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反击欧盟塑料规定!石化巨头,暂停8.4亿欧洲投资
DT新材料· 2025-09-18 16:14
埃克森美孚暂停欧洲化学回收投资 - 埃克森美孚暂停在欧洲的1亿欧元(约8.4亿元)化学回收投资 [2] - 暂停原因是欧洲塑料规定过于严格且欧盟审批流程繁琐 [2] 现有项目与产能 - 公司在荷兰鹿特丹和安特卫普现有两个化学回收项目 年处理80,000公吨塑料垃圾 [3] 欧盟政策与监管问题 - 欧盟法规被指歧视现有石化工厂的回收方式 更青睐独立技术和设施 [4] - 公司强调若法规不变 将不会恢复年回收8万吨废塑料的项目 [5] - 欧盟要求企业通过《企业可持续性尽职调查指令》(CSDDD)检查供应链中强迫劳动或环境破坏问题 [5] 技术与企业立场 - 埃克森美孚采用Exxtend化学回收技术 [8] - 公司已在美国本土开展类似化学回收项目 [5] - 荷兰项目被公司视为少数具有竞争力的投资选项 进口关税并非主要障碍 [5] 行业支持与欧盟回应 - 芬兰雀巢及欧盟众多行业团体支持埃克森美孚对欧盟机制的批评 [6] - 欧盟环境部门官员回应称正在制定以科学为基础的清晰框架以妥善处理化学回收产业 [6]
万华化学,再来20万吨,国内将破1000万吨!
DT新材料· 2025-09-18 16:14
万华化学SEP项目 - 万华化学集团(蓬莱)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建设22万吨/年SEP项目 采用自主研发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生产工艺 生产ABS及ASA材料 其中ABS通用料和专用料20万吨/年 ASA材料2万吨/年 [2] - 项目使用万华烟台工业园乙烯一体化项目生产的苯乙烯 丁二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等原料 通过生产苯乙烯下游技术含量最高 体量最大 经济效益最好的ABS产品 缓解苯乙烯供大于求问题 充分利用一体化成本和资源优势 提高上游化学品附加值 [2] ABS行业现状 - 全球ABS市场需求不振 欧洲受汽车 建筑和家电需求疲软及地缘政治与关税不确定性拖累 美国受汽车业拖累需求较正常水平低5% 亚洲汽车需求相对稳定但家电需求因季节性减产和贸易关税走弱 [5] - 中国ABS产能严重过剩 2024年底总产能达916.5万吨/年 产能利用率仅60% 浙江石化以100万吨/年产能领先 LG甬兴93万吨 镇江奇美85万吨 宁波台化75万吨紧随其后 前十大企业合计产能超600万吨 占全国总量78.25% [5] - 2024年裕龙石化 大庆石化 山东亿科 吉林石化等新装置开车 预计年底国内产能将突破千万吨 [6] - ABS价格持续下跌 从1月8日1410美元/吨跌至9月9962元/吨 部分产品下探9000元/吨 预计下半年价格将跌至成本线或亏损 2022年行业平均亏损253元/吨 2023年平均亏损68元/吨 [9] ABS产品结构 - ABS市场通用产品占比约80% 特种产品占比约20% 高端牌号如医用透明料 车用耐候料仍依赖进口 需加快开发特种ABS ASA 生物基ABS及物理再生ABS等品种 [9] ASA材料特性与市场 - ASA相比ABS抗紫外线老化能力大大提高 成为新能源汽车外饰 光伏接线盒 户外建材 5G 卫星通信等高端领域刚需 市场价格高50%以上但聚合成本未显著增加 [9] - 全球ASA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巴斯夫 英力士苯领 日本UMG LG化学 韩国锦湖 韩国乐天 日本住友 中国台湾奇美 SABIC等 [10] - LG化学与韩国汉森家居合作推出全球首款基于植物性原料的生物基ASA 应用于厨房家居产品表面材料 [10] - 山东利华益采用美国德希尼布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工艺 投资22亿元建设中国大陆首套10万吨/年ASA树脂一体化生产项目 凭借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大幅降低成本 其他企业如山东颐工材料科技 安丘市东海塑业 浙江吉尔泰 瑞丰高分子等规模较小 [11] ASA发展前景 - ASA应用前景广阔 但随着万华化学等具有自主技术和原料优势的巨头介入 未来将进入平民化 [11] - ASA复配方式众多 产品种类和型号差异明显 竞争差异化显著 实现高中低全覆盖甚至取代ABS庞大市场难度很大 [11]
100%生物基丙烯酸,实现规模生产
DT新材料· 2025-09-18 16:14
其突破之处在于使用乙醇作为可再生原料 。专有微生物在温和的温度下将多个反应结合在一个反应器中。其纯化方法避免了使用有毒溶剂和复杂的提 取步骤。与传统方法相比,这可以降低成本。 生物基丙烯酸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多个重要行业。 以下文章来源于生物基科技 ,作者生物基能源与材料 生物基科技 . 生物基科技为DT新材料旗下以分享人物观点、推动全球生物基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进程为核心的创新平台。 【DT新材料】 获 悉, 美国工业微生物公司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导者Industrial Microbes ( iMicrobes ) 宣布在可持续化学制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采用先进发酵技术规模化生产出 100% 生物基高纯度丙烯酸。 在个人护理领域,它是生产 尿布中高吸水性聚合物(SAP)的关键原料 。在化妆品行业,生物基丙烯酸作为植物基、天然衍生成分,正受到越来越多 品牌的青睐。它还可用于生产环保油漆、涂料和电子产品及汽车用胶粘剂,为这些行业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材料的需求增长,生物基丙烯酸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30年,丙烯酸市场规模将达到180亿美元(约合1279亿元人民币)。 iMicrobes 已 ...
投资数十亿的万吨级碳纤维项目获批
DT新材料· 2025-09-17 16:05
深汕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获批 - 深汕特别合作区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完成备案并正式获批 规划年产1万吨高性能碳纤维(T700级以上) 分两期建设 一期5000吨/年 二期5000吨/年 计划2025年10月动工 2029年12月全面建成投产 项目建设内容涵盖聚合、干喷湿纺纺丝、碳化及中试线 整体投资规模或达数十亿元 [4] 国内碳纤维产业现状与产能布局 - 碳纤维因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氢能储罐、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4] - 国内碳纤维产业长期受制于工艺、装备、原丝制备等环节 产品性能和规模化水平存在不足 但近年来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速度明显加快 多个万吨级乃至千吨级项目密集布局 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区域集群联动发展的格局 [4] - 中复神鹰已建成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 截至2023年底碳纤维产能已超过2万吨/年 涵盖T700、T800、T1000等系列 部分型号进入航空航天领域 [4] - 中简科技聚焦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已形成年产数千吨T700级以上碳纤维产能 在建扩产项目 产品应用覆盖航空、航天及体育休闲等领域 [5]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建成国内首条千吨级T800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 现有2.4万吨/年大丝束原丝产能、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 完成性能标定 主要应用于风电叶片等领域 [5] - 光威复材是国内最早实现碳纤维自主化企业之一 T700、T800及部分T1000碳纤维已实现批量生产 现有产能规模达万吨级 [6] - 恒神股份由中航高科控股 拥有千吨级碳纤维产能 在江苏靖江建设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 产品逐步切入航空及新能源市场 [6] - 吉林碳谷聚焦大丝束碳纤维 规划建设万吨级产能 一期3000吨/年碳纤维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推进后续扩建 [6] - 沈阳华特依托兵器集团背景 重点发展中高端碳纤维 承担国家重大专项 部分T700级碳纤维生产线已建成 [6] 行业发展瓶颈 - 原丝制备技术壁垒 高性能碳纤维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丝品质 聚丙烯腈(PAN)原丝制备长期是国内短板 [7] - 工艺装备水平需提升 高性能碳纤维对纺丝、碳化环节要求极高 国产化装备稳定性与一致性仍需改进 [7] - 下游市场结构不均衡 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需求主要集中在风电和体育休闲 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市场占比有限 高端产品尚未形成足够内需牵引 [7] 碳材料产业设备与技术 - 碳纤维生产设备涵盖纺丝设备、预氧化炉、石墨化炉等 [9] - 复合材料制造设备包括铺丝机、RTM设备、热压罐、注射成型设备、拉挤成型设备等 [9] - 加工与检测设备涉及三维编织设备、针刺机、CVD炉、碳化炉、浸渍设备、磨削设备、加工设备、热氧化设备、缺陷检测设备等 [9] 行业活动与平台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定于2025年12月9-11日举行 主题包括碳纤维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金刚石全场景应用、超精密加工与制造等 [10] - 新材料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等服务 包括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会议演讲、产品展示、需求对接、定制报告、项目尽调、投资融资等 [11]
中石化、蔚来入局,又一氢能企业完成融资
DT新材料· 2025-09-17 16:05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海德氢能 ( HydoTech )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 蔚来资本 等机构投资, 其中,蔚来资本的部分投资安排通过与中电 集团(CLP Group)的战略合作完成。 本轮融资完成后,海德氢能股东阵容汇聚了 中国石化、沙特阿美、蔚来资本、红杉中国、愉悦资本、襄禾资本、真格基金、英诺天使基金及水木清华校友 种子基金 等能源龙头企业与头部投资机构。 海德氢能 致力于为全球能源变革者提供持续领先的绿氢解决方案。从旗舰产品先进 电解制氢系统氢舟®(Hydolyser®) 拓展到覆盖多场景应用的生态解决 方案,海德氢能业务已进入中国、欧洲与中东地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收获沙特阿美、中石化、壳牌、道达尔能源等能源巨头的认可。 海德氢能推出了完整的产品型谱,包含 HydoLyser® MK(高压)、HydoLyser® X(低压),及HydoLyser® Anion(AEM)等产品系列 。双旗舰产品 的5MW以上工业级系统,在长期运行中均展现出高性能水平,实测直流电耗低至4.0kWh/Nm³,电流效率大于97%,动态响应速率大于5%/s,低负荷安 全运行区间低于20%。 优越性能之外,Hydo ...
官宣 | 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11月27-29日 杭州)
DT新材料· 2025-09-17 16:05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十四五"期间复合材料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竹秸秆绿色树脂等可再生原料与复合技术研发[1] - 绿色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体育休闲用品和基建等领域应用推广加速[1] 技术研发与突破 - 国内凯赛生物近年在绿色复合材料开发及下游应用取得一系列突破[1] - 论坛聚焦树脂与纤维 复合技术 下游应用三大主题 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1] - 专场讨论包括生物基树脂合成与改性技术 天然增强纤维技术开发 竹基复合材料关键制备技术[2] - 先进复合技术涵盖低温固化 自愈合 界面优化 复合材料回收与再生技术[2] 产业应用案例 - 应用案例覆盖航天航空 汽车轻量化 新能源风电氢能 电子电器 建筑与包装解决方案[3] - "以竹代塑"成为具体应用方向 竹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被重点讨论[2] 行业挑战 - 产业面临原料来源不稳定 工艺不成熟 成本高 回收难等挑战[1] 行业活动 - 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GCMF 2025于11月30日在杭州召开 主题为"绿色复合 创新未来"[1] - 论坛设置主论坛讨论产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全球研究及应用开发趋势[2]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来自宁波诺丁汉大学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浙江大学等机构[2]
iTherM2025直击终端热管理挑战——AI服务器、电池、AR眼镜、人形机器人......
DT新材料· 2025-09-17 16:05
大会概况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于2025年12月03-0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 - 大会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和深圳市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2] - 活动旨在打造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价值对接服务平台[2] - 本届大会全面升级展览结构 设立六大展区覆盖材料-部件-系统-验证-装备全路径协同[2] 应用端展示专区 - 数据中心热管理展示区聚焦单/双相浸没式液冷、冷板系统、泵阀管路设计和冷却液开发等前沿解决方案[4] - 新能源热管理展示区重点展示模组与整包热设计、安全冗余结构、热扩散与缓释材料、液冷板及热模拟工具[6][7] - 储能热管理展示区涵盖相变材料系统集成、低温与常温冷却技术、热场分布仿真、整柜/整站热管理设计[9] - 消费电子热管理展示区呈现微型VC均热板、柔性石墨片、导热凝胶、热-结构一体化模组设计等技术路径[11] 主题展区 - 材料主题展示区汇聚高导热陶瓷、石墨、碳化硅、氮化硼、相变材料、低热阻TIM材料、复合导热结构等[13] - 自动化设备与分析测试仪器展示区展出高精度涂布/贴合/激光加工设备、界面热阻测试仪、热扩散率测量系统、冷热冲击试验系统[15] 展位信息 - 标准展台最小面积为9平方米 国内企业/合资企业价格为15,800元/展期 外资企业价格为3,200美元/展期[17] - 两面开放标准展台增加10%附加费 国内企业/合资企业价格为17,380元/展期 外资企业价格为3,520美元/展期[17] - 室内光地起租面积为36平方米 国内企业/合资企业价格为1,200元/平方米/展期 外资企业价格为260美元/平方米/展期[17]
宁德时代曾毓群:大批企业将被淘汰
DT新材料· 2025-09-17 16:05
中国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去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突破1亿千瓦时 [2] - 中国储能电池和系统出货量分别占全球市场90%和70%以上 [2] - 储能产业链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且技术最先进 [2] 宁德时代技术创新投入 - 2014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 [2] - 专利及申请中专利合计达43000多项 [2] - 电芯安全失效率从PPM级降至PPB级(十亿分之一) [5] 储能行业面临挑战 - 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安全事故(截至2025年5月) [4] - 近三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约80% 中标价低至0.4元/Wh [4] - 行业存在产品参数虚标 实际寿命远低于承诺 [4] - 技术同质化严重 超30万家注册企业面临洗牌 [4] 行业发展核心要求 - 安全必须置于决策首位 需构建多级安全体系 [5] - 需建立实证测试体系精准验证电池寿命 [5]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鼓励技术创新 [5] 产业链材料与技术应用 - 锂电池涉及石墨、硅碳、炭黑、碳纳米管等多种碳材料 [11] - 钠电池使用硬碳/软碳负极 来源包括石油焦与生物质碳 [11] - 超级电容器采用电容炭 氢燃料电池使用碳纸与活性炭 [11] 装备制造支撑体系 - 覆盖材料制备到电池组装的完整设备链 [11] - 包括粉碎机、石墨化炉、碳化炉等关键设备 [11]
万华化学,成立新公司,深耕又一万亿赛道
DT新材料· 2025-09-17 16:05
公司动态 - 烟台万华电气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1亿人民币 由万华化学、北京怀柔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烟台中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缆共同持股 [1] - 东方电缆为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2024年海缆市占率达42.34% 国内海缆绝对龙头 2024年营收90.93亿元 净利润10.08亿元 2025年中报在手订单约196亿元 其中海缆业务110亿元 [1] - 东方电缆与万华化学2021年联合制成首条国产尼龙12线缆材料应用示范工程 并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 [1] - 万华化学2024年4月携手东方电缆及特变电工推动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创新 满足新能源汽车及海上风电需求 已中试量产超高电压等级XLPE产品 [2] - 万华化学2022年5月与万马股份子公司共同投资约10亿元建设"万马万华上下游一体化项目" 规划环保线缆高分子材料年产能60万吨 万华化学主要提供LLDPE树脂等石化原材料 [2] - 道恩股份2024年6月收购安徽博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切入线缆新材料细分领域 包括电动汽车及海底电缆市场 [3] 行业市场 - 电线电缆行业为我国经济第二大配套万亿产业 2023年市场规模约13017.6亿元 同比增长7% 2024年初步核算达13512.3亿元 [2] - 国际线缆高分子材料代表性企业包括杜邦、北欧化学、陶氏化学、Avient等 国内代表企业有万马股份、太湖远大、中超新材、尚华新材、万华化学等 [4] - 特高压、海缆与智能化是电力电缆领域主要趋势 但国内高端阻燃剂、220kV及以上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等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 其中66kV及以上高压/超高压LDPE电缆专用料进口依赖度超80% [5] 技术材料 - 电力电缆结构包含导线、绝缘层、填充物等 绝缘层主要材料为XLPE、PVC及橡胶 XLPE因性能优势已替代PVC成为3kV及以上电缆首选 500kV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4] - 万华化学线缆材料产品包括:聚氨酯基材料(TPU)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缆及消费电子线缆 POE用于低烟无卤线缆护套 尼龙12(PA12)用于海底电缆及光纤通讯线缆包覆层 LLDPE用于普通电线电缆及低压硅烷交联电缆料 PVC用于电梯线缆及超高压电缆护套层 [4] - XLPE由LDPE电缆专用料经交联制备 国内LDPE电缆专用料生产企业包括齐鲁石化、上海石化、扬子巴斯夫等 但高压/超高压产品对杂质控制要求苛刻 需确保交联均匀性及加工性能 [5]
注资84.7亿!东风汽车,成立新公司
DT新材料· 2025-09-17 16:05
合资公司成立与业务布局 - 东风集团股份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4.7亿元 主要从事智能越野车辆的制造与销售[2] - 东风集团股份出资无形资产使用权 包括车型平台及智能驾驶专有技术资产组的许可使用权 以及猛士系列的商标权[2] - 新公司聚焦轻越野市场 与东风猛士的硬派越野定位形成差异化[2] 轻越野市场发展与竞争格局 - 国内轻越野市场因户外露营、山林穿越等旅行文化兴起而快速增长 方盒子车型为代表[4] - 2024年国内方盒子车型总销量突破76.9万辆 增速达到行业均值的3倍以上[4] - 捷途汽车凭借捷途旅行者、山海T1和山海T2等方盒子车型成为销量冠军[4] 东风集团战略转型与资源整合 - 东风集团加速内部改革 强调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扩大市场[4] - 成立东风奕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整合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东风奕派三大自主品牌的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与服务全链条[4] - 奕派科技年度销量目标为150万辆[4] - 东风集团拟私有化退市 子公司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5] - 岚图上市后计划拓宽融资渠道、拓展海外布局、提升国际知名度、完善公司治理[5] 技术合作与差异化竞争 - 东风猛士依托湖北汽车产业群优势 整合华为智能化能力 在高端新能源越野领域构建差异化竞争力[4] - 东风集团通过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效能提升、技术研发聚焦和市场战略扩展 推进智能化转型与全球化布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