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芯语

搜索文档
斯达半导拟再融资15亿元,投向SiC等3大车规器件项目
是说芯语· 2025-06-28 09:45
斯达半导可转债发行预案 - 公司计划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1] - 每张债券面值人民币100元 按面值发行 期限为六年 [1] - 转股期自发行结束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债券到期日止 [1] - 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和前一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 [1] 募集资金用途 - 车规级SiC MOSFET模块制造项目 投资总额100,24526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60,000万元 [2] - IPM模块制造项目 投资总额30,08035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27,000万元 [3] - 车规级GaN模块产业化项目 投资总额30,10768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20,000万元 [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拟投入募集资金43,000万元 [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Q1营业收入分别为270,54984万元 366,29654万元 339,06207万元和91,92304万元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2,07464万元 92,06991万元 51,33867万元和10,48551万元 [5]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1945%上升至2025年Q1的3181% [5] - 流动比率从2022年891下降至2025年Q1的362 [5] - 速动比率从2022年770下降至2025年Q1的236 [5]
加拿大政府下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并关闭业务
是说芯语· 2025-06-28 06:54
加拿大政府对海康威视的禁令 - 加拿大工业部长梅拉妮·若利宣布联邦政府责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拿大的运营 原因是国家安全审查认定其继续运营会损害加拿大国家安全 [1] - 该决定基于《加拿大投资法》下的多步骤审查 评估了加拿大安全和情报部门提供的信息与证据 [1] 禁令的具体范围 - 国家安全审查范围不涵盖海康威视在加拿大境外的关联公司运营 [2] - 加拿大政府禁止所有政府部门 机构和国有企业采购或使用海康威视产品 [3] - 加拿大政府将对现有资产进行审查 确保不再使用旧有的海康威视产品 [3] 未明确的细节 - 声明未具体说明海康威视将如何损害加拿大的国家安全 [3]
视涯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
是说芯语· 2025-06-28 05:08
公司概况 - 视涯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微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并提供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2] - 公司是全球首家基于12英寸晶圆背板实现硅基OLED微显示屏规模量产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具备硅基OLED"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全栈自研能力的科创企业 [2] - 公司在我国硅基OLED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工信部确定的国家新型显示产业链引领企业,并受委托对硅基OLED产业牵头承担标志性产品攻关等任务 [2] 财务与股权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124%、133%和96% [3] - 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亿、-3.04亿和-2.47亿,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3] - 公司采用特别表决权设置,实控人顾铁间接持股约29%,但实际控制公司约62%的表决权 [3] - 顾铁1968年出生,拥有美国国籍,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3] 技术与产能 - 公司已建成专注于12英寸晶圆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每月可生产9000片12英寸晶圆投片 [6] - 12英寸晶圆成本更低、技术平台更先进,公司已掌握电流驱动、高刷新率、广色域、叠层白光OLED器件等关键技术 [6] - 公司已累计申请各项专利420余项 [6] - 正在推进第二条生产线建设,预计今年5月设备进驻,现有厂房可容纳3条产线,晶圆投片产能最大可达每月2.7万片 [6] 市场与应用 - 公司核心产品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在关键性能指标方面已达到或超越索尼可比产品 [2] - 硅基OLED微显示屏长期被境外厂商垄断,随着下游场景快速爆发,产业重要性不断提升 [2] - 硅基OLED微型显示技术已大量应用于市场,能让拍摄画面更清晰、色彩还原度更高 [7] - 正在将微型显示技术应用于内窥镜临床手术中,可折叠AR眼镜也即将推向市场 [7] - 未来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商务办公、医疗、应急消防、教育培训、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7] IPO募资计划 - 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20.15亿元 [1] - 募资将投入到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4] - 通过募投项目有望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带动我国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5] 行业前景 - 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下游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7] - 公司凭借硅基OLED与可穿戴设备的适配性,有望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 [7]
创业板首家,未盈利芯片IPO,来了!
是说芯语· 2025-06-27 08:48
创业板未盈利企业上市政策 - 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1] - 创业板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以增强板块包容性和精准支持力度 [1] - 深交所严格落实创业板上市标准为初盈利和未盈利企业提供包容性融资渠道 [1] 大普微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领先的企业级SSD主控芯片设计及存储方案提供商 [1] - 创始人CEO杨亚飞为留美博士曾在美国高通工作8年拥有2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1] - 公司团队规模超380人具备从芯片设计到量产交付的全栈能力 [1] 公司技术实力与市场表现 - 累计获近二十亿股权融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主流服务器市场 [1] - 基于自研芯片推动"存算一体"产业发展申请超300项国内外专利 [1] - 2022年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1] 行业影响 - 创业板政策调整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 [1] -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国内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突破 [1]
小米、华为联手投出一个芯片IPO,年销量超5000万颗,中国大陆第一
是说芯语· 2025-06-27 00:42
公司概况 - 云英谷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致力于为消费电子品牌公司提供高性能显示驱动方案 [2] - 公司采用Fabless业务模式,通过与晶圆代工厂、OSAT公司及显示面板制造商的战略合作确立行业地位 [2] - 公司于2017年开始专注于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2021年实现量产并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向主流消费电子品牌供货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 [2]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销售量计,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全球第五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 [2] - 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应用于超10个产品系列,客户合计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25%以上 [3]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品牌公司认证且唯一一家对品牌公司累计销量超千万颗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企业,2024年销售量超5000万颗 [3] - 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品牌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供货份额从2022年1.2%提升至2024年4.0% [3] 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软硬一体全栈自研显示驱动技术,涵盖芯片设计、驱动补偿算法开发、像素补偿电路布局三大环节 [3]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掌握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先进技术的企业,包括算法优化、低功耗设计、先进封装等技术 [4] 产品布局 - 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应用于AR/VR设备的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 [4]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5.51亿元、7.20亿元、8.91亿元人民币 [4]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1.24亿元、2.32亿元、3.09亿元人民币 [4] 股东与募资用途 - 投资方包括红杉、小米长江、华为哈勃、高通等 [5] - 香港IPO募资拟用于AMOLEDTDDI芯片研发、Micro-OLED/Micro-LED技术优化、战略投资及营运资金 [5]
荣耀确认启动A股IPO辅导!
是说芯语· 2025-06-27 00:37
荣耀A股IPO进展 -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6日获中国证监会上市辅导备案,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标志着公司正式开启A股上市之路 [1] - 公司于2024年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已聘用券商、律所、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 [3] - 公司CFO表示将以上市为契机提升治理水平和透明度,并适时启动上市流程 [3]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公司正加速推进"阿尔法战略"向AI转型,新一代AI折叠屏旗舰手机荣耀Magic V5定档7月2日发布 [2] - 持续加码AI基础研发,构建开放生态体系,业务已拓展至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2] - 公司同时推进AI终端开放生态战略和全球化战略 [3] - 销售与服务总裁表示目标是在2024年底重返国内手机市场前三 [3] 市场影响与行业地位 - 若成功上市,荣耀有望成为A股首家AI终端生态企业,重塑资本市场AI板块格局 [2] - 上市进程推进将强化公司AI生态协同效应与战略纵深布局,重塑消费电子与人工智能产业竞合关系 [2] - 分析认为荣耀加快上市步伐将提升A股市场科技板块的创新活力 [2]
重磅!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CPU发布,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
是说芯语· 2025-06-26 11:27
龙芯3C6000处理器发布 -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在北京发布 采用自主设计的龙架构指令系统 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 [1] - 龙芯3C6000可满足通算 智算 存储 工控 工作站等多场景计算需求 已获《安全可靠测评公告》当前最高等级二级认证 [1] - 3C6000性能相当于2023年或2024年市场主流产品水平 完全依赖境内供应链 从指令系统到各种IP核均为自主研发 [3] - 同时发布的还有龙芯2K3000/3B6000处理器 面向智能终端和工控应用 为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3] 龙芯中科公司情况 - 龙芯中科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 销售及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处理器及配套芯片产品与基础软硬件解决方案 [5] - 公司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 截至6月26日收盘股价为122.41元/股 总市值491亿元 [5] - 上市后研发迭代加速 从每年1-2款新芯片提升至4-5款 高强度研发投入提高了效率 [5]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 - 截至2025年5月底 科创板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119家 涵盖芯片设计 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 [5] - 一季度科创板110余家集成电路公司合计实现营收721.82亿元 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44.79亿元 同比增长73% [5] - 芯片设计 半导体设备 晶圆制造等领域表现亮眼 行业收入利润大幅增长 [5]
联发科起诉华为
是说芯语· 2025-06-26 07:13
专利诉讼背景 - 联发科子公司HFI Innovation正式对华为旗下五家子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涉及欧洲专利EP2689624,该专利为LTE核心技术,关联4G LTE网络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效率 [1] - 此次诉讼恰逢华为在UPC对联发科发起5G专利诉讼四个月后,形成技术代际交叉的司法对攻态势 [1] 专利战起源与发展 - 双方矛盾始于2022年3月的5G专利许可谈判,华为提出以每台终端2.5美元为上限的芯片级许可费率,联发科认为该费率计算方式不符合FRAND原则,导致谈判破裂 [2] - 2024年5月,华为率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联发科侵犯其5G专利组合,索赔4620万美元 [2] - 2024年7月,联发科及子公司在英国法院起诉华为,控告其侵犯三项涉及4G/5G专利,并寻求禁令 [2] 全球司法对峙格局 - 专利博弈已在中、英、德三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司法对峙格局 [3] - 英国高等法院确认有权设定全球FRAND费率,华为可能面临统一的专利使用费率判定 [3] - 华为在中国法院系统构建起密集的诉讼网络,联发科则选择欧洲统一专利法院和英国高等法院作为主攻方向 [3] 技术代际与商业模式交锋 - 诉讼呈现4G与5G专利的代际交织特征,华为被控侵权的EP2689624专利属于LTE基础技术,联发科在英国发起的诉讼则涉及5G终端信道状态反馈等关键专利 [6] - 华为力推的"芯片级"收费模式若获司法认可,将颠覆高通、爱立信等传统专利权人沿用的"终端级"收费体系 [6] - 行业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测算,若该模式普及,中国手机厂商的专利成本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单台设备专利费用支出可能下降30%-40% [8] 行业规则重构 - 知识产权纠纷已占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诉讼案件的47%,跨国纠纷呈现指数级增长 [9] - 联发科与华为的司法对决正成为检验全球专利规则适应性的关键案例 [9] - 英国法院已率先在OPPO诉诺基亚案中确立5G全球累积费率上限(5.273%) [9] 终端市场影响 - 若联发科胜诉,华为可能被迫调整专利收费策略,缓解小米、OPPO等终端厂商的成本压力 [10] - 若华为占据上风,则可能加速通信行业从"终端付费"向"芯片付费"的商业模式转型 [10]
刚刚!针对中国,美国国会推出《禁用敌对人工智能法案》
是说芯语· 2025-06-26 01:41
法案概述 - 美国国会推出《禁用敌对人工智能法案》,旨在隔离外国对手AI技术,保护政府敏感系统和数据 [1] - 法案由两党议员共同提出,得到众议院和参议院支持 [1] - 法案将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列为外国对手,重点防范其AI技术 [3] 法案背景 - 美国议员认为外国对手控制的AI对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特别点名中国AI公司DeepSeek [2] - 法案提出者将当前局势形容为"新冷战",AI被视为核心战略技术 [2] - 法案基于此前调查结果,建议对源自中国的AI模型实施联邦采购禁令 [2] 法案核心条款 敌对AI清单机制 - 要求联邦采购安全委员会在60天内制定外国对手AI清单 [4] - 管理和预算办公室须在180天内公开发布该清单 [5] - 清单至少每180天更新一次,反映新兴威胁 [6] - AI产品可从清单移除,需满足特定认证条件 [6] 使用限制规定 - 禁止联邦机构采购或使用清单上的AI系统,包括与中国有关联的公司产品 [7] - 各机构需在90天内审查并移除现有清单上的AI产品 [8] - 机构可利用现有法律权限执行移除 [9] 豁免机制 - 允许在科研、国家安全等狭窄领域获得豁免 [10] - 豁免需书面理由并通知国会和管理预算办公室 [11] - 具体豁免情形包括科研、反恐、关键任务保障等 [12] 关键定义 - AI定义参照2020年《国家人工智能倡议法案》和2019年国防授权法案 [14] - "外国对手"指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 [14] - "外国对手实体"包括持股20%以上或受控于外国对手的企业 [14] 法案影响 - 体现美国在AI领域与中国"脱钩"的意图 [15] - 可能加剧全球AI阵营化竞争,形成平行技术生态系统 [15] - 将传统供应链安全审查模式复制到AI技术领域 [15]
国内存储龙头起纠纷,江波龙诉佰维!
是说芯语· 2025-06-25 23:10
专利纠纷事件概述 - 江波龙子公司元预知技术起诉佰维存储及江苏金震手机连锁商贸有限公司专利侵权 索赔121 685万元 涉及eMMC存储设备核心技术专利ZL200680051271 3和ZL201110159902 6 [1] - 涉案专利原始权利人为诺基亚 后经多次转让至江波龙关联公司 元预知技术主张佰维存储BiwineMMC产品及中兴"畅行50"手机因符合JEDEC标准必然侵权 [1] - 佰维存储回应称谈判遵循FRAND原则 认为停产诉求缺乏法律依据 并指出两专利保护期将于2026年11月27日届满 [1] 行业趋势分析 - 涉案金额占佰维存储2025年一季度营收15 43亿元的0 79% 但反映存储行业技术卡位竞争 eMMC技术为嵌入式存储市场主流方案 [2] - 佰维存储在AI端侧存储领域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同比增长294% 显示技术布局成效 [2] - 专利攻防成行业常态 江波龙此前通过诉讼获赔1418万元商业秘密侵权案 佰维存储持有404项境内外专利(含150项发明专利) [2] 法律争议焦点 - 案件可能围绕标准必要专利实施是否必然侵权 FRAND原则下许可费计算合理性 诉中行为保全适用条件三大焦点展开 [3] - 佰维存储计划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同时继续推进LPDDR5X PCIe5 0等高端产品研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