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一周要闻·阿联酋&卡塔尔|迪拜投资2.72亿美元打造数字化跨境B2B贸易平台/哈马德国际机场携手大兴共促卡中航空联通
36氪· 2025-09-29 02:27
数字经济与贸易合作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 吸引1700余家企业参展 国际展商占比超20% 其中70余家为全球500强 国际客商超1万人 较去年增长54% [2] - 阿联酋国家馆重点呈现数字经济 金融科技 人工智能和智慧政务等领域最新进展 中阿双边年度贸易额已达900亿美元 预计2030年实现2000亿美元目标 [2] - 迪拜推出Tradex数字化跨境B2B贸易平台 投资2.72亿美元 率先发力阿联酋—伊拉克贸易通道 预计2030年规模达660亿美元 [4] 能源与基建项目 - 中油工程子公司签署5.13亿美元阿联酋LNG输送管线项目合同 建设工期36个月 预计对未来3-4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产生积极影响 [2] - 阿联酋将在阿布扎比投资290亿美元新建13个住宅社区 建设4万套住房和住宅用地 其中256亿美元用于25244套住房 33亿美元用于14876块住宅用地 [3] 房地产市场发展 - 阿联酋房地产市场预计到2029年规模达7590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2.28%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接近6930亿美元 [3] - 阿联酋房地产服务市场2025年规模为184.5亿美元 到2030年将增长至247.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6.05% [3] - 增长动力来自外国投资 物流需求 以及新建数据中心和高端住宅项目 [3] 外商投资与经济表现 - 迪拜2025年上半年新增643个绿地外资项目 实现连续八个半年度全球领先 比排名第二城市高出近500个项目 [4] - 迪拜在全球外资总额排名中跃升至第二位 在外资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位列全球第三 [4] - 卡塔尔2025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1.9% 达到1818亿卡塔尔里亚尔 非能源产业占比65.6% 同比增长3.4% [5] 法律与监管环境 - 卡塔尔正在起草更新的公私合营法 外国投资法和破产法 以完善法律框架并支持私营部门发展 [6] - 卡塔尔已简化营商程序 95%的服务通过单一窗口平台上线 外资企业可参与的商业活动超过1400项 [6] 数字基础设施投资 - 卡塔尔投资局与Blue Owl Capita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数字基础设施平台 QIA提供超过30亿美元初始数据中心资产支持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该数字基础设施战略已募集资金390亿美元 投资覆盖全球28个市场的104个设施 [6] 物流与航空合作 - 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签署姊妹机场谅解备忘录 深化航空合作 [5] - 哈马德国际机场已通航中国9座城市 连接全球120多个目的地 [5] - Bin Yousef Cargo在卡塔尔自贸区启用新仓储设施 毗邻哈马德国际机场和哈马德港 提供高效物流与分销解决方案 [7]
今日25年飞天茅台原箱批发参考价报1785元/瓶,较前一日下跌25元
36氪· 2025-09-29 02:06
茅台价格变动 - 25年飞天茅台原箱批发参考价为1785元/瓶 较前一日下跌25元 [1] - 25年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为1760元/瓶 较前一日下跌25元 [1] - 价格数据来源于今日酒价披露的最新批发参考价 日期为9月29日 [1]
嫁入豪门的尽头,是「直播带货」?
36氪· 2025-09-29 01:58
而几乎是同一时间,另一条消息悄然爬上热搜: 王艳的丈夫王志才被列入了限制消费名单。 老公被限制高消费,嫁入豪门隐退多年的王艳开始直播带货,这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豪门婚姻。 过去几年,和王艳一样嫁入豪门的昔日阔太批量下海创业或者直播。 和珂学引发「如何嫁入豪门」的讨论不同,这次: 每隔一段时间,互联网关于嫁入豪门的讨论就会集中爆发一次。 上一次,还是珂学的横空出世。 这一次,就轮到了豪门太太批量「再就业」。 故事的最开始,源于大多数80后、90后的童年女神王艳开始带货直播。 与向太9块9的下沉打法不同,王艳走的是中高端路线,直播间里某款30粒的益生菌,价格高达399。 人们开始质疑豪门。 01 嫁入豪门,为何还要直播带货? 这不是王艳第一次直播带货。 2023年,王艳就曾初试直播,当时的理由是: "跟大家做分享,不求别的,求的就是个开心。" 但直播间里不菲的商品价格和她略显生疏的讲解,引来了不少质疑。直到今年秋天,人们才发现: 将时间的指针再往前拨,就会发现这一切并非偶然。 2022年,在王艳丈夫的"王府世纪"地产被拍卖之际,她就已经开始认真地经营起了短视频。 一系列接地气的商业动作,与大众记忆里那个不食人间 ...
工业越来越发达的当下,为何车企召回事件反而越来越多了?
36氪· 2025-09-29 01:50
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召回事件增多并非工业退步,而是技术复杂性提升、质量标准趋严、消费者权益意识觉醒及全球化供应链挑战加剧的综合结果 [1] - 召回频发现象反映了“要求变高、体系更透明、问题更容易暴露”,而非“车变差” [2] - 召回机制是行业成熟的标志,是产业进化过程中的自我纠错和持续进化的体现 [11][12] 技术进步与软件风险 - 现代智能电动车电子控制单元数量超过200个,代码行数跃升至亿级,软件复杂度显著增加,潜在故障点增多 [3] - 丰田召回近60万辆车的直接原因是仪表盘启动时软件错误,此类软件逻辑缺陷难以在出厂前完全测试覆盖 [3] - 车企为抢占市场常采用“先发布、后优化”的OTA更新策略,客观上提高了后期发现问题的概率 [3] - 电控系统联动性强,小模块异常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宝马起动机继电器腐蚀问题与密封设计、材料耐久性等多因素相关 [4] 监管环境与消费者意识 - 全球汽车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完善,监管机构对安全性、合规性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面临巨额罚款和声誉风险 [4] - 车企召回策略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通过提前披露展现责任感并控制舆论风险 [6] - 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任何质量问题都可能迅速发酵,倒逼企业采取“宁可错召,不可漏召”的策略 [6] 全球化供应链挑战 - 现代汽车零部件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高度分工的供应链带来巨大的协调与品控挑战 [7] - 核心供应商出现质量问题会产生跨品牌、跨区域的影响,如瑞萨电子工厂火灾导致多家车企停产 [7] - 宝马起动机问题根源可能在于第三方供应商的部件工艺不达标,导致召回规模迅速扩大至超过33万辆 [7] - 不同国家的生产标准和测试存在差异,同一车型在不同工厂组装的细微偏差可能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7] 市场竞争与研发周期 - 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新车型研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18个月,企业在研发验证和耐久测试环节可能做出妥协 [8] - 某头部造车新势力首款SUV上市前仅进行约1.2亿公里道路模拟测试,远低于传统车企3亿公里以上的标准 [10] - 电动平台通用化战略虽降低成本,但平台底层设计隐患可能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规模召回 [10] 召回机制的本质与影响 - 美国每年平均召回车辆超过3000万辆,占保有量近15%,但交通事故死亡率持续下降,说明整体安全水平提升 [11] - 现代召回手段更精准高效,依托车联网数据定向通知用户,OTA升级可无需进店解决部分软件问题 [11] - 召回是行业自我纠错、推动更高安全标准的体现,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从不召回”的企业 [12]
最新苹果爆料,多款Macbook新品接近量产
36氪· 2025-09-29 01:44
产品发布与更新计划 - 苹果计划在10月推出首发M5芯片的iPad Pro和升级款Vision Pro 采用台积电N3P制程[3] - Vision Pro升级包括更新处理器和新款头带 但非换代产品 重大升级计划于2027年推出[6] - 下一代MacBook Pro(代号J714/J716)、MacBook Air(J813/J815)及两款Mac显示器(J427/J527)预计2024年底至2025年第一季度量产[6] - 2025年上半年将发布iPhone 17e、新入门款iPad和升级款iPad Air iPhone 17将"明显优于iPhone 17e"[6] 产品性能表现 - A19 Pro芯片在PassMark CPU单核性能排行榜以5,147分登顶 超越M3 Ultra(5,136分)及英特尔Ultra 9 285K(5,096分)等桌面处理器[3][5] - M5芯片与A19 Pro均采用台积电N3P制程 能效进展引发业界关注[3] 市场表现与销售情况 - 苹果股价本月累计涨幅超过10% 距离历史新高仅差不到2%[1] - iPhone 17 Pro系列首发销售未受"划痕事件"影响 外观改变带来积极市场反响[7] 生产与供应链动态 - 橙色版iPhone 17 Pro Max仍由中国生产 折叠屏iPhone在中国以外地区生产的可能性存疑[9] - 苹果调整产品产地标注方式 如AirPods和Apple Watch包装标注"中国/越南出品"而非具体制造地[9] 人工智能研发进展 - 苹果开发代号"Veritas"的全功能聊天机器人 支持对话交流、编辑照片和搜索个人数据 但暂不向消费者推出[8] - 公司同步开发通用知识检索产品、AI网络搜索工具及AI大模型支持的Siri语音助手[8]
月饼,卷得比奶茶还狠
36氪· 2025-09-29 01:41
行业核心趋势:月饼品类的集体进化与创新 - 月饼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口味(如莲蓉、豆沙、五仁)向多元化、健康化、零食化的集体进化,整个品类以一年一次的速度在限定销售周期内激烈竞争[3] - 竞争焦点从简单的价格战转向在短暂窗口期内创造更多新鲜感,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决策[4] - 行业创新由老字号主动求变与新玩家借中秋契机共同推动,将健康、颜值、联名做成了月饼的基础认知[3] 产品健康化创新 - 健康化成为大趋势,56%的受访者关注月饼原料的健康化[5] - 广州酒家推出全国首家获GGU低GI认证的月饼,甘油二酯含量达40%,升糖指数≤55%[5] - 品牌采用低GI、低糖、全麦、药食同源(如茯苓、莲子、薏仁)等配方,例如信合味达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合作推出低GI"友好型"月饼,添加益生菌[5] - 低卡博士推出全麦蛋月烧宝宝月饼,标注一枚75大卡,酮友世家推出"0蔗糖、0面粉"的生酮月饼[12] - 多地中医院推出特色药膳月饼,如浙江省中医院的"五行月饼"和扬州市中医院的12款月饼产品[7] 产品形态与设计创新 - 月饼形状突破传统圆形,出现兔子、桃子、青蛙、IP造型(如米哈游的猫猫糕形状)等异形设计[15] - 稻香村推出"散装江苏十三太保"礼盒,包含大闸蟹造型的"苏得起"、青蛙造型的"常垫底"等14枚月饼[17] - 知味观开发琉璃珐琅月饼,饼皮通透,采用非传统形状(椭圆、菱形),并应用AI智能点胶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精致度[19] - 胖东来为月饼包装盒投入高额设计费用,2025年中秋月饼礼盒9款设计费用372万元,散饼包装21款设计费用42万元[21] 口味与原料创新 - 口味创新打破传统局限,融入茶(如霸王茶姬的桂花乌龙麻薯茶)、酒(朗姆坚果)、奶(奶黄芝士)、水果(杨枝甘露、生椰拿铁)等元素,边界不断拓宽[23] - 原材料产地愈发讲究,品牌精准定位特色产地,如知味观甄选江南地标性食材,贵州省医月饼选用云南宣威火腿,日食记采用云南黑松露酱和宣威老火腿[25][26] - 新口味层出不穷,如榴莲芝士、冷萃咖啡、青稞墩墩、伯牙绝弦、开心果流心、斑斓椰丝等[1] 跨界参与与营销创新 - 月饼成为品牌创意容器,跨界参与者包括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游戏公司(米哈游)、潮玩品牌(泡泡玛特)、文博机构(三星堆博物馆)等[28][30][31][32] - IP联名成为热点,如杏花楼×英雄联盟手游、吴山有美×海绵宝宝、金添动漫×小马宝莉、新雅×吃豆人等,通过限量礼盒、定制饼模、周边玩偶等方式吸引特定受众[30][31][38] - 贵州省医月饼成为"反其道而行"的成功案例,凭借医院背景的卫生背书和朴素包装,在贵阳成为顶流并开启限购(每人限购十斤),2023年其品牌盛意被评为"贵州老字号品牌"[32][33] 技术应用与行业展望 - 生产环节应用新技术,如知味观使用AI智能点胶流水线,山西太原天泰昌使用数字建模和3D打印制作模具[19][40] - 月饼销售周期高度集中,榴芒一刻的销售周期为中秋前90天(高峰期前30天),知味观需提前1年或更长时间进行战略规划[44] - 行业面临挑战是如何突破节庆限制,通过弱化"月饼"名称(如改为流心酥点、冰皮甜品)使其日常化,以延长销售周期[46]
第一批丁克夫妻离世,遗产留给谁?
36氪· 2025-09-29 01:40
没有法定继承人,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一个人在走到生命尽头时,财产作为其奋斗一生的见证,究竟该归谁所有? 子孙承欢膝下,老人安享晚年,这是中国传统家庭的理想样板。但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婚恋观、生育观的改变,以及多种外部因素的作用,我国不少老 人在中年时期就成为无儿、无女、无配偶人士,并在老年时期成为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且祖父母、外祖父母均不在世的孤寡老人。 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仅在上海徐汇区就有3000余名孤寡老人。其中,老人在离世后,其遗产无人继承的案例尤为常见。 著名美食家、作家、节目主持人蔡澜离世后,其遗产分配问题频繁登上各大社交网络热搜,更有人称其留下的遗产数额高达上亿元。虽然蔡澜助理杨翱发 文,以"关你屁事"回敬那些过度关注的目光,但人们的好奇之心并未完全散去。 01 突然"冒"出来的亲戚 2022年,家住上海市徐汇区的独居老人葛老伯去世,其生前留下了存款和保险金等共计约130万元(后发现葛老伯名下还有一笔300万元存款),名下还有 一套位于上海市区的房子。 这些好奇的目光或许并非全然出于善意,但也透露出公众对于那些无主遗产的关注:没有法定继承人,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一个人在走到生命尽头时,财 产 ...
智能锂电园林工具获数千万融资,团队来自头部硬件公司,聚焦欧美高端市场|硬氪首发
36氪· 2025-09-29 01:35
作者 | 黄楠 编辑 | 袁斯来 硬氪获悉,劳尼克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劳尼克斯")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持续加码产品研发与迭代,强化 核心团队人才建设,以及加大海外营销与市场端布局。 「劳尼克斯」成立于2025年1月,公司聚焦园林工具研发生产和智能化设备开发,为各类园林及生活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其核心产品涵盖割草机、打草机、修枝机、链锯等多种动力工具,可满足用户在草坪修剪、树枝裁剪、杂草清理等不同场景的需求;此外还将提供电池 包、充电器等电动配件方案,与园林工具形成高效业务协同。 近年来,园林工具行业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其使用场景正从家庭用户向专业领域扩展,推动产品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Global Market Insights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草坪和园林设备市场规模已达39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454.5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0%,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的。 但长期以来,园林工具市场格局呈现出鲜明的结构特征,供应链高度集中在中国,终端消费市场则以海外为主。其中,中国占据全球园林工具约70%的产 能和近80%的零部件供应,但国内自主 ...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马斯克第六次起诉
36氪· 2025-09-29 01:35
诉讼核心指控 - xAI在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对OpenAI提起诉讼,指控其系统性、有预谋地挖角核心员工并非法窃取商业机密 [1] - 这是过去一年半内马斯克对OpenAI发起的第六次诉讼,指控从合同违约升级至窃取商业机密 [1] - xAI指控OpenAI存在“令人深感不安的模式”和“战略性行动”,诱导员工违反保密协议以获取源代码、数据中心运营优势及战略计划 [2] 具体员工案例与指控细节 - 前员工李学晨在离职前将xAI整个代码库下载到个人设备,并在出售700万美元公司股票后于8月19日加入OpenAI [5] - 另一名工程师吉米·弗莱彻在离职前复制了Grok聊天机器人源代码,随后加入OpenAI [7] - 一名财务部门高管(外界猜测为前CFO利博托雷)向OpenAI透露xAI数据中心部署核心机密,并以脏话回复律师警告邮件 [7][8] - xAI已成功对李学晨申请临时禁制令,禁止其在OpenAI或任何AI公司工作,并需交出设备配合调查,正式听证会定于10月7日 [5] 技术竞争与商业影响 - xAI田纳西州数据中心计划使用10万个英伟达顶级GPU组建超级计算集群,其GPU部署技术可能为OpenAI节省数十亿美元成本 [9] - OpenAI获得英伟达未来1000亿美元战略投资,亦计划组建超级算力中心,双方在算力领域直接竞争 [9] - xAI称OpenAI窃取“优于ChatGPT的尖端AI技术”,可能节省其“数十亿美元研发费用和多年努力” [11] - Grok 4模型性能被指匹敌甚至超过OpenAI模型,威胁其市场主导地位 [11] 诉讼策略与潜在结果 - xAI可能寻求临时限制令或初步禁制令,阻止OpenAI使用涉嫌窃取的机密或雇佣特定前员工 [11] - 若商业机密盗窃成立,OpenAI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赔偿、技术开发限制及合作伙伴关系紧张 [12] - 此类高规格诉讼通常以庭外和解告终,但马斯克可能旨在打击竞争对手而非获取赔偿 [12] 行业背景与历史案例 - 加州无竞业禁止协议,但员工有保密义务,禁止携带商业机密跳槽 [14] - Meta等巨头为挖角顶级人才开出数年数亿美元天价合同,行业人才争夺白热化 [14] - 前谷歌员工莱万多夫斯基因窃取1.4万份无人车文件被判18个月监禁,Uber向谷歌支付2.5亿美元和解金 [16] 马斯克与OpenAI的历史恩怨 - 马斯克与奥特曼均为OpenAI联合创始人,2018年因董事会分歧退出,后指责OpenAI违背非营利初心 [17][19] - OpenAI转型营利性公司并引入微软投资,成为马斯克成立xAI的直接动力 [19] - xAI成立两年内估值达2000亿美元,Grok-4在多项指标上与ChatGPT持平 [21] - 马斯克此前诉讼包括阻止OpenAI营利化、指控其与微软/苹果垄断等 [24][25]
斯年智驾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落地场景从封闭向开放突破|36氪独家
36氪· 2025-09-29 01:35
融资与公司概况 - 斯年智驾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郑州高新产投基金、浙江省创新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融等机构与产业资本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无人驾驶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 [1] - 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专注于场景物流领域的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与落地 [1] - 公司在北京、郑州、上海拥有3座研发中心 [1] 业务进展与市场地位 - 在L4封闭场景业务覆盖以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以及钢铁材运输为核心的港口、园区、工厂等场景 [1] - 已与超过20个大型港口达成合作,拥有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1] - 主力建设了国内首个件杂货自动化码头、国内首个传统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国内首个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示范区,以及首个国内钢企厂内自动驾驶短倒等项目 [2] - 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中石油、宁波港、青岛港、厦门港、太阳纸业、新疆陆路港等行业头部企业 [2] 技术场景与行业趋势 - 港口、园区、矿山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因路线固定、干扰因素少,成为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主要落地场景 [1] - 封闭场景技术难点集中于系统精准性与环境适配性的平衡,对行车与泊车精度有高要求,且混行场景下人车流交叉频繁,突发状况多 [1] - L4级自动驾驶正由低速封闭向高速开放推进,封闭场景已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干线物流等开放场景已进入示范运营阶段,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 [3] 新业务突破与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在L4开放场景取得新突破,组建了规模化干线物流编队,规模达到近百辆,已在内蒙古包头、天津东疆、甬金高速等区域部署 [3] - 开放式场景的核心挑战在于应对高度不确定的交通环境,对感知算法泛化能力和决策系统拟人化水平要求极高 [3] - 凭借在港口场景已验证的"去安全员"常态化运营能力及干线物流突破,公司正向自动驾驶商业化深水区迈进 [3] - 融资后公司计划在三个领域重点发力:开发更好无人驾驶系统、加快定制底盘和自研底盘的适配、以及推动规模化生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