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级分类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监管总局李云泽: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监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8:21
人民财讯9月22日电,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 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监管效能显著增强,把握实质风险,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推进 分级分类监管,坚持高风险、高强度,低风险、低强度,把宝贵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对41家重点机 构实施提级监管,同时下放112家中小保险机构的监管权限。 ...
今年1—8月,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发现问题率平均提高16%——企业负担减下去 监管效能提上来
新华网· 2025-09-17 23:49
行政检查改革成效 - 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下降30%以上 同时发现问题率平均提高16个百分点 [1] - 浙江省目标到2027年实现联合检查实施率80%以上 非现场检查占比逐年提高 [3] - 长沙县涉企行政检查2061次 同比降幅超71% [4] 综合检查机制创新 - 浙江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 实现"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2] - 长沙县公布70个法定行政检查主体和891项检查事项 实现检查计划全公开 [4] - 龙游县通过餐饮开业"一件事"平台实现多部门联合指导 [2] 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 山东莒南县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风险等级 实施差异化监管 [5] - A级企业实行"非举报不现场检查"机制 检查频次减少50%以上 [5] - 北京市23.1万家企业纳入"无事不扰"清单 占全市企业总量10% [6] 数字化监管应用 - 广东推行"亮码入企"制度 执法人员需主动出示电子执法证 [8] - 淮安市安装智能感烟探测报警器 实现火灾报警秒级响应 [9] - 甘肃运用数字化工具实现环境违法"秒级响应"监测 [10] 重点领域监管强化 - 对食品安全 安全生产等高风险领域坚持严格执法 [6] - 北京市3023户企业因重大安全隐患被移出"无事不扰"清单 [6] - 长沙县在危险化学品等11个重点领域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 [4]
企业负担减下去 监管效能提上来(法治头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人民日报· 2025-09-17 22:22
涉企行政检查改革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意见 司法部部署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聚焦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 - 各地1-8月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 发现问题率平均提高16个百分点 显示检查精准度和质效大幅提升 [4] - 规范行政执法坚持严格依法 把该减的减下去、该管的管到位 [4] 综合查一次机制 - 浙江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构建统筹检查计划和"综合查一次"制度 年度检查总量大幅下降且企业负担减轻 [6][7] - 浙江目标到2027年"综合查一次"机制更健全 部门层级领域年度联合检查实施率力争达80%以上 非现场检查占比提高且现场检查总量下降 [7] - 湖南长沙县公布县级涉企行政检查主体清单 确认70个法定检查主体和891项检查事项 579项年度检查计划全部公开公示 [8] - 长沙县在11个重点领域和八大行业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 1-6月全县涉企行政检查2061次同比降幅超71% [8] 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 山东莒南县根据企业风险等级信用评价和历史监管记录 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编制分级分类监管清单 [9][10] - 对A级企业实行"非举报不现场检查非异常不主动打扰非必须不增加负担"监管方式 对D级企业重点监控且专项必查 [10] - 山东全省入企行政检查数量压减30%以上 同时问题发现率稳步提升 [10] - 北京市前6月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23.1万户超全市企业总量10% 3023户企业因重大安全隐患或严重违法失信被移出清单加强监管 [11] 数字化执法监管 - 广东推行涉企行政检查"亮码入企"制度 执法人员须主动亮电子执法证 企业可扫码验身份和监督权且全过程留痕可溯 [12] - 江苏淮安安装智能感烟探测报警器和高空瞭望系统 实现火灾烟雾探测秒级报警和联动处置 [13][14] - 安徽开发"行政检查码"形成"发起任务-亮码检查-评价反馈-督促整改"闭环机制 甘肃应用数字化工具实现环境违法"秒级响应" [14] - 高智能执法信息平台有效平衡无事不扰与有效监管关系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 [15]
今年1—8月 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 发现问题率平均提高16%——企业负担减下去 监管效能提上来(法治头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人民日报· 2025-09-17 22:00
行政检查改革成效 - 1-8月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下降超30% 同时发现问题率平均提高16个百分点[1] - 浙江省目标到2027年"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实施率达80%以上 非现场检查占比逐年提高[3] - 长沙县公布70个法定行政检查主体和891项检查事项 1-6月涉企检查2061次同比降幅超71%[5] 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 山东省莒南县将企业按风险等级分为ABCD四级 对A级实行"非举报不现场检查"模式[6]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23.1万户 占全市企业总量超10% 3023户高风险企业被移出清单[7] - 对高风险领域坚持严格执法 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等领域实施重点监管[7] 数字化监管创新 - 广东省推行"亮码入企"制度 执法人员须主动出示电子执法证[9] - 淮安市安装智能感烟探测报警器和高空瞭望系统 实现火灾烟雾探测秒级响应[10] - 甘肃省通过数字化工具对超标排放实现"秒级响应" 安徽建立"行政检查码"闭环机制[11] 综合检查模式 - 浙江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 实现"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2] - 龙游县建立餐饮开业"一件事"平台 多部门同步接收信息并联合上门指导[2] - 长沙县在11个重点领域和八大行业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5]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信托买卖双方权责定位 打破刚性兑付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0:48
核心修订内容 - 聚焦信托主业 明确业务范围包括资产服务信托 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项 取消4项与主业无关联的中间业务[1][62][63] - 坚持受托人定位 要求信托公司以实现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为价值取向 培育诚实守信 以义取利 稳健审慎的受托文化[1][5][62] - 强化"卖者尽责 买者自负"原则 打破刚性兑付 明确信托公司失责需按责赔偿[1][4][62] 公司治理要求 - 深化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 建立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高级管理层的治理架构[1][17] - 加强股东行为管理 要求股东以合法自有资金出资 不得干预公司经营管理 主要股东需在危机时提供流动性支持[1][10][11] - 设立由独立董事负责的委托人和受益人权益保护专门委员会 防范利益冲突[18][64] 风险防控机制 - 以受托履职合规性和操作风险为重点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建立职责清晰的风险治理架构[1][21][22] - 强化资本管理 最低注册资本提高至5亿元人民币 需足额计提风险准备金[11][22][62] - 加强关联交易管理 要求双向核查资金来源与运用 禁止利益输送和监管套利[23][64] 业务经营规范 - 固有业务受限 贷款和投资不得垫付信托收益 非标债权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30%[38][53] - 禁止承诺保本保收益 提供通道服务 开展资金池业务等行为[29][31] - 要求信托财产独立管理 分别记账 每只信托单独核算[40][48] 监管与退出机制 -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加强行为监管和穿透监管[1][46][47] - 建立恢复和处置计划机制 明确风险处置中股东分红回拨要求[50][67] - 对违规股东可采取责令转让股权 限制权利等措施[48][65] 实施安排 - 办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信托公司需制定存量业务整改计划并有序压降[55][68] - 过渡期安排与资管新规衔接 已纳入个案处理范围的业务按原计划整改[68]
以科普引流医疗服务属变相广告,将受严格监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2:45
医疗广告监管新规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明确医疗广告定义及发布主体资格,强调仅依法设立的医疗机构可发布医疗广告[1][3][4] - 上半年全国查处医疗广告违法案件1666件,罚没金额1278万元,涉及医美、医疗器械等行业[1] - 新规删除原征求意见稿中"健康科普宣传不构成广告"的条款,明确带医疗服务跳转链接或商品购买的科普内容属变相广告[4] 互联网平台监管强化 - 新规将互联网平台作为重点监管场景,要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北京市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普法宣传[6] - 明确利用媒介形式引流属广告行为,针对社交平台"科普+引流"模式进行精准打击[4][6] 跨部门协同执法机制 - 建立卫健、市监、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体系,上海市首创案件抄送机制,累计共享610件处罚案件信息[8] - 实施分级监管,北京市对轻微违法实行容错机制,去年免罚89件案件涉及金额515万元[8] 行业影响与合规调整 - 新规禁止非医疗机构发布广告,直接冲击第三方医疗推广中介及"黑医院"灰色产业链[3][4] - 医疗机构需重构宣传策略,剥离科普内容与商业引流功能以符合监管要求[4][6] (注:文档9内容与医疗广告主题无关,已跳过)
不得随意抬高分红水平“内卷式”竞争!监管最新发函
券商中国· 2025-06-20 01:48
监管政策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规范2024年分红保险分红水平,要求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1] - 监管部门强调需平衡预定利率与浮动收益、演示利益与红利实现率的关系,根据实际投资收益率审慎确定分红水平[2] - 明确禁止通过随意抬高分红水平进行恶性竞争,将加强监测并采取约谈、整改、评级扣分等措施[2] 分红险市场现状 - 在利率长期下行背景下,行业普遍加大分红险销售力度,分红水平成为竞争新焦点[4] - 2023年多数人身险公司分红险整体分红水平集中在3%-3.2%区间[8] - 分级分类监管允许经营稳健的公司适当提高分红水平,经营状况差的公司则受更严格限制[8] 分级分类监管细则 - 要求科学规范确定分红水平,六类情形需经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审定[6][7] - 拟分红收益率超过公司过去3年平均财务/综合投资收益率的较低者[6] - 账户特别储备为负或分红后将为负值[6] - 新设账户分红水平超过行业3年平均财务收益率(3.2%)[6] - 监管评级1-3级公司分红水平超过行业基准3.2%[7] - 监管评级4-5级公司分红水平超过产品预定利率[7] 行业影响分析 - 新规注重分红规范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5] - 通过约束非理性竞争行为,引导行业回归稳健经营和长期主义[2][4] - 差异化监管政策体现对经营能力较强公司的正向激励[8]
明起,施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12:19
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规则 - 明确行政处罚裁量的基本要求,确保精准打击、严监严管 [2] - 建立裁量阶次和裁量情节,落实"立体追责"和"行刑衔接" [2] - 要求主要负责人批准或集体讨论制度,加强证监会监督指导 [2] 金融机构合规管理 - 要求金融机构制定合规管理制度,完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 [4] - 明确金融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省级分支机构设合规官 [4] - 强调"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原则,深化合规文化建设 [4] 保险公司监管评级 - 将保险公司监管评级结果分为1-5级和S级,数值越大风险越高 [6] - 评级要素包括公司治理、偿付能力、负债质量等9个方面 [6] - 重组或被接管保险公司直接列为S级,不参加当年评级 [6] 政府性融资担保 - 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 [8] - 规定单户1000万元及以下担保占比不低于80%,500万元及以下不低于50% [8] - 强调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为主业 [8] 港澳银行业务拓展 - 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外币银行卡业务 [10] - 允许对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开展人民币银行卡业务 [10] 新能源汽车检验 - 新增动力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等检验项目 [12] - 将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列为必检项目 [12] 集贸市场计量监管 - 针对"缺斤短两"等计量违法行为加强监管 [14] - 禁止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 [14] - 明确计量欺诈适用"退一赔三"规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