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迪A5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乘用车进口量延续负增长
市场整体表现 - 1-6月乘用车累计进口22.1万辆 同比下滑32.1% 进口量延续自2022年以来负增长 [1] - 进口乘用车累计销售27.7万辆 同比下滑14.5% [1] - 受国产新能源车竞争力跃升及进口车国产化加速影响 进口汽车厂家预期转弱 [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 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 [1] -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补贴政策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及国产车型加速迭代更新 以燃油车为主的进口车持续承压 [1] 车型结构分析 - 轿车 SUV和MPV三大车系销量同比均呈现两位数下滑 MPV降幅最大 [1] - 轿车和SUV仍是市场销售主流 份额接近 二者合计占比达96.7% [1] - 中大型车占据进口车市场主力地位 份额继续保持在60%以上 [1] - 中大型车份额较2024年上半年增幅最大 提升3.3个百分点 受雷克萨斯ES RX等车型销量增长带动 [1] - 大型车份额降幅最大达1.6% 受奔驰S级 GLS级和宝马X7等车型销量下滑影响 [1] 品牌与区域表现 - 非豪华 豪华及超豪华车型销量均同比下滑 [2] - 豪华品牌仍是绝对销售主力 占总销量91% [2] - 广东 江苏 浙江销量位列前3 销量前10省份均同比下滑 [2] - 浙江销量同比降幅最大达19.2% 受奥迪A5和宝马6系 2系等车型销量下滑影响 [2] - 广东同比下滑3.1%降幅最小 得益于雷克萨斯RX ES 丰田LandCruiser等车型销量增长 [2]
坚持电动目标,兼顾市场差异:奥迪宣布灵活动力组合战略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0:54
跨国车企电动化战略调整 - 多家跨国车企放缓电动化步伐,转向多动力组合战略,涵盖纯电动车型(B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以及内燃机(ICE)车型 [1] - 奥迪公司宣布未来几年内以灵活方式提供差异化产品组合,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车平台开发新车型 [1] - 本田汽车将2030年前在电气化和软件技术领域的投资总额从原计划的10万亿日元缩减至7万亿日元 [3] - 本田预计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从原定的30%降至20%左右 [4] 全球新能源市场差异 -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50%,进入第二阶段,而北美、欧洲、日韩等地电动车普及明显滞后 [2] - 北美地区电动化"拐点"明显后移,而中国市场已于去年达成"拐点" [1] - 增程/插混技术在中国市场预计仍有约10年发展窗口期,全球周期可能更长 [2] - 消费者对电动车体验与初期期待存在落差,部分转向混动和节能型燃油车 [5] 车企产品战略调整 - 奥迪将2026年后继续维护内燃机车型吸引力,直到各自产品生命周期结束 [3] - 奥迪原计划2026年发布最后一批燃油车,2033年实现全面电动化 [3] - 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将共同构成奥迪未来三大产品支柱 [5] - 混动车型用户呈现"用电偏好"趋势,"长纯电续航"将成为混动产品核心发展方向 [5] 区域发展策略 - 奥迪推进因地制宜的区域策略,强化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地位 [6] - 奥迪与中国一汽合作的长春生产基地已投产奥迪Q6L e-tron,2025年将投产多款中国市场专属车型 [6] - 奥迪与上汽集团深化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智能网联车型 [6] - 2025年底前将在美国市场推出奥迪Q6 e-tron、A6 e-tron等多款新车型 [6] 财务展望 - 奥迪预计2025年将是充满挑战的财务年度,全球经济增长将略微放缓 [7] - 奥迪集团预计2025财年销售收入介于675亿至725亿欧元之间 [7] - 经营销售利润率预计在7%到9%之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