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圈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强链补链”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
机器人圈· 2025-09-10 09:07
政策目标 - 杭州市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强链补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聚焦技术攻关、产品供给、场景拓展和生态培育四大任务 [2] - 方案旨在实现"1134"工作目标 包括夯实创新链、做强产业链、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2] -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9月9日至10月9日 可通过电话或信函方式反馈意见 [2][3][4] 行业背景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总营收达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行业呈现传统巨头与AI新锐竞争格局 [5]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打通迎来发展机遇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正经历量产爆发期 价格战激烈 产业重构加速 [5] 技术发展 - 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发展重点 涉及微纳感知、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 [5] - 机器人创新设计需要突破六大关键技术 包括机构智能让"变形金刚"从概念走向现实 [5] - 国际前沿技术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折纸制造cm级四足机器人等创新突破 [5] 市场应用 - 机器人配送服务开始落地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 [5]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 通过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5] - 越疆科技在港股市场表现突出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 领跑机器人赛道 [5] 学术研究 -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研究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5] - 清华大学赵明国团队致力于加速进化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 [5] - 潘云鹤院士探讨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发展方向 [5]
数说北京丨人形机器人 硬科技藏着软温度
机器人圈· 2025-09-10 09:07
从蹒跚学步到"十八般武艺"精通 人形机器人能做什么? 全球首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批量进入汽车工厂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上春晚扭秧歌 北京人形机器人正在以硬核实力影响行业格局! 人形机器人还可以→ 请继续看↓ 做早餐 手冲咖啡 物流配送 文艺表演 消防救灾 城市巡逻 工业制造 从家庭到工厂,人形机器人的场景落地超乎您的想象。 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收超过 300亿 元 ,同比增长近 50% 。 北京市目前拥有机器人骨干企业 400余家 。 数据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 57家 , 居全国首位 。 这些亮眼表现背后,是无数智慧的碰撞。 从核心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生根,谁在为人形机器人注入持续创新的动能? 人才引擎——"产学研"共育的"人形机器人智囊团" 2023年5月,银河通用机器人企业成立。 2024年5月,"北大-银河通用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成立。 这是由北京大学孵化而成的企业,人才是他们的核心优势。 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近 30家 , 居全国首位。 医疗机器人头部企业拥有手术机器人注册证 24个 , 居全国 ...
击败英伟达,全球四项第一!优必选自研人形机器人最强大脑Thinker登顶全球!
机器人圈· 2025-09-10 09:07
近日,优必选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Walker 最强大脑——百亿参数基座的多模态大模型:优必选 Thinker ,在 机器人感知与规划领域三大国际权威基准测试——分别由微软、谷歌等发起与提出的 MS COCO Detection Challenge 、 RoboVQA 与 Egoplan-bench2 中,针对二十一个场景、四大类型的任务规划等命题,优必选一举 斩获四项全球榜单第一。榜单吸引了来自英伟达、北京智源研究院、上海 AI Lab 等全球顶尖团队,角逐激烈。优 必选这次取得的成绩不仅体现了其机器人在复杂环境感知、语义理解与长程任务规划方面的全方位技术领先性, 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 Walker S 系列的"最强大脑"实现关键进化。 多模态感知+强推理规划 赋能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形机器人的规划能力已成为关键竞争维度之一。传统机器人系统依赖预设指令 执行任务,难以应对高度动态、多变的现实场景。而本次三大基准测试的核心,正是针对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 中的多模态感知和推理规划能力进行系统化验证。 MS COCO detection challenge 由微软发起,是计算机视觉领域 ...
关于召开2025年全国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与关节创新论坛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10 09:07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关节发展已成为衡量国家高端制造、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4] - 当前"电机+减速器"主流技术路线因缺乏底层理论创新 性能已逼近物理极限与天花板 [4] - 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转折点 亟需通过基础理论重构与跨学科融合实现颠覆性创新 [4]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年全国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与关节创新论坛将于9月19-21日在青岛举办 [2][4] - 会议主题为"精进传动·智胜关节" 涵盖产业生态创新、理论技术创新及标准体系建构等议题 [6][8] - 会议费用为2000元/人 住宿费自理 酒店房价400元/天/间 [6][11] 参会单位组成 - 主办单位为全国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承办单位为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4] - 协办单位包括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北京工业大学等9家机构与企业 [5] - 参会企业涵盖谐波减速器制造商苏州绿的谐波、关节科技企业浙江环动等产业链关键企业 [5] 会议安排要求 - 投稿或讲座需于2025年9月10日前将论文或PPT发送至会议邮箱 [9] - 参会回执需于9月10日前提交 会议发票由大微元创智能科技公司统一开具 [10][14] - 会议款项需汇入指定银行账户 备注"减速器与关节论坛"以便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10]
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10 09:07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中机电协〔2025〕48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重要精神,本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 的组织作用,整合资源协同解决具身智能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推动我国具身智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 经济高质量发展锻造新质生产力引擎。经研究决定,拟成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现 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具身智能分会成立背景 (一)具身智能战略价值与产业情况 2025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未来产业。作为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具身智能融 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认知科学等多学科成果,使智能体能够在环境中完成感知、决策与行动的闭环, 实现高效人机协同,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 当前,具身智能产业迅猛发展,仅2025上半年国内融资额突破230亿元。国际科技巨头也纷纷布局,具 身智能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重要路径,在工业、物流、医疗、养老等领域潜力巨大。我国已涌现一批具身智 能领域创新企业,关键技术取得进展,场景应用持续拓展,多地出台政策持续加持。 (二)机电 ...
“十四五”这五年丨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50%以上
机器人圈· 2025-09-10 09:07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展 - 现代化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基础和核心 [2] - "十四五"以来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2] -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果 - 传统产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用工人数等主要指标约80% [3] - 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 [3] -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3] - 钢铁、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世界先进水平 [3] - 绿色电解铝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3] - 18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入选世界品牌500强 [3] 新兴产业发展成就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9.5倍 [4] - 光伏和风电装备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4] - 累计培育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4] - 创建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4] - 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具有国际竞争力 [4] 未来产业布局进展 - 系统谋划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重点方向 [4] - 部署"揭榜挂帅"攻关任务100多项 [4] - 指导地方建设63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4] - 超导量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越性验证 [4] - 激光制造技术整体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4] - 人形机器人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4] - 脑机接口应用向教育、工业等领域拓展 [4] - 生物制造技术在医药健康、日化美妆、绿色能源等行业广泛应用 [4]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营收5821亿元 [8]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盈利301亿元 [8]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8] - 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中报显示行业洗牌加剧 [8] 人形机器人发展动态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引发价格战 [8] - 人形机器人具备从关键芯片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4] - 越疆科技市值翻三倍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8] - 西木科技拓宽人形机器人研究新角度 [8] 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 - 超导量子计算机和光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越性验证 [4] - 激光制造技术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4] - 五眼联盟推动AI合作法案 [8] - 国际快讯显示机器人技术在多领域取得突破 [8]
AI+安防再跃升,安防机器人爆发期来临
机器人圈· 2025-09-09 09:25
政策东风至 安防 机器 赛道 要火了 《意见》多处重点提及机器人:在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方面,推动智能终端 "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 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 智能机器人 、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在打造安全 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方面,推动构建面向自然人、数字人、 智能机器 人 等多元一体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加强 人工智能在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公共安全预警、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 升级方面,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 农业机器人 等智能装备,《意见》的实施将推动机器人产业全链条 跃升,为机器人提供新消费图景,赋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人工智能创新领域,智能安防机器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类之一。近年来智能物联感知、云边协同、 AI算力、 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安防机器人,在市场需求释放以及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部门持 续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的遴选与示范推广工作助推下,机器人在安保巡逻、设备巡检、灾情预警、交通监 控、智能驾驶、特种服务等细分场景落地应用,释放出了巨大发展空间。当下,随着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应用 场景持续扩 ...
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09 09:25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中机电协〔2025〕48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重要精神,本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 的组织作用,整合资源协同解决具身智能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推动我国具身智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 经济高质量发展锻造新质生产力引擎。经研究决定,拟成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现 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具身智能分会成立背景 (一)具身智能战略价值与产业情况 2025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未来产业。作为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具身智能融 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认知科学等多学科成果,使智能体能够在环境中完成感知、决策与行动的闭环, 实现高效人机协同,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 当前,具身智能产业迅猛发展,仅2025上半年国内融资额突破230亿元。国际科技巨头也纷纷布局,具 身智能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重要路径,在工业、物流、医疗、养老等领域潜力巨大。我国已涌现一批具身智 能领域创新企业,关键技术取得进展,场景应用持续拓展,多地出台政策持续加持。 (二)机电 ...
圆桌对话:创变者共探具身智能数据难题与破局路径|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
机器人圈· 2025-09-09 09:25
图注:圆桌现场 9月5日,由智友·雅瑞 科创平台主办的"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在北京 成功举办。 在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 智友 ·雅瑞 科创平台投资合伙人王晶 与 星源智创始人兼 CEO刘东 、 INDEMIND联合创始人兼CTO闫东坤 、 知行机 器人 创始人兼 CEO白国超 、 悟通感控创始人兼 CEO陈立洋 共同探讨 具身智能临界点的算力、数据与商业化的 三重博弈 。 王晶 : 数据是具身智能发展离不开的一个重要议题,因为它是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的重要引擎,它 决定的泛化和稳健性的上限,算力又决定训练的效率和端侧的实时性, 但是当前具身智能 海量数据场景中,现实 中有很多 "脏数据""小数据", 各位嘉宾是如何看待具身智能发展中的数据问题? 图注:智友 ·雅瑞 科创平台投资合伙人 王晶 图注:星源智创始人兼 CEO 刘东 图注:INDEMIND联合创始人兼CTO 闫东坤 闫东坤 介绍了所在的 INEDMIND公司 数据积累进展 情况: 自公司 2021年商用机器人落地以来,产品已在全球 几十个国家运行超300万小时,依托量产机器人获取海量数据(可复用至家用场景),目前已脱离 "依赖仿真数据 ...
吃透人形机器人感知链,权威报告重磅发布!
机器人圈· 2025-09-09 09:25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发展, 预计在2030年达到151.42亿美元 ,巨大的未来市场,孕育着无数相关产业链的机 遇。 REPORT ON HUMANOID ROBOTS AND SENSOR INDUSTRY 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窗口,也是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基础。一台人形机器人包含着各类视觉传感器、听觉传 感器、触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全面感知环境,获取关于周围世界的信息,做出智能化判断。在一定意义上, 机器人和世界交互的唯一途径,就是传感器。 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量产,人形机器人对于传感器的需求增多,对技术、尺寸、信号传输、多传感器融合提出了新要求, 正在持续推动传感器行业扩容。与此同时,传感器产业也亟需创新变革,面对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趋势,越来 越多传感器企业也在了解并试图适应机器人的需求。 传感器与机器人,两个机遇无限的行业,正在碰撞出新的变革机遇。大势所趋,形势所在,矽知科技从行业出发,紧 跟变革潮流,在近期推出 《人形机器人与传感器产业报告》。 2025年人形机器人与传感器 产业报告 2025 年 7 月 报告第一、二章介绍现阶段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分布及主流产品,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