊的十年复仇
虎嗅· 2025-09-26 13: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 (ID:yuleyingtang),作者:谢明宏,编辑:李春晖,题图来自:AI生成 这一次,我要拿回失去的一切。 随着《吴邪私家笔记》空降播出,南派三叔徐磊也吹响了反攻的号角。"这一部作品,是我对十年前我经历事情的复仇,为了这一次复仇,我 努力了十年。"怎么三叔说话也开始于里于气,于正就每次上新剧都似卧薪尝胆,等群众点开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 从2015年的《盗墓笔记》第一季到2025年的《吴邪私家笔记》,十年间竟然已有十个吴邪。而如此频繁影视化、次次新尝试,却没有一版能 让原著作者徐磊满意,甚至还生出一腔义愤、十年磨剑,怎不令人对新作更感好奇。 然而定睛一看,徐磊并没有变成钮祜禄·徐磊,复仇之作只能说四平八稳,未见得就改换新天。饰演吴邪的徐振轩,是《赴山海》里纠缠成毅 的迷人反派。演张起灵的程相,是《赴山海》里成毅的结拜兄弟。更不用说,成毅自己也演过一版张起灵!你们这个《吴邪私家笔记》,简 直幻视"成毅的演艺日记"。 关键是又从"七星鲁王宫"拍起,硬糖君已经把悬疑探险看出京剧程式了,感觉这个故事小时候抱过我。特效相比十年前确有进步,但"青面狐 尸"做成哥布林是怎么回事?所有玄妙 ...
星辉娱乐(300043)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2:46
IP资源储备 - 累计获得超过35个知名汽车品牌授权 [1] - 拥有超400款车模及衍生品生产授权 [1] - 游戏业务持有《三国群英传》《仙境传说》《斗破苍穹》《冒险岛》《盗墓笔记》《庆余年》等多款IP授权 [1][2] 2025年第三季度业务亮点 - 玩具业务推出路虎揽胜运动SV遥控车、法拉利Purosangue遥控车、26寸宝马MINI山地自行车等新品 [2] - 《仙境传说:破晓》7月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上线:台湾iOS免费榜第1、Google Play免费榜第1、iOS畅销榜第2、Google Play畅销榜第1;香港iOS免费榜第1、Google Play免费榜第6 [2] - 《盗墓笔记》完成华为鸿蒙版本商业化上线,7月全平台公测首日获iOS免费榜第2名 [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新IP授权洽谈 [2] - 游戏业务储备多款自研IP手机端游戏及小程序游戏产品 [2]
AI+微恐+美女,华南厂商又跑出一批小游戏
36氪· 2025-08-26 00:48
微信小游戏AI素材应用现象 - 近期大量微信小游戏通过AI生成微恐及美女素材晋升至畅销榜前列 典型产品包括《将魂师》《妖怪金手指》《盗墓笔记》《寸心之争》等 [1][2][4][6] 微恐素材投放表现 - 《将魂师》使用AI生成"古宅探灵"系列微恐素材 20天内畅销榜排名从百名开外跃升至第4名 [2] - 《妖怪金手指》采用第一视角微恐素材展现长尾竞争力 通过"人面兽身"妖怪及悬疑文案吸引用户 [4] - 《盗墓笔记》引入AI生成"古墓机关"场景素材后实现二次增长 还原"七星疑棺"等小说经典元素 [6] 素材创意分类 - 中式恐怖类素材以《将魂师》《妖怪金手指》为代表 主打轻恐元素和氛围营造 采用"角色对话-场景转场-灵异展示"三段式结构 [6][11] - 美女素材类以《王者将魂》《寸心之争》为代表 通过AI生成古风性感形象 结合性暗示动作和暧昧文案吸引男性用户 [8][11] AI素材核心优势 - AI工具能系统化分析用户心理情绪 解决传统素材制作主观性强的问题 通过猎奇感和性暗示元素提升转化率 [12][16][17] - 微信小游戏月活用户达5亿 其中55%为男性 45%为女性 24-40岁中青年群体占主力 适合强吸睛素材策略 [19] 市场发展趋势 - 微信小游戏畅销榜TOP100产品主要采用副玩法 游戏实录 AI素材 真人实拍四类创意形式 [20] - AI素材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创意发挥空间上优于成熟素材类型 但需警惕营销成本上涨及受众泛化问题 [20][21] - 差异化题材更适合AI广告延伸 包括中国神话(山海经 西游记)及小众题材(民国悬疑 古代科举)等方向 [22][23] 技术赋能与行业影响 - AI技术解决传统素材制作低效问题 微恐美女题材精准撬动用户猎奇审美需求 推动小游戏买量市场突破 [23] - AI工具帮助小微游戏企业弥补产能不足 通过高效率多样化素材产出提高爆款概率 [23]
引进剧回归,国产剧会怕吗?
虎嗅· 2025-08-23 12:40
政策举措 - 广电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 内容供给层面开源[1][3] - 举措涉及剧集行业集数时长 题材审查 地区限制等痛点 审批效率提升或复制游戏行业触底反弹路径[1] - 2014年广电总局曾对引进剧实施数量限制 内容要求 先审后播 统一登记四项原则 导致引进剧数量大幅下跌[8] 市场反应 - 政策宣布当天影视板块全线飙升 百纳千成 华策影视 慈文传媒 欢瑞世纪午间收盘涨停[1] -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影视行业属于内容供给强驱动型产业 若审批效率提升 题材空间扩大 放开地区限制 行业或迎来"游戏版号放开"式修复窗口[1] 引进剧历史演变 - 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剧无硬性限制 缓解国内电视节目匮乏 《大西洋底来的人》引发模仿潮流[8] - 1990年《关于引进海外电视节目管理的暂行规定》对引进剧首次明确规范 1999年CCTV-8专业调控引进剧来源和播出时段[11] - 2000年代日韩剧强势崛起 2008年CCTV-8《海外剧场》韩剧播出比例达19%[12] - 2009年广电总局禁止互联网传播未取得版权许可及发行许可证的海外剧[15] - 2010年搜狐视频首家引进正版美剧《迷失第六季》 2013年以2.54亿用户覆盖位列视频网站第一[19][20] - 2013年爱奇艺购入《来自星星的你》首周播放量破千万 优酷与SBS签200部韩剧[23] - 2014年政策收紧导致《制作人》延迟三个月播出 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下架[25][26] - 2015年海外付费版权剧占比57% 韩剧占35% 爱奇艺以每集25万美元引进《太阳的后裔》播放量近10亿每集[28][29] 行业现状 - 2024年电视剧(含网络剧)发行数量为281部 较五年前下降超50% 接近200部行业底线[34] - 全球创意荒现象普遍 欧美日韩内容质量不复以往 仅《黑暗荣耀》《怪奇物语》级爆款能引发市场海啸[4] - 韩剧市场泡沫化严重 中腰部制作公司被流媒体泡沫吞噬 赞助植入从10-20个降至零[37] - 美剧市场受疫情和好莱坞萎缩影响 2023年原创剧集数量减少14%[39] - 视频平台从烧钱买版权转向差异化内容竞争 新一轮版权之战不会焦灼[5] 受众变化 - 高质量海外剧主要受众为年轻高知人群 Z世代文化消费迁移导致吸引力存在不确定性[6] - 00后 10后因2014年限制政策少有接触引进剧的机会[7][8] - 历史引进剧曾培养观众审美偏好 如拉美剧因集数过多被淘汰[10] 平台战略转型 - 视频平台从引进剧转向IP开发 《花千骨》《青云志》等网文IP作品成为主流[31] - 2015年视频平台付费模式加速增长 第三季度较2014年初增长463% 爱奇艺凭《盗墓笔记》成为首家会员破千万平台[28] - 行业进入精品化时代 不以量取胜 注重独到眼光和差异化内容[32] 潜在影响 - 引进剧回归可填补内容产量缺口 类似电影市场引进片在淡季补充供给[43] - 倒逼国产剧内容创作升级 促进创新性发展[43] - 优质国产剧通过竞争可立足本土市场 跻身全球舞台 推动文化出海[44]
传媒行业月报:7月十一款重点新游上线 三七互娱《斗罗大陆:猎魂世界》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8-21 06:35
新游上线情况 - 2025年7月共11款重点新游上线 涵盖腾讯游戏《碳碳岛》和《星痕共鸣》、库洛游戏《战双帕弥什(PC端)》、三七互娱《斗罗大陆:猎魂世界》、灵犀互娱《大航海时代:传说》和《神探诡事录》、星辉游戏《盗墓笔记》、中手游《火影忍者:木叶高手》、灵泽科技《明末:渊虚之羽(PC端)》、畅游时代《天龙八部·归来(PC端)》、草花互动《帝国:权杖与文明》等产品 [1] 重点产品运营表现 - 《斗罗大陆:猎魂世界》凭借开放世界玩法 IP高度还原和多武魂战斗系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该产品为三七互娱自研的首款斗罗IP 3D写实大世界MMORPG手游 具有多分支剧情和宗门社交系统 [2] - 该游戏成功登顶多地iOS免费榜 中国区连续4天霸榜第一 7月12日达到单日最高下载量113,776次 [2] - 截至8月15日 iOS手机端累计收入达4,643,377美元 7月20日单日最高收入323,467美元 初期流水爬升后趋于平稳 [2]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2025年7月游戏版号发放数量维持高位 行业产品储备持续释放 市场环境趋稳 [2] - 具备创新能力 有效IP改编与还原能力的优质游戏厂商值得关注 [2]
爱奇艺港股上市,是选择题还是必答题?
搜狐财经· 2025-08-19 13:05
公司上市历程与战略调整 - 爱奇艺创始人龚宇曾表示国内上市更适合公司,但2018年仍选择赴美上市,首日破发10%,收盘价低于18美元发行价[3] - 截至2025年8月18日,股价跌破2美元,总市值不足20亿美元,较上市首日蒸发超80%[3] - 公司正筹划赴港二次上市,拟募资3亿美元(约21.56亿元),已与多家国际投行磋商[3] - 百度新任CFO何海建2025年8月起兼任爱奇艺董事长,其曾成功操盘金山云双重上市[3][14] 财务表现与成本控制 - 2015-2017年累计净亏损超90亿元(25.75亿/30.74亿/37.37亿)[7] - 2022年首次实现Non-GAAP盈利:营收290亿元(同比-5%),净利润13亿元(2021年亏损45亿)[11] - 2023年营收319亿元(+10%),Non-GAAP净利润28亿元(+121%),创历史最佳[11] - 内容成本连续四年下降:2021年207亿→2024年157.1亿,2025Q1已控制在40亿以下[11][12] - 2024年营收292.3亿元(-8%),归母净利润7.64亿元(-60.32%)[16] - 2025Q1营收71.9亿元(-9.35%),Non-GAAP经营利润4.6亿元(-50%),净利润1.82亿元(-72.2%)[17] 资本结构与流动性 - 2025Q1总负债334.82亿元,流动负债236.46亿元(占比70%+)[17] - 流动比率0.46,流动资产108.12亿元(含现金43.2亿+短期投资9.46亿)[17] - 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及票据64.8亿元,其他流动负债110.33亿元[17] 业务发展与竞争策略 - 公司计划通过二次上市吸引新投资者,为原创内容提供资金并加大AI应用[9] - 龚宇强调2023年首要目标仍是利润而非市场份额,但未放弃二次上市可行性研究[8] - 2023年《狂飙》等热剧带动业绩增长,但2024年缺乏爆款导致业绩下滑[11][16]
暑期档游戏“轻量化”之争:“折螺丝”、“拆纽扣”上桌,轻娱乐正崛起?
36氪· 2025-07-21 23:37
小游戏市场增长 - 2021年小游戏市场规模27.5亿元,2023年达200亿元,2024年增长至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 [3][15] - 行业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未来三年有望达千亿级别 [3] - 2024年内购收入占比68.7%(273.64亿元),广告变现占比31.3%(124.72亿元) [15] 轻量化游戏趋势 - 暑期档新品如《盗墓笔记》《斗罗大陆:猎魂世界》采用解谜探险+IP联动模式,强调快速上手和碎片化体验 [5][7] - 《三角洲行动》通过简化硬核机制(如取消"压弹"设定)实现玩法轻量化 [12] - 微信小游戏月活超5亿,用户日均在线时长同比增10%,平均每月玩6款 [13] 暑期档产品特征 - App Store免费榜前10中,《银鸦之梦》《盗墓笔记》等新品占4席,探险类占主导 [5][7] - 腾讯《星痕共鸣》主打零氪金+二次元社交,沐瞳科技《银与绯》结合卡牌策略与反套路剧情 [9] - ST华通《无尽冬日》小游戏版长期稳居微信TOP5,出海版推动股价半年涨150% [15] 厂商策略调整 - 重度游戏厂商如完美世界、掌趣科技通过小游戏实现业绩增长 [15] - 微信抖音推出激励政策:微信提供10%广告金激励(单款上限500万),抖音最高25% [15] - 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三七互娱《斗罗大陆》等IP改编作品强化轻量化叙事 [7][9] 用户行为分析 - 小游戏通过即时反馈(如《羊了个羊》城市榜单)和社交属性(微信分享)增强用户粘性 [17] - 超轻量内容如《折螺丝》《抓大鹅》单款游玩人数超10万,朋友圈成为重要传播场景 [13] - 心理学家指出挑战性与掌控感的平衡(如0.1%通关率)是核心吸引力 [17]
「游戏风云」游戏厂商“激战”暑期档:超20款新游7月上线,《梦幻》怀旧服引爆十万玩家排队潮
华夏时报· 2025-07-08 12:43
暑期档游戏市场热度 - 2025年演出和文旅热度持续,游戏厂商针对"宅"玩家推出大量新游戏,涉及MMO、开放世界、二次元、机甲射击等品类 [3] - 7月8日游戏股拉升,冰川网络涨超10%,巨人网络、恺英网络涨超5%,完美世界、盛天网络等跟涨 [3] - 暑期档是游戏厂商竞争关键时段,大学生玩家空闲时间增多,叠加Bilibili漫展和ChinaJoy活动推动新游戏密集上线 [3] 新游戏上线情况 - 6月国内上线20款游戏,7月已上线或计划上线游戏超过20款 [4] - 7月2日西山居《解限机》和腾讯《碳碳岛》上线,库洛游戏《战双帕弥什》、多益网络《狭道英雄》等也已上线 [4] - 腾讯《星痕共鸣》、网易《无主星渊》、灵犀互娱《神探诡事录》、三七互娱《斗罗大陆:猎魂世界》等将陆续上线 [4] - 网易《无主星渊》试玩版在Steam新品节中拿下全球试玩榜TOP1 [4] 老游戏更新与怀旧服 - 网易《梦幻西游》推出怀旧版畅玩服,开服后因玩家过多导致服务器排队超10万人,180日特权暂停销售 [6] - 老游戏通过更新或怀旧服保持热度,稳定收益,常青游戏通过刷存在感维持玩家基础 [7] 政策与版号支持 - 2024年上半年国产游戏版号审批757款,6月达158款(147款国产+11款进口),创年内新高 [8] - 多地出台游戏支持政策,涵盖出海企业培育、小游戏发展、AI与游戏融合等 [8] - 腾讯《穿越火线:虹》、字节《雾影猎人》等重点射击游戏获批版号 [8]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垂直赛道易出爆款,厂商转向百花齐放,避免跟风换皮 [9] - 金山世游《鹅鸭杀》移动端进口版号获批,将挑战网易《蛋仔派对》和腾讯《元梦之星》 [9] - 2024年上半年行业特点:3A游戏赛道探索增多、AI原生游戏布局加速、精品化与出海趋势加强 [9]
为什么这个时代出不了百万畅销书了?
虎嗅· 2025-05-27 07:43
行业渠道变革 - 图书销售渠道从传统纸媒转向新媒体平台 营销编辑需重点对接博主和大V以推动销量[2] - 电商平台通过低折扣策略崛起 图书折扣从早期7-8折逐步降至当前4-5折[3][4] - 东方甄选等头部渠道单本书销量可达数万册 但合作折扣极低仍吸引出版社争相送书[2] 实体书店困境 - 线下书店受电商低价冲击严重 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因回款差导致出版社停止供货[6] - 实体书店销售折扣通常为7-8折 远高于电商价格导致客流流失[6] - 图书市集活动呈现爆发式增长 北京地坛书市和朝阳公园书市需购票入场仍人气火爆[8] 出版成本与定价矛盾 - 图书成本包含作者版税、纸张、印刷及人力成本 电商4-5折售价已击穿成本线[4][5] - 出版社被迫提高定价以应对成本上涨 但高定价导致读者感知价格过高[11][12] - 电商平台按2-3折结算倒逼出版社提高定价 形成"高定价低实付"的畸形价格体系[11] 畅销书市场萎缩 - 行业黄金期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 单本畅销书销量可达数百万册[3] - 近年百万级畅销书消失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实际销量15万册仅为预期一半[13] - 图书营销难以突破圈层 榜单辐射力有限且读书人群数量减少[14][15] 电子书与盗版冲击 - 电子书平台收入占比不足5% 对出版行业回报极低[16] - 盗版书售价低至10元(正版成本超25元) 监管乏力导致盗版店铺改头换面反复出现[16] - 盗版图书破坏出版生态 使超级畅销书难以形成[16][17] 读者行为变化 - 线上购书存在信息盲区 线下书店提供随机发现书籍的场景价值[7][9] - 读者购书渠道偏好分化 目标明确时选择线上 体验需求时选择线下[7] - 出版社通过线下渠道获取一手读者信息 有助于定位目标读者群体[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