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工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手机电池掺硅量首次突破25%
高工锂电· 2025-07-03 12:17
荣耀Magic V5技术创新 - 荣耀发布新一代旗舰折叠手机Magic V5,厚度8.8mm,重量217g,配备6100mAh大容量电池,突破消费电子领域"轻薄与续航难以兼得"的局面 [1] - 首次应用掺硅量高达25%的新一代青海湖刀片电池,远超行业普遍10-15%水准,采用"高仿生自修复粘结剂"技术抑制材料膨胀问题 [1] - 仅1TB版本配备6100mAh电池,反映硅碳负极当前仍属"高价高端"产品定位 [2] 硅碳负极材料行业瓶颈 - 硅碳负极高成本源于多孔碳原材料价格昂贵及生产设备规模化限制,树脂基多孔碳降本空间有限,生物质基材料性能待提升 [3] - 行业面临技术瓶颈:高掺硅比例可能影响快充性能和安全性,需通过固态电解质技术解决 [1] 供应链产能加速布局 - 璞泰来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试生产,预计2025年8月投产 [5] - 池州碳一规划总产能3万吨硅碳负极生产线开工,硅宝科技3000吨/年产线今年投产并实现百吨级销售 [5]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河南大潮炭能完成2.5亿元B轮融资,新建3000吨多孔炭产线,成为全国最大该材料生产企业 [5] 国际技术动态与突破 - 美国企业Group14推迟本土工厂投产并裁员,但韩国合资工厂将满负荷运行供应中国客户 [5] - Group14硅基负极SCC55实现超1500次(特定情况超3000次)充放电循环,攻克高膨胀导致循环寿命短的难题 [6] 行业会议与未来展望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9日在成都举行,聚焦"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议题 [6]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昆仑新材郭营军:锂电从国内卷到全球,钠电固态与全球化成破局双引擎
高工锂电· 2025-07-03 03:28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从跟随到领跑的完整历程,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新三样"代表[2] - 以2010年"十城千辆"为起点,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牵引下走过了波澜壮阔的15年发展[2] - 2025年将开启新15年征程,面临交通电动化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深化等挑战[2] 新15年发展趋势 - 新阶段将开启新应用场景、新技术与产品创新、新商业模式落地及新产业生态格局[2] - 全球化成为核心命题,需解决从领跑全球到真正融入全球的跨国经营挑战[2] - 技术迭代重点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应用场景将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领域[13]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策划"激荡15年 瞭望新征程"系列活动,调研超1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4] - 活动形式包含调研走访、视频专访、深度报道及15周年行业盛典[5] - 视频策划包括对话20位企业领袖、新能源青年领袖及全球化主题圆桌讨论[7][8] 产业研究内容框架 - 梳理2010-2025年锂电产业三大发展阶段:萌芽期、爆发期和全球化引领期[12] - 重点分析电池、装备、材料产业链的技术、市场及竞争格局变化[13] - 对细分领域TOP10企业进行发展回顾特写[13] 15周年行业盛典 - 将邀请超1000位产业链企业高层参会,聚焦新技术、全场景应用及商业模式创新[15][16] - 发布行业评选结果和15周年纪录片,特写"后浪"新兴企业[17]
倒计时6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参会企业名单更新
高工锂电· 2025-07-02 11:42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电池材料的产业化路径 [1] - 由英联复合集流体冠名,设三大专场:开幕式(电池材料变局)、新材料创新与零碳智造、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 [1]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8日-9日,地点: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 [1] 参会企业名单 电池企业 - 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欣旺达动力、比亚迪锂电池、蜂巢能源、天能电池、力神电池等共42家 [3][5][6] - 固态电池专项:四川安高特电固态电池、北京卫蓝新能源等 [6][7] 材料企业 - 正极材料:宁波容百、湖南裕能、湖北万润、天力锂能等 [6] - 负极/隔膜:云南恩捷、星源材质、杉杉科技、中科电气等 [7][8] - 电解液:天赐高新、新宙邦、石大胜华等 [7][10] - 复合集流体: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商) [8] - 钠电材料:中科海钠、湖州超钠、浙江钠创等 [5][10][15] 设备及配套企业 - 智能装备:宏工科技、琥崧科技、精实机电等21家 [18][19][21] - 检测技术:俐玛精密、赛默飞世尔、北京精微高博等 [19][22] - 环保设备:普沃思环保、苏州湛清等 [22][24] 行业关注方向 - 三大专场议题显示行业聚焦点:多元电池材料需求变革、零碳制造技术、固态电池降本路径 [1] - 钠电池产业链企业占比显著,包括材料研发(中科海钠)、设备配套(江苏众钠)等 [5][23] - 复合集流体技术受重视,冠名商江苏英联及重庆金美等企业参会 [8][14]
每日速递|利元亨截至5月末在手订单达49.21亿元
高工锂电· 2025-07-02 11:42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日-9日在成都举行 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主办方包括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 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1] 电池行业动态 - 国轩高科申请分段式快速充电方法专利 采用阶梯恒流恒压充电技术 分成N个阶段充电至限定电压或容量 再进行恒压充电至最终电流 [2][4] - 海四达电源订单饱满 产线处于较饱和生产状态 海外客户订单占比高 钠离子电池 半固态电池 全极耳电池等新产品受到高度关注 部分已量产供应 [3] - 欣旺达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6][7] 材料行业动态 - 富临精工与川发龙蟒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将合资新建10万吨/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和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前驱体项目 [8][9] - 赣锋锂业表示锂价处于近年低位 市场已现底部特征 2026-2027年市场反转取决于供给收缩与需求爆发节奏 碳酸锂需求提升 公司通过低成本项目放量与技术降本实现产能增加 [10][11] - 中能锂业申请金属锂复合电极专利 采用弹性锂单体和管状碳纳米材料构建三维网络通道 解决锂沉积/剥离体积变化和界面接触差问题 [12][13] 设备行业动态 - 利元亨截至5月末在手订单达49.21亿元 消费锂电设备业务订单占比32.21% 智能仓储业务订单从上年同期0.6亿元增长至6.5亿元 [14][15]
谷轮竞逐TWh锂电新赛道:极致安全、降本与降碳下的破局之路
高工锂电· 2025-07-02 11:4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锂电产业加速迈入TWh规模化发展新纪元,但面临白热化市场竞争与合规压力[1] - 2024年中国锂电市场呈现"量增价跌"特征,2025年部分储能电芯集采价格跌破0.3元/Wh[1] - 储能领域136文件取消强制配储要求,转向市场化价值驱动[2] - 行业三大核心要求:无降碳不生产、无安全不上市、无成本不生存[3] 政策与标准要求 - 国家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锂电新增产能设定能效门槛,正极材料能耗限额1400kgce/t,负极材料3000kgce/t[3] - 新国标GB 38031-2025强制要求电池系统"不起火、不爆炸",取消5分钟逃生缓冲期[3] - 新增三大严苛测试:热扩散测试(1000℃不起火)、150焦耳底部撞击测试、300次快充后短路测试[4][13] 谷轮解决方案框架 - 核心理念:以安全保生存、以降本换空间、以降碳谋未来[8] - 安全层面依托百年技术积淀实现全生命周期可靠性[6] - 生产环节通过精细化温湿度控制降低能耗与成本[7] - 应用环节延长设备周期、减少故障维修以提升毛利率[7] 研发阶段解决方案 - ZF(I)系列低温喷液涡旋压缩机覆盖2HP至40HP,配备外置排气温度保护与低噪音设计[10][13] - 支持快速温变、高低温冲击等环境试验,确保电池早期安全验证[13] 生产环节解决方案 - 超高温工业热泵替代传统锅炉,覆盖80-130℃应用,满足涂布机等设备需求[14][16] - 工业冷水机组覆盖5HP至50HP,工作范围-30°C至25°C,支持多种环保制冷剂[17][19] 运输环节解决方案 - Oversight云监测系统+GO GreenSense™回收系统实时监控锂电池温度与位置[20] 储能应用解决方案 - ZEV/YEV系列变频压缩机针对充放电工况优化,获得CE/UL认证[24] - 采用双柔性设计+可变容积比技术提升可靠性,支持R-410A等多种制冷剂[24][26] - 推出112cc和130cc大排量型号应对高散热需求,优化油循环系统降低油敏影响[25][26] - 紧凑型卧式压缩机节省空间,数码涡旋压缩机提供高效冷量调节[27][29] 移动应用解决方案 - ZPVH068卧式涡旋压缩机支持-25℃至45℃环境,最低13Hz运行频率[29]
7月锂电排产同环比俱增
高工锂电· 2025-07-02 11:42
锂电产业链排产与市场表现 - 7月国内电池排产超130GWh 同比增长近四成 材料环节负极 隔膜 电解液环比增幅2%左右 正极材料环比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销量3万台 同比增长176% 市场渗透率11.51% 预计全年销量达16万辆 同比增长近一倍 [1] - 乘用车市场6月新能源车销量中 零跑汽车在新势力阵营领先 小鹏汽车同比增幅保持两倍以上 [1] 储能市场动态 - 7月中国储能电芯出口预计超25GWh 环比增幅10% 美国关税下调触发抢出口效应 [2] - 中东光储项目订单激增 欧洲户储去库完成 工商储放量 全球储能需求多点开花 [2] 锂电技术发展趋势 - 锂电技术从内卷性能参数转向结构性突破 聚焦10C快充 短刀化 大圆柱 固态电池 零衰减储能等技术 [3] - 动力领域快充需求推动高压实正极 快充负极等新材料增长 储能出口向高端化跃迁 314Ah大电芯占比提高 [3] 材料环节供需与扩产节奏 - 2024年下半年锂电材料价格和加工费触底 2025年起负极 磷酸铁锂正极 电解液 隔膜等环节迎来新一轮扩产 [5] - 2026-2029年锂矿 锂盐 锂电池等环节扩产接力 形成材料端全链条扩张节奏 呈现先局部启动后全局推进特点 [5] 产业集中度与固态电池进展 - 产业集中度提升明显 利润与话语权向头部集聚 大鱼吃小鱼整合浪潮加剧 [6] - 2025年固态电池或迎第一轮产能集中投放 2025-2026年为密集释放窗口 前4个月新增扩产规模超50GWh 投资超200亿元 [6] - 已有6家企业建成超1.5GWh产线 储能场景优先释放产能 半固态与LFP体系先落地 [6]
江苏英联总部基地落成,复合集流体商业化进程提速
高工锂电· 2025-07-02 11:42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主办,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江苏英联产能布局 - 江苏英联总部基地在扬州高邮落成,总投资30.89亿元 [2][4] - 规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与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 [4] - 年产能目标为1亿㎡复合铝箔和5亿㎡复合铜箔 [4] - 产能布局精准契合动力电池行业降本增效需求 [5] 复合集流体技术优势 - 复合集流体相比传统铜箔可降低材料成本并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5] - 传统铜箔在动力电池成本中占比约10% [5] - 产品已通过韩国U&S ENERGY等海外客户批量验证 [6] - 商业化窗口期已至,将推动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领域的渗透率提升 [7][8]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组建由博士、硕士领衔的专业团队,覆盖真空物理、光学膜、柔性材料等关键领域 [9] - 与日本爱发科成立联合研究院,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10] - 复合铝箔采用一步蒸镀工艺,复合铜箔运用"磁控溅射+水电镀"两步法 [10] - 工艺已通过5条生产线量产验证,参数稳定 [11] - 布局固态电池领域,计划1年内交付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 [11]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产能释放将依托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对传统铜箔企业形成冲击 [12] - 作为《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铜箔》团体标准组长单位,联合57家产业链企业起草国内首个复合铜箔专项应用标准 [12] - 6亿㎡产能基地落成是行业发展重要里程碑,推动锂电产业链向更安全、更高效、更低成本方向发展 [12]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楚能新能源代德明:在奔跑中成长 行业依旧未来可期
高工锂电· 2025-07-02 05:35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行业从2010年"十城千辆"政策起步,经历15年从跟随到全球领跑的完整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中国制造"新三样"代表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标志[2] - 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实现跨越式发展[12] - 产业链在电池、装备、材料领域实现全面突破,形成细分领域TOP10企业梯队[13] 新15年发展趋势 - 2025年将开启新周期,交通电动化向储能、船舶、eVTOL等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加速[2] - 技术迭代聚焦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方向,同时面临全球化经营和海外建厂的新挑战[13] - 行业需完成从"领跑全球"到"融入全球"的转变,培育具备跨国经营能力的国际企业[2]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活动包含三大板块:视频策划(企业领袖访谈、圆桌论坛)、深度报道(产业发展图谱)、行业盛典(1000+产业链高层参与)[6][7][14] - 实地调研超1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记录转折点上的行业与企业印记[4] - 发布15周年行业纪录片,开展TOP10企业特写等专项评选[17] 核心研讨议题 - 复盘过去15年在技术路线选择、市场扩张、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经验教训[10] - 探讨新技术(如固态电池)、新场景(如储能)、新模式(如海外建厂)带来的产业生态重构[10][13] - 分析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标准制定、本土化运营、技术输出等关键问题[8][11]
宁德时代携手问界“厂中厂”扩产“背后”
高工锂电· 2025-07-01 12:08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主办,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宁德时代"厂中厂"模式 - 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公司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基地,首次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生产供应动力电池系统 [2] - "厂中厂"模式能够缩短交付周期,将供应链反应时间压到最短 [4] - 该模式可增强宁德时代与主机厂的绑定,实现电池技术与整车设计的深度协同,助力电池技术迭代 [4] - "厂中厂"模式可节省土地、基建等成本,是灵活低风险的扩产策略,避免独立建厂的长周期和高风险 [4] 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合作 - 问界全系列车型均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累计市场保有量已突破70万辆 [6] - 赛力斯超级工厂具备高效、智能、尖端、绿色四大特质,是全球最先进的标杆工厂之一 [6] - 双方联合建成并成功并网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一期50MW分布式光伏项目,为工厂提供核心绿色能源 [8] - 未来双方将深化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战略协同,推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10] 行业影响 - "厂中厂"模式是电池更深度参与整车生态与交付闭环的体现 [2] - 宁德时代此次投产是其最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产线,标志着与问界合作的新起点 [4] - 该模式将助力问界提高生产及交付速度,缩短用户提车周期 [7] - 宁德时代将基于自身价值链碳中和能力,协助赛力斯打造完整的"绿色汽车价值链",强化"零碳智造"品牌形象 [7]
电动重卡补能趋势:换电、超充双轨并行走向融和?
高工锂电· 2025-07-01 12:08
电动重卡补能技术发展 - 补能方式主要集中在换电及充电两种,超充技术进步缩短了充电与换电的时间差 [1] - 宁德时代推出"75号重卡标准换电块"并签约重卡换电站,同时整合超充版天行商用车电池,提供多元补能方案 [1] - 启源芯动力布局1.6MW大功率超充产品,15分钟充电260度电,续航200公里 [2] - 星星充电推出充换一体站"天河"系列,实现3分钟静态换电,已在漳州、九江、海南等地落地 [2] 充电与换电阵营的竞争与融合 - 特来电坚持充电业务,认为400kW充电桩已满足大部分重卡需求,不计划入局换电 [3] - 特来电为宇通纯电重卡提供400kW双枪充电方案,30分钟补能200km,满足高频短途场景 [5] - 充电重卡销量2025年1-5月超4万辆,是换电重卡的2倍以上,纯电动重卡占比超80% [7] - 充电与换电阵营从并行逐渐走向交叉融合,巨头如启源芯动力和星星充电布局充换电一体站 [1][2] 兆瓦级超充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 - 华为推出1.5MW兆瓦级超充方案,盛弘股份推出1.6MW解决方案,星星充电布局2.88MW超充方案 [8] - 华为超充方案建设成本约450万(五年TCO),可向下兼容乘用车与重卡充电 [8] - 华为联合11家车企开发30余款4C超充重卡,覆盖港口、矿山等场景,与顺丰、京东合作部署5000辆适配车型 [8] - 宁德时代推出超充电池,比亚迪推出1000V及以上高压平台,适配兆瓦级超充 [9] 重卡换电与超充网络建设 - 启源芯动力已建成超1400座新能源重卡充换电场站,覆盖港口、矿区等场景,累计支撑23亿公里运输里程 [11] - 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合作,2025年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扩展至1万座 [12] - 华为计划2025年打造超100条兆瓦级超充物流干线,比亚迪计划建设超4000座"闪充站" [12] - 充换一体站、光储充/换一体站成为补能方式交叉点,启源芯动力在长三角建设30座充换电站 [12] 技术验证与未来趋势 - 超充与换电尚未形成压倒性竞争格局,布局充换融合旨在技术验证和圈地跑马 [12] - 工商业储能系统向261kWh升级,探索500kWh以上大容量系统以解决超充负荷冲击 [9] - 超充站在干线物流的渗透是推广电动重卡的关键,华为、比亚迪等企业重点布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