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10月新一轮上行正在蓄势
券商中国· 2025-09-28 15:09
资源安全与企业出海 - 资源板块行情核心驱动力为全球高利率环境下传统资源行业投资不足导致供给受限 地缘环境复杂化和各国安全自主主张加剧供给波动频率 [2] - 中企出海和全球化是当前行情最核心但相对隐晦的基本面线索 贸易环境稳定及中国反内卷政策是维系行情关键条件 中美相互制衡的微妙平衡对行情至关重要 中企在全球市场才能突破市值天花板 [2] - 10月APEC会议和二十届四中全会是重要验证节点 [2] 科技竞争与产业趋势 - 中美科技竞争白热化推动中企从战略隐忍转向战略进取 AI竞争从云端向端侧蔓延 AI Agent端侧普及可能重构移动互联应用生态 带来堪比移动互联初期的商业机会 [2] - 科技成长板块趋势性占优 科技内部高低切换效果优于成长价值切换 海外算力、创新药、储能、固态电池、特斯拉机器人及光刻机等已累积涨幅的板块仍有中期空间 [8] - TMT板块存在产业趋势进展、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等多重催化 流动性驱动行情下TMT易成主线 近期板块轮动已显现优势 [7] 三季度业绩与景气领域 - 8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转正 受益于低基数、扩内需政策及反内卷和降息预期催化下PPI止跌回暖 出口韧性增长支撑盈利震荡修复 [3] - 三季度业绩改善或高增领域集中在中高端制造业(蓄电池及其他电池、印刷包装机械、锂电专用设备、军工电子、风电零部件)、AI产业链(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模拟芯片设计、游戏)及供需改善的资源品(氟化工、铜、黄金、焦炭、农药、玻纤制造) [3] - 三季报交易窗口将带动市场聚焦景气线索 成为市场破局重要抓手 [11] 市场走势与节后展望 - 国庆节前流动性收缩属情绪性缩量 节后开门红特征显著 牛市中节后涨幅更持久 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 [6] - 节后市场风险偏好传统性抬升 叠加三季报窗口和重磅会议密集催化 市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 [11] - 悲观情景下若市场继续调整 回调低点或至上证指数3600点附近 但支撑股市上涨逻辑未变 估值合理未透支 节后大概率重回上行区间 [7] 行业配置与结构性机会 - 新质生产力、反内卷、大消费及"两重"领域是四大配置主题 [5] - 科技赛道主线不变 10月景气投资与主题投资并存 成长内部轮动加快(AI中下游应用、固态电池、储能、算力、创新药) 非科技板块中关注化工、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等景气向好领域 [12] - 实物资产同时受益于国内反内卷经营改善及海外降息后制造业修复 包括上游资源(铜、铝、油、金)、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锂电、风电设备)及原材料(基础化工品、玻纤、钢铁) [13] 中长期市场格局 - 牛市呈现体量创新高、热度未极端、驱动力不均衡、结构性鲜明特征 未出现泡沫明确信号 [9] - 水牛向基本面牛定价过渡或在11月验证 历史显示三季度至四季度风格切换明显 三季度涨幅靠前品种四季度多难延续 [10] - 成长投资逐步从科技驱动转向出口出海 实物消耗与中国实体经济盈利修复推动脱虚入实 带来资源品新一轮行情 [13]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是AI竞争关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09:12
9月11日上午,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开幕。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 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带来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最新思考。他认为,从代码开源变为资源开放是AI时代的 革命性变化,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往前走的必需环节,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变成了AI 竞争的关键变量。 "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开源这一沿用软件时代的概念,成为了AI竞争的关键变量,"王坚表示。 在今年1月之前,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模型都集中在美国几家头部公司,随后通义千问Qwen开源, DeepSeek开源,OpenAI CEO Sam Altman也承认,在开源这个时刻,OpenAI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 他认为,1998年,行业里最好、最开放浏览器Netscape开源,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分水岭事件,是互联网 时代的关键变量。在人工智能时代,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已经变成了AI竞争的关键变量,也 是行业无法绕开的。 王坚表示,当数据、模型、算力乘上了更大的变量,规模被千倍万倍增加后,我们看到的人工智能发生 了不只是原理上的进步,在事实上发生了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当规模到这个程度的时候,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开源与闭源模型的选择,已成为AI竞争关键变量
新浪科技· 2025-09-11 02:06
AI行业发展趋势 - 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成为AI竞争关键变量 [1] - 当前处于开源开放时代 模型权重的开放等同于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开放 [1] - 仅开放软件的开源模式作用已非常有限 [1]
阿里的蜜糖,美团的砒霜
虎嗅APP· 2025-08-30 03:25
核心观点 - 外卖大战持久战化对阿里有利 阿里通过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实现用户增长和生态协同 同时保持AI和云业务的高投入 形成双线作战格局[4][9][21] 财务表现 - 阿里季度收入2476.5亿元同比增长2%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至388.4亿元[4] - 自由现金流从净流入173.7亿元转为净流出188.1亿元 主要因云基础设施支出和淘宝闪购投入[7] - 现金及其他流动投资为5856.6亿元[7] - 销售和市场费用531亿元同比增长62.8% 增量投入中超过100亿元用于外卖和即时零售[15][16] 竞争格局 - 美团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11.7%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81.5%至28亿元 现金储备1711亿元[7] - 京东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77.8%至30亿元 现金储备2234亿元[7] - 美团市场份额从超70%降至被阿里京东合计占比超40% 8月初阿里日单量曾反超美团[8] 业务协同效应 - 淘宝闪购带动淘宝APP月活同比增长25% 8月DAU增长20%[12][13] - 新流量提升广告和CMR 减少外部流量采买费用[14] - 新用户留存率高 高价值正餐和零售订单占比提升[15] - 阿里将原外部投流费用转入内部高频消费场景 季度投流开销曾超百亿[11][18] AI与云业务 - 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亿元同比增长26% AI相关收入连续八季度三位数增长[23] - 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6%至29.5亿元[23] - 坚持3年投入3800亿元计划 将发布AI眼镜等C端产品[26][27] - AI团队采用独立管理体系 与电商业务区隔化但加强协同[28] 战略定位 - 阿里双线作战:外卖即时零售对抗美团 AI云业务对抗字节等对手[21][27] - 高层将外卖视为生态引流手段 不单独考核盈利[11] - 市场份额反超提升内部士气 被视为疫情后关键转折点[29]
不是玩笑!马斯克状告苹果 + OpenAI,索赔十亿捍卫 AI 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8-27 23:01
诉讼核心指控 - 旗下X和xAI公司起诉苹果和OpenAI 指控苹果通过iPhone操作系统独家协议偏袒OpenAI的ChatGPT并系统性打压竞争对手 索赔金额达数十亿美元[1] - 指控苹果与OpenAI的独家协议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目的是维持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和OpenAI在AI领域的双重垄断地位[2] - 要求法院下达禁令禁止苹果继续执行与OpenAI的非法安排 并强制修改App Store算法确保公平竞争[7] 苹果被控垄断行为 - 通过将ChatGPT深度整合到iPhone的Apple Intelligence中 使其成为唯一内置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2] - App Store排行榜算法刻意压制其他AI应用 导致xAI的Grok等产品无法获得用户曝光[2] - ChatGPT长期占据美国iPhone免费应用下载榜首 而X和xAI应用从未进入前50名[2] - 行为阻碍超级应用发展 如X这样整合社交支付AI功能的应用难以与内置ChatGPT的iPhone竞争[4] OpenAI被控竞争策略 - 通过高薪挖角和投资者排他协议打压竞争对手 计划花费15亿美元招聘1500名员工以垄断人才市场[3] - 删除禁止AI军事化条款 与美国国防部合作开发军事应用[3] - 发言人回应称诉讼是马斯克一贯骚扰行为模式 强调与苹果合作符合反垄断法规[3] 历史背景与行业影响 - 苹果App Store长期因30%抽成和推荐机制不透明被诟病 2020年Epic Games起诉苹果垄断最终以苹果部分让步告终[4] - 诉讼将苹果垄断争议从游戏扩展到AI领域 若胜诉可能迫使苹果开放App Store推荐机制并冲击OpenAI市场主导地位[5] - 可能引发全球监管机构对科技巨头生态捆绑行为的新一轮审查 欧盟已启动对苹果App Store反垄断调查 美国司法部审查谷歌AI合作伙伴关系[6] 市场与投资影响 - 若苹果被判违规 其市值可能缩水数百亿美元[6] - 若OpenAI失去iPhone流量入口 ChatGPT用户增长将面临瓶颈[6] - 若马斯克败诉 xAI和X发展将遭受重大打击甚至可能被挤出AI市场[6] 双方争议焦点 - 苹果服务高级副总裁Eddy Cue承认与OpenAI协议非排他性 理论上可整合其他AI应用[4] - 法律专家指出马斯克举证难度极大 苹果只需证明推荐机制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而非人为干预即可部分免责[7] - OpenAI若能证明与苹果合作未限制其他厂商接入可能削弱指控力度[7]
GPT-5,AI的“登月时刻”来了,奥特曼现场发布,三位一体博士级智能体
36氪· 2025-08-08 00:10
产品定位与核心能力 - 全新融合模型GPT-5实现智能范式跃迁,具备博士级推理能力,成为所有登录用户的默认选项[1][4] - 模型准确性获史诗级提升,基本告别幻觉问题,实用性成为核心重点[5] - 提供三款API可调用模型:GPT-5(输入1.25美元/百万token,输出10美元/百万token)、GPT-5 mini(输入0.25美元/百万token,输出2美元/百万token)、GPT-5 nano(输入0.05美元/百万token,输出0.4美元/百万token)[19][39] 技术性能表现 - 编程能力实现巨大飞跃,可现场几分钟生成数百行代码并制作网页应用[8] - 在工具使用基准测试T2-bench中,GPT-5在电信、零售、航空领域准确率达97%、81%、80%,显著超越前代模型[26] - 多轮指令遵循准确率达99%,远超GPT-4.1的56%[34] - 写作能力超越当前最擅长写作的GPT-4.5模型[12] 多模态与交互体验 - 语音模式支持英语和韩语无缝切换,可调节语速,对话模式支持单词级响应[14] - 免费用户可连续聊天数小时,Plus用户几乎无限畅聊,Pro用户可获得更智能的GPT-5 Pro版本[3][14] - 新增个性化功能:自定义聊天窗口颜色、集成长期对话记忆、直接连接谷歌邮箱和日历[15] 行业应用与生态影响 - 正式介入医疗领域,成功帮助癌症患者理解病理报告并提供治疗方案建议[17] - 开发者通过API可体验最强Vibe Coding能力,现场演示生成游戏并获得积极反馈[10] - 微软CEO公开支持发布,但引发马斯克争议性回应,行业竞争态势加剧[42] - 模型覆盖从免费用户到专业开发者的全生态体系,标志着AI竞争进入"智能发布"新阶段[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