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圈

搜索文档
一文看懂机器人概念75家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
机器人圈· 2025-09-04 10:04
文章核心观点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整体营收达5829亿元,净利润300亿元,行业呈现强劲增长与内部分化并存格局 [2][3][27] - 工业机器人领域上游零部件环节表现亮眼,中游集成应用环节普遍承压,整机领域龙头效应显著 [3][18] - 服务机器人及AI行业处于高投入高增长阶段,营收普遍高速增长但多数公司仍亏损 [20][21] - 特种机器人行业营收高速增长但多数公司处于亏损或盈利初期阶段,业绩受特定下游行业需求影响大 [23][24] 工业机器人整机 - 7家整机企业总营收282.93亿元,总净利润27.52亿元,汇川技术以205.09亿元营收和29.68亿元净利润绝对领先 [5][6] - 行业两极分化明显:4家企业盈利(汇川技术、埃斯顿、新时达、爱仕达),3家企业亏损(新松、埃夫特、越疆) [5][6] - 汇川技术营收规模是第二名埃斯顿的8倍,已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埃斯顿净利润同比增长109.10% [5][7]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 - 20家零部件企业总营收360.07亿元,总净利润45.08亿元,14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8][9] - 三花智控以162.63亿元营收和21.1亿元净利润领跑,奥比中光营收同比增长104.14%,净利润同比增长212.77% [9][12] - 柏楚电子净利润率达58%,在11.03亿元营收规模下实现6.4亿元净利润 [9][12]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 26家集成应用企业总营收3930亿元,总净利润138.72亿元,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营收和121.13亿元净利润主导行业 [14][15] - 行业内部分化严重:10家企业双增,8家企业双降,6家企业亏损 [13][15] - 昆船智能营收同比增长24.38%,凌云光营收同比增长25.73%,而拓斯达营收同比下降36.98% [14][16] 服务机器人及AI - 17家企业总营收1211.88亿元,总净利润88.55亿元,13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0][21] - 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47.82%并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0.38亿元,九号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6.10% [20][22] - 行业仍处亏损阶段:9家企业亏损,格灵深瞳是唯一双降企业,营收同比下降17.22% [20][21][22] 特种机器人 - 5家企业总营收45.05亿元,总净利润1.1亿元,中信重工以39.81亿元营收和2.03亿元净利润领先 [23][24] - 晶品特装营收同比增长112.60%,亿嘉和营收同比增长88.80%,但三家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23][24] - 景业智能净利润同比暴跌55.3%,行业受国家政策和特定领域采购节奏影响显著 [23][24][25]
无人战队驶过天安门,机器人方队还会远吗?
机器人圈· 2025-09-03 09:09
阅兵无人装备展示 -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阅兵首次公开展示覆盖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全域无人作战体系 [2] - 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包含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三类无人战车,支持远程操控与自主行动 [3] -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和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集群组网攻击能力 [5] -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由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及舰载无人直升机组成,实现自主协同作战 [8] 机器狼技术参数 - 机器狼由四足机器狗加装武器或侦察设备构成,采用国产化芯片与360度全视角感知系统 [12][14] - 设备负载能力达20公斤,续航里程10公里,运行时间2.5小时,电池更换仅需30秒 [14] - 可攀爬40度陡坡,跨越30厘米障碍,适应复杂地形行动 [14] 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战场将出现四足机器人、双足人形机甲、履带式无人坦克等多样化平台 [15] - 无人装备与空中机器人协同构建体系化作战群,形成全域火力网 [15] - 人工智能与自主决策系统将推动机器人方队向智能化兵团演进 [15] 行业数据与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营收5821亿元,盈利301亿元 [16] - 行业面临业绩承压但AI融合带来新机遇,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价格战与量产爆发 [16] - 国际技术进展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及厘米级四足机器人等创新 [16]
小米布局机器人核心部件,投资关节技术企业国华智能
机器人圈· 2025-09-03 09:09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国华智能完成新一轮数千万融资 投资方包括小米产业投资及金杨股份 [2] - 资金将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关节模组的技术迭代与扩产 [2] - 公司成立至今历经6次融资 投资方包括青岛里程碑创投、前海母基金、山东省财金等 [2] 公司技术与研发能力 - 公司专注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与系统集成 致力于实现高端谐波减速器国产化 [2] - 突破减速器、电机与驱动控制器等核心技术 实现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部件全栈自研 [2] - 开发四大系列百余种标准型号谐波减速器 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航天领域 [5] - 行星滚柱丝杠精度达C3等级 优于国内普遍的C5、C7精度 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5] - 参与制定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家标准4项、团体标准8项 [5] 产品布局与集成能力 - 技术布局聚焦谐波减速器与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传动部件 [3] - 将核心部件与电机、驱动、传感深度集成 形成一体化关节模组 [3] - 具备从材料热处理、齿形设计到精密加工的全链条能力 [12] - 能够快速响应客户改型需求并迭代产品 [12] 战略合作与产业地位 - 全程参与小米人形机器人项目 为其上半身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提供全流程支持 [8] - 小米智造基金在机器人产业链构建"核心部件-本体方案"关键布局 投资规模达100亿元 [13] - 小米近期重点投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 包括坤维科技、杉川谐波、纬钛科技等 [13] - 公司被投资主要因其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 [13]
专访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人形机器人量产不是数字堆积,而是技术、需求与成本的平衡
机器人圈· 2025-09-03 09:09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5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1% [1] - 科技巨头包括微软 英伟达 亚马逊 OpenAI 软银通过投资或研发加速入局 [1] - 特斯拉Optimus 波士顿动力Atlas Figure AI Figure02 以及中国智元机器人 宇树科技 优必选展开全球竞赛 [1] 优必选公司发展 - 优必选于2023年12月29日港股挂牌上市 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2025年订单和交付端突破 产业化进程提速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 毛利2.17亿元 同比增长17.3% 期内亏损4.4亿元 但同比减亏18.5% [8] - 公司计划2025年产能达1000台 交付数百台 2026年目标交付数千台 2027年力争实现万台级交付 [7] 技术演进方向 - 人形机器人正从"单机自主"迈向"群体智能" 成为未来工业场景演进核心方向 [1][4] - 优必选推出智能体技术Co-Agent 实现单机自主与群体协同 包括协同搬运 分拣 操作 质检 仿真环境下支持千台机器人并发 [4] - 针对工业落地进行多项改进 包括自主换电技术解决续航焦虑 RGB双目视觉提升环境适应性 52自由度仿生躯体实现15公斤负载搬运 [5] 工业应用与实训成果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 吉利汽车 一汽大众 奥迪 比亚迪 北汽新能源 富士康 顺丰合作 推动Walker S系列进入工厂实训 [3] - 在比亚迪工厂Walker S1实训效率提升100% 稳定性提升30% 在富士康完成第一阶段物流搬运任务 [5] - 通过实训优化关节稳定性 电池续航 软件系统稳定性 定位导航 运动控制 解决工业场景算法和软件稳定性难题 [5] 量产挑战与行业进程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但量产存在硬件难题包括关节电机过热 灵巧手载重不足 电池续航不足 [7] - 特斯拉Optimus原定2025年5000台量产目标可能延期 行业高速发展期可能需等到2026或2028年 [7] - 量产需平衡技术 需求与成本 找到合适应用场景让客户买单才能实现闭环 盈利仍是全行业难题 [8] 未来发展规划 - 人形机器人发展分三步走:首先工业场景辅助产线工人 其次商业场景落地 最后家庭陪伴应用 [9] - 公司现阶段最关注推动人形机器人更快交付和应用落地 而非盈亏平衡 相信伴随单机成本下降盈亏平衡是必然结果 [9] - 家庭级应用从技术与成本角度仍需较长时间成熟 [9]
CLAWAR 2025议程出炉!全球顶尖学者齐聚深圳,共赴第28届攀爬和行走机器人国际会议
机器人圈· 2025-09-03 09:09
会议基本信息 - 第28届攀爬和行走机器人国际会议(CLAWAR 2025)将于2025年9月5日至7日在深圳技术大学举行 [1] - 会议主题为"AI赋能机器人运动与操作(AI Enabled Robotic Loco-Manipulation)" [1] - 会议地点为深圳技术大学C1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3] - 会议官网为https://clawar.org/clawar2025/ [3]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CLAWAR协会 [3] - 承办单位为深圳技术大学 [3] - 国际咨询委员会包括来自英国Endoenergy的Gurvinder S Virk、南方科技大学戴建生、汉堡大学张建伟等国际知名专家 [5] - 大会主席由深圳技术大学李强、南洋理工大学谢明和伦敦南岸大学Mohammad Osman Tokhi共同担任 [5] - 程序委员会主席包括南方科技大学付成龙、北京理工大学余张国等 [5] - 产业主席由优必选科技焦继超、浙江大学曾丽敏等担任 [6] 学术委员会 - 国际学术委员会成员来自全球多个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 [7][8][9] - 包括英国利兹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以色列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机构的学者 [7][8] - 中国成员包括南方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的研究人员 [8] 会议议程安排 - 9月6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和主旨报告 [10] - 主旨报告包括腾讯张正友的"模块化具身智能"和早稻田大学Kenji Hashimoto的"人形机器人从研究到实际应用" [10][11] - 设立多个专题分论坛包括辅助机器人、软体移动机器人、多模态移动机器人等 [9][12][13][15][17][19][22][24][26][27] - 会议形式包括大会报告、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 [9] 研究成果发表 - 会议论文集将由Springer出版 [9] - 论文集将被Scopus、EI和Web of Science收录 [9] - 涉及研究方向包括3D打印气动软机器人 [12]、肌电假手设计 [14]、微型纳米机器人肿瘤诊疗 [15]、静电驱动器应用 [16]、人形机器人运动规划 [18]等 交通住宿信息 - 推荐酒店为深圳技术大学国际交流中心1034酒店和维也纳酒店 [29]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至会场距离约80公里 [31] - 深圳北站至会场距离约50公里 [33] - 深圳站至会场距离约50公里 [35] - 深圳坪山站至会场距离约11公里 [37] - 从推荐酒店至主会场步行时间约10-15分钟 [39]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结:营收5821亿,盈利301亿,传统巨头与AI新锐谁能最终胜出?
机器人圈· 2025-09-02 10:32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行业整体处于高景气度上升通道 75家公司营业总收入5829.94亿元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300.97亿元[4] - 53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3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3家公司实现盈利[4] - 7家公司净利润超过十亿元 1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大于100%[4] 头部企业营收表现 - 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营收遥遥领先 同比增长35.58%[9] - 海康威视营收418.18亿元 同比增长1.48%[9] - 汇川技术营收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9] - 三花智控营收162.63亿元 同比增长18.91%[9] - 营收前十名企业多为业务多元化的综合型制造商 主营业务反哺机器人现象普遍[9] 领先企业盈利水平 - 工业富联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11] - 海康威视净利润56.57亿元 同比增长11.71%[11] - 汇川技术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11] - 大华股份净利润24.76亿元 同比增长36.8%[11] - 寒武纪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增长295.85%[11] 亏损企业状况 - 商汤亏损14.89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35.6%[12] - 黑芝麻智能亏损5.49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40.4%[12] - 优必选亏损4.4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27.5%[12] - 埃夫特-U亏损1.52亿元 营收同比下降25.2%[12] - 工业机器人整机和集成领域面临市场竞争白热化挑战[12] 高增长企业表现 - 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同比增长295.85%[14] - 奥比中光-UW营收同比增长104.14% 净利润同比增长212.77%[14] - 远大智能净利润同比增长375.52%[14] - 海得控制净利润同比增长234.32%[14] -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领域迎来盈利能力集体改善[14] 行业格局特征 - 行业呈现主流向好、强者恒强、新星闪耀、分化加剧的四重分化格局[2] - 技术迭代与市场洗牌中持续演进 生成式AI与3D视觉驱动部分企业爆发式增长[2] - 传统机器人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 部分企业深陷亏损困局[2] - 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分水岭[16] - 行业在AI大模型、智能工厂、自动驾驶等新动能驱动下保持增长[16]
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养老康复机器人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02 10:32
养老康复机器人行业背景与战略价值 - 养老康复机器人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旨在破解养老资源短缺和提升康复服务效率 融合机械 电子 机器人技术 康复医学 人工智能 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成果 实现助行 护理 康复训练等多样化功能 在机构养老 社区服务 家庭照护 医疗康复等场景应用潜力巨大 [1] - 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 年增长率超30% 涌现出一批专注于康复机器人 智能护理床 助老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企业 [2] - 多地政府已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但仍面临核心技术待突破 标准体系不健全 跨领域协同不足等问题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养老康复机器人的关系 -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养老康复机器人的硬件基石与运动核心 提供精密机械结构 动力传输 运动控制等基础支撑 确保机器人的稳定性 安全性与操作精度 [3] - 养老康复机器人通过整合智能感知 人机交互等技术 赋予机电一体化系统服务属性与人文关怀 实现从机械执行向智能适配的升级 [3] - 二者协同推动养老康复设备从辅助工具向智能伙伴演进 助力养老服务向智能化 个性化转型 [3]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介绍 - 协会由机械电子工业部于1989年9月发起成立 是从事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的全国性 专业性 非营利性国家4A级社会组织 [4] - 党的领导机关是中央社会工作部 行业管理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在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与资源优势 [4] 养老康复机器人分会宗旨与定位 - 分会将成为由国内中字头 国字号行业协会聚焦养老康复机器人领域的跨部门 跨地区 跨领域全国性社会组织 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及产学研用全过程 [5] - 发挥政府与行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整合协同养老 社区 家庭 医疗等机构 [6] - 重点任务包括促进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质量规范 构建产学研用金协同的产业生态 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培育优质品牌与创新商业模式 助力行业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 [6][7] 会员征集范围 - 上游核心部件与技术企业 从事传感器 精密减速器 伺服电机 控制器 康复算法 人机交互系统 特种材料等领域 [8] - 中游整机研发与制造企业 从事养老康复训练机器人 护理机器人 助老机器人等整机研发 生产及系统集成 [8] - 下游应用与服务企业 包括养老机构 康复医院 社区服务中心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医养结合机构等终端用户单位 [8] - 科研院所与高校 从事养老康复机器人整机设计 核心部件研发 康复机理研究的科研机构 以及开设康复医学 机器人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 [9] - 第三方服务机构 包括各级行业组织 金融投资机构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养老服务培训平台 专业媒体等 [10] 会员申请条件与程序 - 申请单位需在中国境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诚信经营 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自愿加入分会并拥护章程 [11] - 申请材料包括理事单位推荐表 会员单位登记表 三证合一的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 需于2025年12月1日前提交至秘书处 [12] - 协会秘书处及分会筹备组进行资格审查 完成会员单位登记审核 [13] - 召开成立大会 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 设立技术标准 应用推广 产业研究等细分工作组及专家组 [14]
关于邀请参加2025中国安防“人工智能+” 行动大会的函
机器人圈· 2025-09-02 10:32
大会基本信息 -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将于2025年9月26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2025中国安防"人工智能+"行动大会 [1][8] - 大会主题为"数智世界 全域安全" 聚焦人工智能+安防的创新发展 [1][8] - 同期举办2025低空安全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安防无人系统安全高峰论坛和2025智能机器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 [1] 大会主要内容 - 主论坛以"AI大模型在安防领域创新应用"为核心 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供给、大模型、智能芯片等重点创新领域 [2] - 分论坛围绕低空经济、低空安全、智能机器人在安防场景的创新应用等议题展开探讨 [2] - 大会涵盖专家报告、主题演讲、高端对话、成果展示、项目路演、案例推介等丰富议程 [2] 参会人员构成 - 拟邀请公安部、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空管委等相关部委领导和主管代表 [2] - 邀请地方公安机关代表、公安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 [2] - 邀请智慧能源、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用户及甲方单位 [2] - 邀请各省市自治区安防协会代表和全国优秀安防工程商系统集成商 [2] - 邀请行业知名AI大模型、算力、算法、数据存储与安全、无人机安全、机器人及其他安防企业代表 [2] 主论坛议程安排 - 09:00-09:05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开场 [10] - 09:05-09:10 部委领导致辞 [10] - 09:10-09: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领导致辞 [11] - 09:15-09:25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理事长作《中国安防行业"人工智能+"》专题报告 [11] - 09:25-09:30 《中国安防行业"人工智能+"行动倡议》发布签署仪式 [11] - 09:35-09:45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分享AI大模型赋能智慧公安建设的趋势与要点 [11] - 09:45-10:0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安平系统部部长分享智能安全评测与防护增强在智能物联产业中的探索与实践 [11] - 10:00-10:1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分享筑牢数智公安基石的实战化路径与价值释放 [11] - 10:15-10:30 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分享沧澜垂域新质战斗力引擎 [12] - 10:30-10:45 国投智能(厦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安全挑战与治理 [12] - 10:45-11:00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安全业务部总监分享通用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的典型应用 [12] - 11:00-11:15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数智中心副主任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电力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创新 [12] - 11:30-11:45 上海为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分享AI芯片如何为感知和计算提供强大支撑 [12] 大会目标意义 - 推动人工智能与安防产业协同发展与创新突破 [2] - 搭建跨部门、跨学科、跨产业的深度交流平台 [2] - 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9] - 支撑和保障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 [9] - 构建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 [9]
倒计时3天!「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最新议程来了!(含免费参会名额)
机器人圈· 2025-09-02 10:32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将于2025年9月5日在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万丽酒店举行 主题为"具身智能 产业智变新引擎" [4][7][9] - 主办单位为智友·雅瑞科创平台 联合主办包括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伙伴为灵心巧手 [1][7][14] 大会核心目标 - 聚焦硬科技产业化落地 采用"产业对接+资源赋能"模式 打造"三库四链"特色服务体系 包括产业库 项目库 人才库和四链协同 [4] - 提供全链条服务模式 涵盖需求牵引 技术对接 资本助力和场景落地 重点解决技术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4] 大会议程安排 - 上午环节包括开场致辞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创新中心成立仪式 十大应用场景发布与颁奖仪式 [9] - 主旨报告嘉宾包括意大利圣安娜大学Paolo Dario教授分享《ONEHEALTH: THE ROLE OF ROBOTICS》和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黄铁军教授 [9][10] - 下午环节设多个主题演讲 涵盖技术演进 商业突破 工业应用等方向 演讲者包括梅卡曼德CEO邵天兰 优艾智合赵万秋等 [11][12] - 投资论坛由广发证券孟晓翔主持 讨论产投视角下具身智能的规模化落地 参与机构包括长城资本 讯飞创投 联想创投等 [12] 行业参与情况 - 大会影响力辐射具身智能全产业链 汇聚领域内顶尖专家交流经验分享智慧 [6] - 支持单位包括北京国际技术交易联盟 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等机构 媒体覆盖科技日报 中国日报 36氪等多家主流媒体 [14]
聚焦6大行动重点行业领域 “人工智能+”配套细则将出
机器人圈· 2025-09-01 10:13
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 - 国家将围绕人工智能+的6大行动(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制定具体行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 [1][2] - 分层分行业加快标准制订,推动语料数据、模型和智能体协议标准化,降低跨行业协同成本 [1][2] - 安全治理、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软环境政策指引将明确方向与底线,激发行业活力 [2] 资源支持与能力建设 - 通过发放人工智能券优化智算资源布局,降低创新主体研发使用成本 [3] - 建设应用中试基地汇聚行业共性资源,打造共性技术平台降低应用门槛 [3] - 利用两重建设、两新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工具支持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2] 应用场景与产业协同 - 面向重大战略场景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 创新智能终端消费补贴方式,促进技术产品普及惠及民众 [3] - 凝聚国企和民企合力:民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创新力强特点,央国企开放应用场景并整合资源 [3] 标准化与合规体系 -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建立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等七部分统一框架 [2] - 标准之治提升合规一致性与可验证性,加速人工智能+跨行业推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