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茶饮

搜索文档
政策聚焦内需,茅台动销好转!消费ETF(159928)探底回升翻红,盘中再获5400万份净申购!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涨超1%!
新浪财经· 2025-09-19 08:21
今日(9.19),大消费探底回升,消费ETF(159928)盘中翻红涨0.23%,盘中成交额超5.6亿元。资金面上,消费ETF(159928)盘中获净申购5400万份, 此前两日强势"吸金"近8亿元!截至9月17日,消费ETF(159928)最新规模超197亿元,同类遥遥领先! 港股方面,新消费"纯"度更高的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涨超1%,盘中成交额超3000万元。资金面上,近5日有3日获资金净流人,累计"吸金"超2900万 元。热门成分股中,安踏体育、巨子生物涨超3%,老铺黄金、中国中免涨超2%,泡泡玛特涨超1%。 【高层政策聚焦内需,新消费多场景涌现】 东吴证券指出,高层政策提振消费,内需持续增长:自2023年《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出台,至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实施,一系列举措 有效激发内需潜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2025年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906亿元,同比增长4.6%,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1)宠物食品:政策护航产业发展,宠物食品多品类共振开启高增长周期。宠物食品行业在政策支持下持续健康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达1668亿元,同比 增长7 ...
奶茶品牌,开卷养生
观察者网· 2025-09-18 12:45
(文/刘媛媛 编辑/周远方)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度的持续提升,新式茶饮行业正经历一场从"好喝"到"喝好"的转型。以"健 康""养生""轻负担"为代表的产品理念,逐渐从市场的差异化卖点进化为主流需求。 行业报告显示,健康已成为消费者选择茶饮的重要考量。据艾媒咨询分析,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 模已达3547.2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4000亿元。与此同时,超过四成消费者表示,"健康风险"是未来可 能减少购买现制茶饮的主要原因。 对此,多位行业内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这一变化促使头部品牌加速产品升级,从食材配方、营养结构 到消费场景,转向更贴近现代人的健康生活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我国职业人群监测结果也发 现,职业紧张、抑郁、焦虑等已成为职场常见问题,我国6.5%的成年人存在持续抑郁症状,抑郁症终 生患病率达6.9%。 这些社会痛点与消费需求相结合,为新茶饮行业提供了"健康功能+情绪价值"的新方向。 在该背景下,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秘书长陈波教授向观察者网指出:"当下消费者需要的不只是短暂解 渴,而是长期滋养。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茶饮结合,有助于推动膳食营养升级 ...
霸王茶姬、洽洽瓜子和足力健,为何都在卷跨界?
搜狐财经· 2025-09-16 00:17
跨界经营战略背景 - 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跨界经营成为企业战略选择 因现有赛道增长放缓 企业迫切追求第二增长曲线 [2][3] - 茶饮市场竞争加剧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增速从19%回落至11% 一线城市每平方公里超3家奶茶店 同质化竞争严重 [13] - 数字化平台提供跨界技术支持 电商和社交媒介使企业能低成本测试新产品并快速迭代 [13] 霸王茶姬跨界案例 - 从茶饮延伸至生活方式品牌 天猫旗舰店转型为"霸王百货" 销售服饰 配件 家居等商品 涵盖牛仔外套 短袖 渔夫帽 挎包 可折叠墨镜 披肩及潮玩 [2][5] - 核心消费群体为18-35岁都市年轻人 联名渔夫帽话题阅读量破2亿次 带动店铺流量同比增长47% [7] - 服饰类商品毛利率达60%以上 远超茶饮30%-40%水平 提升利润贡献并增强品牌延展性 [7] 洽洽瓜子跨界案例 - 布局白酒与美妆市场 推出自有品牌白酒"洽小满"及植物萃取面膜 但新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 [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86% 瓜子业务营收增速仅3.2%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8] - 失败原因为品牌认知割裂 缺乏白酒和护肤品行业经验 资源分散导致主业受冲击 [8][9] 足力健跨界案例 - 从老年鞋履延伸至有机食品领域 推出无添加速冻水饺和手工馒头 计划2025年底开设150家门店 2026年达600家 [10][12] - 60岁以上用户占比超65% 会员体系为新业务提供天然流量 降低获客成本 [12] - 有机主食赛道处于发展初期 未形成绝对龙头 与品牌健康定位形成逻辑关联 [12] 跨界经营核心逻辑 - 成功跨界需基于品牌协同性 霸王茶姬服饰与国风调性契合 足力健食品与老年健康定位关联 [9][14] - 资本市场更支持多元业务结构企业 单一业务模式被认为缺乏抗风险能力 [14] - 企业需评估新业务与品牌价值协同性 目标用户重叠度及供应链匹配度 避免盲目跨界 [15]
新消费浪潮下,新式食饮或迎来结构性机遇
2025-09-11 14:3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新式茶饮与咖啡等现制饮品行业 以及更广泛的新消费领域(包括潮玩、黄金饰品、化妆品等)[1][3][7] * 涉及的公司包括古茗、茶百道、蜜雪冰城、MOMO、甜啦啦、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牌 以及阿里巴巴、美团等平台公司[3][4][5][6][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新茶饮行业门店数量净减少约4万家(新开11万家 关闭15万家)行业出清加速[1][3]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客单价环比企稳 因中高端品牌不再主动降价以保障加盟商盈利能力[1][3] * 2025年上半年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刺激茶饮和咖啡品类销量激增 多数公司同店销售实现正增长[1][3] * 各品牌表现分化明显 例如古茗上半年店均增速约20% 而茶百道仅为中单位数 蜜雪冰城店均增速约13%[4] * 预计2026年外卖补贴退坡后 业绩将更依赖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和运营能力强的公司(如蜜雪冰城和古茗)将延续优势[1][4] **海外市场拓展** * 国内茶饮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东南亚是首选[1][5]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已达4,733家(截至2025年上半年) MOMO在印尼门店超过1,000家[1][5] * 甜啦啦在印尼拥有数百家门店 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有约200家门店 茶百道选择韩国作为出海首站[6] * 东南亚现制饮品市场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 2023年人均消费量仅为16杯 远低于中国 市场连锁化率较低(约20% 对比中国50%)增长潜力和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巨大[1][6] **投资机会与市场观点** * 港股消费50 ETF(跟踪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聚焦新消费领域 上半年(2025年)收益率远高于恒生消费和中证高消费指数[1][7][12] * 该指数侧重新兴行业(即食茶饮、潮玩等)与A股泛消费指数(侧重家电、白酒)形成互补 具备更强成长性与弹性[7][8] * 四季度新消费行情前景乐观 驱动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9月会议降息概率提升至100%)、政策支持(如消费贷款贴息)、双十一效应、南下资金流入(2025年流入量已超2024年全年)及海外主动基金回流[2][9][11][13] * 未来发展趋势围绕政策杠杆、资本聚焦、科技穿透(AI提升研发效率)和出海深化[13] * 建议关注具备高竞争壁垒的头部企业及国证高消费ETF等投资工具[2][10][14] **其他重要内容** * 新茶饮公司通过推出果蔬汁产品迎合健康化偏好 并布局咖啡品类以推动收入增长[3] * 恒生消费指数个股权重上限为8% 国证港股消费指数权重上限为10% 导致后者前五大个股集中度更高 牛市弹性更大[12] * 中证港股消费指数主要包含互联网平台公司和造车新势力 2025年上半年盈利受补贴政策影响大幅下滑[12]
猛开 5.3 万家门店后,蜜雪冰城将狂奔向何处?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03:1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148.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3% [2][4] - 净利润2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4.1% [2][4] - 商品及设备销售收入接近145亿元 占总收入97%以上 同比增长近40% [9][10] - 近三年净利润从19.97亿元增长至44.37亿元 [15] 业务模式 - 全球门店总数突破5.3万家 半年新增近7000家 成为全球门店数量第一的餐饮连锁品牌 [8] - 加盟门店占比达99.97% 直营门店仅21家 [8] - 本质上是一家供应链公司 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料和设备 [9][11] - 加盟费收入占比不足总收入的3% [9] 盈利能力 - 商品与设备销售毛利率为30.3% 在平价茶饮品牌中处于中上游水平 [12] - 通过自建工厂实现核心原料自产 供应链控制力强 [13][14] - 在保持低价策略的同时维持可观利润 [16] 市场布局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7.6% 二线和新一线城市合计占比37.5% 一线城市占比4.9% [20] - 三线及以下城市上半年新增5707家门店 [21] - 主动调整国内扩张策略 将加盟门店区域保护距离提升至1000米 重点开发特殊渠道门店 [23][25] 竞争环境 - 国内新式茶饮市场接近饱和 竞争加剧 [21] - 关店数量显著增加 上半年国内关闭近1200家门店 [23] - 古茗和茶百道在低线城市门店占比分别达到51%和44% [22] 增长策略 - 海外门店数量达4700余家 但上半年减少100多家至4733家 主要进行存量门店优化 [26][32][33] - 出海重点从东南亚转向中亚 已在哈萨克斯坦开设门店 [35][36] - 推出平价咖啡品牌"幸运咖" 国内签约门店突破7000家 71%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38] - 幸运咖8月在马来西亚开出海外首店 计划同步布局4家门店 [38] 发展前景 - 据分析全国门店容量约为6.1万家 长期潜力可达7万家 剩余增长空间约2万家 [27][28] - 咖啡赛道面临激烈竞争 库迪海外门店已超2000家 [38] - 未来增长将取决于出海和咖啡业务的拓展成效 [40]
新式茶饮解锁年轻人茶文化新体验
北京青年报· 2025-09-03 00:30
行业核心特征 - 新式茶饮以优质茶叶为基底 搭配新鲜牛奶 进口奶油 天然动物奶油或水果调制 形成丰富口味组合 [2] - 奶盖茶和水果茶凭借分层品尝仪式感和真材实果肉体验成为市场主流 [2] - 行业通过精准控制水温与萃取时间保留茶叶本真香气 制成清香醇厚浓缩茶液 [2] 产品演变路径 - 早期奶茶使用碎茶叶和奶精冲调 品质较低且价格低廉 [3] - 2015年后兴起使用优质茶叶 鲜奶和新鲜水果的高品质健康理念产品 [3] - 2023年升级健康体验 提供0糖/3分糖/5分糖多档位选择 采用低脂乳制品替代高脂原料 [3] 消费群体结构 - 25岁至30岁年轻人是核心消费群体 注重生活品质并追求新鲜体验 [5] - 31岁至40岁中年消费者占比提升 更看重健康与便捷属性 [5]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为前沿阵地 广州 深圳 东莞和上海门店集中度最高 [5] 市场竞争优势 - 创新体验通过茶与鲜奶 水果 芝士跨界搭配推出季节限定产品 [4] - 品质体验从茶叶采摘到饮品制作全程严格把控确保稳定性 [4] - 空间体验通过极简或中式风格门店打造年轻人第三空间 [4] - 健康体验采用低糖配方和营养搭配实现无负担饮用 [4] - 便捷体验借助外卖平台和小程序实现实时查看进度与预约取餐 [4] 区域扩张趋势 - 下沉城市市场占比达35% 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5] - 从城市核心区向更广泛区域延伸 渗透更广泛消费群体 [5]
霸王茶姬进入菲律宾市场,上半年海外市场增速超国内
第一财经· 2025-09-02 13:32
霸王茶姬海外市场扩张 - 公司于菲律宾开设首批三家门店 均位于大马尼拉核心商圈 开业三天售出超2.3万杯[3] - 菲律宾成为公司进入的第七个海外市场 东南亚为主要海外市场[4] - 截至第二季度末海外门店达208家 覆盖马来西亚(178家)、新加坡(16家)、印尼(8家)、泰国(5家)及美国(1家)五大市场 越南设有门店 美国第二家门店8月试营业[4] 财务表现数据 - 第二季度海外市场GMV达2.352亿元 同比上涨77.4% 环比增长31.8%[5] - 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单店月均GMV为40.435万元 同店GMV同比降低23%[5] - 中国市场表现下滑主因对比2024年异常强劲的基数数据 以及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客源分流[5] 茶饮行业出海趋势 - 东南亚因人工成本低、毗邻中国、华人较多成为新式茶饮企业出海首选地[6] - 奈雪的茶5月在泰国清迈开设新店 茶百道7月进驻新加坡市场并实现双店同步开业[6] - 茶百道新加坡门店出现排队现象 平均等待时长超过2小时[6]
霸王茶姬进入菲律宾市场 上半年海外市场增速超国内
第一财经· 2025-09-02 13:03
公司海外扩张 - 霸王茶姬在菲律宾大马尼拉区三个核心商圈同时开设三家门店 首次进入菲律宾市场 开业三天售出超2.3万杯[1] - 菲律宾是霸王茶姬进入的第七个国际市场 海外门店覆盖马来西亚(178家) 新加坡(16家) 印度尼西亚(8家) 泰国(5家) 美国(1家)及越南[1] - 截至6月30日海外门店总数达208家 美国第二家门店于8月开始试营业[1]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海外市场GMV达2.352亿元 同比上涨77.4% 环比增长31.8%[1] - 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单店月均GMV为40.435万元 同店GMV同比降低23%[1] - 中国市场GMV下降主要因对比2024年异常强劲的第二季度数据 以及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客源分流[1] 行业趋势 - 东南亚因人工成本低 毗邻中国 华人较多成为新式茶饮企业出海首选地[2] - 奈雪的茶5月在泰国清迈开设新店 茶百道7月进驻新加坡市场并实现双店同步开业[2] - 茶百道新加坡门店开业期间出现排队现象 平均等待时长超过2小时[2]
霸王茶姬进入菲律宾市场,上半年海外市场增速超国内
第一财经· 2025-09-02 10:10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 - 霸王茶姬在菲律宾同时开设三家门店 首次进入菲律宾市场 三家门店均位于大马尼拉区核心商圈 开业三天售出超2.3万杯[1] - 菲律宾成为霸王茶姬进入的第七个国际市场 东南亚地区是其主要海外市场[1] - 截至6月30日海外门店达208家 覆盖马来西亚178家 新加坡16家 印度尼西亚8家 泰国5家及美国1家五大市场[1] - 越南设有门店 美国第二家门店于8月开始试营业[1]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海外市场GMV达2.352亿元 同比上涨77.4% 环比增长31.8%[1] - 中国市场单店月均GMV为40.435万元 同店GMV同比降低23%[1] - 同店GMV下降主要因对比2024年异常强劲的第二季度数据 以及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客源分流[1] 行业海外布局 - 东南亚成为新式茶饮企业出海首选 因人工成本低 毗邻中国 华人较多[3] - 奈雪的茶5月在泰国清迈开设新门店[3] - 茶百道7月进驻新加坡市场 实现双店同步开业 有门店排队等待时长超2小时[3]
曾经的奶茶巨头书亦烧仙草,为啥掉队了?
虎嗅· 2025-09-02 03:3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曾开设7000家门店 规模在新式茶饮行业排名第二 仅次于蜜雪冰城 [1] - 公司品牌书亦烧仙草曾红极一时 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1] 当前经营状况 - 公司出现门店大规模倒闭现象 [1] - 公司回收的二手设备只能当废铁出售 [1] - 公司被质疑是否已从行业领先地位掉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