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

搜索文档
为渠道买单的消费者
新财富· 2025-07-15 07:36
医美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高壁垒高利润的"卖铲人" - 医美上游企业(如爱美客、锦波生物)毛利率高达95%,净利润率达50%,显著高于中下游企业[3] - 嗨体产品出厂价350.6元,终端售价超1800元,毛利率92.99%,原料成本仅24.72元[1] - 牌照稀缺性形成垄断优势:2009年玻尿酸市场仅2家持牌企业,2014年增至7家[7][11] - 研发周期长(3-8年),嗨体完整上市周期达9年,需临床资源背书[9][10] - 2024年医美领域融资30起总额超11亿元,上游为主要受益方[1][2] 中游:低集中度高成本的"淘金者" - 医美机构净利率普遍低于10%,华韩整形等终端机构常现亏损[2][3] - 2000-2015年暴利期后供给过剩:热玛吉设备进口价50-60万元,单次治疗收费8-15万元,曾现"日回本"现象[13] - 行业乱象突出:2019年合规机构占比仅12%,存在"借证挂靠"问题[14] - 获客成本激增:2021年平均3000-5000元/人,新氧平台单条客户信息价格从2018年50元涨至2023年800元[18] 下游:平台流量争夺战 - 新氧2018年占据医美在线预订支付总额33.1%,但2020年被美团反超(美团618交易额21.7亿 vs 新氧年营收12.95亿)[20] - 美团通过轻医美切入市场,佣金模式压缩机构利润(如12888元产品促销后仍按原价8%抽佣1031元)[21] - 垂直平台与综合平台分化:新氧2024年亏损5.9亿,下游盈利压力显著[2][22] 行业格局与历史沿革 - 监管体系始于1996年《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管理办法》,三类医疗器械需严格审批[5][6] - 上游企业技术红利与牌照壁垒形成"淘金铲子"效应,类比19世纪美国淘金热[4][5] - 中游机构面临人才短缺(整形医生培养需8年以上)与标准化缺失的双重困境[14] - 产业链价值分配呈现"上游造富、中下游挣扎"的极端分化[3]
理性看待三排六座SUV
新财富· 2025-07-14 07:17
20+万六座SUV市场分析 - 新能源汽车市场细分加速,20+万三排六座SUV成为新热点,多家车企正加速布局该产品线[1] - 理想L8/L9和问界M9率先打开30万以上六座SUV市场,而当前竞争促使价格下探至20-30万区间,覆盖更广泛消费群体[3] - 长安深蓝S09、吉利银河M9、问界新M7、领克900为20+万价位代表车型,轴距均超3米,月销量预计达5000辆,与30万以上产品性能差距小[3] 六座SUV产品力核心 - 第三排乘坐舒适度是六座SUV的关键竞争力,轴距需达3100mm以保证空间[5][7] - 深蓝S09第三排腿部空间宣传值870mm,实测可保证170cm成年人膝盖距椅背一拳(100-150mm)的舒适距离[6] - SUV第三排存在座椅低矮、腿部悬空等缺陷,MPV在同等尺寸下空间更优,但SUV高底盘适合自驾游,形成差异化竞争[11][14] 六座SUV与MPV用户对比 - MPV用户以36-40岁多孩家庭为主(如小鹏X9),与六座SUV目标群体高度重合[11][13] - MPV销量波动无增长,而"5326"规格SUV(5m车长/3m轴距/2m车宽/六座)销量稳步提升,市场对新形态接受度更高[14] - 理想MEGA销量受阻反映用户偏好转向,六座SUV凭借新鲜感抢占MPV市场份额[14] 长期市场潜力 - 六座SUV需求与多孩家庭数量强相关,购车高峰出现在二胎子女6-7岁(幼儿园至小学阶段)[20] - 2016年二胎政策释放的生育高峰对应2022年六座SUV市场启动,但2020年后新生多孩数量锐减(基数降至1000万以下,二孩占比50%-60%),2025年后需求可能疲软[18][20] - 尽管生育政策持续优化,时间差导致未来几年六座SUV市场增长空间有限[20]
新财富・港股特辑|中国通信服务:向新而行,以质谋远
新财富· 2025-07-11 08:34
香港金融枢纽地位 -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凭借高度开放的离岸市场特性,为内地企业搭建联通全球资本的桥梁,在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波动等挑战下展现出独特韧性 [1] - 港股仍是新经济企业融资扩容、价值重塑的核心舞台,投资者关系(IR)作为企业与全球资本对话的中枢,通过精准传递价值、管理预期稳定股价与流动性 [1] - 卓越IR团队借力数字化工具与ESG前瞻叙事,将挑战淬炼为融入全球估值体系的机遇 [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充分发挥"数字基建建设者"、"智慧产品和平台提供者"、"产业数字化服务者"和"智慧运营保障者"作用 [2] -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速战略新兴业务拓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经营收入1500亿元,同比增长0.9% 经营毛利175.96亿元,同比增长2.0% 毛利率11.7%,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4] - 净利润36.07亿元,同比增长0.6% 自由现金流52.14亿元,同比增长20.4% 派发年度股息每股0.2187元,分红比例42% [4] 业务板块表现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751.72亿元,占比50.1%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434.59亿元,占比29.0% [6]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313.69亿元,占比突破20%,连续三年为收入增长首要驱动 [6] 客户市场发展 - 在国内电信运营商市场,坚持"CAPEX+OPEX+智慧应用"发展策略,应对CAPEX投资下降挑战 [8] - 在国内非运营商集客市场,重点布局高价值行业和业务,积极探索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算超算等领域 [8] - 在海外市场,围绕"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将国内能力平移复制,拓展海外产业数字化、新能源等新型业务 [10] 战略新兴业务 - 2024年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30%,占总新签合同额比重达到37%,较上年增长约7个百分点 [12] - 在数字基建领域,承接亿元级大项目约20个,新签合同额增速超30% [14] - 在绿色低碳领域,承接多项亿元级EPC总承包项目 [14] - 在智慧城市领域,在社会治理、数字政府、智慧交通等领域均获亿元级项目 [15] - 在应急安全领域,参与应急管理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打造40余款自主可控网信安全产品 [16] 科技创新能力 - 累计授权专利超3900件,软件著作权超10500件 连续四年稳居"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第四位 [18] - 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打造近百款行业重点产品 发力5G-A、区块链、人工智能+、卫星通信、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18] - 培育形成千万元级以上产品40余个,12项综合解决方案落地全国50%以上省份 [18] 投资者关系 - 2024年与投资者召开约110场会议,与分析师及投资者沟通约600人次 [23] - 2024年至2025年6月中旬,新增5家国内重要券商发布深度研究报告,均给予"买入"或"强烈推荐"评级 [24] - 国内投资者经港股通对公司H股的持股量占比由2023年底的7.2%大幅上升至超过27% [24] 企业荣誉 - 连续三年被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份股 [26] - 荣获"最受尊崇企业"、"最佳首席执行官"、"最佳首席财务官"、"最佳ESG"等荣誉 [26] - 首次获得"亚洲可持续发展奖",并荣获"卓越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奖项 [26]
【投顾沙龙·上海站】风口几许远?AI破云天
新财富· 2025-07-10 07:17
沙龙主题与核心观点 - 沙龙主题为"风口几许远?AI破云天",聚焦AI科技发展趋势与科技资产的投资路径,旨在捕捉结构性机会的真实脉络 [1] - 活动将帮助投顾伙伴与专业投资者看清AI主线的真实进程与配置价值,判断投资节奏 [1] - 沙龙将探讨AI风口的多维度观察与深度解读,包括产业洞察、投资策略和投顾变革 [1][3] 重磅嘉宾与分享内容 - 郑宏达(西部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将分享"AI科技创新的无尽前沿",深入剖析技术演进与行业发展新势能 [3] - 尹浩(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将分享"人工智能浪潮下的科技主题投资机遇",探讨AI驱动下的ETF配置与布局方向 [3] - 高蒙(东方证券徐汇广元西路营业部副总经理)将分享"从'卖方销售'到'买方顾问':AI科技如何重塑证券投顾的财富管理内核",解析AI如何改变证券投顾的服务形态与能力边界 [3] 活动信息 - 沙龙时间:2025年7月17日13:30-16:30 [4] - 沙龙地址:上海淳大万丽酒店4楼杨子厅(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719号) [4] - 活动旨在探讨AI风口是否逼近可配置的"时间点",并邀请投顾同频者参与 [4] 趣味活动 - 沙龙将设置趣味打卡活动,提供最新款顾小二社区周边礼品 [2] - 活动还包括专属社群红包雨及有奖互动游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小米一口也吃不下AI智能眼镜
新财富· 2025-07-10 07:17
核心观点 - 小米AI智能眼镜完成度高但未激发消费者购买冲动,市场反响中庸[4][5][6] - 智能眼镜行业仍处早期阶段,产品形态未收敛,技术突破是关键变量[23][24][29][36] - AI交互模式为智能眼镜带来长期想象空间,但当前技术无法支撑颠覆性体验[38][40][42] - 渠道服务等消费属性在当前阶段比技术差异化更重要[30][31][32]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球全智能眼镜出货量156.8万副,中国仅16.7万副(同比+44%)[24][26] - 2025年1-2月中国AI眼镜线上销量2.3万副(同比+80.4%)[26] - Meta眼镜2024年销量142万台占全球90%份额,2025年2月累计突破200万副[8][9] - Meta当前月销约30万副,增速持续加快[10] 产品对比 - Meta爆款公式:大牌联名+砍屏显+影像生态+AI概念[11] - 小米参数优势:亚洲人脸型适配/横屏拍摄/重量低2g/续航更长/双芯片架构[13] - Meta实际体验优势:画面防抖/畸变处理/5麦克风阵列收音/嵌入式系统[14][15][21] - 小米首批用户反馈:蓝牙连接失败/交互延迟/语音呼叫失败等小毛病[14] 技术挑战 - 智能眼镜需重构手机技术方案:传感器尺寸/散热/功耗限制光学防抖等移植[19] - 端侧AI能力差距:小米完全依赖云端传输,Meta具备轻量化操作系统[15] - 产品打磨周期长:Meta二代经过两年多版本更新才达到稳定状态[21] 市场特征 - 消费者更关注外观/配镜服务等传统属性而非科技功能[31] - 行业品类混乱:VR/AR/XR及功能组合导致消费者选择困难[28] - 当前百万量级市场与"下一代智能设备"叙事严重不匹配[34] 未来展望 - 大语言模型为智能眼镜引入新交互模式,多模态AI是长期核心逻辑[38][40][42] - 技术演进需突破:平价高清显示/完整应用生态/低延迟交互/端侧AI[35] - 小米优势在于高端品牌形象与供应链能力,但产品仍处早期阶段[45][46]
中国力量崛起,跨国药企加速“买入”中国创新
新财富· 2025-07-09 07:59
国产创新药BD交易 - 荣昌生物与美国Vor Biopharma达成泰它西普全球授权合作,交易总金额高达42.3亿美元,创中国医药行业出海授权单笔金额新纪录 [3] - 交易结构包括4500万美元现金首付款、8000万美元Vor Bio认股权证及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荣昌生物还将获得高个位数至双位数比例销售提成 [3] - 泰它西普是全球首创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类药物,已在中国获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三大适应症,并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及欧美孤儿药资格认定 [4] 2025年创新药BD市场趋势 - 截至2025年6月跨国药企在中国BD交易首付款达91亿美元,已超2024全年90亿美元规模,预计2025全年首付款将接近290亿美元 [7] - BD热潮源于跨国药企面临2025-2030年超1000亿美元销售额药物专利到期压力,需通过外部引进延续产品生命周期 [12][13] - 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使国际并购性价比提升,跨国药企现金储备充裕推动BD交易持续升温 [19] 专利悬崖与MNC战略转型 - 默克Keytruda(2023年销售额250亿美元)等重磅药物将在2025-2030年陆续失去专利保护 [14] - ADC与PD-1联用方案成为MNC关注焦点,如默沙东K药与Padcev组合使患者总生存期从16.1个月提升至31.5个月 [15] - 肿瘤治疗领域正经历从PD-1到"双抗+ADC"的2.0时代转型,中国药企成为引领者 [21] 中国创新药国际竞争力 - 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超52%,反映市场认可中国药企从仿制转向真正创新的能力 [21] - 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在中国完成超170亿美元授权交易,体现国际对国产PD(L)-1/VEGF双抗的信心 [24] - 信达生物IB363在肺癌适应症临床数据突出,可能开启肿瘤免疫治疗新一轮产品周期 [24] 行业投资逻辑 - 创新药板块分化将加剧,仅具备扎实临床数据和明确商业前景的企业能持续获得市场认可 [28] - 2025年BD热潮本质是跨国药企在专利悬崖前对新疗法的战略布局,标志中国药企全球化突破时刻到来 [26][30]
打视频听播客,豆包为何总是先人一步?
新财富· 2025-07-08 07:14
字节产品差异化策略 - 抖音通过"单列全屏"交互设计降低用户获取内容门槛,占据95%屏幕的沉浸式体验精准匹配智能手机硬件趋势[5][6][7] - 技术层面采用Wide&Deep算法和双塔召回模型,兼顾兴趣拓展与长尾内容曝光,结合边缘计算实现流畅播放[13][14] - 产品开发模式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设置OKR,形成"APP工厂"能力,剪映、番茄小说等产品延续该逻辑[15][16] AI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文本AIGC领域技术差距缩小,竞争转向代码编程、专业报告等垂直场景,依赖非标闭源数据训练[18][19] - C端AI搜索需求占比超80%,但功能同质化导致场景扩张停滞,行业进入平台期[19][20] - 字节选择押注多模态交互范式转移,通过语音、视频降低交互门槛,复制抖音差异化路径[20][21][22] 豆包产品迭代与技术突破 - 语音交互实现端到端实时对话,Seed-ASR/TTS模型支持超低延迟和情感表达,2025年1月完成技术落地[26] - 视频理解模型VideoWorld和Vidi实现纯视觉推理决策,5-6个月完成研发到产品化全流程[27][28] - 聚焦下沉市场,老年人语音调用占比显著提升,视频通话功能自然延伸至生活助手场景[23][30] 交互创新与人文科技融合 - 产品设计通过语音输入、摄像头调用等降低使用门槛,形成"人类驯服AI"等社会化传播案例[30][31] - 借鉴苹果"技术隐藏于体验"理念,将大模型能力转化为自然交互,塑造生活方式品牌属性[34][35][36]
中国产业叙事:拓荆科技
新财富· 2025-07-07 07:48
国产半导体设备技术突破 - 国产光刻机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三代差距 但刻蚀设备和薄膜沉积设备已追平技术代差并实现市场化突破 [1] - 2010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 高端薄膜沉积设备完全依赖进口 拓荆科技通过15年自主创新使国产薄膜沉积设备迈入全球第一梯队 [1] - 拓荆科技选择PECVD作为突破口 因其占晶圆厂薄膜设备采购量30%以上 广泛应用于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及先进封装领域 [3]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 2011年首台12英寸PECVD设备出厂至中芯国际验证 2014年获得首个量产订单 总投资3.5亿元 适配65纳米以下产线 [6] - 2015年PF-300T累计流片量突破1万片 同时启动"双线作战":优化14/28纳米PECVD稳定性 布局1Xnm 3D NAND和14-10nm PECVD研发 [8][9] - 2016-2019年相继实现12英寸ALD设备、3D NAND PECVD设备、SACVD设备的产业化突破 产品线覆盖14/28纳米逻辑芯片至64/128层3D NAND [13] 市场格局与国产替代 - 2018-2021年拓荆研发费用年复合增长率40% 2021年研发投入占比38% 用"中国式创新速度"撼动全球市场 [16] - 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量产中 拓荆ALD设备需求超过PECVD 96层产线ALD设备达96台 [17][20] - 2021年长江存储薄膜沉积设备招标中国产占比仅5%(拓荆15台 北方华创10台) 但ALD领域10纳米以下突破将加速国产化 [20][21] 资本与产能布局 - 2022年科创板上市募资22亿元 超募100% 30%投入ALD设备研发 40%投入先进技术研发 上市三个月股价涨幅200% [24] - 2024年在手订单95亿元 同比增长50% 营收从2022年17.06亿元跃升至2024年41.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50% [24] - 沈阳和上海基地总规划年产能达2180台套 其中沈阳二厂聚焦PECVD/ALD设备 年产能1300台套 [25] 行业生态与竞争 - 国内薄膜沉积设备厂商形成差异化竞争:拓荆专注CVD/ALD 北方华创主攻PVD 中微公司侧重MOCVD 微导纳米专精ALD [29] - 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CR3超90% 应用材料占PVD市场80% CVD市场由三大巨头主导70% 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40亿美元 [27][30] - 混合键合设备成为新增长点 2023年推出国产首台量产设备 2025年营收预计同比增70% 毛利率超50% [31] 产业链协同模式 - 构建"国家队-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创新联合体 中科院提供基础研究 长江存储定义工艺需求 拓荆完成工程化整合 [28]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2010年不足5%提升至2025年预期50% 举国体制加速技术突破 [28] - 长江存储Xtacking技术快速迭代 232层3D NAND量产使中国存储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20]
重磅!从侵权风波到2025重启,「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若干问题正面回应
新财富· 2025-07-06 12:10
评选资质与品牌权属 - 深圳市新财富多媒体经营有限公司是"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唯一合法主办方,具备《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组织机构自律公约》缔约机构资质[1] - 公司依法拥有"新财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等系列商标权及著作权,商标注册号为第14693799号[1] - 新财富官网(xcf.cn)和官微(newfortune)为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工作人员使用xcf.cn后缀邮箱[5] 业务边界与股权交易 - 新财富多媒体与杂志社业务明确分离:前者主办评选活动,后者负责杂志内容编撰[6] - 2020年某报社以1.56亿元转让31.11%股权给某上市公司,交易使新财富多媒体整体估值达5亿元[8] - 股权交易包含业务排他性约定,某报社通过关联主体举办同类评选构成根本违约[8] 侵权行为与数据盗用 - 2024年9月24日公司员工突然离职,将报名数据带到某报评选活动[11] - 某报评选使用"一脉相承""升级改造"等措辞诱导市场混淆,全盘复刻奖项设置、行业划分等核心元素[30][33][34] - 某报第一届评选即颁发"双钻石分析师"等专属奖项,盗用历史评选数据[34] 评选体系优化 - 2025年第二十三届评选采用算法执行规则,消除人为干扰,投票权重透明化[14] - 结果公布周期从3个月大幅压缩,提升效率[14] - 2025年金牌董秘评选已成功举办,最佳投资顾问评选参创人数创新高[15] 奖项设置标准 - "白金分析师"需累计7届第一名,"钻石分析师"需10届,"双钻石分析师"需13届[17] - 反对评选"二选一"施压,尊重机构自主选择权[19] 事件时间线 - 2024年7月正式启动第二十二届评选,9月24日某报突然介入导致中断[24][26] - 离职员工以原公司名义联系投票机构,导致市场误认某报评选为新财富评选[28][29] - 投票环节出现代投、无法登录等混乱情况,影响评选公正性[31]
成长股如何选,高收益低回测的ETF组合如何构建?TOP3投顾倾囊相授!新财富最佳投顾评选6月战报
新财富· 2025-07-04 08:12
市场表现与投顾业绩 - 6月A股三大指数全线飘红,上证指数单月上涨2.9%,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录得4.23%和8.02%的涨幅 [3] - 股票交易组TOP10平均收益率高达47.41%,TOP300平均收益率为27.19%,显著跑赢大盘 [3] - ETF组TOP10平均收益率为30.93%,TOP200平均收益率为17.34%,同样大幅超越同期上证指数5.04%和深证成指5.71%的涨幅 [10][11] 投顾评选概况 - 第八届新财富最佳投资顾问评选吸引来自90家证券公司的39,893名投顾参评,创历届新高 [1] - 股票交易组前三甲分别为广发证券浙江分公司刘环宇、东方证券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证券营业部王宇航和国联民生证券浙江分公司雷梦瑶 [3] - ETF组前三甲为中信建投证券佛山南海南桂东路证券营业部严国裕、中泰证券青岛正阳路证券营业部崔坤华和国泰海通证券上海奉贤区金海公路证券营业部周恒毅 [11] 投顾投资策略 - 广发证券刘环宇采用"5+30"模型,聚焦行业渗透率约5%且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预期≥30%的高成长赛道 [13] - 东方证券王宇航在6月重点控制回撤,增配黄金仓位对冲风险,严格执行单一标的持仓≤20%、单一行业配置≤40% [16] - 中信建投证券严国裕基于行业景气度研判,结合技术分析与资金面动向实施波段操作,核心收益来源于港股创新药、港股金融和A股航天军工 [18] 机构实力比拼 - 股票交易组机构实力榜:广发证券以51人入围居首,中信建投证券29人、中国银河证券24人分列二三位 [28] - ETF组机构实力榜:广发证券28人继续领跑,中国银河证券25人、中信建投证券21人紧随其后 [34] - 华西证券、国海证券、国元证券等机构在总参评人数维度展现出强劲实力 [29][35] 后市展望 - 广发证券刘环宇持续关注国家级政策导向,运用"5+30"模型扫描确定性成长赛道,长期看好数字货币赛道 [17] - 东方证券王宇航关注大科技和基本金属与有色板块,首选铜品种和小金属弹性储备 [17] - 中信建投证券严国裕后市重点关注高景气赛道(创新药、航天军工、游戏)、黄金板块和港股价值品种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