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

搜索文档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北证汽车零部件投资框架:掘金国产替代+智能化升级,机器人核心部件延伸打开增量蓝海
开源证券· 2025-09-27 13: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北交所汽车零部件行业持积极看好态度 重点推荐受益于国产替代 智能化和轻量化趋势以及机器人产业延伸的优质企业 [1][2] 核心观点 - 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三大发展机遇:国产替代加速(中国整车厂崛起但零部件产业地位不对等) 智能化驱动传感器和线束需求增长(L2-L3级自动驾驶需19-29个传感器) 轻量化推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应用(目标2035年燃油车轻量化系数降25%) [1][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从"0"到"1"落地(2024年为量产元年) 其核心零部件(电机 传感器 减速器 丝杠 轴承)与汽车零部件高度协同 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2][5] - 北交所聚集2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覆盖7大品类 需自下而上挖掘高稀缺性企业(如林泰新材 奥迪威)并关注向机器人产业链延伸的机会 [2][5] 分章节总结 国产替代+智能化+轻量化趋势 - 国产替代:中国汽车产销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4年产销超3128万辆) 但全球Top100零部件企业中中国企业仅占15% 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替代空间大 [1][16][20] - 智能化:L2级渗透率达48.6%(2024年1-9月装机704.1万套) L2-L3级自动驾驶需19-29个传感器 推动汽车传感器市场增长(2024年全球402.4亿美元 2034年达881.8亿美元) [1][36][37] - 轻量化:铝合金性价比高(减重效果达50%) 工程塑料从内外饰向功能件延伸(中国单车塑料用量70kg 远低于德国300kg) 一体化压铸可减少零件数量(特斯拉Model Y后底板从70个零件减至2个) [1][65][77] 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 - 产业化进程:2024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自由度达22个 多家企业(如优必选 Figure)进入工厂实训 [2][90][91] - 零部件协同:丝杠(价值量占比19%) 无框力矩电机(16%) 减速器(13%) 力传感器(11%) 空心杯电机(8%) 轴承(5.5%)等与汽车零部件技术同源 [2][9] - 市场规模:人形机器人轴承市场预计2030年达2.16亿元 2035年达89.51亿元 单台机器人轴承价值量5432-10780元 [5][9] 北交所企业布局 - 林泰新材:湿式纸基摩擦片国产替代龙头(2022年中国市占率4%排名第三) 2025H1营收2.05亿元 归母净利润0.75亿元 股价涨幅164.38%(2025年2-5月) [2][5][9] - 奥迪威:车载超声波传感器龙头 拓展机器人感知技术(如MEMS超声波传感器 精密力控机械臂) 2024Q4及2025Q1股价表现高弹性 [2][5][9]
高测股份(688556):光伏三位一体领先企业 向人形机器人拓展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9-27 00:31
展会亮相与技术展示 - 公司携线锯设备加金刚线成套切割解决方案首次亮相意大利维罗纳国际石材展览会 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客商关注与咨询洽谈 [1] 财务表现与业绩趋势 - 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6亿元 环比提升11.63% [1] - 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负0.14亿元 环比提升80.56% 环比大幅减亏 [1] - 公司克服光伏行业下行周期重大不利影响 对内深耕降本增效 对外聚焦市场 实现金刚线业务及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1] 业务覆盖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率先实现设备加耗材加代工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企业 [2] - 冷拉钨丝母线产能快速扩充 市占率快速提升 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2] - 25H1实现金刚线销量含自用约3030万公里 其中钨丝金刚线约2342万公里 占比约77.29% [2] - 硅片切片代工业务订单稳步增长 开工率大幅优于行业并持续提升 [2] - 25H1硅片产量约26GW 跃居行业前五 渗透率快速提升至8.23% [2] 新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加工设备等相关业务 [2] - 依托高精密磨削设备研发积累 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磨削设备研发顺利推进 [2] - 受益钨丝和钢丝材料研发能力快速迁移 成功推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及其他部位的复合金属腱绳 已进入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试用 并形成小批量订单 [2] - 公司积极配合客户推进人形机器人用减速器等产品定制研发工作 [3] 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13亿元 同比扭亏 [3] - 预计公司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966.2% [3] - 预计公司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6亿元 同比增82.8% [3] - 对应25年EPS为0.02元 26年EPS为0.16元 27年EPS为0.3元 [3]
英思特(301622.SZ):当前公司已给人形机器人电机客户送样
格隆汇· 2025-09-26 07:18
业务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电机、减速器、关节灵巧手等领域 [1] - 直接客户主要为电机厂商 电机厂商再配套给机器人厂商终端使用 [1] 业务进展 - 当前已给人形机器人电机客户送样 [1]
巨轮智能:公司的减速器超过40个机型,包括 E/T/C三个大类,负荷满足6KG至900KG的客户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3:38
机器人减速器产品线 - 公司减速器产品覆盖超过40个机型 包括E/T/C三大类别 负荷范围满足6KG至900KG的客户应用需求 [2] - 超过半数减速器型号已被客户批量试用和采购 并获得用户好评 [2] 行业认证资质 - 公司获得机器人减速机CR产品认证证书 是国内首批获得该认证的两家企业之一 [2] - 每年都顺利通过CR认证复核检查 [2] 新产品研发进展 - XT减速器正在进一步开展细化和轻量化研发工作 积极为产品寻找应用场景 [2]
巨轮智能:公司减速器超过40个机型 超过半数已经被客户批量试用和采购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12
产品组合 - 公司减速器产品线覆盖超过40个机型 包括E/T/C三个大类[1] - 产品负荷范围满足6KG至900KG的客户应用需求[1] 认证资质 - 公司是国内首批获得机器人减速机CR产品认证证书的两家企业之一[1] - 每年都顺利通过CR认证复核检查[1] 市场反馈 - 超过半数减速器型号已被客户批量试用和采购[1] - 产品获得用户好评[1] 研发进展 - XT减速器正在进行细化和轻量化研发工作[1] - 公司正积极为产品寻找应用场景[1]
方正富邦基金李朝昱:机器人板块不存在估值泡沫,看好核心零部件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25
行业驱动因素 - 人形机器人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产品和技术迭代快速 订单开始起量 明年大概率兑现业绩 [3] - 特斯拉11月发布Optimus第三代机器人产品 是迄今为止完成度最高的产品 对行业发展和技术定型有重要指示意义 [3] - A股市场资金轮动明显 机器人在科技板块前期相对滞涨 资金流入带来补涨效应 [3] 估值水平评估 - 机器人公司业绩主要来自传统业务 绝对水平PE估值并不便宜 [4] - 科技板块投资采用终局估值法 给予未来乐观预期 股价和估值存在一定溢价 [4] - 考虑到未来百万级甚至千万级机器人本体出货 目前估值并不高估 部分优秀公司可能存在低估 [5] 行业发展阶段判断 - 人形机器人经过三年发展 软硬件基本趋于成熟 特定条件下完成特定任务已完全具备能力 [6] - 2025年头部厂商上调出货预期 宇树、智元、优必选等收到大额订单 全年出货量预计达数千台甚至1万台 [7] - 行业正处于从0到1阶段 [7] 关键技术突破 - 丝杠生产工艺明显改进 从最初生产需要几个小时缩短到半小时以内 成本从五位数降至1000元以下 [8] - 减速器从行星减速器发展到谐波减速器 未来可能使用摆线针轮减速器 [9] - 灵巧手自由度从十几个提升至预期翻倍 电子皮肤从无到有发展到整个手掌配备 [9] - 机器人轻量化取得进展 新材料得到应用 [9] 商业化落地场景 - 工业制造领域是最快部署且量最大的场景 特别是汽车生产线等高度自动化流水线 [10] - 消防、军工领域有小批量应用 包括机器狗等执行极端任务 [10] - 投资更关注出货量多少 而非具体应用领域 [10] 产业链投资机会 - 更看好供应链上的核心零部件环节 特别是技术持续演进且具备通胀逻辑的环节 [11] - A股市场没有纯粹的本体厂商上市 [11] 企业评估标准 - 研发投入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且能有效转化为收入 [2] - 企业在细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毛利率、净利率等财务指标健康 [2] - 是否进入核心客户供应链 资产质量、现金流状况良好 [12] 行业市场空间 - 远期市场空间达数万亿级别 [12] - 特斯拉目标在量产100万台时成本压到2万美元 [12] - 按5000万台销量乘以2万美元 市场规模达10万亿以上 [12] - 未来5-10年行业将处于高增长状态 [12] 四季度投资重点 - 投资机会聚焦特斯拉三代机器人发布 [15] - 特斯拉三代机器人大概率是首个销量过万的人形机器人型号 [15] - 客户反馈、数据积累和技术定型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15]
中金:首予津上机床中国(01651)“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8.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09:23
核心观点 - 中金首次覆盖津上机床中国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8.6港元对应2026财年13倍市盈率 现价存在17.1%上涨空间[1] - 公司作为中高端数控车床领军企业 内生竞争力突出 液冷和机器人领域的增量潜力尚未被市场充分重视[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42.62亿元 归母净利润7.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6.6%和63%[2] - 预计2026/2027财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6/3.1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2%[1] - 现价对应2026/2027财年市盈率为11/10倍[1] - 分红率自2023财年以来持续维持在40%以上[4] 行业地位与产能 - 公司是数控车床市占率第一的企业 在715亿元中国数控机床市场中占据4.1%份额[3] - 产品以车床(走心机)为主 加工中心和磨床为辅[2] - 2025年3月启动平湖第六厂区建设 预计新增年组装产能3000台[3] 行业趋势 - 2025年1-8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增长14.6% 较2024年呈现景气修复[3] - 金属切削机床作为长寿命通用设备 景气度受汽车和通用制造业资本开支影响[3] - 预计2026年行业需求有望持续[3] 新业务布局 - 2024年起积极布局AI液冷连接器加工领域[5] - 涉足人形机器人丝杠和减速器加工业务[5] - 液冷基础设施和人形机器人磨床进展成为潜在催化剂[5]
大叶股份:目前公司自产的减速器未单独向外供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8:14
公司产品应用 - 公司自产减速器目前应用于割草机器人、手持产品、手推产品和骑乘产品等自有产品线 [2] - 减速器未单独向外部客户供货 目前仅限内部使用 [2] 技术储备与业务范围 - 公司具备减速器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 覆盖多类动力工具产品 [2] - 未提及对外供应减速器的计划或第三方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尝试 [2]
A股市场大势研判:指数缩量调整
东莞证券· 2025-09-21 23:3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20.09点,下跌0.30%或11.57点 [2] - 深证成指收盘13070.86点,下跌0.04%或4.80点 [2] - 沪深300指数收盘4501.92点,上涨0.08%或3.81点 [2] - 创业板指收盘3091.00点,下跌0.16%或4.85点 [2] - 科创50指数收盘1362.65点,下跌1.28%或17.70点 [2] - 北证50指数收盘1578.00点,下跌0.83%或13.16点 [2] 板块表现 - 申万行业涨幅前五:煤炭(+1.97%)、有色金属(+1.19%)、建筑材料(+1.05%)、社会服务(+1.01%)、国防军工(+0.85%) [3] - 申万行业跌幅前五:汽车(-1.94%)、医药生物(-1.41%)、计算机(-1.26%)、非银金融(-0.88%)、机械设备(-0.60%) [3] - 概念板块涨幅前五:光刻机(+2.09%)、民爆概念(+1.70%)、盐湖提锂(+1.10%)、雅下水电概念(+1.01%)、金属钴(+0.93%) [3] - 概念板块跌幅前五:减速器(-2.68%)、PEEK材料(-2.65%)、人形机器人(-2.17%)、工业母机(-2.11%)、特斯拉概念(-1.94%) [3] 市场动态与政策环境 - 上海优化房产税政策,首套房免征房产税 [4] - 商务部重申对TikTok问题的原则立场,反对欧盟对中国电车征收反补贴税,并启动对欧盟猪肉产品反倾销调查 [4][5] - 美联储降息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为国内流动性宽松创造条件 [5] - 国内8月经济数据疲软,市场对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 [5] 后市展望与配置建议 - A股呈现缩量震荡格局,市场热点分散,赚钱效应偏弱 [5] - 中长期仍具备蓄势上行动能,但阶段高位资金分歧加大,需警惕短期波动 [5] - 操作建议保持灵活仓位,避免追高,围绕景气度与估值性价比优化结构 [5] - 配置关注方向: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公用事业、银行及TMT板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