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工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速递|松下:固态电池只会成为“小众”产品
高工锂电· 2025-08-05 10:23
年会预告 - 2025年11月18-20日将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1] -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总冠名为海目星激光,年会特别赞助为大族锂电 [1] - 专场冠名包括欣旺达、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为思客琦 [1] 电池 - 国晟能源投资30亿元在铁岭建设固态电池全产业链项目,涵盖正负极材料生产及回收、电芯制造、Pack线等环节 [3] - 河北省优先支持锂离子电池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申报绿电直连项目 [4] - 松下首席技术官认为固态电池更适合无人机和电钻等小众领域,难以在汽车市场取代锂离子电池 [5][6] 材料 - 碳酸锂期货合约全线跌破7万元,近月合约LC2509收跌2.65%至67680元 [8] - 格林美与圣龙新能源合作聚焦电动重卡综合能源站、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 [9] 设备 - 欧克科技获得天鸿新材1.76亿元订单,提供两条湿法隔膜生产线,占公司最近一年营收的40.51% [11] 海外 - 宝马投资1100万美元支持美国Estes Energy Solutions开发化学体系无关的电池包平台 [13] - Estes的电池平台支持钠电池、LFP和镍系化学体系,成本可低至150美元/kWh,能量密度最高达230Wh/kg [14] - 德国NorcSi完成1070万欧元融资,开始工业化生产纯硅负极材料 [15][16] - 英国过去一年新增17370个充电桩,总数同比增长27%,并推出多项电动车补贴政策 [17]
8月锂市展望:当供给扩张撞上需求失速
高工锂电· 2025-08-05 10:23
锂电产业链价格与供需矛盾 - 7月碳酸锂期货价格冲上8万元/吨关口带动矿石价格反弹但电池环节涨价潮被疲软终端需求阻断 [3] - 产业链上下游运行不匹配导致利润挤压和预期修正开启 [3] - 7月中国锂盐产量超7万吨环比增速超7%其中四川省产量大增超40% [4] - 进口锂辉石精矿CIF价格7月上涨约18% [4] - 澳大利亚最大锂矿提高2026财年产量指引非洲新兴市场进入产量爬升阶段 [4] 成本传导与行业竞争格局 - 碳酸锂涨价推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原料成本上移约2000元/吨但电芯价格自6月起走弱 [5] - 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装车占比同比减少2.5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 [5] - 企业间价格竞争持续全产业链盈利能力受考验 [5] 终端市场需求疲软 - 7月前20天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环比下降12% [6] - 比亚迪7月销量环比下降约10%理想汽车7月交付量同比降幅近40% [6] -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转向"有序推进"导致7月出现补贴空窗期 [6] - 8月起将面临去年同期高基数压力海外储能市场开始降温 [7] 高端市场战略转移 - 3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市场成为新战场蔚来ES6月销超4000台小米YU7 Max月销超2000台 [7] - 高端市场消费者最关注"安全"而非"电池特性" [7] - 宝马推动大圆柱电池2026年落地半固态电池被寄予厚望 [8] - 高端车型带电量可达近100kWh是当前平均45kWh的两倍以上 [8] 产业链未来展望 - 上游增产惯性与下游需求现实或在下半年迎面相撞 [9] - 头部电池厂对下半年排产预期出现剪刀差市场将充满动荡 [8]
第397批公告:LG三元配套特斯拉 Y L、尚界H5纯电版搭载宁德三元
高工锂电· 2025-08-04 09:52
行业动态 - 第39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示132款新能源乘用车,其中LFP电池配套108款,三元电池配套24款,纯电车型73款,插混车型59款 [2] - 宁德时代、弗迪、中创新航位列配套前三,宁德时代配套51款新车(含14款三元电池车型,占比超50%),覆盖凯迪拉克、赛力斯等品牌 [2] - 弗迪配套19款新车,外供小米及江铃福特烈马,自供比亚迪宋、汉等车型 [3] - 中创新航配套11款新车,涉及东风、江淮等车企 [4] 电池技术趋势 - 行业出现电池供应策略变化:大众化车型搭载高性能三元电池,LFP电池突破更高续航 [4] - 鸿蒙智行尚界H5搭载宁德时代三元/LFP电池,CLTC续航达655km,定价20万级 [4] - 小米YU7采用弗迪LFP电池,续航835KM,定价25-32万 [5] 热门车型与市场 - SUV车型竞争加剧,特斯拉MODEL Y L升级版搭载LG三元电池,预计巩固SUV市场优势 [5] - 鸿蒙智行问界M8、小米YU7、智己LS9等新车型集中亮相,电池供应商多元化(宁德时代、弗迪、极电新能源等) [4][5] - 特斯拉MODEL Y上半年国内新能源SUV销量榜首,MODEL Y L秋季上市或延续优势 [5] 会议与品牌活动 - 2025高工锂电年会暨金球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在深圳举办,海目星激光总冠名,欣旺达等企业专场冠名 [2][12] - 高工锂电2025服务矩阵涵盖品牌策划、数据研究、产业规划等,提供产业链全链条服务 [12]
两轮锂电市场超40%高增长“背后”
高工锂电· 2025-08-04 09:52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两轮锂电池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成为锂电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 [1] - "锂代铅"趋势加速推进,锂电池以更强的性能、更优的性价比逐步替代传统铅酸电池 [2] - 潮玩电自、旗舰电摩等新兴细分市场快速崛起,推动锂电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2025年被视为全球两轮电动化的拐点之年,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已成为锂电车型主场 [4] - 锂电池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低温适应性等方面全面领先铅酸电池 [4] - 18至30岁主力用户中锂电两轮车接受度高达91% [5] 市场表现 - 2024年潮玩电自消费热度高涨,2025年多家整车品牌密集推出锂电顶配的潮玩新品 [2] - 售价5000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几乎已实现全面锂电化 [5] - 九号F90系列依托星恒4824锂电智能互联能力,单季度突破10万台销量 [7]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两轮车火灾事故数量同比下降44.7% [9] - 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25.14%,创历史同期新高 [15] 技术发展 - 星恒第三代"黄金双核"技术在常温环境下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高温环境下超过1500次,-20℃放电容量保持率达到90% [5] - 即将量产的"恒鲲"系列放电倍率可达3C,向高性能运动型与多用途场景拓展 [7] - 星恒联合国际消防机构推出FireAID抑火装置,在热失控极端情况下可有效阻断明火 [8] - "1246战略"以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为核心,推动两轮、三轮与低速四轮电动车电池通配通用 [15] 企业动态 - 星恒电池已覆盖48V、60V、72V、76V等多个电压平台,满足多元化需求 [2] - 星恒在整车市场产品覆盖率达70%以上,累计供货雅迪超550万组、爱玛超500万组、小牛超280万组 [10] - 星恒在共享出行领域为滴滴、哈啰、美团等平台累计供货超1000万组,历史累计市占率60% [12] - 2025上半年星恒锂电池销量同比增长超50%,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3] - 星恒高端海外子品牌星久科已跻身欧洲市场前三,在哥伦比亚实现月稳定出货超1万组 [15]
每日速递|上海洗霸拟与有研稀土成立合资公司 布局固态电池材料
高工锂电· 2025-08-04 09:52
电池行业动态 - 宁德时代与神州租车、招商银行合作部署超10万台换电车辆,覆盖多级别车型,适配A0至B级主流市场,今年启动试点并逐步运营 [2] - 换电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20、25标准化换电块,续航达400-600公里,支持灵活补能,满足长短租、企业用车及网约车多元化需求 [2] - 神州租车将规模化采购巧克力换电车型,重点投放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时代电服将协同搭建电池健康监测平台 [2] - 宁德时代将依托神州租车全国超2000个线下网点及停车场资源,联合构建覆盖核心交通枢纽的换电网络,实现"即还即换"服务 [3] - 换电站将优先采用光伏绿电,并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神州租车App将集成换电站导航与结算功能 [3] - 贵州兆科能源2GWh大圆柱电池项目开工,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12月建成投产 [4][5] - 东风汽车宣布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能量密度350Wh/kg,续航超1000km,-30℃续航达成率70%+ [6] 锂电材料发展 - 江西奉新九岭锂业年产5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环评公示,一期为年产2万吨碳酸锂联产铷铯盐项目,总投资10亿元 [8] - 上海洗霸与有研稀土成立合资公司布局锂电材料,注册资本2亿元,上海洗霸出资1.65亿元占82.5%,有研稀土出资3500万元占17.5% [9] 海外电池企业动向 - 韩国SK Innovation将旗下SK On与SK Enmove合并,新公司将于2025年11月1日成立,保持SK On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领域优势 [11][12]
欣旺达开启港股IPO
高工锂电· 2025-08-04 09:52
年会预告 - 2025年11月18-20日将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1][2] -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总冠名为海目星激光,年会特别赞助为大族锂电 [2] - 专场冠名包括欣旺达、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等企业 [2] 欣旺达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此前已于2011年4月21日在A股上市,2022年发行GDR登陆瑞交所 [2] - 拟将香港IPO募资金额用于国际增长策略、海外生产设施扩展、研发投入、数字化升级及潜在并购等 [9] 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收结构:消费类电池54.3%、动力类电池27.0%、储能系统3.4%、其他业务15.3% [5] - 消费类电池全球市占率:手机电池34.3%(全球第一)、笔记本及平板电池21.6%(全球第二) [6] - 动力类电池出货量增速在2023-2024年为全球十大厂商中最快 [6] - 储能系统业务全球市占率1.4%,位列全球第十,2023-2024年前十大厂商中增长最快 [1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从522亿元增长至560亿元,复合增长率3.6% [6] - 同期毛利从63亿元增至82亿元,复合增长率14.2% [6] - 2024年各业务毛利率:消费类电池17.65%(+2.74pct)、储能系统20.39%(+1.35pct)、电动汽车类电池8.8%(-0.37pct) [7] 行业趋势 - 消费电子电池:AI应用推动需求增长,预计服务机器人电池出货量2030-2040年CAGR达15% [10] - 动力电池:应用场景从乘用车扩展至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未来电动飞机或成新增长点 [10] - 储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需求,全球前十大厂商市占率超90% [11] 客户与合作 - 消费类电池客户覆盖全球手机销量前十厂商,包括最大智能手机公司、小米、联想等 [6] - 动力类电池客户包括理想、小鹏、零跑、广汽等车企,服务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十中的八家 [6]
关税“蚕食”全球大型车企利润
高工锂电· 2025-08-03 11:26
全球车企上半年业绩表现 - 大众集团上半年营收1584亿欧元(同比持平),营业利润67亿欧元(同比下降33%),关税导致损失13亿欧元,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与上年持平[3] - 奥迪上半年税后利润13.46亿欧元(同比骤降37.5%),主因美国关税及转型成本增加[4] - 梅赛德斯-奔驰上半年销售收入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税前净利润45.34亿欧元(同比下滑40.7%),受关税及车型新旧交替影响[4] - 宝马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676.85亿欧元(同比下降8.0%),净利润40.15亿欧元(同比下降29.0%),亚洲市场新能源转型未达预期[4] - 福特汽车二季度营收502亿美元(同比增长5%),但净利润转亏,预计全年关税影响约20亿美元[4] - 通用汽车二季度利润因关税减少11亿美元,预计全年损失40-50亿美元[5] - Stellantis预计进口税将使今年利润减少约17亿美元[5] 日韩车企新能源领域逆势增长 - 丰田集团上半年全球销量554万辆(同比增长7.4%),中国销量83.77万辆(同比增长6.8%),北美混动车销量增长38%[6] - 广汽丰田4月终端销量超6万辆(同比增长15%),铂智3X首月交付破1万辆[6] - 现代汽车二季度全球销量26.21万辆(同比增加36.4%),电动汽车售出7.88万辆,混动汽车售出16.87万辆,销售额达29.4万亿韩元(创纪录)[6] - 起亚计划下半年美国销量提高7%-8%,市场份额目标从5.1%提升至6%以上[6] 车企战略调整与生产布局 - 起亚美国工厂加速产能转型,将部分电动车生产调整为燃油车型(狮跑、索兰托等)[8] - 奥迪取消2033年停售内燃机计划,奔驰、宝马、保时捷均放缓电动化转型[8] - 通用汽车投资40亿美元增加美国燃油车生产,同时开发轻量化车型及磷酸铁锂电池技术[8] 锂电行业动态 - 2025年高工锂电年会将于11月18-20日在深圳举办,海目星激光为总冠名,大族锂电为特别赞助[2][3] - 科达利主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制造基地覆盖华南、华东等锂电重点地区[9][11]
GGII: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
高工锂电· 2025-08-03 11:26
行业概况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专注于锂电池、储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LED照明与显示、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市场研究与咨询 [2] - 2025年将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由高工锂电、高工产研主办,海目星激光总冠名,大族锂电等企业赞助 [3][4] 负极材料市场数据 - 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增速低于其他主材,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企业囤货导致基数较大 [5] - 预计2025年全年负极材料出货量超260万吨,同比增长25%以上 [5] - 2025H1人造石墨出货量117万吨,同比增长47%,占比达91%;天然石墨出货量10.6万吨,同比下降23%;其他品类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主要受硅基负极发展带动 [6][8] 价格与技术趋势 - 2025Q1负极用焦价格环比上涨超40%,Q2开始下滑但对负极价格影响较小;天然石墨价格因人造石墨挤压小幅下滑 [9] - 新一代储能产品推动人造石墨性能提升:克容量从350mAh/g向353-355mAh/g发展,压实密度从1.6g/cm³提升至1.65g/cm³,快充倍率(4C)产品渗透率突破15% [11] - 硅碳负极小批量出货(6月约100吨纯硅粉),80%用于高端数码领域,动力领域预计2026年规模上量 [11] - 技术发展方向:快充倍率(>5C)、高压实(1.7g/cm³)、高克容 [11] 产品性能要求 - 主流储能锂电池对人造石墨性能要求:280Ah电池要求压实密度1.5-1.6g/cm³、克容量340-345mAh/g;314Ah电池要求1.6g/cm³、350mAh/g;500+Ah/600+Ah电池要求1.6-1.65g/cm³、350-355mAh/g [13] 产能与竞争格局 - 行业处于结构性过剩状态:TOP5企业产能利用率超70%(部分近满产),中小企业多沦为代加工或停工 [13] - 头部企业2025H2-2026年新增产能将依赖中小企业代加工+海外/西部基地扩产,行业产能利用率预计缓慢提升 [13] - 行业逐步走出低谷,预计2025H2或2026H1启动新一轮向上周期 [13]
从整车到锂矿: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掀起整合浪潮
高工锂电· 2025-08-02 11:38
行业整合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链进入大规模整合阶段 从下游整车制造到上游碳酸锂生产 核心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3]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以"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为核心的变革 资源加速向技术、资本和管理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 [3][7] 下游整车制造整合案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为独立汽车央企 目标2030年产销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占比超60% 未来十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 [4][5] - 东风汽车整合三大自主品牌(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东风风神) 目标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 [5] - 吉利合并极氪与领克品牌 极氪主攻30万元以上市场 领克聚焦20万元以上市场 预计研发投入节省10%-20% 物料成本节省5%-8% [5] 中游电池业务重组 - 吉利成立独立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 聚焦"爆款电芯"战略 产品线收缩至10款以内 [6] - 央企组建动力电池国家队中汽新能(原青岛力神) 计划2026年实现富锂锰基电池装车 [6] - 广州工控集团控股孚能科技 将深度融入广汽/小鹏等本地产业链 加速土耳其等海外基地建设 [6] 上游锂资源整合 - 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控股盐湖股份 目标2030年锂盐产能提升至20万吨/年(较现有翻倍) [7] - 紫金矿业计划收购藏格矿业控制权 扩大锂资源版图 [7] - 江特电机实控人变更为新能源产业资深投资者王新 预期提升经营效率 [7] 会议信息 - 2025高工锂电年会将于11月18-20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产业整合与价值竞争 主要赞助商包括海目星激光/大族锂电/欣旺达等 [2][3]
理想i8、问界M8争30万+纯电,三元电池锁定“后50%”?
高工锂电· 2025-08-02 11:38
行业背景与市场现状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历史性突破50%,市场进入"后50%"增量争夺阶段 [2] - 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呈现新能源与燃油车"四六开"格局,其中新能源份额包含大量混动车型 [2] - 2025年上半年3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销售同比下滑,混动车型凭借无续航焦虑优势占据主导 [7] 车企战略分化 - 车企采取"超级增程"策略:智己汽车8月发布搭载66kWh电池、450公里纯电续航的800V高压平台技术 [4] - 极氪高端车型搭载70kWh大电池和6C超充,采用宁德时代"骁遥"增混专用电池 [4] - 纯电高端化路线:理想推出30-40万元区间纯电SUV i8,提供90.1kWh和97.8kWh两种电池包 [5][7] - 问界M8纯电版8小时订单破万,全系标配100度宁德时代电池 [5][7] - 传统豪华品牌反击:奥迪Q6L e-tron预售35.3万元起,搭载107度三元锂电池和华为智能系统 [5][7] 技术发展趋势 - 大容量三元电池与超快充成为高端化共同技术基石 [6] - 高端车型普遍选择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以满足大中型SUV长途出行需求 [7] - 宁德时代成为多数高端新车型核心供应商,市场向头部电池企业集中 [8] 产业链影响 - 高端市场为电池企业提供破解"增量不增利"困局的机会 [7] - 高端纯电车型对电池能量密度、快充性能、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构筑极高进入门槛 [8] - 动力电池行业竞争焦点转向能稳定交付长续航与超快充差异化产品的企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