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钛媒体APP
icon
搜索文档
科华控股三谋易主,接盘方是旧相识还是新玩家?
钛媒体APP· 2025-08-18 13:53
控制权变更筹划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筹划股份转让 可能导致实控人变更 股票于8月18日起停牌[1] - 公告发布前公司股价盘中触及涨停 收盘上涨近7%[1] - 控股股东曾强调不排除未来继续转让股份实现控制权变更 包括与上海晶优合作[5] 历史控制权转让尝试 - 2022年7月陈氏家族拟转让12%股份并配套4000万股定增予陈伟 交易若完成陈伟将持股32.3%成为实控人[2] - 陈伟在受让12%股份后于2023年6月放弃认购定增 终止收购 原因为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2] - 陈伟所持1600万股于2024年12月变卖成交 张宇以1.37亿元竞得 折合每股8.57元 约为当日收盘价七折[3] - 2023年8月再度筹划控制权变更 但一周后终止 上海晶优最终仅收购11.45%股份未取得控制权[4] 股东结构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15日 陈洪民持股20.11%为实控人 上海晶优持股11.21%为第二大股东[4] - 张宇持股8.27%为第三大股东 陈伟持股3.47%为第四大股东且全部股份被冻结[3][4] - 上海晶优2025年1月将所持1300万股质押给国泰君安 占其持股59.93% 占总股本6.72%[6] 上海晶优投资状况 - 上海晶优以每股22.49元受让15,275,647股 总转让价款3.44亿元[6] - 因分红转增持股增至21,691,419股 按停牌前股价15.12元计算价值3.28亿元 入股近2年账面浮亏约1557万元[6] - 上海晶优2025年7月减资 注册资本由27.6亿元减至23.19亿元[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降9.28%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14.71%[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26亿元同比下降15.17% 归母净利润2560.77万元同比下降40.82%[8] - 公司2018-2021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 2021年亏损4675.63万元[7] 业务与战略动向 - 公司为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头部企业 产品用于传统燃油车及混合动力车型 客户含宝马、奔驰、比亚迪等[7] - 2024年12月公告拟以不超过1600万美元设立泰国全资子公司并建设生产基地 截至2025年5月已完成设立[9]
国内战火激烈,TikTok能否抢下海外本地生活的先机?| 出海参考
钛媒体APP· 2025-08-18 12:01
TikTok与Booking.com合作拓展本地生活服务 - TikTok与Booking.com合作推出酒店预订功能,用户可通过应用程序直接输入入住和退房日期并预订酒店,每家酒店有专属落地页展示价格、设施、评价及TikTok视频信息[2] - 合作同步推出"TikTok Go"创作者变现计划,达人通过推广本地商户(如酒店民宿)赚取佣金,采用探店+抽佣模式[2] - TikTok此前已在美国西雅图、洛杉矶和纽约招聘专注于旅游、食品和生活方式服务的职位,探索本地服务扩展[2] TikTok本地生活服务的战略布局 - TikTok申请"TikTok PayLater"商标支持用户购物分期付款,同时拓展广告和电商生态系统[4] - 2022年TikTok在东南亚测试"附近"(Nearby)功能,允许用户查找当地店铺推荐和同城视频,对标Snapchat和Instagram的本地服务功能[4] - 2024年TikTok在部分地点相关视频评论区新增"评论(Reviews)"标签页,展示用户星级评分、文字评价和照片,提升本地信息搜索实用性[5] 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 中国本地生活市场线上渗透率预计从2021年12.7%增长至2025年30.8%,市场规模达2.5万亿元,抖音、美团等平台竞争激烈[6] - 抖音2024年本地生活服务GMV约5600亿元,同比增长81%,覆盖370多个城市和610万家门店,达人探店为商家带来1333亿元收益[7] - 全球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7万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近10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32%[9] TikTok海外本地生活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 TikTok在东南亚试水本地生活服务效果不理想,主要因供应链和配送团队搭建困难,商家数字系统不完善及用户消费习惯差异[8][9] - 美国市场基础设施成熟且用户消费习惯稳定,TikTok选择与Booking.com合作布局酒旅业务,避开外卖领域强势对手如Yelp和Uber Eats[9] - TikTok此前与Ticketmaster和Fandango合作提供音乐会及电影票预订服务,未来可能拓展至餐饮、旅游和零售领域[6]
未来机器人陶泽文:中国深海机器人的逆袭之路|50x50
钛媒体APP· 2025-08-18 11:30
深海机器人行业概况 - 全球90%海域水深超过1000米 蕴含丰富油气资源 矿产及生物群落[2] - 人类饱和潜水技术极限深度仅300米 超300米需依赖深海机器人探索[2] - 美国和加拿大主导水下机器人市场 Schlumberger Oceaneering International Saab Seaeye等为全球领先企业[2] - 中国自1986年"海人一号"起步 逐步发展出覆盖全海深技术体系 包括6000米级CR-01 7000米级"蛟龙号"及"潜龙""海斗"系列[3]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 - 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8年12.4亿元增至2022年62.7亿元 年均增速38.6% 预计2025年超80亿元 2027年达300亿元[4] - 全球深海机器人整机交付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4200亿元 工程作业服务市场达1.5万亿元[4] - 海底光缆年均故障超200次 传统人工维护单次成本500万美元 机器人方案可降本40%以上[3] - 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500GW 中国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水下机器人运维需求年增23%[3] - 深海采矿领域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亿美元[3] 技术国产化进程 - 2018年国内水下机器人核心部件进口依赖度达85% 推进系统超90% 高精度传感器近80%[4] - 截至2025年核心部件进口依赖度降至20%以下[4] - 以液压矢量机械臂为例 国产化后售价从400余万元降至200万元以内[7] - 国产替代促使海外厂商降价(如德国水下挖掘机器人降价1/3)并改善服务响应[1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未来机器人实现从核心配件到控制系统全产业链国产化 产品覆盖6000米深度 销往30余国[5] - 公司成立22个项目组攻克上万零件技术难题 例如深海3500米悬浮作业机器人耐压与传输技术[8] - 产品性能 稳定性 作业效率达国际一流水平 ROV领域与国际头部公司无技术差距[9] - 当前订单排至2026年 海外订单占比峰值达70% 涉及俄罗斯 新加坡 秘鲁等国花岗岩切割与清淤机器人[12] 融资与战略布局 - 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中石油昆仑资本等产业基金[5] - 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发 市场拓展及产业化布局 目标构建"基础-技术-装备-研发-试验-应用"一体化产业链[13] - 中石油集团将"深地深海能源"列为未来产业 投资旨在补链海洋工程装备 延链油气主业[14][15]
火石创造十周年启动全面AI战略:从数智筑基到智能体革命
钛媒体APP· 2025-08-18 09:4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宣布全面AI转型,发布新一代产业数据智能产品体系,形成"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模式[2] - 公司将"全面AI"确立为下一个10年核心战略,为政府/园区、金融机构、企业提供智能化服务[2] - 公司从2015年"数据驱动产业发展"理念演进至2025年以"智能体服务(RaaS)"定义产业经济智能体新范式[6] 技术产品体系 - "火石星联"数据中心覆盖18类主题域、积累770亿+条产业数据资产,实现500+产业链图谱精准绘制[2] - "火石元擎"包含产业经济大模型(国家网信办双备案垂类大模型)与智能体构建平台,支持零代码开发行业级智能体[3] - 技术底座采用"AI+数据+流程"全链路开发能力,可灵活调用Deepseek等AI引擎适配不同产业场景[3] 场景智能体应用 - 产业超级智能体提升研究效率10倍以上,报告生成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人工成本下降50%[3] - 产业招商智能体覆盖50+重点环节,识别30+应用场景,实现企业智能识别与策略智能输出[4] - 政策智能体以千亿参数大模型为中枢,为政策全生命周期提供智能引擎[4] - 企业服务智能体实现秒级融资路径推荐与申报通道匹配,提供"一站式"资源要素服务[4] 商业模式升级 - 服务模式从SaaS跨越至智能体服务(RaaS),以结果为导向重构产业服务逻辑[6] - 首批四大场景智能体已在政府、园区、金融机构等关键业务场景实现闭环应用[6] - 公司通过"技术底座+行业Know-how"双重赋能突破传统工具边界[6]
百亿蓝海待爆发!葵花药业双线突围撬动“一老一小”医药市场
钛媒体APP· 2025-08-18 09:22
核心观点 - 葵花药业推出聚乙二醇3350散和布洛芬混悬液两款新品 聚焦"一老一小"人群 填补便秘治疗和儿童退热市场空白 通过"原研首仿+专用剂型"组合推动第二增长曲线业绩兑现 [3][4][11] 市场机遇与行业现状 - 中国便秘药市场规模2022年达37.25亿元 预计2029年达73.1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9.85% [12] - 便秘患病率成人达4%-6% 60岁以上人群高达22% 但市场长期受刺激性泻药主导 32例结肠黑变病患者均有服用蒽醌类泻药历史 [6][8] - 儿童退热药市场存在剂型缺口 布洛芬混悬液2023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同比增长15.52% 但儿童专用化药占比不足5% 适宜剂型不足10% [10] -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突出 14岁以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比7.8% 86%儿童药物中毒发生于家庭用药环节 [10] 新产品技术优势 - 聚乙二醇3350散(科畅)为国产首仿 采用纯物理作用机制 具有不被肠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不经肝肾代谢三大特性 [13][16] - 临床试验显示服用科畅一周后排便频次从1.5次/周升至4.5次/周 两周后达6次/周 停药后能维持52周正常排便 [17] - 布洛芬混悬液实现药物溶出释放率提升10% 杂质含量降低0.2% 并改良防腐体系 [17] - 葵花药业构建完整退烧解决方案 包括38.5℃以下适用的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38.5℃以上联合用药方案 [17] 公司战略与管线布局 - 公司坚持"一老一小一妇"战略 拥有近四十个在研品种 覆盖儿科/成人消化/妇科三条赛道 [19][20] - 除已上市两款新品外 还有三个品种处国家药监局审评阶段(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溶液/电解质散/熊去氧胆酸胶囊)和三款在研新品(儿童维D钙咀嚼片/碳酸钙D3片等) [19] - 中成药领域开展经典名方研发 同名同方药开发及中药品种保护工作 已上市产品定坤丹/血府逐瘀丸/乌鸡白凤丸进行二次开发 [19] - 品牌价值显著 "葵花"品牌价值201.56亿元 "小葵花"品牌价值164.22亿元 [20] 商业化能力 - 拥有完善营销网络:30个事业部级销售单元/400支省级销售纵队/500家医药流通伙伴 覆盖8000家等级医院和诊所及超45万家零售终端 [20] - 两款新品将于三季度展开铺货 业绩增长路径清晰 [18] - 高比例分红政策体现现金流管理能力 下半年流感季或带动老品销售 [21]
【Fintech 周报】消费贷款贴息落地;微信“分付”灰度上线“借款”功能;银行业“反内卷”持续升级
钛媒体APP· 2025-08-18 08:39
监管动态 - 香港金管局采取严格审慎态度审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初期仅批出数个牌照 已与多家机构进行初步沟通但不构成任何批准或认可[2] - 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67.3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1.42% 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3] 银行业规范 - 宁波银行业协会发布文章规范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秩序 工商银行及广东银行同业公会相继发声整治内卷式竞争 要求存款定价不得变相提高利率 零售贷款营销激励政策已取消 住房贷款叫停返点行为[3][4]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中央财政首次直接针对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补贴 9月1日实施为期一年 19家银行及4家消费金融公司入选经办机构[4] 股权变更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受让红豆集团持有的锡商银行5亿股股份 持股比例25%成为第一大股东 去年以来已有3家民营银行大股东变更为地方国资 主因民企股东经营困境[4] 业务调整 - 民生银行终止与宇通生活及华为钱包第三方平台基金代销业务合作 9月4日起终止华为钱包代销合作 8月25日起终止宇通生活货币基金代销合作[5] - 常熟银行上半年营收超60亿元同比增长10% 净利润逾19亿元同比增长13.5%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0.83%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增57.26% 投资收益12亿元同比增长31% 占净利润比例63%[5] 公司治理 - 中国太保拟不再设立监事会 待金融监管总局核准后生效 总资产超2.9万亿元 集团副总审计师魏志钢接任太保产险临时审计责任人[6] - 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更换董事长 李有祥接任赵阳职务 获金融监管总局任职资格核准[6] - 成都农商行换帅 王晖任党委书记并提名为董事长人选 黄建军不再担任党委书记及董事长职务[7] 投资动向 - 中国平安斥资5584万港元以每股32.0655港元买入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 持股比例增至5.04%触发举牌线 打破险资举牌同业6年空白[8] 业绩表现 - 招联消费金融上半年营收78.99亿元同比下降14.77% 净利润15.04亿元同比下降13.34% 总资产1577.22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60.29亿元降幅3.58%[8] - 腾讯二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营收555亿元同比增长10% 毛利290亿元同比提升21% 毛利率由48%升至52% 主要受益于商业支付及理财服务增长[9] 产品创新 - 微信分付灰度测试借款功能 用户可凭历史大额交易记录借款至银行卡用于微信支付外消费场景[8]
海创药业:“抗癌神药”破冰仍亏损6185万元,“下半场”盈利焦虑仍存 | 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08-18 08:3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16.71万元 同比增长11899.08% 主要得益于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上市销售贡献1306.88万元收入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185.32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42.8万元 [2][5] - 研发费用支出5676.72万元 占现金流出比例65.9% 销售费用1050万元同比增长82.01% 销售费用占营收比达80% [14]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 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于2025年5月29日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6月20日开出首张处方 [3][10] - 产品定价为每盒6500元(28粒/盒) 上市首月即贡献超1300万元收入 [2][10] - 该产品为国内首个国产前列腺癌治疗创新药 已纳入2023版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5][11] 研发管线战略调整 - 暂停HP501(URAT1抑制剂)研发项目 该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8111.25万元 [16][17] - 决策基于URAT1靶点竞争激烈 国内已有6款同类在研产品进入III期或II/III期临床阶段 [17] - 在研管线包括HP518(mCRPC)处于中国II期临床 HP515(三阴乳腺癌)获FDA快速通道认定 [16]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前列腺癌市场规模达129.8亿美元 预计2032年将增长至275亿美元 [18] - 第二代AR拮抗剂恩扎鲁胺2023年全球销售额57.23亿美元 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药物市场规模81亿元 [18] - 国内主流药物亮丙瑞林和戈舍瑞林2022年销售额分别为25.29亿元和22.38亿元 合计占市场59%份额 [18] 销售体系构建 - 自营团队覆盖9个主要省份 团队规模约60人 核心成员来自罗氏/辉瑞/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 [15] - 在21个省份与CSO合作开展销售 通过IIT/RWE研究推动市场渗透 [15] - 上半年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302万元 略低于营业收入 [14] 历史研发与资本表现 - 氘恩扎鲁胺研发启动于2016年 2023年完成III期临床 期间曾因原料药供应商撤回登记导致上市推迟7个月 [5][6] - 2018-2025年累计亏损17.9亿元 股价曾跌至22.6元历史低点 [6][8] - 2025年受益创新药板块行情 股价回升至60元以上 年内累计上涨152.87% [8][13]
ExponTech创始人曹羽中:传统存储已触及天花板,统一通用架构重构AI存储
钛媒体APP· 2025-08-18 08:26
AI存储行业变革 - 大模型演进速度放缓推动新技术栈进入产品化阶段 存储需求未被充分重视 传统存储阵列已成为GPU集群的性能和扩展性瓶颈 行业面临架构级彻底重构而非渐进式升级[2] - AI放大传统存储短板 包括训练阶段对带宽与并发的极限压榨 推理阶段多模态数据孤岛困局 企业核心数据安全焦虑 以及旧架构在GPU+全闪存时代的硬件不适配症[2] - 海外AI存储赛道出现独角兽估值狂飙 统一存储层+AI原生接口模式获市场认可 中国厂商ExponTech发布自研WADP平台实现一套架构统管生产与AI数据流[2] 存储需求四大核心变化 - 大模型训练驱动超高性能需求 需要存储系统提供超高带宽与高并发能力支撑多卡并行训练 确保GPU卡利用率最大化[3] - 推理时代效率优化核心在于计算与存储资源协同 需解决多模态数据统一管理问题 构建统一存储底座实现全量数据融合管理与高效调用 避免跨孤岛数据迁移[3][4] - 通过存储系统缓存中间结果实现记忆持久化与以存代算 减少重复运算 增强AI模型长期记忆功能并结合企业数据解决业务问题[4][5] - 数据可控与安全需求推动构建数据中心级统一数据层 实施细粒度权限管控 因企业不愿将核心数据喂给公共大模型且受限于数据隐私要求[5] - 传统架构存在根本缺陷 包括孤岛式设计 存储软件架构老化对新硬件适配不足 以及渐进式优化局限无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5] 理想AI存储系统特征 - 采用扁平化架构与单一统一存储层 通过多接口适配不同业务需求 避免分层存储和多套存储的复杂管理[6] -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无需跨系统迁移数据 支持文件/对象/块存储外的KV 向量等AI场景专用接口 实现从训练到推理的全流程数据闭环[6] - 基于通用硬件实现超高性能与无限扩展性 承载全量企业数据 采用双轨制接口体系兼容传统接口与创新AI原生接口[7][8] - 支持AI Agent执行过程中的中间数据存储与分析 优化决策路径[8] ExponTech WADP平台创新 - 基于全自研分布式存储引擎与分布式KV元数据引擎构建 运行于标准服务器硬件 广泛适配各类通用硬件[7] - 首次将企业核心生产系统与AI数据管道统一承载于同一平台 实现对传统存储阵列 文件系统及大数据存储的现代化融合替代[7] - 突破万亿级文件管理 千万级IOPS与微秒级延迟等技术高峰 在SPC-1评测中打破世界纪录 分布式存储软件打破高端存储阵列垄断地位[8] - 在MLPerf Storage v2.0评测中取得优异成果 验证使用同一套分布式存储软件构建Universal Storage的技术可行性[8] 市场验证与商业前景 - 美国AI Infra企业成立9年估值超300亿美元 ARR收入约10亿美元 Fortune 100客户覆盖25% 验证统一存储设计的商业化前景[6] - 基于统一存储架构的AI数据基础设施在美国市场得到广泛验证 中国厂商技术路径与国际市场AI基础设施趋势不谋而合[7]
【产业互联网周报】美被曝偷装追踪器防止AI芯片转运到中国;DeepSeek-R2在8月内并无发布计划;英伟达和AMD与美政府达成特殊协议
钛媒体APP· 2025-08-18 08:26
人工智能与算力发展 - 智谱推出开源视觉推理模型GLM-4.5V,总参数106B,激活参数12B,在41个公开视觉多模态榜单中达到同级别开源模型SOTA性能 [3] - 京东云JoyScale AI算力平台支持华为昇腾、沐曦等10+家国产AI算力卡调度,是业界唯一同时支持英伟达显卡和昇腾NPU远程调用的平台 [4] - 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投用,总投资超20亿元,可提供8000P算力,已上架高性能算力服务器4000P以上 [11] - 国家数据局表示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27] - 英伟达和AMD与美政府达成特殊协议,同意将特供中国芯片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40] - 软银计划发行1000亿日元次级债券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债券最终期限35年并附有5年后提前赎回权 [47] - 中金公司研报预计2025/2026年AI PCB市场规模达56/100亿美元,AI驱动PCB量价齐升 [74]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AI大模型竞争与迭代持续,算力投资大概率维持较高强度 [81] 大模型与技术突破 - 百川智能发布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Baichuan-M2,在HealthBench上得分60.1,以32B尺寸超过OpenAI最新开源模型gpt-oss120B [8] - 阿里通义千问宣布Qwen Code每天可享2000次免费调用,无token额度限制 [12] - 字节跳动Seed团队开源全模态PyTorch原生训练框架VeOmni,可将数周的工程开发时间缩短至几天 [24] - 国家数据局局长表示国内多数模型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已超过60%,部分模型达80% [25] - 360推出L4级别企业智能体工厂SEAF,包含AI浏览器、智能协作平台等产品矩阵,已在20多个行业落地 [21] - OpenAI在中国申请GPT5商标被驳回,两枚"OPENAI GPT-5"商标和两枚"GPT-5"商标状态均为驳回复审中 [42] - ChatGPT提供"自动"、"快速"和"深度思考"三种响应模式,GPT-5新版人格将更显亲和 [49] - ChatGPT负责人坦言GPT-5仍有"幻觉"问题,建议用户核对答案 [61]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 中邮科技设立全资子公司中邮智能机器人,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提升研发和生产能力 [7]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四项具身智能核心成果:具身世界模型体系、跨本体VLA模型、人形机器人全身控制自主导航系统和千台机器人真实场景数据采集计划 [13] - 智微智能推出基于Nvidia Jetson等芯片平台的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产品线,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AGV/AMR移动机器人等多种场景 [15] - 米奥发布新能源汽车充电陪伴机器人和双子协同机器人两款新品,分别面向C端和B端充电场景 [17]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实现从"看"到"想"再到"动"的端到端推理与执行 [26] - 智元机器人推出OmniHand 2025系列灵巧手,灵动款首发线上价9800元(原价1.48万元) [39] - 瑞松科技拟成立高精高速机器人公司,聚焦高精高速六轴并联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研发 [39] - 杭州市就《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加强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68] - 北京经开区发布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措施,到2027年底形成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规模能力 [69] -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国内具身智能产业链总计发生144次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195亿元,平均单笔融资1.35亿元 [72] -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万亿美元,超10亿台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中国有望超3亿台 [79] 企业合作与战略 - 创想三维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AI建模平台MakeNow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 [5] - 京东方能源与钉钉达成战略合作,建设覆盖办公协同、人事管理及业务系统的一体化智能平台 [28] - 雷鸟创新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雷鸟 X3 Pro AR眼镜上线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服务 [23] - 360集团官宣"All in Agent"战略,要求全公司以智能体化率衡量所有业务流程进化水平 [30][31] - 面壁智能成立汽车业务线,搭载面壁MiniCPM端侧模型的首款量产车型MAZDA EZ-60将上市 [34] - 华为计划于2025年9月正式开源UCM,将在魔擎社区首发并共享给业内所有Share Everything存储厂商 [16] 财务业绩与商业应用 - 有赞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7.1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约73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率升至10%,GMV约498亿元 [6] - 腾讯广告Q2收入达358亿元创新高,同比增长20%,连续第11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受益于AI驱动广告平台改进及微信交易生态提升 [19] - 京东集团第二季度净营收3566.6亿元,同比增长22.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74亿元 [22] - 阿里国际站Accio Agent在海外迅速走红,可自动完成市场调研、新品研发设计等跨境电商核心环节,邀请码被十几个国家用户一抢而空 [34] - 国有六大行核心系统转型中,华为云GaussDB应用占比居首,Oracle仅存少量业务系统 [35] - 余承东表示鸿蒙5.0设备已超1000万,度过鸿蒙生态生死线 [36] - Meta总市值首次升破2万亿美元,为美股第6家市值达2万亿美元上市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36% [58] - Counterpoint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AI智能眼镜占比78%,Meta占70%以上市场份额 [80] 科技创新与研发 - 我国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通过基因编辑和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技术大幅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成本 [10] - 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进入应用测试,精度比肩国际主流设备 [29] - 中国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大模型"悟空AI",为航天员在轨工作提供智能化、专业化支持 [37][38] - 清华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实现支持任意两比特量子门直接编程的指令集架构AshN [34] - AI在古菌中识别出抗菌化合物,为新一代抗生素研发开辟全新路径 [48] - "基因魔剪"携手AI提升DNA编辑精度,开发出AI工具"Pythia"预测基因编辑结果 [52][53] - 谷歌与美国航天局联合开发"AI太空医生",实时为宇航员提供健康诊断服务 [55] - 第一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公布,16个上榜 [76]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北京布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打造公共数据训练基地,推动语料库共建共享 [70] - 广州支持在南沙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应用的数据算力中心等机构 [73] - 重庆推动"云网算控"一体演进,加大工业算力设施建设 [78] - 浙江省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打造多模态医疗行业大模型 [77] 融资与投资 - 东方国信拟以1.33亿元收购视拓云33%股权取得控制权,视拓云运营全国最大C端AI算力云平台AutoDL.com [61] - 上海沿浦拟与关联方设立合资公司主营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出资1530万元占比51% [62] - 智元机器人入股玉树智能机器人,后者注册资本增至5263.16万元 [63] - 聚芯微电子完成D+轮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 [64] - 富达投资拟向AI芯片公司Cerebras投资至多5亿美元 [65] - 优必选增资至4.4亿元,增幅约5% [66] - Perplexity AI向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出345亿美元Chrome浏览器收购要约 [54]
卧龙电驱拟赴港上市加码新风口业务:机器人营收贡献不足3%,研发支出数据“打架”|IPO观察
钛媒体APP· 2025-08-18 04:38
公司近期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连续2个涨停板后再度大涨8% 市值达到512亿元新高 [1] - 股价上涨受H股IPO计划及新兴领域投资预期催化 公司拟将部分募资用于电动航空及机器人组件业务 [1] 业务结构及盈利依赖 - 公司营收超八成依赖传统电驱业务 2023年及2024年工业电机及驱动、日用电机及控制板块营收分别为127.56亿元和130亿元 [2] - 盈利主要依赖子公司南阳防爆 2022-2024年南阳防爆净利润占公司总净利润比例达66.31%-131.58% [3][5] - 南阳防爆2022-2024年营收占比稳定在25%-28% 净利润贡献率波动较大(54%-132%) [3][5] 新业务发展现状 - 机器人组件业务营收占比仅2.6%左右 2022-2024年该板块营收分别为3.56亿元/4.06亿元/4.52亿元 [11][13] - 新能源汽车电驱业务呈下滑趋势 2024年营收8.08亿元(占比4.97%)较2021年6.68亿元增长有限 毛利率从18.35%降至13.35% [7] - 机器人组件毛利率出现波动 2025H1为22.1% 低于去年同期的23.4% [14] 研发与资金状况 - 研发支出持续投入 2022-2024年研发支出均超8亿元 占营收比重约5.4%-5.7% [15] - 存在短期偿债压力 截至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36.01亿元(含8.10亿元受限) 短期借款29.09亿元 [14] - 上市以来累计融资126.54亿元 其中直接融资59.04亿元 累计净利润93.45亿元 [15] 历史业务表现对比 - 公司盈利波动性显著 2019H1归母净利润曾达6.10亿元 2025H1为5.37亿元 [6] - 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销量从2022年1086万kW下降至2024年879万kW 市场份额处于行业第三梯队 [7] - 对比同行联合动力电驱业务持续增长 其2024年电驱系统销量达371.16万台套 营收140.51亿元 [7] 新兴领域布局 - 电动航空领域已掌握高功率密度电驱动技术 成为全球eVTOL动力系统重要供应商 [10] - 机器人领域聚焦关节模块/灵巧手等产品 布局人形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市场 [10] - 通过合营企业推进载人航空电驱动系统适航验证 但新业务商业化尚处早期阶段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