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服务

搜索文档
“十一”长假将至,抖音推出新政加码酒旅业 | 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09-28 11:09
抖音酒旅业务战略布局 - 抖音首次针对酒店业态推出"心动榜单" 覆盖全国39个城市443家酒店 并提供全年100亿流量扶持[2] - 自10月1日起实施线下扫码免佣金政策 鼓励商家提升线下服务品质[2] - 采用"免佣金+流量补贴"组合策略 这是互联网平台本地生活业务的标配打法[2] 酒旅行业消费趋势变化 - 酒店业正从单一功能住宿向品质体验消费转变 酒店成为出行理由本身[3] - 2025年新开业主题酒店中"生活方式"酒店占比14.88% 同比涨幅30.19%[3] - 消费者决策核心从价格星级对比转向为品质体验和情绪价值付费[4] 抖音平台数据表现 - 特色生活方式酒店相关内容年播放量超过350亿次[2][3] - 特色酒店入驻抖音数量过去两年增长70%[3][4] - 特色生活方式酒店订单量年同比增长118%[3] - 2024年1-7月用户对"特色酒店"搜索1.3亿次 POI收藏与分享5580万次[3] - 暑期特色酒店核销订单量同比增长83%[4] 细分市场表现 - 亲子友好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73%[3] - 超40%消费者选择"反向旅游"转向小城寻求小众体验[3] - 女性用户青睐"先定酒店再规划行程"的消费模式[3] 市场竞争格局 - 抖音通过内容推荐实现"种草到消费"转化 改写游戏规则[5] - 高德地图推出"高德扫街榜" 阿里布局本地生活领域[5] - 酒旅行业利润丰厚 携程2024年净利润率32.2%[6] - 携程2024年净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上升20% 净利润172亿元同比上涨72%[6] 抖音业务优势与挑战 - 短视频/直播非常适合展示酒店民宿等视觉化内容[6] - 抖音为商家提供新增渠道和议价空间[7] - 面临低核销率与高退订问题 冲动消费导致交易未完成[7] - 在高端和国际酒店覆盖方面较传统OTA仍有较大差距[7] - 对度假酒店民宿和新开业酒店具有获客优势[8]
小红书也可结账付款,本地生活服务落下关键一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03:29
近日,小红书正式推出了其本地生活核心产品"小红卡"。这款年费168元的"吃喝玩乐一卡通",为用户提供精选门店到店消费9 折优惠,试图将平台内容种草优势转化为线下交易。 本地生活竞争白热化,小红书为何选择"慢"打法? 近日,上海的杨女士在一次到店消费结束后,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上的常用支付应用,而是打开了小红书里的小红卡。 这个新模式刚刚开始没多久,对于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都还有些陌生。店员向杨女士表示,她是今天第一位用小红书结账的消 费者。 支付顺利完成,杨女士的账单获得了9折优惠。"虽然比不上一些团购,但比一些代金券要便宜,而且使用很简单方便。"杨女士 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价称。 这是小红书向本地生活服务迈出的关键一步。 "这三个城市消费活跃度高、'小红书范儿'的特色供给丰富、用户匹配度高。"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小红书副总裁徐磊向21世纪 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还会逐步拓展。 在激烈的本地生活竞争中,小红书试图走出一条基于自身社区基因的差异化道路。这种"慢"打法,能否开辟一条新路? 给"种草"一个买单的理由 "小红书做本地生活是一个不得不做、肯定会做的事。"小红书交易产品负责人、本地产品负责人莱昂直言。 ...
淘宝闪购团购,加码黄金周
雷峰网· 2025-09-26 04:17
" 而在国庆节的这个关键节点,到店市场,又多了一个不可小视的 竞争者。 " 作者丨 董子博 编辑丨 林觉民 到店赛道,又有了一个新玩家 —— 9 月 20 日,淘宝闪购已正式启动到店团购业务 。 外卖战场首战告捷,淘宝入局团购的步子迈得仍然很稳,以上海、深圳、嘉兴三地的核心商圈作为 " 桥头 堡 " ,在包含正餐、茶饮、甜品等餐饮全品类上,为消费者提供 到店优惠 服务。 距离国庆假期已不足一周,淘宝闪购的团购业务 也是抓住了好时机 。在本平台 之外, 团购 也同步上线 支付宝、高德 APP 等多个入口,集中火力, 加码 国庆假期。 本就是出行高峰期,消费者旅游、聚会、外出用餐的频率都将猛增 —— 而依靠着更有吸引力的货品货 盘,淘宝闪购给线下消费带来了更多的可行性。 回顾刚刚过去的夏天,淘宝闪购的战略执行,堪称 " 丝滑 " : 五月入局,淘宝闪购给足自己时间,积累用户心智,为夏季备战; 七八月旺季,淘宝大举进入外卖市场,依靠饱和式的 " 炮火轰炸 " ,快速占据了外卖市场的半壁江山, 赶在市场季节性的下滑之前,拿下了战场的主动权; 而到了九月下旬,腾出了一只手的淘宝,又 入局 线下市场,抢在国庆前进入了到店 ...
环比新增631%,商家入驻潮背后,高德做对了什么?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6 00:25
高德扫街榜产品创新 - 推出基于用户真实行为数据的评分体系 颠覆传统UGC模式 消除刷单和送礼换好评的操作空间[2] - 评分模型基于1.7亿日活用户的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行为数据 结合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评估体系[10] - 首批上榜2962家烟火小店覆盖全国61个城市 上线首周流量实现同比187%增长[11] 市场反响与商家政策 - 上线首日用户数突破4000万 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本地生活类榜单[4] - 餐饮商家首日新入驻数量环比暴涨631%[4] - 宣布餐饮商家首年免入驻年费 并投入超10亿元补贴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13][15] 技术支撑与生态协同 - 高德8月全面AI化 底层空间智能模型为扫街榜提供技术支撑[11] - 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成为核心优势 通过信用等级为评价赋权[19] - 阿里生态提供数据算力协同、流量共享和跨平台整合营销支持[19][20] 行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直接挑战美团到店业务 标志本地生活竞赛进入新阶段[6] - 目标每天为线下餐饮及服务业新增1000万客流量[15] - 构建线下服务业超级入口 定位为本地生活版淘宝[17] 商业逻辑与行业价值 - 通过高频导航需求切入消费决策环节 实现高频打低频[19] - 建立商家-消费者正向循环飞轮:真实榜单吸引消费者 客流吸引商家 多元商家反哺榜单[24] - 推动行业从流量刷榜模式回归服务与品质核心[24][26]
阿里加码本地到店服务,淘宝闪购饿了么上线团购
36氪· 2025-09-23 02:41
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 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35.3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2.6% [1] - 本地生活服务整体线上渗透率仅为10% 预计到2025年将提升至30.8% [1][11] - 到店业务是本地生活服务中占比超过半数的细分领域 年均增速约15%以上 [11] 阿里巴巴到店团购业务战略升级 - 阿里巴巴于2025年9月完成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战略升级 推出高德扫街榜和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的团购业务 [1][3] - 高德扫街榜基于用户真实导航行为生成商家信用评价体系 投入超10亿元补贴 包含2亿打车券 9.5亿消费券及3000万现金激励 [1][5] - 团购业务采用"双供给+三入口"模式 由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共同提供商品池 覆盖饮品 中式正餐等高频消费品类 并在淘宝闪购 支付宝 高德三个流量端口上线 [3] - 业务在上海 深圳 嘉兴三城核心商圈试点 采用地推模式 饿了么计划招募超1000名地推人员和200名即时物流众包经理 [3] 阿里巴巴到店业务历史发展 - 阿里巴巴到店业务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创立的口碑网 2008年被收购 2015年阿里与蚂蚁金服投资60亿元重启口碑品牌 [8] - 2015年口碑启动"全民开店"计划 两个月吸引100万商户入驻 2017年上线独立APP [8] - 2018年饿了么收购口碑 整合为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2021年口碑"爆爆团"业务试水团购 2023年口碑并入高德地图 [8] - 2025年阿里巴巴形成到店业务"铁三角"打法 高德扫街榜解决用户信任问题 淘宝闪购+饿了么提供供给与履约能力 支付宝生态强化用户消费习惯 [9] 阿里巴巴押注到店业务的原因 - 到店业务能够增强用户粘性 满足多元化消费场景 覆盖外卖无法满足的高端餐饮等场景 且决策链路更短 转化率更高 [11] - 到店业务变现途径较多 可通过佣金 广告 数据服务等多维度变现 整体利润空间较高 [13] - 多平台竞争加剧 美团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收入2502亿元 同比增长20.9% 2025年预测到店酒旅收入660亿元 占总收入16% 快手2024年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 三线及以下城市GMV同比增长超220% [13] - 京东2025年6月进军酒店旅游行业 推出零佣金策略 小红书推出"小红卡"会员服务 采用零抽佣政策 [13][14]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依赖规模效应与履约效率 抖音通过内容生态降低获客成本 阿里巴巴优势在于"电商+本地生活+物流+支付"的多元协同 [17] - 抖音2025年GMV目标高达9000亿元 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 [20] - 技术成为竞争关键 阿里巴巴高德扫街榜采用"行为+信用"模式 抖音AI推荐算法 美团"超脑"调度系统体现技术对服务的重构 [17] - 下沉市场重要性提升 全国县域经济总量2024年底突破50万亿元 占全国GDP比重超过40% [18]
阿里终究还是跟美团杠上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19 11:05
阿里到店团购业务启动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合作的到店团购业务将于9月20日在上海、深圳、嘉兴启动试点 后续全面铺开 并通过淘宝、支付宝、高德三大流量端口上线 [2] - 高德地图通过"扫街榜"为到店业务引流 该榜单基于近一年5132万用户的13亿次导航和228亿公里行程数据 筛选118万家店铺并结合芝麻信用生成真实评价 [3] - 高德同步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通过超10亿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 [3] 阿里本地生活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淘宝闪购升级(4月30日)、高德扫街榜发布(9月10日)到店团购业务上线 逐步完善本地生活拼图 构建"到家+到店"完整生态 [3] - 业务核心目标包括直击美团利润腹地 并为电商主业寻求新增长曲线 [3] - 高德扫街榜承诺永不商业化 强调真实评价为核心生命力 [4] 业务协同与竞争优势 - 到店业务与到家业务具备协同效应 商家资源可复用 且到店业务因无配送环节利润空间更大 [5] - 淘宝闪购外卖业务表现超预期:8月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量8000万单 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 较4月增长200% [6][7] - 外卖业务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8月前三周数据) [8]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预计未来三年百万品牌门店入驻后 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淘宝平台带来1万亿交易增量 [9] - 到店团购业务是阿里集团"大消费平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AI+云"业务并行发展 [9] - 行业竞争格局将因阿里全面切入到店业务而重塑 [5][9]
高德开“扫街榜”,找餐厅,导航比点评更靠谱?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9 04:26
高德扫街榜的推出背景与战略意义 -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于9月10日集团周年庆典日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用户行为生成的"高德扫街榜",并强调该榜单"永不商业化",反映出公司对这一项目的高度重视 [3][5] - 该项目被定位为阿里巴巴集团高优先级项目,与淘宝闪购属于同一等级,直接瞄准大众点评的核心业务,标志着用户决策入口之争进入新阶段 [5] - 核心依据是高德10亿用户的真实行为数据,包括是否实际导航到店、是否重复前往、是否愿意跨区域或跨城市专程到访,旨在通过真实行为数据解决虚假评论问题 [5][13] 高德扫街榜的产品设计特点 - 榜单分为"状元榜"(年榜,覆盖餐厅、景点、酒店等多品类)和"扫街榜"(日榜,目前聚焦餐厅),用户可在高德APP首页直接进入 [5] - 基于真实用户行为设计特色榜单,包括专程前往榜(筛选用户跨区/跨城光顾的店铺)、回头客榜(统计180天内多次到访行为)、小店榜(聚焦深巷实惠且线上曝光少的小店) [7] - 通过"行为+信用"双重数据模型落地:行为层面依托高德10亿用户、日活峰值1.8亿、每日处理1.2亿次生活服务AI搜索、日导航总里程超15亿公里的数据优势;信用层面通过AI风控、可信度标签、与芝麻信用合作等方式确保评价真实性 [15][17] - 上线当天尝试用户超4000万人,用户反馈显示其能快速辅助餐厅决策 [18] 行业痛点与市场机遇 - 消费者依赖线上评分和榜单决策,但虚假评论和刷榜导致信任体系崩塌,商家被迫通过赠送福利或找代运营公司刷好评换取曝光 [7][9] - AIGC发展降低制造虚假内容门槛,部分服务商甚至提供"AI自动生成好评"工具,进一步加剧内容可信度问题 [9] - 2024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突破35万亿元,其中到店业务(含餐饮、旅游、娱乐等)占比超60%,规模超21万亿元,且到店业务模式较轻、利润率较高,成为平台争夺新焦点 [10][12] 竞争格局与平台动态 - 美团在同一天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业务,覆盖必吃榜、黑珍珠及高星酒店餐厅,并强调通过"AI+真实高分"模型强化内容可信度,同时于8月上线美食社区APP"鸭觅",采用官方筛选的"推荐官"机制聚焦头部1%餐厅 [20] - 阿里巴巴今年以来在外卖战场投入数百亿元推动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增长:淘宝闪购二季度月活用户突破3亿(较四个月前增长四倍),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骑手规模扩大三倍,并带动淘宝主站8月DAU增长20% [22] - 高德早在2020年9月上线"高德指南",开始向生活服务平台转型;阿里原有到店业务"口碑"于2023年3月并入高德,后续逐渐淡出视野 [22] - 饿了么正在部分城市内测到店业务,未来可能与高德榜单形成协同,但阿里生态内组织架构复杂可能带来资源联动挑战 [23] - 京东于7月被曝拓展到店团购业务(目前以快餐品牌为主),抖音和快手则通过短视频种草和算法推荐持续侵蚀传统点评平台份额 [26] 行业趋势与核心挑战 - 竞争焦点从外卖业务向更高价值的到店业务全面升级,决策入口意味着流量分配权力,可信度成为未来竞争核心壁垒 [20][26] - 高德扫街榜面临缺乏真实评价互动氛围、"熟店不导航"导致行为数据盲区、商家通过优惠诱导用户行为等质疑 [26] - 行业核心痛点是如何在规模扩张中维持内容真实性并在个性化推荐中保持公信力,行为数据与UGC可能形成互补而非取代关系 [26][27] - 本地生活市场超35万亿元规模(到店业务占超60%)确保战略价值,未来可能走向行为数据修正内容偏差、用户评价丰富决策维度、AI作为仲裁者的双轨并行生态融合 [27]
围裙CEO的商业智慧:从一盘猪头肉看京东的本地生活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9-17 07:4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CEO直播烹饪宿迁名菜"黄狗猪头肉"布局本地生活服务 吸引近两百万直播观众观看 实现用户运营与生态构建的战略目标 [1] - 公司明确"不打价格战"的差异化战略 拒绝通过挤压酒店从业者利润换取短期流量 体现对商业生态平衡的深刻认知 [3] - 公司通过"七鲜小厨"将8亿高消费力用户与四星以上酒店主力客群自然衔接 构建"美食引流—酒旅转化"的良性循环 [3] 品牌营销策略 - 公司挖掘具有三百年历史的地方文化符号"黄狗猪头肉" 体现对文化融入与生态共建的重视 [3] - CEO以烹饪者姿态进行降维沟通 打破与消费者之间的无形壁垒 实现人格化品牌呈现 [4] - 直播过程中通过幽默互动(如调侃"煤气灶不会是从马云那儿买的吧")增强品牌穿透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商流量红利渐褪背景下 公司通过"吃+住"场景融合探索差异化服务升级路径 [4] - 企业领袖以真实姿态与用户对话成为趋势 商业竞争从价格较量回归价值创造本源 [4] - 场景化营销(通过美食连接线上线下)比传统广告更具说服力 能自然激发用户对高品质住宿的需求 [3]
刘强东首次透露
新京报· 2025-09-17 04:28
京东酒旅业务战略布局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时隔18年重启用户见面会模式 通过品酒会释放加码酒旅赛道信号 活动在北京高端酒店举行[1] - 京东并非要打造同质化OTA平台 而是通过供应链优势与酒店融合 为用户提供差异化价值并帮助合作伙伴赚取更多收入[2] - 公司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与锦江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覆盖酒旅服务 供应链协同和餐饮消费场景创新三大领域[3] 零佣金政策与商业模式创新 - 京东推出最高三年零佣金政策 打破传统OTA平台10%-20%的佣金模式 通过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吸引酒店商家[5] - 七鲜小厨作为品质餐饮合营制作平台 进驻锦江酒店旗下品牌 探索AI+吃+住新模式 东城首店上线两个月日均售出1500单[3][4] - 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整合秒送 酒旅 家政等多部门 形成闭环生态 通过订酒店返外卖券等活动实现业务联动[5] 市场竞争格局与行业背景 - 国内OTA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 携程以56%GMV市占率居首 美团占13% 其本地商业分部收入2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 - 生活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营业网点达1289.3万个 从业人员1.15亿人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2万亿元同比增长6.0%[9] - 京东早于2011年布局旅游业务 通过收购今日酒店特价 投资途牛等举措积累行业经验 目前市场竞争格局仍由先发企业主导[7][8] 战略逻辑与业务协同 - 酒旅业务作为前端入口吸引流量 依托供应链优化实现后端盈利 通过高频带低频策略实现交叉销售[5][6] - 公司以解决行业痛点为切入点 家电 商超 生鲜的成功模式复制至外卖和酒旅领域 所有业务均服务于供应链核心战略[1][5] - 在互联网流量见顶背景下 借助外卖等高频业务为零售板块导流 12.67亿月活用户规模需通过新业务寻找增长点[6]
刘强东直播秀厨艺背后
财联社· 2025-09-17 02:13
京东酒旅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刘强东亲自站台直播和品酒会活动推广酒旅业务 活动官宣30分钟售出100间房 24小时内酒店搜索量环比增长600% [3][5] - 公司明确酒旅业务核心目标为帮助行业"多赚钱和多省钱" 并推出"4+2"策略 聚焦四大开源方向:AI/Robot+吃+住新模式 企业服务赋能 PLUS会员消费潜力挖掘 供应链融合创新 [7] - 业务组织架构调整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形成秒送 酒旅 家政等业务闭环生态 由具备美团酒旅经验的郭庆负责 [7] 市场进入策略与进展 - 公司于6月18日正式官宣进军酒店行业 推出三年0佣金政策吸引酒店 两天内收到近5万家酒店入驻申请 [6] - 业务在京东APP首页获得一级入口 与核心业务并列 但近三个月未公布订单规模等核心运营数据 整体呈现"静悄悄"发展态势 [6] - 启动"宝藏城市"计划与各地文旅局合作 国庆假期将免费送出10万张5A景区门票 [5] 行业竞争格局 - 在线酒旅市场呈白热化竞争 头部有携程 同程 美团 腰部有抖音 飞猪加速追赶 [11] - 阿里将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 淘宝APP新增飞猪入口实现流量打通 [11] - 抖音在7月投入亿级补贴推出酒店团购和直播特惠券争夺市场 [11] 历史业务基础与战略定位 - 公司自2011年上线机票预订 2014年设立京东旅行频道 曾与途牛 携程等合作 2020年以4.58亿元出售途牛股份(较21亿元购入价亏损约16.42亿元) [9] - 公司强调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酒旅业务旨在为供应链做铺垫 前端可接受不盈利而通过供应链盈利 [5][9] - 外卖业务数据显示40%消费者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 体现流量转化效率 [9] 机遇与挑战分析 - 优势包括4.88亿活跃用户群 可快速导流 并能打通零售 3C 金融等业务打造消费+出行场景链 [13] - 核心挑战是用户心智被OTA平台占据 消费习惯难改变 酒旅低频属性导致习惯培养周期长 [8][13] - 酒店方期待新渠道打破垄断 希望避免二选一和价格战 但实际OTA渠道客单占比仍达70% [11][12] - 业务面临服务链条长 履约要求高 补贴成本高但转化率复购率难跟进等运营挑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