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搜索文档
一夜暴富或一键重启,“永续合约”火爆币圈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6:24
在以暴涨暴跌著称的加密货币市场,被称为"永续合约"的衍生品正迅速占据舞台中央。 华尔街见闻撰文,周一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大规模清算,超过15亿美元的多头头寸被强制平仓,引发了近一个月来最严重的闪崩行情。 尽管昨日比特币价格有所反弹,但以太坊等主流币种仍在低位盘整,凸显出高杠杆交易对市场稳定性的巨大冲击。 (比特币昨日反弹至11.4万美元附近) 为了使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保持挂钩,永续合约引入了"资金费率"(Funding Rate)机制。 通常情况下,当合约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持有多头头寸的交易者需要定期向空头支付资金费率。这笔费用会蚕食多头方的利润,而 对于空头方,则可能成为一项额外收入。 永续合约的受欢迎程度在过去一年中呈爆炸式增长。 在剧烈波动的同时,"永续合约"这一原本主要在美国境外流行的投机工具正加速登陆受监管的美国市场。 永续合约是一种特殊的金融衍生品,其核心特点是没有到期日或行权价,交易员可以无限期持有头寸。盈亏完全取决于比特币等基础 资产的价格变动,类似于一种可以自动展期的期权合约。 主流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今年夏天已向其美国零售客户推出永续合约产品。与此同时,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全球市场也计 ...
宁德时代市值超越贵州茅台,成为中国第三大上市公司!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6:13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宁德时代股价创历史新高 达393.25元 本月累计涨幅30% [1] - 市值达1.83万亿元人民币 超越贵州茅台 成为中国第三大本土上市公司 [1] - 电池前景良好 部分投资者从电动汽车股轮动至电池股 行业龙头受益 [1] 产能与制造能力 - 工厂日产220万颗电芯 设6800个实时质量控制点 每秒处理34万次数据交易 [4] - 智能制造产线达行业领先水平 形成质量溢价和成本竞争优势 [4] - 订单充足 产能利用率超90% 正建设250GWh新产能 目标明年总产能提升至1TWh [4] 技术优势与竞争壁垒 - 自主研发高复杂性智能制造产线与先进材料科学技术构建竞争壁垒 [3][4] - 极高智能化制造体系结合分子级材料科学形成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 [4] - 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短期炒作 公司技术领先优势将延续 [7] 储能业务发展 - 储能系统业务在全球市场为客户带来14个百分点IRR溢价 中国市场7-8个百分点溢价 [5] - 在全球快速扩张的储能电池系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3] - 欧洲市场取得突破 储能业务潜力巨大 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6] 财务与估值 - 摩根士丹利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25元 较当前水平有8%上涨空间 [3] - 基于2026年预期EBITDA的15倍EV/EBITDA估值 目标价425元 [7] - 在同行中具备显著估值吸引力 已成为行业中最便宜的公司 [7]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领导地位在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7] - 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在储能领域陷入盈利困局 使公司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7] - 储能优势将转化为未来盈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3]
Circle:正研究稳定币的“可逆”交易,要从传统金融体系吸取教训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6:13
公司战略与产品创新 - Circle作为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发行商 正研究为其代币交易引入可逆机制 旨在通过允许欺诈或争议情况下退款来推动稳定币成为主流金融一部分 [1] - 可逆交易机制主要通过新区块链Arc实现 该链专为金融机构设计 但交易并非直接撤销 而是通过新增协议层实现反向支付 类似信用卡退款流程 [2][3] - 公司战略重心聚焦吸引银行和大型机构投资者 与Tether专注于高频加密货币交易及新兴市场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4] - 为满足机构客户对财务信息保密要求 Circle在Arc链上提供交易透明度选择权 客户匿名钱包地址可见但转账金额加密 [4] 技术架构与行业影响 - 可逆交易机制直接挑战区块链不可篡改特性 标志着加密行业态度巨大转变 与传统加密原教旨主义者产生分歧 [1][2] - Arc链目前处于测试阶段 旨在让公司 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使用稳定币进行外汇交易等支付活动 但被部分高管和开发者批评过于中心化 [3] - 该机制在特定区块链上针对特定情况实施 需所有相关方同意 旨在平衡交易终局性与纠错需求 [2][3] 市场环境与发展前景 - 美国正为稳定币广泛应用铺平道路 国会于7月通过里程碑式法案规范该领域 特朗普政府也大力支持稳定币发展以扩展美元影响力 [5] - 全球稳定币总流通价值约2800亿美元 高盛预测行业处于稳定币淘金热开端 预计Circle发行的USDC市值到2027年可能增长770亿美元 [5] - 金融服务公司将稳定币技术视为实现更快 更低成本跨境支付的潜在途径 资金可能从其他资产类别流入甚至创造新财富 [5]
全球第二大铜矿“重大事故”停产,华尔街:交易员们先买入,然后再问问题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6:12
一场重大矿难事故正让全球第二大铜矿陷入停产,并由此引发了全球金属市场的强烈震动。 9月24日,美国矿业巨头矿业巨头Freeport-McMoRan(FCX)发表声明宣布,其供应合同进入"不可抗力"状态。而这一突发事件被华尔街迅速定性 为"黑天鹅事件",点燃了市场对铜供应长期短缺的忧虑,并推动铜价大幅飙升。 华尔街见闻写道,事件的核心是Freeport位于印尼的Grasberg矿山。该公司确认,9月8日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泥石流事故已造成两名工人死亡,另有 五人失踪。作为应对,公司已全面暂停该矿区的生产活动,并启动了不可抗力条款,该条款允许生产商在遭遇不可预见的灾难时暂停履行供应合 同。 市场的反应立竿见影。消息传出后,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铜期货价格上涨近4%,报4.825美元/磅。Freeport的股价在盘前交易中重挫, 而其竞争对手如嘉能可和Boliden等铜业公司的股价则应声上涨。 丹麦盛宝银行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对此评论道:"交易员们先买入,然后再问问题",精准地描绘了市场在供应恐慌下的本能反应。 James McGeoch还强调,虽然Grasberg是全球第二大铜矿,但它同时也是全球 ...
比亚迪欧洲8月销量同比暴增200%,连续两个月超越特斯拉!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6:01
中国电动车品牌欧洲市场表现 - 比亚迪8月欧洲销量同比飙升201.3% 市场份额达1.3% [1] - 特斯拉8月欧洲销量同比下滑36.6% 市场份额从2.0%萎缩至1.2% [1] - 上汽集团(MG品牌)8月销量增长59.4% 今年累计市场份额达1.9%位列第十 [1] 欧洲汽车市场整体动态 - 欧盟汽车市场8月销量增长5.3% [1] - 大众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8% 雷诺增长7.8% [1] - Stellantis集团销量增长2.2% 为2024年2月以来首次正增长 [1] 比亚迪欧洲本地化战略 - 公司计划在欧洲建设汽车电池工厂 实现本地化生产 [2] - 匈牙利工厂预计2023年底投产 土耳其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 总年产能50万辆 [3] - 能源成本是电池厂选址关键因素 正在评估优先建设整车厂或电池厂 [3] 产品策略与市场趋势 - 比亚迪在欧洲引入插电混动车型(PHEV) 显著推动销量增长 [4] - PHEV车型有助于满足排放标准 成本及盈利能力优于纯电动汽车 [4] - 欧盟市场8月电动化车型(纯电/混动/插混)占比62.2% 远超去年同期52.8% [4]
“924”一周年:高喊买入一切中国资产的David Tepper说对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5:3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总市值从约7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增幅达45% [1][2] - 上证综指从2700点水平飙升至3900点 [1] - 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录得115%和110%的惊人涨幅 [1] - 同期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回报率分别为16%和24% [1] - 超过3000只A股股票涨幅逾50%,近1500只股票价格翻倍 [2] 领涨板块与个股 - 科技股为上涨领头羊,电信、电子和计算机等行业股票录得最高板块涨幅 [4] - 阿里巴巴港股单日上涨近10%,月内涨幅达50%,股价飙至4年高位 [4] - 受外卖平台监管草案利好影响,美团上涨1.2%,京东上涨3.3% [4] - 腾讯上涨2%,其游戏《三角洲行动》登顶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 [4] - 高盛编制的中国半导体一揽子股票指数上涨4.6% [4] - 太阳能、固态电池等板块也表现出色 [4]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A股交易活跃度自8月初以来持续处于高位,创下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纪录 [5] - 中国家庭资产中股票配置比例仅为11%,远低于房产的55%和现金/存款的27% [5] - 自2020年以来居民存款增加约80万亿元,其中约55万亿元超额储蓄大部分即将到期 [5] - 高达31万亿元理财产品和15万亿元货币市场基金可能随实际利率下降流入股市 [5] - 房地产市场走弱背景下,每年超过14万亿元"新钱"在寻找新投资渠道 [5] - 专注于中国的股票基金上周录得54亿美元资金流入,为今年4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 [6] 未来展望 - A股形成"慢牛"的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实 [1] - 高盛认为当前A股构建"慢牛"市场的条件更为成熟 [5] - 据高盛估算,未来潜在机构增量资金可能高达20-40万亿元 [6]
高盛首度覆盖Oklo:SMR核电龙头,利好众多但仍待落地,给予“中性评级,目标价117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5:35
核心观点 - 高盛对Oklo给出中性评级和117美元目标价 认为当前股价已基本消化未来预期 估值显得丰满 存在约11%下行空间 [1][10] 行业机遇与政策环境 - 核能复兴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和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 成为可靠无碳基荷电源 [6] - 美国政策支持包括2024年《ADVANCE法案》和2025年行政命令 为核电企业铺平道路 [6] - Oklo凭借钠冷快中子反应堆技术"Aurora Powerhouse" 深度受益行业机遇 [6] 业务与订单现状 - Oklo手握超过14吉瓦潜在客户订单 规模在核电同行中遥遥领先 [6] - 客户涵盖数据中心、石油天然气等领域 与OpenAI保持良好关系 [6] - 所有订单均为非约束性意向协议 未签订任何具法律约束力的购电协议 [4][5][6] - 唯一实质性进展是Equinix的2500万美元预付款 不足75兆瓦反应堆成本的10% [6] 商业模式与财务风险 - 采用"持有并运营"重资产模式 需全程负责设计、审批、建设和运营 [5][7] - 到2040年代中期需筹集约140亿美元巨额资本 财务风险极高 [5][7] - 预计需42亿美元股权融资 现有股东面临持续股权稀释风险 [7] 燃料供应挑战 - 反应堆依赖高丰度低浓缩铀燃料 目前全球供应链极度紧张 [5][8] - 到2035年HALEU需求达当前全球天然铀供应量3% 2050年升至12% [8] - 推进"三管齐下"燃料策略 包括建设17亿美元燃料回收设施 [8] - 燃料策略需多年落地 增加资本负担和执行风险 [8] 审批进程与商业化时间表 - 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联合许可证申请 [5][9] - 预期审批时间缩短至24-36个月 但无任何保证 存在被拒风险 [9] - 目标2027年底或2028年初实现首个反应堆商业化运营 [9] - 2022年曾因信息不足被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拒绝申请 [9] 估值方法 - 采用EV/EBITDA和现金流折现估值法各50%权重综合得出目标价 [10][12] - EV/EBITDA法采用2035年EBITDA的50倍估值倍数 以1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9年 [12] - 现金流折现模型延伸至2050年 显示股价支撑来自遥远未来预期 [10][12]
阿里何以成为AI时代的安卓?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5:3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泳铭提出"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并预测未来全球可能只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2] - 公司战略为加码基建投入并开源通义千问 目标成为"AI时代的安卓" 需在模型端和算力端保持高速迭代 [2] - 公司正在打造全新AI超级计算机 通过基础架构与模型架构协同创新以实现最高训练和调用效率 [3] 行业竞争格局 - AI市场竞争激烈 Open AI、谷歌、Claude等模型加速迭代 行业进入加速期 [2][5] - 阿里云是全球少数能在大模型和云计算实现全栈自研的公司 该能力被视为独特优势 [3][6] - 全球仅阿里和谷歌同时具备底层算力、云布局和大模型家族三层布局能力 [3][15] 技术发展与创新 - 模型发展从单模态向多模态演进是必然趋势 需加快迭代效率并实现快速创新 [5][8] - 通义千问3-MAX在全球模型榜单排名第三 当前拥有300多个模型 [9] - 模型服务需满足极致弹性、性能和精度要求 全球仅少数公司能实现高质量效果 [18] 市场地位与业绩 - 阿里云在AI云市场位居中国第一 份额相当于第二至第四名总和 [14] - 中国500强企业超70%采用生成式AI 其中53%使用阿里云和通义千问服务 [14] - 阿里云是中国唯一具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云厂商 国际厂商如Salesforce在亚洲首选与其合作 [9][10] 模型与系统协同 - 模型竞争本质是系统竞争 云计算竞争本质是模型竞争 两者密不可分 [3][6] - AI模型、Agent开发和基础设施创新需联合进行 通过系统算法联合优化推动进展 [6][13] - 通义实验室采用开放创新模式 鼓励开发者根据场景需求选择最佳模型集成 [13] 技术挑战与方向 - 实现ASI需解决模型架构、系统和算法挑战 包括自主学习和反馈进化能力 [17] - 智能体需具备多模态记忆管理能力 包括信息分层抽象和短期长期记忆处理 [19] - 模型评估优先关注技术突破和能力提升 以推动向ASI方向进展 [20]
一夜暴富或一键重启 “永续合约”火爆币圈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5:03
作者:鲍奕龙,华尔街见闻 在以暴涨暴跌著称的加密货币市场,被称为"永续合约"的衍生品正迅速占据舞台中央。 周一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大规模清算,超过15亿美元的多头头寸被强制平仓,引发了近一个月来最严重的 闪崩行情。尽管昨日比特币价格有所反弹,但以太坊等主流币种仍在低位盘整,凸显出高杠杆交易对市 场稳定性的巨大冲击。 然而,风险与收益完全对等,若比特币价格下跌10%,其500美元本金将全部被清算,即"一键重启"。 为了使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保持挂钩,永续合约引入了"资金费率"(Funding Rate)机制。 通常情况下,当合约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持有多头头寸的交易者需要定期向空头支付资金费率。这笔 费用会蚕食多头方的利润,而对于空头方,则可能成为一项额外收入。 永续合约的受欢迎程度在过去一年中呈爆炸式增长。 在剧烈波动的同时,"永续合约"这一原本主要在美国境外流行的投机工具正加速登陆受监管的美国市 场。 永续合约是一种特殊的金融衍生品,其核心特点是没有到期日或行权价,交易员可以无限期持有头寸。 盈亏完全取决于比特币等基础资产的价格变动,类似于一种可以自动展期的期权合约。 主流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今年夏天已 ...
小米进军欧洲,就在2027年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4:11
欧洲市场进入战略 - 计划2027年正式进入欧洲电动汽车市场 [1] - 已于2024年6月在欧洲展开实地调研 为建立销售网络和寻找合作伙伴做准备 [1] - 首先在欧洲开设展厅 展示电动汽车及智能生态系统 [1] 市场进入模式 - 复制中国展厅模式 让客户试驾汽车并了解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的完整产品生态系统 [2] - 展厅体验不仅限于试驾 还包括整个生态系统的深入了解 [3] - 不会为欧洲市场设计全新产品 将采用经过市场验证的现有车型 [3] 生产布局规划 - 欧洲建厂不是第一步 但是长期战略的必然组成部分 [1] - 为实现15-20年内成为世界前五汽车制造商的目标 必须在欧洲拥有自有工厂 [3] - 本地化生产是成为全球顶级参与者的必要条件 [3] 市场竞争态势 - 将直接面对欧洲本土品牌及已在当地布局的中国同行如比亚迪和小鹏 [1] - 公司强调产品需要达到非常高标准 确保对欧洲用户足够可靠 [3] - 进入市场时非常专注 强调提供最佳用户体验而非随机中国产品 [3] 业务进展数据 - 自进入电动汽车市场以来已交付超过30万辆汽车 [3] - 产品线包括SU7轿车和YU7运动型多用途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