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乘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 | 资金流全景动态:谁在买,谁在卖?
中金点睛· 2025-04-27 23:35
市场整体表现 - 年初A股市场波动加大,交易量先升后降,日成交额一度重回2万亿元以上,近期回落至万亿元左右 [1] - DeepSeek改写科技叙事成为春季行情催化剂,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4月市场波动 [1] - 3月中下旬以来市场交投情绪边际降温,单日两市成交额一度回落至万亿元以下 [1] 资金面特征 - "国家队"明显净买入,融资余额波动,资金南下港股是年初以来A股资金面突出特征 [1] - 公募、私募等机构资金对A股主导作用边际下降,个人投资者影响加大 [1] - 2-3月融资资金大幅流入A股成为主要增量资金之一 [1] - 国内资金大量南下港股,尤其是公募和私募港股配置比例上升 [1] - 市场波动阶段融资余额下降,汇金等国有机构逢低大幅买入股票ETF [1] 各类投资者动态 国内机构 - 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831亿元,较四季度2614亿元明显改善 [5] - 主动型基金权益仓位维持高位,A股仓位下降而港股上升 [5] - 一季度股票型ETF规模2.81万亿元,1-3月资金流向分别为+393/-1086/-387亿元 [5] - 4月宽基ETF放量规模超2000亿元,单月净流入1994亿元 [5][12][13] - 3月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501亿份创2022年7月以来次高 [5] 两融资金 - 融资余额自1月底1.76万亿元上升至3月20日1.94万亿元,4月初回落至1.79万亿元 [20] - 两融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年初至3月一度突破10%,4月平均8.5% [20][22] - 4月以来全行业融资余额回落,计算机、电子及医药生物单月融资余额下降规模居前 [24] 外资 - 一季度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117亿元,持仓金额2.24万亿元 [28] - 一季度北向资金成交额/A股成交额平均6.4%,处于近三年中枢水平 [28][30] - 北向资金一季度主要加仓半导体、乘用车、股份制银行等板块 [47] 私募基金 - 一季度私募基金证券投资规模月均5.24万亿元 [30] - 私募股票仓位2月上升至58.3%,3月回落至56.6%,低于历史均值66% [33] - A股及港股配置比例分别为60.05%/39.95% [30] 产业资本 - 产业资本一季度净减持402亿元,4月转为净增持38亿元 [35] - 年初至今累计回购规模406亿元,4月以来超1100亿元回购计划 [35][37] 个人投资者 - 一季度新增开户数月均249万户,较去年同期189万户明显改善 [39] 配置结构 - 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仓位再创新高,A股/港股仓位占比分别为71.6%/15.8% [41] - 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加仓汽车、电子等行业,减仓电力设备及通信等行业 [43] - 电子行业仓位上升1个百分点至19.2%,汽车行业仓位上升1.5个百分点至7.9% [43] - 高股息仓位连续三季度下降,1Q25回落至5.05% [41] - 公募基金与外资一致加仓乘用车、半导体等板块,一致减仓通信设备、电力等板块 [52] 市场展望 - 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和股息率均处于历史高位,估值具备修复潜力 [54] - 居民资产对金融资产配置需求上升,个人投资者对A股影响力重新上升 [55] - 红利板块、国产替代及内需消费主线将相对占优,AI产业仍是中期重要主线 [55]
【乘用车&智能化4月报】3月产批零符合预期,华为ADS 4迈向L3新征程
乘用车行业景气度跟踪 - 3月狭义乘用车产量248.1万辆,同比+12.9%,环比+42.9% [4][11] - 批发销量241.2万辆,同比+10.2%,环比+36.5%;交强险零售销量182.7万辆,同环比分别+19.7%/+42.7% [4][11] - 出口39.1万辆,同环比-3.7%/+12.0% [4][11] - 企业库存增加6.9万辆,渠道库存增加19.4万辆 [25][27]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新能源批发渗透率46.8%(环比+0.4pct),零售渗透率53.0%(环比+1.8pct) [4][11] - EV渗透率34.94%(环比+2.07pct),PHEV渗透率18.10%(环比-0.31pct) [33] - 30-40万元价格带新能源销量占比环比+1.9pct,20-25万元占比环比-0.13pct [36][37] - 5-10万元价格带新能源渗透率环比+5.81pct,30-40万元渗透率环比-2.85pct [39][40] 自主品牌市占率 - 自主品牌批发市占率66.0%(环比-5.0pct),零售市占率62.9%(环比-3.3pct) [4][45] 智能化发展现状 - 新能源乘用车城市NOA级别智驾渗透率18.3%,同环比+7.9/+1.7pct [4][11] - 问界/理想/小鹏智驾渗透率分别为84.0%/45.3%/40.5% [4][11] - 华为ADS4.0完成四大升级:架构升级(WEWA+XMC数字底盘)、安全升级(CAS4.0)、体验升级(车位到车位2.0)、产业升级(高速L3方案) [5][85] - 特斯拉FSD累计里程超35亿英里,Model 3/Y/Cybertruck实现无人监管自动驾驶 [79][81] 智能化零部件渗透率 - 激光雷达渗透率11.17%(环比-1.07pct),HUD渗透率17.88%(环比+0.42pct) [7][96] - 线控制动渗透率87.3%(环比+1.23pct),1BOX产品渗透率61.0%(环比-1.01pct) [7][99] - 天幕玻璃渗透率32.94%(环比+3.58pct),空气悬挂渗透率12.52%(环比-0.76pct) [7][92] - 铝价/钢价近一月分别下跌4.4%/4.7% [7][102] 投资配置建议 - 看好AI智能化/机器人+红利风格双主线 [8][108] - 乘用车板块推荐小鹏/理想/小米(港股)、赛力斯/比亚迪(A股) [9][108] - 零部件板块推荐地平线机器人/德赛西威(智能化)、拓普集团/福耀玻璃(机器人/优质部件) [9][108] - 商用车板块推荐宇通客车(客车)、中国重汽/潍柴动力(重卡) [9][108]
比亚迪:2025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表现亮眼,三电核心技术再突破-20250427
东吴证券· 2025-04-27 0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营收1704亿元,同环比+36%/-38%,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环比+100%/-39%,扣非净利润82亿元,同环比+118%/-41%,毛利率20.1%,同环比-1.8/+3.1pct,归母净利率5.4%,同环比+1.7/-0.1pct [7] - 2025Q1销量100万辆且出口占比提升,预计全年销量550万辆,同增25 - 30%,出口翻倍至80万辆+ [7] - Q1结构优化单车盈利亮眼,预计2025年单车利润维持9千元+ [7] - 比亚迪电子Q1利润同增2% [7] - 资本开支同比高增,存货较年初大幅增长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550/683/821亿元的预期,同增37%/24%/20%,对应PE20/17/14x,给予2025年28x,目标价507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2,315|777,102|983,284|1,157,132|1,316,140| |同比(%)|42.04|29.02|26.53|17.68|13.7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041|40,254|55,021|68,294|82,111| |同比(%)|80.72|34.00|36.68|24.12|20.23| |EPS - 最新摊薄(元/股)|9.88|13.25|18.10|22.47|27.02| |P/E(现价&最新摊薄)|37.51|28.00|20.48|16.50|13.72|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70.83元 - 一年最低/最高价206.58/403.40元 - 市净率6.33倍 - 流通A股市值431,057.96百万元 - 总市值1,126,976.79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58.56元 - 资产负债率74.64% - 总股本3,039.07百万股 - 流通A股1,162.41百万股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70,572|551,214|384,300|544,266| |非流动资产|412,784|403,848|376,062|333,376| |资产总计|783,356|955,062|760,362|877,642| |流动负债|495,985|563,149|297,312|333,313| |非流动负债|88,682|109,682|130,682|151,682| |负债合计|584,668|672,832|427,995|484,99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85,251|266,916|314,722|372,200| |少数股东权益|13,437|15,315|17,645|20,448| |所有者权益合计|198,688|282,230|332,367|392,647| |负债和股东权益|783,356|955,062|760,362|877,642|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777,102|983,284|1,157,132|1,316,14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626,047|790,942|928,549|1,054,097| |税金及附加|14,752|18,682|21,986|25,007| |销售费用|24,085|29,499|33,557|36,852| |管理费用|18,645|22,616|25,457|26,323| |研发费用|53,195|66,863|75,792|82,259| |财务费用|1,216|(238)|(4)|1,160| |加:其他收益|14,052|14,258|13,307|11,187| |投资净收益|2,291|2,557|2,893|3,290| |公允价值变动|532|0|0|0| |减值损失|(5,425)|(3,500)|(3,500)|(3,500)| |资产处置收益|(127)|(98)|(116)|(132)| |营业利润|50,486|68,136|84,380|101,289| |营业外净收支|(805)|(800)|(800)|(800)| |利润总额|49,681|67,336|83,580|100,489| |减:所得税|8,093|10,437|12,955|15,576| |净利润|41,588|56,899|70,625|84,913| |减:少数股东损益|1,334|1,878|2,331|2,80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0,254|55,021|68,294|82,111|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3.25|18.10|22.47|27.02| |EBIT|50,897|67,098|83,576|101,649| |EBITDA|117,803|154,034|176,362|199,335| |毛利率(%)|19.44|19.56|19.75|19.91| |归母净利率(%)|5.18|5.60|5.90|6.24| |收入增长率(%)|29.02|26.53|17.68|13.7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4.00|36.68|24.12|20.23|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33,454|166,128|(142,459)|182,511| |投资活动现金流|(129,082)|(76,342)|(63,023)|(52,641)| |筹资活动现金流|(10,268)|47,213|(878)|(5,623)| |现金净增加额|(6,255)|136,639|(206,360)|124,247| |折旧和摊销|66,906|86,936|92,786|97,686| |资本开支|(96,292)|(78,898)|(65,916)|(55,932)| |营运资本变动|21,878|19,661|(308,782)|(3,219)|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58.56|82.93|98.66|117.57|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3,039|3,039|3,039|3,039| |ROIC(%)|19.52|19.46|18.62|18.86| |ROE - 摊薄(%)|21.73|20.61|21.70|22.06| |资产负债率(%)|74.64|70.45|56.29|55.2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8.00|20.48|16.50|13.72| |P/B(现价)|6.33|4.47|3.76|3.15| [8]
【联合发布】2025年3月乘用车市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87.0
乘联分会· 2025-04-24 09:14
产品竞争力指数概述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与上海福蓝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产品竞争力指数”,通过用户口碑、市场热度、产品评价、价格力度四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量化产品综合竞争力 [3] - 2025年3月整体市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87.0(以2019年1月为基期),环比下滑1.9个点,其中SUV和MPV市场分别下滑4.4和6.9个点,轿车市场上升2.2个点 [3] 整体市场表现 - 2025年3月乘用车批发量达241.2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环比均增长,主要受益于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地方促消费措施 [5] - 整体市场热度环比上升0.2个点,但产品竞争力指数仍环比下滑1.9个点,反映其他维度指标拖累 [5] 细分市场动态 轿车市场 - 2025年3月轿车市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88.1,环比上升2.2个点,主要因产品评价指标上升2.1个点,抵消价格力度和用户口碑指标的小幅下滑 [7] SUV市场 - SUV市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88.1,环比下滑4.4个点,产品评价、价格力度和用户口碑指标分别下滑5.4、4.9和0.3个点,仅市场热度指标微升0.3个点 [9] MPV市场 - MPV市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76.6,环比大幅下滑6.9个点,产品评价和价格力度指标分别下滑5.5和1.3个点,用户口碑指标逆势上升2.1个点 [13] 指数构建方法 - 指标体系基于用户口碑(含外观、内饰等二级指标)、市场热度、产品评价、价格力度四个维度,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主客观权重分配及加权计算得出 [14][15] - 数据来源包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和上海福蓝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的销量及价格监测数据,以及CAM大数据平台的口碑与营销数据 [16]
赛力斯:智驾重塑豪华,助力品牌向上-20250424
天风证券· 2025-04-24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汽车/乘用车,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129.39元,目标价格167.70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赛力斯2024年业绩大幅改善,与华为深度合作强化智能化优势,问界定位高端助力品牌向上,边际变化带来增长新动力,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牌转型升级,业绩大幅改善 - 赛力斯发展历经四阶段,2021年起与华为合作推出AITO问界系列车型,旗下子公司和车型丰富,动力事业部提供核心零部件 [15][16][17] -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42.7万辆,同比+182.8% [18] - 三座智慧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2024年达130.4%,毛利率和净利率回升,2024年分别为26.15%和3.27%,销售和研发费用增幅明显 [22][24][26] 与华为深度合作,强化智能化核心优势 - 赛力斯是华为智选车业务合作先行者,结合自身制造经验与华为技术优势推出AITO问界系列产品 [32] - 华为ADS硬件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等升级且成本降低,软件迭代至GOD/PDP端到端架构,智驾迎来飞轮效应收获期,率先实现“全国都能开”和“车位到车位”功能 [33][35][39] - 鸿蒙智行实行渠道变革,成立“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打造销交付一体用户中心,问界销售网点包括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门店数量和覆盖城市数位居前列 [43][45][46] 问界定位高端,助力品牌向上 - 中国乘用车高端市场扩容,新能源渗透率提升,问界在30 - 50万和50 - 70万区间份额提升,具有高端车型身份认同 [50][53] - 问界品牌产品推出节奏稳定,新M7降价增配大卖,M9带动品牌向上,智能化是关键促购因素 [55][59][67] - 赛力斯魔方平台兼容三种新能源动力形式,超级增程系统领先,三家智慧工厂落地重庆,收购龙盛新能源获超级工厂所有权 [69][70][76] 边际变化催生机遇,带来增长新动力 - 2025年问界M8有望上市,填补35 - 45万价格区间空白,具备畅销要素,带动销量和利润增长 [78][81] - 赛力斯入股引望,与华为合作从业务升级为“业务 + 股权”模式,有利于增厚公司利润 [84][85] - 赛力斯布局海外市场较早,2024年拓展步伐加快,国外销售收入占比攀升,未来有新产品投放计划 [88][90][95] - 中升控股接入问界经销渠道,盘活资产,提升渠道覆盖率,促进中高端客户群体转换 [96][97][101] 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 - 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1796.6/2179.6/2459.9亿元,同比+23.8%/+21.3%/+12.9%,毛利率分别为27.0%/27.3%/2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57、138.99、168.65亿元 [105][106] - 选择江淮汽车和理想汽车为可比公司,参考可比公司情况,给予赛力斯2025年25XPE,目标市值2739.22亿元,空间29.6%,对应目标价167.7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7][108][109]
赛力斯(601127):智驾重塑豪华,助力品牌向上
天风证券· 2025-04-24 0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汽车/乘用车,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129.39元,目标价格167.70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赛力斯2024年业绩大幅改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显著,与华为深度合作强化智能化优势,问界定位高端助力品牌向上,边际变化带来增长新动力,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57、138.99、168.65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牌转型升级,业绩大幅改善 - 赛力斯发展历经四个阶段,2021年起与华为深化合作推出AITO问界系列车型,旗下子公司和车型种类丰富,动力事业部提供新能源核心零部件 [15][16][17] -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42.7万辆,同比+182.8% [18] - 三座智慧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2024年达130.4%,毛利率和净利率回升,2024年分别为26.15%和3.27%,销售和研发费用增幅明显 [22][24][26] 与华为深度合作,强化智能化核心优势 - 赛力斯是华为智选车业务合作先行者,结合自身制造经验与华为智能化技术推出AITO问界系列产品 [32] - 华为ADS硬件配置坚持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迭代中成本降低、性能优化;软件架构迭代至GOD/PDP端到端架构,实现从“识别障碍物”到“理解驾驶场景”的转变 [33][35] - 华为智驾通过数据积累、算法优化和算力提升迎来飞轮效应收获期,率先实现“全国都能开”,“车位到车位”全量推送节奏加快 [39][41] - 鸿蒙智行实行渠道变革,打造销交付一体用户中心,问界销售网点包括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销售职能网点数和覆盖城市数位居前列 [43][45][46] 问界定位高端,助力品牌向上 - 中国乘用车高端市场扩容,新能源渗透率提升,问界具有高端车型身份认同,在30 - 50万和50 - 70万价格区间份额提升 [50][53] - 问界品牌产品推出节奏稳定,新M7实现降价增配大卖,M9带动AITO品牌向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是关键促购原因 [55][59][67] - 赛力斯魔方平台兼容三种新能源动力形式,超级增程系统达业内领先水平,三家智慧工厂落地重庆,收购龙盛新能源获超级工厂所有权 [69][70][76] 边际变化催生机遇,带来增长新动力 - 2025年问界M8有望上市,填补35 - 45万元价格区间产品空白,具备畅销要素,加强中高端市场覆盖 [78][81] - 赛力斯入股引望,与华为合作从业务升级为“业务 + 股权”模式,有利于增厚公司利润 [84][85] - 赛力斯布局海外市场较早,2024年拓展步伐加快,国外销售收入占比攀升,未来将实现倍增计划并投放多款新产品 [88][90][95] - 中升控股接入问界经销渠道,盘活资产,提升渠道覆盖率,促进中高端客户群体转换,强化问界豪华品牌形象 [96][97][101] 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 - 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1796.6、2179.6、2459.9亿元,同比+23.8%/+21.3%/+12.9%,毛利率分别为27.0%/27.3%/2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57、138.99、168.65亿元 [105][106] - 选择江淮汽车和理想汽车作为可比公司,参考可比公司情况,给予赛力斯2025年25XPE,目标市值2739.22亿元,空间29.6%,对应目标价167.7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7][108][109]
乘联分会: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9.7万辆 较上月同期下降9%
智通财经· 2025-04-23 08:30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9.7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下降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02.4万辆,同比去期增 长7%;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99.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1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727.1万辆,同比增长12%。 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47.8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0%,较上月同期下降11%,零售渗透率53.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89.8万辆,同 比增长33%;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5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3%,较上月同期下降7%,批发渗透率53.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37.8万 辆,同比增长39%。 1.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市场平稳 | | 1-6日 | 7-13日 | 14-20日 | 21-27日 | 28-30日 | 1-20 | | --- | --- | --- | --- | --- | --- | --- | | 23年 | 37,304 | 43,954 | 53,718 | 70,151 | 75,291 | | | 24年 | ...
交银国际: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化提速 大型SUV成新战场
智通财经· 2025-04-23 07:46
自主品牌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2024年自主品牌在中国内地乘用车市场份额约60% 车展参展数量达45款占比46% [1][2] - 自主品牌加速下沉智驾 智能座舱 高压快充等技术应用 推动新能源渗透与智能化普及 [1] - 重点亮相车型包括乐道L90 极氪9X 零跑B01 [1] 合资品牌战略调整与产品升级 - 合资品牌加速高端智能升级 德系品牌参展车型32款占比34% [2] - 奥迪A5L配备华为智驾系统 由一汽和上汽集团分别投产 覆盖不同用户群体 [2] - 宝马展示电动化平台与智能座舱本土适配性创新 [2] SUV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 车展SUV参展数量占比约53% 新车型中A-SUV 6款 B-SUV 16款 C-SUV 15款 D-SUV 13款 [3] - 2024年大型及中大型SUV零售销量164.6万辆 同比增长52.5% 新能源占比80% [3] - 30万元以上价格带乘用车销量占比14% 大型SUV新品密集发布加剧市场竞争 [3] 智能化技术突破与供应链创新 - 智能驾驶领域:领克900全球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 零跑将激光雷达和端到端系统下探至10万元市场 [4] - 智能座舱领域:高通骁龙8295P芯片普及至小鹏G7 理想i8 比亚迪汉L等中端车型 [4] - 高压快充与基础设施:多家车企采用800V架构 比亚迪推出1000V方案 宁德时代计划2025年建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 [4] 重点企业投资方向 - 比亚迪智驾与出口业务增长潜力 [1] - 小鹏汽车处于新车周期 [1] - 零部件供应商宁德时代 地平线 Momenta参展展示技术创新 [4]
亚太市场,开盘普涨!
证券时报· 2025-04-23 01:55
港股市场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涨2.4%,恒生科技指数涨3.5% [1] - 热门港股中,比亚迪电子、比亚迪股份涨超6%,阿里巴巴、小米集团涨超5%,泡泡玛特、小鹏汽车、哔哩哔哩等涨超4% [1] - 康方生物涨8.03%,XL二南方恒科涨6.93%,舜宇光学科技涨4.61%,药明康德涨4.01%,快手涨3.80%,京东集团涨3.76% [2][3]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25%,深证成指上涨0.87%,创业板指上涨1.14%,全市场近3500只个股上涨 [3] - 开盘后三大指数短线冲高后回落,上证指数翻绿 [4] - 板块方面,乘用车、消费电子、家电等涨幅居前 [5] 机构观点 - 高盛给予A股、H股"跑赢大市"评级,预计MSCI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有12%上涨空间,沪深300指数有15%上涨空间 [6] - 高盛认为港股当前市盈率约为10倍,估值远低于美股,具有一定吸引力 [6] - 招商证券推荐关注对美出口风险敞口较小领域、国产替代重点突破领域及特定消费领域 [6] 全球市场表现 - 亚太市场普涨,日经225指数涨近2%,韩国综合指数、富时新加坡海峡指数、澳洲标普200指数涨超1% [7] - 隔夜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2.66%,标普500指数涨2.51%,纳指涨2.71% [8] - 中概股整体大幅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69%,比特小鹿涨逾23%,禾赛科技涨近13% [8]
融资融券每周观察(2025.4.14-2025.4.18)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276.73,上涨1.19% [4] - 深圳成指收盘9781.65,下跌0.54% [4] - 上海市场日均成交额4625亿元,环比减少33.6% [4] - 深圳市场日均成交额6137亿元,环比减少30.1% [4] 行业涨跌 - 申万一级行业中23个上涨,8个下跌 [5] - 涨幅前三行业:银行、房地产和综合 [5] - 跌幅前三行业:国防军工、农林牧渔和计算机 [5] 两融业务情况 - 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8,038.4亿元,较上周减少54.5亿元 [6] - 融资余额17,927.2亿元,较上周减少55.7亿元 [6] - 融券余额1.2亿元,较上周增加111.3亿元 [6] 行业融资净买入 - 申万一级行业中半数行业净买入额为正 [7] - 汽车行业累计净买入额较高 [8] - 钢铁、美容护理、纺织服饰等行业净买入额较低 [9] 个股融资净买入前十 - 胜宏科技融资净买入83,606万元,位列第一 [10] - 立讯精密融资净买入54,963万元,位列第二 [10] - 赛力斯融资净买入48,737万元,位列第三 [10] - 比亚迪、赤峰黄金、寒武纪-U等个股进入前十 [10] ETF融资净买入前十 - 华夏纳斯达克100ETF融资净买入11,507万元,位列第一 [11] - 南方中证500ETF融资净买入10,513万元,位列第二 [11] -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融资净买入10,193万元,位列第三 [11] - 华安黄金ETF、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等进入前十 [11] 市场运行特征 - 沪指延续反弹,深圳市场表现偏弱 [15] - 市场热点集中在银行、地产等低估值行业及大消费行业 [15] - 大盘蓝筹风格明显强于中小盘和科技风格 [15] - 沪指在周线箱体中轨线找到支撑,展开超跌反弹 [15] 研究所观点 - 贸易冲突进展主导市场短期运行 [13] -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推进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13] - 一季度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财报密集披露期需密切关注 [13] - 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出口政策收紧,国内科技行业进展影响风险偏好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