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AI三大“巨雷”,美股噩梦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8:51
尽管AI投资主题基础依然稳固,但巴克莱指出数据中心资本支出放缓可能成为美股最大的系统性风险。 追风交易台消息,9月25日巴克莱股票策略团队发表研报,指出 如果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在未来两年下降20%,标普500指数将面临3-4%的盈利下行压力,更严 重的是估值可能下跌10-13% 。 报告指出了可能引爆这场危机的三大潜在"巨雷": 技术与效率风险 :AI模型效率的飞速提升可能导致现有计算设施被"过度建设",重演科网泡沫时期的"暗光纤"悲剧。 物理限制风险 资金流动性风险 :当资本支出增长开始超越现金流创造能力时,融资压力和枯竭的VC资本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益严重的电力短缺正成为数据中心建设无法逾越的"硬墙",可能强制性地给资本支出降温。 AI热潮根基稳固,但并非无懈可击 首先,报告肯定了AI投资主题的坚实基础。 即便是在一个预计每年增长30%的数十万亿美元资本支出预测下,市场对算力的需求仍然远超供应。 高级推理模型和AI代理的普及进一步推高了需求天花板。 数据显示 , 标普1500指数中,有十分之一的公司在财报中提及AI带来的效率提升。 报告将当前超级巨头的资本支出/销售额占比(约25%)与科网 ...
巴克莱:市场最大“黑天鹅”,AI资本支出放缓,三大“巨雷”会是美股噩梦
美股IPO· 2025-09-25 23:07
核心观点 - 数据中心资本支出若在未来两年下降20% 将导致标普500指数盈利下降3-4% 估值下跌10-13% [1][4] - AI投资热潮面临三大风险:模型效率提升导致算力过剩 电力短缺限制建设 融资压力加剧 [1][5][6][7] - 尽管AI需求强劲且科技巨头财务基础稳健 但资本支出放缓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3][8][11] 技术与效率风险 - AI模型效率提升可能导致计算设施过度建设 类似科网泡沫时期的"暗光纤"闲置问题 [5][11] - 模型预训练触及数据瓶颈 增量性能提升成本增加 推理阶段效率提高导致算力使用率不足 [11] - 开源模型DeepSeek-R1发布曾引发市场抛售 反映市场对"效率扼杀需求"的担忧 [11] 物理限制风险 - 电力短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硬约束 美国电网面临巨大压力 [6][12] - 美国能源部预测 2028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达全国总用电量的12% 是2023年水平的近三倍 [13] - 北弗吉尼亚电网2026-27年度电价飙升22% 燃气轮机订单排至2028年 自建发电设施难解困局 [15][16] 资金流动性风险 - 科技巨头资本支出与现金流差距缩小 若持续超越内部现金生成能力将依赖外部融资 [18] - AI独角兽公司估值达4.9万亿美元 但VC退出渠道有限导致后续资金枯竭 [18] - 甲骨文和Meta进行数十亿美元私人信贷交易 显示外部资金需求持续 [18] 行业影响与宏观关联 - 数据中心相关投资对2025年美国GDP增长贡献显著 占1.4个百分点中的约1个百分点 [19] - AI资本支出若与经济衰退同步 将形成负面共振 加剧股市风险 [21][22] - 2023-2025年AI股票涨幅主要由估值扩张驱动 估值回撤风险大于盈利冲击 [23][24][25] 盈利与估值压力测试 - 资本支出下降20%对标普500指数2026财年EPS影响为3-4% 因数据中心收入占比普遍较低 [24] - 同等条件下标普500指数估值可能压缩10-13% 直接受益行业市盈率或压缩15-20% [25][27]
积极推动AI开源 阿里巴巴再入选《财富》改变世界排行榜
智通财经· 2025-09-25 07:07
公司荣誉与排名 - 阿里巴巴第七次入选《财富》杂志"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 预计为上榜次数最多的中国科技企业 [1] - 该榜单已连续公布11年 每年从约250家候选公司中遴选出50余家上榜企业 [1] - 榜单评选标准包括可衡量的社会影响 商业成果及创新程度等因素 [1] 技术贡献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推行AI开源策略赋能初创企业 研究人员与技术爱好者探索前沿技术 [1] - 支持免费或以低成本使用AI模型 避免支付高昂费用 [1] - 中国AI开发者正在重塑行业对话格局 促使OpenAI xAI等美国同业发布开源模型 [1] 社会价值与战略方向 - 公司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 通过开源策略推动技术普惠化 [1] - 积极推动AI开源被认定为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因素 [1]
积极推动AI开源 阿里巴巴(09988)再入选《财富》改变世界排行榜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7:04
公司荣誉与影响力 - 阿里巴巴第七次入选《财富》杂志"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 成为上榜次数最多的中国科技企业[1] - 公司凭借积极推动AI开源策略入选该榜单 该榜单重点考量可衡量的社会影响、商业成果和创新程度[1] 开源策略与社会贡献 - 阿里巴巴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 通过开源策略赋能初创企业、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探索前沿技术[1] - 公司支持用户免费或以低成本使用AI模型 避免支付高昂费用[1] - 中国AI开发者正在重塑行业对话格局 促使OpenAI、xAI等美国同业纷纷发布开源模型[1] 榜单评选标准 - 《财富》杂志从约250家候选公司中遴选出50余家上榜企业[1] - 榜单已连续公布11年 重点关注可衡量的社会影响、商业成果和创新程度等因素[1]
通信ETF(159695)逆势红盘,冲击6连涨,光模块龙头领涨AI算力需求持续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9-23 03:20
截至2025年9月23日 10:48,国证通信指数下跌0.28%。成分股永鼎股份领涨10.00%,传音控股上涨 5.78%,中际旭创上涨3.74%;德科立领跌,东土科技、光库科技跟跌。通信ETF(159695)逆势红盘, 冲 击6连涨。 流动性方面,通信ETF盘中换手10.61%,成交3158.80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2日,通信ETF近1月 日均成交5111.86万元。 规模方面,通信ETF近2周规模增长3514.76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资金流 入方面,通信ETF最新资金净流出1743.84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1010.09万 元。 截至9月22日,通信ETF近1年净值上涨113.58%,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252/3021,居于前8.34%。从收益 能力看,截至2025年9月22日,通信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3.9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76.09%,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01%。 消息面上,美东时间周一,英伟达与OpenAI签署意向书确立达成战略合作,英伟达计划对OpenAI投资 最高1000亿美元。OpenAI ...
就在今天|国泰海通2025海外市场投资峰会——AI加速,联接全球资本市场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2025国泰海通海外市场 举办时间为9月23日 地点为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主会场 [1] 开场致辞环节 - 陈忠义作为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研究与机构业务委员会总裁、政策和产业研究院院长在9:00-9:10进行开场致辞 [2] - 智信财经董事长郭信麟在9:10-9:20进行开场致辞 [3] 主题演讲环节 - 国泰海通海外科技首席分析师秦和平在9:20-9:30演讲AI社交网络和人类的远大前程 [3] -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在9:30-9:40演讲全球视野和掘金港美股 [3] -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外交部专家组成员张家栋在9:40-10:10演讲中美关系近期动态与走向 [3][4] 闭门研讨与小范围交流 - 闭门研讨名额有限且采取审核制 报名需联系国泰海通对口销售或海外科技秦和平团队 [5] - 出门问问联合创始人李媛媛在10:10-10:35演讲AI重构硬件创新边际 [5] - 无问芯穹AI云业务总裁李玉晨在10:35-11:00演讲AI芯片与模型工程融合云化趋势 [5] 圆桌讨论环节 - 圆桌环节主题为AI主线下港美股海外市场如何投 时间为11:00-11:30 [5] - 参与嘉宾包括华宝基金首席投资官周晶、毕盛投资(新加坡)首席投资官王康宁、国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和海外科技首席分析师秦和平 [5] 专题分会场环节 - 分会场议题包括Agent与互联网的模型 MCP与应用技术节奏 由中国台湾及内地嘉宾分享COWOS先进封装技术及产能进展 时间为10:00-11:00 [6] - 分会场讨论模型技术拐点 从Scaling law到后Transformer时代 时间为11:00-12:00 [6] - 分会场探讨端侧AI 包括苹果和谷歌的操作系统与模型融合演进及中国市场进展 时间为11:00-12:00 [6] - 分会场分析美股AI能力发展与方向及十个AI应用投资思考 时间为14:00-15:00 [6] - 分会场进行港美股Q4展望 聚焦芯片 AIDC和能源领域 时间为14:00-15:00 [6]
英伟达宣布在英投资20亿英镑,携手多家风投助推英国AI产业
智通财经· 2025-09-18 23:24
英国不仅是谷歌AI部门DeepMind的所在地,还孕育了Wayve等知名AI初创公司。虽然按交易量和规模 计算它是欧洲最大的初创市场,但尚未诞生类似美国OpenAI或法国Mistral那样的国家级AI巨头。 Accel、Balderton Capital、Hoxton和Phoenix Court是伦敦最活跃的知名基金,曾投资Synthesia等英国AI 初创企业。Air Street Capital是由Spotify创始人丹尼尔.埃克支持的规模较小的基金,专注于AI和生物技 术公司。 黄仁勋是陪同特朗普访问的硅谷领袖之一,在宣布投资Nscale后于周三参加了在温莎城堡与查尔斯三世 国王举行的宴会。这家鲜为人知的初创公司14个月前从加密货币矿企分拆出来,还与英伟达和OpenAI 合作推出了"英国星际之门"项目——这是美国提高AI系统运行能力更大计划的分支。 这些声明强化了英国首相斯塔默加强英美关系与促进科技发展的努力。斯塔默将英伟达的投资称为"对 英国当下及未来投下的重大信任票"。 英伟达(NVDA.US)计划与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合作,投资20亿英镑(27亿美元)以支持英国人工智能产业发 展。 英伟达发布声明称, ...
DeepMind重磅报告《AI in 2030》:5年后AI成本飙升,数据不再是瓶颈
36氪· 2025-09-18 10:41
到2030年,人工智能(AI)会变成什么样?非营利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Epoch AI在谷歌DeepMind委托下,发布了长达119页、名为《AI in 2030》的研究报 告,专门回答了这个问题。 报告指出,如果当前AI的扩展趋势持续到2030年,全球对AI的投资将达数千亿美元,所需电力则要以吉瓦为单位计算。不过,这些投入有望在科研等高价 值领域带来显著的生产力提升。 算力消耗超GPT-4数千倍!训练成本将达数千亿美元 Epoch AI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AI规模化发展所需的核心要素:计算资源、资金投入、数据储备、硬件设施及能源消耗,并展望了由此催生的新一代AI能力, 尤其在科学研发领域,这也是领先人工智能开发者的重点关注方向。 Epoch AI认为,尽管AI扩张需依赖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支撑,但其规模化进程很可能持续到2030年,并为科学乃至更多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 划重点: 依据当前发展轨迹,到2030年,顶尖AI模型需耗资数千亿美元、消耗吉瓦级别的电力。尽管挑战巨大,但报告认为这些障碍是可以克服的。只要AI能通过 提升生产力带来相应的经济回报,如此规模的投资便具备合理性。若AI实验室的收入增速保持现有水平,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数据交易所)‌行业政策、交易规模、区域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加速,万亿级生态化未来可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4 01:16
数据交易市场行业相关概述 - 数据交易市场是以数据产品及服务为流通对象的复杂系统 通过流通实现参与方诉求 包含数据供方、需方、交易场所、技术支撑方及监管方等完整生态系统[2] - 数据交易本质是数据供方和需方以数据商品为对象 按照交易规则和定价机制对数据所有权、使用权进行价值交换的过程[2] - 按交易场所分为场内交易(依托数据交易所 强调合规性与标准化)和场外交易(企业或个人自主完成 非标准化但存在合规风险)[3] - 按产品类型分为数据集(如医疗记录、工业传感器数据)、数据服务(如数据分析、清洗)、数据应用(如交通预测系统)及场外特色服务(如数据算力租赁)[3] - 市场核心特征为多属性融合:金融属性(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价值转化)、技术属性(依赖隐私计算、区块链保障安全流通)、合规属性(强调数据确权与来源追溯)及生态属性(连接多方主体形成协同生态)[5] 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行业政策 - 国家以"数据二十条"为顶层设计纲领 明确数据产权、流通、收益分配与安全治理四大基础制度[6] - 配套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动12个重点领域数据应用 发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构建跨境流通机制[6] - 制定《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产业生态培育 配套《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市场交易行为[6] - 政策组合拳从制度框架搭建、应用场景拓展、安全合规保障到市场机制完善多维度发力 构建"四梁八柱"支撑体系 推动市场标准化、合规化、规模化发展[6] 全球数据交易市场行业运行现状 - 2023年全球数据交易规模达1261亿美元 预计2025年增至1779亿美元 2030年突破3708亿美元[7] - 北美、欧洲和亚太构成全球三大核心市场:北美规模领先 欧洲以严格合规体系为特点 亚太为增长最快区域(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2.3%)[7] - 金融、医疗、零售和制造是数据交易与赋能的主要行业 未来隐私计算、区块链技术成熟及跨境合作机制完善将推动市场发展[7] 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行业发展现状 - 全国形成1家国家级交易所领衔、50余家区域及行业级机构协同的立体化市场格局 交易规模从2015年"亿元级"跃升至2024年2115.4亿元[7]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2840.9亿元 2030年突破7159亿元 2025-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0.3%[7] -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24年交易额超20亿元 累计上架1480个产品;2025年上半年交易笔数达5114笔[9]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规模达2250TB 近三年年均增长超200% 覆盖20余个行业;上海数据交易所签约数商超2000家 2024年交易金额超50亿元[9] - 数商企业数量从2013年约11万家增至目前约200万家 年复合增长率超30% 上海数交所截至2025年5月底签约数商超2000家[11] - 数据接口(API)和数据集为主流交易形态 合计占比64.2%;智能化应用类产品(如AI模型)占比提升至16.2%[13] - 区域格局呈"梯度分化、协同发展":第一梯队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和贵州;第二梯队含海南、福建、山东等12省区;第三梯队为西部和东北省份[15] 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行业发展趋势 - 隐私计算、AI与区块链技术推动交易从"粗放流通"转向"精细价值挖掘" 深圳数据交易所通过隐私计算将医疗理赔门诊报销时间从2-3天缩短至28分钟[16]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利用AI算法优化供需匹配 2025年交付数据集达1814TB 覆盖32个行业;上海数据交易所动态定价模型使高质量数据资产溢价达300%[16] - 制造领域工业互联网数据交易量2025年预计达300TB;医疗领域基因数据交易推动精准医疗 2025年市场规模增速领跑全行业[17] - 跨境数据流通需求爆发 RCEP规则落地后亚太地区数据交易规模2025年突破500亿美元 东南亚对中文数据需求年增40%[17] - 深圳数据交易所与新加坡、迪拜交易所建立互认机制 探索"数据沙箱"跨境流通模式 预计2030年国际数据交易占比达20%[17] - 数据交易生态形成"国家队+互联网系+垂直领域"多元格局 贵州大数据交易所2025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承接东部地区40%的数据处理需求[18] - 数据信托、数据期货等创新模式涌现 预计2028年数据信托市场规模达500亿元 数据期货交易量突破万亿 推动市场向二级价值循环升级[18]
港股收评:再刷阶段新高!恒指涨1.16%,科技股全天强势,教育股尾盘拉升
格隆汇· 2025-09-12 08:32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16%至26000点上方 国企指数上涨1.13%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71% [1] - 全市场近30只个股跌幅超过10% 细价股开源控股下跌21.7%表现最差 [1] 科技行业 - 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 百度大涨8% 阿里巴巴上涨5.44% 因使用自研芯片训练AI模型 [1] - 网易和快手上涨近3% 腾讯上涨超2% 京东上涨1.46% 小米上涨约1% 美团平收 [1] 教育行业 - 教育股尾盘大幅拉升 宇华教育飙涨超43% 新高教集团大涨超27% [1] - 中教控股和民生教育上涨超20% 受财政部安排1000亿元育儿补贴和200亿元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推动 [1] 其他行业表现 - 生物医药股集体回暖 内房股 黄金股 军工股 物管股 重型基建股和保险股均上涨 [1] - 香港本地消费股表现弱势 苹果概念股 煤炭股 家电股 体育用品股 乳制品股和光伏股普遍走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