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超10亿元中试基地项目,机械竣工!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12:29
项目概况 - 中国石化石科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工程项目于9月20日实现机械竣工 总投资超10亿元 位于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 占地面积约300多亩 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1] - 项目将建设低碳油化一体化 高端碳材料 氢能及电化学 资源循环利用4个科研中试平台及特种润滑油脂 石油产品2个中试生产基地 预计2025年建成 [1] 建设进展 - 项目已完成水电气风的全部投用和全流程贯通 各主项单元全面进入收尾和开车准备阶段 [1] - 项目建设过程中克服了雨季集中 高温酷暑的自然考验及区域布置紧密 地下管线交错等施工难点 [1] - 目前项目建设平稳有序 安全 质量 进度整体受控 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1]
2025(第二十一届)中国碳酸酯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与市场交流会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10:01
在全球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浪潮中,碳酸酯溶剂及电解液凭借优良的性能,已成为驱动锂电产业高速 发展的关键材料。其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应用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 业链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受全行业产能增速过快、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当前碳酸酯及电解液市场 面临供需失衡、内卷加剧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唯有加大全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力 度,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未来,那些能在价值链高端稳固技术优势,在供应链重构中灵活应变、在绿 色转型中建立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必将在新一轮产业重塑中抢占先机、脱颖而出。 为推动碳酸酯和电解液行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全国 碳酸酯产业智库于2025年11月6-8日在常州举办2025(第二十一届)中国碳酸酯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暨锂离 子电池电解液技术与市场交流会。本次大会将以"破卷重构,立新启航"为主题,聚焦行业"十五五"规 划、深度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节能降耗、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等破解行业当前面临的难 题,助力企业挖掘发展的机遇。大会将以技术交流与市场共建为核心,搭建全产业链交流合作的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储能产业面临5大挑战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9:58
全球储能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新型储能市场 去年新增装机量突破1亿千瓦 [1] - 中国储能电池和系统出货量分别占全球市场90%和70%以上 [1] - 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过去5年增加11倍 预计2030年电池储能累计装机需达1.2太瓦(较当前增长6倍)[1] 中国储能产业政策目标 - 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1] - 相关政策出台标志着中国储能产业进入全球全市场化新阶段 [1] 行业面临的五大挑战 - 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截至今年5月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起火爆炸事故 [2] - 价格竞争异常激烈 过去3年储能系统均价下跌约80% 集采项目中标价跌破0.4元/瓦时 [2] - 产品参数虚标严重 部分项目实际运行寿命不足承诺时间的四分之一 [2] - 技术同质化现象显著 企业倾向于抄袭复制而非自主创新 [2] - 无序扩张态势明显 累计注册储能企业超30万家 [3] 产业生态建设建议 - 需建立多级安全体系 将电芯安全失效率从PPM级降至PPB级 [4] - 构建实证可信市场环境 以张北储能项目15年安全运行为例 [4]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某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800亿元 拥有专利43000余项 [4] - 推动跨学科技术融合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构网型储能/虚拟电厂等前沿领域 [4]
欧洲简化部分化学品合规模式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9:41
除上述行动计划外,欧盟委员会还提议制定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基本法规,以加强其治理能力并 提高财务可持续性。此外,欧盟委员会还提出将在2025年年底前对REACH法规进行针对性修订的提 议,以简化和加快限制和授权等监管程序。下一批关于化学品的一揽子提案将聚焦环境立法、农业生物 防控及生物农药的市场准入便利化。欧盟委员会还承诺,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2016年的科学意见以及全 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数据监测框架之后,将对PFAS限制作出审慎决定。Geert介绍,预计上述计划 将在2027年初接受必要评估,这可能导致欧盟化学工业修订长期战略,其中简化版本的欧盟化学品法规 将接受有效性检验。 ECHA的内容包括简化审查框架。Dancet介绍,化学工业是欧盟第四大制造业,但过去20年,欧盟化学 工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下降了50%。过去2年内,20多个主要生产基地关闭,涉及1100万吨产能。成本方 面,欧洲天然气价格为美国的4倍,电力价格为美国和中国的2倍,二氧化碳价格为美国的2至3倍。欧洲 石脑油裂解装置的平均使用时间已达45年,效率低于现代化乙烷裂解装置。此外,全球化工产能过剩导 致贸易畸形发展,市场需求低迷, ...
IEA:全球氢能产业仍有望大幅增长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9:29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分析显示,尽管近期氢能项目取消动作频频,且成本挑战持续存在,导致已宣布 的项目储备量减少近25%,但2030年前全球低碳氢能行业仍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IEA《2025年全球氢能展望》中指出,基于当前项目进展,2030年全球低碳氢能年产量或达3700万吨, 较一年前基于已宣布项目预估的4900万吨有所下降。IEA在报告配套声明中表示:"近年来,低碳氢能 的推广进度尚未达到行业与各国政府设定的预期,高成本、需求与监管的不确定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缓慢,正制约行业增长。"这也是2030年低碳氢能潜在产量预期首次出现下滑。 不过,IEA同时强调,到2030年,已投产、在建或已完成最终投资决策(FID)的低碳氢能项目产能仍将较 2024年增长超5倍,达到400万吨/年以上;若能落实有效的需求刺激政策,额外还可能释放600万吨/年 的潜在产能。此外,已完成最终投资决策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0%,占2030年总项目储备量的9%。IEA 执行董事法提赫·比罗尔在声明中强调:"为维持增长势头,政策制定者应持续推进支持计划,利用现有 工具培育氢能市场需求,并加快建设必要基础设施。" 行业组织国际氢能委员会则 ...
《石油部纪事》首发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8:45
这是一部关于新中国石油工业部门的"大写意" 中化新网讯 9月21日,行业纪实著作《石油部纪事》首发暨部分编审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 周吉平,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李克成为新书揭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薛学通等20余位业界专家参加座谈。作 者李润生、王志明分享了创作心得和历程,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雷平介绍了图书出版过程,并提出了下一步 发行、传播建议。 《石油部纪事》通过10多个重大事件50多个故事,生动描绘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时期到石油工业部撤 销、三大石油总公司成立至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历史长卷,记录了新中国石油工业从艰难起步到逐步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该书以行业发展史为"骨架",再现了新中国石油工业一段时期的发展历程。作者收集老照片、文档等珍贵资料200多幅(件),并 走访多位90余岁高龄的老会战、老专家、老劳模。书中首次披露了"两个部长一张桌"等多份独家史料,生动展现出党和国家对于石油战 线的战略远见、老一辈石油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同时,该书以记人叙事为"血肉" ...
德伊福产品挺进韩国市场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8:32
据德伊福股份董事长高福君介绍,此次与韩国公司的合作,其战略意义是发展经销商,构建全球营 销网络。韩国作为亚洲重要的工业和科技强国,其市场需求与德伊福股份的产品高度契合。通过此次合 作,德伊福股份将进入韩国市场,为德伊福股份打通日本、东南亚市场提供重要跳板,进一步完善亚洲 市场布局,为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奠定坚实基础。 高福君表示,此次合作不仅带来了商业机会,更创造了中韩企业技术交流、人才培育、创新协同的 多层次合作模式。德伊福股份将继续深化国际化战略,与全球伙伴携手,共同推进德伊福颜料、德伊福 色素的国际化经营。 中化新网讯 9月20日,上海德伊福色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Gemini Innovation Corp签署代理协 议,后者正式获得了德伊福颜料、德伊福色素在韩国的代理销售权限。据悉,这是德伊福股份走出去战 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也是该公司今年继携手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三国合作伙伴后,第四次签 订走出去合作协议。 ...
惠州新材料园累计落户项目36个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6:15
园区上半年签约的电子化学品项目重点围绕半导体封装材料、显示面板材料等方向,进一步壮大以百利 宏晟达、兴福电子为龙头的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其中,作为2025年上半年推进的标杆项目,广东领创 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5.6亿元,主要产品包括18万吨/年苯酐及80万吨/年多品种增塑 剂,达产后将成为全国产能最大的增塑剂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88亿元。 中化新网讯 截至目前,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累计落户项目达36个,总投资476亿元。其中2025年新签项目 主要集中在高端增塑剂、电子化学品等细分领域。 该园区围绕"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的战略定位,依托原料资源 优势,深耕高端聚烯烃、半导体材料等石化中下游产业,沿着碳二至芳烃完整产业链加速聚集。 ...
北化院HA-R催化剂进行工业化试验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6:11
催化剂技术突破 -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HA-R催化剂在河南炼化成功完成工业化试验 装置运行平稳且产出超纯聚丙烯产品关键指标达系统内同牌号水平 [1] - 科研团队成功制备出国际上活性最高的商业化HA催化剂 并开发配套高纯净聚丙烯生产技术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超高立构定向性和超高活性的HA-R催化剂及相应聚合工艺 [1] - 本次试验优化装置及运行参数 成功生产5个牌号超纯聚丙烯产品 使灰分进一步降低至10~20ppm且产品质量稳定 [1] 超纯聚丙烯市场需求 - 国内对聚丙烯锂电池隔膜料和电容膜料的市场需求大于20万吨/年 [2] - 新基建、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5G终端等领域投入增加 叠加消费类电子产品持续升级 推动超纯聚丙烯需求持续旺盛 [1] 国产化与行业影响 - 基于HA-R催化剂开发的超纯聚丙烯产品首次实现我国电力电容器核心材料自主可控 [1] - 超纯聚丙烯技术突破推动合成树脂产品向高端化迈进 解决电工级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问题 该问题曾制约电力、能源、汽车等行业自主发展 [2]
圣奥化学实现MIAK国产化自主供应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5:51
聚焦MIAK项目建设,圣奥化学副总裁唐志民介绍说,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围绕创新、绿色、数 智化等方面开展MIAK装置优化提升。同时,加大同系列产品研制力度,进一步扩展下游应用市场,为 用户稳定地供应优质、绿色、性价比高的MIAK及系列产品。 陈洪波指出,未来圣奥化学将聚焦创新作三方面的规划:一是持续深化特种酮产品研究,将于2026年推 出新产品甲基正戊基酮(MAK)并实现规模化投产;二是持续深耕聚合物添加剂产品,研发生物质方 向、新型生物基、母胶粒等绿色防老剂;三是持续深化与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强化产学研协 同,加速技术突破及成果转化,推动更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绿色添加剂产品走向市场。 会上,圣奥化学副总裁、营销中心主任黄辉与客户代表共同签署《2025年度MIAK产品激励推广协 议》。圣奥化学领导班子成员、营销人员及客户代表、合作伙伴等共39人参加此次推荐会。 中化新网讯 9月9日,圣奥化学在上海举行甲基异戊基酮(MIAK)新品推荐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该 产品采用圣奥化学自主研发工艺,实现了MIAK国产化自主供应,在保障高端橡胶防老剂关键原料稳定 供应的同时,补齐了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