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

搜索文档
银行股连涨3年,99%的人都错过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28 04:14
本周A股市场呈现回暖态势,科创50指数以6.5%的涨幅领跑各大指数。政策面上,LPR利率维持不变,预制菜国标正在推进;中美关系保持稳定;钢铁行业 迎来稳增长方案。分析师普遍认为节后市场大概率延续上行趋势,TMT板块尤其值得关注。 作为一名量化投资者,我发现每当市场回暖时,散户投资者总会陷入一种"踩高捧低"的怪圈:觉得涨得多的股票风险大,转而追逐那些看似"便宜"的低位 股。这种思维方式看似理性,实则暗藏认知陷阱。 所谓"高低",不过是事后回看的结果。就像2020年时茅台股价突破2000元时多少人惊呼"太高了",而今寒武纪等科技股创下新高时同样质疑声不断。但事实 是:股价能走多远不取决于它已经涨了多少,而在于机构资金参与的意愿。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散户在讨论"高低"时,专业机构却在研究交易行为数据。这就像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熊,一个人忙着计算逃跑速度是否够快, 另一个人则在观察熊的行为模式——前者关注结果,后者关注本质。 以银行股为例。2022年以来银行板块持续走强,期间质疑声从未间断:"估值太高""业绩无法支撑"…但如果我们不是凭感觉判断高低,而是观察机构资金的 行为呢? 图中清晰显示机构资金早已撤离白酒 ...
机构早已布局,散户还在猜涨跌!
搜狐财经· 2025-09-25 14:10
基金经理规模变动 - 2025年A股新增15位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 [1] - 永赢基金张璐管理规模同比增长761%至154.13亿元 [1] - 汇添富基金张掖以167.64亿元规模位列新增基金经理榜首 [1] 头部基金经理持仓特征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普遍重仓科技赛道 [1] - 张璐重点配置机器人领域 [1] - 张韡专注创新药板块 [1] - 陈韫中主要投资出海企业 [1] 市场资金行为分析 - 机构资金活跃度可通过量化数据监测 [5] - 银行股自2022年起获机构持续布局 [5] - 2023年10月后机构资金从特定板块撤离 [8] - 白酒板块经历从"yyds"到"狗都不买"的极端情绪转换 [5] 投资策略有效性 - 传统技术指标有效性不超过抛硬币概率 [2] - 交易行为比估值、业绩更能反映真实市场动向 [5][8] - 量化工具可帮助识别机构资金动向 [8] 行业配置风险 - 科技赛道面临集体看好后的潜在风险 [9] - 基金经理规模暴增可能预示布局完成 [9] - 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于市场 [8]
关税突发!美国宣布:下调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23:50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5%下调至15% 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16日0时1分生效[1][3] - 此次下调是美日贸易协议的一部分 该协议规定美国对几乎所有日本进口产品征收15%基准关税[3] - 关税调整前 美国曾于2025年4月3日将日本汽车关税从2.5%大幅上调至27.5%[1] 对日汽车出口影响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约400亿美元 占对美出口总额28%[1] - 2025年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26.7% 因4月起关税上调至27.5%[6] - 九州地区受影响最严重 6月汽车出口量同比减少67.8% 出口额同比下降76.3%[6] 车企财务表现 - 马自达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盈利498亿日元转为亏损421亿日元[6] - 本田4-6月净利润1966亿日元 同比下滑50.2%[7] - 丰田预计本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约44%至2.66万亿日元 4-6月营业利润减少4500亿日元[7] 美日贸易协议内容 - 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4][5] - 日本将每年购买8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 包括增加75%美国大米采购量[4] - 日本允许销售美国制造并获得美国安全认证的乘用车且无需额外测试[4] - 双方将就液化天然气达成合作协议 计划在阿拉斯加成立LNG合资企业[5] 行业结构特征 -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约三分之一[6] - 丰田在美销量主要依靠当地生产 日本出口汽车仅占其在美销量约两成[7] - 马自达和斯巴鲁对美国市场依赖度最高 受关税冲击最为严重[6]
关税突发!美国宣布:下调!
券商中国· 2025-09-15 23:46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5%下调至15% 生效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9月16日0时1分[1][2] - 此次调整基于美日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几乎所有日本进口产品征收15%基准关税 此前税率低于15%的商品将调整至新税率[2] - 原关税政策自2025年4月3日起实施 税率从2.5%上调至27.5% 导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锐减[1][4] 日本汽车产业受影响情况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达400亿美元 占对美出口总额28%[1] - 2025年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26.7% 九州地区出口量同比减少67.8% 出口额同比下降76.3%[4] -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三分之一 加征关税对日本出口影响巨大[4] 车企财务表现 - 马自达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盈利498亿日元转为亏损421亿日元[5] - 本田4月至6月净利润1966亿日元 同比下滑50.2%[5] - 丰田预计本财年营业利润减少1.4万亿日元 4月至6月减少4500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约44%至2.66万亿日元[5] 美日贸易协议其他条款 -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2][3] - 日本承诺每年购买8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 包括大米采购量增加75%以及玉米、大豆、化肥等[2] - 日本将允许销售美国制造并获得美国安全认证的乘用车且无需额外测试 并购买美国制造的商用飞机及国防设备[2]
新房在降价促销,可为什么二手房卖不动了,也不降价出售?
搜狐财经· 2025-09-14 16:19
市场成交量变化 - 全国重点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同比锐减23% [1] - 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下滑幅度达31% [1] 价格调整差异 - 新房价格普遍下调8%至15% [1] - 二手房挂牌价仅有2%至5%微弱跌幅 [1] 开发商资金压力 - 开发商资金成本年化率通常在6%至8%之间 [1] - 项目销售延期一年将额外支付4200万元利息(以10亿元项目、7亿元贷款、6%利率计) [6] 二手房持有成本 - 价值200万元房产年持有成本仅数千元(物业费+税费) [2] - 精装修成本投入可达数十万元 [9] 定价心理因素 - 二手房业主普遍存在"不愿亏本"的锚定效应心态 [2] - 业主将房屋视为情感寄托 拒绝否定过往投资决策 [2] 信息不对称影响 - 开发商拥有专业市场研究团队可及时调整策略 [3] - 二手房业主信息渠道有限 多依赖历史价格认知 [3] 经营模式差异 - 开发商采用高杠杆模式 依赖银行贷款 [3] - 二手房业主多数房贷压力较轻或已还清贷款 [5] 税费政策影响 - 二手房交易涉及个人所得税/契税/增值税等复杂税种 [5] - 持有时间未达免税年限时税负可观 [5] 供应结构特征 - 新房供应量可控 可灵活调整推盘节奏 [5] - 二手房供应分散 业主为独立决策主体 [5] 地段属性差异 - 新房多位于城市新区或郊区 配套不完善 [6] - 二手房多坐落成熟社区 具备交通/教育/医疗优势 [6] 营销方式对比 - 新房通过专业销售团队快速调整策略 [7] - 二手房依赖中介渠道 市场感知滞后 [7] 市场预期分化 - 开发商认为存在周期性波动 急于回笼资金 [7] - 二手房业主期待房价重新上涨 拒绝当前降价 [7] 城市层级表现 - 一线城市优质二手房因稀缺性价格坚挺 [10] - 三四线城市二手房面临更大价格压力 [10] 买方市场特征 - 购房者拥有更多选择权 可比较新房与二手房性价比 [12] - 信息传播不对称导致二手房价格调整滞后 [12]
一位CTO的私藏书单:永久改变我工程师生涯的5本书
36氪· 2025-09-13 00:06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写了十年代码,才发现真正的成长瓶颈不在技术,而在认知。文章来自编译。 我爱书。当我看着书架上那5000本书时,我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纸张和油墨,而更像是一个我从未拥有过的私人导师团。多年来,作为一个狂热的读者,这 些书已悄然重塑了我对待编程、领导力乃至思维方式本身的态度。 在我的职业生涯早期,我和其他人一样,以为提升技能就是多写代码或学习最新的框架。然而,我最大的成长,却来自于花在翻阅那些顶级好书上的无数个 小时。 阅读、在页边空白处涂写笔记、折起书角,这些具体而审慎的动作,迫使我放慢脚步,进行反思。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分享五本对我从工程师做到CTO的职业旅程影响最深的书。这些书的贡献远不止于技术知识;它们挑战了我的固有观念,引入了新的心 智模型,并最终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 这些书共同成为了我的业余速成课,让我成长为一名更优秀的工程师、架构师和决策者。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1. 《程序员修炼之道》(The Pragmatic Programmer) 作者:大卫·托马斯(David Thoma ...
大疆,落子即定局
36氪· 2025-09-11 10:04
市场地位与品牌影响力 - 公司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份额 在261亿美元市场规模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1][2] - 品牌已成为行业通用词汇 产品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产品 公司被《快公司》列为全球第三大最具创新力企业 [1] - 在运动相机市场快速崛起 仅用两年时间达到全行业32.1%市占率 与第一名仅差2个百分点 领先第三名14个百分点 [8][9] 财务与研发实力 - 2024年营收达800亿元人民币 拥有3.8万项专利技术 [4] - 2024-2030年计划研发投入300亿元 金额超过同行企业总营收的五倍 [4] - 线下渠道优势显著 门店数量超过470家 为行业最多 [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新发布全景相机Osmo 360采用定制1英寸方形传感器 传感器利用率提升25% 总面积达同类旗舰产品的1.5倍 售价2999元比竞品低300元 配合补贴后价差达800元 [11] - 飞控系统实现"丝滑无感"操作 融合机械、光学与电子增稳方案 能应对强风、高速及复杂地形环境 [16] - 影像技术全面自研 包括光学设计、传感器调校和色彩科学 定制CMOS提升弱光表现 D-Log M模式提供专业后期调色空间 [18] 供应链管理 - 对供应链实行极端管控 因毫米级误差、电池续航等问题要求供应商提供十多版方案 [5] - 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优势 运动相机OSMO Action系列定价始终低于竞品 同级别云台产品价格较竞低200元 [5] - 农业无人机经过万亩农田续航测试 超级无人机在珠峰缺氧低温环境下完成12分钟30斤物资运输测试 [17] 新产品布局 - 全景无人机项目于2022年立项 预计2026年元旦发布 采用Avata系列全包桨臂设计 [13] - 配置8K60fps、10bit D-LogM影像参数 搭载DJI O4图传保证10公里高清传输 配备双目或激光雷达避障系统 [13] - 产品定位"配置拉满、价格最低" 延续"品牌+供应链+研发降维打击"策略 [11][13] 竞争策略 - 采取"以攻代守"产品策略 在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领域主动发起跨界打击 [8][9] - 保持舆论沉默避免为竞争对手提供炒作话题 通过产品实力定义行业标准 [14] - 竞争对手普遍采用"锚定效应"策略 通过对标行业龙头提升自身品牌认知 [14][15]
大疆,落子即定局
36氪· 2025-09-11 10:01
公司市场地位与品牌影响力 - 公司已成为消费无人机市场的通用词汇 品牌名称被用作动词或形容词[3][4] - 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份额 对应市场规模达261亿美元[4][7] - 2024年公司营收达800亿元 拥有3.8万项专利形成技术壁垒[11] - 产品获《时代》杂志年度十大科技产品 公司被《快公司》评为全球第三大创新企业[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运动相机市占率两年内达32.1% 与行业第一仅差2个百分点[17] - 全景相机Osmo 360采用1英寸方形传感器 传感器利用率提升25% 总面积达同类产品1.5倍[21] - 配备定制CMOS传感器与D-Log M模式 实现弱光表现优化和专业级调色空间[35][36] - 飞控系统实现复杂编队表演 增稳方案融合机械/光学/电子技术[32] - 动力系统经过高成本实测 农业无人机万亩农田验证 超级无人机12分钟运送30斤物资至珠峰[33]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线下门店超470家 为行业最多[12] - 严格管控供应链 要求零部件精度至毫米级 电池续航与镜头畸变控制需多次方案迭代[12] - 产品定价具备显著优势 运动相机比同行低约300元 云台产品比同类便宜200元[12] - 全景相机Osmo 360定价2999元 叠加补贴后实际价格较竞品低800元[21] 竞争策略与行业定位 - 采用"品牌加持+供应链掌控+研发降维打击"模式 实现产品快速市场渗透[22] - 对竞品对标行为保持沉默 避免为对手提供流量炒作机会[30] - 全景无人机项目2022年立项 预计2026年发布 配置8K60fps/10bit D-LogM参数 搭载O4图传与激光雷达避障[25][26] - 产品定位始终维持同类型同梯次最低价格[26]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2030年计划研发投入300亿元 相当于同行营收的5倍以上[11] - 超越简单组装阶段 实现光学设计/传感器调校/色彩科学全链路自研[35] - 突破传统长方形CMOS限制 首创全景相机专用方形传感器[21] - 图传技术保证10公里以上高清传输 避障系统适配各种极端环境[25] 行业影响与生态构建 - 成为后来者对标标杆 同行公开承认其"领跑马拉松的顶级选手"地位[8] - 资本市场频繁以"第二大疆"概念为竞品估值溢价[8] - 开创消费级无人机千亿规模市场 从无人看好的蓝海领域成长为行业标准制定者[38] - 折射中国工业体系优势 体现供应链与研发协同的复利效应[38]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执行美日贸易协议 日业界认为将对出口造成冲击
新华社· 2025-09-05 06:41
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正式执行7月与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 [1] - 美国将对几乎所有日本产品征收15%基准关税 [1] - 对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产品、仿制药及特定自然资源实施特定待遇 [1] - 日本汽车关税从现行27.5%下调至15% 最早下周生效 [1] - 日本输美产品税率已达15%或以上的商品不再加征"对等关税" [1] - 税率低于15%的产品税率提高至15% [1] 日本市场准入承诺 - 日本为美国制造业、航空航天、农业、食品、能源、汽车和工业品生产商提供关键领域市场准入 [1] - 日本推进每年采购总额达8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计划 [1] - 在"最低进口配额框架"中将美国大米进口量增加75% [1] - 日本政府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投资内容由美国政府选择 [2]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与美国商务部长签署对美投资备忘录 [2] 行业影响分析 - 日本汽车行业输美关税由之前2.5%大幅上调至15% [2] - 预计将对日本汽车出口造成冲击 面临出口下滑导致的业绩冲击 [2] - 美方征收的汽车关税税率虽低于现行水平 但较今年初仍大幅上调 [1] - 8月7日"对等关税"生效时部分日本产品被重复征税 [1] 协议谈判评估 - 日本通过谈判将"对等关税"由最初25%降至15% [2] - 谈判策略体现行为经济学中的"锚定效应" 以25%税率作为基准锚点 [2] - 日本投资备忘录删除了"投资收益的90%归美国"的表述 [2] - 日本主张未得到充分体现 政府仍需继续努力交涉 [2]
【环球财经】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日本输美汽车关税降至15%
新华财经· 2025-09-05 04:17
关税调整 - 日本输美汽车关税税率从27.5%下调至15% [1] - 日本零关税进口大米配额框架最高额度为77万吨 美国大米进口量将增加75%至60万吨 [1] - 日本输美商品适用"税收减轻"措施 税率高于15%的商品不再加征"对等关税" 税率低于15%的商品提高至15% [1] 行业影响分析 - 汽车行业实际上面临关税从2.5%大幅上调至15% 将面临出口下滑导致的业绩冲击 [2] - 增加美国大米进口可能意味着削减泰国大米进口 [1] 投资协议 - 日本政府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投资内容由美国政府选择 [2] - 日美签署日本对美投资备忘录 删除了"投资收益的90%归美国"的表述 [2] 谈判策略分析 - 关税下调是行为经济学中"锚定效应"的体现 特朗普将25%税率设置为谈判基准锚点 [2] - 日本的主张在投资备忘录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政府仍需继续努力交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