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及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高盛:下调阿里巴巴-W未来两年盈测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03 07:12
核心观点 - 高盛重申阿里巴巴买入评级 看好AI驱动增长潜力 上调港股目标价至158港元 美股目标价至163美元 [1] - 阿里巴巴云业务和资本开支表现超预期 持续投资电商和云业务将推动未来增长 [1] - 公司经营能见度提升 管理层预计外卖及即时零售单位经济效益将在未来数月大幅改善 [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6财年普通股股东调整净利润预测下调9% 2027财年下调4% [1] - 2026财年EBITA预测下调11% 2027财年下调1% [1] - 2028财年盈利和EBITA预测上调2% [1] 即时零售业务 - 第二财季即时零售亏损预测从200亿元上调至310亿元 首财季亏损为110亿元 [1] - 预计第三财季每单亏损将减半 因补贴正常化和骑手效率提升 [1] - 预计阿里巴巴在外卖及即时零售市场份额将稳定于40% 美团占50% 京东占10% [1] 业务展望 - 管理层对2026财年剩余季度客户管理收入增长保持信心 [1] - 预计第二财季将是即时零售业务亏损高峰 后续季度将改善 [1] - 持续投资电商和云业务将推动公司长期增长 [1]
饿了么是时候更名淘宝闪购了
虎嗅· 2025-09-01 07:44
品牌战略调整 - 淘宝闪购新制服采用橙色主题色替代饿了么蓝色元素 右胸仅保留小型饿了么标识 背面突出"淘宝闪购"字样[1][2][3] - 骑手称谓从"蓝骑士"改为"城市骑士" 饿了么品牌在阿里体系内逐步隐身[3][4] - 饿了么官方微信公众号蓝色元素减少 橙色元素增加 近月推文多数直接转发淘宝闪购内容[9][11][13] 组织架构整合 - 饿了么已从本地生活集团转入淘天体系 与飞猪共同并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 失去自主性[16] - 阿里7月宣布的外卖500亿补贴宣传未提及饿了么品牌 饿了么账号仍转发淘宝闪购内容[17] - 200万骑手团队成为淘宝移动广告牌 饿了么APP可能更名为淘宝闪购[18] 业务表现对比 - 阿里管理层在2025Q2财报电话会中将即时零售与AI并列称为"历史性机遇" 但全程使用"淘宝闪购"而非饿了么称谓[5] - 公司高管承认业务规模仅为竞争对手的1/3 部分省市只有20%[7] - 淘宝闪购峰值单量达1.2亿单 依赖饿了么配送基础设施支撑[6] 商标竞争态势 - 美团2018年注册"美团闪购"商标但未注册"闪购"核心名词[30][34] - 美团于2025年4月15日提交"闪购"商标申请 目前处于实质审查阶段[36] - 阿里于2025年4月30日同步提交"淘宝闪购"商标申请 覆盖广告销售、网站服务和运输贮藏三大分类[33][36][38] 战略转型背景 - 阿里京东真正目标是万亿即时零售市场 与增长乏力电商业务形成协同[26] - "饿了么"品牌名与餐饮绑定过强 不利于向非餐即时零售平台转型[27] - 借鉴美团收购摩拜后更名为美团单车的案例 品牌整合具有先例[25] 管理层动态 - 业务直接由少壮派高管蒋凡管辖 其已恢复阿里合伙人身份并进入5人核心合伙人委员会[40][41] - 即时零售大战被视为决定蒋凡历史地位的关键战役[42] - 公司2018年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 但业务持续落后竞争对手[8][23]
美团-W(03690.HK):Q2利润低于预期 加大投入应对行业竞争
格隆汇· 2025-08-30 04:13
核心财务表现 - 25Q2实现收入918亿元 同比增长11.7% 低于彭博一致预期937亿元 [1] - 经营利润2.3亿元 同比大幅降低98.0% [1] - 经调整EBITDA为27.8亿元 同比下降81.5% [1] -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下降89.0% 远低于彭博一致预期98.5亿元 [1] 核心本地商业 - 收入同比增长7.7%至653亿元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75.6%至37亿元 [2] - 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至5.7% 低于彭博一致预期17.7% [2] - 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 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创历史新高 [2] - 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于7月超1.5亿单 平均送达时间控制在34分钟 [2] - 联合800多个头部连锁餐饮品牌开设超5500家品牌卫星店 [2] 行业竞争态势 - 京东4月开启外卖百亿补贴计划 淘宝闪购5月接入主站一级入口 [2] - 行业竞争激烈程度陡增 公司加大投入维护市场份额 [2]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51.8%达225亿元 营销费用率提升6.5个百分点至24.5% [4] - 销售成本占收入比例同比提升8.1个百分点达66.9% [4] 美团闪购与到店业务 - 美团闪购保持强劲增长 消费场景向3C数码、美妆母婴等品类延伸 [3] - 618期间联合近百万实体店服务超1亿名用户 [3] - 全国闪电仓数量突破5万家 服务履约网络加速搭建 [3] - 25Q2到店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 年活跃商户数创新高 [3] - 25H1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快于社零总额增速5.0% [3] 新业务发展 - 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至265亿元 经营亏损同比扩大43.1%至19亿元 [4] - Keeta加速海外扩张 截至7月底在沙特覆盖20个城市 订单量和交易金额强劲增长 [4] - 美团优选6月开始退出全国多个亏损区域 仅保留部分核心地区 [4]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17.2%至63亿元 [4] - 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北京、迪拜等城市开通64条航线 累计完成订单超60万单 [4] 骑手生态建设 - 计划年底将骑手养老保险补贴逐步推广至全国 [3] - 通过发放高温补贴、设立大病关怀基金、建设骑手之家等方式优化骑手生态 [3] 业绩展望与估值 - 下调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期至-45/385/576亿元(原值443/567/691亿元) [5] - 给予25年可比公司平均PS 2.0倍 对应目标市值7970亿港币 [5] - 当前市值对应上行空间28% 维持买入评级 [5]
阿里的蜜糖,美团的砒霜
虎嗅APP· 2025-08-30 03:25
核心观点 - 外卖大战持久战化对阿里有利 阿里通过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实现用户增长和生态协同 同时保持AI和云业务的高投入 形成双线作战格局[4][9][21] 财务表现 - 阿里季度收入2476.5亿元同比增长2%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至388.4亿元[4] - 自由现金流从净流入173.7亿元转为净流出188.1亿元 主要因云基础设施支出和淘宝闪购投入[7] - 现金及其他流动投资为5856.6亿元[7] - 销售和市场费用531亿元同比增长62.8% 增量投入中超过100亿元用于外卖和即时零售[15][16] 竞争格局 - 美团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11.7%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81.5%至28亿元 现金储备1711亿元[7] - 京东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77.8%至30亿元 现金储备2234亿元[7] - 美团市场份额从超70%降至被阿里京东合计占比超40% 8月初阿里日单量曾反超美团[8] 业务协同效应 - 淘宝闪购带动淘宝APP月活同比增长25% 8月DAU增长20%[12][13] - 新流量提升广告和CMR 减少外部流量采买费用[14] - 新用户留存率高 高价值正餐和零售订单占比提升[15] - 阿里将原外部投流费用转入内部高频消费场景 季度投流开销曾超百亿[11][18] AI与云业务 - 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亿元同比增长26% AI相关收入连续八季度三位数增长[23] - 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6%至29.5亿元[23] - 坚持3年投入3800亿元计划 将发布AI眼镜等C端产品[26][27] - AI团队采用独立管理体系 与电商业务区隔化但加强协同[28] 战略定位 - 阿里双线作战:外卖即时零售对抗美团 AI云业务对抗字节等对手[21][27] - 高层将外卖视为生态引流手段 不单独考核盈利[11] - 市场份额反超提升内部士气 被视为疫情后关键转折点[29]
美团Q2财报: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7% 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4:17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918亿元 同比增长11.7% [1] - 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营收653亿元 同比增长7.7% [1] - 新业务板块营收265亿元 同比增长22.8% [2] - 季度研发投入63亿元 同比增长17.2% [4] 用户与订单数据 - 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 [1] - 7月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 [1] - 即时配送平均送达时间34分钟 [1] - 到店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 [2] - 无人机业务累计完成订单超60万单 [4] 业务拓展 - 联合800多个头部餐饮品牌开设超5500家卫星店 计划年底超1万家 [2] - 联合零售商建设超5万家闪电仓 [2] - 美团闪购高客单价商品成交额增长2倍 [2] - Keeta在中东覆盖沙特20个城市并进入卡塔尔市场 [2] - 无人机在6个城市开通64条航线 [4] 商户支持 - 美团助力金覆盖30余万餐饮商家 预计年底新增超10万家 [4] - 单店助力金最高5万元 [4] - 11.7万家商户开通"明厨亮灶直播" 预计2025年底超20万家 [4] 骑手保障 - 在17个省市为骑手全额缴纳工伤险 [3] - 骑手养老保险补贴年底覆盖全国 超百万骑手受益 [3] - 设立16亿元夏季骑手保障专项补贴 [3] - 扩大骑手大病关怀计划覆盖范围 [3]
外卖大战烧钱超预期 美团经调整净利润下滑8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2:45
财务表现 - 公司二季度营收91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7% [2] -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89% [2]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减少115亿元 从152亿元降至37亿元 [2] -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率从25.1%下降至5.7% [2] 竞争环境影响 - 利润下滑主因系外卖领域非理性竞争导致用户激励及推广开支增加 [2]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51.5% 同比多支出77亿元 [2] - 行业出现"外卖三国杀"竞争格局 京东同期净利润腰斩 [3] - 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出市场预期 [3] 业务结构特征 - 外卖业务数据未单独披露 并入核心本地商业业务板块 [2] - 即时零售业务同样面临激烈竞争环境 [2]
美团Q2营收918亿元增11.7%,净利下滑89%至14.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9:58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918.4亿元 同比增长11.7% [1] - 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下滑89% [1] - 上半年营收1784亿元 同比增长14.7% [1] - 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124.4亿元 同比下滑41% [1]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 - 第二季度收入653亿元 同比增长7.7% [1] - 经营溢利37亿元 同比下降75.6% [1] - 经营利润率5.7%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1] 成本与支出 - 销售及营销开支225亿元 同比增加51.8% [1]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收入百分比24.5% 同比增加6.5个百分点 [1] - 开支增加主要由于业务发展及应对激烈竞争导致的推广、广告和用户激励成本上升 [1] 行业竞争环境 - 非理性竞争影响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溢利 [1] - 外卖及即时零售业务面临激烈竞争 [1]
集体声明后京东美团回归常态,淘宝上免单预热立秋大战
搜狐财经· 2025-08-03 07:47
平台补贴策略调整 - 美团取消周六自动到账的"0元兑换券",仅保留会员专享随机免单券,大额神券补贴力度明显减少,如"28-11""38-18""55-25" [1] - 淘宝闪购持续加大补贴力度,推出"8月1日-8月10日天天送奶茶必得18.8红包"、"新人22元红包"、奶茶免单等优惠,同时推出1.9元起爆品团、品质套餐5折起等活动 [1]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过9000万(不含0元购及自提),补贴力度大,用户可0.99元、1元甚至0元购买咖啡茶饮(需叠加配送费或满足起送标准) [2] 平台战略布局 - 京东外卖转向自营线下门店"七鲜小厨",计划三年投入百亿资金在全国开设10000家门店,建设新型餐饮供应链 [1] - 淘宝闪购4月30日入局外卖大战以来已投入约200亿元,包括用户骑手补贴和明星代言等营销费用 [2]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以挑战美团订单高峰为初衷,目前正努力维持9000万日订单并冲击更高目标 [2] 营销推广策略 - 淘宝闪购在不到100天内官宣15位明星代言/品牌大使,数量远超美团和京东,包括汪苏泷、杨幂、李现、金晨等 [2][3] - 淘宝闪购针对不同场景细分营销:吴艳妮绑定"30分钟极速达"、苏醒负责早餐、刘敏涛负责夜宵、沈梦辰负责周末出游等 [3] - 淘宝闪购广告全面覆盖App开屏、热剧热综、电影映前、电梯及户外地标等线上线下渠道,在四大视频平台植入"点外卖更优惠"广告 [4] 行业竞争态势 - 监管约谈后各平台表态抵制恶性竞争,8月首个"超级星期6"呈现相对平静状态 [1] - 淘宝闪购作为7月外卖大战主要参与者不敢松懈,需守住已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前期巨额投入 [2] - 行业竞争进入新节点,平台间较量从补贴大战转向更理性竞争阶段 [4]
淘宝闪购辟谣:“内部专家访谈”纯属杜撰
证券时报· 2025-07-23 08:17
淘宝闪购辟谣声明 - 淘宝闪购发布辟谣声明,否认网传"淘宝闪购专家访谈"内容,称其运营策略、业务目标及相关数据均为虚假信息 [2] - 公司明确表示从未设定"冲单目标",一切经营遵循正常商业规律,并已向相关社媒平台发函要求删除虚假信息 [2] - 针对"8月8日冲1亿单"及"1分钱外卖自提"等传言,公司回应称从未上线此类产品,强调保障商家实收与盈利空间 [2] 补贴与运营策略 - 淘宝闪购一线运营人士澄清,网传"单日补贴高于美团"的说法失实,公司补贴为有门槛的常规营销动作 [3] - 公司重申不参与"0元购"等刷单行为,内部严格规定保障商家合理利润空间 [3][4] - 7月2日宣布未来12个月内发放500亿元平台补贴,包括消费者端红包、免单卡及商家侧店铺/配送补贴等 [4] 行业竞争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平台规范促销行为并理性竞争 [4] - 京东公开表态未参与外卖行业"0元购"等恶性补贴,称其为严重内卷表现 [5] - 美团CEO王莆中表示被迫参战是为生存,指出外卖大战带来泡沫并呼吁反思 [5] 平台自律倡议 - 淘宝和饿了么转载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发布的《共建即时零售健康发展生态倡议书》,响应"反内卷"号召 [4]
调查:部分外卖平台仍在提供高额券补贴
财联社· 2025-07-20 14:34
监管介入与平台补贴现状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企业 要求停止非理性竞争行为 [2] - 部分平台仍在提供高额券补贴 美团日均单量达1.2亿单、1.5亿单创历史新高 淘宝闪购单日补贴额稳定在4亿元左右 [3][4] - 美团闪购推送美食兑换券等变相补贴 淘宝闪购频道提供满25减18等高强度满减活动 京东秒送持续提供满20减18等大额优惠 [5] 补贴策略与行业影响 - 平台补贴策略改头换面但让利力度未明显减弱 监管效果待观察 [8] - 补贴大战推动平台订单量显著增长 但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才是关键 [8] - 某连锁餐饮品牌在补贴活动首日订单量暴增300% 但客单价下降20-40% 利润率下降10% [9] 商家生存境遇分化 - 获平台极端大额券支持的商家短期销量激增 库迪咖啡补贴日销量达300杯 非补贴日仅约100杯 [9] - 未获强力支持的商家销量几无波动 但利润持续受挤压 奈雪的茶周末与工作日订单金额差约3000元 [9] - 日料店活动期间90%订单依赖50元以上大额补贴 补贴力度缩减后复购率骤降80% [9] - 分化格局加剧商家生态脆弱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