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圈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人形亮相WAIC:全国首个工业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
机器人圈· 2025-07-28 10:5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亮点 - 本届WAIC汇聚全球30多个国家的顶尖企业与研究机构,探讨人工智能前沿突破与产业变革 [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全国首个工业"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实战演示 [1][2] - 具身智能从"单场景、单任务、单构型"早期阶段向"一脑多机、一脑多能"产业化阶段迈进 [2]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技术突破 - "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实现跨本体兼容、任务异步协同自主调度,支持多构型机器人在复杂环境应用 [2][6] - 分布式具身智能体系统在四个机器人本体上部署不同任务执行智能体,云端部署任务调度智能体 [6] - 系统采用异步协作模式,机器人通过自然语言沟通,实现"机器决策机器" [8] - 每个智能体配备独立大脑与小脑,具备从认知到执行的全链条能力 [8] "天工"系列机器人技术特点 - "天工"展示42个自由度的高动态全身协调控制能力,身高173cm/体重73kg仍保持稳定运动 [16] - 搭载双电池快换电系统,综合能效指标国际领先,双臂末端稳态负重能力突出 [3] - 8月将展示具备占据网络环境感知的自主导航能力和全身控制自主操作技术 [3] - "天工Ultra"曾创造2小时40分42秒的机器人马拉松世界纪录 [18] 工业场景应用演示 - 电控柜操作区:35自由度机器人完成开柜、点按旋钮、合闸等灵巧作业,任务成功率超90% [10][11] - 灯泡质检区:双机协同完成"抓取-插装-点亮-质检-分拣"标准化作业,通过VLM实现自主判断 [11][15] - 物品封装区:端到端VLA模型实现实时纠错双臂协同操作,适应灯光变化等动态干扰 [13][14][17] - 系统通过多模态感知、任务自纠错机制、力位混合控制等技术提升操作精度 [10][11][13] 数据与生态建设 - 自研同构臂遥操作真机和仿真系统实现高保真数据采集,支撑算法快速迭代 [18][19] - RoboMIND数据集累计下载超4万次,成为具身智能研究重要开源资源 [18] - 构建从虚实结合数据获取到模型训练的全链条技术能力 [18][19] - 正在构建产业生态底层架构,推动工业制造智能化升级 [19][20]
热火朝天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怎能没有你的报告席位
机器人圈· 2025-07-28 10:55
具身智能技术发展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推动具身智能体向更高层级的自主化、智能化发展[1] - 智能体通过感知、决策与规划在物理环境中实现行为的能力成为提升机器人自主性与适应性的关键技术方向[1] - 具身智能体零部件涵盖高精度传感器、仿生执行器、边缘计算芯片、柔性材料等多个关键领域[1] 论坛核心内容 - 论坛聚焦具身智能零部件技术前沿(仿生触觉传感器、柔性驱动机构、边缘智能芯片)、共性挑战(可靠性、成本控制、标准化)及应用生态(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医疗康复等场景)[1] - 论坛主题为"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由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2] - 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预计有超200家国内外一流企业参展,展示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并有约70余件首发新品[2] 论坛组织与参与 - 论坛主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高技术中心研究员刘进长和苏州大学教授孙立宁[3] - 论坛征集报告方向包括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传感器、执行器)及关键技术难点(精度、鲁棒性、集成度、成本)[3] - 报告人可在论坛发布相关成果,包括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及合作项目签约等[3] 行业动态与趋势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行业竞争加剧[6]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与价格战现象[6] - 国际快讯显示机器人技术在多领域取得突破,如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7] 学术与技术前沿 - 院士报告探讨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7] - 机器人创新设计涉及六大关键技术[7] - 微纳感知技术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6]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隆重举行
机器人圈· 2025-07-25 12:53
大会概况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于7月22-24日在齐齐哈尔举行,主题为"具身智能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融合与突破"[1] - 大会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主办,6所高校联合承办,4个国家级专业委员会支持[1] - 蓝点触控、诺亦腾、念通智能、睿感物联等企业现场展示主打产品[1] 行业政策与市场数据 - 具身智能入选2024年中国工程院技术备选清单,2025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 - 2024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2378.9亿元[17] - 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50万台套,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17] -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从2021年322台/万人升至2023年470台/万人,预计2024年突破500台/万人[17] 技术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4] - "手眼脑"协同原位加工模式实现大型构件高精度高效加工[5] - 人机共融技术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交互方式[7] - 混联机器人结合机器人技术与机床技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1] - 灵巧操作技能将向高保真多模态仿真、虚实迁移等方向发展[14] 学术成果 - 大会设立5个专题论坛,涵盖仿生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19] - 收到4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9篇投稿,评选10篇优秀论文[19] - 设立青年硕博快闪论坛,30余名青年学者分享研究成果[20] 产业融合 - 智能机器人推动科技与养老服务、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等领域深度融合[4] - 产业需关注软硬一体布局、应用场景拓展、安全治理等关键方向[17]
群脑网络2.0+Co-Agent构建AI双循环,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智能进化
机器人圈· 2025-07-24 08:50
核心观点 - 优必选推出全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具备单机自主和群体协同能力,通过群脑网络2.0和Co-Agent技术实现智能化突破 [1][2][9] - Walker S2在硬件设计上实现多项行业领先,包括纯RGB双目视觉方案、高速行走、全空间操作和自主换电技术 [1][9][10][27] - 该产品针对工业场景痛点,提供高强度轻量化设计、精细操作能力和7×24小时连续作业解决方案 [1][20][26][27] 技术突破 智能化系统 - 采用群脑网络2.0和Co-Agent技术构建AI双循环体系,实现单机闭环作业和多机协同 [1][4][9] - Co-Agent融合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和类人思维链技术,具备意图理解、任务规划和自主异常处理能力 [4][8] - 通过工业实训积累的亿级数据持续优化算法 [4] 视觉与感知 - 国内首个采用纯RGB双目视觉方案,1.5米内深度误差≤±6mm,动态避障响应延迟<40ms [9] - 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能力提升工厂环境适应性 [1][9] - Sim2Real技术实现智能体从仿真环境向现实环境的高效迁移 [9] 硬件性能 运动能力 - 实现2m/s高速拟人行走,采用数据驱动的分层强化学习框架 [12][13] - 0-1.8米全空间操作能力,可稳定搬运15公斤重物并完成±162°腰部转动 [13][15][16][18] - 高功率高扭矩腰关节设计和动态平衡算法支持高难度动作 [13] 机械结构 - 第四代工业级灵巧手具备11自由度,输出12.5N指尖力,实现亚毫米级精细操作 [20][22] - 仿生手臂采用全中空结构,结构紧凑性提升50% [20] - 全身刚柔异构材料设计,包括航空级铝合金3D打印主骨架和10万次耐折柔性关节 [26] 创新功能 自主换电系统 - 全球首创3分钟热插拔自主换电技术,实现7×24小时连续作业 [27][29][30] - 双电池动力平衡技术支持带电热插拔,确保安全稳定 [31] - 标准化电池仓快换技术和双臂协同精准换电技术实现全自主操作 [32][33] 商业化进展 - Walker S系列已进入多家车厂实训,在质检、搬运、分拣等环节取得实训成果 [34] - 产品定位为"永不停机的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动能 [1][34] - 公司正全力建设产线和扩充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1]
国讯芯微 NSPIC 具身智能全家桶震撼登场,引领具身智能新时代
机器人圈· 2025-07-24 08:50
具身智能领域变革 - 国讯芯微在2025年7月21日全球首发NSPIC具身智能全家桶,有望重塑具身智能产业未来格局 [1] 蓝领机器人产线需求 - 2025年下半年大量蓝领人形机器人涌入产线,面临成本敏感和端到端泛化性不强等挑战 [2] - 边云协同模式成为高效解决方案,国讯芯微NSPIC具身智能全家桶应运而生 [2] NSPIC-R005NP+产品特点 - 定位成本敏感型客户,搭载8核Cortex-A78AE 2.0GHz处理器,具备157TOPS INT8算力 [3] - 支持运行端侧1.5-3B VLA大模型和强化学习算法 [3] - 配备4路千兆以太网、4路USB TYPEC、6路GMSL同步摄像头接口等丰富硬件接口 [6] - MTBF超过100000小时,具备抗震连接器结构,适应复杂工况 [6] NSPIC-R006NP+产品特点 - 2024年下半年推出后已获70家具身客户青睐 [12] - 采用12核Cortex-A78AE 2.2GHz处理器,具备275TOPS INT8算力 [13] - 支持端侧3B-7B VLA+VLN大模型和强化学习 [13] - 配备8路千兆以太网、8路USB 3.2、12路GMSL同步摄像头接口 [13] - MTBF超过100000小时,具备可靠抗震和散热设计 [13] NSPIC-R007NP+产品特点 - 全球首款可运行32-70B端侧VLA+VLN大模型的具身大模型 [17] - 采用14核ARM v9架构处理器,运行频率2.6GHz [17] - 具备1035TFLOT FP8和517TFLOT FP16算力,是R006推理能力的6倍 [17] - 配备8路千兆以太网、6路USB 3.2、12路GMSL同步摄像头接口 [18] - MTBF超过100000小时,采用涡扇散热系统 [18] NECRO白泽系统优势 - 实现纳秒级响应与多主栈核心同步能力 [19] - 自主研发囚牛硬实时操作系统,实现微秒级系统抖动控制和纳秒级中断响应 [19] - 具备多模态融合识别能力、精确空间定位能力和超强执行力 [20] - EtherCAT同步多主站技术确保机器人全身关节协同运作 [20] 行业影响 - NSPIC具身智能全家桶从入门级到旗舰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1] - 推动蓝领人形机器人在产线的大规模应用,加速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 [21] - 有望重塑整个具身智能行业格局,引领行业发展新阶段 [21]
收下这份会议手册!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我们准备好了!
机器人圈· 2025-07-21 11:59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融合正在重塑智能机器人发展图景,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使机器人具备更强环境感知与自主学习能力 [8] - 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通过物理世界感知与行动实现认知,为人机交互与自主行为设计提供新思路 [8] - 人形机器人作为高复杂度系统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战略制高点,集感知、运动、交互、认知于一体 [8] 会议概况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将于7月22-24日在齐齐哈尔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举办,主题为"具身智能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融合与突破" [3][8] - 大会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发起,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等4家国家级专委会支持,承办单位包括山东大学、哈工大机电学院等6所高校 [15] - 设立青年硕博士快闪论坛及联合征文活动,覆盖仿生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具身智能等6大分论坛 [9][19] 技术前沿 - 主论坛议题涵盖机器人灵巧操作技能学习、数据模型协同驱动、人机共融协作技术等,演讲嘉宾包括清华刘辛军、哈工大朱延河等教授 [21][22] - 仿生机器人论坛聚焦力学行为、人工肌肉驱动、神经形态架构重构等技术,哈工大丁亮团队展示仿生移动机器人研究成果 [24] - 具身智能论坛探讨认知导航、动态运动控制、多模态感知融合等方向,山东大学张国腾发表腿式机器人 locomotion 控制研究 [30][31] 应用领域 - 手术机器人论坛覆盖内耳手术、远程微创、磁驱控技术等临床方向,上交大顾运团队分享经自然腔道介入导航研究 [27][28] - 外骨骼论坛展示髋关节助力、柔性康复、盲人假肢系统等10项技术,中科院深圳院冷雨泉团队发布行走助力控制方法 [37] - 康养机器人论坛涉及老龄化解决方案、下肢康复外骨骼、针灸机器人等应用,北科大张建华分析机器人赋能老龄化路径 [39][42] 产学研合作 - 参会企业包括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杭州智元研究院等,合作伙伴涉及蓝点触控、诺亦腾等科技公司 [16] - 齐二机床集团将作为企业调研站点,展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 [19] - 支持期刊包含《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I)、《仿生智能与机器人》(eSCI)等9本核心学术刊物 [16]
增长率连年超20%!2024年我国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机器人圈· 2025-07-21 11:59
人工智能产业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 [1] - 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技术到应用全方位进步 产品数量迅猛增长 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1] - 截至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国家网信办备案 [1] - DeepSeek上线不足20天全球日活突破3000万 登顶140个国家地区应用市场 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生成式AI应用 [1] 生成式AI应用 - 截至6月用户使用生成式AI产品回答问题比例达80.9% [1] - 国产AI产品实现千亿级参数规模和多模态能力突破 与办公协同 教育普惠 工业设计 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 [1] 机器人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集中发布 行业竞争格局显现 [2]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 价格战加剧 同时面临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 [2]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融合带来新机遇 [2]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 [2] 技术突破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 可模仿松鼠跨越复杂地形 [2] - 折纸制造cm级四足机器人问世 新型昆虫级变形机器人被研制 [2] - 3D打印技术应用于软机器人手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 [2]
超9000万元!“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中标最大金额采购订单
机器人圈· 2025-07-21 11:59
人形机器人中标纪录 - 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 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订单 [1][2] - 此前国内最大单笔招标订单由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共同获得 总预算1 2405亿元(含税) 其中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宇树科技中标4605万元小尺寸人形机器人及相关配件 [2] 优必选科技发展动态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 2023年12月29日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自称全球唯一与多家车企合作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蔚来 东风柳汽 一汽大众 吉利 比亚迪等车企生产线实训 其中东风柳汽计划2025年上半年部署20台 实现全球首次批量应用 [2][3] - 2024年7月发布全球首款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 全年目标产量1000台(不含情感陪护机型) [3] - 2023年财报显示:总营收13 05亿元(同比+23 7%) 研发投入4 78亿元(占营收36 6%) 毛利3 74亿元(同比+12 4%) 亏损同比收窄8 3% [3] - 2024年7月21日股价单日最高涨幅超9% 收盘涨4 61%至89 70港元/股 市值396亿港元 [4] 行业动态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量产爆发期 价格战趋势显现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6]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6] - 国际前沿动态包括:Uber Eats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 新型仿生机器人技术突破(如螳螂虾仿真机器人 cm级四足机器人等) [7] - 学术研究聚焦具身智能发展 包括微纳感知赋能 机构智能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双驱动模型等方向 [6][7]
参会指南 |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机器人圈· 2025-07-21 11:59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 会议时间地点:2025年7月22-24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举行 [2] - 参会费用:学生1500元/人、普通2800元/人、企业代表3800元/人,含会议用餐和资料 [2] - 交通信息:距机场16km/35分钟车程,距高铁站10km/30分钟车程,距火车站6km/20分钟车程 [2] - 会议服务:设注册报到、会场服务、企业调研、后勤接待等专项工作组,提供微信群服务 [4][5] 机器人行业动态 - 上市公司表现: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发布,55家2023年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 [8] - 技术突破: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仿生机器人学习松鼠跨越地形、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技术取得进展 [8] - 市场趋势: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引发价格战,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8] - 国际进展:折纸制造四足机器人、螳螂虾仿真机器人、振动式压电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装置问世 [8] 学术研究前沿 - 专家观点:孙立宁院士探讨微纳感知技术,熊蓉教授分析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 [8] - 技术方向:潘云鹤院士提出人工智能双驱动模型,另有院士阐述机器人协同制造六大关键技术 [8] - 企业案例:越疆科技市值翻三倍领跑港股,西木科技开辟人形机器人研究新角度 [8]
7月22日齐齐哈尔见!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完整日程官宣
机器人圈· 2025-07-20 07:30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 大会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发起,联合中国自动化学会等多家专业机构支持,将于2025年7月22-24日在齐齐哈尔举办 [1] - 主论坛聚焦智能机器人前沿趋势,六大分论坛覆盖仿生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具身智能、外骨骼机器人、康养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领域 [1] - 特设硕博快闪论坛及齐二机床集团产学研调研活动,并设欢迎晚宴促进深度交流 [1] 主论坛 - 时间:2025年7月23日08:30-12:00,地点:富力万达嘉华酒店3楼宴会厅2+3 [2] - 主持人:段星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訾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2] - 核心议题包括: - 《智能机器人当前发展趋势思考》——赵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3] - 《人形机器人用控制器研究》——甘中学(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 [3] - 《机器人技术与高端制造装备创新》——刘辛军(清华大学教授) [3] - 《数据与模型协同驱动机器人造福人类》——张建伟(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3] 仿生机器人论坛 - 时间:2025年7月23日14:00-16:40,地点:3楼多功能厅1 [4] - 论坛主席:王斌锐(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丁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4] - 核心议题包括: - 《仿生移动机器人力学行为及具身智能》——丁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5] - 《人工肌肉驱动的人形机器人仿生智能控制研究》——王斌锐(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 [5] - 《腱耦合驱动的仿生机器人及人机协同的外骨骼技术》——李文扬(杭州智元研究院有限公司) [5] 手术机器人论坛 - 时间:2025年7月23日14:00-16:40,地点:3楼多功能厅2 [6] - 主持人:陆波(苏州大学副教授)、张天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助理教授) [6] - 核心议题包括: - 《经耳道的内耳手术机器人研究进展》——张赫(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 [7] - 《机器人辅助远程微创手术临床探索与思考》——潘立志(天津大学教授) [7] - 《面向医疗场景的磁定位与磁驱控技术》——秦岩丁(南开大学教授) [7] 具身智能论坛 - 时间:2025年7月23日14:00-17:30,地点:3楼多功能厅3 [8] - 论坛主席:张国腾(山东大学教授) [8] - 核心议题包括: - 《具身智能认知导航技术》——岳裕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9] - 《矿山具身智能机器人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王雷(中煤科工集团煤矿机器人创新团队负责人) [9] - 《面向柔性物体操作的机器人具身技能学习》——付天宇(云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9] 外骨骼机器人论坛 - 时间:2025年7月24日08:30-11:30,地点:3楼多功能厅2 [11] - 论坛主席:吴新宇(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11] - 核心议题包括: - 《日常环境下的行走助力髋关节外骨骼控制方法》——冷雨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2] - 《下肢外骨骼和柔索驱动康复机器人人机共融技术》——王克义(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12] - 《外骨骼引导智能盲人假肢系统设计》——杨大鹏(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2] 康养机器人论坛 - 时间:2025年7月24日08:30-11:40,地点:3楼多功能厅3 [13] - 主席:刘进长(国家科技部二级研究员) [13] - 核心议题包括: - 《中国老龄化的典型"洪峰"——机器人技术赋能路径探讨》——张建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14] - 《养老服务科技创新与养老服务机器人应用》——兰陟(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14] - 《针灸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何昭水(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14] 硕博快闪论坛 - 时间:2025年7月24日08:30-11:50,地点:3楼多功能厅1 [16] - 主持人:张国彬(天津理工大学讲师)、宁圃萱(天津大学博士) [16] 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显示55家企业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17]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火爆来袭,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17]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机器人与AI打通迎机遇 [17] - 越疆科技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17] - 清华大学赵明国团队加速进化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 [18]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