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老虎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股成AMC“摇钱树”,中信金融资产“狂买”光大银行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30 03:01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银行股 - 2025年1月20日至7月22日期间累计增持光大银行5.43亿股 持股比例从7.08%提升至8% 持股市值达195.22亿元[1][3][4] - 2025年6月单月增持中国银行H股23.84亿股 耗资109.83亿元 累计持有中国银行H股150.72亿股(占H股总股本18.02%)市值712.75亿港元[1][5] - 持有中信银行H股11.23亿股(占H股总股本7.55%)市值85.73亿港元 三家银行合计持仓市值达921.84亿元[1][5] 投资策略与收益表现 - 对银行股布局基于财务投资考量 旨在获取投资收益并优化资产配置[1][7] - 2024年获得光大银行股息收入15.19亿元 股价较转股价格3.35元/股上涨23.28%至4.13元/股[2][9] - 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显著增长 其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9.32亿元(2023年为-24.95亿元)股息收入58.66亿元(2023年为8.83亿元)[9] 同业机构动态 - 长城资产持有民生银行3%以上股权 提名副总裁郑海阳为非执行董事[6] - 信达投资将1.18亿张浦发转债转换为9.12亿股普通股 持股比例达3.01% 跻身浦发银行前十大股东[6] 主业经营状况 - 2024年不良资产经营分部营业收入906.71亿元(同比增加237.16亿元)但税前利润64.81亿元(同比减少79.28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7] - 不良债权资产收入连续五年下滑 2024年降至129.19亿元(同比下降25.10%)[8] - 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续恶化 2024年录得-90.69亿元亏损(同比增亏81.76亿元)[8] 多元化投资布局 - 通过信托间接持有信质集团25.48%股权 成为第一大股东[11] - 增持大秦铁路201.25万股(耗资1344.32万元)总持股达10.07亿股(占5%)为第二大股东[1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出现在14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持股市值353.71亿元(2023年末为8家/225.01亿元)[12] - 信托产品出现在6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持股市值10.64亿元[13] - 持有6家港股公司超5%股权 包括中煤能源(持股从2.11亿股增至4.12亿股)[13] 资产配置变化 - 2024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3378.31亿元(同比增长203.15亿元)其中上市权益工具规模增长145.98亿元[14]
中国中化资产大腾挪,旗下中化装备、中化国际双双涨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9 15:30
交易概况 - 中国中化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中化装备和中化国际于7月28日披露资产购买方案 中化装备计划收购益阳橡机与北化机 中化国际计划收购南通星辰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1] - 受利好消息刺激 中化装备与中化国际股价双双涨停 中化装备报收9.2元/股 市值45.5亿元 中化国际报收4.25元/股 市值152.5亿元[1] 中化装备收购细节 - 中化装备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益阳橡机与北化机100%股权 发行价格6.12元/股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益阳橡机资产总额10.7亿元 所有者权益1.78亿元 北化机资产总额12.7亿元 所有者权益3.34亿元[2] - 2024年益阳橡机营业收入7.89亿元 归母净利润6407万元 北化机营业收入10.01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1158万元[2] 中化装备经营状况 - 中化装备自2018年并购KM集团后归母净利润连续6年为负 2024年营业收入96.12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2.02亿元 年末将KM集团置出[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24亿元 同比下滑90% 归母净利润亏损2437万元[2] - 公司表示重组后将整合装备板块资产 提升营收和利润规模 实现扭亏为盈[2] 中化国际收购细节 - 中化国际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 发行价格3.51元/股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南通星辰资产总计41.75亿元 所有者权益13.8亿元[3] - 2024年南通星辰营业收入44.1亿元 归母净利润4630万元[3]
CXO概念股集体狂欢,4个月涨136%的泰格医药“打响”翻身仗?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9 12:06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29日A股泰格医药盘中大涨超13% 股价最高达71.71元/股创2025年以来新高 收盘涨8.8%报68.73元/股 市值591.8亿元 [1][2] - 港股泰格医药同日大涨超10% 收盘涨9.64%报58.6港元/股 市值504.6亿港元 [1][3] - 自4月9日股价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达136% [1][3] 投资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参投基金 一级市场直投和二级市场投资全面布局医药领域 [1][3] - 截至2024年末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达101.1亿元 其中上市公司股份6.4亿元 医药基金49.33亿元 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49.96亿元 [5] - 直接对外投资数十家医药企业包括雅信诚 英放生物等 持有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股票 [3][4] 重大投资案例 - 2021年3月参与设立5支基金 总投资额5.2亿元 合作方包括博远资本 云锋基金等一线机构 [3] - 礼新医药股权转让交易总额3411万美元(约2.47亿元人民币) 转让3.41%股权后仍通过基金持有4.58%股权 [5] - 2021年投资业务贡献非经常性损益16.43亿元 占当年归母净利润28.74亿元的57% [6] 并购扩张战略 - 2024年7月收购日本CRO公司Micron 56.37%股权 交易金额4.84亿日元(约2347.71万元人民币) [8] - 同月完成对日本Medical Edge的收购 年内两次布局日本市场 [8] - 2008年以来完成超10起跨国收购 包括美国方达医药 欧洲MartiFarm等知名标的 [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 同比下滑10.58% 归母净利润4.05亿元 同比暴跌79.99% [10] - 非经常性损益为-4.5亿元 主要因其他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减少 [10] - 2012-2023年营收从2.54亿元增长至73.84亿元 十余年间仅2年增速低于20% [10] 创始人背景与资本运作 - 联合创始人曹晓春与叶小平分别持有公司5.97%和20.49%股份 [13] - 按7月29日收盘价计算 叶小平持股市值103.86亿港元 曹晓春持股市值30.27亿港元 [13] - 2020年港股上市募资超107亿港元 成为第三家"A+H"上市CRO企业 [12]
8年蛰伏终成实控人,牛散王新“入主”江特电机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9 12:06
控制权变更 - 伍佰英里科技以3.1亿元受让江特实业50%股权 交易基于江特实业6.3亿元估值 [1][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朱军及伍佰英里科技控股股东王新 控股股东仍为江特电气 [2] - 新实控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约定在经营决策和股东权利行使中保持统一行动 [2] 新实控人背景 - 王新自2017年四季度起持有江特电机股份 初始持股973.11万股市值约1.1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末持股增至5012万股 市值约3.74亿元 期间多次增持 [5] - 王新在新能源产业、超硬材料及人工智能领域拥有项目储备和技术积累 [8]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1.35亿-1.65亿元 连续三年亏损 [7] - 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跌至7万元/吨 导致锂业务承压 [9] - 宜春银锂产线进行26天设备检修 反映生产成本控制需求 [9] 业务结构 - 2024年电机业务营收9.71亿元 占比46.18% 较2022-2023年显著提升 [9] - 电机产品涵盖伺服电机、新能源电机等 应用于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 [10][11] - 2025年计划加大机器人电机研发 目标打造国际知名伺服电机品牌 [11] 资源储备 - 拥有江西宜春多个锂矿采矿权和探矿权 控制锂资源量超1亿吨 [9] - 为当地云母提锂代表企业 锂矿资源曾推动公司市值从21亿升至百亿级 [6][9] 历史控制权变更 - 2020年曾筹划赣锋锂业独家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 因同业竞争条款终止 [3] - 2024年市场传闻比亚迪收购30%股权 公司明确辟谣 [3]
拟斥资9.56亿,同程旅行“接盘”大连圣亚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9 06:11
定增方案及股权变动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定增价格为24 75元/股 交易对价约为9 56亿元 全部由同程旅行旗下子公司上海潼程认购 [1] - 定增完成后上海潼程将持有公司23 08%股份 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获得杨子平1059万股和蒋雪忠247万股对应的表决权 合计控制30 88%表决权 [1] - 发行前控股股东为星海湾投资(大连市国资委) 发行后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 - 发行价24 75元/股为定价日前20日均价的80% 较当前股价35 38元折价30% [2] 市场反应 - 复牌首日股价以涨停开盘后回落 午盘涨幅收窄至3 15%报35 38元 [1] - 同程旅行股价在7月27日大跌10 94%至20 35港元 市值跌破500亿港元 [1] 交易目的与战略规划 - 交易主要目的为上市公司纾困 化解债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 - 通过引入同程旅行进行产业整合 借助IP运营赋能 目标打造文旅行业龙头企业 [2]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 14亿元 2 05亿元 1 57亿元 4 68亿元 5 05亿元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6998万元 -1 978亿元 -7664万元 3438万元 -7018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907 84万至1271 90万元(同比转亏) 扣非净利润15 08万至22 61万元(同比降97 54%-98 36%) [2]
搭上人形机器人风口,上纬新材年内涨1096%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9 03:29
公司动态 - 上纬新材7月28日涨停收盘价79.27元创历史新高 总市值突破319.7亿元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096% 成为A股首支十倍涨幅牛股 [1] -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核心团队持股的新主体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 [1]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 凭借远征系列机器人成功商业化落地迅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突破150亿元 [1] - 智元机器人5月最新融资吸引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等产业资本加入 红杉资本、上汽集团、TCL等老股东超额跟投 [1] - 智元机器人3月完成由腾讯领投的A+轮融资 龙旗科技、卧龙电气等产业方联合注资 构建起覆盖互联网、制造、投资等多元领域的资本网络 [1] 行业趋势 - 上海人工智能大会7月26-29日举行 超过150台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 展示工业作业、物流分拣等真实场景应用能力 标志行业从技术演示迈向商业化落地 [2] - 截至7月10日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今年已完成83起投融资事件 远超去年全年的67起 [2] - 宇树科技7月18日启动上市辅导 预示行业头部企业即将进入资本收获期 赛道万亿级市场空间引发市场想象 [2]
CXO一哥药明康德上半年业绩出炉,净利润同比翻倍至86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9 03: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激增101.92%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1.4亿元,同比增长20.4%,首次在第二季度突破百亿元营收大关 [1]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5.4亿元、177.6亿元、188.7亿元、172.4亿元和208.0亿元 [2]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5亿元、46.36亿元、53.13亿元、42.40亿元和85.61亿元 [2] 股价表现 - 受业绩利好刺激,股价涨近7%,年初至今涨幅超82% [2] 业绩驱动因素 - 内生动力:持续深耕CRDMO业务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推动营收稳步增长 [2] - 外延收益:出售联营企业Wu 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累计成交金额约46.04亿港元,上半年投资收益36.69亿元,同比增长约163倍 [2] 业务结构 - 化学业务上半年收入163.0亿元,同比增长33.5%,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78% [3] - 化学业务毛利同比增长50.33%,毛利率提升至49.07% [3] 客户地域分布 - 美国客户收入同比增长38.4%,欧洲和其他地区客户收入也有一定增长 [3] 分红计划 - 推出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总额约10亿元 [3]
拿下GSK百亿美元BD大单,恒瑞医药涨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8 08:48
恒瑞医药与GSK合作协议 - 公司将HRS-9821项目除中国区外的全球独家权利及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选择权有偿许可给GSK [1] - 协议条款包括5亿美元首付款 若所有项目选择权被行使且里程碑达成 潜在总金额可达120亿美元 [1] - HRS-9821为同类最佳PDE3/4抑制剂 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适应症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其余11个项目涉及肿瘤 呼吸 自免和炎症领域 均处于非临床研究阶段 [1] 市场反应与公司业绩 - 消息公布后公司A股涨停 收盘价62.04元 市值突破4000亿元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79.85亿元 同比增长22.63% 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 同比增长47.28%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06亿元 同比增长20.14% 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 同比增长36.9% [2] 公司其他对外授权交易 - 2025年3月将HRS-5346除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许可给默沙东 获2亿美元首付款 交易总额可达19.7亿美元 [2] - 2025年4月将SHR7280中国大陆独家商业化权益授予德国默克集团 [2]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94笔license-out交易 总金额519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首付款41亿美元 同比上涨16% [3] - 2025年一季度达成41起license-out交易 总金额369.29亿美元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超过2024年上半年总额 [3]
暴增280%!老铺黄金上半年净利超22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8 07:57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增长241%至255% [1]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2.3亿元至22.8亿元,同比增长279%至288% [1] - 2024年公司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167.5%,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1% [1] - 2023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45.7%,净利润增长340.4% [1] 增长驱动因素 - 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形成显著市场优势,推动线上线下店铺整体营收大幅增长 [1] - 产品持续优化、推新迭代,为线上线下营收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1] - 线下门店超强吸金能力,2024年在中国大陆的单个商场收入、坪效均位居第一 [2] 财务指标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1.89%、41.89%和41.16%,均维持在40%以上 [2] - 同期周大福、周大生毛利率仅为20%左右,老凤祥毛利率不足10% [2] 市场表现 - 2024年6月28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40.5港元,首日大涨72.84% [1] - 2025年7月8日股价攀升至1108港元/股的历史最高点,涨幅高达26倍 [1] - 7月28日股价下跌近4.5%,报730港元,自7月8日以来跌幅超30% [2] 业务拓展 - 加速拓展国内外高端市场,6月28日在上海国金中心商场开设新店 [2] - 计划年内将在上海新天地、上海恒隆广场等高端商圈陆续开店 [2] - 6月21日海外首店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亮相 [2]
预定利率进入“1%时代”,保险产品再“降息”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8 06:13
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调整 - 保险业协会宣布2025年二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较一季度的2.13%下调14BP [1] - 预定利率研究值是保险协会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综合分析确定的参考利率值,用于指导保险公司调整产品预定利率 [1] -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工银安盛人寿等多家险企将传统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从2%调整为1.75%,万能型从1.5%调整至1.0% [1] - 8月31日24时起将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 [1] 保险预定利率调整历史与背景 - 自2021年以来保险预定利率已多次下调,2023年7月从3.5%降至3%,2024年9月下调至2.5% [2] - 调整是宏观经济环境与保险行业自身发展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市场利率持续走低,6月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65%,5年期LPR为3.5%,5年期定存基准利率1.5% [2] - 金融监管总局1月下发通知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设置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 [2]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分红险仅下降25bp打破了三者50BP的均衡,保险公司需调整产品结构,降低储蓄型产品占比,转而开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产品 [1] - 保险公司需提升投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 [1] - 预定利率适时调整有助于推动行业建立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动态调整机制旨在平衡保险公司风险与产品竞争力 [2] - 随着低利率环境持续,未来研究值可能进一步下行,推动行业向弹性收益产品转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