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能源

搜索文档
太平洋证券:储能持续超预期 AI+新能源进入关键期
智通财经· 2025-09-15 01:25
储能需求与市场爆发 - 储能需求超预期爆发 根源在于新能源配储调用率和经济性提升以及海外沙特 智利等新兴市场崛起 [1] - 2025年1-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超210GWh 同比增长1.5倍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40.21GWh 同比增长106.1% [1] - 宁德时代研发的全球首款钠新电池正式通过储能领域新国标认证 [1]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QuantumScape公司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PowerCo公司完成全球首次QS固态锂金属电池驱动电动车的实车演示 [1] - 固态电池应用超预期 厦钨新能 上海洗霸等受益 [1] 锂电池材料与结构件市场 - 2025年8月锂电隔膜价格开启反弹 干法隔膜年内累计涨幅超30% 湿法隔膜涨幅5%-10% [2] - 钢壳电池因iPhone17系列 AI眼镜等需求迎来扩产潮 苹果iPhone17系列预计全系采用钢壳电池 [2] - 豪鹏科技获Meta AI眼镜电池供应份额 珠海冠宇加大投资建设钢壳电池量产线 [2] 储能产品与市场拓展 - 特斯拉发布新一代公用事业级储能系统Megapack3及整合Megapack3 变压器与开关设备的Megablock 计划2026年底于休斯顿生产Megapack3 [3] - 思格新能源专注于分布式储能系统市场 2023-2024年收入增长22.8倍 2024年实现净利润8380万元 2025年截至4月30日的四个月内净利润为1.872亿元 [3] 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 - 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提出2027年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多行业深度应用等目标 2030年力争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达国际领先 [4] - AI+新能源有望持续加速发展 海博思创 星云股份等受益 [4] 新能源与人形机器人战略 - 特斯拉正式开通TeslaAI官方微博 首条内容曝光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实物 呼应特斯拉宏图计划4.0从电动车向AI+机器人的战略转向 [4] - 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进入关键期 震裕科技 科达利 浙江荣泰等受益 [4] 海上风电市场突破 - 大金重工与海外某海风开发商签署海风基础供应合同 提供超大型海上风电单桩 过渡段及附属结构 合同总金额约12.5亿元 产品将于2026年交付完毕 [4] - 重视风电两海的拓展 大金重工 运达股份等受益 [4]
国能日新:聚焦“AI+新能源”大模型助力电力交易收益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0
人工智能+能源政策推动 - 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加速融合 政策明确要求发展新能源功率预测智能化应用 [1] -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更精准预测调度 电力市场化需要更智能交易策略 AI大模型成为关键支撑 [1][4]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旷冥"新能源大模型 2024年完成两次技术迭代 5月升级至2.0版本 8月升级至3.0版本 [1][2] - 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准度提升1%-1.5% 极端天气预测精度通过深度学习提升 [2] - 构建高效算力架构 支持每15分钟节点报价 提升度电收益 [2] - 某100MW风电场单月完成交易电量400万千瓦时 交易收益提升12.24% [2] 功率预测业务表现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上半年营收2.05亿元 同比增长55.14% [2] - 收入增长源于新能源装机规模提升和分布式光伏客户新增需求 [3] - 分布式功率预测成为重要参与领域 响应各地"四可"功能配置要求 [3] 创新业务发展 - 创新业务(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电力交易/虚拟电厂/微电网)上半年营收0.16亿元 [3] - 电力交易托管服务覆盖山西/山东/甘肃等多地 提供全环节代理服务 [3] - 虚拟电厂获得多省份负荷聚合商资格 签约工业/电采暖/充电桩等可控负荷资源 [4] - 储能产品支持吉瓦级电站运营 海外微电网项目实现技术突破 [4] 未来战略规划 - 深化大模型在功率预测/电力交易/虚拟电厂场景应用 [1][5] - 提升功率预测业务市占率 重点布局分布式市场 [5] - 通过集约化产品和标准化服务降低硬件及服务成本 [6] - 持续推进"旷冥"大模型迭代 加速AI与新能源场景融合 [6] - 拓展电力交易运营托管模式 为全面市场化做准备 [6]
太平洋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业龙头引领生态升级 重视涨价、AI弹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9:2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换电模式适配16家车企车型并计划建设"八横十纵"换电网络 宁家服务全球网络突破1100+站点 [1] - 南都电源签订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订单总容量2.8GWh 上汽名爵MG4等3款搭载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车型入选工信部目录 丰田计划2027-2028年实现商用化全固态电池具备10C超充和续航超1000公里优势 [1]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二季度4.7万元/吨升至8月5.5万元/吨 预计9月起突破6万元/吨 [2] 光储产业链核心观点 - 隆基绿能推动BC技术产业化并与全球191家生态伙伴技术对接 与44家达成55项合作 [3] - 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特斯拉与阳光电源稳居前二差距缩至1%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同比增97%且中国企业占比超90% [3] - 锦浪科技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70.96% 储能逆变器业务收入同比增313.51% [3] AI+新能源与风电产业链核心观点 - OpenAI因GPT-5需求激增计划未来5个月将算力集群扩容一倍 液冷技术驱动因素为AI算力总拥有成本优化 [4] - 人形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 预计3-5年技术明显进步 智元机器人推出开源平台GenieEnvisioner并获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近百台远征A2-W落地工厂 [4] - 可控核聚变领域"星火一号"计划2030年演示发电 BEST装置计划2027年建成旨在填补实验堆至示范堆工程化空白 [4]
新能源+AI周报:重视新能源供给侧的进化-20250707
太平洋证券· 2025-07-07 15: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重视新能源供给侧的进化,关注反“内卷”、下游创新带来的供给侧进化,锂电、光伏等产业链有望逐步确认大周期底部,产品力领先、创新有优势的公司将受益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下游格局持续进化,锂电景气度预期向好,重视在海外市场有优势的龙头 [3][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光伏“内卷”有望破局,光储平价后储能的入口价值将提升 [5] - AI + 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可控核聚变进入加速导入期,海风受益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锂辉石精矿价格上涨,部分正极材料、电解液、电池等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如三元材料 5(523/动力)周涨幅 0.89%,碳酸锂(电池级 99.5)周涨幅 2.48%等 [11][12] 行业新闻跟踪 - 人民日报点名光伏存在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内卷”问题,将多举措整治;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光伏玻璃头部企业计划 7 月开始减产 30% [5][21][30] - 小米 YU7 上市后大定火爆超预期,体现新能源汽车消费逻辑变革;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建成,打造 20 亿㎡隔膜产能并构建独立海外定价体系 [21][22] -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订单量超 250GWh,呈现订单规模快速扩张等五大趋势;广东发布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细则 [25][26] 公司新闻跟踪 - 亿纬锂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不超 86.54 亿元建设新型储能项目;德福科技拟收购卢森堡铜箔 100%股权;欣旺达筹划发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4][41][42] - 远东股份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 259,306.80 万元;豪鹏科技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富临精工与川发龙蟒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42]
ST易事特(300376) - 300376 ST易事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2
2025-07-02 11:12
2024 年度整体发展情况 - 产业数字化与新能源 + 储能双轮驱动实现稳健发展,电力电子设备领域巩固国内市场地位,新能源 + 储能领域市场份额有一定提升 [1][2] - 技术研发持续加码,新型储能变流器转换效率突破行业水平,推动公司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商转型 [2] - 通过供应链优化与本地化生产缓解生产成本压力,部分海外项目毛利率提升至 30%以上 [2] 储能领域布局 - 形成覆盖核心设备、系统集成及能源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2] - 技术研发推出新一代模块化储能变流器,最大转换效率达 99%,自研能源管理系统提升储能系统性能 [3] - 市场拓展参与国家级电网侧、发电侧、工商业储能项目,储能装机规模已突破 6.5GW.h [3][4] - 未来深化“AI + 新能源”融合,提升储能在主业收入的占比权重 [4] 人工智能对业务的影响 - 推动公司向“AI + 新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提升储能系统智能化和充电桩业务效率 [5] - 优化供应链与生产,提供定制化能源解决方案,完善职能管理智能化体系 [6] - 2025 年启动智能身份认证管理,构建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6] 新能源 + 储能板块未来战略规划 新能源开发建设业务 - 采用定制化预收购模式开展光伏 EPC 业务,降低运营风险 [7] - 结合光伏、储能、充电桩业务,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7] 储能业务 - 聚焦“技术引领、全场景覆盖、全领域布局”,以“AI + 新能源”双轮驱动 [8] - 持续加码钠离子电池研发创新,构建全链条产品矩阵 [8] 新能源发电 - 采用滚动开发及持有出售模式,优化电站资产结构 [9] - 强化与能源类央、国企合作 [9] 充电桩业务 - 以“液冷超充引领、光储充全域协同、全球化布局”为核心策略 [9] - 国内针对重点客户突破,强化欧洲市场开拓 [10] - 围绕“光伏 + 储能 + 充电”一体化模式,提升补能效率与经济性 [10] 摘除 ST 相关情况 - 需满足会计差错更正和行政处罚决定书满 12 个月两个条件,预计 2025 年 12 月 31 日后申请撤销 [12] - 公司内部已全面梳理评估,预计实际操作无实质性困难 [12]
新能源+AI行业周报(第11期20250601-20250607):产业链持续升级,AI+是核心驱动力
太平洋证券· 2025-06-09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产业链持续升级,AI+是核心驱动力;电动车智能化+生态升级是目前核心驱动力,未来新能源+AI 有望持续发酵,短期看 AIDC、长期看人形 [3][4]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包括电动车销量结构性向好、固态电池产业链量产临近关键点、铁锂需求国内外共振向上 [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国内储能系统处于大周期底部、光伏需求低谷、重视海外光储市场有优势的公司 [6]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特斯拉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驱动力、AIDC 产业链有从 UPS 到 HVDC 的趋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碳酸锂价格下降,多种电池材料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电解液等价格有降有升 [13][14] 行业新闻跟踪 - 2025 年 5 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单中零跑夺冠,理想、问界排名上升,小鹏、蔚来环比下滑 [28] - 理想汽车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 15.5%,目标 20 万以上新能源市场增速 2 倍,二季度预计销量 12.3 万 - 12.8 万辆,7 月和 9 月将推新车 [29] - LG 新能源和三星 SDI 计划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通用部分车型将配备 [29]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绿电直连国家文件,国内锂电企业已探索绿电直连 [29] - 2025 年 6 月光伏产业链排产分化,多晶硅产量或增,组件等因需求疲软预计继续下降 [30] - 美国固态电池企业 ION 投资新产线使产能提升约 1000 倍,辉能计划 2025 年底量产 [30] - 宁德时代与东风日产合作,2026 年多款搭载联合开发电池系统的车型将入市 [30] - 马斯克宣布 2026 年底发射前往火星火箭将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测试,2028 年计划送人类上火星 [31] - 互联网女皇发布 AI 报告,指出 AI 变革不可逆,推理成本暴降 99.7% [31] - 多家企业公布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产业化进程加速 [32] - 国家能源局发文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分布式光伏等豁免许可证 [32] - 奔驰、上汽、长安汽车公布固态电池进展,多家车企加速布局 [32] - 宁德时代面临竞争压力,战略突围聚焦港股上市、布局零碳生态及换电业务 [33] - 美国延长对华 301 条款部分关税豁免至 8 月 31 日 [33] - 荣耀发布“阿尔法战略”,计划转型为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 [33] - 宇树科技完成股改,为 IPO 铺路,计划发布 26 自由度人形机器人新品 [34] - 2025 年 5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预估 124 万辆,同比增 38%、环比增 9% [34] - 小米护城河是人车家全生态、小米模式、技术为本,未来 5 年研发再投 2000 亿 [35] - 中核钛白拟终止两个项目,将剩余资金永久补流 [35] - 龙蟠科技与亿纬锂能海外子公司签署协议,2026 - 2030 年将销售 15.2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6] - 2025 年 5 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投标 2 小时系统均价创历史新低 [36] - 阿特斯二季度预计储能系统出货 2.4 - 2.6GWh,全年预计 7 - 9GWh [36] - 国家能源局原则上豁免新型储能等电力业务许可,多地有储能项目进展 [37] - 国内固态电池产业链多个项目取得进展,如湖州卫蓝首套固态电池 PACK 包下线等 [37] - 宁德时代与马士基码头公司合作,推动港口行业加速脱碳 [38] - 中科电气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 20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 [38] - 数据中心从传统 UPS 向 HVDC 演进,HVDC 将深度融合储能系统 [38] 公司新闻跟踪 - 富临精工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补充协议》,宁德时代支付 5 亿元预付款支持项目建设,双方约定 2025 - 2029 年合作 [39] - 爱旭股份拟投资约 7.5 亿元建设临邑 112.5MW 风电项目,计划 2027 年建成并网 [39] - 特锐德中标新能源项目,总金额约 1.81 亿元 [39]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与 Eve Energy Malaysia 签署协议,2026 - 2030 年预计销售 15.2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9]
宁德时代引领中国科技制造向上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26 00:31
行业整体策略 - 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挂牌后有望带动中国科技制造业在全球的重估 [2] - 锂电、光伏强周期环节有望在下半年见底 [2] - 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调整后仍是机会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宁德时代香港上市提振科技制造龙头估值 电动化往纵深发展 [3] - 宁德时代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及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 计划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 [3] - 推动重卡电动化市场渗透率在三年内跨越50% [3] - 固态电池发展持续突破 宝马启动搭载全固态电池的i7原型车道路测试 奇瑞Exlantix ET测试车标注"全固态电池"字样 [3] - 国轩高科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进入预量产阶段 [3] 光储产业链 - 广西发布136号文相关实施细则 明确存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按燃煤基准价0.4207元/千瓦时执行 [4] - 区分存量与增量项目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4]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 - 英伟达宣布从2027年起推动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向800V高压直流(HVDC)过渡 中恒电气等受益 [5] - 美的等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参与工业场景试用 预计三到五年可实现真正产业化 [5] - 浙江荣泰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荣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推进机器人业务市场化、产业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