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芯语

搜索文档
全芯智造11.97%股权成功转让,成交价4.69亿元
是说芯语· 2025-06-25 09:54
股权交易 - 全芯智造11.97%股权成功成交 转让标的评估值为50689.4508万元 成交价达46928.6568万元 [1] - 股权受让方为合肥高投科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 - 转让方为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 转让前华大半导体持有全芯智造11.97%股权 [2] 公司背景 - 全芯智造成立于2019年9月12日 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在上海、北京等地设有全资子公司 [1] - 公司注册资本18518.5196万元 专注于集成电路制造EDA工具软件研发与服务 [1] - 股东包括北京武岳峰亦合高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等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收入51469.13万元 利润总额-45658.10万元 净利润-34714.92万元 [2] - 2024年度资产总额达222444.22万元 [2] 行业关注 - 合肥高投科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接手股权后 可能对全芯智造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产生影响 [2] - 半导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全芯智造未来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2]
艾为电子起诉聚芯微索赔千万
是说芯语· 2025-06-25 06:13
专利诉讼案件 - 公司近期向武汉聚芯微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侵犯LRA马达驱动芯片相关专利,涉案金额1050万元[1] - 最高人民法院已支持本案管辖权[2] - 公司曾于2021年IPO期间遭遇芯海科技专利诉讼,后通过专利无效宣告程序胜诉[4] - 公司反诉芯海科技商业诋毁并胜诉,二审维持原判[5]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在国内率先突破手机摄像头光学防抖OIS技术并实现规模量产[2] - 已量产开环/闭环AF和OIS全系列产品,包括1轴-4轴OIS驱动等[2] - SMA马达驱动芯片已导入品牌客户并实现规模出货[2] - 正在研发"线性/直流/步进马达驱动芯片"项目,计划总投资7472万元,已投入5934万元[3] 行业竞争态势 - 专利被视为构筑技术护城河最有效手段[7] - 国产马达制造商已实现技术自给自足,头部企业开始向海外收取专利费[7] - 行业存在技术内卷现象,本质是市场利益争夺[7] - 微型马达驱动领域曾发生新思考电机与皓泽电子专利纠纷,最终以800万元和解[7] 历史纠纷记录 - 公司曾与前员工发生技术秘密纠纷[6] - 行业内有类似专利纠纷案例,如新思考电机索赔3000万元最终和解[7]
突发!造芯十四年国产高端模拟厂商破产!
是说芯语· 2025-06-25 00:54
公司创立背景 - 2011年10月在北京成立,创始团队由美国硅谷资深ADC技术专家刘松领衔,核心团队包括4名拥有15至20年经验的硅谷集成电路设计专家 [2] - 目标瞄准被美国ADI、TI公司高度垄断的高性能ADC及模拟前端(AFE)芯片市场,该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2] - 承载着国产芯片在高端模拟领域实现突破和替代的厚望 [2] 公司高光时刻 - 2012年11月发布首代高速ADC芯片VAT1002,性能比肩国际一流水准,成为亚洲首款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高速高性能ADC产品 [3] - 2014年刘松入选年度中关村十大系列推介活动 [3] - 2012年获得华润微电子2600万元A轮融资,中关村发展集团投资900万元,海淀区政府配套股权投资900万元 [3] - 制定了成为亚洲第一高性能模拟芯片供应商的战略定位 [3] 公司发展规划 - 2013-2014年重点开拓无线通信、工业及医疗设备市场,目标销售额8000万元 [4] - 2015-2016年布局下一代射频采样芯片,目标突破2亿元销售额 [4] - 2017年后计划成为国内主要供应商并进军海外市场,目标累计销售额10亿元 [4] 公司困境 - 2015年实际营收长期徘徊在千万级,远低于2亿元目标 [5] - 本土技术梯队尚未成熟,制约了技术研发、产品优化及大规模生产 [5] - 高端ADC芯片研发成本以亿计,周期超过5年,但最后一笔公开融资停留在2013年天使轮 [6] - 缺乏持续资金注入导致技术迭代、产能提升、市场推广等方面力不从心 [6] 公司破产 - 2025年3月2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清算案 [7] - 5月15日指定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人,要求债权人在6月25日前完成债权申报 [7] - 面临来自美国ADI、TI等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技术迭代落后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7] 行业反思 - 半导体行业仅有先进技术不足以确保成功,需要注重商业化落地、市场竞争和资金支持 [8] - 需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和技术梯队建设 [8] - 需拓展融资渠道确保长期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资金来源 [8] - 需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细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8]
曝国内DPU头部公司停发工资、暴力裁员!
是说芯语· 2025-06-24 23:38
公司经营问题 - 公司自三月份以来停发工资[1][5] - 存在暴力裁员行为且未提供赔偿[5] - 合同明确约定年终奖数额但连续三年未发放[5] - 区别对待员工 部分员工从2022年至今获得年终奖而其他员工未获得[5] - 对三月份离职员工停发工资而在职员工正常发放[3] 员工管理争议 - 采用异常留人策略 2024年底前主动提离职者可获涨薪 不提离职者维持原薪资[3] - HR公开拒绝支付赔偿和工资 并挑衅员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6] - 员工指控公司拖欠20万年终奖及2个月工资[6]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总部位于浙江湖州 专注集成电路领域[6] - 拥有四大核心产品线 包括高端EDA工具 USB IP DPU和TCAM芯片[6] - 研发网络覆盖全球 在美国硅谷 英国伦敦 南非开普敦及中国多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6] - 聚焦网络通讯 5G 云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领域[6] - 管理团队具备20年以上行业高管或创业经验[6]
传中微5nm刻蚀设备获台积电正式订单
是说芯语· 2025-06-24 07:36
台积电南京厂采购中微半导体设备 - 台积电南京厂向中微半导体采购10台5nm介质刻蚀机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交付 [1] - 中微半导体2018年已通过台积电5nm刻蚀机验证 此次订单标志技术成熟度获认可 [1] - 5nm刻蚀设备是芯片制造关键装备 应用于高性能计算、AI、5G等前沿领域 [1] 中微半导体技术优势 - 5nm刻蚀设备具备可调性、稳定性优势 配备双低频射频源和四区动态静电吸盘提升精度 [2] - 采用自主涂层技术的抗腐蚀反应仓 兼具除胶能力和表面电荷减除功能 [2] - 技术发展路径清晰 从65nm逐步突破至5nm制程 实现国产设备国际竞争力 [2] 台积电南京厂发展概况 - 南京厂2016年成立 总投资30亿美元 是台商大陆最大单体投资项目 [3] - 2018年量产12nm/16nm制程 大陆首座12英寸12nm晶圆厂 [3] - 2022年新增28nm产能4万片/月 2023年总产能达6万片/月(含原有16nm产能) [3] 中微半导体公司发展 - 2004年成立时仅15人团队 2024年全球员工超2000人 2019年科创板首批上市 [5] - 刻蚀设备覆盖国内95%需求 5nm设备已进入国际领先产线 2024年收入72.77亿元 [5] - MOCVD设备占GaN基LED市场80%份额 拓展至碳化硅、Micro-LED领域 [5] - 2024年研发投入24.52亿元 占比营收27.05% 在研设备超20款 [5] - 投资产业链上下游30余家企业 8家参股公司已A股上市 [6]
嘉楠科技将停止其AI半导体业务
是说芯语· 2025-06-24 02:47
战略调整 - 公司将终止非核心的人工智能半导体业务部门,以更专注于比特币挖矿机销售、自挖矿业务及消费者挖矿产品等核心业务 [1] - 人工智能半导体业务2024财年销售收入仅90万美元,但相关运营费用占总运营费用的15%,战略收缩后预计运营费用将大幅下降 [1] 核心业务竞争力 - 挖矿设备技术领先:2025年将推出适配全球电压的Avalon Q矿机,下一代A16系列能效比达15J/TH接近行业顶尖水平 [2] - 矿机性能卓越:A14产品组合在2024年比特币减半后收入环比大幅增长,A15及A16系列需求持续上扬,且具备耐腐蚀、抗盐碱潮湿等特性 [3] - 全球化布局加速:北美算力达8.15 EH/s,综合电力成本低至0.044美元/千瓦时,埃塞俄比亚等项目正常运行时间超95% [2] - 2025年目标:计划实现北美10EH/s、全球15EH/s算力,当前总部署算力达8.75EH/s,运营算力达7.27EH/s [3] 财务表现 - 2024年Q4净亏损收窄33.2%,并实现EBITDA盈利 [2] 潜在挑战 - 比特币价格若回落至2.6万-3.61万美元成本线以下,可能面临矿机需求萎缩 [2] - 需应对美国《Clean Cloud Act》潜在征税及俄罗斯部分地区禁令等政策挑战 [2] 长期战略 - 通过消费级产品创新(如矿机加热器)及可再生能源挖矿(如巴基斯坦水电项目)打破单一业务依赖 [2] 公司发展历程 - 2013年创立并发布全球首款基于ASIC芯片的区块链计算设备,引领行业进入ASIC时代 [4] - 2015年实现28nm芯片量产,2016年实现16nm芯片量产 [5] - 2018年量产全球首个自研7nm芯片及首款RISC-V商用边缘智能计算芯片勘智K210 [6] - 2019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管理层变动后张楠赓成为绝对控制人 [9]
突发!字节Seed大语言模型负责人被开除损失数千万
是说芯语· 2025-06-24 02:05
公司人事变动 - Seed大语言模型负责人乔木因违反公司"利益冲突禁止场景"规定被立即辞退并扣除全部年终奖金,其与团队HRBP发展亲密关系且未履行申报流程并提供虚假陈述 [1] - 乔木2014年加入字节跳动,职级推测为4-2或5-1,年薪保守估计1000万元以上,参照同团队负责人周畅"4年5000万"级别待遇 [1] 员工薪酬与期权价值 - 字节跳动2014年期权价格5美元/股,最新回购价达189美元/股,涨幅38倍 [2] - 若乔木2014年获得100万元期权且未提前回购,当前价值约3900万元 [2] - 乔木在字节跳动11年累计总收入保守估计超5亿元人民币,包含薪资与多轮期权收益 [2] AI业务发展 - Seed是豆包大模型团队内部代号,创始人张一鸣自2023年下半年起每月参与一次核心技术团队复盘会,显示高度重视 [2] - Seed1 5-VL多模态大模型已发布,在60个评测基准中38个取得SOTA表现,推理成本显著降低并通过火山引擎开放API [3]
“A+H”持续升温!又一家千亿市值存储企业赴港上市
是说芯语· 2025-06-23 12:46
行业趋势 - 存储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头部企业融资相对容易 存储并购潮和产能大战一触即发 [1] - 2024年全球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10.09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12.68亿美元 2031年达57.02亿美元 2025-2031年CAGR为28.5% [4] - 2022年全球内存接口及配套芯片市场规模约11亿美元 同比提升54.9% 预计到2028年RCD、PMIC、SPD Hub、TS占比分别达38%、28%、24%、10% [4] 公司战略 -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全互连芯片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和创新、全球市场与业务拓展、战略投资与收购 [2] - 未来五至十年战略目标是成长为国际领先的全互连芯片设计公司 重点聚焦运力芯片领域 提供高速互连芯片解决方案 [2] - 从内存互连、PCIe/CXL互连、以太网及光互连三个维度拓展业务布局 探寻半导体领域投资及并购机会 [3] 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11.39亿元 同比增长63.92% 环比增长17.19% 连续八个季度环比增长 [3] - 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合计销售收入1.35亿元 同比增长155% [3] - 2025年第二季度互连类芯片在手订单金额已超12.9亿元 仍在陆续收到新订单 [3] - 2024年营业收入36.39亿元 同比增长59.2% 净利润14.12亿元 同比增长213.1%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22亿元 同比增长65.78% 净利润5.25亿元 同比增长135.14% [4] 市场前景 - 预计2025年DDR5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及渗透率较2024年大幅提升 高性能运力芯片需求呈现良好成长态势 [3] - 2025年中国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千亿级别 同比增长率超20% [4] - 预计到2028年全球存储器接口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94.75亿元 [4] 行业地位 - 国内存储接口芯片领域龙头企业 专注于内存接口芯片设计与研发 产品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领域 [5] - 在DDR4和DDR5世代均处于领先地位 主导DDR5接口芯片国际标准制定 2023年内存接口芯片市占率达43.35% [5] - 客户涵盖三星电子、海力士、美光科技等DRAM市场龙头企业 [5]
国产GPU厂紧急澄清!
是说芯语· 2025-06-23 08:05
国产GPU芯片G100性能争议 - 砺算科技首款6nm自研GPU芯片G100在GeekBench平台曝光OpenCL通用计算得分仅15524分 性能被指与13年前的英伟达GTX 660 Ti相当 [1] - 公司紧急澄清称芯片仍在性能测试阶段 测试进展符合预期 产品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计划7月底正式发布 [1] - G100采用自研TrueGPU架构 官方宣称性能对标英伟达RTX 4060系列 支持DirectX 12、Vulkan 1 3等主流图形API并集成AI加速能力 [1] G100测试数据详情 - 测试平台配置为锐龙7 8700G处理器、64GB DDR5-4800内存及七彩虹主板 运行Windows 10系统 [2] - G100配备32个计算单元 核心频率最低300MHz(最高未公开) 显存容量仅256MB [2] - RTX 4060同项测试得分超10万分 是G100当前成绩的6 5倍 [2] 性能差异原因分析 - 业内人士指出早期样片可能面临驱动优化不足、固件限制等问题 256MB显存容量可能是驱动程序误报 [3] - 300MHz核心频率可能未完全释放性能 GeekBench对新架构支持可能不完善 实际性能需待驱动更新后评估 [3] - TrueGPU架构采用统一渲染架构与张量引擎核心 理论上可兼容AI生态并提供高效计算能力 [3] TrueGPU架构技术特点 - TrueGPU是业界首个融合高性能图形渲染和AI推理能力的GPU架构 基于unified shader+tensor engine核心运算单元 [4] - 架构可驾驭高分辨率高帧率3A游戏场景 满足专业图形设计软件需求 原生支持DirectX12 2、Vulkan1 3等主流API [4] - 相比其他GPU厂商基于Imagination IP研发的方案 TrueGPU具有自主创新性 [4]
怎么了?中国“AI芯片第一股”,3400亿,跌落神坛!
是说芯语· 2025-06-23 07:04
公司表现与市场反应 - 寒武纪市值从3400亿元峰值缩水至2300多亿元,尽管2024年Q4和2025年Q1分别实现净利润2.72亿元、3.55亿元,首次盈利[1] - 公司股价在持续亏损阶段上涨,但在盈利后表现疲软,反映市场对其竞争压力和题材稀缺性减弱的担忧[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AI芯片头部企业为华为、海光信息和寒武纪,华为昇腾910D性能超越英伟达H100,并受到美国全球封杀[4] - 海光信息深算三号芯片预计追平英伟达A100,且凭借x86生态优势(适配90%政务软件)形成竞争力[4] -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性能仅为英伟达A100的80%,产品竞争力弱于华为,与海光信息相比也存在不确定性[5][6] 行业动态与资本运作 - 海光信息拟合并中科曙光,将打通AI芯片设计、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环节,增强综合实力[6] - 摩尔线程、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沐曦等AI芯片公司陆续启动IPO,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寒武纪题材稀缺性下降[6] 财务状况与融资压力 - 寒武纪2024年和2025年Q1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6.18亿元和-13.99亿元,账上现金从19.72亿元(2024年)骤减至6.38亿元(2025年Q1)[8] - 公司研发投入极高(2025年Q1达2.35亿元),当前现金仅能支撑两个多月研发,正推进49.8亿元定增以缓解压力[8] 估值水平与行业前景 - 寒武纪当前市值2396亿元,对应PE需年盈利47.17亿元(基于英伟达50.79倍PE),要求单季净利润增长3倍以上[9] - 行业存在国产替代加速风险,若AI芯片全产业链突破可能导致价格战,类比新能源车行业估值承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