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超2万吨电子级环氧树脂项目竣工验收
DT新材料· 2025-09-19 16:04
项目概况 - 彬州智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级环氧树脂新材料生产线项目(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公示,现阶段实际总投资15000万元 [2] - 产品涵盖普通四甲基联苯二酚型环氧树脂(BPE)、高纯四甲基联苯二酚型环氧树脂(BPE)、高纯萘系环氧树脂(BPN)、高纯双酚A环氧树脂(BPA)、高纯双酚F环氧树脂(BPF)及多种改性电子级树脂等10类特种环氧树脂 [2] 技术能力与产品体系 - 公司通过高效梯级分离技术实现超高纯度、超低粘度、超低总氯高端电子级环氧树脂的产业化,突破常规环氧树脂纯度低、粘度高、氯含量高的技术瓶颈 [3] - 拥有低总氯环氧树脂、高纯度环氧树脂、低粘度环氧树脂、高端活性稀释剂四大类高品质产品,共计60多个规格 [4] - 具备将高端电子级环氧树脂乳化水性化的绿色环保技术 [3] 产能配置与生产布局 - 高纯双酚A环氧树脂(BPA)年产量7200吨,高纯双酚F环氧树脂(BPF)年产量1440吨,均位于纯化车间1 [5] - 改性电子级BPA树脂年产量2840吨,其中160吨用于溶剂型电子级BPA环氧树脂生产;改性电子级BPF树脂年产量1920吨,其中80吨用于溶剂型电子级BPF环氧树脂生产 [5] - 溶剂型电子级BPA环氧树脂年产量200吨(丙酮型/丁酮型各100吨),溶剂型电子级BPF环氧树脂年产量100吨(丙酮型/丁酮型各50吨) [5] - 普通四甲基联苯二酚型环氧树脂(BPE)年产量1000吨,全部作为高纯联苯二酚型树脂生产原料 [5] 行业应用与市场定位 - 高端电子级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集成电路、液晶屏、印制电路板等高端电子领域 [3] - 公司定位为研发+生产+销售型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实现进口替代的超高纯低氯电子级环氧树脂产品 [3]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和解!
DT新材料· 2025-09-19 16:04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专利和解 - 双方同意结束全球范围内全部专利纠纷并就部分核心专利达成交叉授权许可的商业安排 [2] - 专利纠纷始于2023年下半年并在2024年初加剧 涉及中国 美国 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多国法律程序 [3] - 专利博弈被视为商业策略 目标可能是实现TOPCon和BC技术的专利互换 [3] 技术布局与产能 - 晶科能源为TOPCon技术龙头 累计申请专利超5500项 发明专利占比75% 2025年底前预计形成40-50 GW高功率TOPCon产能 [4] - 晶科能源同时发展BC技术 已搭建BC研发生产线 其新型BC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达27.2% [4] - 隆基绿能更早押注BC技术 拥有授权专利3500多项 其中BC电池组件专利480项 截至2024年6月末HPBC2.0自有电池产能达24 GW [4]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光伏组件出货41.84 GW 超越隆基绿能的39.57 GW [4] - 晶科能源半年亏损29.09亿元 隆基绿能凭借BC产品更高溢价亏损25.69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26.61亿元 [4] - 晶科能源2024年上半年专利费支出0.14亿元 同比增长近50% [4]
两大化工巨头,再关停、出售
DT新材料· 2025-09-19 16:04
索尔维业务调整 - 索尔维计划于2026年初停止德国Bad Wimpfen工厂的三氟乙酸及相关有机物生产线,并于2026年底逐步停止氟化氢等无机物生产 [1] - 业务调整导致Bad Wimpfen工厂减少约100个职位,Garbsen工厂减少40个净职位并于2028年停止运营 [2] - 公司投资2.5亿欧元用于重组和战略投资,重点建设NocolokⓇ膏剂和涂料设施,将Bad Wimpfen打造为汽车钎焊全球创新中心 [2][3] SK集团战略转型 - SK集团以约41.7亿元人民币出售中韩(武汉)石油化工35%股份,该合资公司累计亏损超1万亿韩元 [4][5] - 退出原因系中国乙烯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加剧,该合资公司年产能为320万吨化学品(含110万吨乙烯),峰值年销售额达10万亿韩元 [4][5] - 集团同步削减大宗化工业务,计划出售SK Innovation收购的陶氏EAA/PVDC业务(2017年3.7亿美元)和阿科玛聚烯烃业务(2020年3.17亿美元) [5]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全球大宗化学品格局向寡头竞争转型,从供应驱动转向市场需求驱动 [7] - SK集团战略重心转向人工智能、电池与芯片领域,承诺2030年前投入8.2万亿韩元 [6] - 索尔维通过产线优化聚焦高附加值领域(如汽车钎焊),强化细分市场领导地位 [2][3] 行业活动动态 - 2025年12月宁波将举办高分子循环再利用大会,聚焦化学回收、物理回收及创新应用三大方向 [8] - 同期举办碳材料国际展会,预计吸引超5万专业观众、3000家企业及2000终端用户参与 [12][13][14]
第二波嘉宾剧透!汉高、积水化学、德莎胶带、硅宝科技、阿莱德、鸿富诚、铟泰......
DT新材料· 2025-09-19 16:04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将于2025年12月3日至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主题为"融合·创新|传递多一点" [3] - 预计会议规模超过2000人 展商数量350+ 展出面积达20000平方米 [4] - 包含20余场多维度同期活动 涵盖开幕活动、专题报告、圆桌讨论等形式 [4] 技术专题分类 - 科学前沿专题包含热学科学、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半导体异质结构等6个方向 [19] - 功能材料专题涵盖热界面材料、导热复合材料、碳基热管理材料等6类材料 [19] - 技术应用专题包括液冷技术、功率器件热管理、热管/VC均温板等6个领域 [19] - 工程方案专题聚焦数据中心、电动车、储能等6大应用场景热管理 [19] 参展企业技术亮点 - 汉高聚焦高性能TIM在功率器件和电池热管理中的创新 在导热界面材料、结构胶方面有深厚积累 [5] - 鸿富诚推出HTG-S1200C高功率光模块导热凝胶 石墨烯导热垫片热阻超低 满足L3-L4自动驾驶芯片需求 [6] - 阿莱德高性能导热垫片材料达30 W/m·K 绝缘型导热垫片和导热凝胶分别达15 W/m·K和12 W/m·K [7] - 德莎胶带tesa® 58394采用无基材设计 含陶瓷导热填料 专为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设计 [8] - 铟泰公司Heat-Spring®可压缩金属TIM导热率达86 W/m·K GalliTHERM®液态金属实现超低界面热阻 [13] - 普莱斯曼CVD金刚石散热片热导率高达2000 W/m·K 直径达6英寸 表面粗糙度<3nm [15] - 赛墨科技石墨–铝复合材料热导率超400 W/m·K(厚度<0.5mm)或500 W/m·K(厚度>1mm) [16] - 天策科技石墨化碳纤维热导率最高达970 W/(m·K) 模量达948 GPa [17] 学术支持体系 - 大会由欧洲科学院院士李保文担任顾问 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曹炳阳等学者组成学术团队 [18] - 支持媒体包括DT新材料、洞见热管理、热设计网等专业平台 [18] - 设置创新成果集市、闭门研讨会、专家问诊室等特色交流环节 [20] 产业应用方向 - 重点关注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eVTOL/无人机、储能六大应用领域 [27] - 涵盖热科学、热管理材料、液冷技术、Chiplet/3D IC热管理等关键技术关键词 [27] - 积极推动热管理领域"政产学研用资"互惠合作 促进实验室技术向市场转化 [4]
eVTOL:系统架构设计、关键部件热控与新兴技术展望
DT新材料· 2025-09-19 16:04
eVTOL热管理技术综述 - 北京理工大学谢鹏团队发表首篇针对eVTOL热管理技术的专题综述 系统分析系统架构、关键部件和新兴技术 旨在阐明前沿进展并识别现存挑战 [6][7] eVTOL热管理挑战 - 与传统燃油飞机相比 eVTOL集成更多温度敏感型电气动力总成部件 缺乏空气循环机和传统热源(如航空燃油)散热 面临更严峻热管理挑战 [8][10] - 与电动汽车相比 eVTOL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显著更高(峰值功率需求持续增长) 且任务剖面更复杂 电池冷却技术(如大面积冷板)可能不适用 [8][10] - 与电子设备相比 eVTOL需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运行 同时集成更复杂硬件和先进控制算法 [8][10] eVTOL动力系统架构 - 主流配置包括倾斜管道、倾斜机翼、倾斜旋翼、多倾斜旋翼、四旋翼、并排、单旋翼和升力加巡航设计 [2] - 常见动力系统包括全电动系统、串联混合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电池混合动力系统(FBHSs)、涡轮电动系统及并联混合动力系统 [12] - 全电动系统结构最简单(依赖电池能量通过逆变器向电机供电) 但电池能量密度不足(约200 Wh⋅kg⁻¹)限制长航程任务 [12] - 亿航智能(EHang)、韬科科技(TCab Tech)和Volante均采用全电动系统 [12] 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 - 空冷系统在巡航阶段(功率需求降低且冲压空气冷却效应增强)效果显著 [14][15] - 液冷是当前主流技术方案 但需统筹优化效率、轻量化和能耗平衡 [14][15] - 相变材料冷却可提升过热场景能效 热管冷却可优化温度均匀性 二者可作为辅助方案 [15] - 新兴技术包括热电冷却(需聚焦材料开发)和浸没冷却(需研究介电流体减容)以推动商业化 [15] 电力电子冷却技术 - 传统空冷技术适用于与电机集成的设备(利用螺旋桨气流散热) 但其他设备需辅助风扇(导致额外能耗) [17][18] - 液冷技术热性能更优 但受限于附加组件和较高寄生功耗 [17][18] - 新兴技术包括喷雾冷却、射流冲击和浸没冷却 可有效控制结温(安全范围需<393-423 K) 但喷雾/射流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性和高成本问题 浸没冷却需评估流体特性 [18] 电机冷却技术 - 空冷技术具有最简结构、低复杂度与成本优势 但需优化传热方案以提升性能 [19] - 液冷技术冷却性能更优 但附加组件增加系统总重 且需权衡冷却通道尺寸与绕组面积 [19] - 油冷技术优势显著(冷却效率与安全性) 但不同方案存在挑战:油套冷却需克服高粘度/低导热率;油雾冷却需优化组件数量;油注冷却需辅助油泵支持低速运行;油浸冷却对旋转元件效果有限且增加质量 [19] 预测性热管理(PTM)技术 - eVTOL采用点对点固定任务剖面与专业飞控人员 在无干扰空域运行 无需应对复杂路况 显著降低PTM实施复杂度 [21][23] - 相比电动汽车(受天气、路况、驾驶风格等多变量影响) eVTOL的专属航线、预设参数和标准化控制模式简化PTM要求 [21][23] - PTM具有能效提升与运行性能优化优势 但需依托先进控制算法与自适应策略 [21] 未来研究方向 - 采用标准化指标(比冷却功率、热阻、系统质量及能耗)定量对比各子系统冷却需求 [23] - 建立热管理系统能耗量化方法(以"每千瓦热负荷所需能耗"或"占机载总储能比例"为单位) 针对不同飞行阶段测算 [23] - 拓展不同动力系统架构(纯电动、混合动力等)下的热管理需求研究 关注部件布局和传热路径影响 [24] - 推动客舱-电池-电机-功率电子器件冷却系统整体集成化 以降低能耗与系统质量 [24] - 开发更高性能部件技术、更强系统集成度及更智能温控策略的下一代解决方案 [24]
倒计时80天!Carbontech2025盛会即将启幕
DT新材料· 2025-09-19 16:04
F ri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arbon Materials Conference & Exposition 倒计+日寸 2大主题展馆, 20000*展出面积, 800*展商, 4大应用端会议, 7大同期活动, 3场巡回地推 N1半导体碳材料馆 培育钻石看货会 司线各 金刚石年会 新兴产业崛起正引领碳材料产业发展,碳材料突破正加速新兴产业变革! 备受瞩目的年度盛会——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 (Carbontech2025) 将于2025年12月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诚邀全球碳材料产业 链的精英翘楚齐聚上海,共赴这场年度盛会! 参展/参会/参观,"码"上报名 Carbontech2025 Carbontech2025以 "齐聚全球力量,共"碳"材料未来" 为主题, 2大主题展馆, 20000+ 展出面积, 800+ 展商, 4 大应用端会议, 7 大同期活动, 3 场巡回地推,将 汇聚全球 800 余家领军企业,预计吸引 50000+ 专业观众, 1000+ 行业CEO, 2000+ 终端用户, 1000+ 科研团队, 3000+ 企业, 500+ 政 ...
金刚石高端应用加速落地,材料企业集结Carbontech2025
DT新材料· 2025-09-18 16:14
金刚石材料特性与应用潜力 - 金刚石具备超高硬度、极高热导率、宽禁带半导体特性和良好生物兼容性 在工业和科技领域有不可替代地位 [4] - 传统应用集中于切削工具如光伏硅片切割和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加工 新兴应用扩展至半导体、新能源、量子科技及生物医疗领域 [4] - 被称为"终极半导体材料" 因出色导热性和载流子迁移率 可突破硅和碳化硅物理极限 适用于5G通信、高效能芯片及数据中心 [4] 产业发展挑战 - 大尺寸单晶衬底制备及高效切割抛光工艺尚未成熟 制约产业化进程 [5] - 当前全球产能约90%集中于磨具磨料领域 高附加值半导体、光学和生物应用未实现规模化 [5][6] - 产业链上下游存在性能与需求脱节问题 需协同突破以释放材料潜力 [5] 产业链协同与升级路径 - 材料企业需推动合成工艺提升、探索绿色低碳路径并拓展新兴应用 加工与装备企业需通过工艺创新转化材料特性为生产力 [6] - 中国占据全球约90%人造金刚石产能 河南形成完整产业集群 需将产能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 [6] - 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及金刚石项目为产业升级关键路径 展会与行业大会成为聚合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6][7] 行业展会与企业参与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Carbontech 2025)涵盖2大主题展馆、20000+平方米展出面积、800+展商 聚焦半导体碳材料与能源装备 [57][59] - 展会包括4大应用端会议、7大同期活动及3场巡回地推 预计吸引50000+专业观众、3000+终端用户及1000+行业CEO [57][62][63] - 参展企业覆盖金刚石全产业链 包括衬底、外延、热沉、光学窗口、培育钻石及半导体器件等领域 [8]-[52] 代表性企业技术布局 - 安徽尤品新材料专注第四代宽禁带半导体金刚石 产品涵盖衬底、外延、热沉及光学窗口 [11] - 宁波晶钻科技CVD单晶金刚石产能与技术居世界前列 可产业化生产大尺寸低缺陷单晶 [30] - 河北普莱斯曼掌握直流喷射与大功率微波技术 散热产品与微波光学窗口实现国内替代并应用于核聚变项目 [18] - 西安英特斯克自研10KW/15KW微波电源及MPCVD控制系统 定位高附加值电子级片材及散热器件市场 [46]
鲁西化工,60万吨/年尼龙项目一期竣工
DT新材料· 2025-09-18 16:14
鲁西化工尼龙6产能扩张 - 公司60万吨/年己内酰胺·尼龙6项目一期工程于2024年9月2日全线打通并投产 生产出合格产品 目前正优化工艺指标以确保达产达效[2] - 一期工程建成30万吨/年尼龙6产能 包括20万吨/年高速纺切粒和10万吨/年常规纺切粒 由6套装置构成(4套高速纺+2套常规纺 单套产能5万吨)[2] - 公司己内酰胺和尼龙6产能均由40万吨/年提升至70万吨/年 增幅达75%[2] 新材料行业技术论坛专题 - PET及软塑包装循环利用专题涵盖原级循环技术 软塑膜材回收再生 化学循环市场监管豁免机制[5] - 废纺纤维循环利用专题聚焦化学循环技术 规模化应用 混纺分离与预处理技术[5] - 退役风机叶片循环利用专题涉及热固性可回收树脂 纤维/玻纤复材回收 全组分热解回收技术[5] - 动态高分子论坛同期举办 探讨可逆化学键分子结构设计实现高分子可持续化及功能化[5] 行业服务平台生态 - 平台覆盖化工新材料 复合材料 储能与电池 先进封装 生物基与合成生物学 热管理 氢能 光伏等领域[7] - 提供品牌传播 研究咨询 投资孵化服务 包括品牌推广 企业专访 会议演讲 产品展示 需求对接 项目尽调 定制报告 投资融资等[9] - 平台已积累20000位行业客户与朋友关注[8]
宁德时代,再成立三家公司
DT新材料· 2025-09-18 16:14
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扩张 - 宁德时代9月成立三家新公司 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秦皇岛)有限公司、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鹰潭)有限公司和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江门)有限公司 每家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池销售和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等 [2] - 时代骐骥是宁德时代的商用车换电平台 采用第三代磷酸铁锂电池 搭载无热扩散技术与CTP成组技术 电池系统使用寿命可达15000次以上 [3] - 宁德时代5月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及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 目标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 [3] - 时代骐骥在山东、山西、四川、福建、广东等地成功落地建站 9月4日建成100座换电站 标志着重卡换电网络从试点阶段迈入规模化阶段 [3][4] 碳材料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 碳材料在电池中实现轻量化、高性能、长寿命、低能耗、高功率和可持续等特性 [9] - 锂电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碳复合材料 使用天然石墨、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硅烷和多孔碳等原料 [11] - 导电剂使用炭黑、碳纳米管和石墨烯 钢电负极使用硬碳/软碳 原料包括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煤炭和生物质碳源 [11] - 气体扩散层使用短切碳纤维和导电炭黑 催化剂载体使用活性炭 原料包括生物质碳源、煤炭、石油焦、沥青和聚丙烯腈等 [11] - 液流电池使用碳纤维电极碳毡 超级电容器使用电容炭 电池热场使用碳碳匣钵和石墨匣钵 [11] 电池制造设备 - 电池材料制造设备包括粉碎机、混合设备、造粒设备、筛分和除磁设备、反应炉、超高温炉和石墨化炉等 [12] - 碳纤维处理设备包括纺丝设备、针刺设备、预氧化炉、碳化炉、CVD炉和浸渍设备等 [12] - 成型加工设备包括高速混捏机、等静压成型设备、焙烧炉、磨削设备和加工设备等 [12] 行业会议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会议将于2025年12月9-11日举行 包含金刚石年会、碳纤维高峰论坛和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等专题 [7][13][14] - 会议议题涵盖金刚石全场景应用、超精密加工、培育钻石、新能源碳材料和多孔炭/硬碳等前沿技术 [7] - 电池专题将讨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eVTOL电池和具身机器人电池等应用 [7]
第二波嘉宾剧透!iTherM2025热管理产业大会(12月3-5日 深圳)
DT新材料· 2025-09-18 16:14
01 大会信息 大会时间: 2025年12月3-5日 大会地点: 中国 ·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城路1号) 大会主题: 融合 · 创新 | 传递多一点 特色活动: 热管理展(350+展商,20000 m 2 展区) 详细信息点击查看~ iTherM(i nsight T hermal M anagement )洞见热管理 ,定位于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 2 02 5第六届 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iTherM 2025)将 紧密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 半导体、 数字经济、 汽车、 智慧网联 、低空经济、 绿色低碳等 诸多 产业集群,以热管理价值优势 及应用 场景 为导向, 洞见 和把握 热管理行业政策、科学、材料、技术、标准和工程等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 iTherM 2025将 吸收顶尖研究机构和公司的行业远见 , 内容涵盖热管理 行业 的科学前沿、功能材料、技术应用和工程方案等多个领域, 诚挚 邀请国内外知 名学者、技术专家、领军企业高管、 政府园区、 科研院所和投资机构 等嘉宾走上大会舞台, 共同探讨热管理产业新动态、新技术、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