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

搜索文档
奇瑞汽车登陆港股:中国汽车全球化与新能源转型的双重样本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03
9月25日,中国汽车工业的"老兵"与"猛将"——奇瑞汽车(股票代码:9973.HK),正式鸣锣登陆香港资 本市场。上市首日,奇瑞汽车开盘价34.2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22%。 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IPO,而是港股市场迎来的一块关键拼图。自此,比亚迪、吉利、奇瑞这三家最具 代表性的中国车企巨头齐聚港交所,共同勾勒出中国汽车业"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的未来图景。 对于投资者而言,奇瑞汽车的上市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价值标的:它并非一家传统的燃油车企业,而 是一个兼具深厚全球化壁垒和迅猛新能源转型势能的高成长性平台,是投资者捕捉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十 年红利的理想载体。 独特的"四赛道"增长模型,推动业绩高增长 奇瑞汽车于1997年诞生于安徽芜湖,经过28年的成长与洗礼,现今的奇瑞交出了一份堪称"华丽"的成绩 单。 记者 张俊 业绩得以持续高速增长背后,源于奇瑞独特的"四赛道"全面增长模型。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大趋势,奇瑞坚持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条腿走路,既不冒进也不滞后,实现了协同 发展;面对内卷的国内竞争态势,不少车企纷纷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以寻求增量,而奇瑞早已提前卡 位,构筑了出海优势。 也就是说,当众多车 ...
每股定价30.75港元 奇瑞上市首日涨3.8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3:25
21年上市路,奇瑞终于圆梦。 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HK09973,股价31.920港元,市值1841亿港元)正 式登陆港交所。截至当日收盘,奇瑞股价上涨3.80%。 此次上市,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到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 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首次公开募股)。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由2024年的23.0%提升至2030年的47.0%。同时,在 科技创新推动下,乘用车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预计至2030年,随着辅助驾驶技术持续进步和市场 接受度提升,全球及中国辅助驾驶车辆的渗透率将显著增长。 为了在后续竞争中站稳脚跟,奇瑞近两年正在补齐新能源和智能化的短板,而这两大领域需要大量资 金。 "过去燃油车时代,技术更新很慢,车型升级换代主要是把外形改变一下,但现在汽车研发方向是电动 化、智能化,这些领域功能的研发费用非常高,且迭代速度快,车企无法按照传统模式组织研发,需要 大量资金。奇瑞要想持久发展的话,上市融资也是必然的。"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 员张翔认为。 在本次IPO中,奇瑞发行约2.97亿股H股 ...
每股定价30.75港元,奇瑞终圆上市梦!开盘股价涨超10%,成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2:16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裴健如 21年上市路,奇瑞终于圆梦。 在本次IPO中,奇瑞发行约2.97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0.297亿股H股,占比10%;国际发售约2.677亿股H股,占比90%,并设15%超额配股权。 根据奇瑞的策略,对于所得款项净额的35%,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所得款项净额约25%将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 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所得款项净额约20%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公司的全球化策略;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10%将用于提升公司位于安徽 芜湖的生产设施;所得款项净额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截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稿,奇瑞股价报33.94港元/股,涨幅为10.37%。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75亿元 从奇瑞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其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方面称,公司乘用车的平均售价稳步增长,2024年度较2022年度增长33.5%,其中国内、国外乘用车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率分别为37.0% 及19.4%,奇瑞及捷途两大品牌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率分别为30.9%及39.5%。 9 ...
中国汽车出海之王,叩响港股大门
虎嗅APP· 2025-09-17 10:02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 计划募资15亿至20亿美元 上市后估值预计超千亿 有望成为年度内港交所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项目[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98.97亿元 净利润达143.34亿元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70.7% 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57.1%[6] - 2024年一季度收入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0.9%[6]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全球累计汽车销量达1300万辆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5][6] - 跻身中国第二大自主汽车品牌阵营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5] - 燃油车仍贡献约七成收入 是国内少数燃油车销量仍增长的车企之一[6] 海外市场表现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2024年海外销量达114.5万辆 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586万辆的19.5%[6][8] - 产品销往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海外收入1008.97亿元占总收入37.4% 2025年一季度提升至38.5%[6][8] - 海外建厂数量最多且覆盖最广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本地化车型(如瑞虎7中东版加强空调 欧洲版Omoda5标配CarPlay)[1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232.7% 增速位居主流车企首位[10] - 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13.2%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一季度达27.3%[10][12] - 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9.6万辆占比28.7% 上半年新能源车型销量35.94万辆同比增长98.6%[16] 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27.61亿元[16] - 实施"瑶光2025"战略 覆盖四大核心领域和13大核心技术 计划建立300个实验室和六大全球研发中心[16][17] - 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八款以上新能源车型 涵盖10-40万元价格区间 年度销量目标40万辆以上[15] 产品与品牌策略 - 产品覆盖从入门级到中高端市场 包括风云/QQ/瑞虎/艾瑞泽等系列[4] - 采用混动+电动双路径 主品牌风云混动系列/纯电动品牌iCAR/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10] - iCAR品牌2024年销量64500辆 位居中国自主品牌A级纯电SUV销量第四[10] 行业背景与转型挑战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1000万辆 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3][10] - 公司面临守住燃油车基本盘与加速新能源转型的双重任务[10] - 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售令及多国贸易政策变化给出海战略带来不确定性[10]
奇瑞汽车(09973) - 全球发售
2025-09-16 22:29
发售信息 - 预期定价日为2025年9月23日或前后,不迟于该日中午十二时[8][19][142] - 发售价格不高于每股30.75港元,预期不低于每股27.75港元[8]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297,397,000股H股[10] - 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29,739,700股H股[10] - 国际发售股份数目为267,657,300股H股[10] - 香港公开发售开始时间为2025年9月17日上午九时正[18] - 预期H股于2025年9月25日上午九时正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买卖[22] 业绩数据 - 2024年全球销量229.5万辆以上,同比增长49.4%[37]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2698.97亿元,同比增长65.4%[38] - 2024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43.34亿元,同比增长37.2%[38]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70.7%[83] - 公司收入从2024年Q1的549.10亿元增加24.2%至2025年Q1的682.23亿元[83] 产品销售 - 2024年发布十款新车,其中九款为新能源车[64] - 2024年iCAR品牌汽车销量为64.5千辆,在中国自主品牌A级纯电SUV销量中排名第四[61]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分别售出38.5千辆及33.0千辆智界品牌汽车[62] 财务指标 - 2022 - 2025年公司经调整EBITDA分别为9,111百万元、16,286百万元、23,827百万元、5,765百万元(2024年Q1,未经审计)、7,464百万元[93] - 2022 - 2025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3.8%、16.0%、13.5%、14.9%及12.4%[98] - 2022 - 2025年净利率分别为6.3%、6.4%、5.3%、4.5%及6.9%[99] 市场与风险 - 2024年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36][80] - 全球及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注重综合能力[79][80] - 公司面临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等风险,业务依赖五大品牌,依赖供应商[81][85] 资金用途与规划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35.0%(29.544亿港元)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乘用车[113]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25.0%(21.103亿港元)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113]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20.0%(16.882亿港元)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113] 股权结构 - 2025年1月20日下沉完成后,奇瑞控股不再持股,公司有22名股东,股权结构分散[84]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芜湖投资控股持股约21.17%,全球发售完成后持股约20.08%,为单一最大股东[86]
爆赚4200亿,出口114万辆,中国又一低调汽车巨头诞生!
商业洞察· 2025-09-13 09:28
核心观点 -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即将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的车企IPO 标志着其21年上市征程取得关键突破 [4][12][18] - 公司2024年营收达2698.97亿元 销量超260万辆 出口114.4万辆 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7][13][25] - 通过上市获得资本助力后 公司将强化全球竞争力 有望成为中国第三家进入全球前十销量的车企 [38][41][42] 上市进程 - 历经六次IPO失败 第七次冲击终于通过港交所聆讯 [13][16][18] - 2004年首次因股权关系问题失败 2008年因经营不善和金融危机中止 2011年因关联交易中断 [14][15][16] - 2014-2016年间经历三次失败 包括奇瑞徽银A股/H股双败 新能源借壳未获生产资质 混改资金问题 [16][17] 财务与运营数据 - 营收从2022年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97亿元 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 [3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82.23亿元 净利润47.26亿元 以596.94亿美元营收入选世界500强 [39] - 2024年销量260.4万辆同比增长38% 出口114.4万辆同比增长21% [36] - 2025年1-8月累计销量172.7万辆同比增长14.5% 8月单月出口12.9万辆同比增长32.3% [36] 全球化布局 - 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 海外用户超530万 业务覆盖120个国家地区 [26] - 2024年出口量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近五分之一 2025年预计突破120万辆 [6][7] - 欧洲市场2024年上半年销售超3万辆 同比增长近11倍 [26] - 创造三项出口记录:单月出口首破12万辆 累计出口首破500万辆 连续4个月出口超10万辆 [26] 产品与技术转型 - 早期凭借奇瑞QQ开创"国民神车"赛道 统治小型燃油车市场十年 [21][22] - 曾因品控问题导致口碑下滑 通过技术创新逐步扭转"低端劣质"形象 [34][37] - 2025年与华为鸿蒙智行合作智界R7 新能源车8月销量7.1万辆同比增长53.1% [36][37] - 产品线覆盖瑞虎、艾瑞泽等系列 实现从入门级到中高端市场全面布局 [23] 企业管理挑战 - 近期因要求门店延长营业时间4小时至晚10点 再次引发加班争议 [30][31] - 2023年内部邮件要求周六作为正常工作日 董事长曾公开道歉并承诺改善 [34] - 历史存在发动机漏油、变速箱卡顿等质量问题 市场流传"修车排队"顺口溜 [34]
4800亿奇瑞当家人,挥别价格战
商业洞察· 2025-07-17 09:32
核心观点 -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宣布调整战略,不再追求销量排名,强调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呼吁行业多比品牌和创新[3][4] - 公司处于IPO关键期,尹同跃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推动品牌升级和技术整合[7][8][9] - 奇瑞2024年1-9月营收超1800亿元,同比增长67.7%,利润113亿元,预计全年收入超2500亿元[25][26] 战略调整 - 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个事业部,整合资源强化品牌协同[11][12][13] - 派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掌管新事业群,李学用42岁,是高管中最年轻且擅长营销的成员[17][18][19][24] - 调整目的是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打造敏捷高效组织以提高经营质量[15][16] 技术整合 - 合并雄狮科技、大卓智能及研发总院相关业务成立智能化中心,下设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等机构[28][29][30] - 大卓智能原为独立公司,团队规模超500人,研发人员占比80%,由谷俊丽博士领导[31][32] - 整合后能更好对接供应商,打造高效协同的研发体系,目标是2025年进入行业头部[35][40] 市场表现 - 1-6月累计交付126万辆,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55万台,但出口增速从去年29.4%回落至3.3%[44][45] - 2023年乘用车毛利率15.9%,2024年回落至14.7%,因海外竞争加剧[47][48] - 公司强调不再单纯追求销量,需平衡市场占有率和现金流[49][50] IPO进展 - 公司正冲刺港股IPO,已提交招股书,是尹同跃多次尝试后最接近成功的一次[53][54] - 上市被视为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新起点[54]
4800亿奇瑞当家人,挥别价格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3 01:16
公司战略调整 -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宣布不再追求销量排名,转向注重质量与品牌建设[1] - 公司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个事业部,整合资源强化协同[4][5] - 调整架构旨在提高经营质量,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打造敏捷高效组织[6] 人事变动与组织优化 -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被任命掌管新事业群,负责除iCAR和智界外的所有品牌[7] - 李学用42岁,是招股书中6位高管中最年轻的一位,擅长营销与社交媒体运营[8][9][10] - 公司整合雄狮科技、大卓智能及研发总院业务,成立"智能化中心"下设多个智能驾驶相关机构[15][16] 财务表现与市场数据 - 2024年1-9月奇瑞汽车营收超1800亿元,同比增长67.7%,利润113亿元[12] - 按此增速计算,2024年收入规模应超2500亿元,奇瑞控股体系去年收入达4800亿元[13] - 2024年1-6月累计交付12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55万台[21] 智能化布局 - 大卓智能原为独立智能驾驶公司,团队规模超500人,研发人员占比80%[16] - 智能化中心整合后能更好对接供应商,打造高效协同研发体系[18][19] - 尹同跃立下目标:2025年智能化必须进入行业头部[17] 市场竞争与海外表现 - 奇瑞出口增速从去年同期的29.4%回落至3.3%[22] - 2023年乘用车毛利率15.9%,2024年回落至14.7%[24][25] - 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主流车企开始注重现金流而非单纯追求销量[26] IPO进展 - 奇瑞汽车正处于冲刺IPO关键期,2月底已提交招股书[27] - 此次赴港上市是公司距离敲钟最近的一次[27]
铺路港股IPO,奇瑞进行品牌与智能化双轨整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09:43
品牌整合与架构优化 - 公司宣布进行品牌整合,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iCAR、智界和捷途保持独立运营,目的是实现战略聚焦、资源整合、强化协同、品牌向上 [1] - 整合以技术路径与市场定位为轴重新划分:星途、风云、艾虎三大事业部涵盖"纯电+混动+燃油"全技术路径,QQ事业部专攻A0/A00级下沉市场,独立运营的捷途、iCAR、智界定位清晰 [3] - 整合后星纪元归于星途事业部,智界独立运营,解决产能问题,星纪元与智界间不存在产能倾斜问题 [3] 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 - 艾虎事业部整合艾瑞泽、瑞虎和探索系列,锚定10万~15万元的燃油车与混动市场,瑞虎8和艾瑞泽8过去一年销量分别达20.21万辆、14.58万辆 [4] - 风云事业部专攻主流混动市场,在售车型年销合计近10万辆,QQ事业部瞄准A0/A00级纯电市场,剑指比亚迪海鸥和海豚(1~5月销售30万辆)、吉利星愿(1~5月销售16.45万辆) [4] - 星途事业部主攻20万~50万元中高端市场,以智能化和高性能为差异化竞争力,肩负提升品牌溢价的使命 [4] 新能源与智能化战略 - 公司战略主线为"稳住燃油基本盘,再以新能源破局",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不到60万辆,居行业第四 [5][6] - 成立营销服务中心协调资源,配合各品牌合作联动,营销服务中心总经理为刘赫宁,向李学用和王琅双线汇报 [7] - 智能化中心整合雄狮科技、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相关业务,下设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数字架构等模块,聚焦产品落地,优先保障量产交付 [8][9] 港股IPO与组织调整 - 品牌整合与智能化整合直指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的组织架构优化,或为冲刺港股IPO扫清障碍 [2] - 事业部整合及智能化整合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港股IPO的成败,公司正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竞速赛中抢占先机 [9]
奇瑞成立四大事业部,冲刺港股IPO的关键一局
犀牛财经· 2025-07-10 07:33
公司架构调整 - 奇瑞汽车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 下设星途 艾虎 风云 QQ四大事业部 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统管并兼任事业群总经理 [2] - 星途事业部聚焦高端品牌星途 定位不变 国内业务纳入新事业群 [2] - 艾虎事业部整合艾瑞泽与瑞虎两大经典车型 强化经济型燃油车与混动市场布局 [2] - 风云事业部作为新能源专属序列 主打主流混动市场 已推出风云T8等多款车型 [2] - QQ事业部聚焦小型电动车 瞄准下沉市场 未来主打全新QQ概念车 [2] - 捷途 智界 iCAR事业部因市场定位及合作形式差异 保持独立运营 [2] - 成立营销服务中心作为中台部门 由刘赫宁担任总经理 旨在协调资源 提升效率 [2] 人事安排 - 李学用兼任市场与营销管理委员会执行副主任 向张国忠汇报 [2] - 原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调整为星途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向李学用汇报 [2] - 营销服务中心总经理刘赫宁向李学用和王琅双线汇报 [2]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1260124辆 同比增长14.5% 首次半年突破120万辆大关 [3] - 新能源车累计销售35.9万辆 同比大增98.6% [3] - 6月单月销量233607辆 同比增长16.6% [3] - 上半年出口55万辆 同比增长3.3% 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 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 [3] 战略意义 - 架构调整被视为奇瑞冲刺港股IPO的关键一步 [2] - 重组旨在消除内耗 提升效率 协调各方资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