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

搜索文档
餐饮商家,集体上演“擦边餐”
虎嗅APP· 2025-09-19 11:10
餐饮行业"表演+"模式兴起背景 - 海底捞推出夜宵主题店 引入DJ打碟、腹肌开啤酒等表演元素 形成强烈场景"违和感" [4][6][7] - 行业面临高房租、高人力、高食材成本及低利润压力 2024年奈雪的茶亏损9.19亿元 呷哺呷哺亏损4.01亿元 味千(中国)净亏损0.2亿元同比下跌111.17% [10] - 95后、00后消费者追求社交、娱乐、打卡综合体验 "好玩""好看""好刺激"成为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流量密码 [10] "表演+"模式市场表现 - 海底捞夜宵主题店相关话题在小红书浏览量突破1000万 抖音播放量超900万 [7] - 海底捞已在深圳、北京等城市布局近30家夜宵主题店 [8] - 消费者为观看表演延长用餐时间并增加酒水消费 海底捞夜宵店体验感明显区别于普通门店 [8][10] 国际"擦边餐饮"案例警示 - 泰国曼谷海鲜餐厅"Staneemeehoi"以肌肉男服务生为招牌 但于8月起永久停业 [13] - 美国猫头鹰餐厅(Hooters)以性感女服务员为特色 全球曾超400家分店 年营收超10亿美元 但2024年上半年申请破产重组 [13] - 物化女性的营销方式受到社会观念变化冲击 食品质量短板加速品牌衰落 [14] 国内监管与行业风险 - 杭州烧鸟酒馆因表演内容问题被约谈叫停 云南"猛男餐厅"因违规演出被罚款并吊销演出许可 [14] - "擦边"表演边界模糊 存在过度娱乐化质疑 餐饮企业在流量与风险间走钢丝 [11][15] 文化表演模式探索 - 广东摔角早茶将传统武术与早茶结合 西北餐厅引入秦腔表演 云南菜馆推出木姜子现刮仪式 [18] - 拳赛酒吧通过专业拳击擂台切入年轻客群需求 并策划脱口秀、电音派对等多元活动填补非赛事日客流 [19] - 沉浸式"演出饭"如杭州《宫宴》、济南秀宴融合汉服侍女、宫廷盛宴及齐鲁文化 部分场次开票即售罄 [19] 表演餐饮本质与挑战 - 部分沉浸式宴席出现预制菜、上菜凉、点心潮湿等菜品质量问题 基础妆造与VIP分级收费影响体验 [21] - 餐饮本质仍是口味、服务、环境、价格综合竞争 表演可成为亮点但无法替代美食 [15][21] - 表演需服务于餐饮 实现视觉、味觉与体验完整交付 避免华而不实 [21][22]
末日重生爽文,咋成了当代白领的安眠药?
虎嗅APP· 2025-09-19 11:10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个NG ,作者渣渣郡 那个NG . 用关注决定视界|复杂世界的策展人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 和态度。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流行文学。 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外来文化冲击下催生了寻根文学;1945年战败后的日本,出现了无 赖派和败战文学;而越战时期的美国,则流行反战文学。 有人说,每一代流行文学,都折射着那个时代的焦虑与渴望。当时代发生震荡,总会出现新的文学流派以回应 这种变动。 那么,在这个我们不断见证历史的2025年,什么文学流派能反映时代精神呢? 我觉得是,抖音上的《末日重生》。 最近,《末日重生》成了一批人的安眠用白噪音,也成了他们枕边人畅游赛博时代的新未解之谜。 末日题材的流行,并不令人意外。 这种毁灭叙事,本就是人类创作史上的经典模式。对当下的我们而言,它不再是遥远《启示录》的宗教预言; 《最后生还者》《辐射》《惊变28年》等作品,早已让这种末日想象变得触手可及、具体生动。 1796年,本杰明·韦斯特 长期以来,衡量一部末世题材作 ...
美国衰退将至?
虎嗅APP· 2025-09-19 00:10
美联储降息决策与经济背景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属于预防性降息而非应对已发生的经济衰退 [5] - 降息决策基于劳动力市场风险上升和消费支出放缓,但通胀受关税影响仍顽固,形成滞胀困境 [5] - 鲍威尔称此次降息为"风险管理降息",强调无需快速调整政策,但会议纪要显示内部对经济前景存在显著分歧 [7][8]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迹象 - 就业市场显著恶化:2025年7月新增岗位7.3万个(低于预期的11万),8月非农就业仅增2.2万人,失业率升至4.3%创四年新高 [11] - 劳工统计局大幅下修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就业数据91.1万个岗位,相当于原增长数据的近三分之一 [11] - 制造业活动萎缩:9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跌至-8.7,远低于5.0的预测值 [12] -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噬经济:特朗普2025年4月加征关税导致消费者成本上升和企业生产压力,前财长萨默斯警告可能造成200万人失业及家庭年损失5000美元收入 [13][14] - 摩根大通将2025年下半年美国衰退概率从25%上调至40% [14] 资产价格影响分析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受追捧:COMEX黄金曾冲高至3744美元/盎司,但随后急跌50美元/盎司 [9] - 美债短期避险属性强化:因流动性和政府信用支持,但长期面临债务压力削弱防御属性 [17]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超1.2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或超1.3万亿),2025年到期债务达9.2万亿美元 [17][18] - 美元指数可能先涨后跌:短期因避险资金回流走强,长期因债务问题和信用共识动摇而走弱 [19] - 全球风险资产承压:美股冲高后快速回落,衰退预期可能引发全球股市抛售 [9][16] 对全球经济的传导效应 - 美国需求萎缩将冲击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如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大宗商品价格承压 [16] - 中国出口企业短期面临压力,但长期流动性宽松及稳增长政策可能修复市场情绪 [16]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多国可能加快发展本国数字货币,推动多元化货币体系形成 [19]
早报|英伟达将收购50亿美元英特尔股份;上海通报小学臭午餐事件;香港黄金劫案已有13人被捕;杭州锁定废弃氢氟酸所有者
虎嗅APP· 2025-09-19 00:10
人工智能与芯片行业合作 - 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13][30] - 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x86 CPU并集成至AI基础设施平台[11] - 英特尔将生产集成英伟达RTX GPU的x86系统级芯片[12] - 英伟达CEO称投资不影响与Arm业务关系且可能拓展代工合作[31] 人工智能技术进展 - 华为计划2026年Q1推出自研HBM的昇腾950PR芯片[14] - 华为规划2027年Q4推出昇腾960及2028年Q4推出昇腾970芯片[14] - DeepSeek团队披露R1模型训练成本仅29.4万美元[23] - DeepSeek强调训练数据来自普通网页和电子书不含合成数据[23] - 周鸿祎称人工智能进入下半场焦点从大模型转向智能体[33] - 360推出智能体工厂平台支持低门槛构建智能体[33] 智能硬件产品 - Meta推出配备全彩高清显示屏的AI智能眼镜售价799美元起[15][26] - Meta眼镜配套神经腕带可通过肌肉信号转化为操作指令[15] - 眼镜支持导航和实时翻译等功能采用600×600像素光波导显示[27] 汽车行业动态 - 特斯拉正重新设计车门把手系统以提升紧急情况操作性[17] - 上汽通用合资协议将于2027年6月到期续约事宜处于初步洽谈阶段[9] - 问界M9车主反映车辆行驶中失去动力后整车断电车门锁死[22] - 客服称动力系统受限或因高负荷行车导致车机温度过高[22] 科技安全与监管 - OpenAI修复ChatGPT深度研究工具漏洞曾存在Gmail数据暴露风险[7][8] - 中方回应英伟达芯片订单问题反对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18] - 中美经贸团队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20] - 商务部强调依法审批TikTok技术出口事宜[21]
带屏AI眼镜登场,Meta“眼镜全家桶”炸街了
虎嗅APP· 2025-09-19 00:10
文章核心观点 - Meta在AI眼镜赛道占据定义者地位 Meta Ray-Ban被视为目前唯一完成从零到一阶段的产品[5] - 公司通过Meta Connect 2025发布量产版AR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 标志其正式进入消费级市场[5][7] - 新硬件结合手势控制与显示技术 实现实时通讯、翻译及运动场景创新应用[13][15][16][27] - Meta通过多产品线更新(Ray-Ban三代、Oakley系列)和Quest生态内容拓展 强化AR/VR领域布局[21][24][34] Meta Ray-Ban Display产品特性 - 采用右眼单目全彩显示屏 规格为600×600像素/90Hz刷新率/5000尼特峰值亮度/20度视场角[13] - 搭载高通骁龙AR1 Gen 1芯片 配备神经腕带支持肌电手势操作 实现每分钟30英文单词输入速度[13][15] - 新增实时对话字幕与翻译功能 支持WhatsApp等应用消息回复及第一人称视角视频通话[15][16] - 起售价799美元(与iPhone 17持平) 9月30日上市 提供黑白双色可选变色镜片[18][20] 常规产品线更新 - Ray-Ban Meta三代电池寿命提升至前代两倍 摄像头支持3K/30fps视频录制及3分钟时长[22] - 新增"专注对话"功能 自动识别对话状态并暂停回复 起售价379美元[22][23] - Oakley Meta Vanguard主打运动场景 支持122°视野/3K视频/IP67防护 整合佳明与Strava数据[27] - 红牛极限运动员参与产品测试 售价499美元 10月21日正式开售[29][31] Quest生态内容进展 - 导演卡梅隆宣布《阿凡达3:火与烬》3D预告片12月18日登陆Horizon TV 称赞Quest亮度超影院标准[34][35] - 卡梅隆公司开发简化3D内容制作工具 旨在推动"3D内容雪崩"式增长[35] 战略定位与愿景 - Meta强调智能眼镜需优先保障基础佩戴体验 目前在设计感与功能性平衡方面表现良好[39] - 公司终极目标是通过AI眼镜与VR设备 实现现实世界的信息增强与个人能力扩展[39]
我们正在被“AI屎”喂饱?
虎嗅APP· 2025-09-18 13:21
AIGC对互联网内容生态的影响 - AIGC崛起导致内容生产模式从PGC、UGC转向AI生成,大幅降低创作门槛和难度[7] - 自媒体领域内容创作量激增,流量竞争加剧,红海市场进一步恶化[9] - 互联网内容质量未提升,同质化、碎片化和垃圾内容泛滥,用户筛选成本增加[9] - AIGC内容存在大量幻觉成分,可能被用于模型训练形成恶性循环[10] - 互联网整体演变为"内容沼泽",劣质内容数量远超优质内容[10] AIGC内容特性分析 - 擅长说明性、介绍性、解释性和总结性内容,适合技术科普类创作[12][13] - 能快速形成"一页纸认知",替代传统搜索引擎提升信息获取效率[13] - 不擅长表达观点和情绪,缺乏创造性和启发性[14] - 主要发挥既有知识汇总整理作用,而非原创性内容生产[14] AIGC应用场景与价值 - 在公文类(政府文件、企业文档、制度规范、标书等)和形式类文章(方案、报告、心得)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18] - 可快速生成常规内容,显著提升工作效率,节约时间精力[18] - 新闻类内容特别是国企新闻通稿适合AIGC生成[18] - 精品内容仍需大量二次加工,直接输出物难以满足高质量要求[18] AIGC辅助创作的潜在风险 - 导致思维依赖和思维惰性,削弱人类思考能力[21][23] - 限制创作创造性,使创作者顺AI思路而忘记原创表达意图[23] -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创作力和思考力退化,类似键盘打字导致汉字书写能力下降[23] - 使创作风格趋于范本化、AI化和官腔化,丧失个人写作特色[23] 人类创作者竞争优势分析 - 创新观点能力,特别是在技术趋势分析和价值评估方面[27] - 通俗解读能力,以口语化方式让用户理解复杂技术[27] - 内容系统性,提供历史背景、技术特点、应用场景等全面介绍[27] - 准确性优势,AIGC存在幻觉问题而人类可多方考证数据[27] - 时效性优势,能基于最新实时信息和未公开行业情报[28] AIGC对创作生态的长期影响 - 构成高水平洗稿,利用人类创作内容训练却不提供报酬或知情权[31] - 严重打击人类创作热情,创作效率差距巨大(几天vs几秒钟)[31] - 类似餐饮业预制菜趋势,可能导致真正优质内容越来越少[31] - 视频领域出现IP魔改侵权问题,法律和道德边界模糊[34] - AI视频虽画质提升但缺乏情节深度,易造成审美疲劳[34][35]
打通西藏与广东,又一个超级工程来了
虎嗅APP· 2025-09-18 13:21
文章核心观点 - 藏粤直流工程开建将形成东西能源大动脉 西藏每年向大湾区输送430亿度电能 相当于三峡年发电量的一半[4] 该项目将缓解广东电力缺口并支持西藏经济发展[8][31][38] 广东电力需求与能源战略 -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和工业第一大省 2024年用电量达9121亿度 与日本全国用电量相当[9] - 尽管年发电量超7000亿度 仍存在巨大电力缺口 未来AI发展将进一步增加电力消耗[10][11] - 电力补充依赖核电扩容和西电东送 目前外送电力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水电大省[15][16] 西藏能源开发潜力 - 西藏当前年发电量不足200亿度 但水能潜在蕴藏量达210GW 理论年发电潜力超万亿度[19] - 清洁能源开发符合碳中和趋势 仅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度[6][20][22] - 藏粤直流工程对接玉曲河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 未来需更多电力天路实现资源外送[22][23][32] 藏粤直流工程技术与投资 - 工程全长2600多公里 采用特高压技术实现9毫秒极速输电 计划2029年建成[25][26][27] - 总投资2000亿元 其中直流项目直接投资532亿元 配套电源投资超1500亿元[30] - 建设面临高海拔、电网薄弱等世界级难题 但将创造输电能力最强等技术纪录[30]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工程预计带动10万余人直接就业 显著促进西藏经济发展[31] - 西藏连续多个季度GDP增速第一 未来10年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省份[38][39] - 超级工程集群包括万亿级雅江水电站、4000亿级新藏铁路等 推动西藏经济位次上移[40][42][43] 广东与西藏经济对比 - 广东GDP达141634亿元 人口12780万人 人均GDP11.1万元[36] - 西藏GDP仅2765亿元 人口370万人 人均GDP7.5万元 为全国经济最弱省[36][37] - 两地通过能源合作实现互补 广东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西藏依托大基建实现追赶[35][45][46]
餐饮加盟商,不再为“大牌”买单?
虎嗅APP· 2025-09-18 13:21
现制饮品行业趋势 - 茶饮和咖啡品牌参展数量大幅减少 本次展会仅4家茶饮品牌参展 不足上届三分之一[7] - 头部品牌政策收紧 蜜雪冰城将加盟门店区域保护距离提升至1000米 喜茶暂停开放加盟[11] - 加盟商经营压力加剧 广东茶饮店月租金高达4万元 月营业额难以突破15万元[11]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关注单店生存能力 部分加盟商选择关店退出赛道[11] 小吃快餐赛道优势 - 参展占比超过5成 客单价集中在15-30元 单店投资20-35万元[13] - 回本周期12-18个月 具备低投资门槛和高标准化运营特点[13] - 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同比增长7.5% 增速位居餐饮细分品类第二[13] - 吸引建筑工程等跨界创业者 以及从火锅、烤肉等高投入品类转型的加盟商[16] 平价自助烤肉发展 - 新品牌集中涌现 林真真牛肋条自助、流浪泡泡烤肉店等设立展位[18] - 抖音"烤肉自助"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涨115.51%[19] - 客单价集中在49-79元 毛利率45%-50% 利润空间有限[20] - 面临高损耗管控挑战 人均用餐时间80-90分钟 对客流稳定性要求高[21] 加盟投资理念转变 - 加盟商不再迷信头部品牌光环 更注重实际投资回报[24] - 头部品牌单店投入可能达80万元 远高于行业平均40万元水平[25] - 品牌盈利模式转向"后端稳收益" 通过营业额提成替代高额加盟费[29] - 部分品牌将加盟费压缩至2万元 建店成本控制在30万元以内[29] 成本控制策略 - 品牌支持"利旧"改造 允许使用原有排烟通风设施[27] - 250平米店面通过自装和设备复用可节省20万元以上[27] - 装修标准柔性化 允许加盟商使用自有施工团队[27] - 设备采购强制性要求降低 重点转向后期供应链盈利[29]
大学学费,涨了
虎嗅APP· 2025-09-18 13:21
学费上涨趋势 - 全国高校自2023年起集中涨价 上海 吉林 四川等地公办高校新生学费上调 例如华东理工大学理工科专业年学费涨至7700元 涨幅超50% 上海电力大学理工科调至7000元 经济学和文学类升至6500元 [8] - 2025年超20省份跟进涨价 超百所高校学费上调幅度从几百至万元 例如太原理工大学工科专业从6000元涨至8970元 四川大学工科专业从6600元/年调整至9960元/年 云南师范大学从7000元涨至10000元 涨幅43% [9][11][12] - 民办高校涨幅更大 上海中侨艺术类本科学费升至4.3万元/年 同比增8000元 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专业涨1万元 张家界学院经济学类专业从12700元/年涨至22700元/年 岳阳学院理科类专业从13000元/年涨至22900元/年 涨幅76% [18] 研究生教育成本激增 - 专硕学费涨幅显著 东华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从不足1万元/年飙升至10.9万元/年 两年总计21.8万元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收费达25.8万元/年 [33] -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大幅上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部分专业涨幅超100% 例如工程管理专业从14000元/年涨至28000元/年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从14000元/年涨至28000元/年 [12][13] - 名校专硕普遍不提供宿舍 北京上海等地租房成本约3000元/月 两年读研期间仅房租支出超7万元 [33] 高校财政压力与扩招背景 - 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 本科招生人数从1999年130万增至2024年490万 在校生规模超1200万 较20年前增长近20倍 [20][24] - 财政支持力度减弱 2024年高等教育科目拨款同比减少46亿元 2025年继续下调 基建支出压缩导致新建校区及实验室投入减少 [23] - 高校收入结构依赖学费与拨款 公办高校超60%经费原靠财政支持 但人均经费因扩招下降 成本压力主要来自教师薪资 课酬及实验室设备采购 [15][19][20] 教育投资回报变化 - 本科毕业生起薪水平偏低 2024届近60%起薪在6000元以内 月入过万者不足10% [30] - 招聘市场出现学历倒挂现象 专科生录取率高于本科和硕博 例如2025年上海铁路局校招中专科生录取人数为本科生近3倍 [30] - 大学生活成本大幅上升 月均生活费从90年代200元涨至近2000元 涨幅近10倍 四年学费加生活费对普通家庭构成显著压力 [30] 不同家庭承受能力分化 - 中产家庭尚可承担上涨费用 年收入20万元家庭可能放弃其他消费计划(如换车)以支付教育费用 但学费涨至7~8万元/年时可能重新评估 [30][31] - 低收入家庭面临沉重负担 年收入3~4万元农民工家庭需用三分之一收入支付学费 助学贷款需求激增 2024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额达955.18亿元 同比增255.49亿元 增幅36.51% [35] - 民办高校遭遇招生困境 2021年全国9所民办高校倒闭 2024~2025年多所民办高校降分30~40分仍招不满学生 高收费成为招生拖累 [26][27]
美联储降息“走钢丝”:25基点太少,50基点太多
虎嗅APP· 2025-09-18 10:27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经头条 ,作者每经记者 每经头条 . 专业+深度+故事+传播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每经头条 (ID:nbdtoutiao) ,作者:岳楚鹏,编辑:王嘉琦、兰素英,原 文标题:《 "25基点太少,50基点太多":美联储降息"走钢丝","特朗普代言人"投下唯一反对票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 当地时间9月17日 (北京时间18日凌晨) ,美联储宣布了 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下调25 个基点。 "空降"美联储的理事斯蒂芬·米兰 (Stephen I.Miran) 上任仅一天,就投下了反对票, 力主激进降 息50个基点,他仍身兼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代表了特朗普大幅降息的立场。 在就业与通胀之间,美联储的"双重使命"正面临挑战。议息会议声明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 政策重 心已从抗击通胀转向提振就业。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以下简称"每经记者") 表示,9月的降息 决策是一个政治与经济的双面镜,25个基点显得有点少,50个基点则过多。 巴克莱研究团队向每经记者预测指出,美国失业率将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