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融资

搜索文档
跨境投融资迎“便利化礼包”,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先结后补”
搜狐财经· 2025-09-17 09:08
9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 知》(下称:《通知》),围绕外商直接投资(FDI)、跨境融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等多个维度推出 一系列针对性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为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新一轮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谈及《通知》出台背景,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国家外 汇管理局按照系统集成、稳妥有序的思路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充分调研了解银行、企业、个人 有关外商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等外汇业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 "《通知》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助力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 展。"李斌表示。 跨境投资改革取消双重登记、放开再投资 在跨境投资外汇管理领域,《通知》落地多项关键松绑措施,进一步简化流程、降低制度性成本。 首先是取消外商直接投资(FDI)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李斌表示,境外投资者在境内设立FDI企业 前需要汇入前期费用的,可直接开立相关账户并 ...
提升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激活创新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01
"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具备'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传统融资渠道可能面临较 多限制。"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措施将使这类企业更 容易获取境外低成本资金,为其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加快科技 成果转化,推动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以 下简称《通知》)。 在深化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方面,《通知》提出了多项举措,其中包括扩大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 利,将全国范围内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统一提高至等值1000万 美元,将部分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提高至等值2000万美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刘 琪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也认为,这有助于精准解决科创类企业融资难题,激活创新动能。科创类企 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高成长"的特性,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满足其需求。此次措施能使真正具备技术竞争 力的企业获得更多发展资源,同时也 ...
提升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 激活创新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9-16 16:14
在明明看来,这也体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视与支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增强企业的信心和安全感;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为企业发展创造 更加优越的外部环境。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以 下简称《通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在深化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方面,《通知》提出了多项举措,其中包括扩大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 利,将全国范围内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统一提高至等值1000万 美元,将部分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提高至等值2000万美元。 "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具备'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传统融资渠道可能面临较 多限制。"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措施将使这类企业更 容易获取境外低成本资金,为其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加快科技 成果转化,推动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也认为,这有助于精准解决科创类企业融资难题,激活创新动能 ...
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举办跨境融资业务热点国别及常见法律风险专题培训
中国能源网· 2025-09-02 09:47
核心观点 - 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举办跨境融资法律风险专题培训 以应对复杂境外融资环境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1] - 该行通过专业培训强化跨境融资合规意识 助力广东企业海外发展 [1] - 截至7月末该行境外贷款规模在广东省同业中保持领先 [1] 跨境融资业务现状 - 境外融资环境日趋复杂 部分国家在外债登记 担保监管 资金入境等方面政策调整频繁 [1] - 东南亚和中亚6个热点国家跨境融资领域出现最新实务变化 [1] 银行战略举措 - 通过系统培训和交流学习帮助业务部门掌握重点国别政策法规动向 [1] - 特邀专业律师团队结合当前监管新规进行深入解读 [1] - 持续发挥"融资+融智"优势 多维赋能企业"走出去" [1] - 将持续加强境外业务风险防控力度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质效 [2] 业务影响 - 跨境融资业务是发挥政策性职能的重要抓手 [1] - 助力广东企业高质量"出海" 在共建"一带一路"实践中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2]
人民币兑美元破7.18关口:换汇划算吗?这四类人要懂
搜狐财经· 2025-08-22 12:15
近期汇率走势与收益对比 - 在岸人民币8月22日收盘价为7.1792,较年初升值1.64%,离岸人民币报7.182,年内涨幅达2.11% [3] - 以10万元人民币兑换美元为例,年初汇率7.42可兑换13477美元,当前汇率7.18可兑换13927美元,差额450美元 [3] - 美元存款年化收益4%折合4000元人民币,较人民币存款0.95%利率的950元收益高出3050元利差 [3] 政策调控措施 - 央行8月15日报告强调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与1月13日跨境融资参数上调至1.75的政策形成联动 [4][5] - 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已覆盖全国13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办理跨境电商外汇支付业务260亿美元 [5] - 外汇局7月22日将科创企业外债额度提高至1000-2000万美元 [5] 企业跨境融资与风险管理 -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于8月1日实施,允许集中管理外汇资金 [5] - 珠海6月推出汇率避险资金池,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100万元远期结售汇财政支持 [5][6] - 跨境融资参数上调使企业可多融入25%外汇资金 [6] 美元资产配置机会 - 香港银行一年期美元定存利率达4%,高于内地人民币理财 [6] - 美元储蓄分红险长期收益超7%,香港保险公司提供15%-30%保费回赠 [6]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超4%,适合作为资产组合压舱石 [6] 区域创新试点政策 - 珠海汇率避险资金池采用政府与企业按6:4或5:5比例分担保证金 [9] - 16省市绿色外债试点于8月21日启动,为低碳领域企业提供低成本外汇资金 [6][9] - 北京试点允许凭工资记录认定工龄,间接影响养老金换汇需求 [9] 市场预期与专家观点 - 美联储降息概率上升使中美利差收窄,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10] - 建议关注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决策及国内稳增长政策对出口的拉动效应 [10] - 人民币汇率近十余年在6.4-8.3区间波动,央行通过离岸人民币池子规模调控有效平抑波动 [10]
外汇局叶欣谈资本项目开放:以“三个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9:08
资本项目开放进展 - 跨境直接投资已实现基本可兑换并持续简化管理流程和要求 [1] - 跨境融资项下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基本建立 外债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 [1] - 跨境证券投资逐步由渠道式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 双向开放开创新局面 [1] 深化改革方向 - 加强资本项目开放顶层设计 系统谋划制定直接投资、外债管理、证券投资改革方案 [2] - 加快推进9项一揽子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 包括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和缩减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 [3] - 有序扩大银行直接办理外债登记试点地区 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升级扩围 [3] 区域发展战略支持 - 以制度型开放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海南自贸港、雄安新区等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3] - 有序扩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管理试点 同时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3] - 研究支持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的新举措 [3] 跨境直接投资便利化 - 稳步推动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 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流程和资金使用负面清单 [4] - 优化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管理 统一本外币监管规则支持境外投资企业流动性需要 [5] - 稳慎推进QFLP和QDLP外汇管理试点 鼓励长期资金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开展跨境产业投资 [5] 跨境证券开放成果 - 基本形成合格投资者制度、互联互通机制和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为主的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模式 [5] - 优化QFII/RQFII跨境资金管理 累计发放约1700亿美元QDII额度满足境外投资需求 [5] - 完善沪深港通、债券通等机制安排 优化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资金管理政策 [5] 跨境融资改革成效 - 取消外债账户开户数量限制 简化外债登记手续 扩大银行直接办理外债登记试点地区 [6] - 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面增效 支持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 [6] - 支持跨国公司境内成员企业间错币种借贷用于经常项目跨境支付业务 [6] 政务服务优化 - 持续增加可网上办理的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事项 稳步提高线上办理比例 [6] - 推动商业银行通过网上办、远程办方式便捷高效办理资本项目业务 [6] - 注重对改革政策落地效果的持续跟踪、评估和反馈 [6]
资本市场回暖信号释放,睿盛环球融资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8-15 02:39
资本市场环境 - 资本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国内科创板与北交所活跃度提升 国际市场对优质标的关注回暖 [1] - 市场回暖带来更多资金流动性 投资机构风险偏好改善 投资效率提升 [1] - 当前是扩张期 技术迭代期和市场开拓期企业优化资本结构 增强发展动能的关键时期 [1] 企业融资策略 - 睿盛环球提供定制化融资路径 包括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 并购融资与私募基金对接 [3] - 公司提供IPO全链条服务 涵盖上市前风险评估 财务合规梳理 估值模型搭建和投资者路演策划 [3] - 主张提前布局分步推进策略 在资本市场条件向好阶段完成内部治理优化与财务结构调整 [5] 跨境融资机会 - 跨境融资是值得关注的选项 可匹配境外投资机构 战略投资人及跨境并购机会 [3] - 帮助企业突破地域限制获取多元资本来源 [3] - 依托全球合作网络提供国际化资源支持 [6] 融资窗口期特征 - 融资窗口期存在时间有限 需求迫切时准备可能错失最佳时机 [5] - 当前资本市场回暖提供难得的资金与资源配置机遇 [6]
【新华解读】当“科创”碰撞“莲花” 澳门科创债认证标准将有力促进跨境融资
新华财经· 2025-06-27 14:32
澳门债券市场发展 - 澳门将债券市场作为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重点产业突破口,政策导向明确支持打造中葡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培育债券市场、创新制度安排及丰富特色债券品种 [1] - MOX澳交所推出澳门科技创新债券并公布《澳门科创债认证标准(试行)》,同时成立澳门科创债认证委员会,成员涵盖科技、法律、金融等领域专家 [1] - 截至2025年6月25日,MOX澳交所发行上市债券总规模达9525亿澳门元,其中人民币计价债券占比41.7%(约4000亿澳门元) [7] 澳门科创债政策与标准 - 《认证标准》明确发行主体范围包括科技型企业、科创投资机构、孵化支持类企业、商业银行等,要求资金100%用于技术研发或成果转化 [2][4] - 发行主体需满足"认证科技企业"资质,截至2025年4月仅41家澳门企业获认证,且需在澳经营满1年并属高新技术领域 [3] - 横琴合作区注册企业在"琴澳双合规"要求下可在澳门发债,募资投向需穿透式披露季度研发进展与成果转化率 [3][4] 差异化定位与主体优势 - 澳门科创债侧重"孵化支持",与内地"科技板"聚焦成熟企业形成错位,优先支持孵化器运营商及技术转化商 [4][5] - 孵化支持类企业可获最高50%债券发行费用补贴,并享受QFLP试点便利,通过孵化器吸引外资投资内地项目 [5] - 五类优先受益主体:澳门认证科创企业、孵化支持机构、跨境技术转化企业、绿色技术企业、市场化产业投资机构 [6] 离岸市场建设与战略定位 - 澳门定位为"离岸型"债券市场,吸引全球投资者与发行人,强化自由港及中葡平台优势 [9] - 金融基建持续升级,CSD系统将自主升级以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目标构建多元化离岸债券市场 [7] - MOX澳交所以绿色、产业、科技为特色锚点,推动澳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服务实体经济多元发展 [7][8]
8180万美元!崇左市城建集团成功发行全市首笔、全区第三笔境外债券
搜狐财经· 2025-06-25 11:45
债券发行概况 - 崇左市城建集团成功发行全市首笔、全区第3笔境外债券,总规模达81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9亿元),分3批发行[1][4] - 第1批发行4000万美元由广西北部湾银行提供SBLC增信,票面利率6.4%[4] - 第2批发行2770万美元由桂林银行提供SBLC增信,票面利率6.4%[4] - 第3批发行1410万美元为无抵押债券,票面利率6.5%,上市地点包括澳交所和MOX[4] 市场反响与战略意义 - 债券吸引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认购,市场反响热烈,体现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信誉与发展潜力[4] - 此次发行是公司拓展跨境融资渠道、落实"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践,为后续发行REITs、产业基金等产品奠定基础[5] 公司经营表现 - 1-5月主营业务收入达29.14亿元,同比增长28.61%[5]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亿元,纳税3238万元[5] - 旗下景区商区累计接待游客377万人,同比增长93.19%[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以债券发行为新起点,扩大贸易业务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5] - 持续探索国内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为市场化转型注入更多资金[5]
国泰海通|策略:数字货币:打开跨境结算与融资新路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23 14:41
报告导读 - 主题交易热度维持平稳,日均成交额4.32亿元,日均换手率3.35%,结构切换加速 [1] - 稳定币与PCB主题领涨,新消费/创新药/稀土永磁主题回调 [1] - 看好科技类主题再次布局机会,推荐数字货币/AI智能体/内需消费/并购重组 [1] 主题一:数字货币 - 2025陆家嘴论坛提出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跨境支付通上线便利陆港经贸往来 [2] - 中国香港、美国通过稳定币相关法律规范,稳定币适用于跨境支付场景,有望成为企业跨境结算降本增效途径 [2] - 稳定币是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重要载体,可能成为优质企业跨境融资新方式 [2] - 推荐区块链、跨境清算系统等底层技术供应商,以及具备牌照优势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数字安全协议服务商 [2] 主题二:AI智能体 - 字节跳动、阿里、百度密集发布智能体产品,AI智能体公司Manus开放普通用户注册 [2] - AI智能体是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核心功能包括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将提升大模型数据调用量并加速垂类应用落地 [2] - AI智能体成为AI应用商业化关键催化,有望拉升算力需求曲线 [2] - 推荐具备资本开支与用户优势的互联网大厂,以及受益算力需求提升的AIDC和国产算力产业链 [2] 主题三:内需消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强调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 [3] - 国务院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兴消费带动效应 [3] - 推荐教育/育儿/养老等服务消费,国牌化妆品/IP潮玩/宠物等新兴消费 [3] 主题四:并购重组 - 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 [3] -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数量是2024年同期的3.3倍,已实施完成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是2024年同期的11.6倍 [3] - 推荐半导体、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优质资产重组,能源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