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茶饮

搜索文档
上市一年股绩双压,茶百道该反思些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4-27 11:06
文|铑财研究院 充分选择,才会凸显充分价值。 随着2025年3月蜜雪冰城的上市,新茶饮四巨头终于齐聚港交所,不过各家悲欢似乎并不想通。 以蜜雪冰城为例,发行价202.5港元,上市当日不仅打破"上市即破发"魔咒,还暴涨43.21%,最终收于290港 元。此后整体震荡走强,截至2025年4月25日收于468.8港元,较发行价累增131.5%,市值1780亿港元。古茗也 不遑多让,2025年2月上市、发行价9.94港元,最新收盘价21.6港元,较发行价累涨117.3%,市值513.7亿港元。 玩味的是,相较"后浪"的耀人光芒,"前辈"奈雪的茶、茶百道股价热度逊色了不少。先说"新茶饮第一股"奈雪, 2021年6月上市发行价19.8港元,截至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0.97港元,较发行价几乎"脚趾斩",市值仅剩16.51亿 港元。据百度股市通,仅2025年内就累跌28.68%。 "第二股"茶百道,2024年4月23日以发行价17.5港元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即破发,收于12.41港元,较发行价跌 29.09%。此后整体呈震荡下行态势,截至2025年4月25日股价收于8.38港元,较发行价累跌超30%,市值仅剩 123. ...
玩场景扮演?茉酸奶首个“牧场奶仓”店型开业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6 01:35
品牌战略与门店升级 - 公司推出新子品牌"牧场奶仓",首家门店于2025年4月18日在上海徐家汇日月光中心广场开业,采用"谷仓"设计风格,与原绿色系门店形成区隔,转向原木色调和农场元素[5] - 新门店通过开放式厨房展示制作过程,强调手作、新鲜和可见的价值观,空间氛围偏向慢节奏酸奶工作坊[7] - 价格展示采用手写黑板形式,营造轻松生活化氛围,店内陈列裸麦束、草编器具及新鲜水果以强化农场采摘现场感[5] 产品创新与品类拓展 - 新品牌新增烘焙系列和现制酸奶系列产品,烘焙系列包括酸奶贝果(22元/个)、酸奶麻吉(36元/三个装)和牧场严选奶皮子千层蛋糕(23元/个)[10] - 现制酸奶系列推出冷萃酸奶(25-32元)、冷萃酸奶芭菲杯(23元)和轻酸奶(16元),覆盖特浓抹茶、草莓等多种口味[12] - 产品形态从饮品延伸至"饮+食"组合,尝试撬动酸奶零售更大份额,包括布丁甜点、轻食酸奶等[13] 行业挑战与多品牌布局 - 现制酸奶行业面临季节性波动(秋冬冷饮需求下降)、同质化竞争及低制作门槛问题[12] - 公司近90天新开门店51家但关闭61家,受高定价策略(如108元榴莲奶昔事件)和食品安全问题(过期原料事件)影响[12] - 公司通过多品牌战略应对挑战:推出鲜牛乳基底饮品品牌"优尼波巴"(16-22元价格带,已开13家门店)及高端酸奶碗品牌"GOOOLDEN"[12][13] 战略转型方向 - "牧场奶仓"是品牌再定位尝试,通过沉浸式空间设计和产品线扩展探索酸奶零售新场景[13] - 公司需持续打磨产品力、供应链和品牌信任以应对增长焦虑,现制酸奶业态能否持续扩容仍需市场验证[13]
沪上阿姨,申请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4-24 07:10
10年开出7297间门店后,拥有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店网络的沪上阿姨,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正式 发起IPO冲刺。 这是继茶百道、古茗控股、蜜雪冰城之后,又一家准备在香港上市的现制茶饮企业。在此之前,奈雪的 茶已经在港交所上市。 十年开出7000余间门店 99.3%门店为加盟 2月14日,港交所披露了沪上阿姨的上市申请文件。文件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期内溢利3.24亿 元,同比增长12.8%。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是覆盖最多中国城市的中国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 文件显示,沪上阿姨于2013年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售卖五谷奶茶——一款加入谷物作配料的奶茶,并以 此迈开扩展中国北方地区门店网络的步伐。公司于2019年开始提供鲜果茶,得以在全国各地快速扩张。 2021年5月,沪上阿姨升级全新的鲜果茶战略。 目前,沪上阿姨已推出"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三大品牌,能够提供多款由优质原叶茶、现磨咖啡 豆、酸奶、鲜果、NFC果汁、牛奶及多种谷物等其他食材制成的健康现制饮品。 在经营模式上,沪上阿姨采用以加盟店为主的形式进行快速规模化扩张。截至2023年9月30日,沪上阿 姨一共有7297间门店。文件显示,目 ...
霸王茶姬美股首日上市,盘中一度涨近50%!道指跌超1%,英伟达跌近3%!事关降息,特朗普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7 23:06
美股市场表现 -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下跌527.16点,跌幅1.33%;纳指跌0.13%;标普500指数涨0.13%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盘跌0.42% [10] 大型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英伟达跌2.93%,谷歌、微软跌超1%,苹果、奈飞涨超1% [2] - 苹果市值2.96万亿,涨幅1.37%,成交额101.08亿 [4] - 奈飞第一季度营收10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盘后涨2.58% [8] 半导体行业 - 摩根大通警告,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影响,今年后半年芯片行业更难,将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营收增速预期从此前的同比增长10% - 12%下调至同比持平到中个位数增长,把2025年半导体设备(WFE)行业增长预期从原来的+5%调整为0%或小幅负增长 [2] 联合健康 - 联合健康收跌22.39%,领跌道指成分股,第一季度收入与收益低于预期,并下调2025财年收益预期,预计今年每股收益在26美元至26.5美元之间,远低于此前预期 [5] 中概股表现 -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阿里巴巴涨超2%,理想汽车、拼多多涨超1%;小鹏汽车跌超2%,京东跌超1% [10] - 霸王茶姬美股上市首日收涨15%,开盘涨超20%,盘中最高涨幅达49%,市值约50亿美元,2024年GMV达295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计划2025年新增1000 - 1500家门店 [10][12][13] 其他中概股 - 苏轩堂涨118.40%,百家云涨72.09%,明珠货运涨36.49%等多只中概股涨幅明显 [11][12] 国际油价 - 4月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21美元,收于每桶64.68美元,涨幅为3.54%;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11美元,收于每桶67.96美元,涨幅为3.20% [16] 利率政策 - 欧洲央行三大利率工具均下调25个基点,存款利率下调至2.25%,主要再融资利率下调至2.40%,边际贷款利率下调至2.65% [17] - 特朗普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降息,称鲍威尔应尽早下台 [17] -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保持政策独立性,称在关税问题上调整货币政策为时过早 [18][19] - 伊丽莎白·沃伦警告若鲍威尔被解职,美国股市将崩盘,白宫官员称目前无提前结束其任期计划 [20]
新茶饮行业破局样本:产品、供应链与数字化 茶百道2024财报里的“三驾马车”
新浪证券· 2025-04-02 10:2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增长 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出现转变 茶百道通过“产品力 + 供应链”构建核心壁垒 以“数字化 + 国际化”驱动未来发展 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并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约为3547.20亿元 同比增长6.4% 消费者需求从“尝鲜”转向“品质” 市场竞争从门店数量扩张转向效率与差异化较量 [1] 茶百道业绩 - 2024年茶百道实现总营收42.9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增加盟商1348名 门店规模稳步提升 门店数同比增长7.6% 注册会员数达到1.39亿 活跃会员数达5929万 用户粘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产品力与供应链 产品力 - 茶百道凭借“经典爆款 + 高效创新”突围产品同质化问题 形成丰富产品矩阵 靠明星单品吸引复购 季节性和区域性茶饮保证新鲜感 [2] - 2024年茶百道共推出60款新品 完成对42款经典产品配方升级 平均每周上新近1款 远超行业每月1 - 2款的平均水平 “超级蔬食”系列引领行业健康化转型 “小麦草系列”受消费者喜爱 [2] 供应链 - 2024年全国仓配网络“次日达”覆盖率达92% 推出41条信任交接的夜间配送路线 水果统一配送覆盖率达71.7% 提升产品出品质量 [4] - 自有工厂夯实原料可控性 环保包材工厂“森冕工厂”2023年产能接近1.4万吨 原叶茶生产基地年产能达5000吨 降低对第三方供应商依赖 掌握原料品控权 [4] 数字化与国际化 数字化 - 茶百道将国产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多个环节 构建“三位一体”智能管理体系 并在全国8000多家门店规模化应用落地 重塑传统茶饮运营模式 [5] - 门店管理实现“智能补货”“AI督导巡检”“自动化客服”等场景落地 智能巡检系统识别准确率高达90% 巡检效率提升30% 还能对食品安全严密管控 [9] - 自主搭建“All in One”门店经营管理平台 提高加盟商经营效率 [9] - 自建会员系统整合多平台用户生态和会员体系 实现“一个会员等级 全网权益通用” 提升门店人效 减少消费者等待时间 [10] - 2024年入选中国信通院“软件智效领航者”典型案例 [11] 国际化 - 截至2025年2月 在韩国、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西班牙开设18家门店 采用“聚焦重点、深度本地化”策略 [12] - 在海外市场延续产品创新基因 月月上新 推出本土化菜单 如韩国市场江南店复购率为49% [12] - 在韩国搭建本地供应链及仓配体系 组建本地化团队 已开10家门店 本地消费者占比80% 复购率达45% 排队加盟商超300家 [12]
裂隙下的巨物:霸王茶姬成长史
36氪· 2025-03-08 08:12
核心观点 - 霸王茶姬通过资本助力、标准化运营和创始人战略眼光实现逆袭,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性茶饮巨头,门店数量从200家扩张至6500家,GMV增长数十倍[2][7][12] - 公司成功关键在于聚焦原叶鲜奶茶大单品战略(伯牙绝弦年销2.3亿杯),同时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标准化生产,将前五大SKU占比稳定在50%以上[17][21][23] - 与茶颜悦色的保守扩张形成鲜明对比,霸王茶姬采取激进加盟策略,在2021-2023年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但2025年扩张速度已开始放缓[13][29][31] 资本运作 - 2020年底关键融资:XVC以7亿估值投资超1亿帮助创始人张俊杰回购其他股东股份,后续持股近20%,该轮融资成为公司扩张转折点[7][9][10] - 融资时机精准:抓住消费投资顶峰期获取资金,2020年GMV仅2亿但净利润超千万,后续估值在几个月内翻倍至14亿[7][10][14] - 资本回报预期:XVC预计霸王茶姬IPO后可收回历史总投资额的2倍,复星等机构后续跟投[9][10] 扩张战略 - 地理扩张:2021年总部迁至成都后,从云贵川快速渗透至江浙沪粤等9省,2022年门店突破1000家,2023年进入一线城市茶饮重镇[12][15][26] - 加盟体系:采取免加盟费、半价装修等激励政策,但严格把控选址(拒绝商场边角/地下/高楼层店铺),单店月销从20万提升至日销3万[13][14][26] - 竞争策略:利用茶颜悦色未开放加盟的窗口期,以"平替茶颜"定位快速卡位,2023年GMV实现两年翻两番[15][21][31] 产品标准化 - 大单品聚焦:砍掉亏损的欧包和复杂水果茶(曾导致数百万亏损),将原叶鲜奶茶占比从30%提升至90%,伯牙绝弦占销量60%以上[17][20][21] - 生产自动化:2022年引入全自动制茶机将出杯时间缩短至8秒,相比茶颜悦色的半自动设备更高效[21][22] - 供应链简化:专注茶叶供应链建设,放弃鲜果全国统一采购(损耗过高),仅保留柠檬等易标准化水果[19][20][22] 创始人特质 - 战略魄力:在股东反对下坚持扩张,疫情期间逆势投入百万级租金抢占核心地段,提出"开到100个国家"目标[7][11][12] - 商业思维:更关注商业模式而非产品细节,主张"不创新让利润最大化",年上新不超过5款(竞品年均上新超100款)[28][32] - 激励机制:以"再抽100个1万"等激进奖励方式提振团队士气,IT部门人员规模爆发式增长[25][26] 行业竞争格局 - 产品差异化:原叶鲜奶茶赛道中,霸王茶姬均价较茶颜悦色高3-4元但仍被市场接受,显示消费者对茶基底价格敏感度较低[15][28] - 竞品对比:茶颜悦色坚持直营与慢扩张(区域经理培养需5年),喜茶/奈雪侧重产品创新,古茗依赖水果茶制约北方扩张[19][31][32] - 新威胁:瑞幸以9.9元轻乳茶切入市场,甜啦啦以半价复刻爆款,价格战可能成为霸王茶姬未来挑战[28][29]
暴涨40%!千亿“雪王”诞生!
证券时报· 2025-03-03 04:27
3月3日,在招股阶段就热点不断,并创下港股市场1.84万亿港元认购纪录的"雪王"——蜜雪冰城终于登陆港股市场。 数据显示,蜜雪冰城本次开盘即大涨,截至证券时报记者发稿涨超40%,总市值已超过千亿港元。 更为关键的是,蜜雪冰城此次一举打破新式茶饮的"破发魔咒",此前在港股上市的奈雪的茶、茶百道和古茗在上市首日均以破发收场。 与此前暗盘涨幅基本一致 从"人和"来看,一方面,本次蜜雪冰城的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红杉中国、高瓴集团、美团龙珠等国内顶尖资本齐聚;另一方面,香港各大券商平台普遍都提供 了100倍的杠杆打新,更有一些券商提供了200倍的超高杠杆,1万港元本金可撬动200万港元申购额度,极大降低了散户参与门槛,直接导致认购规模呈指数级放 大。 甚至在蜜雪冰城的火热认购带动下,前几日港股市场上的新式茶饮个股迎来大涨,其中,奈雪的茶在2月26日和27日分别大涨超33%和超21%。 不过,随着蜜雪冰城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奈雪的茶、茶百道和古茗这3家此前已上市的新式茶饮品牌却迎来调整。今日奈雪的茶盘中跌幅超11%,茶百道一度跌近 8%,古茗盘中跌幅接近6%。 多家机构隐身背后力挺 作为中国现制饮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蜜雪 ...
安踏 CEO 称三年内单品牌要超耐克中国;蜜雪冰城成现象级港股IPO;雀巢要全资收购徐福记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02 07:33
安踏品牌挑战耐克中国 - 安踏品牌CEO徐阳提出目标:3年内在中国市场单品牌超越耐克 [2] - 徐阳推动组织变革:每开1家高效店关闭10家低效店 SV店月坪效达2万元(普通店20倍) [2][3] - 战略方向为"品牌向上、价格向下、市场向外":高端店进驻SKP 供应链优化降价 2023年成立出海事业部进军欧美 [3] - 安踏逆势扩张:2023年宣布全球招募10万名员工 而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同行普遍收缩 [3] 雀巢中国发力零食糖果赛道 - 雀巢全资收购徐福记 糖果业务占大中华区收入16.1%(8.01亿瑞士法郎/65亿元) [4][5] - 徐福记日产能超1600吨 覆盖200万家终端门店 为雀巢糖果第二大品牌 [5] - 中国零食赛道火热:头部企业营收超500亿 雀巢糖果业务2024年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5] 7-11便利店并购案或生变 - 伊藤家族私有化计划遇阻(8万亿日元报价) 加拿大ACT或重启收购(原报价7万亿日元) [6] - 7-11全球门店超8.4万家 但2024年销售额同比仅增3.8% 在华拓店速度落后美宜佳等对手 [6][8] - 面临老龄化(取消24小时经营争议)和增长放缓双重压力 2019年启动裁员闭店改革 [7][8]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 - 发行价202.5港元/股(代码2097) 全球门店超4.5万家 海外门店达4792家 [10][11] - 营收超200亿 毛利率30%+ IPO资金将用于东南亚市场本地化及供应链建设 [10] - 此前奈雪的茶等新茶饮港股首日均破发 蜜雪冰城业绩表现或成例外 [10] Prada或收购范思哲 - Prada评估收购Versace(估值约20亿欧元) 拟与Jimmy Choo打包收购 [12][13] - Versace全球拥有230家精品店+638家授权门店 Prada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增18% [13] - 收购可互补产品线(Versace奢华风格+Prada极简主义) 增强与LVMH等竞争实力 [13][14] 其他行业动态 - 野兽派开设中国首家工坊店 以四季为主题打造沉浸式香氛体验空间 [16] - 耐克2025年将复刻权志龙挚爱鞋款Mars Yard 3.0 转售价曾达原价数十倍 [18] - 碧柔推出高原防晒技术:拉萨实测显示防晒液可减少98%晒伤 含水量提升11.9倍 [19] - 资生堂中国战略下沉:拓展内陆中型城市 在百万人口城市开设新门店 [23] - 盐津铺子投资2.2亿建泰国生产基地 重点生产魔芋、薯片等核心产品 [26] - 德弘资本完成收购高鑫零售 董事会主席黄明端辞任 华裕能接任 [27]
暗盘大涨30%!“雪王”,一度逼近千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2-28 10:52
蜜雪冰城IPO表现 - 蜜雪冰城暗盘总市值一度逼近千亿港元,涨幅超30%[1] - 暗盘涨幅回落至23%左右[2] - 创下港股史上最大规模认购纪录,达1.84万亿港元,认购倍数超5324倍[3] 现象级IPO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回暖,科技股带动中国资产重估,消费类新股如布鲁可首日涨85%、毛戈平涨76.5%[4] - 品牌全国及海外扩张显著,每股定价202.50港元,最小申购金额20454港元[4] - 基石投资者包括红杉中国、高瓴集团、美团龙珠等顶级资本[5] - 香港券商提供100-200倍杠杆打新,降低散户参与门槛[5] 行业联动效应 - 蜜雪冰城认购热潮带动奈雪的茶两日分别大涨33%和21%[6] - 奈雪的茶2月28日收盘价2.100港元,跌幅2.33%,换手率28.76%[7] 新茶饮行业现状 - 已上市品牌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均首日破发[8] - 行业价格战加剧,均价从30元降至15-20元[9] - 古茗单店日均GMV从417杯降至386杯[9] - 蜜雪冰城单店日均零售额从4416.3元降至4184.4元[9] 加盟店运营数据 - 2021-2024年前九月蜜雪冰城关闭加盟店数量分别为206家、264家、641家、714家[10] - 关店数量与门店扩张比例相关,但受行业增速放缓和竞争加剧影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