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

搜索文档
PEM、AEM电解槽技术有所突破,多地发布推动氢能发展政策
长城证券· 2025-07-09 05: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解槽技术有所突破,氢能重卡行业逐步成熟本周新增招中标电解槽仍以碱性为主,但PEM和AEM电解槽技术均有所突破,建议关注电解槽技术前沿的公司;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推动建设加氢站,建议关注具备输氢能力的企业;交通应用引领氢燃料电池产业生态逐步成熟,建议关注重卡相关的氢车企业 [2][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氢能行业市场表现 行业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氢能源指数收盘价为2135.09点,本周涨跌幅为1.03%,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为20.16%本周氢能源申万二级行业排名第53位,排名下降较多沪深300本周涨跌幅1.54%,氢能源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变动趋势相同 [1][8] - 截至2025年7月4日,氢能源指数TTM市盈率为24.66倍,MRQ市净率为1.60倍示范区域4N级以上地区高纯氢价格保持稳定,本周广东、北京、上海、河南地区价格与上周保持持平,河北地区有所下降 [11] 相关个股标的涨跌情况 - 氢能行业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雪迪龙、凯美特气、盛德鑫泰、中材科技、华光环能,涨幅分别为31.74%、27.46%、22.40%、20.71%、20.06% [1][14] - 氢能行业周跌幅前三的公司为光智科技、泰和科技、新迅达,跌幅分别为 - 15.82%、 - 9.40%、 - 9.13% [1][14] 氢能行业数据回顾 电解槽数据回顾 - 本周累计中标项目有9个,招标项目累计有8个,其中,电解槽招标项目3个,规模为520MW,制氢量总计104000Nm³/h,投标报价总计1960.40万元 [17] - 本周电解槽项目招标市场方面共3个项目启动采购,招标人分别是国家电投、闳扬新能源发展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华能招标电解槽类型包括碱性和PEM,仍以碱性电解槽为主 [18] - 近期,PEM电解槽和AEM电解槽技术逐步突破,如氢羿能源推出的“羿系列”电解槽,PEM单槽产氢量达600Nm³/h、AEM单槽20Nm³/h,0.01%超低泄露率;3.2MPa全生命周期差压运行技术;梯度化膜电极与交替密封技术,将设备寿命拉升至80,000小时 [18] FCV相关数据回顾 - 本周4个氢能重卡项目开标,包括唐山市悦安氢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租赁、沛县中金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氢能轻卡车辆采购项目等 [19][27] - 2025年5月份燃料电池车的产量新增250辆,环比减少26.90%;销量新增165辆,环比下降49.70%;2025年1 - 5月,燃料电池车的累计产量达到了1176辆,同比下降25.00%;累计销量达到了1122辆,同比下降26.14% [21] - 2025年1 - 5月,燃料电池专用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增长了998%,同比增长17.20%,累计装机量达到了1160.92MWh;燃料电池客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下降了92.90%,同比下降97.10% [26] - 2025年5月,燃料电池客车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为89.7kWh,较上月有所上升,燃料电池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为61.4kWh,较上月有所增长 [26] 行业动态及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国内行业动态 - 内蒙古12套1000Nm³/h碱槽氢储项目获备案,该项目储能总容量为8MW/72MWh,采用纯氢储能方案 [35] - 全国首条跨省绿氢管道内蒙古段获批,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降低绿氢运输成本,促进绿氢消纳 [35] - 东莞首批氢能两轮车投运,2025年底前,新锋阳氢将与东莞美团携手逐步推广氢能二轮车200辆 [35] 国外行业动态 - 摩洛哥大型绿色氢能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奇比卡绿色氢能项目举行了第六次监督委员会会议 [36] - 英特利制氢电源保障ACWA乌兹别克斯坦绿氢工厂产氢成功,印尼公布了一项耗资100亿美元的绿色氢能与海水淡化大型项目计划 [36] -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成功实现产氢,隆基氢能为该项目提供了4台1000Nm³/h碱性电解槽等设备 [37] 政策与公告 - 广州启动氢车与加氢站全面接入市新能源智能汽车监测平台工作,明确接入数据对象及完成平台信息注册与数据上传工作的时间要求 [37] - 四川推动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探索多种制氢方式,开展储运装备研制,推动相关产品研发 [37] - 六部委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推动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应用,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37] 氢企动态 - 明阳氢能新一代高性能电解槽荣获DEKRA德凯认证,MYH - K - 1000系列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8] - 卧龙英耐德发布2.5兆瓦NEXUS 2500多核电解槽,输出功率显著提升,还提供橇装版本 [38] - 申能集团与中国电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领域,深化合作 [39]
美国大漂亮法案正式通过,或持续扩大中美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差距
长城证券· 2025-07-09 0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大漂亮法案通过,或扩大中美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差距,中国锂电企业有望扩大全球技术和生产制造领先优势 [1][6] 各部分总结 美国政策影响 - 大漂亮法案修改取消多项前任政府新能源产业支持内容,对美国新能源行业造成负面影响,新能源车税收抵免将取消,限制动力电池前沿技术商业化发展 [1] - 法案减少新能源项目激励,FEOC 影响储能项目政策优惠力度,美国储能集成商面临剔除中国供应商的两难境地 [2] 中国企业表现 - 2025 年 1 - 5 月全球(不含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 26.0%,比亚迪冲进前五,宁德时代稳坐第一,多家中国电池企业展现集体竞争力 [3] 合作项目情况 - 特斯拉利用宁德时代设备在美国属地化生产,初期产能 10GWh,具备扩容潜力,宁德时代仅协助安装设备,不参与生产,建设成本由特斯拉承担,符合优惠政策要求,但后期能否与中国材料端等完全脱钩不明 [3][6] 投资建议 - 中国锂电企业全球规模生产和高端技术领先,有望保持长期稳定增长,中资企业尤其是有海外建厂运营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扩大全球领先优势 [6]
羚锐制药(600285):连续5年营收利润双增,如何看待羚锐增长的持续性?
长城证券· 2025-07-09 02: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羚锐制药是国内中药贴膏剂龙头,品牌价值沉淀,具备多层次、宽领域产品线,未来将持续受益国内老龄化深入带来的骨科用药市场扩容,公司营销整合发力,聚焦核心品种,看好产品结构提升和费用优化下利润弹性释放,业绩持续性和确定性较强,叠加外延并购因素,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41.57/46.2/5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1%/11%;实现归母净利润8.39/9.73/10.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6%/13%;对应PE估值分别为15.9/13.7/12.1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11亿元、35.01亿元、41.57亿元、46.20亿元、51.1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3%、5.7%、18.7%、11.1%、1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7.23亿元、8.39亿元、9.73亿元、1.09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2.1%、27.2%、16.2%、15.9%、13.0%;ROE分别为20.3%、23.5%、24.7%、25.0%、24.4%;EPS分别为1.00元、1.27元、1.48元、1.72元、1.94元;P/E分别为23.5倍、18.5倍、15.9倍、13.7倍、12.1倍;P/B分别为4.8倍、4.3倍、3.9倍、3.4倍、3.0倍 [1] 事件 - 7月1日,公司子公司银谷制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用于改善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 [1] 并购切入赛道 - 2025年公司并购银谷制药切入创新药领域,核心产品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虽2024年前三季度仅实现营收0.35亿元,占银谷制药收入17.28%,但鼻喷剂技术和临床开展难度高,该产品具备10亿级体量潜力,新增感冒适应症后有望在OTC端持续赋能 [2] 复盘过去 - 2020 - 2024年中药行业中营收和利润均连续5年正增长的公司仅有羚锐制药等4家,公司业绩体现出强大经营韧性、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以及管理连续性,增长主要来源于普适性刚需产品的渠道深耕和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矩阵和价位带丰富,凭借高性价比具备广泛市场基础 [2] 展望未来 - 渠道端:公司在渠道拓展仍具空间,通过深度渠道协同构建差异化优势,以终端动销能力反哺药店客流,构筑渠道忠诚度,获取核心陈列位资源 [3] - 产品端: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在院内特别是二线区域和基层医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两只老虎”有提价空间,今年1月袋装产品提价8%,预计年底销量回升到提价前;多个二线产品表现亮眼,有望持续放量;并购银谷药业补充鼻喷剂等产品,渠道和管理赋能长期增长潜力 [3] - 运营端: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和AI,5月24日组织300余员工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全员智能化办公水平,截至2024年底已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销售团队管理、终端库存管理、市场推广、物流仓储、生产自动化等各个环节 [3] - 战略端:公司以经皮给药为立身之本,深耕贴膏行业多年,将持续受益国内老龄化深化带来的疼痛管理需求扩容 [3]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7年,公司流动资产分别为25.99亿元、24.58亿元、28.60亿元、30.60亿元、35.98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1.73亿元、25.59亿元、30.28亿元、35.62亿元、42.68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47.72亿元、50.17亿元、58.88亿元、66.22亿元、78.66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9.00亿元、18.74亿元、24.15亿元、26.56亿元、32.95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0.73亿元、0.62亿元、0.62亿元、0.62亿元、0.61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9.73亿元、19.37亿元、24.77亿元、27.18亿元、33.56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27.91亿元、30.73亿元、34.01亿元、38.93亿元、44.96亿元 [9] - 利润表: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11亿元、35.01亿元、41.57亿元、46.20亿元、51.11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8.84亿元、8.47亿元、9.86亿元、10.99亿元、12.19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6.56亿元、8.10亿元、9.65亿元、11.18亿元、12.63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6.53亿元、8.28亿元、9.65亿元、11.18亿元、12.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7.23亿元、8.41亿元、9.75亿元、1.10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7.23亿元、8.39亿元、9.73亿元、1.099亿元 [9] - 现金流量表:2023 - 2027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13亿元、8.76亿元、10.33亿元、12.31亿元、12.0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30亿元、 - 6.66亿元、 - 4.50亿元、 - 5.02亿元、 - 6.6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73亿元、 - 4.72亿元、 - 4.98亿元、 - 4.63亿元、 - 4.73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3.11亿元、 - 2.62亿元、0.84亿元、2.66亿元、0.66亿元 [9] - 主要财务比率:2023 - 2027年,公司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3%、5.7%、18.7%、11.1%、10.6%,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6.9%、23.5%、19.1%、15.8%、13.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2.1%、27.2%、16.2%、15.9%、13.0%;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73.3%、75.8%、76.3%、76.2%、76.1%,净利率分别为17.2%、20.6%、20.2%、21.1%、21.6%,ROE分别为20.3%、23.5%、24.7%、25.0%、24.4%,ROIC分别为18.0%、22.0%、22.6%、23.6%、22.6%;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38.6%、42.1%、41.0%、42.7%,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47.1%、 - 37.7%、 - 36.5%、 - 38.7%、 - 35.0%,流动比率分别为1.4、1.3、1.2、1.2、1.1,速动比率分别为1.1、0.9、0.9、0.8、0.8;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7、0.8、0.7、0.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6、12.1、13.1、13.2、13.3,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1、11.9、13.4、14.2、15.0;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1.00元、1.27元、1.48元、1.72元、1.9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43元、1.54元、1.82元、2.17元、2.12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92元、5.42元、6.00元、6.86元、7.93元;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23.5倍、18.5倍、15.9倍、13.7倍、12.1倍,P/B分别为4.8倍、4.3倍、3.9倍、3.4倍、3.0倍,EV/EBITDA分别为17.3倍、14.1倍、12.0倍、10.2倍、9.0倍 [9]
债市周观察(6.30-7.6):“反内卷”和“供给侧改革2.0”成热门话题
长城证券· 2025-07-08 10:57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周资金面跨季后回归充裕,DR007中枢下移,但宽松流动性未有效传导至债市利率,债市延续窄幅波动;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引发“供给侧改革2.0”政策导向预期;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货币政策出台会延续,三季度债市创新低仍利好 [1][2][6] 利率债上周数据回顾 - 7月6日当周,资金利率季末大幅走高后到达阶段性新低点,DR001从6月30日的1.51%降至1.31%,R001从2.30%降至0.94%,DR007从1.92%降至1.42%,FR007从1.95%降至1.50% [11] - 7月第一周央行逆回购投放大幅缩量,仅6522亿元,总到期量超2万亿元,最终实现资金净投放 -1.38万亿元 [11] - 中美债利差倒挂幅度扩宽,6个月期利差为 -250BP,两年期/十年期利差分别为 -253BP和 -271BP;美债期限利差收缩,中债10 - 2年期利差由28BP扩至29BP,美债10 - 2年期限利差缩小5BP至47BP [21] - 中债收益率曲线均陡峭化,3个月期收益率周内下行4BP,3 - 5年期下行约2BP;美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除3个月期整体回调超10BP,2 - 5年期上行约16BP [22] 上周重点债市事件 -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4,高于5月2.1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制造业、非制造业和综合PMI均有所回升 [31] -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该法案核心条款是降低企业税,美国国内担忧会加剧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 [31]
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20250708
长城证券· 2025-07-08 09:59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名称为《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 [1] - 数据日期为2025/6/30 - 2025/7/4 [1] - 报告由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发布,分析师为金铃,执业证书编号为S1070521040001 [1] - 报告日期为2025年7月8日 [1] 国内被动股票基金情况 综合类 - 上证50基金规模1594.56亿元,周涨跌幅1.41%,周资金净买入额 -27.65亿元 [4] - 沪深300基金规模9834.49亿元,周涨跌幅1.71%,周资金净买入额 -111.15亿元 [4] - 中证500基金规模1401.20亿元,周涨跌幅0.86%,周资金净买入额 -19.24亿元 [4] - 中证1000基金规模1169.17亿元,周涨跌幅0.72%,周资金净买入额 -32.14亿元 [4] - 创业板指基金规模1264.48亿元,周涨跌幅1.57%,周资金净买入额 -20.59亿元 [4] - 科创创业50基金规模329.65亿元,周涨跌幅0.65%,周资金净买入额 -2.53亿元 [4] - 科创50基金规模1812.21亿元,周涨跌幅 -0.42%,周资金净买入额15.80亿元 [4] - 科创100基金规模257.01亿元,周涨跌幅0.73%,周资金净买入额3.04亿元 [4] - 科创200基金规模5.47亿元,周涨跌幅2.12%,周资金净买入额 -0.03亿元 [4] - A50基金规模361.01亿元,周涨跌幅1.76%,周资金净买入额 -7.80亿元 [4] - A500基金规模1980.99亿元,周涨跌幅1.47%,周资金净买入额 -92.64亿元 [4]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67.23亿元,周涨跌幅 -1.60%,周资金净买入额0.21亿元 [4]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规模9.15亿元,周涨跌幅 -1.72%,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4] - 其他综合类基金规模1294.49亿元,周涨跌幅1.04%,周资金净买入额 -14.93亿元 [4] 行业主题类 - 大科技基金规模2166.88亿元,周涨跌幅 -0.32%,周资金净买入额60.66亿元 [4] - 大金融基金规模1284.83亿元,周涨跌幅0.81%,周资金净买入额52.77亿元 [4] - 大健康基金规模1001.61亿元,周涨跌幅3.53%,周资金净买入额6.33亿元 [4] - 大制造基金规模728.18亿元,周涨跌幅1.09%,周资金净买入额39.84亿元 [4] - 大消费基金规模560.89亿元,周涨跌幅0.69%,周资金净买入额 -2.42亿元 [4] - 大周期基金规模214.16亿元,周涨跌幅1.27%,周资金净买入额3.63亿元 [4] - 公用事业基金规模66.14亿元,周涨跌幅1.23%,周资金净买入额 -1.78亿元 [4] - 碳中和基金规模130.51亿元,周涨跌幅2.04%,周资金净买入额 -1.07亿元 [4] - 国企改革基金规模0.61亿元,周涨跌幅1.33%,周资金净买入额 -0.02亿元 [4] - 其他行业主题基金规模7.42亿元,周涨跌幅1.14%,周资金净买入额 -0.02亿元 [4] 风格策略类 - 红利基金规模598.77亿元,周涨跌幅1.65%,周资金净买入额 -10.67亿元 [4] - 成长基金规模73.06亿元,周涨跌幅1.15%,周资金净买入额 -0.56亿元 [4] - 价值基金规模33.08亿元,周涨跌幅1.90%,周资金净买入额 -1.03亿元 [4] - 红利低波基金规模435.35亿元,周涨跌幅1.82%,周资金净买入额14.19亿元 [4] - 质量基金规模13.32亿元,周涨跌幅1.57%,周资金净买入额 -0.14亿元 [4] - 低波基金规模2.55亿元,周涨跌幅0.99%,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4] - 其他风格策略基金规模1.11亿元,周涨跌幅2.60%,周资金净买入额 -0.01亿元 [4] 企业性质与区域类 - 中特估基金规模516.33亿元,周涨跌幅1.35%,周资金净买入额 -4.33亿元 [4] - 区域类基金规模43.42亿元,周涨跌幅1.26%,周资金净买入额 -0.17亿元 [4] 海外基金情况 综合类 - 纳斯达克100基金规模784.21亿元,周涨跌幅1.04%,周资金净买入额 -0.32亿元 [5] - 标普500基金规模208.37亿元,周涨跌幅1.48%,周资金净买入额2.10亿元 [5] - 道琼斯基金规模17.08亿元,周涨跌幅2.22%,周资金净买入额 -0.52亿元 [5] - 德国DAX基金规模9.75亿元,周涨跌幅0.25%,周资金净买入额0.28亿元 [5] - 法国CAC40基金规模6.01亿元,周涨跌幅1.84%,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5] - 日经225基金规模36.11亿元,周涨跌幅 -1.06%,周资金净买入额 -1.42亿元 [5] - 东证指数基金规模7.71亿元,周涨跌幅 -0.53%,周资金净买入额 -0.05亿元 [5] - 沙特阿拉伯基金规模5.40亿元,周涨跌幅 -0.20%,周资金净买入额0.97亿元 [5]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191.74亿元,周涨跌幅 -1.54%,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规模120.02亿元,周涨跌幅 -1.62%,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5] - 其他综合类基金规模37.13亿元,周涨跌幅0.47%,周资金净买入额 -0.01亿元 [5] 行业主题类 - 港股科技基金规模926.09亿元,周涨跌幅 -2.43%,周资金净买入额28.80亿元 [5] - 中国互联网基金规模453.50亿元,周涨跌幅 -2.95%,周资金净买入额1.71亿元 [5] - 港股医疗基金规模272.31亿元,周涨跌幅5.58%,周资金净买入额 -3.37亿元 [5] - 港股消费基金规模9.68亿元,周涨跌幅0.81%,周资金净买入额 -0.79亿元 [5] - 其他行业主题基金规模169.31亿元,周涨跌幅 -0.18%,周资金净买入额1.01亿元 [5] 风格策略类 - 红利基金规模12.69亿元,周涨跌幅0.99%,周资金净买入额0.16亿元 [5] - 红利低波基金规模7.77亿元,周涨跌幅1.26%,周资金净买入额1.54亿元 [5] 其他投资类型基金情况 债券类 - 30年利率基金规模89.69亿元,周涨跌幅0.18%,周资金净买入额2.57亿元 [6] - 10年利率基金规模40.90亿元,周涨跌幅0.15%,周资金净买入额13.20亿元 [6] - 5 - 10年利率基金规模389.52亿元,周涨跌幅0.15%,周资金净买入额8.86亿元 [6] - 5年利率基金规模69.48亿元,周涨跌幅0.08%,周资金净买入额 -0.69亿元 [6] - 5年以下利率基金规模227.25亿元,周涨跌幅0.06%,周资金净买入额 -6.04亿元 [6] - 其他利率基金规模3.71亿元,周涨跌幅0.19%,周资金净买入额 -0.08亿元 [6] - 中高等级信用基金规模109.16亿元,周涨跌幅0.11%,周资金净买入额1.55亿元 [6] - 城投债信用基金规模138.17亿元,周涨跌幅0.17%,周资金净买入额5.52亿元 [6] - 短融信用基金规模293.41亿元,周涨跌幅0.07%,周资金净买入额4.73亿元 [6] - 可转债基金规模438.59亿元,周涨跌幅1.05%,周资金净买入额 -0.98亿元 [6] 商品类 - 黄金基金规模708.87亿元,周涨跌幅1.13%,周资金净买入额22.52亿元 [6] - 豆粕基金规模41.93亿元,周涨跌幅0.42%,周资金净买入额0.12亿元 [6] - 有色基金规模7.45亿元,周涨跌幅0.18%,周资金净买入额0.96亿元 [6] - 能化基金规模2.93亿元,周涨跌幅 -0.37%,周资金净买入额 -0.93亿元 [6] 指数增强类 - 上证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0.76亿元,周涨跌幅2.55%,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6] -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32.09亿元,周涨跌幅1.72%,周资金净买入额 -1.35亿元 [6] -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19.78亿元,周涨跌幅1.47%,周资金净买入额 -0.52亿元 [6] - 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6.56亿元,周涨跌幅1.12%,周资金净买入额0.31亿元 [6] - 创业板指指数增强基金规模4.69亿元,周涨跌幅1.10%,周资金净买入额 -0.12亿元 [6] - 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0.62亿元,周涨跌幅0.67%,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6] - 科创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9.35亿元,周涨跌幅 -0.08%,周资金净买入额0.07亿元 [6] - 科创1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3.17亿元,周涨跌幅0.32%,周资金净买入额0.18亿元 [6] - 其他指数增强基金规模1.94亿元,周涨跌幅1.04%,周资金净买入额0.46亿元 [6]
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上)
长城证券· 2025-07-08 09:55
理论基础 - 基于三部门RBC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核心假设是产品、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完全竞争,无价格粘性,家庭和企业根据未来预期优化决策[6] - 测算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均生产函数为$y_{t}=k_{t}^{0.78}h_{t}^{0.36}$,相关参数为∅ = −0.12, = 1.75, = 0.78, = 0.36, = 1[25][26]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倾向关系 - 居民消费倾向不变时,财政支出有挤出效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平均APC为41%,假设τ上升1%,会下降1.53%[27] - 私人部门消费倾向下降时,政府应增加财政支出对冲私人需求萎缩,维持总需求稳定[31] - 居民对财政支出增加产生理性预期时,会出现财政中性现象,政府债务收缩阶段会影响居民消费抉择[32][34] - 投资增速提高会抑制整体消费水平,合理投资增速能保持消费率和储蓄率稳定[35] RBC模型测算影响 - 政府购买增加会挤出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使居民消费倾向下降[39] - 劳动供给弹性越高,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越快,财政乘数越小;反之则相反[42] 研究展望与风险提示 - 后续将深入研究财政赤字条件以及流动性陷阱下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43] - 存在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等风险[2][45]
国内主要股指再度全线上涨,综合类ETF小幅资金流出
长城证券· 2025-07-08 09:17
报告核心观点 上周国内主要股票指数全线上涨,综合类ETF资金小幅流出,行业主题类ETF涨跌互现,不同板块资金流向有差异,债券、期货、商品等市场也呈现不同表现[1][3] 基金市场概况 股票市场 - 上周国内主要股票指数全线上涨,沪深300、上证50和上证指数等大盘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54%、1.21%和1.40%,中证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等中小盘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81%、0.56%和1.50%[1][8] - 风格指数涨跌互现,金融、周期、消费、成长和稳定风格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86%、1.16%、1.64%、0.91%和0.92%,成长风格下大盘、中盘和小盘成长风格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22%、1.49%和 -1.33%[1][8] - 近期A股交易活跃度震荡回落,近一年市场整体成交量以震荡为主,6月成交量再度回升[9] 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 - 上周上证转债涨跌幅为1.28%,纯债指数全线上涨,上证国债、上证公司债、深证地债涨跌幅分别为0.16%、0.08%和0.13%[16] - 上周主要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全线上涨,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涨跌幅分别为1.75%、1.45%和0.76%,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价格涨跌幅分别为0.03%、 -0.01%和 -0.04%[16][17] 商品市场 - 过去一周商品市场涨跌互现,南华黑色、贵金属、金属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79%、1.25%和1.07%[19] - 国内重点商品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SHFE螺纹钢、SHFE热轧卷板、DCE铁矿石主力合约涨跌幅分别为2.74%、2.63%、2.59%[22] ETF市场行情统计 国内股票型ETF交易活跃度排名 - 将基金周换手率作为ETF交易活跃度考量,上周交易热点集中在创业板50、创业板等综合指数和钢铁ETF、军工龙头、家电ETF等板块[25] 大小盘风格监测 综合股票ETF - 上周综合型ETF基金交易额为510.26亿元,比前周变化 -231.62亿元,中大盘风格综合ETF交易额为271.78亿元,变化 -151.10亿元,中小盘综合ETF交易额为242.25亿元,变化 -80.89亿元[1][27] - 综合型ETF基金场内份额为3717.64亿份,比前周变化 -50.62亿份,中大盘风格综合ETF场内份额为2429.07亿份,变化 -30.81亿份,中小盘综合ETF场内份额为1288.58亿份,变化 -19.81亿份[27] 主题股票ETF - 32只主题ETF平均周涨跌幅为0.98%,大盘风格ETF平均周涨跌幅为1.32%,中小盘风格ETF平均周涨跌幅为0.73%[2] - 主题ETF总成交额为523.46亿元,比前周变化 -140.13亿元,大盘风格ETF成交额为258.19亿元,变化 -115.11亿元,中小盘风格ETF成交额为265.27亿元,变化 -25.02亿元[2] - 主题ETF场内份额为3834.07亿份,比前周增加100.94亿份,中大盘风格主题ETF场内份额1327.69亿份,增加92.52亿份,中小盘风格主题ETF场内份额为2506.38亿份,增加8.42亿份[28] 板块资金流向跟踪 - 综合类ETF全线上涨,前三为深100ETF、创业板50、300ETF,涨跌幅分别为1.99%、1.79%、1.79%,后三为双创50ETF、1000ETF、500ETF,涨跌幅分别为0.55%、0.71%、0.90%[3][33] - 行业主题类ETF涨跌互现,前三为钢铁ETF、银行ETF、生物医药,涨跌幅分别为5.41%、3.74%、3.03%,后三为芯片ETF、半导体、半导体50,涨跌幅分别为 -1.40%、 -1.06%、 -1.05%[3][33] - 综合类ETF中各主要指数ETF资金继上周流出后再度小幅流出,行业主题中券商以及军工板块资金大幅流入,半导体板块资金继续流入抄底[3][33] 商品ETF - 上周跟踪的商品ETF基金涨跌互现,黄金ETF、博时黄金、豆粕ETF、有色期货、能源化工涨跌幅分别为1.11%、1.18%、0.42%、0.18%、 -0.37%[38] - 商品ETF整体场内份额比前周增加1.21亿份,整体成交额比前周变化 -31.93亿元[38] 海外ETF - 上周跟踪的海外ETF基金中,纳指ETF、H股ETF、恒生ETF涨跌幅分别为0.99%、 -1.77%、 -1.61%[39] - 海外ETF基金整体场内份额比前周增加0.05亿份,整体成交额比前周变化 -12.77亿元[39] 货币市场ETF - 截止上周末,SHIBOR隔夜利率为1.32%,比前周下降 -0.06%,SHIBOR一周利率为1.46%,比前周下降 -0.21%,华宝添益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17%,比前周上升0.03%,银华日利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20%,比前周上升0.14%[43] - 华宝添益场内份额为789.40亿份,比前周增加10.78亿份,银华日利场内份额为684.52亿份,比前周增加21.36亿份[43]
非银周观点:持续关注宏大叙事效应,把握好非银金融板块节奏-20250708
长城证券· 2025-07-08 0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后国内外大事将密集交织,宏大叙事或是市场进一步走强的关键因素;短期国泰君安国际获稳定币牌照受关注,市场成交量回升或提升证券板块定价吸引力;交易节奏或阶段性聚焦内部问题,需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和4中全会等;并购线关注信达证券等个股;关注有估值扩张空间的华泰证券等;逢低布局金融IT板块,关注财富趋势等;关注互金平台东方财富等;持续关注稳定币效应[1][9] - 受公募新规等影响,保险板块波动新高,2025年前5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3.06万亿元,同比增3.77%,继续谨慎乐观看好保险板块配置价值[2][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下周观点 - 2025年6月30日 - 7月4日,沪深300指数3982.2点(1.54%),保险指数(申万)1276.75点( - 0.27%),券商指数6500.33点( - 0.71%),多元金融指数1279.22点( - 2.67%)[7] - 国际上美国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新增就业超预期,特朗普将设定新单边关税;国内证监会强调优化资本市场机制,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推进“两创板”改革;人民币汇率受关税谈判影响波动回升到7.16附近[8] - 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振幅加大,需关注伊以冲突、关税谈判及对冲政策;市场或阶段性聚焦内部问题,关注相关会议及8月12日附近市场;关注中央汇金成为多家公司实际控制人后续进展[9] 重点投资组合 保险板块 - 受公募新规影响,当前保险板块估值低,有估值修复吸引力[12] - 重点推荐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建议关注中国财险、中国人寿[12] 券商板块 - 创新+转型发展及受益行情的中小型证券公司,重点关注东方财富,相关公司有浙商证券、国金证券[13] - 业绩优良稳健等的龙头证券公司,建议关注华泰证券;财富线相关公司建议关注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关注低估值央国企头部券商如中国银河等[13] - 平台型公司,推荐关注同花顺、九方智投,建议关注财富趋势、指南针[14]
小鹏G7正式上市,6月重卡销量大幅超预期
长城证券· 2025-07-08 0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板块本周(2025.6.30 - 7.4)上涨 0.1%,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44 个百分点,整体小幅上升,相关概念板块表现下降,原材料价格有变动 [1][9][36] - 6 月重卡销量大幅超预期,同比 +32%、环比 +6%,各车企表现有差异 [2][36] - 7 月 3 日小鹏 G7 正式上市,为首款具有 L3 级算力的 AI 汽车 [5][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汽车板块本周(2025.6.30 - 7.4)上涨 0.1%,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44 个百分点,各子板块表现不一,零部件板块下跌,服务板块上涨 [1][9][36] - 截至 7 月 4 日,汽车行业 PE - TTM 为 25.95,较上周上涨 0.05,乘用车、商用车和零部件板块估值分别为 25.48、36.4 和 24.31,本周乘用车和商用车板块上涨,零部件下跌 [10][36] - 本周汽车相关概念板块表现下降,智能汽车、车联网等涨跌幅不同 [16][36] - 本周上证综指低于沪深 300 指数 0.14 个百分点,汽车板块在 30 个行业中位居第 24 名 [9][18][36] - 重点关注的汽车个股中,本周整体下跌,宇通客车、上汽集团涨幅靠前,华懋科技等跌幅较大 [22] - 截至 7 月 4 日,沪铝、沪铜等指数及 PP、碳酸锂价格有变动 [24][36] 公司、行业重大事项 公司公告回顾 - 隆鑫通用董事兼总经理龚晖和财务总监王建超拟减持股份 [29] - 上汽集团 6 月汽车产量 34.08 万辆,销量 36.53 万辆,1 - 6 月有累计产量和销量数据及同比变动 [29] - 长城汽车 6 月汽车产量 11.06 万辆,销量 10.86 万辆,1 - 6 月有累计产量和销量数据及同比变动 [29] - 比亚迪 6 月汽车产量 34.50 万辆,销量 38.26 万辆,1 - 6 月有累计产量和销量数据及同比变动 [29] - 赛力斯 6 月汽车产量 5.04 万辆,销量 5.03 万辆,1 - 6 月有累计产量和销量数据及同比变动 [29] - 长华集团收到新能源车企定点开发通知书,项目预计 2026 年第三季度量产,总销售金额约 9.7 亿元 [29] - 江铃汽车 6 月汽车产量 3.42 万辆,销量 3.57 万辆,1 - 6 月有累计产量和销量数据及同比变动 [29][30][32] 行业新闻 - 华安鑫创获得 eVTOL 主机厂项目定点通知 [32] - 金龙汽车股东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 1%的股份 [32] - 上汽集团与 OPPO 在车机互融领域合作迈入新阶段 [32] - 河南省对特定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给予每辆车 3000 元现金补贴 [32] - 6 月部分车企新能源批发销量创新高,预估 6 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 126 万辆,同比增长 29%,环比增长 3%,1 - 6 月累计批发 647 万辆,同比增长 38% [32] - 2025 款昊铂 HT/GT 正式上市,有价格和产品升级信息 [32] - 6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203.2 万辆,同比增长 15%,较上月增长 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1,084.9 万辆,同比增长 10%;新能源市场零售 107.1 万辆,同比增长 25%,较上月增长 4%,零售渗透率 52.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542.9 万辆,同比增长 32% [32] - 佛吉亚中国与广州华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合同 [32] 新上市车型 - 本周(6.30 - 7.4)共有 33 款新车、换代车和改款车上市,包括小鹏 G7、2025 款昊铂 HT/GT 等,各车型有价格、版本等信息 [33][34][36] 投资建议 - 报告给出长安汽车、亚太股份等多只股票的投资评级、EPS 和 PE 数据 [1]
华润战略转型突破,从控股整合到生态主导
长城证券· 2025-07-03 12: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润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拥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其渠道价值、管理能力和战略眼光有望持续赋能华润系公司,持续看好华润集团深度布局的中药行业 [7] - 建议关注中报业绩有改善预期的标的、国企改革深化以及华润系中药平台、港股价值重估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6月26日,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将深度融合研发力与渠道力,聚焦医美领域创新协作,共拓中国医美产业新蓝海 [1] 华润战略转型 - 从“控股整合”到“生态主导”,2018年底华润集团获批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华润医药作为核心平台,从传统“控股型并购”向“资本 + 产业”双轮驱动的生态模式转型,从“买资产”到“组生态”,减少纯财务并购,强化产业协同 [1] 华润转型阶段 - 控股型整合阶段:2019 - 2025年,华润先后控股江中药业、并购博雅生物、整合昆药集团、收购天士力,补强医药工业,夯实中药和血制品基本盘 [5] - 战略参股 + 生态协同 + 资源整合阶段:2021 - 2024年,华润参股永泰生物、与复星医药合作、整合集团内部三七业务、扩展血制品业务 [5] - 平台化生态 + 全域布局阶段:2025年与昊海生科合作,布局医美黄金赛道,构建医美领域“技术研发 - 临床转化 - 市场推广”闭环生态 [5] 昊海生科优势 - 研发端:着重扩充医美和眼科创新产品线,2024年7月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海魅月白”获批,是国内唯一一款使用天然产物赖氨酸作为交联剂的玻尿酸产品(截至2024年底) [6] - 生产端:自主研发掌握多种交联工艺,第三代玻尿酸产品“海魅”具备无颗粒化及高内聚性特点,获得市场对其高端玻尿酸定位的认可,2024年对玻尿酸产品线收入贡献可观增量 [6][7] - 渠道端:与全国数千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以及全国主要大型民营医疗美容连锁医院建立长期稳定业务关系,华润渠道覆盖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客户数量超27万家,此次合作有望加速昊海生科核心产品的临床价值转化与市场覆盖率,提升终端动销效率,优化销售费用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