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德国耐驰:树脂基复材在线固化监测与智能化生产控制
DT新材料· 2025-08-27 16:04
德国耐驰结合传感器、材料科学和AI 云计算,为聚合物、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领域加工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本文重点介绍如何 将NETZSCH - sensXPERT 方案应用于空客公司的实际工艺流程。 许多行业面临类似问题: 汽车业和航空业可能使用不同的制造过程,但是它们在生产中 面临相同的问题:缩短生产节拍、提高成品率、动态控制每一个产品等等 。热固性塑 料和热固性复合材料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高机械强度的高性能部件。针 对不同应用场景需要量身定制不同的树脂及配方材料 ,而材料的 多样性 给实际生产带来了许多挑战。 多年来,耐驰与客户一起观察和分析了行业痛点,目的是帮助企业发挥复材的全部潜力。复合材料部件生产工艺中,最缺乏的是所谓"数据透明性"。 也就是说,在部件固化的关键过程中,无法获得该个体的实时固化过程数据。 没有实时固化数据支撑,工艺优化、产品改进、效率提升……都无法真 正实现。 显然,为了获得材料的最优固化过程、改善生产过程,材料实时固化历程的数据是关键。 介电树脂固化监测仪DEA 德国耐驰仪器公司被空客公司选中为研发项目提供智能传感器解决方案: 著名的飞机制造商空客公司选择德国耐驰仪器公司提供的智能传感 ...
碳/碳复材龙头,净利暴增266%
DT新材料· 2025-08-27 16: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30.98% [4] - 归母净利润846.17万元,同比增长266.37% [4] - 毛利率达21.15%,同比上升4.09个百分点,二季度环比继续提升 [4] - 主营业务构成:高性能硬质合金及相关材料占比59.80%,航空航天及民用碳/碳复合材料收入1.31亿元(占比37.40%) [4] 业务进展与订单 - 一季度航天业务订单同比增长40%,C919量产带动刹车系统交付量翻倍 [4] - 为国产大型客机C919提供独家刹车系统,2023年获中国商飞"TC取证先进集体",2025年参与CR929研发 [5] - 国内唯一覆盖"炭/炭材料-刹车系统-适航认证"全产业链企业,主导16项国军标,C919市场份额100% [5] 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碳/碳复合材料具备轻量化、耐高温、耐烧蚀特性,应用于光伏热场、航空航天发动机喷管、导弹头锥、飞机刹车盘等领域 [6] - 碳/陶复合材料通过引入陶瓷基体提升抗氧化性与耐磨性,适用于高端汽车制动系统和极端环境摩擦部件 [6] - 自主研发多种型号碳/碳复合材料喷管,已成功应用于航天飞行器 [5]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需求2.64万吨,同比增长20%,按价值计算占全球碳纤维市场近50% [7] -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化运营、ARJ21批量交付、C929项目推进,带动飞机碳刹车盘市场潜力释放 [7] - 低空经济(如eVTOL)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碳纤维市场规模增长 [7] - 碳/陶刹车盘在高性能跑车、豪华车型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逐步替代传统金属盘 [6]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旗下子公司涵盖粉末冶金、机轮刹车、新材料等领域,产品覆盖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 [5] - 与霍尼韦尔合资成立霍尼韦尔博云航空系统(湖南)有限公司 [5] - 天鸟高新为国内唯一实现飞机碳刹车预制体产业化企业,供应全部军机及C919、ARJ21碳刹车盘预制件 [7] - 博云新材、西安超码、航空工业制动等龙头企业均已获得多个PMA许可证 [7]
汽车零部件龙头,“低价收购”固态电池大厂
DT新材料· 2025-08-27 16:04
华域汽车收购上汽清陶股权 - 公司拟以2.0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汽清陶49%股权[2] - 交易完成后华域汽车将持有上汽清陶49%股权 上汽清陶拟更名为清陶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 - 上汽清陶成立于2023年11月 注册资本10亿元 原股权结构为清陶能源持股51% 上汽集团持股49%[2]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本次交易属于上汽集团内部资产重组 转让费低廉因华域汽车为上汽集团控股企业[2] - 通过收购首次进入固态电池领域 补全智能动力平台产品矩阵[2] - 实现固态电池业务与电驱动 热管理等业务的协同发展[2] - 利用中性化市场拓展优势丰富客户结构 推进半固态 固态电池战略布局[2] 清陶能源技术路径与产能规划 - 采用氧化物+聚合物技术路径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量产[3] - 第二代固态电池选择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路径 计划2025年开发[3] - 2027年目标量产第三代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超500Wh/kg 成本比磷酸铁锂或三元电池低40%[3] - 五大生产基地总规划产能65GWh 包括成都15GWh 江西宜春10GWh 江苏昆山10GWh 浙江台州20GWh[3] 客户拓展与应用领域 - 固态电池已应用于智己L6及福田乐福系列车型[4] - 三款搭载清陶半固态电池新车型进入工信部名单 包括上汽MG4(锰基半固态) 南京依维柯聚星(磷酸铁锂) 北汽福田祥菱U7(磷酸铁锂)[4] - 在乘用车 商用车和物流车领域均实现配套落地[4] 产业生态与平台协同 - 清陶能源建成新能源材料-固态锂电池-自动化装备-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投资的完整生态链[3] - 华域汽车业务覆盖内外饰件 功能件等领域 聚焦智能行驶 智能座舱与车身 智能动力三大技术平台[2]
巴斯夫 技术开发高级经理盛李红:多维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
DT新材料· 2025-08-27 16:04
巴斯夫在新能源汽车材料领域的创新 - 巴斯夫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卫蓝新能源合作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包 结合先进材料解决方案设计非金属组件以提升轻量化、热安全管理和功能性 [2] - 巴斯夫推出无卤阻燃聚酰胺9T材料Ultramid® Advanced N3U42G6 可降低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金属触点的电腐蚀 提升电动汽车逆变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池等高压连接器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3] - 新推出的Ultramid® Advanced N3U42G6材料具有高强度和硬度、出色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 满足行业对无卤电子电气组件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日益增长的需求 提供本色版和预着色版两种选择 均具备高色泽稳定性且易于加工 [3] 巴斯夫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 - 巴斯夫推出包括Ccycled®和生物质平衡的工程塑料(Ultramid®和Ultradur®)、生物基和Cycled®聚氨酯(Elastoflex®)、工业后回收的Infinergy®赢飞力®发泡热塑性聚氨酯、生物聚氨酯合成革(Haptex®)以及水性粘合剂(Acrodur®)等一系列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 [5]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技术开发高级经理盛李红将出席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分享题为"多维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的报告 [5]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 [8] - 大会设置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等多个平行论坛 [13][16][18][21][22][24] - 会议包括开幕式及产业宏观论坛、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科研成果展示及终端对接专区、产品及设备展区等内容 [13][15][25] 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重点内容 - 论坛将探讨岚图汽车创新轻量化材料应用案例、Technyl®在新能源创新浪潮下的高性能解决方案、聚酰亚胺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应用、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新技术动态等话题 [24] - 具体演讲包括巴斯夫盛李红的"多维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岚图汽车材料与轻量化负责人刘勇的"岚图汽车创新轻量化材料应用案例"、浙江道默工程材料销售总监张国辉的"Technyl®高性能解决方案"等 [5][24]
11家新材料中试基地获批(附名单)
DT新材料· 2025-08-26 16:03
上海市新材料中试基地设立 - 上海市经信委等七部门联合设立11家新材料中试基地 其中8家涉及化工新材料[2] - 中试基地覆盖特种化工类 高端金属类 无机非金属类 生物制造类 应用加工类等功能类别[4] - 承担单位包括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企业及研究机构[4] 中试基地技术方向 - 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提供电子化学品 生物制造 绿色化工等领域中试服务[4][5] - 上海博康化学信息化学品中试基地聚焦光刻胶原料及树脂中试转化[4][5] - 上海钱基新材料中试基地开发轻量化镁合金一体压铸成套技术及镁储氢材料规模化制备[4] - 上海生物制造生物基新材料中试基地侧重重组多肽生物制造和发酵工艺中试放大服务[4][5]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安排 - 年会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包含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 项目路演及7场专题论坛[6][8] - 专题论坛涵盖工程塑料 具身机器人材料 AI赋能材料开发 电磁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材料 新能源汽车材料等方向[8] - 会议设置科研成果展示 产品设备展区 新塑奖获奖企业专区等交流平台[8] 产业宏观论坛内容 - 大连理工大学赛锡高教授分析国内高分子产业政策及发展机遇与挑战[9]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探讨高分子材料十五五发展规划[9] - 化工行业资深专家杨向宏解读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发展趋势[9] 工程塑料创新大会 - 小鹏汽车材料技术部总监黄家奇探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材料机遇与挑战[10] - 山东道恩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邹湘坪介绍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聚合及改性技术[11]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高级工程师方超分享高效生物基相容剂最新研究进展[11] 新兴应用领域材料论坛 - 具身机器人论坛涵盖交互人形机器人新材料应用 腱传动灵巧手材料 LG化学工程塑料解决方案等议题[12][14] - 新能源汽车论坛讨论岚图汽车轻量化案例 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应用 LCP材料研究进展等方向[21] - 低空经济论坛涉及eVTOL轻量化材料 航空混合动力控制系统集成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应用等主题[18][20]
赢创:eVTOL低空飞行器的轻量化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
DT新材料· 2025-08-26 16:03
低空经济行业概述 - 低空经济是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核心产业包括无人机 eVTOL 直升飞机和传统固定翼飞机等 涉及低空飞行 航空旅游 支线客运等多个领域 [3]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 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产业链涵盖原材料 核心零部件 飞行器制造和运营服务等环节 [3] - 产业链整合和协同发展对行业快速发展尤为重要 [3] 赢创公司业务及产品 - 赢创是总部位于德国的全球性化工公司 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销售额152亿欧元 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21亿欧元 [3]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 为各行各业赋能 [3] - ROHACELL®和ROHAFORM®高性能泡沫具有卓越力学性能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件 是全球主要航空器航天器的供应商 [3] 产品技术性能及应用案例 - ROHACELL®通过空客AIMS 04-11-011和ABS5955认证 在飞机结构件中实现单部件减重19% 生产成本节省25% 工艺效率提升 [5] - 该材料应用于Dronamics货运无人机"黑天鹅"机型 通过闭孔泡沫芯材与碳纤维复合实现机身轻量化 比传统运输模式燃料效率提升超过50% 支撑2500公里航程和350公斤载重的高强度运行 [5] - ROHAFOAM®能够在成型过程中集成功能性预埋件 具有优异表面质量 适用于航空器内舱大批量复杂结构件的高效率生产 [5]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活动 - 会议于9月10-12日在合肥召开 设有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围绕轻量化智能化材料解决方案与先进制造工艺展开探讨 [4][8][12] - 同期设有新能源汽车 AI 先进通信 机器人应用专场 [8][12] - 赢创业务总监栾怡娴将出席并作题为"eVTOL低空飞行器的轻量化高性能材料"的报告 重点讲解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硬质泡沫和长碳链尼龙PA12解决方案在eVTOL的应用 [4] 会议论坛安排 -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论坛包含多个专题: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应用现状 航空混合动力控制系统集成 低空经济与橡塑行业融合发展趋势等 [9][26][27] - 具体议题包括eVTOL轻量化高性能材料 低空飞行器材料需求 低空经济区域发展及新材料需求分析等 [9][26][27] - 论坛设置茶歇交流 展区参观和自助午餐等环节 [10][27] 会议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校友会等 [13] - 支持单位有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多个机构 [13] - 大会主席为蹇锡高院士 专家顾问团包括多位高校教授和企业技术总监 [13] 会议参与企业 - 特别鸣谢企业包括德国耐驰仪器 浙江道默工程材料 会通新材料等多家材料领域领先企业 [13] - 参与企业涵盖聚酰胺材料 改性材料 热分析仪器 挤出设备 环保系统等多个细分领域 [14][15] - 合作媒体包括DT新材料 生物基能源与材料等专业媒体 以及抖音 知乎等大众媒体平台 [16]
倒计时13天!中石化/中石油/巴斯夫/万华/金发/赢创/会通/道恩/LG化学/东丽/旭化成/京博/利安隆/聚隆......
DT新材料· 2025-08-26 16:03
会议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 聚焦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对高分子材料未来十年的引领作用[1] - 会议涵盖AI 具身机器人 低空经济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 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材料 技术及装备机遇[1]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校友会等[2][31] 组织架构 - 大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担任 专家顾问团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孝波等多位学术与产业界权威人士[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 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机构[2][31] - 特别鸣谢企业包括德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热分析系统领导者) 浙江道默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聚酰胺材料全球领导者)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家改性材料上市公司)等[2] 会议议程 - 9月10日下午举行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聚焦工程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7][21] - 9月11日上午举办全体大会包括开幕式 产业宏观论坛及"新塑奖"颁奖盛典 下午并行召开工程塑料创新大会 具身机器人材料论坛和AI赋能材料开发专场[7][9][10][12][15] - 9月12日全天举行第三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 第七届新能源汽车材料论坛以及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论坛[7][16][17][20] 专题论坛内容 - 工程塑料创新大会将探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材料机遇 树脂基复材智能化生产 改性工程塑料关键要素及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技术等议题[10][11] - 具身机器人论坛覆盖交互人形机器人新材料应用 腱传动灵巧手材料挑战 LG化学工程塑料解决方案及金发科技塑胶材料整体方案等前沿内容[12][14] - 新能源汽车论坛包含岚图汽车轻量化案例 Technyl®高性能解决方案 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应用及PA12汇流排绝缘层创新材料等技术方向[20] 参与方式 - 企业代表参会费用为3500元/位 高校教师为2800元/位 DT会员免参会费并可优先安排对接会[23] - 会议设置科研成果展示 终端对接专区 产品设备展区及"新塑奖"获奖企业专区等交流平台[7] - 报名需通过扫码审核 合作咨询可联系15355132586(DT新材料服务号)[31]
智算中心储能龙头,上市!募资布局固态电池、钠电池
DT新材料· 2025-08-26 16:03
公司上市表现 - 双登股份于8月26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香港市场"AIDC智算中心储能第一股",收盘涨31.29%至19.05港元/股,总市值近80亿港元 [2] - 港股IPO最终发售价为14.51港元/股,发行5855.7万股(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前),募资净额约7.56亿港元 [3] 业务地位与市场占有率 - 公司为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隐形冠军",2024年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11.1% [3] - 在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出货量排名中国企业第一,全球市占率约16.1% [3] 业务转型与收入结构 - 2018年正式开拓数据中心储能市场,2024年前五个月数据中心储能收入占比达46.7%,超过通信储能业务的42.5%,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5] - 通信储能业务与五大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近30%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合作 [4] 财务表现与经营稳健性 - 过去三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盈利分别为2.81亿元、3.85亿元、3.53亿元,2024年前五个月为1.27亿元,年年盈利 [5]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仅53.74%,比电池行业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 [5] 战略布局与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用于在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生产数据中心用电池)、在泰州建立研发中心(研究储能电池寿命、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BMS技术等)、加强海外销售 [3] - 2023年在新加坡成立国际总部,2024年在马来西亚成立子公司并投产超2GWh储能产能,实现当年投资、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8] - 2024年5月与卡塔尔相关机构交流,计划推动储能项目落地中东市场 [9]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2024年数据中心占全球电力消耗1.5%(415太瓦时),2030年预计增至945太瓦时(超过日本总电力消耗),2035年可能达1200太瓦时 [7][8] - AI驱动电力需求增长,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2030年后预计超过所有高耗能产业总和,美国占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45%(2024年),中国占25% [7][8] - 未来数据中心储能将从UPS备电角色转向绿电直连的供能主力角色,市场空间指数级增长;中国要求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不低于80% [6][8] - 全球50%数据中心需求增长由可再生能源支持,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需增长超450太瓦时以满足需求 [8]
长阳科技,暂停5亿平隔膜项目建设,固态电池复合基膜已获头部企业订单
DT新材料· 2025-08-26 16:03
产能调整 - 年产6.5亿平方米储能及动力电池用锂电隔膜项目变更为年产3.5亿平方米项目 [2] - 年产4亿平方米储能和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变更为年产2亿平方米项目 [2] - 调整原因为锂电池隔膜价格持续下行、下游降本压力及市场竞争加剧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29.93万元,同比下降18.81%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4.73万元,同比下降150.11% [3] - 净利润下降主因合肥及舟山子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计提减值损失及财务费用增加 [3] 项目建设与投资 - 合肥新能源年产5.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实际调整为年产4.6亿平方米,已于2024年8月建设完成 [2][3] - 年产3.5亿平方米储能及动力电池用锂电隔膜项目已完成建设 [2] - 年产2亿平方米隔膜项目预计2025年12月投产 [2] - 年产5.6亿平方米项目已投资金额24,020.12万元,后续投资安排1,445.91万元 [3] - 年产4亿平方米项目已投资金额11,004.5万元,后续投资安排56.00万元,处于安装调试阶段 [3] - 年产6.5亿平方米项目已投资金额8,043.20万元,后续投资安排2,784.01万元 [3] 产品开发 - 公司开发超高孔隙率、超大孔径、可压缩性高的电解质复合膜基膜产品,适用于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等技术路线 [4] - 产品已取得国内外头部及腰部客户企业订单 [4] - 公司加快推进CPI薄膜(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项目开发与验证,应用于柔性OLED盖板,自上游采购聚酰亚胺单体并完成关键工艺开发 [4]
终于来了!PEEK“小巨人”,启动IPO
DT新材料· 2025-08-26 16:03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材料发展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正引领高分子材料下一个十年发展 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无人机、机器人、5G/6G通信、人工智能和AI的新材料机遇[1][25][32] 君华股份IPO及业务布局 - 江苏君华特种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上市辅导 备案时间为2025年8月20日 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2][3]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注册资金5100万元 是一家具备PEEK树脂原料聚合、型材挤出及精密零件制造的全产业链企业 还涉及聚酰亚胺和PPSU材料[3]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已完成3轮融资 旗下拥有三家全资子公司[4] 君华子公司产能与技术突破 - 山东君昊高性能聚合物有限公司规划投资3.2亿元建设2500吨/年PEEK树脂及制品项目 6000L聚合釜于2024年底投产成功 年产能达1500吨/年[4] - 山东君昊公开一项纤维上浆液专利 通过引入低分子量含酰亚胺侧基聚芳醚酮与碳纳米管 优化纤维与PEEK界面相容性 显著提升复合材料机械性能[5] - 常州君航专注于连续碳纤维增强PEEK等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 与东华大学团队合作[5] - 常州君华医疗专注于医用PEEK材料及植入级产品 2021年推出AKSOPEEK®系列医用植入级材料 正推进PEEK接骨板三类医疗器械注册[6] 上市公司PEEK材料进展 - 金发科技研发的PPA和PEEK材料解决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机器狗关键零部件长期使用性问题 在行业广泛应用[8] - 同益股份自主研发PEEK板棒材应用于机器人产业链[8] - 万润股份PEEK材料已有中试产品产出 正进行下游市场推广与验证[8] - 银禧科技开发用于热熔堆积工艺的PEEK复合材料打印线材 理论上可应用于机器人[8] - 联泓新科完成PEEK相关技术开发和产品中试 具备产业化条件[8] - 普利特改性PEEK材料已批量供应工业机器人领域[8] - 国恩股份宣布在舟山总投资96000万元打造PEEK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平台 并建设30万吨/年有机高分子改性及复合材料项目[8] - 富春染织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布局PEEK[8] 高端应用与国际合作 - 超捷股份提供PEEK材质产品及高精密机加工产品 已取得部分客户小批量正式订单[9] - 唯科科技与DANFOSS合作开发自润滑性能良好的PEEK材料丝杆类产品[9] - 世索科(Syensqo)Ajedium™ PEEK绝缘槽衬和槽楔以及KetaSpire® PEEK电磁线绝缘材料用于知名高端跑车制造商高压电机[9] - 强科达利携手中国台湾谐波减速器巨头盟立和盟英投资设立科盟创新 推出全球首款PEEK复合材料谐波减速器[9]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12][25][26] -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塞锡高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12][15][18] - 会议涵盖高分子产业年会、工程塑料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论坛等[26]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大飞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光伏新能源等领域[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