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1

搜索文档
中国具身智能的技术一号位们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6 03:34
文章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行业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落地 硬件与算法突破推动场景拓展 国内外团队在该赛道展开激烈竞争[4] - 通用具身智能体与场景自适应学习成为全球下一代技术突破关键领域 技术架构革新将重塑研发资源分配和市场竞争格局[4] - 技术领袖的战略决策直接决定团队能否在行业转型期抢占先机 领军人物正通过不同技术路径推动行业发展[4][54][55] 宇树科技 - 王兴兴创立宇树科技并担任CEO/CTO 主导研发Laikago、AlienGo、A1等多款四足机器人及Z1机械臂[8] - 公司拥有机器人相关专利100余项 获国家高新技术认证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8] - 2025年2月参与共建上海宝山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具备从0到100的研发与商业化落地能力[8] 星海图团队 - 赵行提出全球首个量产自动驾驶大模型DriveVLM-Dual 应用于理想汽车 其双系统方案成为Figure机器人Helix控制架构参考框架[12][13] - 许华哲系统性研究视觉深度强化学习与模仿学习 解决数据效率低和泛化能力弱问题 发表顶级期刊/会议论文60余篇[15] - 团队聚焦具身智能空间感知 通过自研三维建模与实时交互算法实现复杂场景精准定位[54] 银河通用 - 王鹤创立公司并开发VLA大模型 推动具身智能与大模型融合 积累亿级真实场景数据及百亿级合成仿真数据[18] - 首代产品Galbot为轮式双臂通用具身机器人 公司同时运营北大-银河通用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17][18] 智元机器人 - 罗剑岚主导开发SERL/HIL系统 实现机器人真机强化学习任务成功率100% 仅需20分钟学会精密装配[23] - 联合斯坦福、谷歌等机构构建全球最大跨场景机器人开源数据集Open X-Embodiment 加速技术资源共享[23] 自变量机器人 - 王昊主导研发端到端具身大模型WALL-A 为2024年10月全球最大参数规模具身智能通用操作模型[27] - 开源具身智能大模型Wall-OSS并公开训练代码 支持开发者自有机器人微调应用[27] 逐际动力 - 张巍聚焦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首款四轮足商用机器人W1已上市 人形机器人将于2025年下半年公开销售[29][30] - 推动具身大模型技术研发及IDS生态平台建设 通过仿真数据和互联网视频数据降低数据成本[30] 星尘智能 - 来杰团队采用"绳驱"传动方案 第一代AI机器人Astribot S1实现AI智能与操作能力深度耦合[32] - 在具身智能数据获取上取得关键突破 致力于打造家用AI机器人[32] 云深处 - 朱秋国团队坚持全栈自研 从核心零部件到运动控制算法 拥有授权专利100多项[35] - 承担国家重点项目10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参与研制"赤兔""绝影"等四足机器人[35] 千寻智能 - 韩峰涛主导研发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 负载自重比达1:1[38] - 公司成立1年4个月累计融资超10亿元 通过大模型与机器人控制深度融合解决"大脑难造"痛点[38] Physical Intelligence - Sergey Levine团队开发代表VLA落地最高水平的模型 公司成立一个月获7000万美元融资[40] - 2024年11月完成4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投后估值约24亿美元 致力于创建通用机器人系统AI模型[40] Figure AI - Brett Adcock推出Figure 01和Figure 02人形机器人 后者部署至宝马斯帕坦堡工厂测试[44] - 2025年2月发布Helix模型 可同时操控两台机器人共脑合作 并实现自然人形行走[44] - 认为人形机器人是AGI终极形态 预计5年内创造价值数十亿美元产业[45] 学术研究机构 - 李飞飞发明ImageNet数据集 对深度学习和AI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现任斯坦福大学HAI研究院联合主任[47][48] - Deepak Pathak开发"人工好奇心"技术 论文获超4000次引用 其团队构建可适应不同硬件的机器人基础模型Skild Brain[52]
刚刚,宇树科技IPO时间定了
36氪· 2025-09-03 09:00
IPO进程 - 预计2025年10月至12月提交IPO申报文件 [1] - 2024年7月18日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7] - 采用传统IPO方式而非借壳上市 [10] 资本运作 - 2024年6月注册资本从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 增幅达125倍 [5] - C轮融资后估值达100亿元 [5] - 2024年完成近10亿元B2轮融资 2025年C轮融资获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等领投 估值推升至120亿元 [12][19] 财务表现 - 2020年起连续五年盈利 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人民币 [10] - 2024年收入结构:四足机器人占65% 人形机器人占30% 零部件占5% [3] 产品与技术 - 四足机器人80%应用于科研/教育/消费领域 20%用于工业检测消防 [3] - 人形机器人全部应用于科研/教育/消费领域 [3] - 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1全球出货量超5万台 占全球消费级足式机器人市场60%份额 [19] - 2023年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H1 实现原地后空翻高难度动作 [19] - G1人形机器人定价9.9万元 上市即售罄 [19] 研发里程碑 - 2016年开发电机驱动四足机器人XDog(Laikago技术雏形) [15] - 2017年推出首款低成本高性能四足机器人Laikago [17] - 2019年发布可完成后空翻的四足机器人AlienGo [19] - 2021年推出消费级伴随仿生四足机器人Go1 [19] 市场地位 - 全球机器人领域重要参与者 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市场引领的跨越 [24] - 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 与智元机器人竞争"具身智能第一股" [20] - 首创电机直驱技术路线 降低开发成本 [24] 品牌影响力 - H1人形机器人获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冠军 [21][23] - 2021年及2023年两次登上央视春晚表演 [21]
刚刚,宇树科技IPO时间定了!
量子位· 2025-09-03 05:49
IPO计划与进展 - 公司预计在2025年10月至12月间提交IPO申报文件[2] - 公司于2024年7月18日在浙江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11] - 公司选择传统IPO方式而非借壳上市 以更直观检验技术商业化成色和核心资产价值[14]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注册资本从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 增幅达125倍[9] - 2024年C轮融资后估值达100亿元 2025年C轮融资后估值升至120亿元[9][34] - 投资方包括中国移动、腾讯、阿里、蚂蚁集团、红杉中国、美团等顶级机构[17][18] 财务表现与盈利状况 - 公司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实现盈利[16] - 2024年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人民币[17] - 四足机器人Go1累计出货量突破5万台 占全球消费级足式机器人市场60%份额[26] 产品结构与市场分布 - 2024年收入结构:四足机器人占65% 人形机器人占30% 零部件占5%[4] - 四足机器人80%应用于科研/教育/消费领域 20%用于工业检测及消防[4] - 人形机器人全部应用于科研/教育/消费领域[4] 技术突破与产品里程碑 - 2016年首创电机直驱技术路线 突破液压驱动主流方案[46] - 2017年推出低成本高性能四足机器人Laikago[23] - 2021年发布全球首款消费级伴随仿生四足机器人Go1[25] - 2023年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H1 实现高难度后空翻动作[29] - 2024年推出9.9万元级人形机器人G1 打破高端实验室产品定价认知[31]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 公司为全球消费级足式机器人市场领导者[26] - 与智元机器人并列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35] - 产品多次登陆央视春晚(2021年牛犇犇、2024年H1转手绢)[37][39] - 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获1500米冠军并摘得首金[43]
宇树科技被起诉!明日开庭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06:37
诉讼事件 - 杭州露韦美日化有限公司起诉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将于2025年8月26日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 - 宇树科技当前仅遭遇两起诉讼 其中第一起为2022年5月28日立案的竞业限制纠纷 原告林某后撤诉并于2022年7月11日获法院准许 [4][5] - 这是宇树科技首次遭遇与发明专利相关的诉讼 [4] 公司基本信息 - 杭州露韦美日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 法定代表人周建军 注册资本55万元 经营范围包括食品互联网销售、农副产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等 由周建军和徐燕共同持股 [2] - 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 法定代表人王兴兴 注册资本3.64亿元 控股股东王兴兴直接持股23.8216% 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控制10.9414%股份 [7] - 宇树科技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系列包括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四足机器人 [3] 知识产权状况 - 露韦美已申请"一种电子狗"和"一种会议同声智能系统"专利 其中"一种电子狗"专利(申请号CN201610396363.0)已于2018年8月17日获授权 "一种会议同声智能系统"专利(申请号CN202311737217.6)目前处于实质审查阶段 [2][3] - 宇树科技拥有知识产权839项 [6] 资本运作进展 - 宇树科技于2025年7月7日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7月18日披露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正式开启上市进程 [6]
宇树科技被起诉,首次遭遇与发明专利相关诉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4:28
诉讼案件信息 - 杭州露韦美日化有限公司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将于2025年8月26日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 - 这是宇树科技首次遭遇与发明专利相关的诉讼 [1] - 宇树科技当前仅遭遇两起诉讼 另一起为竞业限制纠纷且原告已撤诉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露韦美成立于2005年6月 注册资本55万元 经营范围包括食品互联网销售 农副产品销售和日用百货销售 [1] - 露韦美由周建军和徐燕共同持股 法定代表人周建军 [1] - 宇树科技专注于消费级和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知识产权情况 - 露韦美已申请"一种电子狗"和"一种会议同声智能系统"专利 其中"一种电子狗"专利已获授权 [1] - 宇树科技已推出XDog Laikago AlienGo A1 Go1 B1 Go2 B2等系列四足机器人产品 [1]
人形机器人行业快评报告: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 并发布最新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
新浪财经· 2025-07-29 08:36
IPO进程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完成IPO辅导备案登记 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辅导时间为2025年7月至9月 [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王兴兴直接持有23.8216%股权 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控制10.9414%股权 合计控制34.7630%股权 [2] - IPO有望拓宽融资渠道 为高扭矩密度电机、轻量化材料、智能算法等研发注入资金 [2]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7月25日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 售价3.99万元起 为当前价格最低的双足人形机器人 [3] - 机器人配备26个关节 重量约25公斤 集成语音和图像多模态大模型 支持开发与改制 [3] - 定价策略以硬件让利换取生态扩张 定位为开发者平台而非劳动力替代 面向AI公司、教育机构及极客群体开放底层接口 [3] 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 - 通过降低开发门槛复制"安卓模式" 吸引开发者共创应用 未来通过软件与服务盈利 [3] - 低价策略与IPO进程形成协同 向资本市场传递"规模-成本-迭代"的成长故事 [3] - 核心零部件(电机、关节模组)实现深度自研和国产化替代 中国制造业红利带来轻量化材料及电池集成成本优势 [3]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公司上市后资金优势可能挤压中小玩家 行业向技术领先者倾斜 [2] - 若成功上市将提升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热度 促进产业链协同 助力中国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 [2] - R1可能催生教育、科研及轻工业场景的"开发者经济" [3] 产品线布局 - 已推出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四足机器人系列产品 [4] - 2023年起先后推出H1、G1、R1三款人形机器人产品 [4] - 商业化与资本化进程同步加速 [4]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盐财经· 2025-07-19 10:39
公司上市进展 - 宇树科技正式开启上市辅导 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辅导协议签署时间为2025年7月7日 [2] - 辅导机构将对接受辅导人员进行集中授课 确保其理解发行上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则 辅导机构最早将于2025年10月对宇树科技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 [8] - 2025年5月29日 公司名称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猜测此举或为启动上市做准备 [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 最新注册资本为3.64亿元 法定代表人王兴兴 [3][7]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东流路88号1幢306室 [3] - 行业分类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C34通用设备制造业 [3][7]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 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 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控制公司10.9414%股权 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3][6][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12] - 产品系列包括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四足机器人 以及H1、H1-2、G1人形机器人 [12] - 2023年占据全球四足机器狗69.75%的销量份额 2025年2月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已位列全球第一 [13] 财务与融资情况 - 年度营收超过10亿元人民币 自2020年以来每年都保持盈利状态 [11][14] - 已完成10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美团、红杉中国、中信金石、经纬创投、深创投、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 [15] - 近期完成C轮融资 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投资、锦秋基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 投前估值超过100亿元 [15][16] 公司变更记录 - 2025年6月18日完成注册资本变更 从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 增加125倍 [9][10] - 2025年5月28日经营范围变更 新增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业务 [10] - 2025年5月28日市场主体类型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10]
宇树王兴兴,A股上市辅导公告了
量子位· 2025-07-19 05:15
公司概况 - 宇树科技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已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计划最快2025年10月提交上市申请文件[3][4][1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3.64亿元,横跨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C39)和通用设备制造(C34)双领域[12] - 创始人王兴兴直接持股23.82%,通过有限合伙平台合计控制34.76%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5][7] - 最新估值超120亿元,已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阿里、美团、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7][4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年度营收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且自2020年起持续保持盈利状态[8] - 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份额占比近70%,产品技术领先性显著[27] - 2024年推出轻量级人形机器人G1,基础版售价低至9.9万元,具备消费级通用机器人水平[3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核心产品包括四足机器人(Laikago、Go1)和人形机器人(H1、G1),其中H1售价仅9万美元(约65万人民币),成本显著低于波士顿动力同类产品[28][30] - H1为国内首款可跑动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具备后空翻、避障等高难度功能[31] - 自主研发所有核心零部件(电机、控制系统等),构建完整交付制造体系[43] 市场与品牌影响力 - 2024年春晚表演使宇树科技家喻户晓,H1和G1线上首发即售罄[37][40] - Go1四足机器人登上美国超级碗赛前表演舞台,全球知名度提升[36] - 蔚来汽车在合肥工厂部署10台H1用于工业场景,验证商业化潜力[36] 资本运作与上市规划 - 2025年6月完成C轮融资,腾讯、阿里、吉利等领投,老股东跟投比例超90%[19] - 股份制改造已完成,同步调整章程和投资人结构,为上市铺路[16][17] - 计划先登陆科创板,后续择机进入港股以最大化流动性[13] 行业竞争格局 - 与智元机器人争夺"具身智能第一股"称号,后者已通过收购上纬新材曲线上市[11][42] - 2025年具身智能领域融资激增,上半年投融资事件达141起(2024年全年仅77起)[49][50] - 行业融资集中在早期阶段(B轮后不足10%),宇树科技是为数不多进入IPO阶段的头部企业[51] 创始人背景 - 王兴兴为浙江理工大学本科、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期间自主研发XDog机器狗获天使投资[22][59][60] - 创业前曾短期任职大疆,因XDog技术突破选择离职创业[23][74] - 以低成本电机方案实现媲美波士顿动力液压系统的动态性能,引领行业技术路线[66][67]
超重磅!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王兴兴持股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1:47
公司上市进展 - 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7日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正式启动IPO进程 [1][2] - 辅导内容涵盖法规培训、公司治理完善及上市文件准备,计划2025年7月至9月集中授课,10月进行上市条件评估 [2][3] - 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完成市场主体类型变更,从有限责任公司转为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同步变更,市场推测为上市做准备 [3][4]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创始人王兴兴直接持股23.8216%,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间接控制10.9414%,合计控制34.7630%股权 [2][3] - 2025年6月12日投资人变更,新增苏州光越创业投资、杭州光合贰期创业投资等机构股东 [4] - 2025年6月18日注册资本从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增幅达125倍,显示资本扩张意图 [4][5]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消费级/行业级足式/人形机器人及机械臂研发,产品线涵盖XDog、Go1、H1等系列,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狗销量份额达69.75% [6] - 2024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全球第一,年度营收超10亿元,2020年起持续盈利 [6] - 经营范围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2025年5月28日新增智能机器人相关业务条目 [4] 融资与估值 - 已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红杉中国、经纬创投等头部机构,C轮由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等领投,投前估值超100亿元 [6][7] - 2024年B+++轮融资后估值80亿元,B++轮融资金额近10亿元,B+轮由经纬创投领投 [7] - 最新C轮融资数亿元,老股东普遍跟投,反映资本持续看好 [7]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6月注册资本变更显示资本实力显著增强,从288.9万元跃升至3.64亿元 [4][5] - 营业期限从2036年8月25日延长至"长期",体现长期经营规划 [4] - 2023年全球市场份额近70%,结合创始人透露的10亿元营收,显示行业龙头地位 [6]
终于官宣!宇树启动IPO,王兴兴持股达35%
是说芯语· 2025-07-18 11:2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机械工程硕士王兴兴创立 其早在2013年便自主研发四足机器人核心技术 2016年推出的XDog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引发行业震动 [2] - 公司以每年迭代一款爆款产品的速度推进技术落地:2017年Laikago 2019年Aliengo 2021年消费级机器人Go1 2023年通用人形机器人H1亮相杭州亚运会 2024年G1人形智能体开启全民机器人时代 [2] - 实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自研高扭矩密度电机成本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3 谐波减速器成本较日本品牌低60% 截至2025年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超280项 授权专利210项 [2] 融资与财务表现 - 2025年6月C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阿里、蚂蚁集团、吉利资本联合领投 老股东跟投比例超90% 投后估值达120亿元人民币 [3] - 美团、红杉资本、中信证券等机构自B轮起持续加注 形成"产业资本+财务资本"双重背书格局 [3] - 连续四年实现盈利:2023年营收2亿元净利润1000万元 2024年营收4亿元净利润7000万元 2025年预计净利润突破2亿元 毛利率稳定在50%以上 一级市场估值较2023年增长150%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工业自动化向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历史性跃迁 中国工信部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颠覆性产品" 地方政府产业基金规模超百亿元 [4] - GGII预测2024-2030年国内机器狗市场复合增长率达33%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万亿元 [4] - 公司与特斯拉形成差异化竞争:前者以"硬件降本+消费破圈"策略占领教育、娱乐、家庭陪伴等C端市场 2024年全球四足机器人销量占比达69.75% 后者聚焦"AI驱动+工业场景" 硬件成本是公司的3倍以上 [4] IPO计划与估值 - 拟通过IPO募集资金用于人形机器人智能训练中心建设、临港工厂产能扩张及全球研发中心布局 [5] - 按2025年预计净利润2亿元计算 参照A股机器人板块80倍市盈率均值 上市后估值有望突破160亿元 部分机构给出300亿元乐观估值 [5] - 选择在科创板改革深化期启动IPO 2025年6月上交所"1+6"新政将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展至人工智能领域 若G1机型年销量突破万台 估值溢价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