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

搜索文档
未来几年,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租房住”将成为新常态
搜狐财经· 2025-09-28 14:55
租房不再是年轻人的过渡选择,而是一种主流生活方式。 "在北京工作了6年,我搬了6次家。"陈女士的经历是许多大城市打拼者的缩影。如今她选择长期租房,生活趋于安稳。在一二线热点城市,租房已成为许多 人青睐的居住方式。 这种选择背后,是中国城市住房正经历的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6%、城镇常住人口达9.3亿人,全国租房人 口已近2.6亿人。 01 租房时代,大城市的居住新选择 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租房人口占比已突破50%,宣告着"半城租房"时代的到来。这一数据打破了"租房是年轻人过渡选择"的固有认 知。 城镇化进程加速推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预计到2030年,中国租赁人口规模将达到3.5亿人,占城镇人口比例突破40%。这一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明 显,城市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对于广大青年人、新市民而言,能否以合理成本有尊严地在城市安顿下来,是他们"用脚投票"决定去留的关键。租房已成为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第一道 门槛"。 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不仅关乎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活力。 02 观念转变,从"有房才有家" ...
住房租赁规模层级固化,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成为企业布局安全区
搜狐财经· 2025-09-28 14:04
行业规模特征 - 30家住房租赁样本企业已开业规模合计超150万间 房间数中位数仅2.64万套 显示多数品牌仍处于小规模运营阶段[5] - 国企背景品牌包括华润有巢 招商伊敦公寓 保利和寓等合计开业39.98万套 占比25.8% 在保租房领域表现突出[5] - 行业规模层级固化特征明显 万科泊寓和龙湖冠寓分别以19.8万间和12.7万间稳居集中式规模领先地位[5][6] 企业规模增长 - 多家企业已开业规模实现增长 涨幅区间为2.4%至18.2%[5] - 保利和寓规模从2024年末22000间增至2025年6月26000间 增幅达18.2%[6] - 万科泊寓上半年新获取1.16万间房源 运营管理房量增至27.3万间 其中超13万间纳入保租房体系[5][9] 收入表现 - 样本企业2025年半年度收入从0.5亿元到27亿元不等 差距较大[8] - 67%样本企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涨幅区间为3.3%到138%[8] - 万科泊寓和龙湖冠寓半年度收入分别为18亿元和12.4亿元 同比变动分别为4%和-5.3%[9] - 金地草莓社区及相寓半年度收入同比跌幅均超15%[11] 运营指标 - 多家样本企业出租率超90% 业务经营表现稳健[6] - 雅诗阁出租率提升两个百分点 日均房价同比增长1% 推动客房平均收入同比增长5%[10] - 万科泊寓通过规模扩张摊薄单位运营成本 提升品牌议价能力[9] 新增项目开业 - 样本企业录得22个租住项目新开业 较上期微降但供给端保持较强释放力度[11][13] - 新增项目呈现区域集中化与品牌头部化特征 万科泊寓 龙湖冠寓 有巢公寓 招商伊敦公寓等开业项目数居前[13] - 一线城市落地8个项目占总项目数36.4% 杭州 成都 合肥等重点城市同样吸引布局[14] - 多个千套级大型租赁项目亮相 包括瓴寓蓝岐湾府1246套 万科泊寓济南鲍山地铁站店2252套 金地草莓社区南大旗舰店2500套[12][14] 业务模式创新 - 泊寓采用国企资源+专业运营合作模式 在深圳 济南 重庆等多个重点城市落地项目[15] - 济南叮咚泊寓·鲍山地铁站店总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 预计供应2252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首批298套房源推出即满租[15] - 多家租赁企业通过轻资产或合资方式切入地方国企存量资产 实现快速扩张[15]
租房新规出台,“一辈子租房”成为可能
凤凰网· 2025-09-25 10:47
通过《住房租赁条例》这样的行政法规,来对"租购同权"做出明确规定,是从理念走向制度实践的关键一步。而且在此基础上,户籍制度、社会 福利制度的变革都有了想象空间。 凤凰网《风声》出品 ID|ifengopinion 许多人为之欢呼雀跃。他们称,这个租房新规构建了对于租房市场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从禁止厨房阳台单独出租、押金退还刚性约束,到房源强 制核验、租金资金监管,全方位规范了出租承租行为、企业运营和中介服务,每一条都针对住房租赁市场中的突出问题和"痛点",非常精准、非 常有效,将对租房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些人更是把这个租房新规视为租客的福音,说租房从此之后有"法"可依了!每次在租房遇到违法或者侵权行为的时候,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状 况,向住建、消防、市场监管和公安机关投诉或举报。 ——与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发生了纠纷,或者遇到比如擅自改造房屋结构或违规隔断出租等违反建筑安全、房屋用途变更等行为的, 就找住建部门; ——有治安管理类违法行为的,找公安部门; ——出租房消防设施不达标、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找消防部门; ——租赁过程中的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找市场监管部门。 ...
租房新规出台,一辈子租房也能过“体面”生活了?
虎嗅· 2025-09-24 12:58
2025年9月15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整个条例共7 章,洋洋洒洒整整50条。 许多人为之欢呼雀跃。他们称,这个租房新规构建了对于租房市场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从禁止厨房阳台 单独出租、押金退还刚性约束,到房源强制核验、租金资金监管,全方位规范了出租承租行为、企业运 营和中介服务,每一条都针对住房租赁市场中的突出问题和"痛点",非常精准、非常有效,将对租房市 场的规范化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些人更是把这个租房新规视为租客的福音,说租房从此之后有"法"可依了!每次在租房遇到违法或者 侵权行为的时候,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状况,向住建、消防、市场监管和公安机关投诉或举报。 这种说法其实非常奇怪,似乎以前租房行为就是在蛮荒之地中进行的一样,百分之百无法可依。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因为在以前,如果遇到了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也是完全可以去找有关部门的, 《住房租赁条例》只不过是将它们集中呈现出来罢了。 所以《住房租赁条例》真正重要的显然并不在于"以后租房出了问题可以去找有关部门了",如果仅仅为 了这一点而为租房新规欢呼,可能失于浅薄。 与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发生了纠纷,或 ...
武汉人均期望寿命达83.56岁
长江日报· 2025-09-24 00:46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五年,武汉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全市三 级医院从61家增至85家,各区都拥有了三级公立医院。中心城区居民在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 医疗卫生服务,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也实现了全覆盖。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80.57岁上升到 83.56岁,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 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建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贯通的养老设施"骨 干网",全市各类养老设施达到3740处。武汉整合各方资源,精准对接供需,贯通协调居 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拓展到37项,年均提供服务1100万人 次。建成幸福食堂215家,普惠养老床位达到2.44万张。 武汉实施的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发展素质教育履职考核评价改革,获评2024年中国基础教 育创新案例,被纳入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由地方改革上升为"国家队"项目。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 就业119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累计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49.8万人,为经 济社会发展集聚了青春力量。武汉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市级创业孵化基地68家、武汉大学 生创业学院5 ...
三亚出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
海南日报· 2025-09-22 01:46
《办法》明确,三亚鼓励和支持新建、改造、改建等多种合法模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新 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主要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适当筹集、建设少量三居 室、四居室房源,满足多元化住房租赁需求;项目建筑面积应不少于2000平方米或30套(间),且项目中的 小户型要占到70%以上。 《办法》指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合同期限一般应在1年以上,最长不超过3年。申请人需要符合的条 件包括:已与三亚市就业单位签订超过12个月的劳动合同且已缴纳6个月社保或个税;在三亚市无自有住 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上年度本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0%等。 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实行政府指导价,租金最高不得超过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90%, 租金年增幅不得高于5%。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三亚市上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倍的人群,在满 足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前提下,可按不超过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70%收取。 海南日报三亚9月21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杰)9月21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三亚 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10月18日起正式施行,旨在解决新市民、青 年人 ...
《住房租赁条例》落地武汉,市民租房有了“避坑指南”
长江日报· 2025-09-19 07:39
行业监管框架 - 中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 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1][5] - 条例清晰界定了各方权利与义务 明确行业协会职能 对企业的开业报备、房源信息真实性、从业人员履职要求更严格 租赁纠纷解决渠道更明晰[5] - 条例鼓励"租购同权" 未来租房也能解决孩子读书问题[2] 市场影响 - 条例施行后租房市场呈现更加规范、透明和品质化的趋势 假房源无所遁形[1][2] - 住房租赁企业积极响应条例 联投保租房公司组织全员学习并落实法规要求 武汉自如表示将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2][3] - 联投保租房公司在武汉有10个运营项目 近1万间入市房源[2] 产品与服务升级 - 租赁项目提供设施齐全、干净整洁的公寓房间 配备共享空间和智能化设备 满足个性化需求[1] - 企业实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构建新服务体系 推行标准化合同 全流程保障安全[2] - 联投·新青年奕家项目交通便利配套齐全 提供消防和结构安全验收检测报告 设有运营官解决租客困难[2] 用户反馈 - 租客认为条例对租房合同条款规定清楚 如同"避坑指南" 租房价格更加真实可靠[2] - 年轻租客青睐简洁风格的整租房源 共享空间满足休闲社交需求[4][5] - 租客表示长期租房生活有盼头 打算在城市定居发展[2]
二级市场出现回调 华润有巢REIT称各项经营指标“在较高水平”
36氪· 2025-09-19 02:56
过去一段时间,在经济基本面承压、债券收益率上行、股市上涨分流资金、年中兑现收益等因素影响 下,REITs普遍出现回调,二级市场热度有所下降。不过,由于出租率与租金收入相对稳定,保租房 REITs虽有回调但整体仍算稳健。 在市场波动之下,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从基金合并层面看,上半年,华润有巢REIT实现收入为3928.83万元,对比上年同期微降0.07%,净利 润同比增长38.67%至578.38万元,基金EBITDA录得2578.68万元,同比增长4.84%。 项目经营层面,该基金两大底层资产有巢泗泾项目和有巢东部经开区项目期末出租率分别达96.52%和 95.25%,对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 除首发资产运营以外,华润有巢REIT还积极推进扩募工作,此次拟扩募装入的资产是位于上海的有巢 马桥项目。 9月16日,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 会上,针对基金的表现,有巢住房租赁(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嘉认为,上市以来,十个季 度,基础设施项目的公寓出租率、基金收入等均保持稳健,指标波动较低,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 01 短期回报积极 作为"十四五 ...
新规具体实施细则有待出台
齐鲁晚报· 2025-09-18 10:44
事实上,早在《住房租赁条例》出台之前,不少城市就已对住房租赁市场乱象进行了专项整治。 2023年,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济南市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办法》,实行中介实名 登记、量化打分、动态扣分,对信用等级低的人员采取约谈责任人措施。 "《住房租赁条例》的出台为整个房屋租赁市场有序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使监管更有法可依。"济南市 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李刚表示,《住房租赁条例》出台后,各地将陆续出台更加细化的配套政策,在职责分 工、监督处罚方面作出更明确的规定。 山东省消委会律师顾问团律师叶剑梅指出,新规对虚假房源、解约纠纷等作出明确约束,通过行政监管的 方式,有望倒逼企业合规经营。 如何进一步细化制度措施?对此,济南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省市层面尚未出台具体的地方实施 细则,"正在等待进一步通知"。 以济南为例,2019年10月,住建部等六部委部署"黑中介"专项整治,把虚假房源、克扣押金等六项行为列入 重点打击清单。同年12月,济南市共排查房产中介机构339家、住房租赁机构77家,约谈企业20家,处理群 租乱象205起。 2021年,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发通知,把"隔断客厅、厨房、阳台对外 ...
住房租赁市场新规正式施行 让租房不再是麻烦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06:53
"串串房""隔断房";"高收低租""提灯定损"……不少有过租房经历的人,遇到过各式各样的烦心事。 近日,国家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并将于9月15日起施行。 困扰租客、房东的种种租房乱象,有了针对性治理规范。 新规服务超2亿租房人口 提起租房的糟心事儿,在北京工作的刘女士表示"一肚子苦水"。 "我之前在中介平台上看过一套房子,照片特别漂亮,装修看起来很新,采光也好。结果中介实地带 看,才发现真实房源和照片完全不一样,不仅家具陈旧,房间大小也和描述不符。"回忆起那次经历, 刘女士仍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她坦言,这样的"虚假房源"在找房过程中并不少见,"有时候一天跑好几 趟,结果一套都不合适,时间和精力都被白白浪费了"。 在上海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的王利勇,自开启租房生活以来,已经换过3次房子,每次都因"合同不稳 定"而头疼。相比找房的辛苦,更让他焦虑的,是入住后房东随意涨价或中途毁约的情况。 "我之前租过一套房子,环境不错,交通也方便。刚住了1年,合同快到期的时候,房东突然提出房租涨 10%,还要求我马上做决定,否则就把房子租给别人。我当时觉得特别被动,最后只能搬走。"王利勇 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