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芯语

搜索文档
半导体顶级供应商排名
是说芯语· 2025-06-07 13:15
半导体行业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尤其是半导体行业经历动荡开端 川普政府实施广泛关税政策导致半导体市场预测困难 政策变化频繁影响芯片、设备和材料贸易 [1] - 关税政策引发美国与贸易伙伴关系紧张 沃伦·巴菲特批评贸易武器化策略 [2] 模拟IC领域 - 2024年模拟IC市场前十大供应商中八家收入下降 仅Qorvo增长10%和Monolithic Power Systems增长21% 整体占模拟IC总销售额59% [3] - 德州仪器以121亿美元销售额保持第一 市场份额14.8% 工业和汽车领域贡献78%收入 获《芯片与科学法案》16亿美元资助 [4] - 亚德诺半导体排名第二 投资27亿美元扩产 计划2025年底实现产量翻倍 [4] DRAM领域 - 2024年DRAM市场增长88% 主要由HBM DRAM和DDR5过渡驱动 价格涨幅达81% 出货量仅增4% [5] - 三星以395亿美元收入居首 SK海力士增长108%至328亿美元 美光增长74%至207亿美元 [5][7] - 中国长鑫存储收入增长214%至31亿美元 晶圆产能计划2025年翻倍 可能打破三巨头垄断格局 [6] NAND领域 - 2024年NAND市场增长69%至661亿美元 价格驱动为主 三星以35%份额领先 Kioxia第二 [8] - 美光升至第三 Solidigm增长141% 中国长江存储增长58%至33亿美元 但受制裁限制量产能力 [8][9] MCU领域 - 2024年MCU市场下降22% 恩智浦升至第一 英飞凌唯一实现3%增长 微芯裁员9%员工 [10][11] MPU & APU领域 - 2024年MPU/APU市场增长18.3%至1048亿美元 高通增长28%超越AMD 推出Snapdragon X处理器 [12][13][14] 晶圆代工领域 - 2024年纯代工市场增长22%至1227亿美元 台积电收入增长30% 中芯国际增长27%至80亿美元 [15][16] O-S-D器件领域 - 2024年O-S-D市场整体下降9% 索尼和英飞凌分列前二 均受消费电子和汽车市场疲软影响 [17][18]
立讯收购闻泰ODM获批
是说芯语· 2025-06-07 09:14
交易概况 - 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部分业务获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交易金额达43 89亿元,涉及昆明闻讯、黄石智通等多家子公司100%股权及多个地区业务资产包 [1] - 闻泰科技通过此交易战略性退出产品集成业务,全面转向半导体领域,聚焦芯片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 [1] 立讯精密的战略突破 - 立讯精密通过此次收购获得闻泰科技在手机、平板、笔电、IoT等领域的完整ODM研发制造体系,补足系统研发集成能力短板 [2] - 收购标的包含闻泰科技年营业额超500亿元的ODM业务,并整合其二十年积累的技术与生产实力,覆盖主板集成、芯片研发、软件适配到整机代工的全链条能力 [2] - 业务版图横向扩展至手机、平板、电脑、服务器、车机等全品类算力终端,纵向实现从元器件研发到软硬件一体化方案的全线贯通 [2] 闻泰科技的转型方向 - 闻泰科技交易后全面聚焦半导体领域,目标抢占芯片设计、制造等技术高地,谋求在半导体产业的长远发展 [1] 行业影响 - 立讯精密与闻泰科技的整合将强化资源协同和规模效应,提升研发投入效率与生产成本控制能力 [3] - 行业可能加速洗牌与升级,推动更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应对竞争,立讯精密打造的"航母级平台"或引领新一轮行业变革 [3]
DDR4价格急速飙升!
是说芯语· 2025-06-07 08:14
DDR4内存价格飙升 - DDR4现货市场价格在5月下半月飙升约50% [1] - 8GB和16GB芯片的合约价格较5月初上涨22%-25% [1] - 预计第三季度DDR4价格将继续上涨10%-20% [1] 价格上涨原因 - 制造商关闭DDR4产线转向DDR5等利润更高产品 [1] - 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等企业被中国企业挤出DDR4市场 [1] - 三星计划在6月初停止DDR4生产 [1] - 企业因美国关税政策大量囤积DDR4导致价格上涨 [2] - 长鑫存储跟随韩国企业转向DDR4以外产品 [2] 市场现状与未来 - DDR4与DDR5价格差距缩小至7%以内 [3] - 主要DDR4制造商正在退出市场 [3] - 小供应商可通过工业和嵌入式平台维持DDR4生产 [3] - 英特尔Ice Lake和AMD Milan服务器平台仍使用DDR4 [3] - DDR4预计至少持续部署至2026年 [3]
压力给到英伟达、华为和思科,单芯片102.4T,史上最牛交换芯片来了!
是说芯语· 2025-06-07 00:16
博通Tomahawk 6芯片发布 - 博通推出下一代交换芯片Tomahawk 6系列,采用102.4Tbps带宽设计,成为业界首个达到此规格的产品 [1][3] - 该芯片采用3nm工艺+Chiplet封装技术,兼顾良率、扩展性和功耗控制,是博通首款采用此架构的交换机芯片 [5][6][7] - 提供两种型号:BCM78910(128个106.25G PAM4 SerDes)和BCM78914(64个212.5G PAM4 SerDes),均支持102.4Tbps总带宽 [10][11] 技术规格与优势 - 支持64个1.6TbE端口配置,远超当前主流的51.2T方案 [10] - 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双速率SerDes、原生CPO支持、ASIC级认知路由、GLB2.0负载均衡、线速Telemetry等 [11] - 能效比达到0.35pJ/bit,相比前代Tomahawk 5(<500W)功耗控制更优 [11][46] 架构设计与性能 - 采用两层Spine-leaf架构可支持十万卡集群(128K),相比三层架构减少67%光模块使用并降低延迟 [26][27] - 实现ASIC原生认知路由,通过实时遥测→全局决策→微秒级执行的闭环提升网络性能 [32][33] - 支持HMB内存跨XPU共享和512卡集群单机承载能力,针对AI集群场景优化 [18][20][24] 市场竞争地位 - 目前领先于英伟达、Marvell、思科等竞争对手(均停留在51.2T方案) [3] - 完全基于Ethernet/UEC开放生态,区别于InfiniBand的封闭性 [12] - 提供全栈解决方案覆盖交换芯片、NIC、Phy和光模块,强化市场竞争力 [39] 产品迭代历程 - 从Tomahawk 1(2014年)到Tomahawk 6(2025年),十年间带宽从12.8T提升至102.4T [46] - 制程工艺从16nm演进至3nm,SerDes数量从256x50G增至1024x100G [46] - 典型功耗从<225W(Tomahawk 3)增长至<<1000W(Tomahawk 6) [46]
刚刚!新思科技高管亲述“断供”始末:详解美国EDA出口管制内情 (附全文翻译)
是说芯语· 2025-06-06 10:18
核心观点 - 新思科技收到美国商务部BIS的"通知并要求停止"信函,要求停止向中国销售包括软件、硬件及芯片在内的相关产品,并立即停止了向中国地区的相关产品发货 [2] - 公司采用年度"密钥"授权模式,现有客户软件的可用期限将在未来355天内的不同时点终止,且无法再获得任何技术支持或更新 [2] - 此次禁令发布方式"不同寻常",未提供惯例的4到12周意见征询期,导致公司只能在事后补做沟通工作 [3] - 中国区业务从过去约25%的年增长转变为最近一个季度同比下降28%,主要受美国层层加码的技术限制措施影响 [4] - 公司正在与政府部门积极沟通,以澄清禁令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例如适用范围是否包括中国公司子公司或中国籍员工等 [8] 业务影响 - 中国市场在落后工艺(16纳米、14纳米及以上)领域约占中国芯片设计的25-30%,但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先进节点,因为先进设计需要使用高端EDA工具、更多更新的IP授权及硬件验证设备 [4] - 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市场因技术限制而萎缩,公司转向汽车、物联网和工业应用领域,但这些市场的整体潜在市场(TAM)不如AI市场大 [5] - 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软件功能进行限制,例如销售Fusion Compiler工具但不支持全环绕栅极技术,但此次BIS的通知未提供这种细分管控的空间 [5] - 现有客户可在年度许可证密钥到期前(最长约355天)继续使用当前EDA软件,但无法获得维护、漏洞修复或更新服务,也无法下载新的IP或获得硬件更新支持 [6] 行业协作与应对 - 美国EDA行业展现出"罕见的团结",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各公司法务团队和政府关系团队正在通力合作应对政府管制问题 [3] - 公司已撤回之前发布的财务业绩指引,计划在与政府沟通、明确具体销售范围后再发布新指引 [2] - 公司不希望因剧烈调整而永久性失去中国市场,在限制措施实施前中国市场保持约25%的年增长率,如果未来能通过贸易谈判达成合理管控协议并恢复销售能力,公司"当然不想退出这样的增长市场" [9] 产品与服务状态变化 | 产品类别 | 当前有效许可状态 | 服务停止后影响 | 服务停止后的更新与支持情况 | | --- | --- | --- | --- | | EDA软件 | 全面使用并获得持续支持和更新 | 软件在密钥到期前可运行,之后"变暗"(Go Dark),无法获取新版本或补丁 | 无错误修复、无新功能、无工艺库更新、无安全补丁 [7] | | 知识产权(IP) | 可下载最新IP及更新并获得支持 | 已下载IP可继续使用,无法下载新IP或现有IP的更新版本 | 无法获取IP更新(如错误修复、性能改进),无新IP发布 [7] | | 硬件 | 硬件可操作,配套软件/固件可获得更新与支持 | 物理硬件可继续使用,配套软件/固件停止更新 | 硬件相关的软件/固件无错误修复,无功能升级 [7] |
西门子发布了一则声明,确认限制中国EDA使用
是说芯语· 2025-06-05 23:53
美国商务部对EDA软件出口管制的影响 -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要求断供中国EDA软件供应,对向中国客户和全球中国军事产品终端用户出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和技术采取新的控制措施 [1] - 西门子收到通知后限制了对出口管制分类编号(ECCN)3D991和3E991下的软件和技术的访问 [1] - 新出口管制措施于5月23日实施,西门子正在评估对业务和客户的影响 [1] 西门子的应对措施 - 公司表示150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客户提供支持,将与美国和中国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减轻新限制的影响 [1] - 西门子承诺继续为全球员工和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1] - 公司强调其技术正在改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 [1]
周立功的公司,要被同行买了
是说芯语· 2025-06-05 13:23
核心观点 - 知名芯片分销商立功科技可能被上市公司商络电子收购,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 [1][2] - 商络电子拟通过现金方式购买立功科技部分股权以达到控股目的,交易价格将根据尽职调查等进一步确定 [2] - 立功科技曾两次IPO失败,此次出售股权可能是其退出路径之一 [6][9][18] 两家公司的发展历程 立功科技 - 成立于1999年,专注于工业及汽车电子领域的芯片解决方案,业务分为自主产品(16.75%)和IC增值分销(83.25%) [5] - 是NXP重要代理商,2017-2020年向NXP采购占比51.31%-63.54% [5][6] - 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99-2006年推广NXP前身产品;2006-2013年成为NXP主要分销商;2013-2017年扩展产品线;2017年后整合业务资源 [7] - 2020年创业板IPO撤回,2023年子公司致远电子IPO也终止 [6][9] 商络电子 - 1999年成立,从被动元器件分销起家,逐步转向主动芯片分销 [10] - 2021年A股上市,拥有超100项原厂授权,服务近5000家客户 [9][10] - 被动元器件收入占比从2017年84.58%降至2024年42.93%,主动元器件占比提升至57.06% [10][15] - 2024年营收65.46亿元(同比+28.27%),净利润0.71亿元(同比+108.28%) [15] - 2024年代理品牌新增9个至112项,拓展汽车自动化等新领域 [15] 收购动机与影响 - 商络电子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2022年已收购汽车电子分销商深圳星华港 [17] - 立功科技与商络电子业务具有协同性和互补性,可提升后者竞争力与规模 [18] - 收购符合商络电子专注分销主业战略,有助于实现产业链延伸 [18] - 立功科技两次IPO失败后,出售股权可能是其退出选择 [18]
传:德州仪器涨价!最低涨10%
是说芯语· 2025-06-05 08:20
德州仪器产品涨价计划 - 公司计划对3300多个料号进行涨价 涨价计划将于6月15日正式生效 [1] - 涨价幅度呈现梯度分布:涨幅100%及以上占比9% 50%-100%占比5% 30%-50%占比1% 15%-30%占比55% 小于15%占比30% [1] - 平均涨幅在10%以上 部分料号涨幅达40%-70% [1] - 涨价主要集中在三类产品:低利润率、老料号、承诺数量未达标 [1] - ADC、运放等信号链相关料号涨幅高达100%以上 [1] - 涨价为全球性举措 中国区主要集中在利润率较低产品如运放、接口、ADC等 [1] 公司战略转变与行业影响 - 公司策略从低价抢份额转向保产品线利润率 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70.2%降至2024年一季度57.2% [2] - 通过淘汰低效产品和提价优化产品结构 [2] - 为国产模拟公司带来机遇 圣邦股份、思瑞浦等国内厂商主力产品与TI中低端料号重叠 有望跟随提价或扩大份额 [2] - 终端厂商或加速导入国产替代方案 尤其在工业、汽车等长周期领域 [2] 行业复苏信号 - 公司一季度营收40.69亿美元 同比增11% 环比增2% [2] - 预计第二季营收41.7亿至45.3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估的41亿美元 [2] - 模拟芯片产业正摆脱前几季库存调整 ADI表示工业领域全细分市场复苏 渠道库存下降 预计下季度营收环比增长 [2]
刚刚!寒武纪,募资49.8亿
是说芯语· 2025-06-04 10:03
今天下午,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 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他们 在说明书中指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498,000.00 万元(含本数), 扣除发 行费用后的净额拟投资于以下项目: 在公告中,寒武纪表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有以下几个目的: 1、增强公司面向大模型的芯片技术和产品综合实力,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产业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寒武纪表示,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正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迈向强人工智能时代,引发智能算力市场的 空前 增长机遇。本次募投项目面向大模型技术演进对智能芯片的创新需求,拟开展面向大模型的智能处理器 技术创新突破,研发覆盖不同类型大模型任务场景的系列化芯片方 案;拟建设先进封装技术平台,灵 活高效地支撑不同场景下差异化产品的封装,增强智 能算力硬件产品对未来大模型技术发展新需求的 适应性。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 升公司在复杂大模型应用场景下的芯片技术和产品综合实力, 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产业 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2、构建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软件生态的开放性和易用性 寒武纪表示,大模型技术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迈向全新发展阶段,大模型 ...
外媒:阿里大模型全线切换,放弃DeepSeekR1
是说芯语· 2025-06-04 05:20
阿里巴巴AI战略进展 - 公司旗下各业务单元已启动基于Qwen3模型的智能体开发计划,部分原采用DeepSeek R1模型的应用正迁移至Qwen3平台 [1] - Qwen3大模型的开源标志着公司AI战略进入新阶段,实现技术自主与商业落地的协同效应 [1] - 2023年首代Qwen发布时性能未获内部全面认可,但Qwen3的突破性进展改变了这一局面 [1] 技术布局与竞争 - Qwen系列模型对内成为统一阿里系AI能力的技术基座,对外通过开源策略加速中国产业AI化进程 [1] - 阿里云正推动Qwen模型的全球化布局,与欧美主流开源模型展开竞争 [1] 高层动态与战略意义 - 已退隐六年的马云在Qwen3研发期间持续关注进展,通过定期听取专项汇报传递战略决心 [2] - 马云的非常规介入凸显Qwen3对公司未来的关键价值,反映AI竞赛中的紧迫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