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网红点心门店全关,健康烘焙是伪命题?
36氪· 2025-09-29 12:12
上海网红点心门店全关,怎么了? "怎么都没了啊,我爱的仙豆糕。"近期,有上海网友发帖称,姜先生仙仙豆糕门店全关了。 姜先生仙仙豆糕2019年于上海创立,以"低糖低脂,绿色健康"为特色,曾进驻了环球港、长宁龙之梦、大悦城、来福士等上海一众中高端商场。有消费者 评价,"每次路过,十次有九次都在排队!" 近两年,健康、减糖成为烘焙赛道趋势,但一批主打低糖、低脂、健康的烘焙品牌处境却不容乐观。 门店全关,所属公司已经申请注销 然而好景不长,近两年,姜先生仙仙豆糕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上海、杭州、嘉兴等地门店相继关门。据公开信息,今年初,姜先生仙仙豆糕仅剩上海世纪 汇和嘉定万达广场两家门店。9月初,姜先生仙仙豆糕最后一家店歇业,全国已无门店。 2019年6月,姜先生仙仙豆糕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主打仙仙豆糕单品。 "仙豆糕"是一款老北京传统小吃,由黑豆、绿豆、雪山黑肾豆、花豆和花生豆这五种豆类混合而成的点心。 姜先生仙仙豆糕在"仙豆糕"这款传统点心基础上,提出了"低糖低脂,绿色健康"的理念。比如声称采用高品质食材,少油少糖纯手作。其原料包括越南紫 薯、埃曼塔乳酪、玛瑙红豆等,同时仙豆糕烘烤的过程中不放油慢烘。 姜先生仙仙豆糕 ...
苹果预计明年上半年推出iPhone 17e、新低端 iPad
36氪· 2025-09-29 12:12
9月28日,据知名记者马克・古尔曼最新消息,首批搭载M5芯片的 Mac笔记本电脑及新一代显示器即将 进入量产阶段。 与iPhone 16系列产品相比,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 Max的价格与上一代持平,iPhone 17 Air和17 Pro 比上一代溢价50美元。 苹果新一代 MacBook Pro (代号 J714、J716)、MacBook Air (代号 J813、J815)以及两款全新 Mac 显示 器(代号 J427、J527)已接近量产,这些产品计划在年底到明年第一季度之间推出。 另外,苹果明年上半年将推出的新品,包括iPhone 17e、一款新低端 iPad 以及更新版 iPad Air。 据此前媒体报道,iPhone 17e 是今年新推出的iPhone 16e的后继者,搭载iPhone 17同款的A19芯片,外观 设计与 iPhone 16e 类似,可能进一步强化性价比定位,起售价预计维持在4499元人民币。 低端iPad 预计在2026年3月或4月推出。新机型外观变化不大,将配备速度更快的芯片,可能搭载 A18 芯片,继续提升性价比。 传闻已久的智慧家庭中枢Apple ...
半年净赚2.62亿,南开哲学系校友做交友软件,雷军押注,港股上市
36氪· 2025-09-29 12:12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米连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朝阳,专注于移动端情感社交业务,核心产品包括国内应用伊对、贴贴以及海外应用HiFami、Chatta、Seeta等 [1][2]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19.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9%,期内利润为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0% [1][2] - 公司在2024年全年收入为23.73亿元人民币,期内利润1.46亿元人民币,而在2022-2023年期间处于亏损状态 [2] 用户与商业模式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平均月活跃用户为990万,平均月付费用户为120万 [2] - 公司核心用户群体为30-45岁城市上班族,在伊对产品中占比达58% [3] - 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向用户出售特权服务,如优先匹配特权(匹配速度提升30%以上)、精准筛选社交对象(按兴趣标签、社交偏好等)以及增加匹配次数(从10-15次扩充至50-100次) [4][5][6] - 用户付费方式包括单次、月度、季度及年度,价格区间从几十元至280元不等 [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公司所处的国内情感社交赛道在2024年市场规模达226亿元人民币,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8%,远超整体在线社交行业26.6%的增速 [8] -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城市化带来的社交圈缩小、年轻群体对高效交友的需求升级(超70%的年轻付费用户愿意为节省交友时间付费)以及疫情催化线上情感交流习惯 [10][12][14] - 疫情后用户行为发生转变,例如43%的贴贴APP用户表示疫情后仍会每天使用APP互动,2024年有62%的在线社交用户通过平台获得情感安慰,较2019年提升29个百分点 [14][15] 竞争格局与公司定位 - 情感社交行业可细分为三大场景:恋爱交友、兴趣陪伴和深度心理场景 [16][20][22] - 在恋爱交友核心阵地,米连科技旗下伊对APP以视频匹配为特色,2025年上半年月活990万,按收入计位列行业第一,与百合佳缘(传统派)、探探(轻量化)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用户重叠率不足15% [17][18][19] - 公司在兴趣陪伴场景通过贴贴APP聚焦碎片化兴趣交流,用户月均启动37.6次,使用时长2.7小时 [21]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专注恋爱交友的百合佳缘和主打陌生人社交的探探 [23] 创新与未来展望 - 公司的关键创新在于将文字交流升级为“视频优先”互动,并踩准移动社交与视频社交的发展节点 [6][7][8] - 其他创新包括场景细分(如贴贴主打轻量化兴趣社交)和AI赋能(海外产品支持智能音频互动,精准匹配用户兴趣) [8] - 行业未来机遇在于垂直场景深耕(如银发群体、Z世代)、新兴市场切入(东南亚、非洲等地渗透率不足20%)以及技术单点突破(AI语音互动、虚拟社交) [25]
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36氪· 2025-09-29 12:09
36氪获悉,据港交所,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招商 证券国际。 ...
氪星晚报|光线传媒积极探索微短剧市场并筹划组建相关公司 ;DeepSeek V3.2、GLM4.6等大模型即将发布;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36氪· 2025-09-29 11:43
消费电子与零售 - OPPO启动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该系列基于公司超过17年的手机影像技术积累[1] - 安德玛户外中国首家旗舰店于上海新天地启幕,目前已进驻全国22个省份和直辖市的高端购物中心与核心商圈[1] - 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 International可能通过香港IPO筹集约3亿美元[8] 电池材料与能源 - 厦钨新能与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期至2028年9月30日,预计四氧化三钴产品年供需量约40,000吨,三元前驱体产品年供需量约50,000吨,碳酸锂/磷酸锂年供需量约15,000吨,回收料年供需量约10,000吨[2] - 东华科技承建的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完成功能考核,标志着项目将正式投产[3] - 九丰能源拟投资不超过34.55亿元建设新疆庆华年产40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公司将持有二期工程项目50%的权益,对应年产20亿方天然气,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36个月[8] 人工智能与科技 - DeepSeek V3.2大模型即将发布,智谱的GLM-4.6也即将发布[5] - 智策领航完成天使+轮战略融资,由徐汇资本领投,累计融资额已达数千万元,资金将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和市场拓展[5]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支持民营企业等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指出今年一季度新设立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民营企业25.4万户[11] 工业自动化与机械 - 灵猴机器人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工业自动化及通用机器人等领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实验室建设以及产能的扩充[6][7] - 迈科科技获亿元级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TGV工艺研发及生产[9] - 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力争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12] 资本市场与宏观环境 - 富达国际指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兴趣明显增加,其投资组合经理在不断增持中国股票,认为重估由基本面改善驱动[10] - 高盛表示全球对冲基金上个月在中国境内股票市场的活跃度为近年来最高,中国市场今年境内股票市场涨势达2.7万亿美元[10] - 外交部宣布将增设青年科技人才签证即"K字签证",以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10] 传媒与娱乐 - 光线传媒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微短剧市场并已筹划投资组建相关公司[4]
氪星晚报|光线传媒积极探索微短剧市场并筹划组建相关公司 ;DeepSeek V3.2、GLM4.6等大模型即将发布;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
36氪· 2025-09-29 11:42
消费电子与品牌动态 - OPPO启动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基于其在手机影像超过17年的技术积累[1] - 安德玛户外中国首家旗舰店于上海新天地启幕,目前已进驻全国22个省份和直辖市的高端购物中心与核心商圈[1] - 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可能通过香港IPO筹集约3亿美元资金[7] 新能源电池材料合作与项目进展 - 厦钨新能与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预计2025至2028年间四氧化三钴产品年供需量约40,000吨,三元前驱体产品年供需量约50,000吨,碳酸锂/磷酸锂年供需量约15,000吨,回收料年供需量约10,000吨[2] - 东华科技承建的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完成功能考核,标志着该项目将正式投产[3] - 九丰能源拟投资不超过34.55亿元建设新疆煤制天然气项目二期工程,将持有项目50%权益,对应年产20亿方天然气,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36个月[7] 人工智能与科技投融资 - DeepSeek V3.2和智谱GLM4.6等大模型即将发布[5] - 智策领航完成天使+轮战略融资,由徐汇资本领投,累计融资额已达数千万元,资金将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和市场拓展[5] - 灵猴机器人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及通用机器人等领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实验室建设以及产能的扩充[6] - 迈科科技获亿元级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TGV工艺研发及生产[8]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支持民营企业等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指出今年一季度新设立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民营企业25.4万户[10] 传媒与娱乐行业动向 - 光线传媒积极探索微短剧市场并已筹划投资组建相关公司[4] 宏观与行业政策 - 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力争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10] - 外交部宣布将增设青年科技人才签证即"K字签证"以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9] 资本市场情绪 - 富达国际指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兴趣明显增加,其在不断增持中国股票,认为资产重估由基本面改善驱动[9] - 高盛表示全球对冲基金上个月在中国境内股票市场的活跃度为近年来最高,今年中国境内股票市场涨势达2.7万亿美元[9]
新能源车最后的疯狂?补贴退坡的末班车经济学
36氪· 2025-09-29 11:37
政策变动与市场反应 - 2025年12月31日为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和“国补”政策的截止日期,引发消费者抢购潮 [1] - 2026年1月1日起购置税政策从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单车减免上限降至1.5万元,导致2025年底出现政策红利叠加期的稀缺性消费 [3][5] - 以定价33.9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 L为例,2025年购置税全免(3万元),2026年需缴纳1.5万元,购车成本显著增加 [5][6] - 地方消费补贴(如海口、成都、大庆等地额外补贴3000-5000元)与国家级政策形成叠加效应,但部分城市(如连云港)政策不与置换补贴叠加 [6][8][22] 车企订单与产品表现 - 理想i6上市后数小时内收获超过2万个大定订单,鸿蒙智行全新问界M7在24小时内大定订单突破4万个,蔚来新ES8大定订单超过其4万辆年产能上限 [1][10] - 鸿蒙智行旗下产品(问界M7、尚界H5、享界S9T)订单火爆,单周新增订单超过10万辆 [10] - 问界M7的鸿蒙座舱实现多设备无缝互联,蔚来ES8采用碳化硅平台使续航突破600公里并支持3分钟快速换电,产品力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11][14] - 车企推出限时保价、交付承诺等营销策略制造紧迫感,预计购置税减免因素可能使今年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超过50% [14] 行业订单真实性及成本分析 - 行业存在订单统计口径差异问题,“小订”(可退订)与“大定”(支付5000元以上,退订有条件)的转化率仅为10%-30%,部分经销商垫付定金制造虚假订单导致数据虚高 [14][15] - 2025年动力电池价格降至0.4元/Wh,相比2022年高位下降40%,搭载100kWh电池包的车型电池成本从6.5万元降至4.2万元 [15] - 主流智驾系统核心部件(如激光雷达)降价使高端车型价格下探,更多消费者能负担带高级智驾的车型 [16]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区间为7.71-8.01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区间为6.7-7.0万元/吨,相关材料价格近期呈现上涨趋势 [16] 供应链与交付挑战 - 火爆订单给车企供应链和交付体系带来巨大压力,电池、芯片等核心部件需求暴增,主要供应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半导体开启24小时加班模式 [17]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提升单班产能仍无法满足Model Y订单需求,蔚来优先保障ES8和乐道L90产能导致其他车型产能受限 [17] - 物流网络跟不上导致车辆积压,无法按时交付消费者,因车企原因延迟交付可能引发纠纷,法律上对“系统崩溃”、“产能不足”是否属不可抗力尚无明确界定 [17][22] - 蔚来针对新ES8推出购置税兜底政策,承诺对2025年12月31日前锁单但因厂家原因跨年交付的订单承担最高1.5万元的购置税差额,但部分用户仍面临置换补贴损失的风险 [18][20] 售后服务与用户投诉 - 今年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投诉量同比增加37%,其中交付延迟和虚假宣传的占比超过60%,显示后端服务未能跟上前端销售步伐 [25] - 地方补贴的“先到先得”规则增加消费者风险,例如连云港政策要求购车发票在12月31日前开具且补贴申报需在明年1月10日前完成,逾期视为放弃 [22]
主播共创、联名IP、扫码红包……双节营销玩出“新花样”
36氪· 2025-09-29 11:32
月饼行业营销趋势 - 月饼企业营销注重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和提供难忘体验 以培养品牌忠诚度 方式包括IP联名 与大主播定制共创 在电商平台拉长营销周期等 [5] - 高校与博物馆推出的文创月饼礼盒走红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等高校推出融入校园文化元素的礼盒 长安大排档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名推出"博物馆奇妙夜"礼盒 将月饼设计成皇后玉玺 青铜器等造型 月饼不仅是食品 更是文化符号 [2] - 北京稻香村以"京味儿中秋"主题装点门店 并推出"京韵中轴"和"锦雅逸月"特色礼盒 通过描绘北京中轴线的秋日美景来展现古都文脉 [2] - 苏州稻香村动作频频 一方面为"与辉同行"定制"月满九州"月饼礼盒 半小时售出十几万盒 实现全链条共创 另一方面与二次元游戏《鸣潮》联名 通过"游戏IP+非遗技艺+社交营销"组合拳精准击中Z世代情感需求 [1][3] - 广州酒家通过京东平台进行全周期运营 包括节庆前预售锁客 节庆中冲刺 节庆后回味 并将月饼生产方式延伸做成日常伴手礼糕点 茶点 以加深消费者日常对品牌的记忆 [5] 白酒行业营销策略 - 在行业库存压力下 白酒企业营销更为保守和低调 更倾向于进行精准 可衡量转化效果的投入 营销活动注重与具体消费场景如家宴 团圆 送礼深度绑定 力求品效合一 [6][11] - 各大酒企普遍采用"变相降价"促销活动以去库存 例如汾酒推出覆盖全国市场的中秋促销活动 消费者扫码可得红包 迎驾贡酒 今世缘 沙城老窖等区域酒企也推出各类惠购活动 [6] - 茅台罕见推出多档促销组合 包括"一件1499飞天茅台原件+一件2499的蛇年茅台原件"等三项活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7] - 部分酒企尝试新营销手段 水井坊与微信礼物合作推出"聚福节"活动 线上线下联动覆盖近20座城市 沱牌拓展"即时零售"渠道 将五城终端门店接入美团平台 并推出酒食组合套餐 系统切入即时购酒 餐饮终端等即饮消费场景 [9] - 五粮液携5000万成为《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和美好礼"互动合作伙伴 但营销费用较去年直接砍了一半 [10][11] 其他消费品营销亮点 - 大闸蟹礼卡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除阳澄湖等传统名蟹外 洪泽湖大闸蟹等区域品牌通过内容营销和本地化推广提升知名度 例如洪泽湖大闸蟹通过快手「了不起的家乡土特产」第二季迅速占领淮安人朋友圈并刷新全国消费者认知 [12] - 植物蛋白饮料品牌六个核桃推出"送六个核桃 赢黄金核桃"大型活动 消费者有机会获得现金红包和6.66克黄金核桃大奖 利用黄金大奖制造社交事件以获得裂变式曝光 [12][14] - 海天味业独家冠名《一饭封神》美食节目 并通过"内容破圈—场景落地—社交裂变"组合拳让节目走进观众日常生活 例如联动美团上线"美味封神榜" 网友自发整理选手店铺地址 [14]
iPhone 17首发一周,最让人担心的还是来了
36氪· 2025-09-29 11:31
日前,iPhone 17系列已经发售了一周,根据外媒的数据,iPhone 17系列在全球多个市场首周销量较iPhone 16系列有显著提升,增长率在19%至25%区间。 得益于Pro和Pro Max型号的吸引力增强,在京东上,iPhone 17系列首分钟预售即超过了iPhone 16的整个首日预售量,部分地区部分机型的等待时间甚至延 长到了10月中旬。 盼星星盼月亮,新机拿到了手,很多用户发现新iPhone并不想想象中那么完美。 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称官方店的深蓝色iPhone 17 Pro展示机后背板刮花明显。 . ◎ 01 大量晒图与短视频将"掉漆"现象迅速发酵,甚至掀起外媒关注:"2000美元的新iPhone 17 Pro因掉漆问题遭强烈抵制"、"iPhone 17 Pro深陷刮擦门"等,全网 都呈现出对苹果品质的罕见质疑情绪。 所以新iPhone到底质量如何?是否是产品的设计缺陷呢?硬核看板带你一探究竟。 质量最差的一代? 在小红书上,关于iPhone 17 Pro掉漆的讨论十分火爆。 小红书用户Benson表示,自己"第一批拿到新机,开箱发现有划痕、凹陷等品控问题"。 D 而新iPhone除了掉漆, ...
泡泡玛特收入首次超过迪士尼,说明了什么?
36氪· 2025-09-29 11:31
守护 Kidult 精神自留地,泡泡玛特首次超越迪士尼 2025 年上半年,历史上首次,泡泡玛特以 138.8 亿元的营收超过了迪士尼消费品部的 138.6 亿元。 虽然玩具领域的"东升西落"并不是新鲜事,但一份由 @wuhu动画人空间 整理的榜单却依然引起了小红书用户的热议。 | | | | | 2025年上半年玩具与IP消费品公司收入 | | | --- | --- | --- | --- | --- | --- | | 排名 | 品牌 | 中文品牌名 | 地区 | 销售收入(亿元人民币) | 备注 | | 1 | The LEGO Group | 乐高集团 | 丹麦 | 384.5 | 基于公司2025年半年报 | | 2 | Pop Mart | 泡泡玛特 | 中国 | 138.8 | 基于公司2025年半年报 | | 3 | Disney | 迪士尼 | 美国 | 138.6 | 基于2025年Q2与Q3财报估算 | | 4 | Bandai Namco | 万代南梦宫 | 日本 | 134.4 | 基于2025年年报估算 | | 5 | Hasbro | 孩之宝 | 美国 | 133.4 | 基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