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圈

搜索文档
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几点思考
机器人圈· 2025-09-29 08:22
人工智能发展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深刻重构生产力和文明形态[1] - 需把握创新与开放 发展与安全 政府与市场 应用与治理的辩证关系 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1] 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 - 自主创新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 2018年后在芯片结构 核心算法等底层技术实现突破[3] - 深度求索公司通过自主优化算法架构 以远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的成本达到相近性能水平[3] - 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提供全球最大数字经济试验场 完整产业链体系支撑技术自主发展[3] - 开放合作避免技术孤立 全球开源社区TensorFlow PyTorch等框架提供底层支撑[4] - 通过大模型开源生态打破美国科技巨头封闭系统垄断 提供中国解决方案[4] - 国际人工智能治理呈多极化竞争与碎片化合作态势 美国欧盟中国采取不同治理策略[4]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促进全球思想创新碰撞[6] 发展与安全平衡 - 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多个行业生产模式 同时带来深度伪造 信息操纵等安全威胁[8] - 大模型在数据投喂 算法训练环节易受操纵 出现污染投毒和算法偏见问题[8]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质量良莠不齐 减少批判甄别过程 产出虚假信息和学术垃圾[8] - 深度应用易出现数据合规风险 版权侵权 商业秘密泄露等生产经营问题[8] - 需把握技术进步速度与社会风险承受能力关系 避免过度刹车或油门[8] 政府与市场协同 - 政府发挥在"市场不愿做 不敢做"领域的补位作用 如支持基础研究[10] - 市场通过企业竞争和用户反馈实现快速迭代 促进产业发展和商业价值实现[10] - OpenAI的ChatGPT既受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早期资助 又依赖微软市场化投入[10] - 政府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引导西部算力中心建设 解决东部算力紧张并带动西部发展[11] - 需政府协调算力基础设施 数据要素资源 标准体系等支持 避免市场无序竞争[11] 产业应用与社会治理 - 人工智能深度介入人类决策及生产生活 带来算法偏见 数据滥用 就业替代等问题[14] - 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杀熟" "信息茧房"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14]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约40%就业岗位将受人工智能技术影响[14] - 大量电话销售 客服等岗位已被人工智能替代 自动驾驶引发就业焦虑和安全担忧[14] - 必须确保产业应用建立在合理的社会治理规范之上 找到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点[14]
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549项拟获奖(附全名单)
机器人圈· 2025-09-29 08:22
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完成,共评出拟授奖项目549项,其中技术发明奖50项(特 等奖1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1项)、科技进步奖499项(特等奖4项、一等奖35项、二 等奖210项、三等奖250项)。 现将拟授奖项目向社会进行公示,并接受社会的监督。公示时间为9月29日至10月18日,为期20天。 公示期内,如对拟授奖项目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向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交书面异议 材料,材料应包括异议具体内容和相关事实依据。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写明单位名称、法人、联 系人、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加盖法人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 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并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联系方式:牛 芳010-65123082 电子邮箱:chinajixiekjj@163.com 详见文件原文 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机科奖办函(2025) 18号 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 ...
具身智能 创造未来丨2025智能机器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机器人圈· 2025-09-29 06:47
金秋九月,清风送爽。9月26日,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安协)主办并承办的2025智能机器 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作为2025中国安防"人工智能+"行动大会的重要组成部 分,以"具身智能 创造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公安机关及智能机器人企 业的众多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智能机器人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前沿趋势、技术突破与实战应用,共话机 器人技术与公共安全深度融合新未来。 论坛得到了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 社、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论坛现场 出席论坛的领导嘉宾有:中安协理事长顾建国、中安协副理事长刘晓京、中安协秘书长王楠、公安部科技信息化 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安协智慧社区与智能家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芳、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国电 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处处长 董凯 、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主任张保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部队特种警察学院主任邢春洪、北京警察学院原政委李汝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技术总监唐明、安徽省公 安厅科技 ...
优必选再签3000万人形机器人大单!总订单金额已逼近4.3亿!
机器人圈· 2025-09-29 06:47
日前, 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 UQI 优奇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奇股份")正式签订采购合同。 天奇股份将采购总价 3000万元 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该笔采购将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 交付。 优必选与天奇股份有着长远、紧密和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实现了双方优势资源的共享、协同及互补,推 动着 "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 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优必选与天奇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基 于人形机器人在 新能源汽车、3C电子、智慧物流 等工业场景的应用领域构建深度合作关系,展开全球领先的人 形机器人前沿开发及全周期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如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工业制造场景领域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 研发、生产制造,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领域的落地应用等。 文章来源:优必选科技 如需咨询 商务合作、 宣传推广、 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结:营收5821亿,盈利301亿,传统巨头与AI新锐谁能最终胜出? 一文看懂机器人概念75家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 75家机 ...
智元机器人首次披露合伙人名单,背后的掌舵人们有多少华为系?
机器人圈· 2025-09-28 09:31
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钮嘉也出自"华为系",曾是华为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产品线 HRD,后担任寒武纪 HRD、亚信安全 HRVP。 此外,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在 Waymo、蔚来汽车等任职,从智驾领域切进机器 人赛道后,负责 AI 技术开发及软件研发工作。高级副总裁、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则先在大疆激光雷达产品线的创 始团队,主导底层核心架构设计并打造行业标杆算法框架,后加入马赫创新,任 CTO 及系统架构负责人。 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家罗剑岚,曾在 GoogleX、Google DeepMind 担任研究科学家,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伯 克利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机器人研究项目。其主导开发的 SERL/HIL 系统首次实现机器人真机强化学习任务成功率 100%,解决了传统强化学习难以适应现实复杂物理交互的问题。 近日,智元机器人在官网披露了最新合伙人团队名单。官网显示,邓泰华是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彭志辉 (即"稚晖君")为联合创始人、总裁兼 CTO;姜青松是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兼智能服务总裁;姚卯青是合伙人、 高级副总裁兼具身业务部总裁;王闯是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兼通用业务部总裁;罗剑岚是合伙 ...
全球商业化进入快车道!思哲睿康多机器人®SR2000迎来多国订单交付潮!
机器人圈· 2025-09-28 09:31
康多机器人® SR2000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创新性搭载多模态高性能图像导航平台,可在术中实时融合4K荧光导 航、超声定位、术前CT/MRI等关键信息,通过多屏幕医生控制台清晰呈现,为外科医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 近日,思哲睿智能医疗迎来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继在印度市场取得突破后,康多机器人®SR2000在厄瓜多 尔、印尼等国的订单正式进入批量交付阶段,标志着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装载着康多机器人 ®SR2000的包装箱正陆续发往世界各地,一场全球范围的微创手术变革悄然开启,这也是 康多机器人®SR2000 卓越 技术性能与临床应用能力获得全球市场认可的生动体现。 技术领先是开拓全球市场的基石 康多机器人 ® SR2000 能够迅速获得海外市场的青睐,源于其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和历经验证的临 床实力。 多模态高性能图像导航平台, 国际市场高度认可 多科室认证助推临床普惠 目前,康多机器人® SR2000 的多科室临床应用已获得中国NMPA、印尼卫生部、厄瓜多尔卫生 部、白俄罗斯卫生部等全球多家监管机构的批准认证,能够胜任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胸 外科等诸多领域的复杂微创手术,为其在全球范围 ...
2025年国家奖初评名单-信息科学、机器人及交叉学科方向
机器人圈· 2025-09-28 06:33
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 - 初评通过6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3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 [2] - 另有2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和3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用项目在内部公示 [2] - 公示期15日 可通过书面方式提出异议并提供证据材料 [2] 国家技术发明奖重点项目 - 现场级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由上海交通大学、宝山钢铁等联合完成 获二等奖提名 [7] - 全线控强容错商用车底盘技术由清华大学、中汽研等联合研发 获二等奖提名 [7] - 大数据实时处理技术由浙江大学、浙江移动等合作 获浙江省提名 [7] - 知识引导的精细化输电巡检技术由国网浙江电力、山东大学等完成 获山东省提名 [7] - 滑扑一体仿蝠鲼柔体潜水器由西北工业大学、博雅工道等开发 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二等奖提名 [7] - 高端制造机器人技术由上海交通大学、绿的谐波等联合申报 获提名 [7]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重点项目 - 视觉感知编解码技术由北京大学、大疆创新、央视等联合研发 获北京市二等奖提名 [9] - 工业视觉测量技术由天津大学、天准科技等完成 获天津市二等奖提名 [10] - 超高比功率电机系统由浙江大学、比亚迪等合作 获浙江省二等奖提名 [10] - 三维数字人技术由网易、相芯科技等开发 获浙江省二等奖提名 [10] - 多机器人协同制造技术由湖南大学、三一重工等联合申报 获湖南省一等奖提名 [10] - 数据安全技术由暨南大学、奇安信等完成 获广东省二等奖提名 [10] - 多机器人协同制造装备由重庆大学、长安汽车等研发 获重庆市二等奖提名 [11] - 全海域船舶定位导航技术由大连海事大学、中远海运等合作 获大连市二等奖提名 [11] - "鹏城云脑"超算系统由鹏城实验室、华为等联合开发 获深圳市特等奖提名 [11] - 复杂场景视觉模型技术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华技术等完成 获教育部二等奖提名 [12] - 水稻生产智能化装备由华南农业大学、大疆农业等联合研发 获教育部二等奖提名 [12] - 飞行器自主诊断技术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等合作 获工信部二等奖提名 [12] - 协作机器人技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极智嘉等开发 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名 [12] - 智能电动底盘技术由清华大学、比亚迪等联合申报 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二等奖提名 [13] - "奋斗者号"全海深潜水器由中国船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联合完成 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特等奖提名 [13] 机器人行业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营收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17] - 行业关注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与价格战趋势 [17] -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持续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 [17] - 国际前沿研究涵盖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等方向 [18]
数智世界 全域安全丨2025中国安防“人工智能+”行动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机器人圈· 2025-09-26 10:50
大会现场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安防"行动,推动安防新质生产力跃 升,9月26日,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安协)主办的2025中国安 防"人工智能+"行动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以"数智世界 全域安全"为主题,聚焦政 策方向、产业变革、技术创新、未来趋势等议题,共谋"人工智能+安防"发展新机遇, 为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蓄势添能。大会现场庄重热烈,洋溢着科技变革的澎湃 气息。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秘书长 王楠 01 领导致辞:把航定向,开启安防新征程 大会现场 出 席大会的领导嘉宾有: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 刘利华,中安协理事长顾建国,中安协副理事长谭晓准、刘晓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纪委书记李德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罗善忠,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符东昇,武 警北京市总队原司令员、中安协专家委副主任李维杰,北京市消防局原局长、中安协无 安委主任吴志强,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原副局长、中安协数安委主任赵林,公安部科技 信息化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安协智慧社区与智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十大关键词
机器人圈· 2025-09-26 09:29
文章核心观点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生态三维共振 智能原生新世界加速形成[1] 基础超级模型 - 2024年底至2025年8月大模型综合能力提升超过30% 集成思考与非思考模式[3] - 头部模型GPT-5/Grok4/DeepSeek V3.1/Claude Opus 4.1/Qwen3-235B-A22B展现三大特征:自主选择处理模式、理解推理数学能力提升、内置代码与工具调用能力[3][4] - 技术采用路由融合与面向智能体的强化学习 显著增强真实业务场景表现[6] - 对用户产生三方面影响:使用门槛降低、工作流工具调用精准度提升、训练数据供应需求变化[6] 自主性更强的智能体 - 方升智能体基准测试显示当前智能体可自主完成复杂任务但能力仍有提升空间[9] - 通信协议成为交互桥梁 Anthropic的MCP与谷歌A2A协议实现互补协同[12] - 智能体任务处理长度每7个月翻一番 未来可完成人类数天至数周任务量[12] - 产品形态逐步清晰 成为消费端与企业端数字员工初级形态[10] 走向实训的具身智能 - 本体从实验室走向真实赛场与训练场 推进行业场景试点验证[15] - 蔚来世界模型NWM在Banyan榕车型全量推送 强化追尾预防与障碍物识别[15] - 智元机器人GO-1端到端VLA模型实现擦桌子/倒水任务 Figure AI Helix支持物流分拣等技能[16] - 面临三大挑战:高质量数据缺口需百万小时机器人数据、模型泛化难、软硬协同控制不稳定[18] 萌芽中的世界模型 - 被视为通向AGI的核心路径 需具备四大核心能力:数据生成/动作解释/环境交互/场景重建[21] - 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大模型增强/大模型+物理引擎融合/物理世界表征探索[22] - 面临定义争议/技术路线不清晰/应用范围局限三大挑战 目前仅自动驾驶领域有规模应用[22] - 参考技术包括Sora/Marble/JEPA/Genie3/Cosmos/HunyuanWorld等[22] AI正在重塑软件 - AI深度渗透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 开发测试环节保持高比例应用[25] - AI研发工具从Copilot向Pilot演进 2025年密集发布AI IDE与智能体工具[25] - 软件交互方式变革 对话/多模态/具身智能交互成为主流[25] - 商业模式重构 从订阅模式转向按Token消耗量计费的定量模式[28] 开放智算生态 - 2025年形成多层次开源开放生态 涵盖开源框架/通信库/算子库/计算平台/互联协议[30] - 国产硬件性能显著提升 DeepSeek R1模型部署精度与规模基本持平英伟达系统[30] - 软硬件协同优化案例:DeepSeek对英伟达硬件提改进建议 智谱GLM4.5基于昇腾环境微调[32] 面向行业的高质量数据集 - 行业数据集质量问题成为垂类模型落地核心瓶颈 内容密集性问题占比82.50%[35] - 需建立新型数据供应链 包括三大训练数据集:交互轨迹/偏好对齐/基准评测[38] - 三大原生基础数据集:基础支撑/过程埋点/外部交互[38] 开源成为标配 - 全球性能前25大模型中我国开源模型占9席 Huggingface累计下载量突破3亿次[40] - 基于国产开源模型的微调模型占比从2024年初10%大幅上升至2025年7月45%[40] - 国内AI开源社区托管模型38万个/数据集5.3万个 活跃开发者2.2万人占全球18.7%[42] - 商业模式采用"开源免费+高阶服务收费"策略 推动云服务与芯片需求增长[42] 缓解模型幻觉 - OpenAI理论研究确认幻觉是LLM统计学习必然产物 方升测试显示推理模型幻觉率维持在10%以上[44] - 大参数模型幻觉问题明显 72b参数模型幻觉率超过14%[44] - 供给侧采取四维措施:数据过滤筛查/双向自回归训练/不确定性评估/对比增强解码[46] - 用户侧四层应对:测试选型/领域数据微调/推理约束提示/输出双重核验[46] 人工智能国际公共产品 - 人工智能被纳入12个全球多边机制核心议题 中国/沙特/印尼/美国/俄罗斯国际合作活跃[49] - 产业界通过生态基建/工具赋能/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全球化发展[51] - 面临跨境合规认证复杂/ESG评估体系模糊/数据跨境流动受限等挑战[51]
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圆桌二:链主企业揭秘如何赋能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
机器人圈· 2025-09-26 09:29
在当前具身智能产业化过程中,众多企业面临典型的 "技术、成本、规模" 三角困境 , 三者存在 内在关联 又 相 互制约:技术需通过场景验证,而场景对技术可控性有要求;同时,若没有量产规模,技术成本的可控性便无法 实现 。 链主企业如何帮助被投资企业来平衡一个理想的技术和现实之间的差异? 图注:圆桌现场 9月5日,由智友·雅瑞 科创平台主办的"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在北京 成功举办。在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 广发 证券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委员、董事总经理孟晓翔 与 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讯飞创投合伙人徐剑,徐工产投投资 总监欧志培, 联想创投史晨星 共同探讨 了 产投视角下具身智能的规模化落地与攻坚 。 孟晓翔: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向物理世界延伸的关键载体,近两年已从实验室研究成果逐步进入产业领域。 当 前, 技术突破是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生态构建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其需覆盖感知、决策到 执行各环节,实现从单点技术突破到整体集成、从示范场景到规模商用的推进。 但是 生态构建面临技术成熟度、 供应链安全、商业闭环、资本协同多方面的挑战 , 需要 链主企业的支持。 图注: 广发证券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