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投研精选

搜索文档
刚刚!重要数据公布,利好这类资产!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10 10:0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呈现沪强深弱、指数分化的震荡格局 两市合计成交额1.9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404亿元 反映出市场交投清淡且资金入场意愿不足 [1] - 市场热点快速轮动 上涨与下跌个股数量基本相当 [2] CPI数据表现 - 8月CPI同比下降0.4% 环比持平 其中城市下降0.3% 农村下降0.6% 食品价格下降4.3% 非食品价格上涨0.5% 消费品价格下降1.0% 服务价格上涨0.6% [4] - 1-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为连续第4个月扩大 [4]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 是CPI同比转负的主因 反映农产品供给充足及基础消费需求偏弱 [4] 行业影响分析 - 食品饮料行业(调味品/啤酒/乳制品/肉制品)及农业与畜牧养殖业(生猪养殖/蔬菜种植/饲料)可能承压 [5] - 高股息红利资产(银行/保险/煤炭/电力/公用事业/高速公路)吸引力提升 今日逆势上涨 [5][6] - 服务消费板块(旅游酒店/餐饮/航空机场/影视娱乐)景气度与核心CPI相关性高 服务价格上涨0.6%验证复苏趋势 [4][6] AI算力板块动态 - 算力硬件股集体反弹 工业富联、东山精密、景旺电子涨停 胜宏科技创新高 [7] - 美股甲骨文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营收增长77%至180亿美元 OpenAI称年内收入将增长两倍以上 英伟达推出新款GPU Rubin CPX提升AI推理效率 [8] - 国内AI支持政策出台 人工智能概念或获政策催化 但需注意前期涨幅较大板块的分化风险 [8]
固态电池+人型机器人+AI数据中心,公司已切入宇树科技供应链、推出高容量圆柱电芯!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09 10:07
市场结构切换方向 - 当前市场回调后此前跑赢行业大概率降速 前期涨幅偏慢主线性价比更高[1] - 成交额排名前1%公司成交额占比达20% 历史类似高度拥挤交易结构往往预示市场重大切换 可能是大势反转或主线切换信号[1] - 本次大概率是主线切换 过程中大盘风格占优[2] - "高切低"在牛市早期往往不是好选择 牛市早期动量效应最强 更好选择在于"高切次高" 前期涨幅偏慢"次高"行业可能"后来居上" 如2015年从非银建筑切换至计算机传媒等小盘成长 2021年白酒抱团结束切向顺周期[2] 配置建议主线 - "算力主升浪"仍在 次高主线性价比更高 三条主线包括逆全球化下"硬通货"如黄金/资源/银行/保险/公用事业[3] - "硬科技"主线包括创新药/AI算力等[4] - 受益于"反内卷"确定性主线包括光伏/风电设备/锂电/玻纤等[4] AI+广告产业追踪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印发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广告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 支持"AI+数字广告"智能体研发[4] - 政策鼓励自然语言模型/视觉模型/多模态模型等基础模型在广告业创新应用 加大广告业全链路智能体研发力度 市区两级给予最高不超过1200万元支持[4] - 对采用第三方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方式推进大模型广告垂类应用数字广告企业 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50% 最高500万元补贴[5] - 兴业证券计算机团队看好政策第一轮就先瞄准海内外商业化落地最快AI+广告设计 商业逻辑非常清晰 落地效率最高[5] - 大型企业商业领域如ERP/CRM/商业智能/数字化营销等领域AI应用渗透较快 大企业拥有较好数据治理基础和充足资本开支预算 AI技术应用更为领先[5] - 商业智能/数字化营销等场景通用性更强 AI应用价值相对明确 企业接受度较高[5] - 业绩增速具有比较优势算力板块在业绩披露窗口期更受青睐 9月处于中报和三季报之间业绩真空期属性较强[5] - AI应用一定程度上受中报压制高弹性板块 且景气度上行 有望在9月跑出相对收益[5]
大利好,美联储下周降息50个基点?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08 10:28
渣打银行作为国际顶级投行,其预测调整向来具有风向标意义。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震荡上行,而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弱,盘中一度跌幅超过2 .5%,午后跌 幅有所收窄。沪深两市成交额2 .42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14 1亿。全天超过3900只个股上涨。 市场内部分化依旧显著,短期市场对机构抱团股的走向以及风格切换的趋势关注度持续攀升。不过,市场成交额依旧保持高位, 说明 资金从此前热点撤离后并未离场,而是快速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市场"高低切"特征愈发明显。 01 美联储下周降息50个基点? 渣打银行最新报告突然调整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 将9月降息幅度从2 5个基点大幅上调至50个基点。 这一预测远超当前市场共识,瞬 间点燃全球风险资产的做多情绪。 9月降息几乎已成共识,而爆冷的非农数据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若降息50个基点成真,将是美联储自2 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次降息幅 度, 可能引发全球资本重新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国投证券也表示,在一轮大牛市中,在大盘指数加速走高或者结构性过热时候,多会发生波动。同时,也会发生阶段 性风格切换,边际增量资金的属性和偏好决定大牛市的阶段性主线 ...
锂电设备+果链+机器人,机构大额净买入这家公司!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04 10:46
下跌方面,算力硬件、芯片股集体大跌,新易盛等多股跌超10%。板块方面,零售、食 品、造纸、光伏等板块涨幅居前,CPO、半导体、元件、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 机构动向 今日机构参与度较昨日小幅上升,净买卖额超1000万元个股共26只,净买入8只,净卖出 1 8只,其中净买入天孚通信6 .23亿、新易盛4.09亿、科新机电1.04亿,,净卖出数据港 1 . 7 6亿、沪电股份1 . 2 9亿、上能电气1.02亿。 市 场 全 天 震 荡 走 低 , 创 业 板 指 领 跌 , 科 创 50 指 数 跌 超 6% 。 沪 深 两 市 全 天 成 交 额 2.54 万 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 8 0 2亿。 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近3 0 0 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 大消费股逆势走强,步步高等多股涨停。银行股探底回升,农业银行再创历史新高。光 伏、储能概念股一度冲高,安彩高科涨停。 焦点公司 ...
它,产业催化密集!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03 10:35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3日A股市场震荡分化,沪指盘中一度失守3800点,创业板指在部分权重科技股带动下盘中一度翻红,市场呈现"深强沪弱"特征 [1] - 市场整体情绪趋于谨慎,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2] 市场调整原因 - 近期大市值科技龙头股推动指数快速冲高,市场短期进入高位震荡阶段,行业轮动加速,波动幅度扩大 [3] - 长达数月上涨积累大量获利资金,投资者获利卖出导致指数下挫,本质是市场均值回归 [3] - 存款搬家、监管态度与投资者对政策期待是当前A股市场三大核心议题,理论上存在6-7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定期存款可供重配 [4] - 监管层承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重点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聚焦投融资功能" [4] - 投资者关注点转向潜在政策催化剂和提振内需的可持续措施 [4] 固态电池产业趋势 - 固态电池是市场中最具持续性和爆发力的主线之一,表现极为强势,出现多只个股涨停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业大趋势明确 [6] - 2025年中试线转化落地,科学性问题基本解决;2026年量产线落地,制造量产实现大突破;2027年开启示范性运营,细分场景开启规模应用 [7] -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与设备的企业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8]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固态电池主要划分为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 [10] - 硫化物技术路线逐步清晰,成为各家企业布局重点,包括宁德时代、一汽等电池厂和车企都锚定该路线 [12] - 硫化物是唯一兼顾高离子电导率与电极兼容性的路线,丰田、宁德时代等龙头均放弃氧化物/聚合物转向硫化物 [13] - 硫化物电解质在全固态电池中发展潜力最大 [14] 主要企业产业化进展 - 宁德时代采用硫化物路线,预计2027年产业化,合肥5GWh产线2025年5月投产,设备国产化率100%,良品率65%,样品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11][14] - 比亚迪聚焦高镍三元+硫化物电解质路线,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批量装车,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达480Wh/kg [11][14] - 国轩高科第二代"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525Wh/kg,实验室样品突破600Wh/kg,2026年投产10GWh量产线 [14] - 孚能科技2025年8月向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第四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400Wh/kg) [14] - 上汽/清陶能源预计2026年产业化,采用聚合物/氧化物/卤化物路线 [11] 投资策略与产业链机会 - 投资角度可采用"抱大腿"策略,关注拥有核心技术和产能优势的头部企业,如清陶能源供应链、孚能科技供应链等 [15] - "找增量"策略关注迭代升级最大的中游材料,变动最大的依次是固态电解质>负极>正极,同时新增对锆、铝塑膜的需求 [17]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赣锋锂业全球唯一实现硫化锂量产,纯度达99.9%,已向20余家客户供货 [14] - 天赐材料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成功,离子电导率8mS/cm,宁德时代预付2亿元锁定产能 [14] - 上游原材料领域,有研新材硫化锂小批量供货,2025年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 [18] - 粤桂股份全球第二大硫铁矿供应商,硫资源占全国16.63%,占据全球40%的电池级硫磺预估需求 [18] - 当升科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出货,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 [18]
突发!宇树科技“自宣”四季度提交IPO申请,这家公司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02 10:30
公司上市计划与业务结构 - 计划于2025年10月至12月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届时将正式披露运营数据 [1] - 2024年销售额结构:四足机器人占比约65% 人形机器人占比约30% 组件产品占比约5% [1] - 四足机器人应用分布:约80%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剩余20%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查与消防) [1] - 人形机器人全部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1] 新产品与技术进展 - 8月19日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预告海报 身高1.8米 配备31个自由度(6×2+3+7×2+2) [2] - 此前已推出G1、H1、R1三款人形机器人 其中R1售价3.99万元起 配备26个关节 整机重量约25公斤 [2] - 新款产品在R1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技术标准 体现持续创新能力 [2] 行业发展趋势与产业链动态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阶段 国内外产业端密集催化 [3] - 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国内企业加码具身智能 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加速商业化量产 [3] - DeepSeek等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 助力实现具身智能 [3]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商业化落地可期 [4] -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破与规模化量产成为关键投资主线 国产部件在性能与成本上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4]
重磅!证监会监管最新表态定调A股!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01 10:17
市场表现与结构分化 - 9月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但出现明显结构分化 创业板表现强势而大金融板块拖累沪指 [1] - 市场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缩量但个股涨多跌少 显示情绪总体偏向谨慎乐观 [2] 监管政策与市场预期 - 证监会召开"十五五"规划座谈会 肯定"十四五"政策成效特别是新"国九条"实施以来市场基础制度优化和信心增强 [3] - 座谈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培育长期资本 完善法律制度并扩大高水平开放 [4] - 监管层将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倡导长期投资理念 [4][6] - 会议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投资者信心 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效机制 [5][6] 中央汇金与ETF资金动向 - 中央汇金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 上半年大举增持ETF累计耗资超2100亿元 [7][8] - 截至6月末中央汇金持有ETF市值达1.28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近23% 创历史新高 [7][8] - 持仓以宽基指数ETF为主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仓1420.62亿元(占比37.91%)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仓1065.49亿元(占比39.98%) [10] - ETF总规模超5万亿元 被动投资成为市场重要力量 对纳入指数的公司产生正向价格推动作用 [10] 行业业绩与投资主线 - AI方向多家公司业绩亮眼 寒武纪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 中际旭创净利润同比增长69.40% 胜宏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366.89% [11][13] - 9月重点关注三大投资主线:消费复苏(节假日带动旅游家电需求)、科技创新(半导体国产替代和AI应用)、政策受益与行业景气回升(基建氢能源稀土等) [12][13] - 稀土永磁板块8月价格单月上涨超10万元/吨 多家企业半年报净利润增幅超100% [13] - 科技成长板块仍是市场主线但部分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需关注真正具备技术突破和业绩兑现能力的公司 [13]
放量跳水,大行情要终结了?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8-27 14:19
市场表现与成交量 - A股市场震荡走高后跳水 三大指数悉数收跌 仅科创50指数微涨[1] - 市场成交额达3.19万亿元 创A股历史第三大成交量 仅次于8月25日的3.14万亿元[1] - 成交额从3.14万亿元骤降至2.68万亿元 但2800只个股上涨显示结构性机会酝酿[1] 板块分化特征 - CPO算力硬件股维持强势 新易盛等多股创历史新高[1] - 芯片股冲高 瑞芯微涨停 稀土永磁概念活跃 北矿科技涨停[1] - 地产股调整 深深房A跌停 白酒 美容护理 创新药等板块跌幅居前[1] - 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多空博弈加剧[4] 政策与行业主线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政策 聚焦六大领域:科学技术 产业发展 消费提质 民生福祉 治理能力 全球合作[7] - 设定三阶段目标:2027年六大领域AI渗透率超70% 2030年智能经济普及率超90% 2035年全面进入智能社会[8] - 稀土供给侧改革深化 工信部等三部门将进口矿纳入总量管控[10] - 信创领域银河麒麟操作系统部署超1600万套 支撑国家重大工程[11] 机构观点 - 部分资金获利了结 场外资金对估值持观望态度[4] - 多数机构认为慢下来能走更远 补量后大盘将继续震荡盘升[5] - 中信建投认为REITs市场拐点已至 年内有望新高[6]
国务院发布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这家公司真正实现AI应用的快速开发落地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8-26 10:46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 工程实现 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 加速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 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1] - 支持智能化研发工具和平台推广应用 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 [1]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 深度融合 形成以创新带应用 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2] 产业发展历程 - 我国2015年7月将"人工智能"写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6年3月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3] - 2017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人工智能" 后续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系列政策 [3] - 2024年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首次写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3] 产业影响分析 - "人工智能+"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和进阶 人工智能这一更底层影响更深远的技术有望凭借创新的产品形态重塑社会各领域生产流程和效率 从渠道变革升级至全产业全链条重塑 [4] - 政策助力下我国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和渗透 [4] - 2025年下半年我国AI产业将迎来技术 政策和商业化三重共振 国内大模型能力有望迎来关键提升 模型可用性值得期待 [6] 商业化前景 - "人工智能+"强化国央企示范作用 模型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推动货币化加速 AI应用有望加速渗透 [6] - 政策明确"AI+"发展主线 叠加通用大模型技术持续突破 形成政策底+能力底共振格局 AI产业即将进入价值释放窗口期 [6] - 2025年下半年将成为"AI应用落地元年" 通用型智能体工具逐步成熟 企业AI助手 自动化工作流与智能内容生成将率先形成高频使用场景 [6] 投资机会 - AI多领域有望迎来投资机遇 重点关注AI基础设施 出海应用(视频 Coding 解决方案等AI+领域) 场景化落地(教育 税务 医疗等闭环场景中垂直一体化公司) [6] - 在开源生态繁荣 政策全链支持 应用落地提速背景下 重点关注大模型开发与AIAgent能力提供商 AI落地场景应用两类投资主线 [6]
美联储最新表态,降息来了!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8-25 10:4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大幅上涨 沪指涨逾1.5%触及3883.56点的阶段新高[1] - 市场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为历史上第二次出现此规模[2] - 市场呈现"流动性牛市"特征 五路资金共同推动牛市:居民储蓄转移、机构资金加持、债市资金流出、楼市资金流出及产能过剩行业退出资金[3][4] 板块轮动与资金流向 - 算力股维持强势 中际旭创等多股续创历史新高[4] - 稀土、有色等周期股震荡走强 北方铜业等涨停[4] - 消费股午后反弹 舍得酒业涨停[4] - 沪指反弹由长期处于低位的大消费及地产板块带动 标志轮涨行情开启[5] 美联储政策转向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 交易员预计9月降息概率升至约90%[6] - 降息周期开启利好全球股市 新兴市场及港股对美元和美债利率敏感度最高[8][9] - 利好板块包括创新药、房地产基建、科技及黄金[9] 寒武纪个股表现与业务分析 - 寒武纪股价一个月内从520.67元/股上涨至1384.93元/股 涨幅近翻倍[11]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9.887亿元 环比暴增820.4%[13] - 实现归母净利润2.815亿元 为上市以来首次季度盈利[13]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 2020-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11.18亿元[13] - 核心业务为云端AI芯片、加速卡及训练整机 芯片迭代至思元590系列[13] - 业务线涵盖云端产品、边缘产品、IP授权及软件[13] 行业生态与战略意义 - 寒武纪被视为国产AI芯片生态标杆 其发展影响整个国产AI芯片行业走向[14] - 公司需构建"硬件+软件+开发者"完整生态 为国产企业技术探路[15] - 国产AI芯片产业链涵盖设计制造、端侧芯片、服务器及配套技术服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