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新疆煤化尿素“出海”首战告捷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3:13
中化新网讯 近日,山东能源新疆能化新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疆煤化)首批尿素出口订单发运, 总计1.7万吨产品正式启航海外,标志着新疆煤化工成功进入国际尿素贸易市场。 本次出口业务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新疆煤化在产销协同、储运联动方面的体系能力,也为该企业进一步 拓展海外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新疆煤化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灵活应 对机制应对市场变化,持续优化管理,不断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在生产环节,新疆煤化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技术协议要求,精细调控工艺参数,使尿素产品符合出口要 求。质量检测中心实施多频次监控,为产品质量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实现出厂产品零投诉。 在储运方面,公司科学规划库容,实行出口产品专区管理,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防止产品污染与受 潮。同时,建立全程监装和专人跟踪机制,实时掌握发运状态,及时应对突发状况,保障货物按时集 港、无缝对接国际市场。 面对国际贸易中的诸多挑战,新疆煤化通过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从生产、仓储到运输各环节的高 效衔接。与铁路、港口等单位的紧密配合,不仅保障了运力资源的稳定供应,也展现出快速响应国际市 场需求的综合能力。 ...
路博润两项举措加强在华长期承诺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3:13
据介绍,为满足中国及全球医疗市场对高品质医用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路博润在上海松江生产基地完 成了战略布局,进一步扩大了医用级TPU产品的本土化制造品类。此次产能扩充不仅为现有本地医用级 产品矩阵注入新动能,也显著提升了对亚太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与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同时,新建的路博润技术卓越中心深度融合了路博润全球的材料科学实力与本地化应用开发能力,成为 高性能膜品应用领域的重要创新平台。中心将面向多个行业,具备从TPU配方设计与开发、加工工艺到 终端性能测试的全流程能力。针对医疗领域,技术卓越中心不仅专注于牙科膜材的创新应用,更积极拓 展多元前沿医用膜品领域,助力客户加速产品研发,提升本土创新效率,拓宽医疗材料的应用边界。 中化新网讯 9月25日,路博润宣布两项关键举措,以加强其对中国医疗行业的长期承诺。路博润正积极 扩大其医用级热塑性聚氨酯(TPU)的本地生产能力,并正式成立"路博润高性能膜品技术卓越中心"。 亚太区副总裁刘茂树表示:"本地化产能的提升和技术卓越中心的建立,是路博润深耕本地市场、强化 区域产业协同的重要里程碑。" ...
五环承包印尼新戊二醇项目核心设备发运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3:13
项目概况 -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作为EPC总承包商完成印尼PON公司3万吨/年新戊二醇项目核心设备发运 包括加氢反应器 NPG精馏塔 焚烧装置及甲醛装置等[1] - 该项目是公司在印尼市场的第七个EPC总承包项目 采用的新戊二醇工艺技术实现工程服务 技术来源及设备材料100%国产化率[1] 技术与管理创新 - 项目组统筹整合8家供应商约4500计费吨货物 包含多台超限设备 通过优化设备局部结构降低运输高度以适应陆运条件[1] - 创新采用印尼片区框架招标物流模式 委托船公司背景货代执行门到门运输 降低订舱难度和甩货风险[1] - 通过陆运直达方案替代泊船中转方案 有效节约综合物流成本[1] 战略意义 - 项目代表中国先进化工技术与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重要里程碑[1] - 公司将依托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属地化管理 提升"中国化学"品牌在印尼及国际市场的影响力[2] 项目进展 - 本批次设备发运标志项目正式进入设备交付高峰阶段 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2]
GIC开启废弃物直接转化化学品研究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3:07
此次合作还将针对废弃物转化化学品过程中的关键科技挑战展开研究,包括异质废弃物的处理以及将新 型原料整合到现有化工价值链中等问题。 GIC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对直接转化工艺进行环境和技术经济评估,而这些研究得出 的结论将有助于评估概念验证的可行性,并为未来可能开展的中试规模项目明确实施条件。苏黎世联邦 理工学院能源与过程系统工程系主任安德烈·巴多表示:"化工行业必须从依赖化石基原料转向可再生碳 源和循环碳源。通过与GIC合作开展直接转化技术研究,我们正探索如何将废弃物转化为必需的化学 品。" 中化新网讯 9月23日,由化工巨头首席执行官牵头,致力于推动化工价值链实现循环、净零排放的组织 全球影响力联盟(GIC)发表声明,该组织目前已启动一项合作研究项目,旨在探索传统化工工艺与新兴 废弃物转化循环化学品技术之间的协同效应。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及5家GIC成员公司巴斯夫股份公 司、科莱恩股份公司、科思创、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和苏伊士集团将参与该项目。 GIC补充称,此次合作将聚焦于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废弃物向化学品的直接转化。GIC指出,直接转 化技术前景广阔,该技术可通过气化工艺将复杂废物流转化为具有 ...
新型光刻胶制备方法开发成功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2:59
在前期基于超稀释前驱体溶液赋能化学液相沉积法制备aZIF薄膜策略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了制备 aZIF薄膜的新方法。经过系列实验和仿真,研究团队得到了薄膜沉积的本征速率,并揭示了薄膜沉积均 匀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研究团队利用该化学液相沉积方法,制备了锌/2-甲基咪唑,锌/苯并咪唑、锌/4,5-二氯咪唑和钴/2-甲基 咪唑等多种aZIF薄膜,并对aZIF薄膜作为正型光刻胶和负型光刻胶的图案化性能进行了测试。他们还验 证了aZIF薄膜作为光刻胶在下一代光刻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中化新网讯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庄黎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迈克尔·萨帕希斯领衔的国际合作 团队,提出了一种间歇性旋涂化学液相沉积制备非晶态沸石咪唑酯骨架(aZIF)薄膜的方法,实现了薄膜 沉积速率和厚度的可控,并进行了电子束光刻和超越极紫外光刻验证。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化 学工程》。 据介绍,近年来,aZIF薄膜被用作先进光刻胶。实现aZIF薄膜的大面积、高精度可控制备,对相关领域 的先进光刻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
为火箭披上“一体化护甲”——记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新一代运载火箭表面特种防护涂层技术与应用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2:58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朱新远教授团队完成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表面特种防护涂层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成果在航天热防护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践 了"超支化聚合物涂层一体化防护"全新路线,替代了传统隔热片拼接工艺。这种新型"护甲"避免了大量 拼接界面,解决了以往防护技术可靠性低、制造周期长的问题。 他们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等航天核心单位强强联合,组建了一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攻关团队, 建立了上海航天特种环境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基础研究源头创新—核心技术攻 关—工程化应用"的完整闭环创新链条,一同勇闯航天材料"无人区"。 攻关团队提出极具颠覆性的构想,即抛弃传统的"拼拼补补",采用一体成型的防护涂层。这种方案只需 一次喷涂即可成型,彻底消除拼缝隐患,理论上能大幅提升可靠性,显著缩短生产周期。 攻克四大核心技术 实现规模化生产 实践发现,这种涂层必须拥有三大"技能":"粘得牢""耐极温""喷得好"。其核心在于将超支化聚合物与 无机功能填料的优势相结合。团队另辟蹊径,创造性提出两种或多种聚合反应协同进行的杂化聚合新思 想,实现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与规模 ...
气田采出水制氢研究项目签约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2:58
技术合作与突破 - 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与中石油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签署"传质膜补水耦合电解采出水制氢技术"研究项目合同 [1] - 长庆油田每年产生气田采出水300多万吨 成分复杂且含多种污染物 传统处理方式成本高昂 [1] - 2023年10月双方已签署气田采出水定向处理电解制氢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合作协议 [1] 技术研发进展 - 2024年5月研究院成功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拓展至工业废水领域 [1] - 在内蒙古苏里格气田完成"气田采出水无纯化电解制氢现场试验" 稳定运行330小时 [1] - 实现多种油气田采出水无纯化直接电解制氢 攻克传统技术难点 经第三方认证达国内领先水平 [1] 项目重点与产业影响 - 新项目聚焦气田采出水规模化制氢放大试验 验证规模工况下技术稳定性与经济性 [1] - 项目成功将为氢能产业与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深度融合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1] - 提供"可再生能源消纳+废水利用+低碳转型"一体化解决方案 [1]
仪征化纤推出系列劳保新品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2:43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怡然速干涤纶工装面料 采用回收聚酯瓶为原料制成再生涤纶短纤维 具备永久抗菌和吸湿排汗功能[1] - 面料强度高且耐磨抗皱 清洗后易干燥不褪色 能有效抑制细菌滋生并保持皮肤干爽舒适[1] - 防砸劳保鞋采用对位芳纶鞋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防刺中底 具备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抗切割、抗穿刺及阻燃优势[2] 产品功能与应用场景 - 劳保鞋满足严苛作业环境防护需求 同时提升穿着舒适性[2] - 轻柔保暖絮片性能与同重量羽绒相当 提供阻燃和远红外两种特殊功能冬装用絮片[2] - 仪纶防静电工装面料适用于紫外线不强户外环境 解决产业工人室外工作闷热问题[2] 原料与生产工艺 - 再生涤纶短纤维通过回收聚酯瓶经粉碎清洗和熔融挤出工艺制成[1] - 轻柔保暖絮片利用熔喷布生产装置研制 实现保暖材料自主创新[2]
华南沿海化工企业抗击台风“桦加沙”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2:22
以严谨作风强管理,全力做好油品保供。海南炼化根据台风走势,提前完成码头装卸作业9艘次,协调 抵港船只安全离泊,原油、成品油、乙烯码头泊位船只清零;提前梳理船期和降低库存,提前抢装化工 液体和油品船运出厂,封港期间4.6万吨管输出厂,全力保障全岛和华南区域能源稳定供应。 广西华谊钦州基地组织项目现场防台防汛检查,强化领导应急带班值守,充实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力量, 并与钦州港片区应急管理局紧密协同,凝聚起防台防汛的强大合力。 广西华谊新材料公司清淤疏通厂区雨水沟与排水管道,储备足量沙袋、抽水泵、发电机等应急物资,严 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广西华谊能化公司组织在建项目及生产装置工作人员开展全面 自查,实时监测台风动态,提前转移低洼区域设备及重要资料,全方位做好应急与后勤保障。广西华谊 氯碱公司针对生产装置区和HPPO项目建设现场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并统一调度 应急车辆,确保随时待命,全力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 图为中石化海南炼化芳烃部员工在冒雨排查仪表完好情况。 (许炎黄 摄) 另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 应急预案》和今年 ...
祝贺!中国化学家荣获2025年度“引文桂冠奖”
中国化工报· 2025-09-25 09:16
奖项概况 - 科睿唯安公布2025年度引文桂冠奖获奖名单 共有来自8个国家的22位杰出学者获奖 [1] - 奖项基于多维度数据综合评估 包括科研成果被引表现 研究原创性和突破性 核心贡献者识别及同行认可度 [5] - 自2002年设立以来 已有83位引文桂冠奖得主最终荣获诺贝尔奖 [5] 化学领域获奖成就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因在单原子催化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化学领域引文桂冠奖 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内地科学家 [1] - 张涛团队于2011年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 将多相催化研究推进到原子精准尺度 [3] - 5位化学领域获奖者的研究涵盖储能 绿色化学 可持续能源与细胞工程 [3] 学术与产业影响 - 单原子催化研究推动了催化科学发展 并广泛影响能源化工 材料科学 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交叉学科 [3] - 该技术已实现万吨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为绿色化工和双碳目标提供新技术支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