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铝箔

搜索文档
大东南: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都可用于锂电池,也被认为是锂电池材料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8:44
公司技术应用 - 公司明确表示BOPET基膜可用于复合集流体基膜 [2] - BOPP技术使生产更薄复合集流体基膜成为可能 [2] - 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均可应用于锂电池领域 [2] 行业技术发展 - 复合集流体技术被认定为锂电池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 [2] - 复合铜箔与复合铝箔均属于锂电池材料创新方向 [2]
英联股份(002846) - 广东英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3:09
业务发展与战略规划 - 子公司汕头英联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广东省粤财产业科技基金,获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投资,资金用于易开盖主营业务经营 [2] - 公司未来战略聚焦金属包装制品与复合集流体双主业协同发展 [11] - 2025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不超过15亿元,其中8亿元用于复合集流体项目(含产能扩充及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其余用于罐头易开盖制造及补流 [4][12] 产能建设与投资规模 - 复合集流体项目总规划投入30.89亿元,建设10条复合铝箔产线(产能1亿㎡)和134条复合铜箔产线(产能5亿㎡) [3] - 当前已建成5条复合铝箔产线和5条复合铜箔产线,后续根据产业化进展分阶段投入 [3] - 罐头易开盖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7.49%,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9% [7][12] 技术研发与客户合作 - 锂金属负极材料已送样头部汽车及电池公司测试,客户反馈良好 [9][15] - 与下游头部厂商合作模式包括材料销售供应及合作开发项目 [10] - 复合集流体产品可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固态电池、低空飞行器及机器人等领域 [14] 政策与市场影响 - GB38031-2025新国标强化电池安全要求,复合集流体因高安全性优势有望加速应用落地 [8][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增长得益于罐头易开盖营收增长29%及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影响 [7] 固态电池业务进展 - 开发应用于固态电池的锂金属负极材料,正与头部客户进行深度送样测试 [15][16] - 复合铝箔/铜箔产品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应用测试持续进行中 [16]
洁美科技(002859.SZ):柔创纳科与多家国内知名固态电池厂商在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个体系中都有合作
格隆汇· 2025-09-17 07:11
公司产品技术优势 - 宁波柔创纳米纤维膜相较于聚烯烃隔膜具有更大孔径、更高孔隙率、更好浸润性和热稳定性 可作为固态电池骨架膜 [1] - 柔震科技生产复合集流体产品 包括复合铝箔(PET铝箔)、复合铜箔(PET铜箔、PP铜箔)及涂碳复合铝箔三类核心产品 可应用于固态电池 [1] 公司研发与合作进展 - 柔创纳科获得工信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和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1] - 与多家国内知名固态电池厂商在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个体系均有合作 [1] 公司业务关系定位 - 宁波柔创与柔震科技产品分别属于电池内部两种不同组件 双方为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不存在同业竞争 [1]
固态电池深度:齐头并进——固态繁荣前夕,材料端多点开花
2025-09-07 16: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固态电池产业链 涵盖材料 设备及新兴集流体领域[1] * 涉及公司包括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 比亚迪 国轩高科[2] 设备厂商韩不清 先导智能 利元亨 鸿宫 纳克诺尔 阿曼斯特 先惠 德龙激光 松井科技 海目星[7] 以及材料企业远航 诺德 嘉元 德符中一 英联 可川等[6][10][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固态电池技术具颠覆性潜力 有望解决电池性能瓶颈 工信部或将对优秀全固态电池厂商提供补贴以加速产业发展[1][2] * 2025年下半年固态电池将成为行业主线 工信部将于9-10月审厂并推动中试线产品落地[2] * 设备端已基本收敛 全固态和半固态设备相对定型 半固态产线可复用 全固态前中段变化不大 仅极个别环节存在差异 一旦产业信号明确扩产速度将加快[1][3][4] * 材料端氧化物路径较硫化物更具确定性且短期内更易上量 预计到2027年氧化钴半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可达40-50GWh[1][5] * 材料降本核心在于解决固固界面接触问题 相关技术路径尚未收敛[9] * 固态电池负极膨胀问题推动新兴集流体材料发展 硫化物路线需使用钝化膜材料如涂层铜箔解决腐蚀问题[6][10] * 复合铝箔(如英联 可川)具有减重 厚度适中(约8微米)及有效解决膨胀问题等优势 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较快[10][11][14] * 新型铁基(远航代表)或铜基镀镍产品(诺德 中一德服等传统铜箔厂商生产)用于解决硫化物体系中的腐蚀反应问题[10][12] **其他重要内容** * 特别看好设备厂商海目星 其作为龙二企业在手订单充足 新签订单表现良好 长期压制因素已释放完毕[7][8] * 英联在复合铝箔产业中产能布局领先并使用海外设备 可川则与ATR绑定紧密且在客户端进展较快 今年9至10月份可能会有新的产业进展[14]
下一个投资风口?固态电池核心材料解析与标的梳理(附报告下载与解读)
材料汇· 2025-09-04 16:01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产业化已进入关键阶段,氧化物路线在中短期内具备确定性,硫化物路线被视为长期终极解决方案 [7][16] - 复合铝箔等新型集流体材料成为解决固态电池核心瓶颈的关键,市场空间巨大 [7][65] - 2027年是固态电池产业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国内外主要厂商均已明确量产时间表 [4][16] 技术路线分析 - 氧化物电解质技术成熟度高,已实现半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能量密度达350Wh/kg,兼容现有产线且改造成本较低 [3][9] - 硫化物电解质具有超高离子电导率(超10mS/cm),被誉为终极解决方案,但面临成本高(硫化锂原材料300-500万元/吨)、工艺复杂和界面稳定性三大挑战 [3][9] - 聚合物电解质已商业化但性能有限,主要应用于半固态电池,需加热至60℃工作且电化学窗口窄 [48][52] 市场预测 - 预计2027年氧化物半固态电池需求达45GWh,对应市场规模约54亿元;2030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需求达143GWh,对应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 [9][14] - 到2030年,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市场规模预计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1784亿元、复合铝箔485亿元、氧化物固态电解质99亿元 [14] - 2040年固态电池需求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占比将提升至60% [12] 关键材料创新 - 复合铝箔采用"金属-高分子-金属"三层结构,有效缓解负极膨胀问题(300-400%膨胀率),提升能量密度4.2%,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80亿元 [3][69][81] - 铁基集流体和镀镍铜箔成功解决硫化物腐蚀难题,铁基材料表面天然氧化层能有效抑制硫化反应 [10][83][93] - 新型集流体产业化加速推进,预计2030年铁基集流体和镀镍铜箔市场空间合计将超96亿元 [90][93] 企业进展 - 宁德时代目标2027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能量密度瞄准500Wh/kg,同时推出凝聚态电池技术 [3][97]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约1000台),2030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60][101] - 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国内企业已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能量密度达350-400Wh/kg,并计划2028年推出全固态电池 [54][104] 应用场景拓展 - 消费电子领域将率先落地固态电池应用,因对体积、安全、重量极端敏感,且技术验证周期比汽车短 [68][70] - 低空经济、机器人、储能等多场景需求爆发在即,政策端60亿元专项补贴助推研发 [5][36] - 固态电池在低温性能方面表现突出,宁德时代产品在-40℃极端环境测试中保持零衰减 [27] 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推出约60亿元专项补贴,支持6家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吉利)的全固态电池研发 [36] - 新国标GB 38031-2025将热扩散测试要求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报警"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推动安全性要求提升 [19] - 车企、电池厂将量产时间表从2030年提前至2026-2027年,产业推进速度超预期 [36]
璞泰来(603659)2025年中报点评:Q2业绩持续向好 新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9-03 00:3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 [1] - 2025H1毛利率32.10%同比上升2.55个百分点 净利率16.50%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1] - 2025Q2营收38.73亿元同比增长17.46%环比增长20.46% 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37.44%环比增长16.40% [1] - 经营现金流12.23亿元同比增长439.11% 期间费用率12.02%同比基本持平 [1]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 - 2025H1营收53.78亿元同比增长15.59% 涂覆隔膜销量同比增长63.85% [2] - PVDF销量同比增长68.19% 粘结剂销量同比增长153.1% [2] - 负极材料出货量约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 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2] - 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进入量产准备 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建成200吨中试产线 [2]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 - 2025H1营收18.4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新订单规模超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 [3] - 在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和复合集流体专用设备领域形成增量订单 [3] - 硅碳负极等新型电池材料专用设备获得新订单 [3] 业务展望 - 安徽紫宸硅碳负极产能一期具备生产能力 年内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2] - 高容量、长循环、超快充等新产品下半年有望开始放量 [2] - 负极材料业务单吨盈利有望逐季向好 自动化装备业务下半年有望较好改善 [2][3]
证券代码:002846 证券简称:英联股份 公告编号:2025-07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2 23:44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A股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1]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 同比增长10.9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17.78万元 同比增长404.18%[5] - 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净利润1,961.63万元 同比增长727.92%[5] - 海外市场实现出口收入3.52亿元 同比提升8.23%[6] - 罐头易开盖产能充分释放 营收规模同比增长29%[6] 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坚持金属包装制品与复合集流体双轮驱动战略[5] - 易开盖工厂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产能释放 品牌优势显现[5] - 复合集流体项目已有5条复合铜箔产线和5条复合铝箔产线完成厂房规划建设[6] - 复合铜箔复合铝箔产品正处于送样测试反馈阶段[6] - 开发固态电池相关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产品[6] - 拟投资9.18亿元建设罐头易开盖制造项目 扩大经营规模[7] 资本运作事项 - 正在筹划全资子公司增资扩股事项 具体方案仍在论证中[2] - 研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处于前期可行性论证阶段[2]
英联股份:正在研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格隆汇· 2025-09-02 11:13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正在筹划全资子公司增资扩股事项 具体方案仍在论证中 各方尚未签署正式交易协议[1] - 公司正在研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尚处于前期可行性论证阶段 融资方式和规模均未确定[1] 复合集流体业务进展 - 复合集流体是公司战略发展重心之一 正在推进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项目的产业化进度[1] - 目前已有5条复合铜箔产线和5条复合铝箔产线 已完成自有厂房规划和建设[1] - 已启动引进精益管理流程 为量产进行生产条件准备[1] - 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产品正在进行送样、测试和反馈过程[1] - 持续投入技术研发 开发固态电池相关的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产品[1]
英联股份(002846.SZ):正在研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格隆汇APP· 2025-09-02 10:57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正在筹划全资子公司增资扩股事项 具体方案仍在论证中 各方尚未签署正式交易协议[1] - 公司正在研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尚处于前期可行性论证阶段 融资方式及规模均未确定[1] 复合集流体业务进展 - 复合集流体项目作为公司战略发展重心 正在推进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项目的产业化进度[1] - 目前已完成5条复合铜箔产线和5条复合铝箔产线建设 完成自有厂房规划建设并启动精益管理流程[1] - 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产品正处于送样测试反馈阶段 同时开发固态电池相关的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产品[1]
英联股份上半年净利增长404%,双主业稳健发展,复合集流体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4: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10.97% [1] - 净利润2517.78万元,同比增长404.18% [1] - 扣非净利润1961.63万元,同比增长727.92% [1] - 出口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8.23% [1] 业务运营 - 金属包装制品与复合集流体板块双轮驱动战略 [1] - 汕头基地主要生产干粉易开盖和罐头易开盖 [1] - 扬州基地主要生产饮料易开盖 [1] - 罐头易开盖营收规模同比增长29% [1] - 通过精益管理实施降本增效和成本控制 [1] 新能源材料布局 - 复合集流体被列为战略发展重心 [2] - 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专注于复合铝箔/铜箔研发生产 [2] - 项目总投资30.89亿元,达产后年产能预计达1亿㎡复合铝箔和5亿㎡复合铜箔 [2] - 现有5条复合铜箔产线和5条复合铝箔生产线 [2] - 正在开发固态电池相关的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产品 [2] 战略合作进展 - 2025年3月与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合作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复合集流体材料 [3] - 2025年4月与消费电池头部企业达成消费电池领域战略合作意向 [3] - 2025年8月与知名圆柱电池企业签署复合集流体材料制备及技术开发合作协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