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以平台自治提升售后纠纷处置效率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7:03
平台经济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电商退货率攀升至35% 部分女装品类直播退货率高达80% [2] - 平台纠纷频发且维权困难 售后响应滞后问题显著 [2] - 传统政府监管模式难以覆盖复杂多变的网络交易场景 [2] 行业竞争与监管动态 - 外卖行业"内卷式"竞争导致商家利润下降 消费者品质降低 骑手劳动时长增加 [3] - 高盛等外资机构看空三大外卖平台预期前景 [3] - 监管部门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3] 自动续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 自动续订存在默认勾选 扣费无提醒 取消难等问题 [3]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2024年7月实施 重点关注自动续费问题 [4] - 国家广电总局2025年6月对互联网电视收费包自动续费进行专项治理 [4] 平台自治优势与机制 - 平台具备实时交易数据获取能力 可快速识别异常情况 [5] - 部分平台建立自动化处理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解决纠纷 [5] - 平台自治可提升治理效率 降低治理成本 减轻监管压力 [6] 售后纠纷演变与复杂性 - "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被滥用 形成"薅运费险羊毛"产业链 [7] - 二手电商因商品非标特性 成色与功能难以量化导致纠纷频发 [7] - 直播电商冲动消费导致高悔单率 宣传话术游走于虚假宣传边缘 [8] 全球行业对比数据 - 美国76%消费者认为免费退货是关键决策因素 [9] - 93%美国零售商表示零售欺诈是重大业务问题 [9] - 2023年美国线上退货率达17.6% 退货欺诈造成1010亿美元损失 [9] 平台自治创新实践 - 闲鱼推出"小法庭"机制 随机挑选17位高信用用户担任评审员 [11][12] - 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需获9票以上)解决纠纷 [12] - 美团建立"小美评审团"处理争议差评 支持率超50%即可剔除差评影响 [13] 治理模式转型方向 - 平台从裁判者向平台化器转变 提供制度框架与数据支持 [13] - 用户从消费者向社区共治者演进 参与裁判与反馈机制 [13] - 政府部门向赋能者角色发展 提供容错空间与制度激励 [13]
行业告别双寡头割据时代 京东外卖在战略预期下的破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6:17
外卖市场现状与问题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但过去10年陷入单价未涨反降的怪圈,同时面临高佣金、黑外卖、骑手难等问题[2] - 行业长期维持美团、饿了么双寡头竞争格局[2] 京东外卖的崛起与战略 - 京东外卖以商家免佣、品质外卖、骑手保障三大策略冲击行业痛点,打破黄蓝割据局面[2] - 2025年二季度京东外卖驱动的新业务收入同比飙涨199%,覆盖350个城市,入驻150万家餐饮门店[3][5] - 与15万名全职骑手直签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订单规模突破2500万单[3][5] - 坚持反内卷立场,拒绝恶意补贴,合作15000家企业提供多场景用餐解决方案[5] 财务与业务协同表现 - 京东集团2025年二季度总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三年增速新高[2] - 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实现超40%同比增长,日百品类收入加速增长16.4%[7][8] - 618大促期间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外卖与零售业务协同强化30分钟送达能力[10] 供应链创新与线下布局 - 基于生鲜供应链能力进行模式创新,推出自营品牌七鲜小厨,首店日均订单超千单且复购率达行业两倍[15][16] - 开设七鲜美食MALL实体店,实现跨品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并展示100%后厨直播[11][13] 长期战略与行业影响 - 管理层强调长期主义目标,计划构建可持续5-20年的商业模式,短期运营亏损扩大至148亿元[14] - 通过供应链赋能推动行业降本增效,促使竞争从补贴内卷转向健康竞合[18] - 外卖业务高频特性反哺即时零售,形成与核心电商业务的战略协同[18]
滴滴旗下99Food在巴西圣保罗正式上线
商务部网站· 2025-08-15 16:01
公司动态 - 滴滴旗下外卖软件99Food于8月12日在圣保罗正式上线运营 [1] - 公司投资额达5亿雷亚尔 占99Food在巴西市场投资计划的一半 [1] - 99公司巴西战略包含外卖服务 并计划进一步整合交通 配送和支付服务 [1]
行业告别双寡头割据时代 京东外卖在战略预期下的破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15:48
京东外卖业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京东集团总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增速纪录,其中外卖驱动的新业务收入同比飙涨199% [2] - 外卖业务覆盖全国350个城市,入驻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与15万名全职骑手直签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 [6] - 订单规模突破2500万单,618大促期间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 [8][11] 战略定位与差异化竞争 - 以"商家免佣、品质外卖、骑手保障"切入市场,打破美团、饿了么双寡头格局,形成"第三极"认知 [2][6] - 坚持反内卷立场,拒绝恶性补贴,与15000家重点企业合作提供多场景用餐解决方案 [9] - 通过七鲜小厨自营模式创新,首店日均订单超千单,复购率达行业两倍 [18][19] 供应链协同与长期价值 - 外卖业务与零售业务形成交叉购买,带动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6.4%,服务收入增长29.1% [11] - 依托秒送10年积累的即时零售能力,在"30分钟送达"竞争中建立护城河 [12][13] - 首个七鲜美食MALL落地哈尔滨,实现跨品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未来将拓展全国供应链赋能 [14] 商业模式创新与行业影响 - 基于生鲜供应链能力进行模式创新,目标建立可持续5-20年的商业模式 [4][18] - 新业务运营亏损从去年7亿元扩大至148亿元,但管理层强调长期增量价值优先 [16] - 通过"战略三问"(痛点、能力、回报)验证模式,推动行业从补贴内卷转向健康竞合 [21]
京东正在帆满舵稳地驶入顺风区
财经网· 2025-08-15 12:5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约4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1] - 带电等核心品类优势巩固,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加速增长16.4%,商超品类连续6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1] - 服务收入同比加速增长29.1%[1] - 新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99%,带动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实现超过40%的同比增长[4] - 季度活跃用户数连续7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4] 人力资源战略 - 18年来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超1000亿元,是行业内唯一与所有快递小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的公司[2] - 截至2024年已有1200多名快递员从京东退休并领取退休金[2] - 2025年扩展至外卖骑手,为15万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享受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3] - 90万人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形成多方面竞争壁垒[3] 供应链与技术布局 - 自2017年技术转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1500亿元[6] - 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近1700亿元[6] - 智能供应链技术提升库存周转率,工业品供应链可使客户成本降低三分之二[6] - 拓展外卖、酒旅、七鲜美食MALL等新业态围绕供应链优化[7] - 七鲜美食MALL首店开业,七鲜小厨首店日均订单超1000单,复购率高于行业220%[7][8] 全球化战略 - 海外仓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英国、波兰等地新开海外仓[10] - 在沙特启动配送业务,推出自营快递品牌"JoyExpress",提供当日达、次日达服务[11] - 构建"本地化运营+合规化基建"的出海新范式[11] 战略成果 - 社保合规从成本包袱转化为竞争壁垒,形成政策避险池和消费者心智优势[3] - 供应链主轴穿透商业形态差异,构建从消费场景到工业场景的完整闭环[8] - 长期投入转化为用户信任,形成穿越周期的护城河[12]
送外卖半年,京东净利润成绩单
财经网· 2025-08-15 12:51
公司业绩表现 - 二季度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增速纪录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51% Non-GAAP净利润74亿元同比下滑49%环比下降42% [1] - 上半年总收入6577亿元同比增长192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7068亿元同比下降1368% [2] - 核心零售业务板块二季度营收3101亿元占总营收87%经营利润139亿元弥补新业务亏损 [7] 外卖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二季度亏损148亿元但拉动主站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均超40% [1][9] - 新业务板块(含外卖)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199%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7亿元扩大至148亿元 [6] - 外卖业务覆盖350个城市入驻150万家餐饮门店200个品牌销量破百万签约15万名全职骑手并缴纳五险一金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竞争加剧淘宝闪购和美团8月7日单日订单总量超26亿单为2024年两倍京东6月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3] - 京东4月投入百亿补贴后淘宝闪购整合饿了么推出500亿元补贴美团也加大投入 [3] - 京东推出"七鲜小厨"自营合营模式计划三年内建设1万家门店并投入百亿建设新型供应链 [14] 战略定位与协同效应 - 公司将外卖和即时零售视为长期战略方向将持续建设相关运营和系统能力 [8] - 外卖用户中40%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公司认为该引流成本比购买流量更划算 [8] - 外卖带动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率达45%创大促季度历史新高 [10] 管理层观点 - CEO许冉表示7月以来外卖市场存在泡沫公司不会参与恶性价格战 [13] - 刘强东认为生鲜供应链是核心盈利点"前端卖饭菜永远不赚钱靠供应链赚钱" [15] - 公司称最近五年是"失落的五年"希望通过新业务结束该周期 [11]
3200亿快手,“杀向”外卖、自营网贷
凤凰网财经· 2025-08-15 12:46
互联网流量困境与外卖业务竞争 - 互联网行业面临流量增长瓶颈,电商巨头和短视频平台均受困于此[4] - 外卖及到店酒旅成为头部平台寻求突破的关键方向[5] - 外卖行业竞争加剧,京东入局后与美团、饿了么形成三足鼎立格局[6] - 快手通过独立入口切入外卖市场,采用与抖音类似的绑定第三方平台策略(如美团)[11][12][14] - 抖音外卖业务经历多次调整后收缩,仅面向部分品牌连锁商家[14] 短视频平台用户与商业化挑战 - 快手日活用户达4.08亿(同比+3.6%),月活7.12亿(同比+2.1%),但低于微信视频号的6.2亿日活[15] - 抖音与快手均面临用户增长天花板,商业化压力显著[16] - 快手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同比10.9%,营业利润率12.99%(同比下滑0.39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39.78亿元(同比下滑3.4%)[17][18] 电商业务增速放缓与新流量策略 - 快手电商GMV增速持续下降:2021-2024年分别为78%、33%、31%、17%,2024年GMV达1.39万亿元[22] - 抖音2024年GMV达3.43万亿元(同比+35%),计划通过扩大直播电商和搜索GMV提升规模[23] - 短视频平台入局外卖旨在通过高频业务导流,提升主站高毛利业务GMV[23] 快手多元化业务突围 - 金融领域:推出自营网贷产品"省心借",并持有小贷、保险经纪牌照[25][27][28] - AI布局:成立可灵AI事业部,聚焦视频生成模型,目标全球市场规模110亿-230亿美元[31][36] - 资本市场反馈积极,年内股价涨幅超81%,市值突破3200亿港元[35] 战略方向与市场评价 - 瑞银上调快手目标价至95.37港元,认可可灵AI在视频生成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力[36][37] - 外卖与金融业务被视为辅助手段,AI被定位为未来核心增长曲线[37]
京东Q2增收653亿却少赚50%:外卖狂飙成"利润刺客",这笔账到底怎么算?
36氪· 2025-08-15 12:4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566.6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同比增速新高 [2] - 归母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锐减50.8%,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3.7%,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2] - 零售业务收入3100.8亿元,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7.9%,经营利润率4.5%创大促季度历史新高 [3] - 新业务(含外卖)经营亏损148亿元,运营利润率-107%,拖累整体利润表现 [7] 零售业务亮点 - 带电品类收入1790亿元,同比增长23.4%,增速较上季17.1%提升,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 [6] - 日用百货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长16.4%,商超品类连续6季度双位数增长 [6] - PLUS会员与普通用户同比增速均超50%,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均超40% [4] - 618期间APP日活用户2.12亿,同比增长52.1%,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速超100% [4] - 履约开支221亿元,同比增长28.6%,但占比仅从5.9%微增至6.2%,体现技术提效 [4] 外卖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暴涨199%,覆盖350个城市,引入超150万家商家 [7] - 618期间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 [7] - 单均亏损约6-12元,按日单量计算日亏损最高达1.5亿元 [7] - 因监管约谈缩减补贴后,日订单量维持在2000万单左右,亏损收窄 [8] 战略投入与布局 - 二季度营销开支同比增长127.6%至119亿元,占收入比从4.1%增至7.6% [8]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25.7%至53亿元,一般及行政开支增长53.2%至33亿元 [8] - 开设首家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首周日均订单超1000单,复购率高于行业220% [11] - 计划三年投入10亿元扶持1000道招牌菜,建设1万家七鲜小厨,斥资百亿打造新型供应链 [11] - 拟以22亿欧元收购欧洲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覆盖12国超1000家门店 [12] 生态协同效应 - 外卖业务带动零售业务用户转化,外卖用户向3C、家电等核心品类的转化率明显提升 [6] - 计划三季度上线"交叉购买"工具,强化业务协同 [10] - 线下业态已覆盖折扣超市、3C数码、养车等多领域,80%城市门店实现盈利 [11] - 通过"全球供应链+本地化运营"战略拓展国际市场,计划三年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 [12]
“史上最贵”外卖大战,会以“多输”收场吗?
36氪· 2025-08-15 12:21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以高调姿态进入外卖市场 90天内实现日订单量从0到2500万单的突破 采用免佣金 交社保和免配送费策略快速吸引商家 骑手和消费者[5] - 美团和饿了么在战前日订单量分别约为6000万和2000万单 美团处于防守姿态 核心本地商业CEO表明"不想卷但不能不反击"[7] - 行业订单峰值从一天1亿单大幅提升至2.5亿单 显示短期补贴策略显著推高整体市场规模[7] 平台战略与生态整合 - 饿了么数据显示超过40%用户会交叉购物 从外卖延伸至淘宝全品类电商页面 带动平台整体日活和月活用户增长[5] - 淘宝闪购通过"88会员日"等活动实现订单份额反超美团 非餐品牌表现突出 395个品牌月成交破百万元 66个品牌破千万元[9] - 阿里系整合饿了么 盒马 飞猪等资源 推出"淘宝大会员"降低门槛 打通吃喝玩乐全场景以提升用户粘性和平台打开率[9] 商家运营与商业模式 - 商场出现专供外卖的"外卖大厦"业态 四楼集中开设烤肉拌饭 减脂餐等纯外卖档口 普遍采用预制菜包加热模式[3] - 部分商家面临"卖越多亏越多"困境 有奶茶店日销量从50杯增至100杯仍无法保本 导致部分小老板选择下架外卖平台[12] - 连锁餐饮成为京东切入"品质外卖"的重点 因可快速上架和全域覆盖 避免传统地推模式的高成本[7] 消费行为与市场影响 - 低客单价餐饮如奶茶 咖啡 快餐获得大部分补贴流量 出现消费者从"一天一杯咖啡"到"一天三杯"的不可持续消费习惯[7][11]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达9000万单 其中闪购订单仅1500万单 餐饮类外卖订单是即时零售订单的5倍 显示餐饮仍主导外卖市场[8] - 线下商场人流持续向线上转移 但即时零售大战能否在零和博弈外创造增量市场仍存疑问[12]
美团青山计划的8年:让绿色生活“人人可参与”
新京报· 2025-08-15 11:37
环保行动与消费者参与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环保融入日常生活和社交,通过回收塑料饮品杯兑换环保背包等奖励[1] - "好杯新生"环保行动由美团青山计划于2025年4月发起,构建覆盖一次性饮品杯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示范体系[1] - "盒聚变"行动针对塑料餐盒规模化回收,搭建回收和再生利用链路[1] 美团青山计划成果 - 美团外卖"无需餐具"累计总订单量超过100亿单,5.2亿用户使用该功能[2][3] - 全国20个省份24个城市落地餐盒回收项目,累计回收3.7万吨塑料餐盒,减碳5.7万吨[2][6] - "好杯新生"活动首年预计实现1亿个饮品杯回收再生[2] - 推出《餐饮外卖绿色包装解决方案》第三阶段,覆盖16大类菜品[2] - 发起5亿元公益性青山科技基金,支持环保科研[2] 塑料餐盒回收现状 - 2023年中国PP餐盒消费量约135万吨,较2020年增长26%[3] - 2023年中国消费后PP餐盒回收再生量约40万吨,较2020年增长60%[3] - 外卖餐盒中塑料餐盒约占七成,主要为食品级PP材质,再生价值较高[6] - 透明PP塑料餐盒回收售价通常在每吨3000元以上[6] 绿色包装创新 - 美团青山计划发布三批绿色包装推荐名录,搭建绿色包装信息平台[4] - 美团、大众点评App上线"支持自带杯"标签,覆盖1.3万家饮品门店[3] - 针对绿色包装产品性能欠佳、成本较高等问题,支持绿色包装创新及供应链建设[4] 再生材料应用 - 废弃塑料餐盒通过回收加工可制成10余种制品,如运动服装、背包等[8] - 温榆河公园内设施使用回收塑料餐盒再生材料,如"躺平听鸟椅"由1093个餐盒制成,实现碳减排40.7公斤[8] 科技助力环保 - 美团投入5亿元发起青山科技基金,资助环保科研和创新成果产业化[9] - "科创中国"环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聚焦绿色包装、回收再生等领域,资助12个项目总金额2470万元,配套产业资金1.8亿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