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

搜索文档
股市赚钱效应:存款搬家,券商抢客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09:04
存款搬家现象 - 利率下行导致存款与理财、基金等资管产品收益率价差扩大,推动居民和企业资金转向非银领域 [1][5] - 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但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4] -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7月较6月增加逾5500亿元,部分住户存款可能流向股市、基金等 [8] 银行应对措施 - 银行零售业务员工加大力度推介贵金属实物产品、优惠券等服务以留住存款 [7] - 对公业务员工每天至少跑3家企业,加大贷款推介力度,通过以贷养存对冲压力 [7] - 部分银行建议现金管理业务纳入更多绩优证券投资类公募基金,但未获批准 [11] 券商行业动态 - 券商经纪部门因存款搬家流向股市迎来业务增长,部分员工已完成季度考核指标 [13][14] - 股市赚钱效应带动财富管理业务增长,新员工考核指标如开发客户净资产300万元等易完成 [15] - 券商行业竞争加剧,部分员工通过佣金价格战、返点等方式争夺客户资源 [13][16] 市场数据与表现 - 沪深300指数7月涨幅3.54%,带动500余只FOF产品平均收益率提升至2.69%,部分绩优FOF单月回报率超8% [7] - 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2.1%,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 [7] - 部分券商员工吸引高净值客户认购私募产品金额超千万元 [16]
“存款搬家”信号出现,说明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16 04:18
央行7月金融数据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69万亿元 同比大幅改善 [1]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0.78万亿元 [1] - 7月非银存款新增2.1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显示居民存款向非银机构迁移 [1] 居民存款搬家原因分析 - 银行利率持续走低 居民转向银行理财等更高性价比投资 [3] - A股突破3700点 近10年箱体高点 市场解套效应增强投资者信心 [3] - 本轮A股上涨节奏稳定 波动性降低 吸引场外资金入场 [4] - 政策环境改善:IPO规模创近年新低 监管重视市场稳定 [4] 市场影响 - 存款搬家至股市可能提升消费需求 传导至企业业绩和估值 [4]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358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港股弹性优于A股 [5] 其他经济事件 - 阿拉斯加会晤未达成协议 风险资产如黄金需警惕潜在波动 [5]
沪指一度突破关键点位,股指冲高回落
华泰期货· 2025-08-15 06: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市场指数走势积极,但个股层面盈利难度有所上升,当日盘面冲高回落,成交量能放大,形成放量调整,市场有回调需求,短期内个股操作难度预计加大,建议投资者关注股指逢低买入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 - 国内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金融监管局、银行业协会提出“反内卷”举措,剑指“房贷返点、车贷返佣、变相贴息”等现象,呼吁银行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1]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3000人至22.4万人,低于预期,维持在2021年11月以来低位;前一周续请失业金人数降至195.3万人,略低于预期,但仍徘徊于2021年以来高位 [1] - 美国7月PPI同比飙升至3.3%,为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远超预期的2.5%;环比则上涨0.9%,为2022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 [2] 现货市场 - 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上证指数跌0.46%收于3666.44点,创业板指跌1.08%;行业板块指数跌多涨少,仅非银金融行业收红,国防军工、通信、钢铁、纺织服饰行业跌幅居前;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增加至2.3万亿元 [2] - 国内主要股票指数日度表现:上证综指3666.44(-0.46%)、深证成指11451.43(-0.87%)、创业板指2469.66(-1.08%)、沪深300指数4173.31(-0.08%)、上证50指数2829.47(+0.21%)、中证500指数6429.85(-1.20%)、中证1000指数6976.49(-1.24%) [13] 股指期货 - 期指当月合约今日交割,基差基本收敛;股指期货成交量增加,IH、IF增仓 [2] - 股指期货持仓量和成交量:IF成交量153749(+26975)、持仓量271876(+5578);IH成交量87090(+20405)、持仓量104724(+3248);IC成交量112146(+5277)、持仓量215557(-9652);IM成交量265731(+36064)、持仓量365293(-6229) [17] - 股指期货基差(期货 - 现货):IF当月合约基差 -0.71(-5.33)、次月 -9.51(-3.73)、当季 -34.51(-0.93)、下季 -60.51(+0.47);IH当月 -1.47(-6.49)、次月0.13(-5.69)、当季0.33(-8.69)、下季0.73(-11.09);IC当月1.75(+4.05)、次月 -49.65(+6.65)、当季 -186.85(+18.05)、下季 -306.05(+27.05);IM当月12.51(+12.64)、次月 -47.29(+15.24)、当季 -221.49(+20.84)、下季 -394.69(+23.64) [35] - 股指期货跨期价差:次月 - 当月IF -8.80(+1.60)、IH1.60(+0.80)、IC -51.40(+2.60)、IM -59.80(+2.60)等多组数据 [42][43]
债市早报: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债市整体走弱
搜狐财经· 2025-08-15 04:12
债市要闻 国内要闻 - 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8月通过该操作净投放中期流动性3000亿元,6月及7月均净投放2000亿元 [2] - 外汇交易中心推出债券篮子业务,截至7月末65家机构提供183只债券组合报价,涵盖利率债、科创债等13类主题,提升资产配置效率并解决个券流动性问题 [3] - 上清所外币回购清算业务上半年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增长93.7%,创新实现以本币债券进行外币融资,并完成首批5家理财子公司入市 [4] - 香港金管局强调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审批将设高门槛,当前市场波动源于机构申请意向或监管沟通的揣测 [5] 国际要闻 - 美国7月PPI同比飙升至3.3%(前值2.3%),环比0.9%创2022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核心PPI同比3.7%,服务成本上涨1.1% [6] 资金面 - 央行单日净回笼资金320亿元,开展128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 [9] - DR001微升至1.317%,DR007降至1.442%,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 [10] 债市动态 利率债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20bp至1.7320%,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85bp至1.8485% [11] 信用债 - 产业债中"H1融创01"跌超75%,"H1阳城01"涨超1578%;城投债"22安丘01"涨超10% [12][13] - 北京远洋控股7支公司债停牌,峨眉山发展控股因募资违规被警示,中国诚通等多家企业取消债券发行 [14][15][16] - 航天宏图逾期商业汇票1678万元,希慎兴业中期盈利同比下跌82%至7500万港元 [17] 可转债 - 转债市场指数集体下跌,中证转债跌0.41%,个券78涨366跌,丽岛转债跌逾11% [18] - 凯众转债开启申购,声迅转债或触发转股价下修,利民转债等公告不提前赎回 [19][20] 海外债市 - 美国2年期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bp、5bp至3.74%、4.29%,2/10年期利差收窄至55bp [21][22] -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bp至2.71%,法国、意大利同期收益率均上行4bp [24] 大宗商品 - WTI原油期货涨2.09%至63.9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84%至66.84美元/桶,NYMEX天然气涨0.99% [7][8]
央行今日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8月存单到期规模上升
凤凰网· 2025-08-15 03:45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于8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6个月(182天)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2] - 鉴于8月有累计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而8月8日央行已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1] - 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连续3个月加量续作,相较于6月、7月各2000亿元的净投放规模,8月操作释放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信号 [1][2] 流动性操作背景与目的 - 当前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阶段,央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有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 [1][2] - 8月存单到期规模较高,再度回升至3万亿元以上,同时政府债供给压力延续,发行或再度提速 [2][3] - 此次5000亿元操作为市场注入中长期资金,有助于缓解银行间市场在8月中旬面临的资金回笼压力 [3] 中期流动性展望与政策工具 - 8月还有3000亿MLF到期,预计央行也有可能加量续作,央行会继续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 [2][3] - 7月为信贷小月,6月提前透支了部分7月需求,8月新增信贷将有所恢复,中期市场流动性有一定收紧压力 [4] - 下半年央行将根据形势用好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流动性投放工具,不排除适时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6] 未来货币政策预期 - 市场增加了对于下半年降准降息的预期,银河证券研究预计三季度将再次调降政策利率10-20BP,从而引导LPR下行 [4] - 7月制造业PMI指数在收缩区间再度下行,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预计四季度初前后央行有可能再度实施降准降息 [4][5] - 中国人民银行仍可能通过降准、降息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市场资金供应充足,未来市场流动性将保持相对宽松,银行间市场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行 [4]
反洗钱利国又利民 持续推动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8-15 02:26
洗钱犯罪的社会危害 - 洗钱犯罪对社会带来四种直接危害 包括危害经济体系稳定造成经济扭曲和秩序混乱 为贩毒恐怖活动走私贪污诈骗涉税等犯罪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给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带来巨大风险损害金融体系信誉 导致资金外流影响国家外汇储备和税收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2][3][4] 反洗钱法律框架演进 - 刑法第191条规定洗钱罪构成要件和刑罚 第312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 第349条规定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共同构成对洗钱犯罪进行刑事打击的法律基础 [6] -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洗钱罪条文作重大修改 删除"明知"和"协助"等术语 将"自洗钱"纳入打击范围 同时取消罚金刑限额 [7] - 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自洗钱和他洗钱犯罪认定标准 明确洗钱罪"情节严重"认定标准 明确七种具体情形认定标准 明确洗钱罪与其他罪的竞合处罚原则 [7] 反洗钱执法成效 - 2023年起诉洗钱罪2971人 是2019年起诉人数的近20倍 [5] - 2024年上半年起诉洗钱罪1391人 同比上升28.4% 显示打击力度持续加大 [5] - 司法机关通过建立一案双查机制加强协作配合等措施 提高办案质效形成惩治洗钱犯罪合力 [8] 洗钱行为认定标准 - 通过典当租赁买卖投资拍卖购买金融产品等方式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16] - 通过与现金密集型场所经营收入相混合的方式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16] - 通过虚构交易虚设债权债务虚假担保虚报收入等方式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16] - 通过买卖彩票奖券储值卡黄金等贵金属方式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16] - 通过赌博方式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转换为赌博收益 [16] - 通过虚拟资产交易金融资产兑换方式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16] - 以其他方式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15] 个人反洗钱防范措施 - 不要转借身份证件银行卡给他人使用 保护个人证件银行卡证券账户等信息安全 [11] - 不要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 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11] - 不要相信高额回报投资项目 应选择合法金融机构 了解投资风险收益特征 [11] - 不要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业务 应亲自办理金融业务 发现涉嫌洗钱行为立即举报 [11]
下半年债市有哪些政策机会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1:36
财政政策 - 截至最新政府债净融资已达9.5万亿 超过除2023年、2024年外任何一年全年水平 [1] - 今年仍有4-5万亿政府债供给未发完 [1] - 专项债发行速度与往年接近 政府债发行更快 [1] - 下半年可能通过提前发特别国债或增加赤字方式增发政府债券以扭转存量债务同比下行趋势 [1] 货币政策 - 预判下半年有存量宽松但力度不及市场预期 主要受银行净息差压力制约 [1] - 央行可能在三季度重启国债买卖 因缺乏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手段 [1][2] - MLF和逆回购仅能投放半年至一年流动性 OMO期限过短难以稳定市场预期 [1] 利率与债市 - 银行净息差严重制约利率下行幅度 决策层强调商业可持续性 [2] - 5月降息后商业银行未将按揭利率调至3% 仅下调LPR和存量贷款利率 [2] - 当前债券收益率处于合理点位 期限利差34BP处于年内偏高水平 [2] - 债市呈区间震荡状态 建议收益率高点加仓长债 低点1.6%以下减仓 [3] - 可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和国债ETF(511010) [3]
当前流动性的几点关注
天风证券· 2025-08-15 01: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8月流动性成为债市演绎关键 短期内债市缺乏新叙事主线 风险资产与债市联动持续性待察 中长期债市仍跟基本面定价 若流动性稳定 资金流向风险资产的边际变化难主导债市行情 充裕流动性易催生“股债双牛” 月中资金面有多重扰动 需关注央行投放等情况 预计资金利率中枢维持低位震荡 但特殊时点波动需留意[1][2][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8月,流动性或已成为债市演绎关键 - 7月以来股债、商债联动受关注 流动性在其中起双重作用 一是影响杠杆水平直接作用债市 二是驱动资产再配置使债市资金流入权益和商品市场[1][8] - 7月末银行间流动性需求大 股商齐涨分流债市资金 压制债市 资管产品净值波动使负债端承压 理财赎回放大债市调整幅度[1][8] - 8月初资金面季节性转松 大额买断式投放落地 流动性宽松利好股市和债市 风险资产对债市压制减弱 出现“股债双牛”行情[1][8] - 8/11 - 8/13 股债先“跷跷板”后“双牛” 8/11央行净回笼收敛货币宽松预期 商品和权益市场强势 多重因素拖累债市情绪 交易盘抛售放大波动 8/13股市偏强 债市有韧性 贷款数据和偏松资金面支撑其修复[1][9] - 8月后半月债市缺乏新叙事主线 流动性或继续主导行情 风险资产上涨持续性待察 其与债市联动已持续 中长期债市跟基本面定价 近期政策发力使债市情绪敏感 对负债端稳定性和赎回压力担忧升温 若流动性稳定 资金流向风险资产难主导债市行情 充裕流动性易催生“股债双牛” 月中需关注央行投放等情况[2][14] 7月,资金再起波澜 - 7月资金面先松后紧 多轮切换 资金利率脱离6月窄幅震荡 月初资金自发转松 央行回笼未改趋势 DR001逼近1.3% 大行净融出超4万亿 中旬央行投放与市场需求同步 放大税期和政府债供给扰动 大行净融出回落 资金与存单价格抬升 下旬股债、商债资金分流和政府债供给放量 央行投放护航资金平稳跨月[15] - 资金价格波动加大 隔夜资金利率多在政策利率下方 税期和月末受股商分流和供需缺口影响大幅上行 中枢持平上月 7天资金中枢下探 多在政策利率上方 波动区间收窄 月末央行投放使跨季无虞 利率走势平稳 与政策利率利差收窄 7天资金分层凸显 隔夜资金分层持平上月 波动幅度降低[17][25] - 资金数量上 中旬资金需求增加 国有大行净融出回落 货基、理财等资管产品跨季后负债端扩容 融出规模回升 资金融出微观结构变动使中旬隔夜资金利率波动增加[30] - 影响7月资金供求因素包括:公开市场投放精准滴灌 逆回购净投放1880亿 中长期净投放3000亿 特殊节点针对性应对 松紧适度 多工具配合;政府债发行环比回落、同比高位 国债发行11777亿、净融资4169亿 地方债发行12135亿、净融资8124亿 放量扰动资金面 央行提及推动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同业存单到期超万亿 发行价格持稳 7月发行24787亿、到期28468亿 净融资为负 银行负债端压力中性 仅中旬和月末小幅抬升;6月信贷超预期 7月结构性分化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673亿 7月票据利率下行 新增社融11600亿、同比多增3893亿 社融同比增速9.0%、较上月升0.1pct 人民币贷款减少4263亿、同比多减3455亿 债券融资支撑 政府债券增加12440亿、同比多增5559亿 企业债券增加2791亿、同比多增755亿[35][40][46][48] 当前资金面的几点关注 - 历史上8月资金利率中枢为下半年偏低阶段 月内走势平稳 临近月末波动加大 2022年政府债净融资缩量、留抵退税和央行上缴利润支撑流动性 月末信贷投放使资金利率抬升 9月社融超预期 2023年月初提及防资金套利空转 政府债净融资抬升 月末资金波动放大[53] - 当前需关注:存单到期规模超3万亿 关注续发压力 银行负债端压力中性 提价发行诉求有限;政府债供给压力延续 8月发行或提速 国债有普通和特别国债发行 地方债拟发行9633亿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渐近尾声 若提前发行2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将放大供给压力 预计央行多工具维稳资金面;中长期流动性到期1.2万亿 规模仍高 8/8落地7000亿3M买断式逆回购 投放节奏前置 释放呵护意图 预防月中税期资金压力[61][62][64] - 8月资金面有政府债供给、存单到期、税期走阔等扰动 但季节性因素使税收收入低 财政净支出补充流动性 货币政策支持性立场不改 预计资金利率中枢维持低位震荡 中旬政府债放量、税期走款和存单到期共振 以及临近月末机构跨月资金需求增加时 需关注资金利率波动和央行操作[4][66][67]
净投放3000亿元!央行再出手 明日将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5:26
央行流动性操作 - 2025年8月15日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 - 8月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实现3000亿元超额中期流动性投放[1][2] - 当月4000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到期 央行续作后3个月期品种净投放3000亿元[1][2] 政策信号解读 - 8月逆回购投放规模较6月7月的2000亿元明显加量 释放相对宽松政策信号[1][2] - 央行选择维持逆回购净投放模式以应对税期临近、超长债发行及存单到期压力[2] - 通过MLF和逆回购等工具持续注入流动性 强化逆周期调节和宽信用进程[4] 操作背景分析 - 8月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 且当月存单到期规模较大[3] - 7月信贷增量出现负值后 8月新增信贷预计恢复正值[3] - 中期市场流动性存在收紧压力 需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3] 资金价格表现 - 8月14日DR007加权利率1.4424% 较前日下降0.98个基点[5] - 近5日平均利率1.4740% 显示资金价格持续走低[5] - 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贷供给充裕 资金需求方获贷更易且成本更优[4] 政策工具展望 - 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概率较低 央行倾向通过MLF和逆回购维持流动性[4] - 四季度初前后可能再度实施降准降息 因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4] - 公开市场操作发挥"削峰填谷"作用 根据流动性波动灵活调整投放量[6]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 居民存款入市信号增强
第一财经· 2025-08-14 14:04
7月非银存款变动 - 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1][2] - 1-7月非银存款合计多增4.69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1.73万亿元 [2] - 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1][2] 存款转移驱动因素 - 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共同驱动居民存款向金融产品转移 [1] - 股市交易量维持高位推动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增长 [1] - 5月存款利率下调促使部分资金从居民存款流向非银机构 [2] 货币供应量变化 - 7月M2增速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至8.8% 超出市场预期的8.3% [2] - M1增速较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至5.6% 连续三个月明显回升 [2] - M1-M2剪刀差收窄至-3.2% 显示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3] 存款搬家趋势分析 - 2020年至今居民超额储蓄体量约4.25万亿元 [5] - 2025年定期存款到期规模约105万亿元 2026年及之后到期规模约66万亿元 [4] - 银行理财规模达30万亿元 但含权益理财占比仍然较低 [5] 政策环境影响 - 财政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8] - 结构性政策压缩全面降息空间 通胀预期升温使央行降息决策更谨慎 [8] - 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将释放显著财政效应 外需压力减轻 [8]