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50指数

搜索文档
银行股连涨3年,99%的人都错过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28 04:14
本周A股市场呈现回暖态势,科创50指数以6.5%的涨幅领跑各大指数。政策面上,LPR利率维持不变,预制菜国标正在推进;中美关系保持稳定;钢铁行业 迎来稳增长方案。分析师普遍认为节后市场大概率延续上行趋势,TMT板块尤其值得关注。 作为一名量化投资者,我发现每当市场回暖时,散户投资者总会陷入一种"踩高捧低"的怪圈:觉得涨得多的股票风险大,转而追逐那些看似"便宜"的低位 股。这种思维方式看似理性,实则暗藏认知陷阱。 所谓"高低",不过是事后回看的结果。就像2020年时茅台股价突破2000元时多少人惊呼"太高了",而今寒武纪等科技股创下新高时同样质疑声不断。但事实 是:股价能走多远不取决于它已经涨了多少,而在于机构资金参与的意愿。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散户在讨论"高低"时,专业机构却在研究交易行为数据。这就像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熊,一个人忙着计算逃跑速度是否够快, 另一个人则在观察熊的行为模式——前者关注结果,后者关注本质。 以银行股为例。2022年以来银行板块持续走强,期间质疑声从未间断:"估值太高""业绩无法支撑"…但如果我们不是凭感觉判断高低,而是观察机构资金的 行为呢? 图中清晰显示机构资金早已撤离白酒 ...
李迅雷专栏 | 决定股市上涨的动力是什么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9-24 11:33
9月17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证券行业论坛"在上海举办,中泰国际首席 经济学家李迅雷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演讲题目为《决定股市上涨的动力是什么》。 李迅雷表示,本轮股市的上涨主要来源于资金拉动估值提升,源于利率下行。前期主要是以中央汇金、险 资为代表的增量资金入市,后期则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虽然底部起来涨了1000多点,但目前大盘指数估值 还是比较合理,没有看到泡沫。 他指出,现在市场资金充裕,虽然A股融资余额超过了2015年的最高水平,但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明 显大幅低于2015年,也没有出现当时的大量场外配资情况。代表A股走向的主要是上证综指、沪深300指 数等,它们的市盈率、股息率等指标仍在合理估值区间。 李迅雷认为,成长性是决定市场长牛的基础。市场反弹空间取决于存款利率下行带动估值提升的幅度,但 是如果要长期走牛的话,还是得要有业绩的持续成长,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平均只有 2.5%,市场后劲如何,还是要看今后几年的盈利预期。下半年经济增速或面临下行压力,故在宏观政策 上,四季度或明年应该还要继续发力。 李迅雷表示,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喜欢讲故事不喜欢讲估 ...
决定股市上涨的动力是什么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9-19 04:09
本轮股市上涨动力分析 - 本轮股市上涨主要来源于资金拉动估值提升 源于利率下行 [3][10] - 市场自去年9月末以来出现约35%涨幅 其中估值水平平均提高30%以上 企业盈利增长贡献仅1.7% [10] - 增量资金前期以中央汇金和险资为主 后期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3] 当前市场估值水平 - 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处于合理区间 沪深300市盈率约14倍 标普500为29倍 纳斯达克为41倍 [18] - 沪深300股息率2.6% 显著高于标普500的1.2%和纳斯达克的0.7% [18]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为2.49% 远低于2015年峰值4.7% 未见场外配资疯狂入市现象 [13] 资金面状况 - 居民部门存款余额160万亿元 其中定期存款约120万亿元 活期存款40万亿元 [11] - 三年期存款利率降至1.3%左右 定期存款到期后部分资金可能转向理财或股市 [11] - 资产荒现象延续 高股息率、低波动资产仍受青睐 [13] 盈利成长性分析 - 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合计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2.5% [25] - 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大增11% 科创板和北交所分别增长4.9%和6.08% [25] -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领域净利润合计增长15.9% 光模块和PCB等细分行业增速超50% [25] 结构性机会与风险 - 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极差放大至过去三年平均值的3倍以上 标的选择能力重要性提升 [28] - 科创50指数市盈率达170多倍 较7月底144倍大幅提升 存在结构性泡沫风险 [38][41] - 港股估值低于A股 南下资金对港股定价权增强 [31][32] 政策预期与市场展望 - 四季度或明年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 政策工具箱工具充足 [3][48] - 居民部门处于缩表阶段 风险偏好下降 市场难以产生过大泡沫 [43][44]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若超过2%可考虑买入 债券市场仍有入市机会 [13] 国际比较与配置建议 - 日本股市历史表明缺乏成长性支撑的反弹难以持续 [21][25] - 美股估值明显偏高 标普500未来10年年化收益率可能下降甚至为负 [34] - 建议分散配置A股、港股、债券、黄金及大宗商品等多市场资产 [37]
药捷安康股价坐过山车 ETF被动“抬轿”又“踩雷”
证券时报· 2025-09-17 18:13
由于药捷安康被"悄然"纳入了包括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在内的多只指数的成份股,导致相关ETF被动 买入,引发了众多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讨论。 这一极端个案不仅让部分基民"踩雷",更将指数编制规则的潜在漏洞与ETF规模扩张带来的"双刃剑"效 应,再次推至聚光灯下。 ETF"踩雷"药捷安康 公开资料显示,药捷安康于2025年6月23日在港股上市,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 上市近三个月以来,药捷安康的股价一直处于小幅上涨的态势,直到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同时被纳入 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创新药指数等9只恒生系列指数,短 期内形成集中买盘,开启了"狂飙"模式。 数据显示,自9月8日药捷安康被调入港股通标的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加码,公司股价在9月12日上涨 77.09%,9月15日更是暴涨115.58%。 但到了9月16日,药捷安康突然上演高台跳水,其股价早盘一度大涨63%,但下午便断崖下跌,截至收 盘下跌53.73%,股价从679.5港元/股掉落至192港元/股,堪比"过山车"。 这一巨幅波动引起了 ...
A股“924行情”一周年之际:科创50指数涨111.19%,创业板指涨101.7%,上证指数涨40.49%
新浪证券· 2025-09-17 05:4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常福强 | 序号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240924至250916张幅* | | --- | --- | --- | --- | | 1 | 000688.SH | 科创50 | 111.19 | | 2 | 399006.SZ | 创业板指 | 101.70 | | 3 | HSTECH.HI | 恒生科技 | 64.34 | | 4 | 399001.SZ | 深证成指 | 61.62 | | 5 | HSI.HI | 恒生指数 | 44.89 | | 6 | 000001.SH | 上证指数 | 40.49 | | 7 | KS11.GI | 韩国综合指数 | 32.58 | | 8 | IXIC. GI | 纳斯达克指数 | 24.26 | | 9 | GDAX.GI | 德国DAX | 23.78 | | 10 | N225.GI | 日经225 | 19.03 | | 11 | SPX GI | 标普500 | 15.53 | | 12 | TWII.TW | 台湾 ...
业内:在指数调整重要时段 投资者需关注指数基金对市场带来的扰动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0:02
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及市场影响 - 科创50指数样本股权重调整于9月12日生效 单个样本权重上限10% 前五大样本权重合计上限40% [2] - 调整前寒武纪权重15.42% 中芯国际权重10.21% 前五大样本权重合计46.23% 均超上限标准 [2] - 调整后寒武纪权重微降至15.38% 中芯国际权重降至10.13% [4] 指数基金规模与调仓影响 - 挂钩科创50指数的ETF规模达1848.63亿元(9月2日) 调整后降至1739.17亿元(9月12日) [2][4] - 约100亿元资金需从寒武纪流出 导致其9月4日股价大跌14.45% 并冲击AI板块 [2] - 股票型ETF规模超百亿元产品数量从去年底44只增至56只(截至9月12日) [6] 指数基金持仓与上市公司关系 - 寒武纪前十大流通股东含4只ETF 持仓市值超170亿元 包括新进股东嘉实科创芯片ETF [5] - 中芯国际8月1日遭华夏科创50ETF减持65.18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1.24% [5] - 海光信息等热门公司前十大股东均出现多只科创50ETF [5] 市场波动与资金流动关联 - 指数调整公告日至生效日期间 股价表现与被动调仓影响系数(流出规模/日均成交额)高度相关 [7] - 调整生效5日后ETF调仓冲击减弱 股价与资金流动关联性下降 [7] - 指数基金调仓行为在结构性行情中可能放大成分股波动 每季度调整机制形成周期性影响 [8] 行业趋势与常态化影响 - 指数基金规模爆发式增长 成为市场重要力量 与市场互动影响趋于常态化 [1][7] - 被动产品扩容使指数调整对股价影响显著化 吸引短线资金抢跑交易 [7] - 成分股短期涨幅可能导致权重超限 需关注季度调整期的潜在冲击 [8]
9.15:冲高回落,成交萎缩,周二A股走势基本明朗
搜狐财经· 2025-09-15 08:42
大盘指数表现 - 沪深A股主要大盘指数涨跌互现 创业板指数表现较强 多数个股下跌且市场人气低迷 [1] - 上证指数小幅调整并收出小阴线 释放调整信号 日线级别已进入中期调整周期 [3] - 科创50指数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异常信号 包括成交量未有效放大及长上影线K线 需调整 [6] 技术分析 - 上证指数上周四中阳线对应成交量萎缩 上涨动能不足 周五冲高回落并创出新高点 日K线长上影线释放明显调整信号 [3] - 上证指数周线处于重要变盘节点 需调整一段时间 调整方式可能为近期低点上方震荡或主动下探十周均线 [3] - 科创50指数周线级别到达重要变盘节点 有回踩十周均线需求 调整方式待观察 [6] 分时周期走势 - 上证指数60分钟级别经历5个有效上涨周期后进入变盘节点 引发调整 因日线处于调整周期 60分钟级别将继续调整 [3] - 科创50指数60分钟级别最近一段上涨至早盘第二小时共10个有效上涨周期 到达变盘节点 午后开启调整信号 [6] 市场特征与策略 - 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 需遵循趋势交易原则 通过分析K线形态及中枢结构把握趋势 [7] - 结构突破后的回踩被视为分批介入点 此为趋势交易体系的核心 [7]
如何看待科创50指数9月调仓带来的“寒武纪冲击”
新浪财经· 2025-09-10 12:04
科创50指数成份股调整 - 科创50指数将于9月12日收盘后进行成份股调整 寒武纪因权重超过10%上限将被调出[1] - 寒武纪权重从10%升至15%左右 超出部分需被动减仓[2] 调仓操作机制 - 调仓非单边操作 卖出寒武纪的资金将流入其他成份股[3] - 指数基金采用分批分时精细化操作降低市场冲击 各公司调仓节奏不同分散卖出压力[3] - 预估卖出金额约65亿元(按1300亿ETF规模及超5%权重计算)[3] - 若分5天操作 日均卖出13亿元仅占寒武纪200亿元日均成交额的6.5%[3] - 临近调仓日成交通常放大 实际冲击比例可能更低[3] 市场影响评估 - 寒武纪可能调入其他指数形成买力支撑 买卖力量并存非单边卖出[3] - 本周初寒武纪股价表现平稳 调仓不等于砸盘[3] - 长期看公司业绩仍是评估重点[3] 指数调样规则与意义 - 定期调样实现优胜劣汰 通过市值规则确保指数代表优质资产[4] - 10%权重上限为分散风险降低波动 避免单一个股过度影响指数[4] - 指数基金机制成熟 由基金经理专业执行既定规则[4] - 易方达科创板50ETF(588080)2025年以来跟踪误差0.21% 超额收益0.35%[4]
【广发宏观陈礼清】宽度下降后的叙事流转:大类资产配置月度展望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04 14:56
2025年8月大类资产表现 - 科创50领涨28% 创业板指涨24.13% 沪深300涨7.97% 黄金COMEX涨5.2% 恒科涨4.06% 道指涨3.2% LME铜涨3.07% 欧股STOXX600涨1.91% 纳指涨1.58% 恒指涨1.23%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83% 中债财富指数跌0.44% 南华综合跌0.62% 美元指数跌2.2% 布伦特原油跌6.08% 做多VIX跌18.47% [1][2][16] - 9月初黄金突破前高 COMEX突破3600美元/盎司 美元反弹 国内科技股回调 [1][3] - 风险资产多数上涨 波动率先降后升 中国资产表现亮眼 人民币同步升值 国债承压 美债牛陡 日德英法债市走软 金油先抑后扬 [2][14] 商品市场表现 - 商品总体偏平 外盘强于内盘 生意社BPI环比0% 南华综合环比-0.6% [2][17] - 金银先抑后扬 铜铝震荡偏强 伦敦金现涨3.9% 纽约期金涨5.7% 上海金Au9999涨1.9% 伦敦银现涨7.1% 纽约期银涨9.8% 上海银Ag(T+D)涨4.5% [17] - LME铜期货涨3.1% COMEX铜期货涨5.4% 国内阴极铜现货涨2.1% 沪铜指数涨1.8% [17] - 9月初原油回踩 贵金属有色表现亮眼 [2]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收红 道指涨3.2% 标普500涨1.9% 纳指涨1.6% 罗素2000涨超7% [2][21] - 科技股迎来估值阻力 TAMAMA指数涨1.36% 费城半导体指数涨1.09% [21] - 欧股分化 德国DAX跌0.68% 伦敦富时100涨0.60% [21] - 日股成为性价比之选 日经225涨4.01% 创历史新高突破43000点 [2][21] - 9月初日股与道指表现折返 [2] 全球债市表现 - 美债利率牛陡下行 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14BP至4.23% 2年期下行35BP 10Y-2Y利差走陡至64BP [2][22] - 9月初美债利率转为上行 30年期触及5% 10年期回到4.28% [22] - 日德英法国债利率持续上行 日债10年期至1.60% 30年期至3.18% 9月初30年日债收益率上行至3.27% [2][22] - 法债10年期上行17BP 30年期上行29.4BP 英债10年期上行14.8BP 30年期上行21.2BP [22] 外汇市场表现 - 美元指数结束反弹 下跌2.2% 回归97-98一线 年初至今YTD-9.8% [25] - 非美货币多升值 日元欧元明显 美元兑日元跌2.46% 美元兑欧元跌2.33% [25] - 人民币升值 在岸美元兑人民币下行0.8% 离岸下行1.1% 波动预期升温 [25] 中国资产表现 - 股债跷跷板深化 万得全A涨10.9%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3.4BP至1.84% [2][27] - A股放量上涨 日均成交2.3万亿元 环比增39.8% [34] - 宽基普涨 高成长叙事极致化 科创50涨28% 创业板指涨24.1% 申万TMT涨22.5% [34] - 地产销售同比降幅收窄 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日均同比-10.57% 二手房销量好于新房 46城新房成交同比-18.1% 11城二手房成交同比4.1% [42] 宏观交易主线 - 高成长主线:国内科创50与创业板指领跑 TMT成交占比高于红利行业 差异达近三年1.6倍标准差 [3][49] - 美国降息交易: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89.8% 罗素2000上涨 新兴市场股市优异 黄金重拾上涨 白银弹性明显 [3][68] - 避险抬头:全球债市收益率上行 欧日长债抛售潮 COMEX黄金突破3600美元/盎司 [3][49] 宏观经济坐标 - 美国硬数据平稳 软数据小幅回升 欧洲硬数据回升软数据回落 日本硬数据回落软数据回升 中国软硬数据均放缓 [4][70] - 预计8月实际GDP约4.76% PPI环比降幅收窄至-0.04% PPI同比-2.96% 平减指数-1.28% [4][81][82] - 工业增加值同比预计5.43% 社零同比4.1% 服务业生产指数5.3% [82][83] 权益市场约束因素 - 实际增长调整 固定资产投资放缓 地产销售调整 两新动能减弱 [5][90] - 广谱性下降带来脆弱性 万得全A六年复合回报率6.2% 不低于过去六年名义GDP复合增速 [5][90] - 盈利和估值不可兼得 狭义流动性最宽阶段或将过去 [5] 权益资产驱动因素 - 经济季末高季度初调整 两重升温 地产放松 9月广义流动性滞后改善 [5][94] - 消费行业核心CPI企稳回升 消费贷贴息落地 估值拥挤度双低 [5] - 贵金属与资源股受益于外部降息周期开启 避险情绪 估值低位优势 [5] - 稳增长力度升温 四中全会临近 十五五相关行业主题机会 [5] 宏观择时信号 - M1-BCI-PPI择时体系:8月M1同比6.0% BCI46.9% PPI同比-3.0% 总得分+0.014 BCI得分-0.132拖累 M1支撑 [6][99] - 策略自2024年以来收益率34.27% 超额收益2.45% [6][99] - 股债性价比:10年期国债利率-股息率处于2015年以来50.5%分位 滚动三年+0.3倍标准差 [7][110] - 策略自2024年以来收益率24.74% 超额收益6.27% 最新权益仓位59.8% 债券仓位40.2% [7][110] 估值宏观偏离度 - P/E-名义GDP增速处于滚动五年+1.88倍标准差回落至+1.70倍 接近极致位 [8][113] - 若名义增速回升至5.0% 偏离度回归+1.30倍标准差 [8][113] - 美股标普500席勒市盈率较名义GDP偏离度+1.37倍标准差 高于经济状态但距离极致有空间 [8][113] 红利资产择时 - 六维度择时因子提示红利仓位减配 最新仓位40.1% 万得全A仓位59.9% [9][119] - 负分项: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 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 股权风险溢价下降 [9][119] - 策略自2024年以来收益率50.03% 2025年YTD14.67% 跑赢基准29.75% [9][119] 跨资产胜率赔率 - 胜率:BCI回落至历史28.4%分位 PMI58.3%分位 EPMI52.0%分位 核心CPI83.3%分位 M121.1%分位 [11][126][129] - 赔率:国内债券性价比升至大类资产顶端 权益估值偏贵 与中债比处于滚动三年+2.22倍标准差 [11][130]
聚焦科技新锐 科创200指数助力捕捉高成长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4:11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50、科创100和科创200指数年内分别上涨32.11%、45.17%和50.30%,领涨A股宽基指数 [1] - 自去年"9·24"行情以来三只指数涨幅全部翻倍,其中科创200以近127%涨幅领跑,体现高弹性高锐度特点 [1] - 科创200指数由科创板市值较小且流动性较好的200只证券组成,新经济行业和战略新兴行业权重占比超九成 [1] 行业分布与成分特征 - 科创200指数前五大申万二级行业及权重分别为半导体(22.07%)、化学制药(8.02%)、医疗器械(7.57%)、自动化设备(6.16%)和通信设备(5.73%),合计占比49.55% [1] - 指数成分股中超过40%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中位数达12.62% [2] - 指数2025年和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同比增速分别为380.07%和70.92%,高于科创50(73.07%和49.36%)和科创100(205.69%和57.14%) [2] 市场观点与政策预期 - 科技板块中期逻辑坚实,10月四中全会有望推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十五五规划 [2] - 9月若出现调整应视为中期布局科技的战略性机会 [2] - 科技自主叙事深化、关税博弈助推国产替代、科技创新政策持续发力共同推动板块行情 [1] 产品布局与投资机会 - 公募基金围绕科创200指数积极布局,广发上证科创板200ETF等新基金已获批 [3] - 市场短期调整或有益于新基金把握科创小盘机会 [3] - 广发基金目前管理9只跟踪科创板指数的相关基金,标的涵盖科创50、科创100等多类指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